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语文实践活动课的探索和思考 (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语文实践活动课的探索和思考

响水县陈家港中心小学

语文实践活动是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的过程。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程是让学生在活动中吸收知识、明晓哲理。活动的开展旨在培养学生课外学习语文的兴趣与爱好,发挥学生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其主动参与、主动质疑、主动探索、主动思考,养成在生活中时时处处都有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并在活动中积累词汇,懂得道理,把生活与学习语文有机地结合起来,进一步的探究文化生活,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学以致用。

一、活动思想的演化

远在古代,"活动"在教育中的作用就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重视。二千多年前,我国《学记》就明确提出学习要"藏焉、息焉、游焉"。孔子主张知行统一,学、思、行结合。王充认为知识来源于感官见闻,要"信闻见,明效验"(《求知篇》)。王夫之指出"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知与行"相资以互用",各有各的功能,不能混一,不能替代,因此应"知行并进"。近现代有许多教育家对活动课的功能用自己的实践进行了大胆的探索。美国教育家杜威强烈反对传统教育所使用的以既有知识为中心的教材和由这种教材所组成的学科课程,提出"活动课程"的概念,认为"学校科目相互联系的真正中心"应是儿童本身的"活动",只有通过活动课程获得经验,才能克服学科课程的分科教学弊端,使儿童获得认识世界的完整图像,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我国教育家蔡元培"五育并举"的主张,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论"等都从

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对"活动课程"进行了实践和探讨。

二、活动课程的概念

活动教学是在教师的积极指导下,为学生创设各种有效活动机会,优化活动条件,形成活动教学机制,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地参与,进而不断发展其创造力,使其获得全面和谐、活泼主动发展的一种教学思想。在这种教学思想指导下构建新的活动课程体系。活动课程是在学科课程之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设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造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内容特征的课程体系。如果说学科课是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以完成系统的知识教学为主要任务的课程,那么活动课则是以组织活动、实践为主要途径,以训练学生全面素质为主要任务的课程。现在我们指的活动课程,不同于传统所说的课外活动,不同于学科课程已有的实验、观测、演练等实际活动,也不同于美国教育家杜威创立的活动课程,是一种"新的活动课程"。这种认识是有意义的。

三、语文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

语文实践活动课程是由活动课演变而来,它是语文学科教学的扩展和延伸,是以大语文教学观为指导思想,以充分而有特色地发展学生的基本素质为目的,以活动为载体,以引导学生在自主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和及时信息为内容,以学生自我活动探究、自我操作体验为基本形式,以激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主动思考、主动创新为原则,以实现知识综合应用、技能综合训练为价值取向的主体性教学

形式。

1.兴趣性。爱因斯坦说过:"把学生的热情激发起来,那么学校所规定的功课,就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接受。"礼物是人人都要的,若能将知识"包装"成"礼物"赠给学生,也就是将"知识的传授"变为"给学生赠礼物的过程"。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是将知识包装成礼物的过程,它无论是内容安排、组织形式、教学方法都尽可能满足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刺激他们的兴奋点,使知识真正成为孩子们乐意接受的礼物。

2.实践性。语文实践活动课程与基础课程最根本的区别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获得直接经验,从而扩大视野,拓宽知识,训练技能和发展各种能力,这使得语文活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给语文教学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意义。在实践活动中,要引导学生亲自参与,动脑去认识,动手去实践,自主地获取知识,掌握和运用知识,并内化为自己的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提高操作能力和合作参与意识。

3.主体性。语文实践活动课程中,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更是活动的主人。它必须摒弃教师为主角,好学生为配角,大多数学生为听众的教学模式。全体学生自主参与整个活动过程,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培养,才能得到充分的展现。为此,语文实践活动课程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学习,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包括从活动准备到活动评价全程主体化。

4.发展性。语文实践活动课程最终目的就是促使人的发展。面向21世纪培养创造性人才,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位学生,在全体

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应重视学生的个性特长培养。短期内看不出实践活动课程的显著成效,但时间一长,学生自然而然学会了自主学习的本领,形成了独立生存的能力。

四、语文活动课的形式

语文课堂教学因为受教学目标和教材的严格限制,不能随意安排内容。而语文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容有很大的自由度,可以是与语言知识有关的,也可以是与语言能力有关的,还可以是与课文主题、情节、内容有关的活动。只要是有明确的语文教学目标的,都可以活动形式呈现。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程的活动方式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活动的组织形式,二是具体的活动形式。

1.语文实践活动课程的组织形式

组织形式是指为完成特定的活动任务,教师和学生按照一定要求,结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根据活动的目的、内容以及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程的特征,一般采用下列两种最基本的组织形式。

(l)班级活动。班级活动是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活动,全班同学共同参加,是目前普遍实施的组织形式,主要完成必修的语文实践活动课程。这种组织形式,适于同一位教师身兼学科课和实践活动课两职,有利于学科和活动有机结合,相互配合;有利于教师针对学生实际状况,培养学生全面的素质。而且全班同学共同参加活动,共同受益。班级活动面向全体学生,便于组织,时间与空间安排以及内容安排都有较大的灵活性,既可以安排每周一次的语文实践活动,又可以配合一个活动主题,集中安排。例如,语文竞赛周、文学欣赏周、

读书周、晨会活动、班队主题活动、校外实践活动等。

(2)小组活动。小组活动形式是指在统一的活动时间内,以学生的兴趣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是小学语文实践活动课的主要组织形式,适用于主要完成选修的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有综合性的语文兴趣活动小组,也有专门学习某些内容的小组,如文学社团、业余电台、小主持人、小记者团、视听欣赏等。学生参加活动小组可打破班级、年级的界限,建立在学生的兴趣爱好和自愿结合的基础上,有专门的辅导教师,固定的活动时间和空间。低年级的语文小组活动以兴趣活动为主,注重普及;高年级语文小组活动以特长活动、创造性活动为主,注重能力的提高、特长的发展。小组活动形式有利于因材施教,及早发现语文人才,培养语言人才。此外还有学校活动、个人活动等组织形式。学校活动有艺术节、体育节、故事节、科技节、编报节、六一节、教师节、国庆节、母亲节等;个人活动有自制读书卡片、记观察日记、整理新闻摘要、采访、自编作文集、收看新闻联播、收听儿童节目、科学小实验等等。

2.具体活动形式

语文实践活动课程可与根据具体的情况,灵活机动地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

(l)语文竞赛式。有计划地、适当地开展语文竞赛活动,对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有促进作用。竞赛可在不同范围进行,竞赛形式可模仿电视综艺节目的布局,全体学生分成手持"鲜花"的红、黄、绿、蓝几队,或是戴上动物头饰,组成几个大家族,进行对抗赛。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