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重排反应(学生讨论,可选)
化学反应中的重排反应机理
化学反应中的重排反应机理化学反应中的重排反应是指原子、原团或官能团的重排或重新排列,从而形成新的化学物质。
这种反应在有机合成、药物合成、环境科学等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本文将介绍重排反应的机理,并以几个典型的例子进行详细讨论。
一、质子迁移(质子转移)重排反应质子迁移是重排反应中常见的一种类型。
它涉及质子的转移或移动,通过这种转移形成新的化学键。
质子的迁移可通过电子不足的反应物中的酸性氢原子作为质子的来源来实现。
质子的接受者可以是同一个分子中的其他原子或官能团,也可以是另一个分子。
例如,异戊烷的重排反应可以发生质子迁移,生成戊烯和正丁烷。
反应机理如下:[图示异戊烷重排反应机理]在该反应中,质子从二级碳原子转移到邻近的三级碳原子上,形成新的C-C键。
这种质子迁移反应被称为阻碍式重排反应,因为需要在中间生成一个碳阳离子。
二、脱水重排反应脱水重排反应是指通过脱水作用和质子转移来进行的重排反应。
在脱水重排反应中,水分子从反应物中脱离,同时质子转移发生,从而形成双键或环状化合物。
举例来说,醇的脱水重排反应可以生成烯烃。
在环境条件下,乙醇可以发生脱水重排反应,生成乙烯:[图示乙醇脱水重排反应机理]在此反应中,乙醇中的羟基(OH)与酸处理后的质子结合,形成良好的离去基。
接下来,质子从邻近的碳原子上转移,生成烯烃乙烯。
这种类型的重排反应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化学和有机合成中。
三、骨架重排反应骨架重排反应是指分子内骨架的重排或重新排列。
它可以导致分子碳骨架的移位或重组,生成具有不同结构和性质的化合物。
骨架重排反应在天然产物合成、药物合成和环境科学等领域都具有重要的应用。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丙二酸的骨架重排反应。
丙二酸在高温下可以发生分子内脱水酯化反应,生成丙烯酸:[图示丙二酸骨架重排反应机理]在该反应中,丙二酸中的羧基(COOH)首先发生脱水反应,生成酸中间体。
然后,质子转移导致骨架重排,生成丙烯酸。
总结化学反应中的重排反应机理是非常复杂的,涉及到质子迁移、脱水重排和骨架重排等不同类型的变化。
有机化学重排反应 总结
--有机化学重排反应总结1.Claisen克莱森重排烯丙基芳基醚在高温(200°C)下可以重排,生成烯丙基酚。
当烯丙基芳基醚的两个邻位未被取代基占满时,重排主要得到邻位产物,两个邻位均被取代基占据时,重排得到对位产物。
对位、邻位均被占满时不发生此类重排反应。
交叉反应实验证明:Claisen重排是分子内的重排。
采用g-碳14C 标记的烯丙基醚进行重排,重排后g-碳原子与苯环相连,碳碳双键发生位移。
两个邻位都被取代的芳基烯丙基酚,重排后则仍是a-碳原子与苯环相连。
反应机理Claisen 重排是个协同反应,中间经过一个环状过渡态,所以芳环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对重排无影响。
从烯丙基芳基醚重排为邻烯丙基酚经过一次[3,3]s 迁移和一次由酮式到烯醇式的互变异构;两个邻位都被取代基占据的烯丙基芳基酚重排时先经过一次[3,3]s 迁移到邻位(Claisen 重排),由于邻位已被取代基占据,无法发生互变异构,接着又发生一次[3,3]s 迁移(Cope 重排)到对位,然后经互变异构得到对位烯丙基酚。
取代的烯丙基芳基醚重排时,无论原来的烯丙基双键是Z-构型还是E-构型,重排后的新双键的构型都是E-型,这是因为重排反应所经过的六员环状过渡态具有稳定椅式构象的缘故。
反应实例Claisen 重排具有普遍性,在醚类化合物中,如果存在烯丙氧基与碳碳相连的结构,就有可能发生Claisen 重排。
2.Beckmann贝克曼重排肟在酸如硫酸、多聚磷酸以及能产生强酸的五氯化磷、三氯化磷、苯磺酰氯、亚硫酰氯等作用下发生重排,生成相应的取代酰胺,如环己酮肟在硫酸作用下重排生成己内酰胺:反应机理在酸作用下,肟首先发生质子化,然后脱去一分子水,同时与羟基处于反位的基团迁移到缺电子的氮原子上,所形成的碳正离子与水反应得到酰胺。
迁移基团如果是手性碳原子,则在迁移前后其构型不变,例如:反应实例3.Bamberger,E.重排苯基羟胺(N-羟基苯胺)和稀硫酸一起加热发生重排成对-氨基苯酚:在H2SO4-C2H5OH(或CH3OH)中重排生成对-乙氧基(或甲氧基)苯胺:其他芳基羟胺,它的环上的o-p位上未被取代者会起类似的重排。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重排反应
大学有机化学反应方程式总结重排反应反应方程式是有机化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描述了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转化过程。
在大学有机化学中,我们学习了各种各样的反应方程式,其中包括重排反应。
本文将对大学有机化学中的重排反应进行总结,介绍其机理和一些典型反应。
1. 环丙烷重排反应(C1C2速度放缓)在环丙烷分子中,碳原子1和碳原子2之间为一个甲基基团,环丙烷重排反应就是指这个甲基基团发生位移,形成其他异构体的过程。
环丙烷重排反应可以发生两种类型的重排:1,2-重排和1,3-重排。
1,2-重排:环丙烷中的甲基基团发生位移,形成丙烯和丙烯烷的异构体。
1,3-重排:环丙烷中的甲基基团发生位移,并且环丙烷的碳原子2和碳原子3之间的键断裂,形成丙烯和甲烯烷的异构体。
2.1-甲基移位反应1-甲基移位反应是指分子中一个碳原子上的甲基基团在反应中发生迁移,形成另一种异构体。
这种反应在很多有机化合物中都可以观察到,例如烷烃、烯烃等。
3. α,β-不饱和酮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Knoevenagel缩合反应是α,β-不饱和酮与活性甲基化合物(如甲醛、甲基丙烯酮等)在碱的催化下进行的加成反应。
这个反应的机理涉及羰基亲核加成和酸碱中和等步骤。
4. 列维架桥异构化反应列维架桥异构化反应发生在某些烯烃和孤立的单质金属之间的反应中。
该反应可以形成由金属和碳原子构成的稳定的配位化合物。
总结:大学有机化学中的反应方程式总结重排反应,包括环丙烷重排反应、1-甲基移位反应、α,β-不饱和酮的Knoevenagel缩合反应和列维架桥异构化反应等。
这些反应在有机合成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对于理解有机反应的机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在学习和运用这些反应时,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它们的机理,并且掌握相应的实验操作技巧。
有机化学:第十五章 - 重排反应
反 应 历
O
OH
程
强碱=烷基锂、苯基锂、氨基钠、氨基钾
① PhLi PhCH2 O CH2Ph ② H3O+
PhCH CH2Ph OH
注意基团的迁移 CH O CH3①②PHh3LOi+
OH C
CH3
CH2=CHCH2 O NaNH2
CH2=CHCH2
liq NH3
CH2=CHCH OH CH2=CHCH2
Ph 迁 移 :烯 丙 基 、 苄 基 、 炔 丙 基 、 甲 基
The sulfonium cation does the same reaction
3、萨姆勒特-霍瑟(Sommelet-Hauser)重排
苯甲基三烷基季铵盐(或鋶盐)在苯基钾、氨基锂、或 氨基钠等强碱作用下发生重排的反应。
机理:
OH
H2SO4 乙醚
n-Bu C H
N H
C
CH3
例2
NO2
NO2
NO2
C
N OH
PCl5
NC OH
HN C O
不同催化剂,产物形成的中间过程稍微有所不同。 酸催化质子化脱水后重排 酰卤催化剂则是将羟基酯化后脱去酰氧基
R
OH R''COCl
CN
R'
O
R C
O N
C R'' -CH3COO-
R'
(C2H5)3N-CH2-CH=CH2
NaNH2/Liq NH3 (C2H5)3N-CH-CH=CH2 (C2H5)3N-CH2=CH-CH2
C2H5 (C2H5)3N-CH-CH=CH2
(C2H5)3N-CH2=CH-CH2 C2H5
8. 重排反应(学生讨论,可选)
反应机理:
研究新进展:
J. Am. Chem. Soc. 2002, 124, 12426-12427.
机理验证:
J. Am. Chem. Soc. 2002, 124, 12426-12427.
Barton 巴顿去羰基反应
反应通式:
O R Cl S N R HO O O N S n-Bu3SnH AIBN, R H
O R CO2H NHFmoc a R NHFmoc N2 b R COOH NHFmoc
a: i: ClCOOEt, Et3N, THF, -15℃ , 15 min; ii: CH2N2( in Et2O ), CH3CN, 0℃ to r.t. , 3h b : AgOCOPh, dioxane –H2O 5:1, r.t., 30 min;
Alder 阿尔德烯反应
著名德国化学家Alder于1943年提出。通常是指含烯丙基氢 的烯烃与一个缺电子的重键(称亲烯体, Enophile)在加热条件 下, 前者发生双键移位并加成到亲烯体上的反应。 反应通式:
反应机理: 协同机理,环状过渡态
enophile X Y H
H
HOMO X X Y Y H LUMO
实例 6:
Barriault, L. OL. 2001, 3, 1925-1927.
The first total synth. of (+)-arteannuin M was complet. by L. Barriault us. a tandem oxy-Cope/transannular ~ as the key step to construct the bicyclic core of the nat. prod.
重排反应总结
重排反应总结1、什么叫重排反应?一般地,在进攻试剂作用或者介质的影响下,有机分子发生原子或原子团的转移和电子云密度重新分布,或者重键位置改变,环的扩大或缩小,碳骨架发生了改变等等,这样的反应称为重排反应。
简单的理解:重排反应是指反应中烃基或氢原子或别的取代基从分子中的一个原子迁移到该分子中的另一个原子上的变化。
(指分子内重排)2、重排的分类按反应机理 ,重排反应可分为:基团迁移重排反应和周环反应中的重排。
基团迁移重排反应 即反应物分子中的一个基团在分子范围内从某位置迁移到另一位置的反应。
常见的迁移基团是烃基。
基团迁移重排反应又包括缺电子重排(亲核重排),富电子重排(亲电重排)和自由基重排.。
周环反应中的重排包括电环反应、σ键迁移。
也可按照不同的标准,分成分子内重排和分子间重排,光学活性改变和不改变的重排反应等等。
本讲义把重排分为以下几类:a.从碳原子到碳原子的重排 b.从碳原子到杂原子的重排 c.从杂原子到碳原子的重排 d.其它重排一、从碳原子到碳原子的重排反应1、Wangner-Meerwein 重排(瓦格纳尔—米尔外英重排,简称瓦—米重排)两个相邻原子之间发生的重排叫1,2重排,也叫Wangner-Meerwein 重排。
如:醇或卤代烃在酸催化下进行亲核取代或消除反应时,烯烃进行亲电加成时发生的重排。
例如:a.亲电加成时发生的重排如果反应液中同时存在两种或是两种以上的亲核试剂,则通过中间体碳正离子,能够生成混合加成产物。
R 2C R 3R 1C OHR 4R 5R 2C R 3R 1CR 4R 5R 1CR 2C R 3R4R 5R1CR 2CR 3R 4R 5OH H +(-H O)重排H O(-H +)b.醇进行亲核取代和消除时的重排亲核取代时,除大多数伯醇难以形成正碳离子而按S N 2反应外,仲醇或叔醇反应常伴随着重排产物的产生。
(S N 1)消去时(S N 1):c.卤代烃进行亲核取代和消除时的重排亲核取代按S N 1机理反应时伴随着碳正离子的重排 消去时注意:有碳正离子形成时,就有可能伴随着重排反应 形成C +的方式总结: (a)卤代烃 (AgNO 3醇溶液) (b)含-NH 2,重氮化放氮气(c)-OH ,加 H + (失H 2O),烯烃加H +基团迁移顺序:对迁移顺序的理解:迁移基团的电子云密度越大越容易迁移(但具体情况下,要具体分析)(CH 3)3C-CH 2Cl(CH 3)32Ag (AgNO 3(CH 3)3C-CH 2N 2Cl-N 2(CH 3)3C-CH 2(CH 3)3C-CH 3NH 2NaNO 2△(CH 3)3C-CH 2OH (CH 3)3C-CH 2=CH 2(CH 3)32(CH 3)33H +2H +ClR 3C-R 2CH-RCH 3-CH 3-H->>>>>>OCH 3>反应举例:2、Pinacol (频哪醇)重排(邻二醇重排)当起始物的脱水产物能产生两种不同的正离子时,总是生成更稳定的正碳离子为主,有不同迁移基团时,按迁移的难易程度进行。
重排反应
催化剂
Ar~
CH3
C NH Ar O
脂环酮肟进行Backmann重排反应,则发生扩环,生成 脂环酮肟进行Backmann重排反应,则发生扩环,生成 内酰胺类化合物。如环己酮肟的重排,产物为七元环的己内 酰胺,它是合成尼龙-6 酰胺,它是合成尼龙-6的原料。
O
NH2OH HCl
HO
N
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O N
(2)催化剂
二、Hofmann重排 Hofmann重排
酰胺用卤素(溴或氯)及碱处理, 酰胺用卤素(溴或氯)及碱处理,失去 酰胺中的羰基, 酰胺中的羰基,生成伯胺的反应称为 Hofmann重排 Hofmann重排。由于产物比反应物少一个碳 重排。 原子,故此类反应又称Hofmann降解反应 降解反应。 原子,故此类反应又称Hofmann降解反应。
(1)四取代连乙二醇(或称邻 二叔醇)的重排
取代基不相同时,在重排反应中何种基团 迁移首先取决于正碳离子的稳定性,再取决 于基团迁移能力的大小。 重排反应中的迁移基团:通常是芳基的迁 移能力大于烷基,氢的迁移能力不确定,有 时比芳烃还要大,有时却比烷基要小
① 对称的邻二叔醇重排
生成相同的碳正离子,顾生成何种产物 主要取决于R1和R2的迁移能力; 主要取决于R1和R2的迁移能力; 芳基> 芳基>烃基,
产物(4 产物(4)环庚酮是降压药胍乙定合成的原料。
O
1)CH3NO2/EtONa 2)Raney Ni/H2
HO
CH2NH2
NaNO2/AcOH 5
HO
CH2
O (4)
二、二苯基乙二酮-二苯乙醇酸型重排 二苯基乙二酮-
二苯基乙二酮(苯偶酰)类化合物用碱处理时,重排成 二苯基乙二酮(苯偶酰)类化合物用碱处理时, 二苯基- 羟基酸(二苯乙醇酸) 二苯基-α-羟基酸(二苯乙醇酸)型化合物的反应称为二 苯基乙二酮-二苯基乙醇酸型重排。 苯基乙二酮-二苯基乙醇酸型重排。 如下反应: 如下反应:
重排反应名词解释
重排反应名词解释
重排反应(Re排列)是化学中的一种现象,指的是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通过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重新排列,以形成不同的分子结构和化学键。
这种重新排列可以产生不同的化学产物,并且在不同的条件下,重排反应可以具有不同的选择性。
在重排反应中,反应物分子中的原子通过特定的相互作用重新排列。
这些相互作用可以是电子云之间的相互作用,也可以是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或者是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重排反应中,不同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导致分子结构的改变,从而生成不同的化学产物。
重排反应在化学合成、化学分析和天然产物提取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在有机合成中,重排反应可以用来合成新的有机化合物。
在化学分析中,重排反应可以用来分离和分析不同的有机化合物。
在天然产物提取中,重排反应可以用来提取特定的天然产物,并进行分离和纯化。
除了化学合成和天然产物提取外,重排反应还可以在其他领域中的应用。
例如,在医学领域中,重排反应可以用来合成新的药物分子,从而提高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
在能源领域中,重排反应可以用来合成新的燃料分子,从而提高燃料的效率和经济性。
重排反应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化学反应过程,不仅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而且对推动化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具有重要的作用。
重排反应
重排反应(rearrangement reaction)是分子的碳骨架发生重排生成结构异构体的化学反应,是有机反应中的一大类。
重排反应通常涉及取代基由一个原子转移到同一个分子中的另一个原子上的过程。
以下例子中取代基R由碳原子1移动至碳原子2:分子间重排反应也有可能发生。
按反应机理,重排反应可分为:基团迁移重排反应和周环反应。
基团迁移重排反应反应物分子中的一个基团在分子范围内从某位臵迁移到另一位臵的反应。
常见的迁移基团是烃基。
迁移基团的原来位臵称为迁移起点,迁移后的位臵称为迁移终点,这类反应又可按价键断裂方式分为异裂和均裂,前者重要得多,其中尤以缺电子重排最为重要。
缺电子重排反应是反应物分子先在迁移终点形成一个缺电子活性中心,从而促使迁移基团带着键裂的电子对发生迁移,并通过进一步变化生成稳定产物。
以频哪酮重排反应为例,反应物分子中的一个羟基与酸作用形成锌盐后失水变为缺电子活性中心正碳离子,促使邻位带羟基碳原子上的一个甲基带着电子对发生1,2-迁移,同时羟基氧原子上未共用电子对转移至碳?氧之间构成双键,最后失去质子而得产物(见上反应式)。
在迁移终点形成一个富电子活性中心后,促使迁移基团不带键裂电子对而转移,叫富电子重排反应,例如法沃斯基重排:a - 卤代酮在强碱作用下重排,生成碳架不同的羟酸酯,反应通过富电子活性中心负碳离子进行:环反应反应物因分子内共价键协同变化而发生重排Favorsky重排反应的反应,有电环化反应和δ迁移反应。
例如环丁烯经加热发生逆向电环化而得1,3-丁二烯,1,3-己二烯经加热发生氢原子1,5-迁移而得2,4-己二烯。
这类重排在合成中应用最多的是属于3,3-迁移的科普重排和克莱森重排。
科普重排是1,5-二烯受热重排为另一个1,5-二烯的反应。
例如内消旋-3,4-二甲基-1,5-己二烯经加热几乎定量地转变为(Z ,E)-2,6-辛二烯:克莱森重排反应是参与反应的体系中有一个氧原子代替了碳原子。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分子的重排反应和空间取向
有机化学基础知识点整理有机分子的重排反应和空间取向有机分子的重排反应和空间取向在有机化学中,有机分子的结构和反应机制是学习的重要内容,其中包括了有机分子的重排反应和空间取向。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整理和探讨。
一、有机分子的重排反应有机分子的重排反应是指原子或官能团在分子内的重新排列,使得分子结构发生变化的反应。
它可以通过热力学控制以及催化剂的作用来实现。
有机分子的重排反应包括:1. 重排异构化反应;2. 化合物的重排;3. 环外迁移反应等。
1. 重排异构化反应重排异构化反应是指在分子结构中,原子或官能团的重新排列,产生异构体的反应。
例如,环庚烷和环庚烯之间的变异反应,通过热力学控制和酸催化剂的作用,可以将环庚烷转化为环庚烯。
2. 化合物的重排化合物的重排是指由于不稳定中间体的生成,导致化合物的结构变化。
此类反应常见于芳香性化合物的重排。
例如,苯与亲电试剂之间的取代反应,可能会在生成芳香性化合物的过程中发生重排反应。
3. 环外迁移反应环外迁移反应是指分子内的一个原子或官能团在分子内的迁移,从而导致分子结构的重排。
例如,烷基醇与硫酸反应生成烷基磺酸酯的过程中,烷基的迁移就是一种环外迁移反应。
二、有机分子的空间取向有机分子的空间取向是指分子在空间中的排布方式,通常由立体化学和空间位阻来确定。
有机分子中的空间位阻可以影响化学反应的速率和产物的选择性。
在有机化学中,空间位阻通常由手性分子引起。
1. 手性分子的空间取向手性分子是指分子中存在非对称碳原子或手性中心,具有左右对称关系,导致分子在空间中呈现不对称结构的分子。
手性分子的空间取向可以影响化学反应的产物选择性。
例如,在费洛环合成中,手性反应物的配置决定了产物的空间取向。
2. 空间位阻的影响空间位阻是指分子结构中的部分原子或官能团对其他原子或官能团的运动限制。
空间位阻的存在可以阻碍分子的重排反应或者催化反应。
例如,双取代苯基衍生物的取代反应中,季碳中的空间位阻可以影响置换基团的位置。
有机化学中重排反应
有机化学中重排反应有机化学中重排反应很早就被人们发现,研究并加以利用。
第一次被Wohler发现的,由无机化合物合成有机化合物,从而掀开有机化学神秘面纱的反应—加热氰酸铵而得到尿素,今天也被化学家归入重排反应的范畴。
一般地,在进攻试剂作用或者介质的影响下,有机分子发生原子或原子团的转移和电子云密度重新分布,或者重键位置改变,环的扩大或缩小,碳架发生了改变,等等,这样的反应称为是重排反应。
按照反应的机理,重排反应通常可分为亲核反应、亲电反应、自由基反应和周环反应四大类。
也有按照不同的标准,分成分子内重排和分子间重排,光学活性改变和不改变的重排反应,等等。
一、亲核重排重排反应中以亲核重排为最多,而亲核重排中又以1,2重排为最常见。
(一)亲核1,2重排的一般规律1.亲核1,2重排的三个步骤:离去基团离去,1,2基团迁移,亲核试剂进攻2.发生亲核1,2重排的条件(1)转变成更稳定的正离子(在非环系统中,有时也从较稳定的离子重排成较不稳定的离子)(2)转变成稳定的中性化合物(3)减小基团间的拥挤程度,减小环的张力等立体因素。
(4)进行重排的立体化学条件:带正电荷碳的空p轨道和相邻的C-Z键以及α碳和β碳应共平面或接近共平面(5)重排产物在产物中所占的比例不仅和正电荷的结果有关,而且和反应介质中存在的亲核试剂的亲核能力有关3.迁移基团的迁移能力(1)多由试验方法来确定基团的固有迁移能力(2)与迁移后正离子的稳定性有关(3)邻位协助作用(4)立体因素4.亲核1,2重排的立体化学:(1)迁移基:构象基本保持,没有发现过构型反转,有时有部分消旋(2)迁移终点:取决于离去及离去和迁移基进行迁移的相对时机5.记忆效应:后一次重排好像和第一次重排有关,中间体似乎记住了前一次重排过程(二) 亲核重排主要包括基团向碳正离子迁移,基团向羰基碳原子迁移,基团向碳烯碳原子迁移,基团向缺电子氮原子转移,基团向缺电氧原子的迁移,芳香族亲核重排,下面就这六种迁移作简要介绍:1.基团向碳正离子迁移:(1)Wagner-Meerwein重排:烃基或氢的1,2移位,于是醇重排成烯(2)片那醇重排:邻二醇在酸催化下会重排成醛和酮(3)Demyanov重排,Tiffeneau-Demyanov扩环以及有关反应(4)二烯酮-酚重排:4,4-二取代环己二烯酮经酸处理重排成3,4-二取代酚的反应(5)醛酮同系物的合成:醛或酮和重氮甲烷作用生成高一级的同系物(6)烯丙基重排:烯丙基系统中双键发生位移的反应2.基团向羰基碳原子迁移:(1) Benzil-Benzilic Acid重排:α-二酮经强碱处理会发生重排,生成α-羟基乙酸盐(2) 酸催化下醛酮的重排:在烃基的交换后,醛重排成酮,酮则重排成另一种酮3.基团向碳烯碳原子迁移:(1) Arndt-Eistert合成和Wolff重排:由羧酸经酰卤,重氮酮合成高一级同系物的方法(2) 其他的碳烯重排反应,主要是1,2氢迁移生成烯4.基团向缺电子氮原子转移:(1)Beckmann重排:醛肟或酮肟重排成酰胺(2)Hoffmann重排:氮上无取代基酰胺经溴及碱处理,脱羰生成伯胺(3)Curtius重排:酰基叠氮热分解生成异氰酸酯(4)Schmidt重排:酸、醛和酮在酸催化下和叠氮酸反应,生成胺、酰胺等的反应(5)Lossen重排:异羟肟酸及O-酰基衍生物经类似Hoffmann的重排生成少一个碳的胺(6)Neber重排:肟酮的磺酸酯在乙醇钾处理后水解生成α-氨基酮5.基团向缺电氧原子的迁移:(1)氢过氧化物的重排:氢过氧化物在酸催化下,O-O键断裂,同时烃基从碳原子迁移到氧原子上(2)Baeyer-Villiger重排:酮在酸催化下与过酸作用,在分子中插入氧生成酯的反应6.芳香族亲核重排:(1)芳羟胺重排(Bamberger重排):经硫酸处理重排成氨基酚(2)Sommelet-Hauser重排:苄基季胺盐经氨基钠等强碱处理重排成邻位取代的苄基叔胺二、自由基重排反应1.1,2迁移:比正离子重排反应少得多,主要发生在:(1)某些双自由基的1,2-烷基和氢(2)烯基(迁移的乙烯基若是环的一部分,则发生重排)2.非1,2迁移:多发生1,5迁移3.Barton反应:处于羟基δ位上的甲基氧化成醛基的反应4三、亲电重排第一步是在亲核试剂作用下,离去基脱离形成富电中心,离去基以氢及金属原子居多;第二步是迁移基团留下一对成键电子,以正离子的形式向富电中心迁移,重排结果是形成新的富电中心。
有机化学重排反应总结三篇
有机化学重排反应总结三篇2020-10-23有机化学重排反应总结三篇篇一:有机化学重排反应总结1.Claisen克莱森重排烯丙基芳基醚在高温(200°C)下可以重排,生成烯丙基酚。
当烯丙基芳基醚的两个邻位未被取代基占满时,重排主要得到邻位产物,两个邻位均被取代基占据时,重排得到对位产物。
对位、邻位均被占满时不发生此类重排反应。
交叉反应实验证明:Claisen重排是分子内的重排。
采用g-碳C 标记的烯丙基醚进行重排,重排后g-碳原子与苯环相连,碳碳双键发生位移。
两个邻位都被取代的芳基烯丙基酚,重排后则仍是a-碳原子与苯环相连。
反应机理Claisen 重排是个协同反应,中间经过一个环状过渡态,所以芳环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对重排无影响。
从烯丙基芳基醚重排为邻烯丙基酚经过一次[3,3]s 迁移和一次由酮式到烯醇式的互变异构;两个邻位都被取代基占据的烯丙基芳基酚重排时先经过一次[3,3]s 迁移到邻位(Claisen 重排),由于邻位已被取代基占据,无法发生互变异构,接着又发生一次[3,3]s 迁移(Cope 重排)到对位,然后经互变异构得到对位烯丙基酚。
取代的烯丙基芳基醚重排时,无论原来的烯丙基双键是Z-构型还是E-构型,重排后的新双键的构型都是E-型,这是因为重排反应所经过的六员环状过渡态具有稳定椅式构象的缘故。
反应实例Claisen 重排具有普遍性,在醚类化合物中,如果存在烯丙氧基与碳碳相连的结构,就有可能发生Claisen 重排。
2.Beckmann贝克曼重排肟在酸如硫酸、多聚磷酸以及能产生强酸的五氯化磷、三氯化磷、苯磺酰氯、亚硫酰氯等作用下发生重排,生成相应的取代酰胺,如环己酮肟在硫酸作用下重排生成己内酰胺:反应机理在酸作用下,肟首先发生质子化,然后脱去一分子水,同时与羟基处于反位的基团迁移到缺电子的氮原子上,所形成的碳正离子与水反应得到酰胺。
迁移基团如果是手性碳原子,则在迁移前后其构型不变,例如:反应实例3.Bamberger,E.重排苯基羟胺(N-羟基苯胺)和稀硫酸一起加热发生重排成对-氨基苯酚:在H2SO4-C2H5OH(或CH3OH)中重排生成对-乙氧基(或甲氧基)苯胺:其他芳基羟胺,它的环上的o-p位上未被取代者会起类似的重排。
大学有机化学中的重排反应及其归纳教学实践
大 学 化 学Univ. Chem. 2021, 36 (7), 2008027 (1 of 6)收稿:2020-08-12;录用:2020-09-28;网络发表:2020-11-05*通讯作者,Email: jzhang@•专题• doi: 10.3866/PKU.DXHX202008027 大学有机化学中的重排反应及其归纳教学实践张骥*四川大学化学学院,成都 610064摘要:重排反应是大学有机化学课程中的重点内容,普遍具有较为重要的合成价值。
重排反应在各个章节均有涉及,分布零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遗忘,因此对其进行归纳化教学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从独特角度对大学有机化学中涉及的重排反应进行了总结归纳,从机理层面出发的深入剖析将有利于对重排反应的理解和记忆。
另外,还通过一些案例介绍了重排反应的归纳分析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
结果证明这类针对性讲解对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点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类似的方式也可以应用到其他系统性知识点的教学当中。
关键词:大学有机化学;重排反应;反应机理;归纳教学中图分类号:G64;O6An Induction of Rearrangement Reactions in College Organic Chemist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eaching PracticeJi Zhang *College of Chemistry, Sichuan University, Chengdu 610064, China.Abstract: Rearrangement rea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s in the course of college organic chemistry. These reactions can be found in many chapters, and might be easily forgotten by students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hus, it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carry out inductive teaching for relevant contents. Herein, we summarize and analyze in depth the rearrangement reactions involved in college organic chemistry. These analyses at the mechanism level are beneficial for understanding and memorizing of the reactions. In addition, the application of inductive analysis of rearrangement reactions in teaching practice through several cases is also introduc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is teaching method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promoting the understanding and mastery of relevant knowledge. Similar method can also be applied to the teaching process toward other systematic knowledge.Key Words: College organic chemistry; Rearrangement reaction; Reaction mechanism; Inductive teaching重排反应是指分子的原子(团)从一个原子迁移至本分子或其他分子上的另一个原子上的反应。
重排反应医学知识讲座培训课件
四. 应用特点
重排反应医学知识讲座
91
(一) 制备伯胺
重排反应医学知识讲座
92
(二) 制备氨基甲酸酯
重排反应医学知识讲座
93
重排反应医学知识讲座
94
四、Schmidt反应
(一) 反应通式
重排反应医学知识讲座
95
二. 反应机 理 (一) 羧酸与叠氮酸de反应机理
重排反应医学知识讲座
96
四. 应用特点
在光、热或金属化合物催化下,α-重氮酮 重排生成烯酮de反应称为Wolff重排.
一. 反应通式
Wolff重排
重排反应医学知识讲座
61
Arndt-Eistert合成
重排反应医学知识讲座
62
二. 反应机理
重排反应医学知识讲座
63
三. 影响因素
重排反应医学知识讲座
64
四. 应用特点
(一) 由羧酸制备多一个碳原子de酸或其衍生物
重排反应机理复杂多样,规律性不强, 在此就不罗列讲解了,后续课程会结合具 体de重排反应进行讲解,此部分内容仅供 参考
重排反应医学知识讲座
6
第二节 从碳原子到碳原子de重排
一、Wagner-Meerwein重排
重排反应医学知识讲座
7
一. 反应通式
(如果R四 = H)
(如果R二 含一个α-氢)
R =烷基、 芳基或氢
79
三. 影响因素
(一) 反应条件de影响
如果R为脂肪取代基,碳原子数小于八
重排反应医学知识讲座
80
所用de碱用醇钠代替氢氧化钠,重排后de 异氰酸酯与醇作用得到氨基甲酸酯
重排反应医学知识讲座
81
最新有机化学重排反应总结
有机化学重排反应总结1.Claisen克莱森重排烯丙基芳基醚在高温(200°C)下可以重排,生成烯丙基酚。
当烯丙基芳基醚的两个邻位未被取代基占满时,重排主要得到邻位产物,两个邻位均被取代基占据时,重排得到对位产物。
对位、邻位均被占满时不发生此类重排反应。
交叉反应实验证明:Claisen重排是分子内的重排。
采用 g-碳 14C 标记的烯丙基醚进行重排,重排后 g-碳原子与苯环相连,碳碳双键发生位移。
两个邻位都被取代的芳基烯丙基酚,重排后则仍是a-碳原子与苯环相连。
反应机理Claisen 重排是个协同反应,中间经过一个环状过渡态,所以芳环上取代基的电子效应对重排无影响。
从烯丙基芳基醚重排为邻烯丙基酚经过一次[3,3]s 迁移和一次由酮式到烯醇式的互变异构;两个邻位都被取代基占据的烯丙基芳基酚重排时先经过一次[3,3]s 迁移到邻位(Claisen 重排),由于邻位已被取代基占据,无法发生互变异构,接着又发生一次[3,3]s 迁移(Cope 重排)到对位,然后经互变异构得到对位烯丙基酚。
取代的烯丙基芳基醚重排时,无论原来的烯丙基双键是Z-构型还是E-构型,重排后的新双键的构型都是E-型,这是因为重排反应所经过的六员环状过渡态具有稳定椅式构象的缘故。
反应实例Claisen 重排具有普遍性,在醚类化合物中,如果存在烯丙氧基与碳碳相连的结构,就有可能发生Claisen 重排。
2.Beckmann贝克曼重排肟在酸如硫酸、多聚磷酸以及能产生强酸的五氯化磷、三氯化磷、苯磺酰氯、亚硫酰氯等作用下发生重排,生成相应的取代酰胺,如环己酮肟在硫酸作用下重排生成己内酰胺:反应机理在酸作用下,肟首先发生质子化,然后脱去一分子水,同时与羟基处于反位的基团迁移到缺电子的氮原子上,所形成的碳正离子与水反应得到酰胺。
迁移基团如果是手性碳原子,则在迁移前后其构型不变,例如:反应实例3.Bamberger,E.重排苯基羟胺(N-羟基苯胺)和稀硫酸一起加热发生重排成对-氨基苯酚:在H2SO4-C2H5OH(或CH3OH)中重排生成对-乙氧基(或甲氧基)苯胺:其他芳基羟胺,它的环上的o-p位上未被取代者会起类似的重排。
第七章-重排反应PPT课件
1、史帝文斯重排(Stevens)
——季铵盐在碱作用下,烃基从氮迁移到邻近 的负碳离子上得到胺。
例如:
CH3 NCH+ C2PHh2CBHr- CH2 CH3
C4H9OK
CH2Ph
+-
CH3 N CH CH CH2
CH3
CH2ph
CH3 N CH CH CH2
CH3
.
形成叔胺 型化合物
22
C H 2R CH3 N+ R'
X
两处的碳负离子谁易形成?
容易
但后者除了进行分子内取代外,另有变化
.
30
✓分子内取代:
O
-OR
R
CH3
O
-
O
R
R
CH3
这个结构 不予成立
以原先与卤素 相连处断开
问题二 如果该结构式成立的话,就有二个分离 可能,但事实上只有一种。
O C OR R CH CH CH3
ROH
.
O C OR R CH CH2 CH3
1
重排反应的分类:
➢(1)以重排范围分类
分子内重排:(以此为主) 分子间重排:(是以后发展的方向)
➢(2)以重排发生的距离分类
1,2-重排:邻位重排(*) 1,3-重排:间位重排 各种位置之间的重排
重排反应的特点:
➢(1)剧烈性:与上述所说的不稳定性有关, 瞬间性
.
2
➢(2)复杂性:不可测性
许多重排的产物复杂; 许多重排的机理尚不十分明了,尚无定论
CH2N2 重氮甲烷
RO O C CH R
可用于生成 酯、酸、酰胺
+-
ROH, H2O, NH3
[医学]药物合成反应-重排反应
2019/8/22
Cl
Cl
RO
O
O
O
ROH
2019/8/22
OR O
+ RO COOR
COOR
PhCH2 C CH2Cl O
PhCH C CH3
RO ROH
Cl O
PhCH2CH2COOR
2019/8/22
Favorski卤化酮重排的应用
1.制备碳上多烃基取代羧酸衍生物 2.合成有张力的脂环烃羧酸衍生物 3.大环类化合物的缩环
CH2 CH3
CH3
CH3
TsOH
C6H5 H3C
CH3 CH3 CH3
2019/8/22
H3CO
2019/8/22
NH2 NaNO2/HOAc
H3CO
H3C OH H
H
2. Pinacol重排
邻二醇类化合物在酸催化下,重排生成醛或酮的反 应,称为Pinacol重排。
R1 R3
H
R2 C C R4
1. 对称的邻二醇 芳基>烃基 供电子取代芳基>吸电子取代芳基
2019/8/22
CH3 CH3
H
Ph C C Ph
OH OH
H3C C O
CH3 C Ph + Ph C
Ph
O
CH3 C CH3 Ph
主产物
次产物
2019/8/22
Ph Ph H
P CH3OC6H5 C C C6H5OCH3 P
OHOH C6H5OCH3 P
OH
O H R C NHR'
重排反应 PPT课件
CH3
Cl
C CH3
CH2CH3
CHCH3
Addition of a nucleophile
-H
C CH3
Loss of a proton
Wagner-Meerwein重排反应是俄国化学家G· Wagner于1899年 研究双环萜莰醇在Lewis酸作用下脱水时发现的。莰醇有两个异 构体,即莰醇和异莰醇,它们在脱水时不能得到直接脱水产物冰 片烯,而是得到经过碳骨架重排的烯烃——莰烯:
亲电重排:基质分子在亲核试剂即碱的作用下,迁移基团以正
离子形式迁移到富电子即带有负电荷的原子上;
游离基重排:基质分子在游离基的作用下,迁移基团带着单
电子迁移到带单电子的原子上
σ键迁移重排:基质分子中与π体系相连的单键迁移到一个重新
组合的π体系中的新的位置上,在周环反应一章讨论。
一、电子反应机理 1. 亲核重排
+
二、Pinacol 重排
定义:在酸催化下,邻二叔醇失去一分子水,重排 成醛或酮的反应称Pinacol重排。
1. 反应通式
R2 R1 C OH R2 C OH R1 , R2 = Ph , CnH2n+1 , H R1 H R1 C O R2 C R1 R2
2. 机理
R1 R2 R3 C C R4 OH OH H R1 R 2 R3 C C R4 OH -H R1 C O Rearrangement
(CH3O-C6H4)2C OH
C(C6H5)2
C6H5: ~, — H+
CH 3O-C6H4:~,— H+
C6H5 (CH3O-C6H4)2C CC6H5 O
(主要产物)
C6H4-OCH3 CH 3O-C6H4C || O C(C6H5)2
[理学]第八章 分子重排反应
Z A B L (1) Z A B 重排 (2) Z A B (3) Nu Z A B
有时其中两步或三步实际上是几乎同时发生的。
亲核重排中绝大多数为1,2-重排,重排的动力一般来 自三个方面:
(1) 重排成更加稳定的正离子。
丁二酰亚胺也可以发生Hofmann重排,生成氨基丙 酸。
O CH2 CH2 C C NH O KOBr + 2KOH CH2NH2 CH2COOH
3、Curtius重排
柯提斯(Curtius)重排是指酰基叠氮化物在加热时 重排为异氰酸酯的反应。反应中失N2生成乃春中间 体。迁移基团可以为各种烃基、杂环基及含各种官 能团的,反应可以用质子酸催化,但不用催化剂, 仅加热就可以得到好产率。酰基叠氮化物一般由酰 氯与叠氮化钠作用得到。
O R C Cl + NaN3 O R C N N N _N O R C N Nitrene R N C O H2O OH R NH2 + CO2
2
例如:
Me2CHCH2COCl + NaN3 CHCl3 Me2CHCH2 N C O Me2CHCH2CON3 H2O Me2CHCH2NH2 + CO2 70%
3、片呐醇(Pinacol)重排
当用无机酸及其酰氯等处理邻二叔醇时发生的重排 称为片呐醇重排,重排的产物称片呐酮。
R2 R3 R C
1
C R
4
H2SO4
R2 R1 C C R3 O R4
CH3 C6H5 C C CH3 C6H5 O
OH OHCH3 CHFra bibliotek C6H5 C C C6H5 OH OH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反应实例:
Bamford-Stevens (班福德-史蒂文斯)反应
反应通式:
H R N N O S R' O CH3 Base -H
+
R R'
+
H 3C
SO2-
-N2
反应实例:
R NNHTs MeO CH2R OMe OMe R
+
OMe R
+
R
+
OMe
反应机理:
H R N N O S R' O CH3 CH3O- R N N- O S R' O H3C CH3
反应实例:
特点:
反应活化能高,需要较高的温度(200-300℃),反应时 间也较长,反应条件较苛刻,限制了应用。
研究新进展:
• Snider 研究了Lewis酸催化,取得了显著进展。常用
Lewis酸:AlCl3, FeCl3, TiCl4, SnCl4, ZnCl2等。
• 此外,金属有机化合物在该反应中的催化作用也得到了
O R CO2H NHFmoc a R NHFmoc N2 b R COOH NHFmoc
a: i: ClCOOEt, Et3N, THF, -15℃ , 15 min; ii: CH2N2( in Et2O ), CH3CN, 0℃ to r.t. , 3h b : AgOCOPh, dioxane –H2O 5:1, r.t., 30 min;
+
反应实例:
MeOOC H N H 1), i-BuOCOCl, DIPEA, -5℃ S H HO N DIPEA, rt 2), t-BuSH, hr-W-Lamp H N H H
Org. Lett. 2006, 8, 4899–4902.
反应机理:
NC N N CN 2 NC
+
H
N2
n-Bu3SnH
+
ON
-
R Cl H2C N+ N O
O R H C N+ N
O R H C H C R H 2O
+
H H 2 C N+ NO R C: H R COOH
N+ N-
R H
C- N + N
O
C R H+
OH OH R
OH+ -H+ OH
研究新进展:
O MeOOC COOH
a b
MeOOC
C
CH
N2
MeOOC
广泛的研究,使得该反应可以在较低温度、甚至室温下进行。
实例 1:
OMe R OMe l - % FeCl3 CH2Cl2, r.t., 18h R
OMe
R' R''
Synthesis 2004, 1375-1380.
实例 2:
Within 5 h up to 99% yield up to 98% ee
Beckmann 重排
反应通式:
R R
C 肟
N OH
浓H2SO4 或PCl5 R
O C 酰胺 NH R
It was developped by German chemist E. O. Beckmann in 1886. It is an acid-catalyzed rearrangement. Both acetic acid, hydrochloric acid , acetic anhydride, sulfuric acid and polyphosphoric acid can be used. Sulfuric acid is the most commonly used acid for commercial lactam production.
Org. Lett. 2007, 9, 3869–3872.
实例 3:
R
C
R'
J. Am. Chem. Soc. 2006, 128, 2232–2233
实例 4: The aza-ene react. found applicat. in the synth. of
imidazo[1,2- a]pyridines and imidazo[1,2,3-ij][1,8]naphthyridines.
The aroyl-substituted heterocyclic ketene aminals underwent two subsequent aza-ene reactions when excess MVK was used.
Huang, Z. –T. Tetrahedron Lett. 1998, 39, 9237-9240.
研究新进展:
Phosphinic acid as a bifunctional reagent in the catalytic Bamberger rearrangement of nitrobenzene to paraaminophenol: J. Chem. Soc. Chem. Commun. 1994, 2239-40. Silica sulfuric acid as an efficient reagent for Bamberger rearrangement : Asian J. Chem. 2007, 19, 4661-4664. Solid acids (Sulphated ZrO2): Appl. Catal. A. 2008, 348, 26-29.
实例 5:
Ganem and co-workers accompl. the asymm. total synth. of (–)α-kainic acid us. an enantioselect., metal-promot. ene cycliz.
Ganem, B. Org. Lett. 2001, 3, 485-487.
++ N2 + n-Bu3Sn
R1 R2 R1 H
n-Bu3SnH R1 R2 R1 R2 O S
+
S Sn(Bu-n)3 S
+
S Sn(Bu-n)3 O S
+ n-Bu3SnH
S Sn(Bu-n)3
n-Bu3Sn
+
R2
O C S O S
+ n-Bu3SnSMe
The Barton ester free-radical reaction: a brief review of applications: Tetrahedron 2009, 65, 3563-3572.
SO2-
In protic solvents R N+ R' NH S R N+ H R' N R -N2 H C+ H H R' S-
+
R
N+ NR'
R R'
In aprotic solvents R N+ R' N
-
R H H
N+ C
-
N -N2
R H C H R'
R R'
R'
Shapiro Reaction: a variation on the Bamford-Stevens Reaction 反应通式:
+O
C S
+ n-Bu3SnSMe
反应实例:
R (Bu4N)2S2O8 / HCO2Na R' O S R = Alkanes R' = OMe, OPh, Imidazolyl
Org. Lett. 2005, 7, 3187–3190.
S
RH
反应机理:
NC N N CN NC 2 NC NC R1 S n-Bu3Sn R2 O H
Synthesis, 1998, 837-841.
实例 1:
The β-amino acid build. blocks were synth. from α-amino acids us. the Arndt-Eistert homologation react. in the lab of D. Seebach.
Russell, A. T. et al. Tetrahedron: Asymmetry 1997, 8, 3379-3382.
Bamberger 斑贝格尔重排* 反应通式: 反应机理:
若芳环对位被占据,则-OH重排至邻位,成邻氨基酚:
在H2SO4-C2H5OH(或CH3OH)中重排生成对-乙氧基 (或甲氧基)苯胺:
第3章 重排反应
• • • • • • • • • • • 1. Alder 烯反应 2. Arndt-Eistert 反应 3. Bamford-Stevens 反应 4. Barton 巴顿去羰基反应 5. Barton-McCombie 巴顿去氧反应 6. Beckmann 重排 7. Cope 重排 8. Oxy-Cope 重排 9. Claisen 重排 (及其衍生) 10. Aza-Cope 重排 11. Carrol 重排
实例 6:
Barriault, L. OL. 2001, 3, 1925-1927.
The first total synth. of (+)-arteannuin M was complet. by L. Barriault us. a tandem oxy-Cope/transannular ~ as the key step to construct the bicyclic core of the nat. prod.
Arndt-Eistert 阿恩特-埃斯特尔特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