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周测试题0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济源一中2017级文科实验班周测试题

历史试卷

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谈及周代的某制度时说:“任天者定,任人者争;定之以天,争乃不生。”对这句话理解最准确的是()

A.该制度是指周的分封制B.该制度带有神秘色彩

C.所谓“天”就是天理D.该制度有利于秩序稳定

2.周代等级层次纷繁,社会统治权力亦层层相叠压,周王的地位虽然至高无上,但其所直接臣属的仅限于诸侯及周王朝的公卿一级,各国诸侯虽然不敢觊觎周王之位,但很少有与周王同心同德者。这表明周代() A.权力体系内部蕴含分裂的因素 B.天子尚未拥有国家的最高权力

C.家国同构促进周代稳定与发展

D.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紧密结合

3.据记载,公元前892年,西周懿王崩,其叔父辟方以“德望”被宗室诸侯“拥立”为王,是为孝王。“孝王崩,诸侯复立懿王太子燮,是为夷王。”这反映出当时

A.血缘宗法制是基本政治制度

B.王位继承依据贤能而非长幼

C.嫡长子并无优先继承的权利

D.诸侯争霸导致王室地位衰落

4.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周王以“天子”自居,但“汤武革命”使周天子感到“天命无常”,于是提出“顺天应民”的观点,以后历代都遵循。这反映了周以后

A.天命思想强化了宗法制度

B.人民的主体地位被确立

C.政治统治借助于人伦秩序

D.天命观被赋予实际内容

5.春秋时期,建立国储粮制度的齐国对鲁国发动了商战,连续多年大量进口鲁国的丝织品绨,鲁国民众基本放弃了其他生产。然后齐国阻断其粮食进口通道,迫使其屈服,这说明

A. 农业具有战略价值

B. 商战决定争霸成效

C. 自然经济保障国家安全

D. 贸易战争有损国际秩序

6.春秋初期,在鲁国宗庙祭礼上,鲁文公将其父鲁僖公(鲁闵公的庶兄)的神主(牌位)置于鲁闵公(鲁僖公的前位君主)之前,这一做法被孔子认为不符合“礼”。这是因为此做法

A.破坏了宗法血缘关系

B.没有得到周王的认可

C.违背了君臣尊卑秩序

D.不符合嫡长子继承制

7.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

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

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

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

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

8.据《春秋左传》记载:“王后无适,则择立长。年钧以德,德钧以卜。王不立爱,公卿无私,古之制也。”材料表明()

A.礼乐制度规范贵族行为 B.传统政治中的理性考量

C.嫡长子继承制受到冲击 D.儒家伦理决定王位继承

9.有学者将《左传》中出现的516人,见于战国典籍的197人作为考察对象,划分为公子、卿大夫和士三个集团,发现从春秋至战国,公子集团比例由53%骤减至10%以下,卿大夫集团由44%上升至74%后又跌至55%,士集团由32%上升至60%。这一趋势表明了

A.西周宗室子弟的日益多元化

B.春秋战国政治的相对稳定性

C.春秋战国社会的高度流动性

D.社会转型时期政治的复杂性

10.战国时代的纵横家,鼓吹依靠合纵、连横的活动称霸,或者建成“王业”。他们宣传:“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纵横家提出以上主张的原因是

A.诸侯争霸力图实现全国统一 B.兼并战争发展的现实要求

C.政治改革运动引发战争不断 D.争霸形势出现势均力敌

11.据考古报告,从数十处战国以前的墓葬中发现了铁器实物,这些铁器不少是自然陨铁制作而成,发现地分布情况见下图。据此可知,战国以前

图7

A.铁制农具得到普遍使用B.新疆地区与中原联系紧密

C.我国的冶铁技术已经相当普及D.铁器分布可反映社会发展程度

12.《墨子》中有关于“圆”“直线”“正方形”“倍”的定义,对杠杆原理、声音传播、小孔成像等也有论述,还有机械制造方面的记载。这反映出,《墨子》

A.汇集了诸子百家的思想精华B.形成了完整的科学体系

C.包含了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D.体现了贵族阶层的旨趣

13.有位史学家这样评论战国时期的“诸子百家”:“战国时代,诸子百家风行一时,各家中有顺势而活动的,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也有逆势而动的,知其不可而为,想依据理想来改造社会。”下列各项中,“想要因势利导,借助权力来改造社会”的是( )

A.道家B.墨家C.儒家D.法家

14.据《孟子》记载,在与陈相交谈时,孟子曰:“许子以釜甑爨(cuàn,做饭),以铁耕乎?”陈相曰:“然。”“自为之与?”曰:“否,以粟易之。”据此可知战国时期

A.商业活动比较发达B.铁器已被用于农耕

C.小农经济日趋瓦解D.商品交换不用货币

15.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实行授田制度,如齐国实行“均地分力”就是国家将所控制的土地按照“(每夫)百亩之田”,分给平民耕种,这一措施在当时:

A.加速了土地私有的确立

B.促进犁法技术的推广

C.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D.保证小农经济的形成

16.在春秋末期,中原社会已经变得比较宽容柔和,崇尚优雅和尊严。但秦国长期与戎狄杂处,草原游牧文化中没有“民贵君轻”观念,更没有“为政以德”的仁德概念,以绝对服从为天职,具有高度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这段材料旨在揭示出

A.中原文化已经丧失了进取意识B.秦文化传统具有专制集权色彩

C.中原文化传统具有自身局限性D.中原文化与草原文明难以融合

17.有学者说,在当时,西周是最先进的国家,王畿外齐、鲁、卫三大国,经济文化远不及西周,更不必说其他小国。秦始皇结束了从西周到战国八百多年的诸侯割据,伟大的中国第一次统一起来。这一叙述

A. 肯定封建文明的先进性

B. 旨在说明统一来之不易

C. 强调周朝政治的专制性

D. 忽略了分封制的统一性

18.秦始皇亲近法家,儒家没能占据统治者的主流体系,但在云梦秦简秦始皇时期的文献《为吏之道》中,对官吏的种种训导,恰恰充斥了儒家式的劝诫。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A.法家思想不足以支撑其政权

B.儒家思想获得了进一步发展

C.下级官吏抵制中央坑儒政策

D.郡县制度未能得到儒家支持

19.秦朝实行的“书同文”“行同伦”政策,最早可以上溯到孔子,子思在《中庸》中转述孔子的话说:“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这说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