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幸福快乐伴随学生成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幸福快乐伴随学生成长

摘要:本文主要从“教师人格影响教育学生”、“学习应是为生活增添色彩的美好事物”、“老师的教育方式和爱心、耐心方面”、“大自然的教育方面”等论述教育应使学生获得幸福快乐。

关键词:幸福快乐教育学生成长

时下各种教育报纸杂志出现“有效性的教育”频率极高,然而片面追求分数、按成绩排名次,一味片面追求升学率等,采取“填鸭式”教学,种种违背教育规律的教育现象真是让人担忧。

教育的真谛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使学生获得幸福快乐的人生。被哈佛大学校长艾利奥特称为“真正的教育先锋”——斯宾塞曾说:“我认为教育是一项充满快乐而漫长的事业,需要一点耐心和爱心。”

虽然现在已为人师,但回想起来,我们仍会对孩提时代的老师、长辈们的哪怕是一点点善行和努力都记忆犹新。种下好的品质,它会给学生带来一生的收获,老师和家长的每句话,每个举动,每个眼神,甚至看不见的精神世界都会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瘫痪母亲陈徽黎育女的故事是个典型的例子,陈徽黎双腿残疾,家住12

平方米的小阁楼上,为了让女儿像其他孩子一样能得到充分的阳光、新鲜的空气,能在开阔的空间活动,她每天都用嘴巴叼着女儿的衣服,艰难下楼梯,让孩子走出“笼子”感受外面的世界。由于单位效益不好,陈徽黎下岗后通过刻苦学习,考上了上海市第二工

业大学会计班,凭着良好成绩重新走上了工作岗位。女儿徐骎在家境贫寒而内心世界充满幸福和爱的家庭健康活泼成长,她以优异成绩考上了上海交大,在演讲《母亲的爱》时谈道:“是我那残疾母亲的爱才使我长成一个健康快乐的女孩。”老师和家长的人格直接影响教育学生,最能打动学生的心灵。这也印证了著名作家老舍的一句话:“我最好的老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她并不识字,但她给我以生命的教育。”可见,环境就像是大染缸,学生就像是白布,你染它什么颜色它就是什么颜色。

现在教育存在:学校分重点校与各级达标学校、班级分实验班与普通班、学生分优差生,大多数老师也会对所谓的“优生”疼爱有加,对所谓的“差生”另眼相待。什么是“差生”?一般的理解是成绩差,智力低。而多数的同学只是分数低,不是智力低,他们对人情世故了解很多,对网络知识等新东西甚至比老师知道多得多,这难道能说这群学生笨吗?智力低下吗?不,绝不能这样评价学生。老师应反思,是否教育方式上出现了问题?学习本不应成为学生的一种压力,更不该是成长中的烦恼,而应该是一个所有人都乐于接受的爱好,应该是为生活增添色彩的美好事物。读书在人生中是必需的,但不是最重要的,它们只是让我们产生智慧的手段,是使我们向更高层次发展的工具。实际上,不能在知识和学问中获得智慧的人才是真正的蠢人。大文学家老舍谈及对孩子的希望时写道:“我想,他们能粗识几个字,学点加减法,知道一点历史,便

已够了,只要身体强壮,将来能学一门手艺,即可谋生,不必非入大学不可。假如我看到我的女儿会跳舞演讲,有做明星的希望,我的男孩体健如牛,吃得苦,受得累,我必非常欢喜,我愿自己的儿女能以血汗挣饭吃,一个诚实的车夫工人一定强于一个贪官污吏。”当然,老舍不是说不要知识,我也并不是说人们不要学知识,而是劝告老师们用更灵活的教育方式更好地传授知识,这样所谓的“差生”才会饶有兴致地长知识、学本领。

另一种情况是老师缺乏爱心或耐心引导,导致学习便成为一种负担,读书变成像嚼蜡烛,根本没办法激发学生的兴趣,没办法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一些学生最终成为老师眼中的“差生”。一些老师们有时会说:“我说不行就不行。”“我再也不管你,随你去吧。”“你做这种事,真令我担心。”……这些老师都花了很多心血在学生身上,但班风、学风变化不大,学生仍然没有变化,为什么?学生对老师因为一时的恐惧而有所克制,但不利于接受任何知识。相反,如果是在一种友好、亲昵和鼓励的气氛中学习,那么学生不但会增强对老师的信任感,而且学习的效果会好得多。班风、学风都将是良好的,“野蛮产生野蛮,仁爱产生仁爱”,这就是真理。

我呼吁:对中华民族的新生代多一点爱心,多一点耐心,多讲究一些教育方式吧,使学生有积极向上的欲望,有探索创新的精神,有勇往直前朝着目标奋斗不息的决心和勇气,更重要的是有热爱美好生活、美好自然的人生态度。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一些

同学一谈到生命肢体方面的锻炼,浑身是劲;一谈到读书练字,便愁眉苦脸。由此,在教书法课时,我经常把教育内容与“人”、“自然”联系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兴趣。因为,人最熟悉的必定是自己的身体和大自然,学生容易理解接受,大部分同学听得津津有味。譬如:教“垂露竖”、“悬针竖”这笔画时,让学生想象我们祖先是何等有智慧,从大自然联想运用到笔画,取了这么好听的词儿。这样的教学,知识变活了,学生听得很投入;教撇画比喻像一把小刀,教捺画比喻像人的脚踢出去的动作,一波三折,教鹅浮勾画比喻像鹅浮于水上……比喻尽量生动些,学生乐意听,有时全班同学都会开心地笑起来,乐意听,开心笑才会乐意去练,主动去练。我坚信:一个热爱自然的学生,是不可能变坏的。每个人都热爱美丽的环境,国家也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家乡,所以,一个人在生活中感到幸福、快乐,与大自然的接触、教育息息相关,多教学生欣赏自然、领悟大自然,从大自然中所获得的爱的品质、智慧,永远不会过时。

“仁”=“人”+“二”。孔子说仁者爱人,我理解,二人就是指自己和别人,老师和学生,“二人”交往,就产生了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就是“仁”,像对待自己一样对待他人,就是爱人,就是“仁”。

在此,我再次呼吁同仁们:对学生,多一点仁爱之心,教学生涯中多一点耐心。不要追求所谓的有效性教育,只要有爱心、耐心,让良好教育伴随学生快乐成长,教育就会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英]赫·斯宾塞,著.颜真,译.斯宾塞的快乐教育.海峡文艺出版社.

[2]教育部关工委家教中心编写.成功家教启示录.南京大学出版社.

[3][德]小卡尔·威特,著.刘恒新,译.卡尔·威特的教育(续编).京华出版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