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版四年级科学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备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奇妙的声音王国〙

1.声音的产生

〖教学目标〗

1.能用扩散性思维设计出各种制造声音的方法。

2.通过观察物体发生时的状态,抽象概括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知道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

4.能够通过亲身感受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在观察、比较、讨论、交流中认识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2难点:通过观察、比较,将声音的产生与物体振动建立起联系。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问题生成

1.谈话: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静静地听。

教师播放有多种声音的光盘。

2.汇报:是什么声音?告诉我们什么事情?

3.教师补充说明:声音的主要功能是传递信息。

二、探究新知

(一)制造声音

1.谈话:你能想各种办法使一只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吗?

2.学生自行制造声音,把你制造声音的方法写在活动记录73页上。

3.汇报实验情况:你怎样使食品保鲜袋发声的?

4.比赛:不借助其他任何物体,只利用自己的身体,你能发出多少种声音来?看谁制造的多,并认真观察发音物体有什么特点?

(二)作出假设

1.小组猜测:为什么这些不同的方法都能使塑料袋发出声音?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吗?

2.学生作出自己的假设,并填在活动记录表上。

3.学生汇报假设。

(三)实验验证

1.提问:你们能利用身边材料发出声音吗?

2.学生自选材料,制造声音。(分组实验,轮流操作,认真感受)

3.实验前分发观察记录,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下来。

4.学生汇报制造声音的过程。

5.教师引导学生寻找规律:你们在制造声音时,有什么发现?

(四)得出结论

1.汇报交流结果。(教师适时引导学生用“振动”这个词描述物体发声的特征)2.师生小结:在实验中我们观察到,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是物体都在“振动”。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板书)

三、巩固应用

1.谈话:现在,请同学们放松一下,闭上双眼,认真地听!(播放唱歌声、说话声、咳嗽声录音)

2.汇报:你听到了什么?

3.讨论:人体是怎样发声的?

4.说一说:应该怎样保护声带?对待发音有障碍的人应该怎样做。

四、本课总结

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板书设计〗

1.声音的产生

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2.声音的传播

〖教学目标〗

1.知道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知道不同物质的传声效果不同。

3.能设计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的试验。

4.能通过动手实践活动探究阻碍声音传播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2难点:比较物质的传声效果。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3只封好口的塑料袋,袋中分别装有一样多的沙(土)、水和空气,带橡皮头的铅笔;两只一次性纸杯或自制纸筒,一段棉线、牙签棒。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话题

1.教师演示烧瓶中的小铃实验。

2.学生交流: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固体、液体也能传播声音吗?

二、探究问题

(一)活动一:发现沙子、水和空气能传播声音

1.教师引导各小组领取实验材料,学生分组实验:隔着沙子、水和空气,倾听铅笔轻轻敲击桌面的声音。(要求学生能按照教材的建议执行好实验方案)2.学生分工合作,进行实验,教师指导、帮助。

3.讨论交流:

塑料袋里装什么时听声音效果最好?哪个最不容易听到声音?

4.汇报交流结果:

5.总结:声音除了能通过空气传播,还能通过沙子和水传播。其中,沙子我们称之为固体,水是液体。所以,我们又可以说,声音能通过空气、液体、固体传播。(板书)

(二)活动二:游戏——打土电话

1.游戏方法:教师通过打土电话,轻声告诉接听土电话的学生一些话,让全班同学猜老师所说的话。

2.谈话:声音是通过什么传到你耳朵里的?

3.讨论:为什么棉线不拉直,土电话就不能工作?

4.师生小结:因为拉直的棉线能很好地传递震动,而松松的棉线会抑制、减弱并最终吸收震动,使震动无法到达另一只话筒。

(三)自主研究声音的传播方向

1.讲述:设计一个研究声音传播方向的实验。

2.学生分组讨论、研究,教师了解并指导、帮助各小组确定活动内容及方法。

3.分组实验,把研究报告写在活动记录上。

4.汇报实验结果。

5.归纳总结声音的传播方向。

三、拓展活动

(1)出示33页图片。(伏地听声)

(2)提问:这个人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3)回答:因为土地可以传播声音,他能听到远处的声音。

(4)提问:空气也可以传播声音,站着也可以听到啊。

(5)学生思考后回答:声音在地里传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传播快。

(6)教师演示课件,成语故事——伏罂而听。

四、布置作业

1.想办法使矿泉水瓶中的豆粒声音变小或消失。

2.自制一个土电话。

〖板书设计〗

2.声音的传播

声音是通过空气、液体、固体传播的

3.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教学目标〗

1.能从纸屏上小球跳动的试验推测人是怎样感觉到声音的。

2.了解人耳的构造及各部分的作用。

3.知道什么叫噪声及其危害,知道如何保护耳朵。

4.有保护听力的意识及措施。

5.乐意帮助听力有障碍的人。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耳朵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2难点:正确区分噪音和非噪音。

〖教学准备〗

1.演示实验:纸屏、塑料泡沫小球、小鼓、鼓槌;耳朵的模型。

2.分组实验:学生自备一大张纸和透明胶带、剪刀。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播放录音,并让学生听了说说分别是什么声音。

2.谈话:那你知道声音是怎样传到耳朵里去的吗?我们又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一)展现声波被阻碍时发生的现象

1.演示实验:用鼓和吊有小球的纸屏做实验。

2.学生观察:敲小鼓,看纸屏架上吊着的小球会出现什么现象?

3.汇报观察结果。

4.小结:通过敲鼓,让鼓声冲撞纸屏,使纸屏振动。

(二)认识人耳的构造和听觉产生的过程

1.耳朵的构造。(出示耳朵的模型)介绍人耳的内部构造:由耳廓、外耳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