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文言虚词之的用法及练习(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文言虚词复习——【之】

一、意义或用法:

1、作代词

(1)指代人、事、物,译作“他(们)”“她”“它(们)”“这件事”等。

例:①愿陛下亲之信之②属予作文以记之③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2)我。

例:君将哀而生之乎?

(3)指示代词:这,此。

例:①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②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③公输盘为楚造云梯之械。

2、动词“往”,“到......去”

例:①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②辍耕之垄上③送杜少府之任蜀州④送孟浩然之广陵

3、结构助词,用在定语和中心语(名词)之间,可译为"的",也可不译。

例:①近塞之人,死者十九。②小大之狱③渤海之尾④公输盘之攻械尽

4、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①甚矣,汝之不惠。②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③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5、助词,凑足音节,无实义。

例:①怅恨久之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③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6、作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

例:①何陋之有?②宋何罪之有?③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7、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例:居庙堂之高,处江湖之远

8、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

例:①一室之内②郊田之外③四海之内

二、判断“之”的用法(写选项即可)

A、指代人、事、物,译作“他(们)”“她”“它(们)”“这件事”

B、指示代词“这”

C动词“往”,“到了”“到......去”D结构助词"的",E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意。

F凑足音节,无实义。G宾语前置的标志,无义。H定语后置的标志。

I、表方位或时间的限定,相当于“以”

1、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然足下卜之鬼乎()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复立楚国之社稷()

2、天子之怒()庸夫之怒()士之怒()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布衣之士()

3、时人莫之许也()

4、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5、请说之()吾既已言之王矣()邻有短褐而欲窃之()荆之地方五千里()

此犹文轩之与敝舆也()犀兕麋鹿满之()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距之()

吾知子之所以距我()公输子之意()

6、七里之郭()环而攻之()兵革之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

7、畎亩之中()人之所欲()得之则生()呼尔而与之()妻妾之奉()此之谓失其本心()

8、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我知之濠上也()

9、肉食者谋之()小大之狱()公将鼓之()忠之属也()

公将驰之()故逐之()

10、徐公不若君之美也()孰视之()吾妻之美我者()四境之内()由此观之()燕、赵、韩、魏闻之()数月之后()

11、操蛇之神闻之()()河阳之北()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汝心之固()虽我之死()

12、马之千里者()虽有千里之能()策之不以其道()无怀氏之民欤?()

13、弗之怠()圣贤之道()乡之先达()当余之从师也()无鲜肥滋味之享()戴朱缨宝饰之帽()口体之奉()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4、心乐之()乃记之而去()

15、古仁人之心()览物之情()先天下之忧而忧()望之蔚然而深秀者()。名之者谁?()醉翁之意不在酒()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宴酣之乐()太守之乐其乐也()

16、若脱笼之鹄()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凡曝沙之鸟()城居者未之知()余之游将自此始()

17、水陆草木之花()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花之隐逸者()菊之爱()

18、山川之美()欲界之仙都()

19、春冬之时(),天下之伟观也()五阵之势()

20、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具答之(),处处志之()。

21、忽啼求之()。借旁近与之(),邑人奇之(),余闻之也久()不能称前时之闻()受之天也()。

2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于厅事之东北角()复投之()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23、藐小之物()物外之趣()心之所向()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24、为之怡然称快()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松柏之后凋()。

三、链接中考:

1、“之”的意义和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两狼之并驱如故

B. 夫晋,何厌之有?

C. 布衣之怒

D. 王之蔽甚矣

2、“之”的意义和用法与“摘而藏之”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A.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B. 四时之景不同

C. 多助之至

D.呼尔而与之

3、“之”的意义和用法与“悍吏之来吾乡”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A. 吾妻之美我者

B. 公将鼓之

C. 仲永之通悟

D. 久之,蛇竟死呼尔而与之

答案

二、1、D A C D 2、E E E E D 3 、A 4、D D A 5、A A A D E A

D A

E A E D

6、D A D C

7、D E A ADE

8、E A

9、A D F B A A 10、E A E I A A I 11、

D A DDEEE

12、H D A D 13、A D D E D D D D 14、A A 15、D D E F A D D A D E 16、D E E D AD 17、DED G 18、D D 19、D D D

20、D A A F 21、A A A A D A 22、E D A D 23、D D E A A 24、A A A E A

三、1、B 2、D 3、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