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译理论下的汉英旅游翻译策略

合集下载

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

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

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翻译行业对旅游词汇的翻译也越来越重视。

中西文化的差异,给旅游词汇的翻译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

一、直译法直译法是指按照词语本身的意思进行直接翻译,比较适用于一些通俗易懂的词汇。

例如,景区可以翻译为scenic zone,拍照可以翻译为take photos,购物可以翻译为shopping等。

这种翻译方式比较简单,直观易懂,不容易产生歧义。

二、联想法联想法是指利用汉字、词组等形式进行关联,寻找与之对应的英文词语。

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对于不确定的词义进行翻译。

例如,著名景点“月坛”,可以根据月亮、坛子的词形,联想出“the Moon Altar”这个英文词组,因为月坛是用来祭祀月亮的地方。

再比如,“石人城”可以翻译为“Stone man city”,因为这个城市遍地都是石头人像。

三、意译法意译法是指根据词语所表达的意义进行翻译,根据翻译对象的特点进行转化。

例如,“绿卡”在美国通常指永久居民卡,可以翻译为“Green Card”。

再比如,“九九重阳节”是中秋节之后的民间传统节日,可以翻译为“Chongyang Festival”或“Double Ninth Festival”等。

四、逆向法逆向法是指根据翻译对象语言的习惯,寻找与之相反的短语,进行翻译。

例如,“拥挤”的英文短语可以用“crowded with people”来翻译,“零距离”的翻译可以用“close contact”等,这种方法需要熟悉英文表达的习惯,比较适合专业的翻译。

总之,翻译旅游词汇需要考虑词汇的多重意义,还要考虑到文化、社会及运动时所指等因素。

不同的翻译策略针对的翻译对象也不同。

翻译者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运用。

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

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

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
旅游词汇是指与旅游相关的词语,涵盖了景点、酒店、交通等方面的词汇。

对于中西
文化之间的翻译来说,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十分重要。

本文将从文化差异、语义转换和词
汇变异等角度,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

中西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也直接影响了旅游词汇的翻译。

中文注重于描述和情感
表达,而西方语言注重于逻辑和实事求是。

在翻译中,应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进行调整。

中文中常常用形容词和诗意的语言描绘景点,而在英语中更偏向于客观描述,因此在翻译
中要注重区别,并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准确翻译。

词汇变异也是中西翻译中需要关注的问题。

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同一事物常常有不
同的词汇表达。

“家常菜”在中文中是指平日里经常做的简单家常菜肴;而在西方文化中,对应的词汇是“home-cooked meal”。

在翻译时,需要根据不同的背景,选择相应的词汇
进行翻译,使得翻译结果更准确。

中西翻译中的旅游词汇需要注意文化差异、语义转换和词汇变异等问题。

翻译时,应
根据目标语言的特点进行调整,注重描述和描绘的方式,并进行语义的转换,同时选择相
应的词汇进行翻译。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传递旅游信息,使得翻译更加准确、流畅。

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

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

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在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非常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游客对目的地的认知和体验。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对中西翻译中的旅游词汇进行浅析,介绍一些常用的翻译策略。

一、直译与意译的结合直译是指将源语言词汇直接翻译成目标语言,比如将中文的“故宫”翻译成英文的“The Forbidden City”。

意译是指将源语言词汇进行调整和转换,以符合目标语言的文化和习惯。

比如将中文的“长城”翻译成英文的“The Great Wall”。

在意译过程中,可以根据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进行调整,使翻译更符合目标语言的习惯和表达方式。

二、使用类比和比喻类比和比喻是一种常用的翻译策略,可以使翻译更生动形象,增加读者的理解和兴趣。

比如将中文的“世界之窗”翻译成英文的“Window of the World”,窗口象征着展示世界的窗户,类比得非常生动。

三、适当加注文化解释在翻译旅游词汇时,有些词汇本身具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和内涵,不容易直接翻译。

这时可以适当加注文化解释,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比如将中文的“茶艺表演”翻译成英文时,可以加注文化解释为“Chinese tea ceremony”。

四、借用和创新在翻译旅游词汇时,可以借用目标语言中已有的词汇或短语,以增加可读性和接受度。

比如将中文的“十三陵”翻译成英文时,可以借用已有的词汇“Ming Tombs”,使翻译更易于理解。

在一些情况下,新的旅游景点或活动可能没有对应的词汇或短语,这时可以适当创新,创造新的词汇或短语,以适应翻译需要。

比如将中文的“极光之旅”翻译成英文时,可以创造新的词汇“Northern Lights Tour”。

五、根据受众和目的灵活选择翻译策略翻译旅游词汇的策略需要根据受众和目的的不同进行灵活选择。

如果是翻译给外国游客或学者阅读,可以更加注重准确传达信息,避免使用过多的文化解释。

如果是翻译给中文读者,可以适当加入一些文化背景和内涵,增加趣味性和亲近感。

变译理论视角下旅游材料的英译

变译理论视角下旅游材料的英译
其 他两 种功 能 的。译者 首先 应确 定文本 的主导 功能 然 后有 针对性 地采 用相 应 的翻译 策略 。
( ) 游 材 料 文 本 分 类 旅 游 材 料 文 本 分
Da n 1 9 ) 据 旅 行 阶 段 的 不 同 把 旅 行 文 本 n (9 6根 分 为 旅 行 前 ( r - t i ) 旅 行 中 ( n -rp 和 旅 行 后 p e rp 、 o , ti) - ( 0 t ti ) 本 。 由 于 不 同 功 能 的 文 本 采 取 的 翻 p s — rp 文 译 方法 不 同 , 此 首 先 对 原 文 文本 进 行 文本 功能 分 因 析是 翻译 的基 础 也 是 翻 译 过 程 必 不 可 少 的步 骤 之

要 : 游材 料的翻译属 于实用 翻译 , 目的性较 强的跨 文化交 际活动。 由于旅 游业 的复杂性 , 旅 是 各种旅 游文
本 的功能和 目的也不尽相 同, 这就要求译者在 翻译各 类旅 游文本 时要在分析 文本功 能 的基 础上选择 最佳 的翻译策 略。变译理论 , 使译者 不再拘 泥于全译 , 以采用各种变通 手段, 可 灵活地进行 翻译 。 关键 l 文本 功能; 司: 变译理论 ; 翻译 策略 文章 编号 :7 —7 O 1 —4 2 (0 1O —1 5 3 9 8 —8 7 2 O —3 2 1 ) 6 5 一O
第 2 卷 第 6期 9
V0. 9 No 6 12 , .
西 安 社 会 科 学
Xia o iI ce c ’ n S ca in e S
21 年 1 01 2月
De ., 2 c 011
变译 理论 视 角 下旅 游 材 料 的英 译
魏 淑 静
( 曲阜 师 范大 学 山 东 日照 262 ) 786

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

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

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中西方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日益频繁。

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涉及旅游的文件、指南、宣传材料、网站等的翻译工作。

而在这些翻译工作中,如何准确地表达原文的意思,使目标语言的读者能够理解并产生共鸣,成为了翻译人员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就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作一些浅析。

一、文化差异的考虑在进行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时,首先需要考虑的是文化差异的问题。

中西方文化有着千年的历史,因此在旅游词汇的翻译过程中,需要根据两种文化的特点,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

“吉祥物”一词在西方国家通常是指一种带有象征意义的吉祥物品或代表某种特定形象的动物或人物形象,而在中国,“吉祥物”则更多指的是带有象征意义的物品。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根据具体语境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式。

二、语言特点的运用在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过程中,还需要运用双语言的语言特点来进行翻译,使得译文更加接近原文的意思。

对于中西方在旅游中常用的一些词汇,比如“名胜古迹”、“风景如画”等,需要在翻译时兼顾到两种语言的语言特点,选择最为贴切的表达方式。

在西方文化中,“picturesque”一词可以用来形容美丽的自然风景,而在中国文化中,“风景如画”则更加能够表达出东方风景的美态。

因此在翻译时需要运用好双语言的语言特点,使得译文更加地符合原文的意思。

三、地域特色的展现在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地域特色的问题。

在旅游翻译中,有时需要展现出被翻译地区的地域特色,使得译文更加贴近目标读者。

“德国啤酒节”在德国传统文化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因此在翻译时需要考虑到德国啤酒节的地域特色,选择合适的表达方式。

在翻译过程中,需要运用好双语言的语言特点与地域特色,使得译文更加地传达出被翻译地区的特色与精神。

四、功能目的的考虑在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过程中,还需要考虑到翻译的功能目的。

不同的翻译目的有不同的翻译方式,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

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

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

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
旅游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活动,中西方的旅游词汇存在很大的差异。

在进行中西翻译时,需要根据不同文化背景和语言特点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以确保翻译结果贴近原文并符合
目标文化的习惯用语和表达方式。

本文将从音译、意译和文化适应等几个方面浅析中西翻
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

第一,音译策略。

由于中文和西文之间的语音系统存在差异,很多旅游词汇无法直接
进行意译,只能通过音译的方式保留原文的音响特点。

英文单词“hotel”在中文中被音
译为“酒店”,“restaurant”音译为“餐厅”。

在音译过程中,需要注意选择与原词音近、形近的中文词汇,以确保目标文的流畅性和可接受性。

第二,意译策略。

在某些情况下,音译并不能准确地传达原文的含义,需要采取意译
的方式进行翻译。

英文单词“sightseeing”在中文中被意译为“观光”,“tour guide”意译为“导游”。

意译的关键在于理解原文的文化内涵和表达方式,寻找与之相近或相似
的中文词汇进行翻译,以使译文更贴近原文的意义。

翻译中应当考虑到目标文化的准确性和接受性。

在选择翻译策略时,不仅要考虑原文
的准确传达,还要注重目标文的语言流畅性和成立性。

不同的翻译策略可能会产生不同的
效果,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抉择。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变译理论视角下旅游资料的翻译

英语论文开题报告:变译理论视角下旅游资料的翻译
Grade
201x
Supervisor
xx
Writing Time
From Feb, 2014 to May, 2014
1. Rationale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Proposed Study
With the further strengthening of foreign exchange in recent years, China tourism industry is booming. Every year, there are numbers of foreign tourist come to China. Purpose of translating tourism material into English is to provide travel information to foreigners and let them know the natural landscapes and cultural features of travel destination. But in order to exert its function, the key is the translation quality.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language, culture and thinking mode of translator, how to exactly convey the idea of tourism material has become a challenge for translator. Therefore, translating tourism material into English has been a research for translator.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ranslation variation theory has played a significant role in research and study in translation.

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

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

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在全球化和交流的背景下,旅游翻译成为了一门热门的翻译形式。

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从对比两种语言的特点出发,分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

中英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

中英两种语言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如表达方式、文化背景等方面。

在翻译旅游词汇时,可以采用以下的翻译策略。

一、直译法:直译法是指直接将词语或句子从源语言翻译成目标语言。

将"旅游"翻译成"travel",将"酒店"翻译成"hotel"。

直译法在一些简单的词语或专有名词翻译中较为常见,能够准确地传达词义。

二、文化注释法:如果源语言中的词汇在目标语言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词汇或概念,可以通过添加文化注释来解释其含义。

将"紫禁城"翻译成"The Forbidden City(紫禁城)",将"长城"翻译成"The Great Wall(长城)"。

通过添加括号中的文化注释,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源语言中的词汇。

三、借译法:借译法是指将源语言中的词汇直接借用到目标语言中。

将"功夫"翻译成"kung fu",将"禅宗"翻译成"Zen"。

借译法可以使目标语言读者更好地理解源语言中的文化概念。

二、结构调整法:结构调整法是指根据目标语言的语法结构重新调整源语言中的词语或句子。

将"旅行社"翻译成"travel agency",将"旅游目的地"翻译成"tourist destination"。

通过调整结构,能够使译文更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需要考虑两种语言的差异和文化背景。

变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1)

变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1)

变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随着全球化的不断发展,旅游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旅游翻译也成为旅游业非常重要的部分。

在旅游翻译中,变译理论作为一种实用的翻译策略,具有很高的实际意义。

本文将介绍变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一、变译理论简介变译是一种翻译策略,指的是在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在翻译中进行适当的改变。

变译不仅要翻译句子的表面意思,还要考虑原文表达的情感、文化背景等因素,让翻译更贴近受众的文化和语言环境。

二、变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1. 文化因素的转换旅游翻译中,文化差异是不可避免的问题。

在进行旅游翻译时,应该考虑到原文中存在的文化差异,适当进行转换。

例如,中国旅游景点美食文化与西方国家存在很大差异。

在将美食介绍翻译成西方语言时,可以将原文中的食材和特点进行改变,使之更贴近西方人的饮食习惯和口味。

2. 地名和景点翻译的转换在旅游翻译中,景点和地名是翻译的重点。

在进行翻译时,应该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使之更具有吸引力和文化特色。

例如,中国的“黄河”在英语中的翻译可以采用“The Yellow River”,而“长城”在英语中翻译为“The Great Wall”。

地名和景点的翻译需要考虑到语言的表达和文化的传播。

3. 多语言转换旅游翻译中,多语言转换也是一种应用受众文化的策略。

在进行多语言转换时,需要根据受众的文化和语言背景,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

例如,在一张地图中,为了方便外国游客的阅读和理解,可以采用多语言翻译的方式,一般可以包括英语、法语、德语、日语等多种语言。

4. 翻译文本的文本转换旅游翻译中,文本转换是指根据不同的受众文化,选择不同的翻译文本。

例如,在向中国游客介绍欧洲文化遗产时,翻译应该要更加注重欧洲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而向西方游客介绍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时,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文化解读和翻译。

三、结论总之,变译理论是旅游翻译中一种重要的翻译策略。

在实践中,可以根据受众文化和语言的差异,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使翻译更加贴近受众文化和需求。

语篇语用视角下汉语旅游文本英译的变译策略

语篇语用视角下汉语旅游文本英译的变译策略

语篇语用视角下汉语旅游文本英译的变译策略在汉译英文章中,《行程》文本是最普遍的,以及最需要运用英译变
译策略的文本,不管是一个旅游海报、旅游口号、旅游名片,还是一篇介
绍旅游行程的汉译英文章,使用变译策略都是必不可少的。

由于英语和汉
语文化在语言和文化上差别较大,如果照抄汉语的表达方式可能会造成英
译文本失去本身的特点。

一般来说,根据文本的旅游行程和路线,应从三个方面进行变译,即
行程内容、旅游地点和时间。

对前者应运用一些短语,这样既可以突出行
程的亮点又可以让文本更加简洁巧妙。

比如可以“on-the-spot experience of cultural customs”来表达“亲身体验当地文化风俗”,“catch a glimpse of beautiful views”来表达“领略绮丽景色”等。

对于旅游地点可以尽量采用英文的称谓,如“The Great Wall”“The Bund”“Zhouzhuang”。

最后,对时间的表达要精准明确,使读者对旅游行程的全程清楚明了。

比如“at 8:00 a.m.”“after breakfast”“in the afternoon”等。

通过以上变译策略,可以使英译文本简洁、流畅,在浓郁文化氛围中吸引
读者,激发其旅游欲望。

浅谈变译理论指导下的旅游文本汉译研究

浅谈变译理论指导下的旅游文本汉译研究

浅谈变译理论指导下的旅游文本汉译研究发布时间:2022-10-13T05:27:47.90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2年6月第11期作者:杨宁宁[导读] 随着全球化、国际化的日益加深,以及交通方式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际旅游业也越来越受到欢迎。

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文本的翻译也必不可缺。

杨宁宁(青岛大学外语学院,山东青岛 266000)[摘要]随着全球化、国际化的日益加深,以及交通方式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外文化交流日益频繁,国际旅游业也越来越受到欢迎。

在旅游业的发展中,旅游文本的翻译也必不可缺。

但其翻译质量高低影响国内外文化的交流和传播。

因此,旅游文本的翻译不仅需要考虑到中外文化的差异及读者的接受程度,还需要遵循翻译的一些原则,变译理论多种翻译方法的提出为旅游文本的翻译提供了指导。

[关键词]变译;旅游文本;英译汉;变译理论;方法一、引言旅游文本翻译属于实用文体翻译的范畴。

而实用文本翻译最突出的特点是注重实用性。

因此,旅游文本的翻译应该实现这一目的,即通过翻译文本传递信息吸引旅游者。

但在实际的旅游翻译过程中,由于译者忽视英汉语言文化特点和中西文化差异,常常出现国内人看不懂或者不能够理解的现象。

同时,在变译理论指导下的英汉旅游文本翻译在领域中研究甚少,因此,作者以国外英文旅游景点介绍为例,结合中西文化差异和英汉语言特点,浅谈变译理论指导下英文旅游文本的汉译方法和原则。

二、英汉旅游文本的语言特点和差异(一)英汉旅游文本的词汇差异首先,在英文旅游景点的介绍中,英文词汇多习惯用直白、直接的语言展开描述,更注重直观介绍旅游景点,易于读者理解。

其次,相对于英语,自古代始,中国人在汉语的遣词造句上就有着自己的特点和风格,在语言表达上更是为了达到语言凝练、寓意丰富的目的,多习惯用四字格。

这一特点在汉语的旅游文本中展现的更为明显。

但是,英汉旅游文本不免含有文化词,英文旅游文本的介绍有时会出现与其国家或地域文化、历史相关的表达词汇,这需要在翻译时多加思考,并在必要时加注。

变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变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变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随着国际旅游的交流与发展,旅游翻译作为重要的媒介工具,也越来越得到重视。

然而,由于两种语言及其文化体系的不同,旅游翻译存在翻译误差和失真的问题。

为此,翻译学家逐渐在旅游翻译中引入了变译理论,以提高旅游翻译的准确性和逼真度。

变译理论是针对翻译误差和失真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翻译方法,通过目标语文化和社会背景的考虑,对原文文本进行修改和调整,使其与目标语文化和社会背景更加符合。

在旅游翻译中,变译理论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与旅游文化相关的汉字的变译旅游翻译中经常涉及到与旅游文化有关的专有名词、地名等,这些词语经常需要进行变译以适应目标语文化和背景。

例如“太阳岛”可以译为“Sun Island”,而“长城”可以译为“The Great Wall”。

2. 词语的变译旅游翻译中常常会出现一些具有较强文化特色的词语,如“龙舟”、“茶楼”等词语。

变译理论可以帮助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根据目标语文化的不同背景选用更恰当的译词进行翻译,使得受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

例如,“龙舟”在英语中可以用“dragon boat”来表达,“茶楼”可以翻译成“teahouse”。

3. 语言风格的变译旅游翻译需要考虑目标语言读者的受众特点及使用环境。

在翻译旅游文本时,翻译者可以采用不同的风格策略,根据不同的读者需求选择不同的翻译风格。

例如,在面向年轻人的旅游文本中,翻译者可以采用更加轻松、活泼的语言来表达,增强吸引力和亲和力。

4. 文化隐喻的变译文化隐喻是指在旅游文本中表达的某些隐含的文化意义和含义。

这些文化隐喻因为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可能会被误解。

因此在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对文本进行调整和修改,使其更符合目标语言文化的理解。

例如在中文中,“团圆”更倾向于家庭、亲人之间的团聚,但在英语中,“togetherness”更倾向于朋友间的团聚。

因此在翻译中可以根据目标读者的文化背景选择适当的翻译方式。

总之,变译理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并且可以有效提高旅游翻译的质量和可读性。

变译理论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应用

变译理论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应用

变译理论在旅游文本翻译中的应用旅游业作为新兴的第三产业,旅游英语翻译多样化特征适应现阶段社会发展需要与文化发展形势,本文应用例证方法阐述变译理论内涵及特点,结合实例说明旅游文本汉英翻译中“变”的必要性,旨在提高旅游英语文本翻译的准确性。

标签:变译理论;旅游文本;翻译准确性现今旅游业蓬勃新发展,对旅游英语翻译提出更高的要求,在翻译旅游介绍文本时需译者加以“变体”来翻译原文本。

一、变译理论内涵变译理论重要特征为“变”,强调灵活应对性,在变译理论中,七种变译手段可构成十一种变译方法,如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改译、阐译、译写、参译。

(黄忠廉,2002)变译突破传统双语研究角度,各变译类型间呈现梯级包孕关系,每种变译均基于实践,有的放矢并充分直接满足读者需求。

二、运用三种变译方法分析旅游文本赖斯将文本体裁划分为“信息型”(informative)、“表达型”(expressive)和“呼唤型”(vocative)三大类,旅游文本属于面向普通大众的呼唤型文本,呼唤功能明显,目的性强。

(一)摘译摘译即根据特定要求从一文、一书中选取部分,以反映该文献主要内容或读者感兴趣的内容。

原文:满树金花,芳香四溢的金桂;花白如雪,香氣扑鼻的银桂;花色似银,季季有花的四季桂,竞相开放,争妍媲美,进入桂林公园,阵阵花香扑鼻而来。

译文:Full of golden flowers trees,given which fragrant;As white as snow,the aroma of silver Guangxi;:design and color is silver,there are flowers in the four seasons of cassia,blossom,contend in beauty,into the park,Guilin sounds to the sight Duchamp.中文旅游文本在语言表达上追求词美、形美和意美的结合,词语表达繁复华美,句法结构工整对仗,篇章布局多呈螺旋式发展,许多汉语在讲解旅游景点时常采用修饰性词语,没有实质性作用,在翻译过程中常省略此部分来符合读者语言习惯。

《2024年变译理论下汉英口译变通手段研究》范文

《2024年变译理论下汉英口译变通手段研究》范文

《变译理论下汉英口译变通手段研究》篇一一、引言口译,作为一种重要的语言交流活动,常常涉及到复杂多变的语言和非语言信息。

尤其是在汉英口译中,由于两种语言在文化、历史、社会背景等方面的差异,常常需要采用变通手段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流畅交流。

本文旨在探讨在变译理论下,汉英口译中常见的变通手段及其运用策略。

二、变译理论与口译实践变译理论,强调在翻译过程中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灵活的调整和变通。

在汉英口译中,这种变通策略尤为关键。

口译人员需在保持原文意思的基础上,灵活运用各种翻译技巧和策略,确保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三、汉英口译中的变通手段1. 词汇层面的变通在汉英口译中,由于两种语言词汇的差异,有时需要采用同义替换、词义引申等手段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例如,当汉语中的某些词汇在英语中没有完全对应的表达时,口译人员需要运用自身的语言功底和文化背景知识,寻找合适的英语表达方式。

2. 句式层面的变通由于汉语和英语的句式结构存在较大差异,口译人员需在句式层面进行灵活的调整。

例如,汉语中的无主语句在英语中需要添加主语;而英语中的从句结构在汉语中可能需要转换为独立的句子。

通过这种句式层面的变通,可以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思,使译文更加符合目标语言的表达习惯。

3. 文化层面的变通文化差异是汉英口译中需要特别关注的问题。

由于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不同,一些在汉语中习以为常的表达方式可能在英语中并不适用。

因此,口译人员需要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对文化信息进行适当的变通和解释,以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

四、运用策略1. 提高语言功底口译人员需要具备扎实的语言功底,包括词汇、句式、语法等方面的知识。

只有掌握了丰富的语言知识,才能更好地进行变通和调整。

2. 了解文化背景口译人员需要了解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背景和习俗。

这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原文的意思和背景信息,从而在口译过程中进行恰当的变通。

3. 实践与反思通过大量的实践和反思,口译人员可以不断提高自己的口译能力和变通策略的运用水平。

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

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

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摘要】旅游词汇在中西翻译中具有重要性,因此需要合理的翻译策略。

语言和文化差异会影响翻译过程,直译和意译在旅游词汇中都有运用,而音译和意译相结合可更准确地传达意思。

考虑地域特色和文化背景也是关键,尤其在处理专业术语时更应慎重。

未来应加强对翻译策略的重视,继续探索适合不同场景的翻译技巧。

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至关重要,需要不断完善和提高。

【关键词】中西翻译、旅游词汇、翻译策略、语言和文化差异、直译、意译、音译、地域特色、文化背景、专业术语、重要性、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重要性旅游词汇在中西翻译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旅游行业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旅游交流也变得越来越频繁。

而旅游词汇作为连接中西方旅游文化的桥梁,在跨文化交流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良好的翻译可以增进人们对彼此文化的理解,消除语言障碍,促进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

在中西翻译中,准确地传达旅游信息对于游客来说至关重要。

游客的满意度和体验往往取决于他们对目的地的理解和对旅游词汇的解读。

在旅游词汇的翻译中,准确无误地传达原文意思至关重要。

旅游行业的翻译工作也关乎国家形象和旅游经济效益,对于中西双方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也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准确而恰当地翻译旅游词汇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促进文化交流、增进友谊的重要方式。

1.2 翻译策略的必要性在翻译中,特别是在旅游词汇的翻译中,翻译策略的确是至关重要的。

因为旅游涉及到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而翻译则是将这些文化差异转化成另一种语言,让人们能够理解和接受。

没有合适的翻译策略,就很难准确地传达原文表达的意思和情感。

翻译策略可以帮助翻译者更好地选择词汇、句式和表达方式,从而使翻译作品更加贴近原文,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文化背景。

通过选择合适的策略,翻译者可以在保持原意的基础上,更好地传达原文中所包含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色彩,使译文更具有吸引力和说服力。

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

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

浅析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导语: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交流的日益密切,中西方之间的旅游翻译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由于中西方语言和文化的差异,旅游翻译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本文将对中西翻译中旅游词汇的翻译策略进行浅析,以期为旅游翻译提供一些有益的指导和参考。

一、归化与异化的翻译策略归化和异化是翻译中常用的两种翻译策略,也是旅游翻译中常用的两种翻译策略。

归化是指将外语词汇或短语直接翻译成中文,以便读者更容易理解。

例如将“hotel”直译为“酒店”;异化是指保留原语言的表达方式和特点,不做语言上的改变。

例如将“tourist”译为“旅游者”。

在旅游翻译中,根据文化差异和读者的需求,可选择归化或异化的翻译策略。

对于熟悉外语和文化的读者,可以采用异化策略,保留原语言的韵味和特点;对于不熟悉外语和文化的读者,宜选择归化策略,使其更易理解和接受。

二、直译与意译的翻译策略直译是指将外语词汇或短语直接翻译成中文,保持原文的字面意义。

例如将“sightseeing”直译为“观光”;意译则是根据上下文和语言习惯进行转化,为读者提供更准确、自然的表达。

例如将“the Great Wall”意译为“长城”。

在旅游翻译中,直译和意译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对于一些特定的地名、景点名等,可以采用直译策略,使译文更贴近原文;对于一些普遍或抽象的词汇,宜采用意译策略,使译文更具表达力和广泛适应性。

在中西翻译中,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常常需要进行文化转换。

在西方国家,旅游有时代表着休闲、度假,而在中国,旅游还具有寻根问祖、文化体验的意义。

在翻译旅游词汇时,需要注意文化差异的传达。

文化转换的翻译策略主要包括:添加解释性词语、替换文化特定的词汇、增加文化参照物等。

例如将“cuisine”译为“当地特色美食”;将“carnival”译为“嘉年华”。

中西语言之间存在很大的音韵差异,因此需要通过音译来表达一些特定的名称、品牌等。

例如将“Disneyland”音译为“迪士尼乐园”;将“Barcelona”音译为“巴塞罗那”。

变译理论指导下《六盘山须弥山石窟》(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

变译理论指导下《六盘山须弥山石窟》(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

变译理论指导下《六盘山须弥山石窟》(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变译理论指导下《六盘山须弥山石窟》(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一、引言翻译是跨越语言与文化的桥梁,为了准确传递原文的信息与情感,翻译者需要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本报告基于变译理论对于特定语境下的翻译问题进行了研究与实践。

本次翻译实践的对象为《六盘山须弥山石窟》(节选)。

二、翻译目标与策略《六盘山须弥山石窟》(节选)是一篇介绍六盘山的特殊地貌与石窟的历史文化的文章。

在翻译过程中,我们的目标是准确传达原文的意义和情感。

考虑到目标语读者的文化背景与理解方式的差异,我们采用了变译理论并结合汉英翻译实践。

三、实践过程1.语言形式转换在变译理论的指导下,我们发现原文中使用了大量形象生动的表达方式,如“六盘山宛如一条长龙盘踞在群山之间”、“突兀耸立的巨石仿佛从地底深处突然顶出来”等。

为了更好地传达这些形象,我们采用了直译和比喻等翻译策略。

例如,将“六盘山宛如一条长龙盘踞在群山之间”翻译为“Mount Liupan resembles a dragon winding among the mountains”。

2.文化背景转换考虑到中英两种语言与文化的差异,我们将文化背景转换作为重要的翻译策略。

在原文中,作者提到了“须弥山”和“兰若寺”等具有中国独特文化内涵的名词。

为了让英语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些名词的意义,我们选择采用适当的解释或者加入注释的方式进行翻译。

如将“须弥山”翻译为“Xumi Mountain (symbolizes the holy Buddhist mountain in Chinese culture)”。

3.意义转换变译理论提示我们,在翻译过程中应思考原文的语义标记和语境携带的信息。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原文中使用了一些与中文文化与地貌相关的象征或者隐喻,如“长龙”与“兰若”。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选择进行意义转换以更好地传达原文的意图。

例如,“兰若寺是远古佛教的圣地”可以翻译为“The Lanruo Temple, a holy place of ancient Buddhism”。

浅析变译理论指导下的汉英旅游资料翻译

浅析变译理论指导下的汉英旅游资料翻译


例如 : 刘 备 章 武 三 年 病 死 于 白帝 城 永 安 宫 .五 月 运 回成 “ 都 , 月 葬 于 惠 陵 ” 八 “ 都武 侯 祠 ” 叠 式 导 游 图 成 折 这 句 话 在 中 国人 看 来 浅 显 易 懂 . 为 中 国人 都 深 知 三 国 因 历 史 .但 如果 直译 过 去 要 外 国人 读 懂 却 并 非 易 事 “ 章武 三 年 ” “ 帝城 永 安 宫 ” 都 是 中 国历 史 上 的 年 代 和 地 名 , 加 、白 等 不 译 注外 国人 是 不 可 能理 解 的 。并 且 刘 备 永 安 宫 托 孤 一 事 也 非 两 句 话 就能 说 清 楚 。要 是 在 其 他 读 物 里 可 以 用 译 者 注 的 办 法 来 讲 清 楚 这 些 中 国 历 史 知 识 , 武 侯 祠 导 游 图 . 字 不 足 而 文 千 , 似 这 样 的 历 史 知 识 还 很 多 , 可 能 加 上 比 正 文 还 长 类 不 的译 者 注 。 因 此 , 能 在 不 改 变 原 作 原 意 的 原 则 下 , 行 改 只 进 译 . 成: 译 LuB i ido lesi 2 t rs n a e gi u . i e e fl s 2 3a e e t d yF n i Co n d in n p 2 e
— —


t , i h a r vn e a dwa u id h r es me y a . y S c u nP o i c , n s re e e i t a e r b nh 2 编 述 .
例 如 : 满树 金 花 、 香 四 溢 的金 桂 : 自如 雪 、 气 扑 鼻 的 “ 芳 花 香 银 桂 : 里透 黄 、 多 味 浓 的 紫 砂 桂 : 色 似 银 、 季 有 花 的 四 红 花 花 季 季 桂 ; 相开 放 , 竞 争妍 媲美 。 入桂 林 公园 , 进 阵阵桂 香 扑鼻 而来 。 ”

变译理论指导下的汉英旅游资料翻译

变译理论指导下的汉英旅游资料翻译

变译理论指导下的汉英旅游资料翻译一、引言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被吸引到中国来观光旅游,一则为了了解中国文化,二则为了怡情怡乐。

而中国的旅游文化能否很好地被西方国家旅游者所领会和有效地进行信息传递,其中北京翻译公司旅游资料的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变译理论变译理论是上世纪九十年代黄忠廉教授提出来的,是翻译研究领域的一个新概念。

它是从变译(与全译相对)实践中概括出来、反映变译本质和规律的科学原理和思想体系。

根据变译理论,由它的根本性特征“变通”可派生出七种变通手段和十一种变译方法。

在此基础上,黄忠廉教授构建了变译理论的基本框架,为变译研究提供有效的理论原则和方法论指导。

变译是一种宏观方法,它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不同需要,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

汉英旅游资料翻译属于实用文体翻译的范畴,而进行实用文体翻译时最应该注重该类文体的实用性特点。

旅游资料翻译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传递信息来吸引旅游者,但在实际的汉英旅游资料翻译过程中,经常出现翻译成的英文材料外国友人看不懂或看后不知所云的现象。

这主要是由于译者没有注重到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及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造成的。

本文运用变译理论的基本原理,结合我国当前旅游资料汉英翻译的若干实例,指出旅游资料翻译过程中“变”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变译策略,以期实现旅游资料翻译的功能与目的。

三、变译理论对汉英旅游资料翻译指导的可行性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及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汉英旅游资料在词汇、句型、修辞等方面的差异决定了汉英旅游文化信息的等效传递是不可能的。

因此,旅游资料翻译的原则应突出实用型的特点,应是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而并非等效传递。

有效传递要求译者考虑译文的可读性和读者的接受效果,要“边译边作”,即不是对汉语材料进行全译,而是要对原作实施变译。

比如,在汉英旅游资料的翻译中,涉及到语言描述风俗传统时,外国读者大都没有足够的知识通过翻译完全了解中国文化现象。

变译理论下的汉英旅游翻译策略

变译理论下的汉英旅游翻译策略

变译理论下的汉英旅游翻译策略摘要:汉英旅游翻译不仅是一种文化翻译,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特别是汉英两种语言在旅游文体中的不同特点,决定了汉英旅游翻译的难度。

变译理论的提出,使我们不再拘泥于全译的翻译理念。

变译理论中编译的不同方法的综合运用,为汉英旅游翻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变译理论;旅游翻译;文化差异;编译方法英旅游翻译属于实用文体翻译的范畴,而实用文体翻译时最应该注意该类文体的实用性特点。

旅游翻译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传递信息来吸引旅游者,但在实际的汉英旅游翻译过程中,常常出现我们翻译成的英文材料外国友人看不懂或看后不知所云的现象。

这主要是由于译者没有注意到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造成的。

一、汉英旅游文本的差异旅游文本是一种应用文体,其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包罗万象,文体类别丰富多彩。

本文所说的旅游翻译主要是指旅游指南的汉英翻译。

(一)汉英旅游文本的词汇差异其一,汉语旅游指南大量使用四字结构而英文多用词浅易。

四字结构包括固定的四字成语和一些通过并列、重叠或排比等方式组合而成的词组。

四字结构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瑰宝,恰当地运用可以起到加强语义、增强语势的作用,还可以使读者感受到旅游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从而达到宣传旅游景点的效果。

英文旅游景点介绍多以行文简洁、读者易于接受见长。

描写常用词基本上是生活中的浅显易懂的词汇。

从读者角度考虑旅游文本的撰写,在有限的篇幅内将提供的服务和旅游项目交代清楚。

其二,汉英之间文化对应词少。

中英文化属于全世界文化差异最大的两种文化。

汉语旅游指南文本中与特定文化有关的词特别多,但这些词在译入语英语中多元对应词,即出现所谓的词汇空白现象。

对于这些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词汇,不仅英语读者难于理解,即使中国人有时也会出现理解不到位的情况。

这些充满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词汇,在英文中不可能有对应的文化词汇,这是汉英旅游资料翻译时的特点和难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译理论下的汉英旅游翻译策略
作者:张彦鸽
来源:《中州学刊》2007年第05期
摘要:汉英旅游翻译不仅是一种文化翻译,更是一种跨文化的交际活动,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特别是汉英两种语言在旅游文体中的不同特点,决定了汉英旅游翻译的难度。

变译理论的提出,使我们不再拘泥于全译的翻译理念。

变译理论中编译的不同方法的综合运用,为汉英旅游翻译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变译理论;旅游翻译;文化差异;编译方法
中图分类号:H0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07)05-0247-02
英旅游翻译属于实用文体翻译的范畴,而实用文体翻译时最应该注意该类文体的实用性特点。

旅游翻译的最终目的是通过传递信息来吸引旅游者,但在实际的汉英旅游翻译过程中,常常出现我们翻译成的英文材料外国友人看不懂或看后不知所云的现象。

这主要是由于译者没有注意到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造成的。

一、汉英旅游文本的差异
旅游文本是一种应用文体,其形式灵活多样,内容包罗万象,文体类别丰富多彩。

本文所说的旅游翻译主要是指旅游指南的汉英翻译。

(一)汉英旅游文本的词汇差异
其一,汉语旅游指南大量使用四字结构而英文多用词浅易。

四字结构包括固定的四字成语和一些通过并列、重叠或排比等方式组合而成的词组。

四字结构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的瑰宝,恰当地运用可以起到加强语义、增强语势的作用,还可以使读者感受到旅游文章的艺术感染力,从而达到宣传旅游景点的效果。

英文旅游景点介绍多以行文简洁、读者易于接受见长。

描写常用词基本上是生活中的浅显易懂的词汇。

从读者角度考虑旅游文本的撰写,在有限的篇幅内将提供的服务和旅游项目交代清楚。

其二,汉英之间文化对应词少。

中英文化属于全世界文化差异最大的两种文化。

汉语旅游指南文本中与特定文化有关的词特别多,但这些词在译入语英语中多元对应词,即出现所谓的词汇空白现象。

对于这些具有鲜明文化特色的词汇,不仅英语读者难于理解,即使中国人有时也会出现理解不到位的情况。

这些充满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文化词汇,在英文中不可能有对应的文化词汇,这是汉英旅游资料翻译时的特点和难点。

(二)汉英旅游文本的修辞差异
其一,中文旅游指南往往引经据典而英文则直扣主题。

在汉语旅游指南的文章中,作者往往喜欢引用大量的古诗词和名人典故,因为典雅清新的古诗词和名人典故,能给人以美的享受。

但这种引经据典的方法不符合英语的修辞习惯。

大量的英语旅游文本则显示出一个共同特点:句句说理连贯,切中中心目的,中间很少穿插看似与主题无关的内容。

其二,中文旅游指南经常采用华丽的修辞而英文则多客观描述。

中文旅游指南常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精彩的比喻能使文章增添感人的魅力。

庐山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除了得益于其风光秀丽的地理条件,更得益于李白在《望庐山瀑布》里巧妙的比喻。

英文旅游景点的介绍则侧重于客观的描述,在平淡的客观描述中给读者以充足的信息。

(三)汉英旅游文本的句型差异
中文旅游指南常用陈述句和省略句,内容表述清楚明白但有时行文平铺直叙略显呆板,对读者缺乏吸引力。

英文旅游指南常用问句,其间穿插陈述句、否定句和否定疑问句,行文灵活多变,在有限的篇幅内容纳了更多的信息。

二、变译理论下的汉英旅游翻译策略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以及汉英两种语言的不同,特别是汉英旅游指南材料在词汇、句型、修辞等方面的差异体现出中西方在思维方式以及由于思维方式的差异所导致的不同的信息编排方式,决定了汉英旅游文化信息的等效传递是不可能的。

因此,旅游翻译的原则应突出实用型的特点,应是文化信息的有效传递,而并非等效传递。

有效传递要求译者考虑译文的可读性和读者的接受效果,要“边译边作”,即不是对汉语材料进行全译,而是要对原作实施变译。

(一)变译与编译理论
变译是一种宏观方法,它是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要,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

在汉英旅游资料的翻译中,涉及到语言描述风俗传统时,外国读者大都没有足够的知识通过翻译(全译)完全了解中国文化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译者则应该给旅游者提供必要的补充知识,或改变知识结构传递形式,保证打开进人另一文化的大门。

变译的具体方法很多,有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改译等,这里重点介绍编译在汉英旅游翻译中的运用。

何谓编译?“简言之,指编辑和翻译,是夹杂着编辑的翻译活动,是先编后译的过程,是据翻译对象的特殊要求对一篇或几篇原作加工整理后再进行翻译的过程。

编译的方法有宏观和微观之分。

微观方法主要有摘取、合并、概括、调序、转述;宏观方法有段内编译、段际编译、篇内编译、篇际编译、书内编译、书际编译。

编译的原则大致有七种:译前的编辑性、主题的明确性、材料的集中性、材料的典型性、详略的得体性、结构的调整性、篇幅的合理性。


(二)汉英旅游翻译的编译策略
旅游翻译的目的,在于向外国游客介绍各个景点的情况,传递有关信息,因而旅游翻译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

但是汉语原文四字格多,和英文中文化对应词汇少,汉语文本引用大量的古诗词和名人典故,文化内涵丰富,英语译文要力求将其充分地体现出来。

译文过于简单、生硬,以致读者困惑不解,不知所云,这固然不好;但如果译文由于盲目地忠于原文而显得冗长,也会使读者感到厌倦。

外国旅游者阅读旅游资料主要是为了获取旅游信息、扩展知识、增加趣味,而不是为了考古和研究历史与民俗。

所以译者对于原文中详细的专业性介绍和华而不实的辞藻可以采取编译的方式进行摘取、合并、概括、调序和转述。

1、调序编译法
例1:
在四川西部,有一美妙去处。

它背倚岷山主峰雪宝顶,树木苍翠,花香袭人,鸟声婉转,流水潺潺。

这就是松潘镇的黄龙。

(原文)
The scenic spot Huanglong(Yellow Dragon)lies justbeneath-the PeakXuebao(snow Treasures), the top of theMioshan Mountains in Songpan County.the west of SichuanProvince.Its exuberant forests, filled with flowers,streams,and a variety of birds. present a wonderland for a tourists.(译文)
译文使用编译方法中的调序法,把原文最后一句的“黄龙”提到开头,点明景点名称,用主句突出其明确地理位置,结构合理,符合英文的习惯。

2、概括编译法
例2:
“烟水苍茫月色迷,渔舟晚泊栈桥西。

乘凉每至黄昏后,人依栏杆水拍堤。

”这是古人赞美青岛海滨的诗句。

青岛是一座风光秀丽的海滨城市,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西起胶州湾入海处的团岛,东至唠山风景区的下清宫,绵延80多华里的海滨组成了一幅绚烂多彩的长轴画卷。

(原文)
Qingdao is a beautiful coastal city. It is not hot in sum-mer and not cold in winter. The 40-km-long scenic linebegins from Tuan Island at the west end to XiaqingGong ofMount Lao at the east end.(译文)
在此,译者将汉语中的古诗全部删除,但是并不影响译文读者对原文中其他部分的理解,而英文译文中的第一句运用概括法对原文古诗进行了简洁的概括,使译文更加符合旅游文体翻译的目的,符合英语旅游文体的特点,并且,译文同样对于译文读者有着很强的吸引力,他们会被这里的美景吸引前来旅游观光。

3、转述编译法
例3:
满树金花,芳香四溢的金桂;花白如雪、香气扑鼻的银桂;红里透黄、花朵味浓的紫砂桂;花色似银、季季有花的四季桂;竞相开放、争艳媲美。

进入桂林公园,阵阵桂香扑鼻而来。

(原文)
The Park of Sweet Osmanthus is noted for its profusionof osmanthus trees. Flowers from these trees in differentcolors are in full bloom which pervade the whole garden withthe fragrmlce of their blossoms.(译文)
从译文可以看出,译者在合并、概括、理顺后用自己的话把原文内容表达出来,这种方法即是编译法中的转述法,经译者编译转述后,译文显得简洁明白,整体概括,符合英语旅游景点材料的特点。

综上所述,在汉英旅游资料的编译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到汉英两种文化以及语言之间的差异,阅读者的阅读需求和思维习惯以及汉英旅游指南本身所具有的独特文体风格,还要小心谨慎地选择合适的编译手段以满足所编内容的要求。

汉英旅游指南的编译过程就是追求(下
转第251页)两种文化的和谐以及交流的过程,变译翻译方法很适合于旅游文体的汉英翻译,这是由汉英两种文体在旅游文本中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特点所决定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