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编制技术要点说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
一、主要任务 (2)
二、规划容 (3)
(一)街区划分 (3)
(二)现状 (4)
(三)功能与规模 (5)
(四)三大设施安排 (9)
(五)城市设计框架 (10)
(六)规划实施 (12)
三、成果要求 (12)
(一)规划文本 (13)
(二)规划图纸 (13)
(三)街区图则 (18)
(四)附录:相关标准 (21)
1.规划用地分类标准与规划用地性质 (21)
2.主要图纸绘图标准 (22)
3.人口容量及就业岗位的估算标准 (25)
附表:市土地使用功能规划图例与绘图规 (27)
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编制技术要点
(第二稿)
一、主要任务
(一)落实城市总体规划和新城规划,统筹综合考虑新城不同类型街区的整治、改造与建设,有序安排新城土地储备、一级开发和现有建设项目的整合,尽快搭建新城全面实施的综合平台。
(二)分解落实新城规划确定的功能定位与规模,合理确定各街区的功能定位、建设规模和公共设施安排等规划容,为分步、分街区、有重点的加快地块层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审批提出上位要求。
新城街区层面控规是市政府批复新城规划的具体细化落实,新城规划确定规模、结构、框架等重大容不得进行调整变更,原则上只能对一些具体和细部进行优化完善。必须调整的,应做专题说明,并按规划调整法定程序上报市政府决定。
(三)加强对新城建设项目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提高规划审批效率,支持新城整治改造、交通市政基础设施、重大功能性项目建设,积极引导并合理调控已有建设项目的开发建设,为加快新城建设项目的安排提供基础依据。
新城街区层面控规的编制,核心是要坚持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适应政府职能转变的需要,探索新思路,运用新理念,采取新方法,促进控规逐步由纯粹的物质层面的空间安排转向公共政策,增强控规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新城街区层面控规的编制,目的是要处理好四个方面的关系:一是政府与市场,就是要区分好控规该管什么不该管什么。对于三大设施和资源环境等涉及公共利益的管制,要更深更细更加刚性;对于主要由市场配置的容,主要是通过制定规则和把握总量进行调节,要有所弹性,不宜规定的过细过死。二是市区两级政府,就是要更加明确市区两级政府在规划实施上的事权划分。对于涉及新城总体发展规模、时序、市级职能的体现和市域重大设施的规划安排等容,应依据新城规划明确和细化,以便市级政府在把握总盘子基础上掌控新城发展方向;对于涉及具体实施操作等区县政府更加了解实际情况的容,要留有余地。三是远期和近期,就是把握好远期目标和近期现实之间的关系。对于远期实施的街区不做过细的规定,对于近期难以确定的容提出控制性要求及指出多方案可行性,对于近期重点实施的街区进行细化研究。在明确整体原则、控制总量及强制性容基础上,为远期发展留出多种可能
性,并为街区下一步分街区控规分步编制审批提供基础依据。四是控规与其他专业专项规划,就是要充分协调好控规与其他专业专项规划的关系。街区层面控规编制应与产业、交通、市政及公共服务设施等规划密切协同,加强与区县相关主管部门的合作,对于没有矛盾的原则上应落实到用地上,对于尚不能达成一致的或专项规划尚未最终完成的,应做主要容衔接并为未来建设留出协商解决的多种可能性。
二、规划容
(一)街区划分
1.街区划分目的
《新城控制性详细规划(街区层面)编制技术要点》以新城规划为准则,结合
新城综合交通规划和市政专项规划,在新城围片区(或组团)的基础上划定街区,
以街区为单位进行“总量分解”,结合综合承载力分析确定街区的人口容量和建筑容
量,确定街区层面的规划控制要素,保证公共空间、公益性公共设施、交通市政基
础设施的规模和用地。并以此作为下一阶段以街区为单位进行深入到地块层面控规
编制和审批的依据。具体到地块层面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必须满足《新城控制性详细
规划(街区层面)编制技术要点》中提出的总量控制和各项控制要求,完成各地块
分幅图则的编制。并在满足各类设施总量不变、均衡分布的基础上将各类设施落实
到具体地块。今后各地块控制指标的调整,必须在街区满足总量控制的前提下实施
动态平衡。
2.街区划分原则
规划围以新城集中建设区为主,以新城规划街区划分为基础,对规划街区可以
进行深化调整,作为进一步深化到地块层面的控规编制和控规局部调整的最小研究
围和城市建设管理的基本单位。边界划分可以参考:
✧城市快速路、主要道路及次要道路作为划分街区的分界线;
✧围合成一定规模或具有某些特定功能的区域(如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
等);
✧尽量与社区行政管理分区相一致,为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的统一奠定基础;
✧除一些特定功能区外,考虑到文化、教育、体育、卫生医疗等设施资源的
配置标准和服务水平要求,建议街区规模约为2-4平方公里。
(二)现状
现状调查主要包括自然资源现状、建设现状、用地权属和审批情况四部分。
1.自然资源现状由调查、评估和结论三部分组成,通过调查摸清底数,通过评估提出明确的结论,确定需要保护和控制的类型和围。
自然资源调查主要进行地形地貌与自然资源、风险避让、文物及古树名木等的调查。
✧地形地貌、自然资源
应充分考虑自然地形地貌对用地功能布局的影响。进行现状各类自然资源调查,落实其空间分布。
✧风险避让
分析规划围地质构造和地质灾害情况,落实地质构造分区,落实地震断裂带、泥石流、崩塌、塌陷、滑坡等地质灾害区分布情况,评估对用地建设的影响,提出工程建设的控制要求,保障城市安全。
✧现状文物、地下埋藏区及古树名木、优秀近现代建筑
分级落实文物保护单位、优秀近现代建筑、古树名木的位置、围,已划定保护围及建设控制地带的应予以落实。
✧用地综合评价
根据以上各类要素,综合评价用地的适宜建设情况,汇总现状用地评价图。
2.对街区土地使用和房屋状况进行分类调查统计,提出街区现状建设总量和分类建设规模。
对街区现状土地使用情况和建设情况进行分析,明确划定可改造用地和新发展用地。
可改造用地指新城建成区近期有必要及有可能进行调整改造的用地,包括:
✧现状建筑质量及环境质量较差的建成区;
✧与地区功能不协调的单位,如污染扰民、高能耗、低产出的企业等;
✧无法进一步发展的单位,如现状矛盾较多的商业设施等;
✧综合考虑可以更新、改造的地段。
此类地区应集中布局缺乏的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优化布局提高建设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