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学习要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学习要点总结本文档旨在总结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研究要点。
以下是该单元的主要内容和重点:课文内容- 本单元的课文主题为《种豆得豆》和《小荷才露尖尖角》。
- 两篇课文都是描写自然生长过程的作品,通过对植物生命周期的描述,引发对生命力和生长规律的思考。
词语研究- 研究并掌握重点词语的含义和用法是培养语言表达能力的基础。
- 在本单元中,学生需要理解并运用“种子”、“发芽”、“生根”、“生长”、“变大”等与植物生长过程相关的词语。
- 学生应通过课文阅读和词语练来加深对这些词语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课文理解- 学生需要通过阅读和思考,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自然现象和人物心理。
- 课文中描写的是植物生长过程,同时也通过小荷和小燕两个人物的情感表达,传递出对生命和成长的思考和赞美之情。
- 在阅读课文时,学生应注重理解词句的含义,推敲作者的用意,以及揣摩人物的情感变化。
作文写作- 通过研究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学生可以尝试以植物生长的过程为主题,写一篇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 在写作中,学生可以通过描写自己观察到的自然现象,表达对生命力和成长的思考和感悟。
- 引导学生多加思考和想象,使作文内容更加丰富有趣,并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表达的连贯性。
课后复- 通过课后复,学生可以巩固并加深对本单元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 可以通过回顾课文内容、做题、写作等形式来巩固知识。
- 课后复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巩固研究成果,发现和解决自己在研究中的问题。
以上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学习的要点总结。
希望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学生能够增强对植物生长过程的认识,培养对生命的敬畏之心,并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 单元总结
纪念白求恩(2)用双重否定句,加强肯定的语气。
如:“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的。
”(3)用排比句,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人生意义五个方面强调向白求恩学习的意义。
采取排比增强了语言气势,使赞颂的感情显得热情洋溢,同时也避免句子过于冗长,以此结尾,更加有力。
如:“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⒋全文结构。
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五、重点问题⒈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是包含在共产主义精神中,并列提出是为了强调。
⒉第二段哪些话是正面介绍白求恩?哪些话是侧面介绍有什么作用?“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极端的热忱”是正面介绍;“从前线回来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是侧面介绍,烘托突出白求恩精神感人之深。
⒊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一部分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为什么这部分写得少?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
白求恩大夫是个杰出的医生,他医疗技术的高超是解放区军民都了解的事,所以作者只用一句话作了概括,而不作过多的论述。
⒋思考课文最后一段,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回忆了同白求恩同志的交往,写了哪些内容?按怎样的顺序写的?作者按时间顺序先后写出两人的会面和通信。
(2)“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恩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
(3)“我是很悲痛的”可以改成“我很悲痛”吗?为什么?不行。
最新整理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docx
最新整理初中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议的知识一.议定义: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直接表达作者见解和主张的一种常用文体。
二.议的特点:1.严密的逻辑性。
2.语言的准确鲜明性。
3.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三.议三要素:(一)论点:1.定义:是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或表示的态度。
2.位置:题目、篇首、篇中、篇尾。
3.特点:简洁、准确、鲜明。
议的三要素论点: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论据:作者阐述或论证论点的根据。
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论证:作者运用论据去证明论点的方法。
论证的方法有举例论证(例证)、引用论证(引证)、比喻论证(喻证)、对比论证等议提出论点的方法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
这种方法在议中最常见,它不需任何修饰和导入,直接提出文章的论点,使文章更显精练、简洁。
如《谈骨气》开篇即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
2.引述名言警句,作为论点。
这种议的开头,让人眼前一亮,感觉新颖,而又深深信服。
例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先引用名言,然后加以阐释,引出论点。
3.讲述故事,引出论点。
开篇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小故事,用叙述性的语言,把情节表述清楚,然后由这个故事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
4.摆出生活现象,引出论点。
文章开头先列举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然后引出一个正确的观点。
这种开头更贴近生活实际,议论更有针对性,也更有的放矢。
5.运用比喻,引出论点。
在文章的开头,运用一个或一组比喻,通过比喻的意思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论据:1.定义: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2.种类:(1)事实论据:现实生活的事实、史实、统计数据、神话、传说、寓言等。
(2)道理论据:名言警句、谚语、科学定律、定理、公式等。
3.运用论据应注意:(1)论据必须与论点相一致。
(2)论据应具有真实性、典型性。
(3)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具有概括性。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纪念白求恩》是为纪念白求恩同志而写的文章。
文章措辞严谨,表达了对白求恩同志的悼念之情,同时也号召全党研究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文章中使用了一些字词拼音,如“派遣(qiǎn)”、“狭隘(ài)”、“热忱(chén)”、“殉(xùn)”、“职鄙(bǐ)视”、“冀(jì)”,需要读者注意。
在文章中,通过夹叙夹议的写法,既叙述了白求恩的事迹,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同时,文章也使用了对比手法,将白求恩同志与其他人对比,突出了他的共产主义精神和崇高品质。
文章还使用了一些语言特色,如设问句、双重否定句和排比句,增强了语言气势,使文章更加生动有力。
文章结构清晰,分为四个部分,分别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以及号召全党研究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在文章中,强调了白求恩同志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国际主义精神和共产主义精神。
这种精神是高尚、纯粹、有道德、脱离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的,是全党需要研究的榜样。
这是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精神。
强调国际主义精神是包含在共产主义精神中的。
正面介绍白求恩的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极端的热忱”。
侧面介绍的是从前线回来的人对他的感动,突出白求恩精神感人之深。
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部分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
作者只用一句话概括了白求恩医疗技术高超的事实,不作过多的论述。
作者按时间顺序先后写出了两人的会面和通信。
只”字流露出了一种遗憾之情。
白求恩同志对中国及其领袖的倾心热爱和忠诚可见于他给作者来过许多信。
是”在这里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朴实地表达了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
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排比形式,从人格、品质、修养、志趣和人生意义五个角度来赞美白求恩是一个高尚、纯粹、有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有益于人民的人。
课后练第一题:戳、慷慨、帐篷、废墟、坍塌、溜达、琢磨、酬劳、硬朗、水渠、流淌、不毛之地。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四单元知识梳理
第四单元知识梳理《纪念白求恩》一、重点字词冀(jì):(1)希望:~求(希望得到)。
~幸。
~望。
~希。
(2)中国河北省的别称。
(3)姓。
派遣(pài qiǎn):(1)以赋予或给予正式证件或授权的证明文件的方式委派(2)派往某特定目的地(3)命令地位低的人去干某事殉职(xùn zhí):指的是某个职务人员因为公务事而死亡,是一个褒义词。
动机(dòng jī):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
狭隘(xiá ài):基本含义是指不宽阔,现在更多的引申为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宏大宽广。
极端(jí duān):形容词、名词。
指事物发展的端点状态,两个最高峰,两个互为对立的方面。
热忱(rè chén):热心;热衷;热诚,热情的、慷慨的、热诚的或富于同情心的性质或状态。
冷清(lěng qīng):冷落寂寞;冷静而凄凉。
纯粹(chún cuì):指不搀杂其它成分的;无搀合物的;不含添加、替代或异质物质的。
佩服(pèi fú):钦佩;信服。
是由于对方具有某种优秀品质而产生的主观情感。
高明(gāo míng):见解独到不同凡人,或技艺高超。
鄙薄(bǐ bó):(1)指轻视;看不起;(2)浅略微薄(多用谦辞)。
(3)轻视;厌弃。
(4)指相貌猥琐,不厚重。
出路(chū lù):(1)关闭的地方或空间向外的通道(2)能够向前发展的途径;摆脱逆境的门路,前途(3)商品的销路拈轻怕重(niān qīng pà zhòng):指接受任务时拣轻的担子挑,怕挑重担。
(贬义)漠不关心(mò bù guān xīn):漠:冷淡。
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贬义)麻木不仁(má mù bù rén):不仁,没有感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现代文复习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语文七上第四单元现代文复习知识点汇总【文学常识及内容主旨】1.《纪念白求恩》本文选自《毛泽东选集》。
作者: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主题思想:本文概述了白求恩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同志逝世的深切悼念之情,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2.《植树的牧羊人》作者:让·乔诺(1895—1970),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
多部作品获奖,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多半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
代表作:《人世之歌》、《屋顶上的骑兵》、《一个寡欢的国王》等。
主题思想:本文讲述了牧羊人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赞扬了牧羊人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一种人定胜天的思想。
同时告诉我们心存善念必有善报,只要心存美好愿望并坚持不懈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予丰厚的回报,人类的命运也会被改变。
3.《走一步,再走一步》作者:莫顿·亨特,美国作家、心理学家。
主题思想:本文回忆了自己八岁时一次爬悬崖的经历,启示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不管面对怎样的险阻,只要把大困难分解为小困难,一个一个认真地解决,终将战胜巨大的困难,赢得最后的胜利。
【重点字词】【纪念白求恩】殉xùn职狭隘ài 热忱chén 拈niān轻怕重麻木不仁见异思迁qiān 鄙bǐ薄晋察冀jì派遣qiǎn 纯粹cuì佩服漠mò不关心精益求精【植树的牧羊人】干涸hé坍tān塌tā不毛之地溜liū达戳chuō慷慨kǎi帐篷废墟xū呼啸滚烫张扬琢zuó磨微薄bó酬chóu劳硬朗水渠流淌tǎng 光秃秃刨paó根问底沉默寡言【走一步,再走一步】灼zhuó哄hōng堂大笑恍huǎng惚抽噎yē酷热厌倦附fù和hè突兀wù怦怦pēng 嘲笑晕yùn眩xuàn 哭泣呻吟暮色安慰凌乱参cēn差cī不齐惊慌失措cuò畏惧多音字和形近字是考查的重点,也是易错点,要注意积累:扒趴多音字:1.的:de好的; dī的哥(出租车司机); dí的确; dì目的地。
第四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教案)七年级语文上册单元知识点考点梳理(统编版)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知识点、考点梳理第四单元一、文学、文体常识(一)作品作者1.《纪念白求恩》作者毛泽东,本文是议论文,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伟大的共产主义精神。
2.《植树的牧羊人》节选自法国作家让·乔诺的绘本名作《植树的男人》。
作者虚构了一个在贫瘠荒原上孤独种树的牧羊人形象,通过荒原前后境况的对比,突出人物品质,表达了对老人的赞美和钦佩之情。
3.美国作家莫顿·亨特的《走一步,再走一步》是一篇描写童年故事的短文,讲的是“我”小时候在一座悬崖上发生的故事,以及从中学到的影响“我”一生的经验。
4.《诫子书》是三国时期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
诸葛亮(181—234),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
字孔明,琅邪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二)相关文体1.夹叙夹议。
(《纪念白求恩》)夹叙夹议是一种写作方法,它要求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
这种方法的好处: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
叙、议二者的关系: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深化;叙要简明得体,议要富于哲理,富有激情。
示例:2017年“感动中国”组委会授予中科院院士、探月工程总设计师、“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孙家栋的的颁奖词:少年勤学,青年担纲,你是国家的栋梁。
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
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
叙述的句子有:“少年勤学,青年担纲”“导弹、卫星、嫦娥、北斗,满天星斗璀璨,写下你的传奇”议论的句子有:“你是国家的栋梁”“年过古稀未伏枥,犹向苍穹寄深情”2.叙事散文。
(《走一步,再走一步》)根据表达方式侧重点不同,可分为叙事散文和抒情散文。
散文的重要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指它取材广泛,结构自由,表现方法多样;“神不散’指立意明确,主题鲜明而集中。
3.书。
(《诫子书》)文体名,先秦时“书”为书信的总名 ,臣下向国君进言陈词,亲朋之间来往的信件,都称为“书”。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第四单元12.《纪念白求恩》导读:初一语文上册选入的课文《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在1939年12月21日为纪念白求恩写的悼念文章。
文章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逝世的深切悼念。
一、知识结构(一)文学常识作者: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他的主要著作收在《毛泽东选集》中。
(二)文章主题本文概括叙述了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不寻常的经历,高度评价了他的国际主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以及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每一个共产党员学习他的这种精神。
(三)结构第一部分(1)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2)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3)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4)总结全文,点明向白求恩同志学习的深刻意义,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四)议论文文体知识(1)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2)论据的形式:事实论证、道理论证。
(3)常用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
(五)夹叙夹议:夹叙夹议是本文语言表达的特点。
一、三、四段都是先叙后议,第二段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整个段落夹叙夹议的特点更加明显。
夹叙夹议,既能使读者由表及里地认识白求恩同志,又能使读者懂得向白求思同志学习什么,为什么向他学习。
(六)重点问题:1、“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明确:“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思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
2、“我是很悲痛的”可以改成“我很悲痛”吗?为什么?明确:不行。
“是”在这里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朴实地表达了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
(七)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1、设问句,如:“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各课阅读理解主要知识点梳理归纳
第四单元各课阅读理解主要知识点梳理归纳12.纪念白求恩一、基本结构内容1.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请找到每段中心句,归纳要点,弄清它们之间的联系。
第一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二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第一段要点:赞扬、学习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要点:赞扬、学习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要点:赞扬、学习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2.概述本文整体结构与内容。
课文整体上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概括叙述白求恩不远万里支援中国的抗战,由此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接下来专门论述他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精神,最后一段,先叙述与白求恩的交往,表达痛惜之情,最后号召大家学习白求恩精神。
二、文章如何运用对比手法的?说说运用对比手法的好处。
第二、三段中把白求恩与不少人和一些人对比白求恩同志党内不少人和一些人对工作极端负责任不负责任,拈轻怕重,喜欢自吹对人民极端的热忱冷冷清清,摸不关心,麻木不仁对技术精益求精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见异思迁.对比手法的好处是,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的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三、理解夹叙夹议的写法并谈谈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
“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
记叙文也有“叙”和“议”,记叙文以“叙”为主,“议”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重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重点总结
本文档主要总结了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重点内容。
诗歌研究
本单元主要研究了诗歌这一文学形式,包括以下内容:
- 诗歌的特点:自由、抒情、意境深远等;
- 诗歌表达情感的方式:借景抒情、言简意赅等;
- 如何朗读诗歌:重音、停顿、节奏感等。
通过诗歌研究,我们能够感受到诗歌的美妙之处,提高自己的
语感和表达能力。
作文指导
本单元还包含了作文指导的内容,帮助同学们提升写作能力,
主要包括:
- 创作思路的培养:通过观察和思考,培养自己的创作灵感;
- 描写细节的重要性:生动具体的细节描写能够提高作文的质量;
- 语言表达的规范性:要注意语法、标点等方面的正确使用。
通过作文指导,我们能够培养自己的写作能力,提高文章的表达和写作水平。
古诗赏析与创作
本单元还介绍了一些优秀的古诗作品,帮助同学们欣赏和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
同时,也提供了创作古诗的机会,让同学们亲自体验古诗的艺术表达。
课外阅读
除了课堂研究之外,本单元还强调了课外阅读的重要性。
通过广泛阅读,我们能够开拓自己的视野,提高文化素养。
同时,通过阅读优秀作品,我们也能够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丰富自己的表达能力。
总结
本单元的研究内容丰富多样,旨在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和写作能力。
通过研究诗歌、作文以及古诗赏析与创作,我们能够感受到语文的魅力,并且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希望同学们能够认真研究,积极参与,取得良好的研究效果!
以上是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重点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分类汇总(含各课课内阅读)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汇总(含各课课内阅读)一、课文内容梳理1.《纪念白求恩》是毛泽东所写。
文章夹叙夹议,概述了白求恩同志来华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同志的深切悼念,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2.《植树的牧羊人》作者让·乔诺,法国作家,电影编剧。
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把土丘变成了绿洲,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
文中的“我”三次去高原所见到的不同景象,来赞美牧羊人心存美好、坚持不懈来改变贫弱的生存环境的品质。
3.《走一步,再走一步》,是美国作家莫顿·亨特(Morton Hunt)的作品。
本文讲述了“我”小时候爬悬崖遇险以及在父亲的帮助下,一步一步地战胜困难、脱离险境的经历,从而得出了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生哲理:困难并不可怕,只要我们坚定战胜它的信念并将它分解为一个一个的小困难,从眼前、从当下做起,就能各个击破,最终成功战胜它。
4.《诫子书》选自《诸葛亮集》,是三国时期著名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其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险躁。
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二、单元字词汇总(一)字音字形《纪念白求恩》冀jì派遣qiǎn 殉xùn职狭xiá隘ài 热忱chén 纯粹cuì鄙bǐ薄bó拈niān轻怕重漠mò不关心麻木不仁精益yì求精见异思迁qiān《植树的牧羊人》栋dòng 拣jiǎn 戳chuō慷kāng慨kǎi 帐篷péng废墟xū坍tān塌tā呼啸xiào 溜liū达琢磨zuó mo微薄bó酬chóu劳水渠qú流淌tǎng 干涸hé刨páo根问底沉默寡guǎ言不毛之地《走一步,再走一步》灼zhuó扒bā趴pā酷kù热厌倦juàn 附和hè突兀wù怦pēng怦嘲cháo笑晕yūn眩xuàn抽噎yē呻shēn吟yín 恍huǎng惚hū暮mù色安慰wèi 凌líng乱畏wèi惧jù参cēn差cī不齐哄hōng堂大笑惊慌失措cuò(二)重点词语拈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工作,害怕繁重的工作。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12,13,14课知识点梳理
第12课《纪念白求恩》一、作者简介毛泽东(1893-1976),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
字润之,笔名子任。
湖南湘潭人。
代表作品有:《沁园春·长沙》《清平乐·蒋桂战争》《采桑子·重阳》《忆秦娥·娄山关》《七律·长征》《清平乐·六盘山》《沁园春·雪》《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水调歌头·游泳》《卜算子·咏梅》等。
二、故事背景白求恩(1889-1939),国际主义战士。
加拿大共产党员,胸外科医师。
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为了支援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他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人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来到中国,于1938年春上到达延安,不久转赴晋察冀边区工作。
他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对人民极端热忱,以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并培养了大批医务干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后因抢救伤员感染中毒,1939年11月12日在河北唐县逝世。
白求恩逝世一个多月后的12月21日,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三、理解词义派遣:以赋予或给予正式证件或授权的证明文件的方式委派。
殉职:为公务而牺牲生命。
动机:促使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念头。
狭隘:心胸、气量、见识等不宽广。
极端:事物发展所达顶点。
热忱:热情。
冷清:冷落寂寞;冷静而凄凉。
纯粹:不掺杂其它成分的;无掺合物的;不含添加、替代或异质物质的。
佩服:对某人或某事发自内心的敬仰和崇拜。
高明:见解独到不同凡人,或技艺高超。
鄙薄:鄙视菲薄,轻视。
出路:能够向前发展的途径;摆脱逆境的门路,前途。
拈轻怕重:指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漠不关心:态度冷淡,毫不关心。
麻木不仁:本义是肢体麻木,没有感觉。
比喻对外界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这里指缺乏热情,对集体和人民的利益不关心。
精益求精:好了还求更好。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想改变原来的主意。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12.《纪念白求恩》毛泽东一、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其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等。
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二、词语解释1.拈轻怕重(niān qīng pà zhòng):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容易的,害怕繁重的。
2.漠不关心(mò bù guān xīn):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3.麻木不仁(má mù bù rén):肢体麻痹,没有感觉,比喻对外界的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4.精益求精(jīng yì qiú jīng):(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5.见异思迁(jiàn yìsī qiān):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三、生难字派遣(pài qiǎn)殉职(xùn zhí)狭隘(xiá ài)热忱(rè chén)纯粹(chún cuì)鄙薄(bǐ bó)13.《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一、作者介绍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一战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二战爆发再次应征入伍,发表反战文章。
主要作品有《人世之歌》《屋顶上的轻骑兵》等,多数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重要知识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重要知识总结本文旨在总结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重要知识要点,提供给学生作为复资料。
1. 课文内容概述本单元的课文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传统文化:介绍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念和思想,如《正气歌》。
- 文学作品:研究了解和分析《黄河颂》这首古文诗。
- 修辞手法:研究了解和运用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
- 阅读技巧:学会使用标点符号和上下文推断等阅读技巧。
2. 重要知识点以下是本单元的重要知识点总结:2.1 《正气歌》的价值观念- 了解和分析《正气歌》中的正直、友善、诚实等价值观念,并学会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2.2 《黄河颂》的主旨和表达方式- 学会理解《黄河颂》的主旨是赞美黄河,同时探讨其表达方式,如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2.3 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运用- 掌握比喻、排比、反问等修辞手法的定义和作用,并能在写作中恰当地运用这些修辞手法。
- 通过阅读相关例句,加深对不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2.4 阅读技巧的运用- 学会使用标点符号,如逗号、句号等,辅助理解文章的意思。
- 掌握上下文推断的方法,通过前后文和相关线索,推断词语或句子的意思。
3. 研究方法建议为了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以下是一些建议的研究方法:- 认真阅读课文,理解文本中的内容和思想。
- 多做课文中的题和阅读理解题,巩固相关知识点。
- 制作知识点总结卡片,方便日后回顾和复。
- 参加讨论和问答活动,与同学互相交流和分享研究心得。
希望这份总结能帮助到同学们复习和巩固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重要知识点。
加油!。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重点整理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重点整理
本文档旨在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重点进行整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单元的内容。
一、课文内容概述
第四单元的课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字故事阅读:介绍古代文字的发展历程、文字的重要性及
文言文的基本特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古代文字和文化。
2. 中外巧合:通过对比中外名字巧合的现象,培养学生的文化
意识与审美能力。
3. 诗词鉴赏:研究和欣赏经典的唐诗宋词,提升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和诗词欣赏能力。
二、重点知识点总结
本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文字故事阅读:
- 古代文字的发展历程;
- 文字的重要性及传播方式。
2. 中外巧合:
- 中外名字巧合的现象;
- 文化背景对名字巧合的影响。
3. 诗词鉴赏:
- 经典唐诗宋词的欣赏;
- 诗词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手法。
三、研究建议
为了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内容,我提供以下研究建议:
1. 细读课文内容,理解文字故事的发展历程和古代文字的重要性。
2. 多进行中外名字的对比研究,增强对文化背景的认识和文化
差异的理解。
3. 多阅读经典的唐诗宋词,培养诗词欣赏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以上整理对您有所帮助。
祝您在语文研究中取得进步!。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总结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总结
本文是对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知识进行总结,旨
在帮助同学们复和巩固所学内容。
课文概述
本单元的课文共包括以下几篇:
1. 《速度与与激情》:主要讲述了自由与追求的故事,引导人
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2. 《骑自行车》:通过描述骑自行车的经历,表达了对自由的
渴望和追求。
3. 《风雨哈尔滨》:通过描绘哈尔滨的雨雪天气和人们的生活,表达了人们对家乡的深情。
4. 《亲爱的妈妈》: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感恩
和思念。
重点词汇
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如下:
1. 自由:表达个体行动、思想等不受限制的状态。
2. 追求:努力争取、追逐某种理想或目标。
3. 价值观念:对个人与社会价值的认识和评价。
4. 渴望:对某种美好事物的强烈欲望。
5. 深情:深厚的感情,对某人或某事无限的关爱。
研究建议
为了更好地掌握本单元的知识,可以采取以下研究建议:
1. 认真阅读课文:通读课文,理解其中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2. 标记重点词汇:将重点词汇标记出来,帮助记忆和理解。
3. 做课后题:完成课后题,检验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情况。
4. 创作写作练:根据课文内容,进行创作写作练,提升语文表达能力。
希望以上总结和建议能够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复习和掌握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的知识。
祝大家学习进步!。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知识梳理与复习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基础知识梳理与复习知识梳理与复复四(第四单元)知识要点一·字词积累1.给加粗的字注音。
请帖()心弦()看护妇()深恶痛绝()纤细()烙印()卡脖子()参差不齐()调换()酣睡()畜牧业()刚劲有力()哄笑()分外()超负荷()薄荷()坍塌()慷慨()缝隙()热腾腾()废墟()流淌()浇灌()刨根问底()呼啸()干涸()湿润()沉默寡言()2.根据拼音写汉字。
xùn()职派qiǎn()niān()轻怕重精yì()求精lín xún()()chuòqì()()dàhǎn()()sǒng lì()()3.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
(1)夫君子之行()(2)俭以养德()(3)非安全无以致远()(4)淫慢则不能励精()(5)险躁则不能治性()(6)多不接世()4.对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为公事而捐躯生命)B.对同志对群众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静清,漠不关怀,麻木不仁。
(寂静)C.他以医疗为奇迹,对技术精益求精。
(好了还要更好)D.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轻视)常识要点二:语言应用5.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5月10日,大约100名左右的青年志愿者在橘子洲参加了绿色骑行活动。
B.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C.为了标准任务教诲阶段招生行为,XXX严禁公办黉舍招收择校生。
D.将建设美丽乡村和打造文化景区相结合,既能改善农村居住环境,又能发扬文化旅游产业。
6.下面的词语从词性上看,分类正确的选项是()①管理②治理③昨天④推测⑤汉语⑥创新⑦清楚⑧宽阔⑨减少⑩懒惰A.①②⑤/③⑥⑦⑧/④⑨/⑩B.③⑤/①②④⑥⑨/⑦⑧⑩C.①③⑤⑦/②④⑥⑧/⑨⑩D.①②⑤⑥⑨/③⑦⑧/④⑩7.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大天然的很多奥秘假如刨根问底,恐怕谁也解释不清。
部编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纪念白求恩一、文学常识本文作者毛泽东。
二、字词拼音派遣(qiǎn)狭隘(ài)热忱(chén)殉(xùn)职鄙(bǐ)视冀(jì)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
这里指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和人民利益不关心。
拈(niān)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更好。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三、思想内容本文深刻分析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表达自己的悼念之情,并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四、写作特点⒈夹叙夹议的写法。
无论写人记事的记叙文还是发表议论证明观点的议论文,经常要运用叙和议两种表达方式,经常要运用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
通过叙述来展示事件刻画人物,通过议论来点明意义,深化中心,发表看法。
⒉对比手法的运用第二、三段中把白求恩与不少人和一些人对比,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地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五、重点问题⒈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是包含在共产主义精神中,并列提出是为了强调。
⒉第二段哪些话是正面介绍白求恩?哪些话是侧面介绍有什么作用?“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极端的热忱”是正面介绍;“从前线回来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是侧面介绍,烘托突出白求恩精神感人之深。
⒊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一部分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为什么这部分写得少?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
白求恩大夫是个杰出的医生,他医疗技术的高超是解放区军民都了解的事,所以作者只用一句话作了概括,而不作过多的论述。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诫子书
涓滴之水终可磨损大石,不是由于它力量大,而是由于昼夜不舍的滴坠。
下面为您推荐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诫子书。
诫:告诫、劝勉、警告,劝人警惕。
书:书信。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修身:提高自身的修养。
养德:培养高尚的品德。
淡泊,不追求名利。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宁静: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须:必要、一定要。
广:使……增广。
才:才干。
广才:增长才干。
成:达成,成就,使……完成。
淫慢:放纵懈怠。
淫:放纵。
慢:懈怠,懒惰。
励精:振奋精神。
险躁:偏激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陶冶性情、养成平静的性格。
年:年龄。
与:跟随。
时:季节、时光。
驰:疾行、增长。
日:时间、时光、季节。
意:意志。
去:离开、消逝、逝去。
遂:于是,就。
枯落:枯枝和落叶,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与外界接触,融入社会。
穷庐:破房子、偏僻简陋的房屋。
将复何及:(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者从学习和做人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将立志、学习和成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勤学成才。
【问答题】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答: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并要注意珍惜时光,勉励他刻苦学习,表达了诸葛亮对后代的殷殷期盼之情。
2.作者抓住“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语句看多用什么句式?答: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语句多用双重否定句、对偶句。
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答: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
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缺一不可。
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12.《纪念白求恩》毛泽东一、作者介绍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
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
其诗词代表作有《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卜算子·咏梅》等。
被人们尊称为“毛主席”。
毛泽东被视为现代世界历史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时代》杂志也将他评为20世纪最具影响100人之一。
二、词语解释1.拈轻怕重(niān qīng pà zhòng):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容易的,害怕繁重的。
2.漠不关心(mò bù guān xīn):形容对人或事物冷淡,一点也不关心。
3.麻木不仁(má mù bù rén):肢体麻痹,没有感觉,比喻对外界的事物反应迟钝或漠不关心。
4.精益求精(jīng yì qiú jīng):(学术、技术、作品、产品等)好了还求更好。
5.见异思迁(jiàn yìsī qiān):看见不同的事物就改变主意,指意志不坚定,喜爱不专一。
三、生难字派遣(pài qiǎn)殉职(xùn zhí)狭隘(xiá ài)热忱(rè chén)纯粹(chún cuì)鄙薄(bǐ bó)13.《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一、作者介绍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
一战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
二战爆发再次应征入伍,发表反战文章。
主要作品有《人世之歌》《屋顶上的轻骑兵》等,多数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纪念白求恩一、文学常识本文作者毛泽东。
二、字词拼音派遣(qiǎn)狭隘(ài)热忱(chén)殉(xùn)职鄙(bǐ)视冀(jì)麻木不仁:原意是肢体麻木,感觉不灵。
这里指缺乏政治敏感和政治热情,对集体和人民利益不关心。
拈(niān)轻怕重: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易的,害怕繁重的。
精益求精:好了还要更好。
见异思迁:看到别的事物就改变原来的主意。
这里指不安心工作,事业心不强。
三、思想内容本文深刻分析了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表达自己的悼念之情,并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的精神。
四、写作特点⒈夹叙夹议的写法。
无论写人记事的记叙文还是发表议论证明观点的议论文,经常要运用叙和议两种表达方式,经常要运用夹叙夹议的表现手法。
通过叙述来展示事件刻画人物,通过议论来点明意义,深化中心,发表看法。
⒉对比手法的运用第二、三段中把白求恩与不少人和一些人对比,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地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五、重点问题⒈白求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他身上最本质的东西是什么?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
国际主义精神是包含在共产主义精神中,并列提出是为了强调。
⒉第二段哪些话是正面介绍白求恩?哪些话是侧面介绍有什么作用?“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极端的热忱”是正面介绍;“从前线回来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是侧面介绍,烘托突出白求恩精神感人之深。
⒊白求恩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这一部分运用什么论证方法?为什么这部分写得少?运用了正反对比论证法。
白求恩大夫是个杰出的医生,他医疗技术的高超是解放区军民都了解的事,所以作者只用一句话作了概括,而不作过多的论述。
⒋思考课文最后一段,回答下列问题(1)作者回忆了同白求恩同志的交往,写了哪些内容?按怎样的顺序写的?作者按时间顺序先后写出两人的会面和通信。
(2)“只见过一面”的“只”字流露出怎样的心情?“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说明了什么?“只”表达了一种遗憾之情。
“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见白求恩同志对中国共产党及其领袖那种倾心的热爱和忠诚。
(3)“我是很悲痛的”可以改成“我很悲痛”吗?为什么?不行。
“是”在这里有强调作用,语气很沉重,朴实地表达了一种沉痛哀悼的心情。
(4)“从这点出发,……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五个短语“一个……的人”组成排比形式,是从哪几个角度来说的?“高尚”指人格,“纯粹”指品质;“有道德”指修养;“脱离了低级趣味”指志趣;“有益于人民”指人生意义。
五个短语由短而稍长;气势越发磅礴,内容五彩缤纷,有如赞美诗一般。
六、思考与练习重点:课后练习第一、第二题。
《植树的牧羊人》复习提要戳(chuō):用硬物尖端触击慷慨(kāng kǎi):大方;不吝啬。
帐篷(zhàng peng):用帆布或其他材料做的折叠式住处。
废墟(fèi xū):城镇、市街或房舍遭破坏或灾害后变成的荒芜地方。
坍塌(tān tā):崩塌。
溜达(liū dá):也作蹓跶。
闲逛;漫步。
琢磨(zuó mo):1.琢和打磨[玉石] 2.通过润色加以修改(指文章等) 3.思考;研究酬劳(chóu láo):用钱物酬报答谢出过力的人硬朗(yìng lǎng):指身体健壮、强硬有力、敢于担当。
水渠(shuǐ qú):人工挖掘的渠道。
流淌(liú tǎng):液体流动不毛之地(bù máo zhī dì):不生长草木庄稼的荒地。
形容荒凉、贫瘠。
刨根问底(páo gēn wèn dǐ):比喻追究底细。
沉默寡言(chén mò guǎ yán):沉默:不出声;寡:少。
不声不响,很少说话。
1.课文开头第一段的作用是什么?(2分)答: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奠定文章基调赞美牧羊人的基调。
2.文章第一次环境描写的作用?(3分)答:环境描写1.生动地写出了阿尔卑斯山区的荒凉,2.为后文写植树的牧羊人作铺垫,3.同时和后文这个地区的巨大变化构成对比。
3.第五段写牧羊人使用了什么写法?其作用是什么?(4分)答:环境描写和外貌描写。
写出了牧羊人的1细心、严谨、一丝不苟的性格特点;2制造悬念,吸引读者,为后文牧羊人耐心认真的3植树作铺垫。
4. “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一句中,“放”能否改为“扔”或者“丢”?为什么?(3分)答:不能。
“扔”“丢”虽然也是动作描写,但显得随意轻率,不能表现出牧羊人的植树的认真和耐心,也不能和上下文所表现的牧羊人的性格相吻合。
5.文中多次出现“1913年”“1920年”“1945年”等表示时间的词语,作用是什么?(3分)答:①表现了牧羊人植树的时间之长;②表明“我”观察的时间之长;③侧面表现了牧羊人勤劳不懈、坚忍执着的性格特点。
6.文章第十九段、二十段的环境描写作用是什么?(4分)答:和前文写阿尔卑斯地区的荒凉1形成对比,凸显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为后文的议论、抒情作铺垫。
写充满生机的村子2侧面衬托了牧羊人植树给本地带来的巨大变化,表现了3他慷慨无私,不图回报的精神。
7.文章最后一段使用了什么表达方法?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6分)答:最后一段的表达方法是抒情、议论。
(2分)作用:从结构上看,照应开头,使文章的的结构完整;(2分)从内容上说,升华主题,表达了对牧羊人的赞美之情。
(2分)10. 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下面句子(任选一个)。
(3分)(1)“向远处望去,看到了一片薄薄的雾气,像地毯一样,铺在高原上。
”(1)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那个曾经被废弃的荒凉的村庄现在已经是满目绿色像地毯一样覆盖着的景象了,侧面表现了牧羊人长期植树给本地带来的巨大变化。
表达作者的感叹之情。
(2)“这些白桦树棵棵挺拔,像笔直站立的少年一样,蔚然成林。
”(2)这个句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白桦树比喻为“笔直站立的少年”,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牧羊人在谷底种的白桦树充满生机的壮观景象。
表达了作者的崇敬之情。
诫子书诫:告诫、劝勉、警告,劝人警惕。
书:书信。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修身:提高自身的修养。
养德:培养高尚的品德。
淡泊,不追求名利。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
宁静: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须:必要、一定要。
广:使……增广。
才:才干。
广才:增长才干。
成:达成,成就,使……完成。
淫慢:放纵懈怠。
淫:放纵。
慢:懈怠,懒惰。
励精:振奋精神。
险躁:偏激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治性:陶冶性情、养成平静的性格。
年:年龄。
与:跟随。
时:季节、时光。
驰:疾行、增长。
日:时间、时光、季节。
意:意志。
去:离开、消逝、逝去。
遂:于是,就。
枯落:枯枝和落叶,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与外界接触,融入社会。
穷庐:破房子、偏僻简陋的房屋。
将复何及:(后悔)又怎么来得及呢?本文的中心论点是“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作者从学习和做人两方面进行了论述,强调一个“静”字,把失败归结为“躁”字,把“静”和“躁”进行正反对比论证,将立志、学习和成才三者联系在一起,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勤学成才。
【问答题】1.诸葛亮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答:告诫儿子要注意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并要注意珍惜时光,勉励他刻苦学习,表达了诸葛亮对后代的殷殷期盼之情。
2.作者抓住“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要成才必须具备哪几个条件?从语句看多用什么句式? 答: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语句多用双重否定句、对偶句。
3.诸葛亮认为成才成学的条件是什么?答:理想的人才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志、学、才。
他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缺一不可。
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道德,造就人才必须从静与俭的修养开始。
3.本文的论点句,并说说论证方法。
答:论点: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正反对比论证(险躁——静)。
4.你是如何看待“夫学须静也”这句话的?答:学习需要淡泊宁静。
淡泊宁静是学习的最佳境界,只有静下来,1不受外界的干扰,才能深入下去,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从时间观念上讲,就是要趁青春年少的大好时光2抓紧时间学习,淡泊宁静,全身心投入。
静,是为了3节约学习时间。
因为时光一去不复返,记忆力也一天不如一天。
5.《诫子书》就哪几方面进行了论述?从这几个方面是如何展开论述的?补充一个论据。
答:就学习和做人两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都强调一个“静”字,修身要静,学习要静,获得成功也取决于静,而把失败归结于“躁”字。
把“静”和“躁”加以对比,增强了论述的效果。
例句:乐羊子学一年即返,后被妻子感动,复返求学,终有所成,也是“躁”的最好的例证。
6.读完本文,你受到什么启发?答:(1)决心和毅力非常重要,因为缺乏了意志力,缺少了持久力,做事就会半途而废。
学习先要立志,不愿意刻苦学习,不能做到持之以恒,就不能增加自己的才干。
(2)人在少年时期就应该珍惜时间,发愤读书,因为时光飞逝,意志力也会随着时间消磨,少年不努力,就会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