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
1.初始发展期:1949 ----1966年
1950年《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和1951年《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 法实施细则》颁布后,党和政府对原有社会团体进行了清理整顿,其中 一大批“封建组织”和“反动组织”被取缔,另有一批被政治化,转化
为政 党组织,如中国“民主同盟”、“九三学社”等。
《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从国家政权的角度 初步建立了规范民间社团的管理体系。到60年代中期,社会团体得到了 一定的发展。1965年,全国性社会团体将近100个,地方性社团6000
一、非政府组织与公共治理:中国的逻辑
治道变革
中国非政府组织 发展的源动力
公共空间
中国非政府组织 发展的内生逻辑
集体行动
中国非政府组织 发展的阶层基础
二、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活动领域
截至2007年底,据民政部《2007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 公布的数据,全国共有各类民间组织38.1万个,其中社团20.7万 个,比上年同期增长11.3%;民办非企业单位17.2万个,比上年同 期增长8.2%;基金会1369个,比上年同期增长20.3%。
(1)法律体系不 健全,社会公信力
低
(2) 双重管理体 制,治理效率低下
2.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自身制约因素
* 政府部门不会在 经费上给予非政 府组织过多的支 持; * 提供服务、获得 收费收益的能力 上普遍不足; * 社会捐赠收入相 对有限。收入结 构单一,加上单 笔收入数量的不 足。
资金不足
Text in here
个 左右。
——社团组织政治化的利弊分析?
2.停滞期:1966----1978年
十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全国各类社会团体陷入“瘫痪”状态。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中断了法制基础上社会团体的健康发展。 社团组织的发展处于停滞、断裂时期。 但是在这一时期全国成立了大量的社团组织,例如各种红卫兵组织, 以及工厂、学校内部成立的各种政治、文化和兴趣组织等等。这些组织大 多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成立,不需要进行正式的登记注册,也不需要业务 主管部门,甚至很多组织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但是他们具备社团组织的 所有社会学特征,也符合学术界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界定。 由于时代的风云变幻,这些文化大革命期间非常活跃的社团组织绝大 部分被取消或者销声匿迹,留给后人的只有当事人烙上时代色彩的回忆。 这一时期是中国社团发展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
中国历史上的非政府组织及其发展研究
中国历史上的非政府组织及其发展研究中国历史上非政府组织的出现和发展是个很有趣的话题。
人们似乎更多地关注政府和官方机构,但在这背后,中国的非政府组织在不同历史时期也有令人佩服的发展和创新。
在古代,只要有群众的需要,就会有人义务自发组织。
比如诸如民间修建水利等基础建设的组织,而其中的道德规范和契约制度还影响了现代社会的合同制度。
古代还有公益组织,比如寺庙团体,他们在收纳孤儿,给予灾民物资援助等方面贡献了力量。
这些组织对于古代人的生活来说非常重要,因为比如说刚立国的秦始皇多次下令禁止公民私下擅自组织协助修建高水平的坟墓,就是在为私人组织的发展设限。
近代,有一些更具影响力、更为活跃的非政府组织。
其中一个打斗过镇压的神秘教派太平天国,他们主张平等、共同拥有财产等理念,吸引了一批群众和士绅的追随。
虽然太平天国最终战败,但他们的活动给了中国人民探讨更加民主和平等的社会制度的机会。
在19世纪末,随着道光和咸丰之后洋务运动的兴起,一些归隐的士人开始组织起来聚会谈论,这些士绅组成一些文化团体,他们发起了一些有影响力的公益活动,比如一些寺庙修缮活动,甚至组织起来为水灾和地震灾区筹款捐赠物资,并积极宣传现代学科,倡导民众提高文化修养。
在20世纪初,一些具有进步思潮的先进青年开始组织起来倡导革命,并为社会主义和民主化做准备。
孙中山三次革命的组织便是这些非政府组织在史上最为显著的一次。
他们发起很多群众性的宣传活动,如播放报刊和地下刊物,组建新学会等。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有着教育背景的人称为“大学先生”出现。
他们自发为民众开办教育,举行科学讲座等,预设用自己的影响力触及更多群众的心灵。
到了现代,特别是21世纪,中国的非政府组织的活跃程度有所回归。
面对复杂的内外环境,社会组织在儒家文化背景下进一步摸索,并形成了完整的组织体系和规范的户口登记。
他们在救灾、民主宪政、环保等多个方面发挥着作用。
总之,中国历史上非政府组织的出现和发展都与群众自发性的组织活动不可分割,从诞生到成熟,无论时间还是空间,都并不受政府干预或私人利益制约,乃是新时期世界全体群众共有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和社会行为方式。
非政府组织在政府职能变化中的主要作用-行政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
非政府组织在政府职能变化中的主要作用-行政管理论文-管理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非政府组织的概念及其类型社会组织大致可以分为政府组织、营利组织、非政府组织三大类,它们分别是领域、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的主要组织形式。
政府组织主要指国家行政机关,即根据宪法和法律组建的、行使行政权力、执行行政职能、推行政务、管理国家公共事务的机关体系,是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营利组织主要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经商事登记机关核准登记,自主经营、核算、自负盈亏的经济组织。
比如,企业、公司、经营性事业单位等;非政府组织是政府和企业之外的第三部门,是指依法成立的从事非营利性活动,满足公益性和志愿性要求,具有不同程度的性和自治性的正式组织,包括行业组织、慈善性机构、学术团体、社区组织、公民互助组织、同人组织、非营利性咨询服务组织等。
这些组织根据组织目标以及组织与成员之间的关系,又大致可以划分为公益型非政府组织和互益型非政府组织两大类型。
公益型非政府组织提供公共物品,代表其服务对象的利益。
其服务对象是某些特定的社会群体;互益型非政府组织提供俱乐部物品,其服务对象主要为其团体成员。
例如,存在于经济领域里的行业协会、商会、职业团体、工会等,存在于社会领域的各种学会、同学会、联谊会、兴趣团体等。
与公益性组织服务于特定的社会群体不同,互益型组织成立的目的在于实现社会团体的自我服务。
二、政府职能转变的含义与现实要求政府职能,是政府机构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时应当承担的职责和所具有的功能。
其基本内容包括职能、经济职能、文化职能及社会保障职能。
实现政府职能的主要手段包括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等等。
政府职能通常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
政府职能转变,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在一定时期内,根据国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对其应担负的职责和所发挥的功能、作用以及范围、内容、方式的转移与变化。
随着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政府职能也开始转变,其合理定位可以概括为:弥补市场不足,促进社会公平。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作用ppt课件
4.1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历史发展
4.1.2当代社团的复兴与发展
B、停滞期:1966—1978 关键词:停滞、扭曲、无序 ①停滞:总体停滞,一些原有社团发展受限制 ②扭曲:政治性社团突出 ③无序:无须登记
9
4.1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历史发展
4.1.2当代社团的复兴与发展
①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及完善
②政府失灵
③非政府组织初试“牛刀”
11
4.2 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4.2.1非政府组织与公共治理:中国逻辑 B、公共空间: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内生逻辑
①公共空间内涵
②公共空间产生公共需求
③公共空间聚合了权利意识与公共参与意识的公民
④非政府组织是“公共空间载体的机制化”
从结盟到运动a古代社团以新兴地主阶级为主体的政治社团春秋末期的政治同盟东汉时期的朋党欧阳修朋党论b以失地农民为主体的秘密结社天地会哥老会青帮青莲教小刀会秘密结社与清代社会秦宝琦编天津古籍出版社41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历史发展411古代社团向近代社团的演变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非政府组织管理
1
第四章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 展及其作用
4.3.1 对策与建议
B、制定和完善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对非政府组 织依法进行管理
C、改善非政府组织的收入结构,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 D、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建立外部监督机制
22
23
13
4.2 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4.2.2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活动领域 A、环境保护领域(概述篇)
①著名组织:自然之友、地球村、绿家园志愿者、中华环保基金
2020年尔雅大学生网课《公共治理与非政府组织》答案
2020年尔雅大学生网课《公共治理与非政府组织》答案1.1 公共治理与非政府组织1非典期间,政府采取了什么样的公共治理措施?()BA、发放口罩B、禁止人员流动、到北京人员进行隔离等C、公布疫情D、招募医师2非典期间,公共治理的主体有哪些?()ABCA、政府B、企业C、非政府组织D、公益机构3公共治理是指公共机构和私人机构管理共同事物方式的总和。
()√1.2 非政府组织的重要性1《官场病:帕金森定律》的作者是谁?()BA、柯南·道尔B、帕金森C、亚当·斯密D、曼昆2非政府组织是()的需要。
ABCDA、国家现代化的需要B、有助于实现更广泛的社会参与C、完善社会自律机制的有效手段D、是增强政府合法性的基础3我国六十年代提出的“四个现代化”包括?()ABCDA、农业现代化B、工业现代化C、国防现代化D、科技现代化4帕金森定律说明政府机构往往演变得臃肿低效,故非政府组织是国家现代化的需要。
()√1.3 非政府组织的概念1狭义的社会组织不包括()。
CA、社会团体B、民办非企业单位C、基层群众自治组织D、基金会2利用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捐赠的财产,以从事公益事业为目的成立的非营利性法人,我们称之为()。
BA、免税组织B、基金会C、民间组织D、社会团体3志愿组织有哪些类别?()ABDA、组织志愿性B、服务志愿性C、有偿服务性D、活动志愿性4社会团体是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的共同意愿,按照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社会组织。
()√5慈善组织与公益组织的区别在于,慈善组织解决人的基本生存,公益组织提高人的生活质量。
()√1.4 非政府组织的特性与分类1以下哪一项不属于非政府组织的关键特性?()CA、非营利性B、公益性C、政府性D、互异性2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分类主要有几种?()BA、四B、五C、六D、七3以下哪些特征属于非政府组织的特性?()ABCDA、组织性B、私有性C、自主性D、服务对象边缘性4非政府组织的中国分类从大的部分看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分类和民政部分类。
第四章 中国的非营利组织(王智慧)
非公募基金发展迅速 2007年4月,“王振滔慈善基金”在北京启动,这是中国民营企业家首 个非公募慈善基金会。该基金会以2000万元作为创始基金,主要用于宣 传慈善事业、向社会贫困群体提供帮助、奖励为慈善事业做出贡献的人 才。目前,该基金会已在浙江、湖北设立了两个1000万元的大学生助学 专项基金。 近年来,我国非公募基金会发展迅速。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 有公募基金会795个,比上年增加3.1%;非公募基金会349个,比上年增 加71.1%,在教育、文化、科学、卫生、社区、扶贫等领域社会公益事业 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最新统计,2007年新启动了腾讯公益慈 善基金会、传媒大学教育基金会、南都公益基金会等一批非公募基金会。 “非公募基金会的迅速发展,体现了企业和个人的社会责任感,为困难 群体分享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开辟了新的途径。”民政部民间组织 管理局局长孙伟林说。 “随着基金会运作规范、透明度增加以及社会影响力加大,会有更多 企业家加入成立非公募基金会的队伍,从而促进非公募基金会的发展、 促进中国慈善公益事业的发展。”民政部民间组织管理局副局长杨岳说。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讨我国政府与非营利组织发展之间关系问 题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政府深化改革的思潮不断涌动,加快 国家民主化建设的脚步不断前行,非营利组织的蓬勃发展将是国 家与政府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参与者与贡献者,政府要积极培育 非营利组织,进一步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等方 面的能力和作用,与政府一道共同承担起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的历史使命。
2. 第二个阶段是从新中国成立至“文化大革命”结束。
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实施细 则》。根据办法和细则,各级政府对旧社会遗留下来的各种社会团 体进行了整顿,一部分封建组织和反动组织被新政权依据新的法律 规定而加以取缔,其中包括会党组织和反动政治团体,也包括一些 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互助组织和慈善组织,以及部分宗教性的组织 民间组织被依法取缔,另一方面,还有一部分民间组织在中国共产 党依据社会主义原则的引导下逐渐政治化,其中一些政治倾向明显 的团体被定义为“民主党派”从民间组织范畴当中脱离出来,转化 为政党组织,如民盟、九三学社等。自此,非政治性开始成为中国 民间组织的一个鲜明而重要的特征。
非政府组织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
非政府组织对当今中国社会发展的意义和作用内容摘要:中国今天的发展面临众多问题,改革需要新的突破口,社会领域呼唤非政府组织;非政府组织有利于改善中国的政治参与;更能有效地实现社会的自律。
关键字:非政府组织意义政治参与自律一、中国的改革需要寻找新的出路社会领域呼吁非政府组织肇始于1978年底的中改革开放,是涉及了政治、经济、社会等一切领域的伟大历史变革,这场变革已经深刻涤荡了我国体制、文化、道德、精神等领域,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但随着改革的深入,新的矛盾和新的问题开始出现:其一,中国的改革开放再一次证明了市场经济是最有效的经济运作方式,但是效率并不是我们的唯一追求,市场竞争提高了效率,但是市场所带来的社会公平问题以及市场竞争的失败者毕竟不能像“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一样被社会所抛弃,这是市场难以解决的问题,也是直接危及社会安定和秩序的问题。
故而下岗失业、贫富差距、绝对贫困、保障不足等社会矛盾不可避免的暴露出来;其二,市场经济需要新的规则,虽然这个新的规则我们大体上可以从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学习和借鉴,但是我们很快就可以发现,规则的制定如法律条文的完善和国际惯例的引入并不难,而若没有普遍的价值认同和道德自律,再严密的法律,再严格的执法,都如同一间美丽的工艺品一样,漂亮而不实用。
故而社会上出现的信仰危机、信用危机、诚信危机、道德危机在深刻的考验着人们的心灵底线;其三,在政府和市场之间的权力格局上,明显出现了一个“真空地段”,上述问题往往既不是市场本身的过错,也不应完全归因于政府的政策“失当”。
问题出在哪里?问题就处在中国二十余间的改革忽视了社会领域——一个与社会领域和政治领域具有同等地位的重要领域。
经济领域和政治领域的改革必须要与社会领域的改革相配套,这是任何一个国家在工业革命和现代化过程中都不可回避的问题。
虽然现代化是任何一个国家都在追求的目标,但是现代化的含义却是复合型的,它既包括经济的工业化,同时也包括国家的民主化、社会的城市化和个人价值观的理性化。
我国非政府组织
二、非政府组织产生的历史必然
社会结构理论: “国家-中间组织-个人”三元互动模式
19世纪以后,伴随着工业化与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企业组 织以其市场资本挤压政府的空间格局,迫使行政资本不得不让 渡部分空间,而非政府组织以其社会资本的权威同市场资本和 行政资本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它们不是致力于分配利润给股东 或行使专权,而是在正式的国家机关之外,追求公共目标。
六、中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挑战
3 民众对自我权益保护意识还未完全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的挑 战
必须重视公民意识的培养和民主观念的增强。完善的法律 机制是秩序的前提,是事物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而民众的法 制意识的提高则是法律顺利贯彻的重要保障。就中国目前状况 而言,有关非政府组织的相关法律远远滞后于非政府组织的迅 速发展;中国NGO必须加大宣传力度,从小事做起,逐步提高 民众的在我法律保护意识,推进现代社会民主化进程。
四、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
⑹ 对政府权利适时监督方面也正在逐步发挥作用。 ⑺ 进入公共事业管理的视野,有效缓解政府的巨大工作压力,弥补 政府作为单一公共产品提供者的不足、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效率, 及时纠正“政府失灵”和“市场失灵”;在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拾遗补缺的重要作用。 ⑻ 国际上,中国的NGO积极参与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妇女地位委员 会、社会发展委员会、新闻部非政府组织年会等联合国系统会议。 另外,还积极向外界介绍中国改革开放政策和成就、开展与各国 NGO 的友好交流和合作,为开拓中国的多边外交及民间外交新 渠道做出了积极贡献。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作用与挑战
目录
一、非政府组织概念 二、非政府产生的历史必然 三、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四、中国非政府组织的积极作用 五、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消极方面 六、中国非政府组织面临的挑战
浅析非政府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的区别与联系
这些作用概括起来主要表现在八个 方面:
1. 通过直接提供包括资金、物资等经济资源,以强制投入的方式打破贫 困所固有的恶性循环,从量和质两个方面改变贫困人口的生活状态 2. 通过开展项目,特别是伴随项目开展的各种形式的培训,将大量有用 的信息和技术技能传授给受益人,使他们通过参加学习和直接应用,努 力掌握这些技术技能,从手段和方式上改变贫困人口的生活状态 3. 通过开展项目,特别是包括小额信贷等扶贫项目,在投入资源的同时, 启动受益人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并引导当地建立起有约束功能的信用链 及其关系制度,主要从社会资本和生产制度上改变贫困人口的生活状态 4. 在长期开展项目的过程中,非政府组织的工作人员逐步积累经验和知 识、技能,成为各个扶贫领域的专家,他们比各级政府的工作人员更熟 悉业务,同时也更深入基层,能够更直接和有效地针对不同地区、不同 人群、不同贫困层的不同问题开展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扶贫活动
二、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及其作用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
济的建立与发展,整个社会越来越趋向多元 化。特别是在一些社会问题比较突出、尖锐 的领域里,非政府组织的活动尤为活跃和集 中,它们往往发挥着政府和企业所没有或难 以充分发挥的作用,推动了社会进步。
下面将从两个方面展开叙述
(一)环境保护领域的非政府组织活 动
非营利组织
一、概念介绍
非营利组织是指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组织,它的目标通常是
支持或处理个人关心或者公众关注的议题或事件。非营利组 织所涉及的领域非常广,从艺术、慈善、教育、政治、宗教、 学术、环保等等。非营利组织的运作并不是为了产生利益, 这一点通常被视为这类组织的主要特性。然而,某些专家认 为将非营利组织和企业区分开来的最主要差异是:非营利组 织受到法律或道德约束,不能将盈余分配给拥有者或股东。 非营利组织有时亦称为第三部门,与政府部门(第 一部门) 和企业界的私部门(第二部门),形成三种影响社会的主要 力量。非营利组织还是必须产生收益,以提供其活动的资金。 但是,其收入和支出都是受到限制的。非营利组织因此往往 由公、私部门捐赠来获得经费,而且经常是免税的状态。私 人对非营利组织的捐款有时还可以扣税。 慈善团体是 非营利组织的一种,而非政府组织(NGO)也可能同时是 非营利组织。
非政府组织的功能与作用综述
的非政府 的一 面, 即和政府的区别 。N O l P  ̄ 强调其与企业 的区 l J 别, 第三部 门强调 的是与政府 和企业 的区别 , 民社会 则是从 公 社会的非组织的角度描述 N O, G 志愿者组织则强调其志愿性 的
特征 。
应包括符合第二种定义 的各种社会组织之外 , 还应将那些社会
理条例 》 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管理条例 》 和《 的社会组 织 , 即官
方概念里的“ 民间组织” 在外延上就只有社团和民办非企业单 , 位两类 组织 ( 还有一种看法是仅仅把那些纯民间的草根组织视 为N O, G 而把那些有政府背景 的都排除在外 ) 。
体( 简称社 团 , 的是指 符合《十 狭义 丰团登记管理 条例 》 的社会组 织 , 中国很 多时候它叉泛指社会组 织 , 但在 因此在外 延上相 当
于N O)第三部 门( h dS c r; G ; T i et ) 民间组 织 ; r o 志愿者组织 ( o Vl — u t yOgnzt n V ; 民( n r ra i i , O)公 a ao 市民 ) 会( il oi y 等 。对 社 Cv ce ) iS t
第i种观点就是介 于前两者之 间的 , 这一观点认 为 , 非政 府组织是依 法建 立的 、 非政府的 、 非营利性 的 、 自主管 理的 、 非
第一种观点是广义的认为该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且具有正式的组织形式属于非政府体系的社会组织它们具有一定的自治性志愿性公益性或互益性但不一定要完全满足前面几项要求还需要对这些组织进行客观和动态的观察一般包括政府和营利的企业之外的一切社会民间组织它在外延上包括社团民办非企业单位国有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其它非政府组织的国际分类是一个受人们重视的分类标准该系统将非政府组织分为12大类即文化娱乐教育研究健康社会服务环境发展与住宅法律宣传与政治慈善中介与自愿性服务国际活动宗教商业与专业协会以及其他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社会的民主化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与我国经济社会的民主化[摘要]非政府组织作为独立或相对独立于政府、体现着自利与他利统一的社会自组织,在本质是一种利益表达、利益实现的工具。
它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发端于市场活动的内在要求,在纠正和弥补市场失灵方面发挥着积极而独特的作用。
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状况代表着一个社会经济民主化的程度。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客观背景下,非政府组织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对于我国社会的利益整合、组织整合、规范整合,从而实现现代化事业的顺利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市场失灵;社会转型;社会秩序经过2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我国社会正在进入以调整重大利益关系为主要任务的发展阶段,社会格局相应地处在转型变化之中,原有的政治化、行政化、一体化的社会走向了市場化、开放化、多元化。
在此背景下,非政府组织(NGO)作为民间的、社会的自主治理力量在社会公共事务的决策与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显现。
经济社会的一定现象必然是由客观存在的社会关系及利益需要引起的。
非政府组织作为独立或相对独立于政府、体现着自利与他利统一的社会自组织,在本质上是一种利益表达、利益实现的工具。
其独立性的强弱以及作用能力的大小取决于社会的政治经济条件。
本文着力阐述NGO的兴起及功能的发挥与客观经济条件孕育的社会需要是紧密联系的,它代表着一个社会经济民主化的程度。
从经济权力、经济利益民主化的视角下去认识非政府组织,可以从更深刻层次把握生产力发展对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以及社会治理模式变迁的决定性意义,从而使我国的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更富有理性。
一、社会自组织的产生及其运行特征人类历史发展的本源在于人的需要及其增长。
人的需要就是人的利益,需要的满足也就是人的利益实现。
从经济的角度来看,人的一生,可以概括为需要一追求需要的满足一满足产生新的需要……这样一个螺旋式递进上升的过程。
个人需要总是通过社会性交换达到更大的满足。
因此追求幸福的人必然把社会作为其存在与发展的充分必要条件。
当代非政府组织的角色定位及其功能发展
当代非政府组织的角色定位及其功能发展摘要:非政府组织作为公共管理主体之一,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探讨现代非政府组织公共管理活动中的角色定位的同时,着重分析了非政府组织在当代社会生活中正在逐渐完善的一些重要功能。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角色;和谐社会;伦理1 非政府组织在现代公共管理中的角色定位——“政府搭档”上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福利国家的失败,转型时期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危机,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模式危机出现一个共同点,即人们对政府主导社会事务的能力和意愿产生怀疑。
正是在这个背景下,市场作用得到强调,民间的一些非政府组织乘势而起。
“新公共管理运动”认为,为了维护平等和社会正义,政府必须确保各项公共服务和公共财政能被提供,但提供服务的的主体可以转交给志愿性机构来承担,而不必亲自处理。
因此,政府必须于自身之外寻找一个合作者。
非政府组织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优点,成为政府挑选搭档的天然候选人。
首先,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目的是一致的。
活跃在社会公共领域的非政府组织要么关注全社会的共同福利,如教育、环保、医疗、科技等;要么关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弱势群体,如失业,老弱病残等。
这与政府的宗旨是一致的,而且非政府组织还能及时发现政府往往容易忽视的角落。
现代西方不少公共服务领域都是由非政府组织开创的,后来才得到政府的重视与支持。
例如在英国,为受虐待妇女提供咨询服务、信息服务和避难所都是由非政府组织最早发起的,因而政府在挑选“搭档”时,自然将目光投向与自己不谋而合的非政府组织了。
其次,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优势互补,这使非政府组织与政府的合作在逻辑上成为可能。
非政府组织的长处是对待社会需求比较敏感,善于动员民众对公益事业的支持,如慈善募捐,招募义工等,其生产成本相对政府较低,而非政府组织的最大缺陷在于其活动所需要的开支与所募集到资源之间存在一个巨大的缺口,Salamon将之称为“慈善不足”(philanthropic insufficiency)。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
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近年来,随着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转型期的到来,我国的非政府组织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
非政府组织是指与政府无直接隶属关系、自愿组织并进行公益活动的社会团体和组织。
本文将探讨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现状。
首先,我国非政府组织的数量日益增多。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全国范围内注册的非政府组织已达到48.5万家,其中包括公募基金会、教育慈善组织、环保组织、社区服务组织等各类类型。
这些组织在教育、环境保护、医疗卫生、贫困救助等领域扮演着重要角色,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其次,非政府组织在公益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
随着我国社会问题的日益突出,政府不可能独立承担所有公益事业,这时非政府组织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教育慈善组织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教育资助,环保组织关注环境问题并积极参与环保行动,社区服务组织为社区老人提供养老服务等。
这些非政府组织填补了政府无法覆盖的领域,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公益选择。
然而,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仍然面临一些挑战和问题。
首先,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导致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受到限制。
当前,我国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管和管理体系仍不完善,缺乏专门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非政府组织的活动。
这给一些机构带来了法律风险和不确定性。
其次,缺乏资金和人才支持也是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阻碍。
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的公益捐赠文化尚未成熟,社会对于非政府组织的捐赠意愿不足,导致很多非政府组织难以获得持续的资金支持。
同时,缺乏专业的人才也限制了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水平。
为了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需要综合施策。
首先,加强法律法规的建设,制定专门的非政府组织管理法。
这将为非政府组织提供更明确的法律依据,规范其活动,同时也为其发展创造更好的环境。
其次,加大政府对非政府组织的支持力度。
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优惠等方式,激励社会捐赠,为非政府组织提供稳定的资金。
此外,政府还可以开展相关培训,提升非政府组织的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驱动力浅析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及其驱动力浅析作者:袁燕来源:《青年时代》2016年第14期摘要: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新兴的组织类型,是社会公共部门的一部分,其作为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一,正扮演着越来重要的角色。
本文讨论了非政府组织的产生背景及现状,同时阐述了中国非政府组织之所以得以发展壮大的驱动力,根据其驱动力因素探讨了目前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发展的建议,最后预测了中国非政府组织今后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产生;驱动力;问题;对策一、关于非政府组织的定义与界定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致的、普通认可的定义。
非政府组织是英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一词的缩写,我国的正式官方文件里一般意译为“民间组织”,通常译为“非政府组织”。
在《非政府组织法的立法原则》一书中对非政府组织有以下解译:“‘非政府组织’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一部分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且其不以营利为目的。
即使如有赚取任何利润,也不可以将此利润分配。
工会、商会、政党、利润共享的合作社或教会均不属于非政府组织”。
[1]另外,人们大多比较认同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的莱斯特·M·萨拉蒙教授所下定义,他认为,凡是具有以下五个特征的组织即可视作“第三部门”的一部分:即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自愿性。
因此,对于非政府组织可以形成一种操作性概念:非政府组织是指由持相同或相近志向的志愿者组成的、具有稳定的组织形式和固定的成员的、超出于政府机构和企业之外而独立运作且发挥特定的社会功能的、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关注于特定的或普遍的公众公益事业的民间团体。
[2]二、中国非政府组织的产生与发展现状在我国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下,非政府组织处于社会的边缘领域。
非政府组织仅仅作为一种附属物而存在。
在政治上,非政府组织是政府的附属物;在经济生活中,非政府组织是企业的附属物。
浅析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路径
浅析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路径摘要:作为市场经济与法治国家的一项重大机构创新,非政府组织的发展有效地解决了我国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其独有优势和创新特性在社会发展中大放异彩。
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非政府组织还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应通过规范引导和大力发展非政府组织,建立健全管理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加强对非政府组织的监督与管理以及促进非政府组织的自律建设和能力改造等,更好地促进我国非政府组织的发展。
关键词:非政府组织行政管理发展路径1 非政府组织的基本概念非政府组织,英文全称为“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缩写为“NGO”。
由于强调重点和角度的不同,在不同的国家或地区,甚至同一国家或地区内对非政府组织有着不同的称谓,如“第三部门”(the Third Sector)、“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独立部门”(Independent Sector)、“慈善组织”(Charitable Sector)、“志愿组织”(Voluntary Sector)、“免税组织”(Tax-exempt Sector)、“非政府公共部门”(Non-Government Public Sectors,NGPS)等。
2 非政府组织的特征关于非政府组织的特征,萨拉蒙将其归纳为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五点,本文主要根据萨拉蒙的观点,结合国内外其他学者的研究,将非政府组织的特征总结为以下几点:2.1 非政府性。
凡是政府机构、政府附属机构或政府控制下的社会组织,以及政府间的国际组织,都不属于非政府组织。
这里的非政府性,主要是指它不属于党和政府的组织系统,相对独立于党政权利机关,而不是指它完全与政府没有关系,非政府组织同样也可以由政府创立,受政府引导,得到政府资助1191。
2.2 非营利性。
非政府组织的活动或它们所提供的产品与服务,都不是以利润为导向的。
中国NGO的发展分析
中国NGO的发展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全面深入地探讨中国非政府组织(NGO)的发展历程、现状及其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非政府组织,作为一种独立于政府和市场之外的社会组织形式,近年来在中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其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公益慈善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维度出发,对中国NGO的发展历程进行梳理,分析其发展特点、动力机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前景。
本文将回顾中国NGO的发展历程,从改革开放初期的起步阶段,到近年来的快速发展阶段,分析不同历史阶段NGO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
本文将探讨中国NGO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角色和功能,包括其在社会治理、公共服务、公益慈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其在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本文也将关注中国NGO在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如法律法规不完善、资金短缺、人才匮乏、社会信任度不高等问题,分析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本文将展望中国NGO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探讨其在新的社会经济发展背景下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以及如何通过改革和创新来推动NGO的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
通过本文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相关决策者、研究者和实践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中国NGO的健康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中国NGO的发展历程中国的非政府组织(NGO)发展历程,可以说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进步的步伐而逐渐展开的。
其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步阶段(1978-1988年)。
改革开放初期,中国开始逐步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社会结构和治理模式也开始发生变化。
在这一阶段,一些以公益为目标的民间组织开始出现,但数量较少,影响力有限。
这些组织主要以社区为基础,为居民提供基本的服务和帮助。
第二阶段:快速发展阶段(1989-2000年)。
进入90年代后,中国的NGO迎来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NGO在解决这些问题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政府也逐步放开了对NGO的限制,鼓励其参与到社会公益事业中来。
试论我国非政府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试论我国非政府组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当前的发展目标和党执政的基本要求,需要国家、社会和民众的共同努力。
在我国,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非政府组织作为政府之外的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和实现公共利益的重要力量,在促进经济发展、政治局面安定和谐以及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我们要充分认识发展非政府组织的重大意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大力促进非政府组织的健康发展。
一、现阶段我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基本情况非政府组织(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简称NGO)一词最早见于1945年签署的联合国宪章,“非政府组织”一词是针对政府间组织而言的。
在联合国成立之后,一些政府间机构之外的组织参与到了联合国的会议和活动中,对于这些机构和组织,联合国以一种简明的形式把它们称为非政府组织。
世界银行组织编写的《非政府组织法的立法原则》一书中对非政府组织作了如下的阐释:“‘非政府组织’指在特定法律系统下,不被视为政府部门—部分的协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且其不以营利为目的。
即使赚取任何利润,也不可以将此利润分配。
工会、商会、政党、利润共享的合作社或教会均不属于非政府组织。
”“非政府组织”一词进入我国是在1995年,第四届世界妇女大会在北京召开,按照国际惯例需要同期同地召开国际非政府组织论坛,这一概念从此正式引入我国。
依照活动领域以及相关法律规定,当前我国的非政府组织可分为:社会团体,即在社会文化领域开展各种活动的会员制组织;经济团体,即在经济领域开展各种活动的会员制组织;基金会,即在各个领域开展各种资助活动或资金运作活动的非会员制组织;实体性公共服务机构,即现行法规中的“民办非企业单位”;除上述获得合法登记地位的组织之外,目前我国还有经工商注册而实际具备非政府组织特征并开展公益活动的组织,以及没有依法登记注册但也符合非政府组织其他特征的民间组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3 中国非政府组织存 在的主要问题
4.3.1
对策与建议
A、完善管理体制,正确处理好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①转变思路,由行政控制转向分类监管、资源引导和 行为控制;
制。
②推进法治,修改现行法规,夯实法治基础
③深化改革,建立统一协调、相对集权的行政监管体
4.3 中国非政府组织存 在的主要问题
4.1.1古代社团向近代社团的演变:从结盟到运动 B、近代社团
“五四”前:
①以新兴资产阶级为代表的革命社团 兴中会、强学会、同盟会 ②近代社团宗旨明确、规模扩大化、种类多样化 、程序规范化、地区发展不平衡
4.1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 历史发展
4.1.1古代社团向近代社团的演变:从结盟到运动 B、近代社团
4.2 中国非政府组织在 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4.2.1非政府组织与公共治理:中国逻辑 C、集体行动: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阶层基础
①集体行动内涵:聚合资源、形成规模效应
②改革开放之初:知识分子与农民阶层
③ 90 年代后新的社会阶层:政治精英、知识精英、
经济精英
④新阶层是中国非政府组织跨越式发展的主导力量
4.3 中国非政府组织存 在的主要问题
4.3.1 主要问题
A、非政府组织发展面临的外部制度环境问题
①法律体系不健全,社会公信力低
②双重管理体制,治理效率低下
4.3 中国非政府组织存 在的主要问题
4.3.1 主要问题
B、非政府组织发展中的自身制约因素
①资金不足
②人力资源水平偏低
到环保活;
③ 参与社会突发事件的救援
4.2 中国非政府组织在 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4.2.2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活动领域
B、扶贫开发领域 ①主要组织:中国扶贫基金会、希望工程; ②内容与形式:生存扶贫、技术扶贫、教育 扶贫、合作扶贫、文化扶贫。
4.2 中国非政府组织在 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a 、以新兴地主阶级为主体的政治社团
春秋末期的政治同盟、东汉时期的朋党(欧阳修《 朋党论》) b、以失地农民为主体的秘密结社 天地会、哥老会、青帮、青莲教、小刀会 (《秘密结社与清代社会》,秦宝琦编, 天津古籍出版社)
4.1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 历史发展
4.1.1古代社团向近代社团的演变:从结盟到运动
4.3.1 对策与建议
B 、制定和完善有关非政府组织的法律法规,对 非政府组织依法进行管理
C 、改善非政府组织的收入结构,提高可持续发 展能力 D、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建立外部监督机制
环保;环保科学与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参与国际交流等
④趋势:工作领域分工更加细化;关注对象更加具体。
4.2 中国非政府组织在 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4.2.2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活动领域
A、环境保护领域(作用篇):
①帮助政府对重大环保政策方针进行调研论证,同时
监督政府更好地履行环保职责;
②通过开展环保宣传教育等活动,推动公众积极参与
4.2 中国非政府组织在 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4.2.4 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当代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A、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划桨——掌舵
B、制约政府权力:无限——有限
C、克服政府合法性危机:怀疑——信任
D、提供公共产品供给效率:低效——高效
E 、成为多元治理格局中的重要力量:二元—
—三元(多元)
②表现出公益、慈善的思想理念
③具有宽领域、多类型的存在形式(政治性结社、文化 学术性结社、经济互助性结社、慈善团体、秘密结社)
4.1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 历史发展
4.1.2当代社团的复兴与发展 A、初始发展期:1949-1966
关键词:立法、清理、转化、发展
①立法:《社会团体登记暂行办法》(1950)、《社会团 体登记暂行办法实施细则》(1951) ②清理:一大批封组织与反动组织被取缔(哥老会、三合 化、青帮)
c、以士人(思想家)为主体的学术社团
儒家学派、墨家团体、农家团体 d、以私营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商业行会 温州商会、安庆会馆、江西商会 小结:中国古代社团的发展是兴起——发展——繁荣—— 衰败的独特过程,兴于先秦两汉,发展魏晋南北朝、隋唐 宋元成熟繁荣,及至明清衰败。
4.1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 历史发展
4.1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 历史发展 4.1.2当代社团的复兴与发展
C、恢复发展期:1978年改革开放后至今
关键词:恢复、发展、法治
①恢复:原有组织逐步恢复生机(中国科协)
②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新的分化与合理定位 ③法治:各项法律逐步完善,依法登记、管理
4.2 中国非政府组织在 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4.2.1非政府组织与公共治理:中国逻辑
A、治道变革: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原动力
①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及完善
②政府失灵
③非政府组织初试“牛刀”
4.2 中国非政府组织在 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4.2.1非政府组织与公共治理:中国逻辑
B、公共空间:中国非政府组织发展的内生逻辑
①公共空间内涵 ②公共空间产生公共需求 ③公共空间聚合了权利意识与公共参与意识的公民 ④非政府组织是“公共空间载体的机制化”
4.2.3 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当代公共治理中的角色定位
A、公共精神的倡导者:权利、义务、担当,培育适格
的公民
B 、公共服务的提供者:多元、志愿、补充,提供社会
所需要的公共产品与服务
C 、公共政策的参与者:造舆论、发倡仪、提建议, 实现公民利益表达、参与决策的诉求
D 、公共关系的协调者:在利益主体多元化、利益取 向多极化、利益差别显性化、利益矛盾尖锐化寻求平衡
③转化:政治化为民主党派,如中国民主同盟、九三学社
④发展:1965,全国性社团近100个,地方性社团近6000 个
4.1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 历史发展
4.1.2当代社团的复兴与发展
B、停滞期:1966—1978
关键词:停滞、扭曲、无序 ①停滞:总体停滞,一些原有社团发展受限制 ②扭曲:政治性社团突出 ③无序:无须登记
公共管理硕士(MPA)系列教材
非政府组织管理
林修果 主编 张红方 主讲
பைடு நூலகம்
第四章 中国非政府组织 的发展及其作用
本章要点 1、中国非政府组织的历史发展
2、中国非政府组织在公共治理中 的作用 3、中国非政府组织存在的主要问题
4.1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 历史发展
4.1.1古代社团向近代社团的演变:从结盟到运动 A、古代社团
“五四”后:
①以人民民主统一战线为主题的各类社团占主流 民主救国同盟会等 ②该时期社团影响扩大化、环境复杂化、活动多 样化、斗争尖锐化
4.1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 历史发展
4.1.1古代社团向近代社团的演变:从结盟到运动
古代至近代,中国社团经历“结盟”到“运动”演变, 具体表现以下特质: ① 具有非政府性的组织渊源
4.2 中国非政府组织在 公共治理中的作用
4.2.2 中国非政府组织的活动领域 A、环境保护领域(概述篇)
①著名组织:自然之友、地球村、绿家园志愿者、中华环保基
金会、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②截至2008年10月,环保民间组织共 3539家,集中在北京、湖北 等9省份 ③ 活动:普及教育宣传,以提高民众环保意识;推动公众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