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院.ppt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书院精讲PPT课件
进行教学,极大地提高了书院的教育质量 ,其根本目的在 于促进学业的进步,这反映出书院考课制度的成熟
经费管理
• 来源多样化 • 家族继承或供奉、私人捐赠或主办、地方士绅集资合办、官府出资 • 学田制
• 书院经济上一般是独立的或是自给自足的,在组织管理 上也多是自主自治的,因而在学术上也较为自由,能够 维持书院的稳定发展和学术上的独立。古代书院人才辈 出、影响广泛,不能不说与经济独立、学术自治,书院 一众师生没有后顾之忧有着直接的联系。
三、对当今高等教育的启示
• 精简机构,鼓励学生参与管理 •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建立良好师生互动 • 提高师资力量,改善教学质量 • 倡导学术自治,扩大办学自主权
教育宗旨
• 弘扬学术,培养实用性人才
《大学》开篇首先要求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 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麓书院旨在“成就人材,以传道而济斯民也” 白鹿洞书院 “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讲实理,育实才,而求实用”,主张要培养“经国济世之才”。
书院的设立宗旨基本上可以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类目来概括,在整个书院史上 具有广泛影响。
自由讲学为主,兼容并包的教学组织形式
• 书院的教学方式主要可分为聚徒讲学、个别施教和生徒自学几种,而主要教学形式有名儒学者升堂讲说、
名儒会讲、自由讲学、以及后来的分斋教学 。
• 会讲制度
•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老师进行的聚会讲学,学生在下面听讲的同时如果有疑问也可以进行“质疑问难’’, 使知识达到双向或多向交流。
兼容儒学经典与实用学科的教学内容
• 基础课程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四书
• 延伸教材 :《诗》、《书》、《礼》、《易》、《春秋》 • 以经史为主的弹性课程 ,课程设置宽泛灵活,内容包罗
经费管理
• 来源多样化 • 家族继承或供奉、私人捐赠或主办、地方士绅集资合办、官府出资 • 学田制
• 书院经济上一般是独立的或是自给自足的,在组织管理 上也多是自主自治的,因而在学术上也较为自由,能够 维持书院的稳定发展和学术上的独立。古代书院人才辈 出、影响广泛,不能不说与经济独立、学术自治,书院 一众师生没有后顾之忧有着直接的联系。
三、对当今高等教育的启示
• 精简机构,鼓励学生参与管理 • 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建立良好师生互动 • 提高师资力量,改善教学质量 • 倡导学术自治,扩大办学自主权
教育宗旨
• 弘扬学术,培养实用性人才
《大学》开篇首先要求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 善。”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岳麓书院旨在“成就人材,以传道而济斯民也” 白鹿洞书院 “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讲实理,育实才,而求实用”,主张要培养“经国济世之才”。
书院的设立宗旨基本上可以用“格物、致知、诚意、正心、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八个类目来概括,在整个书院史上 具有广泛影响。
自由讲学为主,兼容并包的教学组织形式
• 书院的教学方式主要可分为聚徒讲学、个别施教和生徒自学几种,而主要教学形式有名儒学者升堂讲说、
名儒会讲、自由讲学、以及后来的分斋教学 。
• 会讲制度
• 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老师进行的聚会讲学,学生在下面听讲的同时如果有疑问也可以进行“质疑问难’’, 使知识达到双向或多向交流。
兼容儒学经典与实用学科的教学内容
• 基础课程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四书
• 延伸教材 :《诗》、《书》、《礼》、《易》、《春秋》 • 以经史为主的弹性课程 ,课程设置宽泛灵活,内容包罗
中国古代书院建筑 ppt课件
岳麓自古就是文化名山。西晋以前为道士活动据点。曾建万寿宫、崇真观等。西晋泰 始四年(268年)麓山寺创立。东晋陶侃曾建杉庵读书于此。六朝建道林寺。唐代马 燧建“道林精舍”。唐末五代智璇等二僧建屋办学,形成书院的雏形。北宋开宝九年 (公元976年),潭州太守朱洞因袭扩建,创立岳麓书院;大中祥符八年(公元1015 年),宋真宗召见山长周式,赐“岳麓书院”额,岳麓书院遂为全国四大书院之一。
夏、商、周设庠(xiáng )、序、学、校以教 之。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 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 — —《孟子·滕文公上》
《周礼》称:“乡有庠,州有序,党有校,闾有 塾”;
《礼记·学记第十八》称:“古之教者,家有塾、 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作为整个建筑群中
最大的一个。类似
于宫廷建筑中的大
雄宝殿。以讲堂为
中心向四周扩展。
整个建筑群基本沿
中轴线对称,建筑
一共为3进。
13
作为岳麓书院的主入 口,也是站在书院外 最先看到的外体。但 在建筑体积上偏小于 大门。这也体现了中 国人内敛的性格。采 用的是抬梁式结构, 檐枋上画有苏式彩画, 白墙青瓦,典型的中 国古典南方名居的特 点。
隋代改为国子监。国子监成为文教管理机 构,下设国子学与太学 。
唐代出现书院萌芽,书院成为重要的科举 预备学校。
宋代则是书院大发展的时期,出现了“四 大书院”——白鹿洞书院. 应天书院.岳麓书 院和嵩阳书院。
元明清时期私学逐渐官学化,国子监也成 为唯一的最高学府。
PPT课件
4
北京国子监
PPT课件
9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是中国古代 四大书院之一,历史上著 名的高等学府及学术文化 中心。岳麓书院自北宋开 宝九年(976)正式创立 以来,历经宋、元、明、 清各代,至清光绪二十九 年(公元1903年)改为湖 南高等学堂,尔后相继改 为湖南高等师范学校、湖 南公立工业专门学校, 1926年正式定名湖南大学。 历时千年,弦歌不绝,故 PPT课件 世称“千年学府”。 10
书院教育PPT课件
.
22
• 明初,朱元璋奉行“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 的政策。重视地方官学的复兴,而不倡导书院教育。全国 书院颓废,岳麓书院也因此沉寂了百余年。成化(1465- 1487)年间,书院开始逐渐恢复。
• 明宣德始,经地方官员陈钢、杨茂元、王韬、吴世忠等多 次修复扩建,岳麓书院主体建筑第一次集中在中轴线上, 主轴线前延至湘江西岸,后延至岳麓山巅,配以亭台牌坊, 于轴线一侧建立文庙,形成了书院历史上亭台相济、楼阁 相望、山水相融的壮丽景观。书院的讲学、藏书、祭祀三 大功能得到了全面的恢复和发展。
• 1008年,当地人曹诚“请以金三百万建学于先生(杨 悫)之庐”,在其旧址建筑院舍150间,藏书1500卷, 并愿以学舍入官,并请令戚同文之孙戚舜宾主院,以 曹诚为助教,经由应天府知府上报朝廷,受到宋真宗 赞赏,翌年将该书院正式赐额为“应天府书院”。
•
.
29
• 1043年,宋仁宗下旨将应天书院改为南京国子监, 成为北宋最高学府之一。
.
40
• 书院兴盛——宋代
• 名书院的出现——中国四大书院; • 书院数量攀升——为唐五代的5倍; • 书院人才兴盛——培养了众多人才。
.
41
• 思考
• 宋代书院兴盛原因?
• 宋代经济繁荣; • 宋代重文抑武之策; • 宋代科举发达; • 宋代官学不能满足士人需求; • 宋代印刷术的改进……
.
42
.
16
• 嵩阳书院
• 位于河南登封市城北3公里峻极峰下,因坐落于嵩山之阳, 故名。
• 原名嵩阳寺,创建于484年(北魏太和八年),605(年年 隋大业年间)更名为嵩阳观。
• 隋炀帝大业年间(605—618年),更名为嵩阳观,为道教 活动场所。
中国书院-英语PPT介绍
THANK YOU!
The Songyang Academy at the foot of Song Mountain, Henan Province, is one of “ Four Well-known Academies in Song Dynasty” and is a famous scenic area. It has a history of about 1, 000 years。 The Junji Mountain, the main hill of Song Mountain, is the main scenic spot at Song Mountain 1492m high. 嵩阳书院在嵩山南麓、河南省内,是四大书院之一,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书院既是教学机构又是学术研究机构,有不同学派 的学者莅临讲学,学院的学生也可自由听讲。书院 十分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学术交流,师生关 系融洽。
Four academy in ancient China
White hart hole academy Song yang academy
Yuelu academy
Ying tian fu academy
Bailu Dong Academy, built in 940 AD is one of the four famous academies in China. It is situated in the south of Wulao peak in Lushan Mountain, in jiangxi province 白鹿洞书院,建于公元940年,是中国四大书院之一。位于江西庐山五老峰。
CHINA ACDEMY
中国书院
Academy appeared in China in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end in Qing dynasty is education, an important organizational form, politically and education
宋代的书院制度优质教学课件
宋代的书院制度
• 一、书院的产生及其原因
•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 人创办和组织为主,将图书的收藏、校对与教 学、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 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其丰富的教学经 验和灵活多变的办学方式,为历代教育家所取 鉴。
• 书院之名,肇始于唐代,当时只是官方修书、 藏书的机构,像唐代的集贤书院、丽正书院, 其性质相当于皇家图书馆。唐末五代战乱频 繁、仕途险恶,一些学者不愿做官,隐居山 林或乡间闾巷读书讲学,吸引了一些士子前 来求学,书院开始具有讲学授徒的功能,如 白鹿洞书院和应天府书院。但唐末五代的书 院数量少,规模不大,故其影响有限。北宋 初期,书院开始兴旺起来,其规模和数量大 幅度扩展,成为宋初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一,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宋初官学 却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士人求学需求很大, 却苦无其所,在这种情况下,书院应运而生,起 到了填补官学空白的作用,为广大士子提供了读 书求学的场所。
• 第二,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宋初提倡 文治,但国家一时又无力大量创办官学,故朝廷 对书院给予多方面的表彰和赞助。像著名的白鹿 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都得 到朝廷赐书、赐匾额、赐学田和奖励办学者等不 同形式的支持,这些支持无疑是促进宋初书院兴 盛的直接动因之一。
• 嵩阳书院
• 5.石鼓书院,位于湖南衡阳北二里鼓山迥雁 峰下。书院之名最早见于唐代,初为唐代士 人李宽私人读书之处。宋至道三年(997年), 郡人李士真于请求郡守“即故址设书院,居
衡之学者。”石鼓书院创建不久便改为州学, 遂废而不修。
• 石鼓书院
• 6.茅山书院,位于浙江江宁府三茅山后。约
• 一“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规范了书院教育的基本宗 旨,就是要贯彻“明人伦”的纲常礼教。
• 一、书院的产生及其原因
•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它以私 人创办和组织为主,将图书的收藏、校对与教 学、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 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其丰富的教学经 验和灵活多变的办学方式,为历代教育家所取 鉴。
• 书院之名,肇始于唐代,当时只是官方修书、 藏书的机构,像唐代的集贤书院、丽正书院, 其性质相当于皇家图书馆。唐末五代战乱频 繁、仕途险恶,一些学者不愿做官,隐居山 林或乡间闾巷读书讲学,吸引了一些士子前 来求学,书院开始具有讲学授徒的功能,如 白鹿洞书院和应天府书院。但唐末五代的书 院数量少,规模不大,故其影响有限。北宋 初期,书院开始兴旺起来,其规模和数量大 幅度扩展,成为宋初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第一,北宋科举取士规模日益扩大,而宋初官学 却长期处于低迷不振的状态。士人求学需求很大, 却苦无其所,在这种情况下,书院应运而生,起 到了填补官学空白的作用,为广大士子提供了读 书求学的场所。
• 第二,朝廷崇尚儒术,鼓励民间办学。宋初提倡 文治,但国家一时又无力大量创办官学,故朝廷 对书院给予多方面的表彰和赞助。像著名的白鹿 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院都得 到朝廷赐书、赐匾额、赐学田和奖励办学者等不 同形式的支持,这些支持无疑是促进宋初书院兴 盛的直接动因之一。
• 嵩阳书院
• 5.石鼓书院,位于湖南衡阳北二里鼓山迥雁 峰下。书院之名最早见于唐代,初为唐代士 人李宽私人读书之处。宋至道三年(997年), 郡人李士真于请求郡守“即故址设书院,居
衡之学者。”石鼓书院创建不久便改为州学, 遂废而不修。
• 石鼓书院
• 6.茅山书院,位于浙江江宁府三茅山后。约
• 一“五教之目: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 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规范了书院教育的基本宗 旨,就是要贯彻“明人伦”的纲常礼教。
古代的书院制度课件.ppt
极为便利,是促成宋代书院兴旺发展的重要基础。
https:///html/2018/1019/5240102232001322.
7
两宋的书院
• (1)北宋最为著名的六所书院 • 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
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
https:///html/2018/1019/5240102衡阳市)北石鼓山。
https:///html/2018/1019/5240102232001322.
13
茅山书院
• 茅山书院:在 江苏江宁府茅 山(今江苏金 坛县) 。
https:///html/2018/1019/5240102232001322.
• 明代最著名的书院是位于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
https:///html/2018/1019/5240102232001322.
17
• •
家风 事声 国雨 事声 天读 下书 事声 事声 事声 关入 心耳
https:///html/2018/1019/5240102232001322.
10
嵩阳书院
• 河南登封县太室山(嵩山) 南麓。
https:///html/2018/1019/5240102232001322.
11
应天府书院
• 在应天府所在 睢阳(今河南 商丘),又名睢 阳书院。
https:///html/2018/1019/5240102232001322.
5
• (一)唐代的书院
二、书院的发展
• 书院的名称最早见于唐代,那时的书院有官方创办和 私人设置的两类。
• 官方创办的书院只是校书、藏书的场所,如唐代的丽 正书院。唐开元六年(718)将乾元院改为丽正修书院, 十三年(725)改丽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
https:///html/2018/1019/5240102232001322.
7
两宋的书院
• (1)北宋最为著名的六所书院 • 白鹿洞书院、岳麓书院、应天府书院、嵩阳书
院、石鼓书院、茅山书院。
https:///html/2018/1019/5240102衡阳市)北石鼓山。
https:///html/2018/1019/5240102232001322.
13
茅山书院
• 茅山书院:在 江苏江宁府茅 山(今江苏金 坛县) 。
https:///html/2018/1019/5240102232001322.
• 明代最著名的书院是位于江苏无锡的东林书院。
https:///html/2018/1019/5240102232001322.
17
• •
家风 事声 国雨 事声 天读 下书 事声 事声 事声 关入 心耳
https:///html/2018/1019/5240102232001322.
10
嵩阳书院
• 河南登封县太室山(嵩山) 南麓。
https:///html/2018/1019/5240102232001322.
11
应天府书院
• 在应天府所在 睢阳(今河南 商丘),又名睢 阳书院。
https:///html/2018/1019/5240102232001322.
5
• (一)唐代的书院
二、书院的发展
• 书院的名称最早见于唐代,那时的书院有官方创办和 私人设置的两类。
• 官方创办的书院只是校书、藏书的场所,如唐代的丽 正书院。唐开元六年(718)将乾元院改为丽正修书院, 十三年(725)改丽正修书院为集贤殿书院。
中国古代建筑书院
开拓则十分开敞,两者相互映
发,构成有机联系,反映了书
院教育的特点,成为沟通天人
关系的一种显现。儒家士大夫
•书院严谨的建筑群体,是社会群体意识的 表现,反映了“礼乐相成”的思想。一般 而言,每一所书院都有包括讲堂、斋舍、 书楼、祠堂在内的建筑群。这个建筑群从 每个殿堂厅房所居的位置、装饰到总体格
们在其中把置身宁静闲适的大 自然、寄情山水作为自己的生 活理想,自然恬淡的心境和宁 静幽美的山水悠然合一,也体 现了儒家之道的超越性的一面。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
中国古代建筑书院
➢书院建筑群力求中轴对称的理想布局,以居中为尊;通过轴线层次序列,以别尊卑、上下、主次、 内外,达到由序达敬的目的;又通过不同特点的庭院天井的空间组合,达到以和至亲的目的;以此形 成一个序中有和,和中有序,和序统一的整体。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古代建筑书院
演讲完毕,谢谢听讲!
再见,see you again
局都遵循纲常礼教的严谨秩序,使书院师
生置身于一种浓厚的政治伦常的观念和秩
序之中。这一切,正是儒家之道的世俗性
的一面。
PPT文档演模板
中国古代建筑书院
➢书院建筑以讲堂为中心,中轴对称,庭院天井组合,布局严整。中轴一般三、四进,即由大门、讲 堂、祭殿和书楼,或两者结合,依次排列,亦有增设二门、文昌阁等建筑,多达五、六进,体现了书 院以讲学、藏书、供祀的“三大事业”的主体地位。斋舍则对称分列于中轴两侧,或前或后,各成院 落,以满足居学读书的需要,少则数间,多则数十、百间。其它厨湢仓廒、亭台楼阁,则因院因地有 别,相应配置,不拘一格。
中国古代建筑--书院
PPT文档演模板
2020/11/2
中国古代四大书院 (英文PPT)
Bailudong
Academy
白 鹿 洞
It is located at the southern foot of Houping Mountain, 10 kilometers south of the Wulao Peak of Lushan Mountain, Jiangxi province.
Zhudong, the satrap of Tanzhou, founded Yuelu Academy and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the lecture part of the academy.
Southern Song Dynasty (AD 1165)
Qing Dynasty (AD 1903)
Songyang Temple as a center of Confucian
activities, which was called Taiyi
Academy.
In the Song Dynasty (AD 1035)
•Renovated•
The president was set up to manage the affairs of the academy. It was rechristened detail
Academy
Song dynasty Yuan dynasty
Tang dynasty
Ming dynasty Qing dynasty
An important organizational form of ancient education. education
Important influences politics
•Improved•
中国历代各大书院简介PPT文档共33页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பைடு நூலகம்
中国历代各大书院简介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中国书院-英语--介绍ppt课件
8
Ying tian fu academy also called Sui yang academy.Located
in ShangQiuXian . Founded in the later Jin dynasty,
northern get everbright. Today the only remaining buildings,
The Junji Mountain, the main hill of Song Mountain, is the main scenic spot at Song
Mountain 1492m high. 嵩阳书院在嵩山南麓、河南省内,是四大书院之一,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7
Yuelu college of the west bank in Changsha in Hunan XiangJiang river scenic national 4A scenic capital. As one of the four famous ancient Chinese academy。
produced.
宋朝文风渐起,读书人纷纷要求有一块供自己读书之
地,而政府尚没有充足的实力兴办学校,也无力顾及
教育,书院就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了。
3
The academy not only is the teaching organization also is the scholarly research organization, has the different school of thought scholar to visit the lecture, institute's students also may listen freely. The academy pays much attention to cultivate students' self-study ability and academic exchanges, the teacher and student relations is harmonious.
Ying tian fu academy also called Sui yang academy.Located
in ShangQiuXian . Founded in the later Jin dynasty,
northern get everbright. Today the only remaining buildings,
The Junji Mountain, the main hill of Song Mountain, is the main scenic spot at Song
Mountain 1492m high. 嵩阳书院在嵩山南麓、河南省内,是四大书院之一,距今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7
Yuelu college of the west bank in Changsha in Hunan XiangJiang river scenic national 4A scenic capital. As one of the four famous ancient Chinese academy。
produced.
宋朝文风渐起,读书人纷纷要求有一块供自己读书之
地,而政府尚没有充足的实力兴办学校,也无力顾及
教育,书院就在这种背景之下产生了。
3
The academy not only is the teaching organization also is the scholarly research organization, has the different school of thought scholar to visit the lecture, institute's students also may listen freely. The academy pays much attention to cultivate students' self-study ability and academic exchanges, the teacher and student relations is harmonious.
中国书院
而不学。
——朱熹
中国人收藏书籍时,在扉页加盖私章以证明 而在西方,则是使用藏书票来收藏 某人的藏书。 书籍的。
我国藏书章的应用
西方藏书票的应用
同学们,你知道我国古代有哪些著名的书院吗?
岳麓书院
光贤书院
白鹿洞书院
天一阁(中国现存年代最早的私家藏书楼)
中国国家图书馆
学校电子阅览室和传统阅览室
同学们,能否讲出我国古代刻苦读书的故事?
多少有关读书的名言警句?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无一事而不学,无一时而不学,无一处
书院小考课件
五老去天不盈尺,俯视人世烟云重。我欲 揽秀色,一一青芙蓉。举手石扇开半掩, 绿鬟玉女如相逢。风雷隐隐万壑泻,凭崖 倚树闻清钟。洞门之外百丈松,千株尽化 为苍龙。驾苍龙,骑白鹿,泉堪饮,芝可 服,何人肯入空山宿?空山空山即我屋, 一卷黄庭石上读。”绘出了白鹿洞的幽美 之境,抒发了笔者的空超之情。今天的游 客和诗词书法爱好者,见了无不反复吟诵, 细心品味。
中国古代书院——嵩阳书院
央视国际 (2005年02月28日 16:43)
嵩阳书院,原名嵩阳寺,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 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因 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始建于北魏太和八年 (公元484年),隋唐时名嵩阳观,五代后周名太 乙书院。宋代赐名太室书院,宋太宗赐书院匾额 和九经印书。北宋景佑二年(公元1035年)改名嵩 阳书院。南宋时嵩阳书院已废。清康熙年间重建。
从汉武帝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受封,历经千 载沧桑而依然生机勃勃,诚不愧伟岸英武了。 院外偏西有唐天宝三年(公元744年)刻立的“大 唐嵩阳观纪圣德感应之颂”碑,俗称“大唐 碑”,碑高8米,是嵩山地区最大的石碑,它记 述的是道士孙太冲为唐明皇李隆基炼“九转金 丹”的故事,事属荒诞不经,但碑却立得光前 隆后:由号称“口蜜腹剑”的唐代宰相李林甫 撰文,当时的书法名家徐浩书写。徐浩的隶书 端正工整,笔法俊逸遒劲。岁月流逝,千载易 过,炼丹的荒唐事已成笑料,而“大唐嵩阳观 纪圣德感应之颂”却因为是唐隶佳品引来一代 又一代的欣赏观摩者,这也是立碑之人始2005年02月28日 16:18 白鹿洞书院是我国宋代最高学府之一, 居中国古代四大书院之首,与当时的睢阳、 石鼓、岳麓书院齐名,合称“天下四大书 院”。宋代理学大师朱熹,在此提出的教 育思想成为中国古代的准则,在世界教育 史上也有重要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41
茅山书院
又名金山书院,由处士侯遗北宋天圣二年(1024)创建于江苏句容的茅山,是北宋 六大书院之一。现已无存。 宋仁宗时处士侯遗所建,院址在江宁府三茅山后侧,故称茅山书院。侯氏在此教 授生徒十余年。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经江宁知府王随奏请,朝廷赐给田亩, 充书院经费。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迁至金坛县顾龙山之麓. 在众多书院中,人们最为熟知的莫过于宋代的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 院、应天府书院。事实上,除了四大书院的说法,历史上还曾有过六大书院一说, 金坛的茅山书院就位列其中。只可惜,茅山书院的旧址早已无存,后人亦少有茅山 书院的记载,近世茅山书院之名几乎销声匿迹。今日探究茅山书院之兴衰,既能体 察中国书院历史的变迁,也可重温金坛崇文尚学的古风。
返回
35/41
应天书院
起源之早,规模之大,持续之久,人才之多,居四大书院之首。所以,《宋史》 记载:“宋朝兴学,始于商丘”。1998年国家邮电部在商丘举办了四大书院邮票首 发仪式. 应天府书院即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其前身为南都学舍,为五代后晋时的商丘 人杨悫创办,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国家4A级风景区商丘古城南湖畔,为中国古 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书 院,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应天书院改为府学,为应天府书院,庆历三年 (1043年)改为南京(北宋陪都,今河南商丘)国子监,为北宋最高学府。北宋初 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书院设于繁华闹市,人才辈出。随着晏殊、范仲淹等 的加入,应天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位居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应天书院是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被尊为四大书院之首。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南侵,应天府书院毁于战乱。同时也因南宋偏安, 就读于书院的文人、士子纷纷南迁,中国书院教育中心向南移,在南宋理学大盛日 时,应天府书院已不如白鹿洞书院,未能扮演文化传承角色。
36/41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岳麓山风景区,为中 国古代著名四大书院之一;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岳麓山风景区重要观光点。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 976年),一千余年来,这所誉满海内外的著名学府,历经宋、元、明、清时势变迁, 迨及晚清(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千年学府, 弦歌不绝”,至今书院仍作为湖南大学下属的办学机构面向全球招生。 关于“四大书院”有多种说法,但唯有岳麓为诸家共推,反映了古之学者对岳 麓的推崇。
19/34
20/34
21/34
茅山书院(镇江句容)
22/34
23/34
茅山书院女子体道班开班
24/34
徂徕书院(泰安)
25/34
遗址
26/34
丽泽书院(金华)
27/34
28/34
29/34
东林书院(无锡)
30/34
31/34
32/34
33/34
背景音乐:《碧涧流泉》
PPS制作:MJF 2013.12.30
37/41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 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 时称嵩阳寺,至唐代改为嵩阳观,到五代时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宋代理学的“洛 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 发源地之一。明末书院毁于兵燹,清代康熙时重建。嵩阳书院经历代多次增建修补, 规模逐渐形成,布局日趋严整。书院的建制,古朴雅致,大方不俗. 嵩阳书院因其独特的儒学教育建筑性质,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 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2006年12月5日,嵩山古建筑群,包括嵩阳书院作为 河南省唯一一处独立项目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0年3月 9日,嵩山历史建筑群是2010年国务院确定的中国唯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2010年8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嵩阳书院等登封一批建筑列为非物质文化 遗产.
40/41
丽泽书院
原名丽泽堂,亦叫丽泽书堂,是南宋四大书院之一。为南宋著名思想家、史学 家、文学家、教育家吕祖谦(1137-1181,金华人)讲学会友之所,设于宋乾道初 (约1165-1166)。吕祖谦这一讲学会友之所,系其曾祖父东莱郡侯吕好问于建炎年 间宋室南迁时携全家自开封迁居金华时所借之官屋。据宋 · 楼钥《东莱吕太史祠堂记》 记载:“其地在光孝观侧(清金华县学后,今市内一览亭东北),四方学者皆受业 于此”。因屋前临二湖,故取堂名为“丽泽”,人称“丽泽书堂”。
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原址在衡阳石 鼓山,时衡州名士李宽在石鼓山寻真观旁结庐读书,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邑 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赐额“石 鼓书院”,遂与睢阳、白鹿洞、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书院主要建筑有武候 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合江亭。1944年7月,石鼓书院在衡阳 保卫战中毁于日军炮火。2008年当地政府仿照清代石鼓书院格局重建了石鼓书院。 38/41
更多精彩请访问:
七度蝈蝈推荐 其博客:/u/1373747324
34/34
洛阳丽正书院
点击院名回该院首页
在唐开元十二年(724年),由玄宗李隆基颁诏,。于东都洛阳明福门外建立,是 收集、整理全国各种图书典籍,撰写国史时政,奏献筹策建议,举荐治世良才,溶 藏书、研究、举贤为一体的全国最早、最大的一所官办书院。书院成立后,集中全 国一批著名文人、学者在此任修书、侍讲等事,张说总其事。它虽然不是后来意义 上的那种聚徒讲学机构,但它孕育了以后渐起的各类书院“培养人才”、“研究史 籍”的学风,奠定了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群星璀灿的基石,在我国书院教育发展史上 有着不可磨灭的开创之功。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叛乱,攻陷东都洛阳,纵 兵大掠。次年,安禄山在洛阳谮 称大燕皇帝。至德二年(757年),安禄山之子安庆绪 杀安禄山于洛阳宫内,继皇帝位。同年,郭子仪收复洛阳。乾元二年(759年),史思 明杀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井于次年攻破洛阳。上元二年(761年),唐朝借回纥兵 收复洛阳。安史之乱中,由于叛军和回纥兵的焚杀抢掠,帝都洛阳损失惨重. 原黄巢起义军将领朱温,又名朱全忠、朱晃,降唐后任宣武镇节度使,治开封。 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朱全忠与河南尹张全义营建东都洛阳。昭宗天祐元年 (904 年)四月,朱全忠毁长安城,挟昭宗迁都洛阳。天祐四年(907年),唐哀帝禅位于朱全 忠,改元开平,因宣武镇治所乃古大梁,朱温又曾封梁王,故以梁为国号,都开封, 以洛阳为西都。开平三年(909年)正月,朱温迁都洛阳,以开封为东都.
徂徕书院
南宋宰相范成大《骖鸾录》首举徂徕书院,在历史上,范成大最早的提出了古 代四大书院之说:“诸郡未命教时,天下书院四:徂徕、金山、岳麓、石鼓”。中 国古代四大书院的说法,即起源于此。 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曾言:“宋世学术之盛,安定、泰山为之先河,程朱二先 生皆以为然。” 在古代,泰山徂徕书院,曾在中国书院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41/41
丽正书院(洛阳)
2/34
点击看说明
3/34
应天书院(商丘)
4/34
5/34
6/34
岳麓书院(长沙)
7/34
8/34
9/34
10/34
11/34
嵩阳书院(登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34
13/34
14/34
石鼓书院(衡阳)
15/34
10/21 16/34
17/34
白鹿洞书院(庐山)
18/34
重庆自驾游/
中国最早的官办书院开始于唐朝,为开元六年(718年)唐玄宗在东都洛阳的丽正书 院。宋代书院的兴起是始于范仲淹执掌南都府学,特别是庆历新政之后,在北宋盛极一 时。这时候出现了四大书院的说法。到了南宋更盛,各延大儒主持,成为理学书院。 元朝时书院制度更为兴盛,专讲程朱之学,并供祀两宋理学家。明朝初年书院转衰, 直到王阳明出,书院再度兴盛。随后书院因批评时政,遭当道之忌,明世宗、张居正皆 曾毁书院,尤其是东林书院事件,魏忠贤尽毁天下书院,书院乃大没落。 满清入主中国,对书院所保存的元气,犹有馀悸,继续抑制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 年),正式明令各省建书院,改采鼓励态度,书院渐兴;惟不分官立私立,皆受政府监督, 不复宋元时的讲学自由。清王枚《睢州志· 公署》:“今之州署为旧时洛学书院。书院创 于雍正时刘公蓟植,后没于水。道光时马公移建于署西袁氏(袁可立)宅,与州署邻。 直到庚子后新政,庚子诏令将全国书院改制为新式学堂,书院制度瓦解。 本片介绍中国最著名的十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 (星子县白鹿镇境内),西有左翼山,南有卓尔山,三山环台,一水(贯道溪)中 流,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全院山地面积为3000亩,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 山环水合,幽静清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初为唐代贞元元年 (785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隐居读书之处。李渤养一白鹿,出入跟随,人称之白鹿 先生。后李渤为江州刺史,于隐居旧址建台,引流植花,号为白鹿洞,其实并没有 洞,只因四周青山怀抱,貌如洞状而已,白鹿洞四山环合,俯视似洞,因此而名。 唐末兵乱,高雅之士来此读书。南唐开元年间,李善道、朱弼等人在此置田聚徒讲 学,称为“庐山园学”。宋初扩建书院,与睢阳、石鼓、岳麓并称四大书院。南宋 时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受命知南康军,到白鹿洞书院察看遗址,请孝宗批准, 筹款建屋,征集图书,聘请名师、广集生徒,亲任洞主,亲自讲学,并制定了“博 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五条教规,即有名的《白鹿洞书院揭 示》。《〈白鹿洞书院教条》不但体现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而且成为南宋以后中国 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样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至此, 白鹿洞书院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誉为“海内书院第一”,“一时文风士习之盛济 济焉,彬彬焉”它与岳麓书院一样,成为宋代传习理学的重要基地。
茅山书院
又名金山书院,由处士侯遗北宋天圣二年(1024)创建于江苏句容的茅山,是北宋 六大书院之一。现已无存。 宋仁宗时处士侯遗所建,院址在江宁府三茅山后侧,故称茅山书院。侯氏在此教 授生徒十余年。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经江宁知府王随奏请,朝廷赐给田亩, 充书院经费。南宋咸淳七年(1271年),迁至金坛县顾龙山之麓. 在众多书院中,人们最为熟知的莫过于宋代的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石鼓书 院、应天府书院。事实上,除了四大书院的说法,历史上还曾有过六大书院一说, 金坛的茅山书院就位列其中。只可惜,茅山书院的旧址早已无存,后人亦少有茅山 书院的记载,近世茅山书院之名几乎销声匿迹。今日探究茅山书院之兴衰,既能体 察中国书院历史的变迁,也可重温金坛崇文尚学的古风。
返回
35/41
应天书院
起源之早,规模之大,持续之久,人才之多,居四大书院之首。所以,《宋史》 记载:“宋朝兴学,始于商丘”。1998年国家邮电部在商丘举办了四大书院邮票首 发仪式. 应天府书院即应天书院、睢阳书院,其前身为南都学舍,为五代后晋时的商丘 人杨悫创办,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睢阳区国家4A级风景区商丘古城南湖畔,为中国古 代著名的四大书院之一。北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宋真宗正式赐额为应天书 院,宋仁宗景佑元年(1034年),应天书院改为府学,为应天府书院,庆历三年 (1043年)改为南京(北宋陪都,今河南商丘)国子监,为北宋最高学府。北宋初 书院多设于山林胜地,唯应天书院设于繁华闹市,人才辈出。随着晏殊、范仲淹等 的加入,应天书院逐渐发展为北宋最具影响力的书院,位居北宋四大书院之首。 应天书院是古代书院中唯一一个升级为国子监的书院,被尊为四大书院之首。 宋钦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南侵,应天府书院毁于战乱。同时也因南宋偏安, 就读于书院的文人、士子纷纷南迁,中国书院教育中心向南移,在南宋理学大盛日 时,应天府书院已不如白鹿洞书院,未能扮演文化传承角色。
36/41
岳麓书院
岳麓书院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国家5A级风景名胜岳麓山风景区,为中 国古代著名四大书院之一;1988年,岳麓书院建筑群被国务院批准为第三批国家重 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岳麓山风景区重要观光点。书院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 976年),一千余年来,这所誉满海内外的著名学府,历经宋、元、明、清时势变迁, 迨及晚清(1903年)改制为湖南高等学堂,1926年正式定名为湖南大学。“千年学府, 弦歌不绝”,至今书院仍作为湖南大学下属的办学机构面向全球招生。 关于“四大书院”有多种说法,但唯有岳麓为诸家共推,反映了古之学者对岳 麓的推崇。
19/34
20/34
21/34
茅山书院(镇江句容)
22/34
23/34
茅山书院女子体道班开班
24/34
徂徕书院(泰安)
25/34
遗址
26/34
丽泽书院(金华)
27/34
28/34
29/34
东林书院(无锡)
30/34
31/34
32/34
33/34
背景音乐:《碧涧流泉》
PPS制作:MJF 2013.12.30
37/41
嵩阳书院
嵩阳书院,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区北2.5公里嵩山南麓,背靠峻极峰,面对双溪河, 因坐落在嵩山之阳而得名嵩阳书院。创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时, 时称嵩阳寺,至唐代改为嵩阳观,到五代时周代改建为太室书院。宋代理学的“洛 学”创世人程颢、程颐兄弟都曾在嵩阳书院讲学,此后,嵩阳书院成为宋代理学的 发源地之一。明末书院毁于兵燹,清代康熙时重建。嵩阳书院经历代多次增建修补, 规模逐渐形成,布局日趋严整。书院的建制,古朴雅致,大方不俗. 嵩阳书院因其独特的儒学教育建筑性质,被称为研究中国古代书院建筑、教育 制度以及儒家文化的“标本”。2006年12月5日,嵩山古建筑群,包括嵩阳书院作为 河南省唯一一处独立项目被国家文物局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2010年3月 9日,嵩山历史建筑群是2010年国务院确定的中国唯一世界文化遗产申报项目。 2010年8月1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将嵩阳书院等登封一批建筑列为非物质文化 遗产.
40/41
丽泽书院
原名丽泽堂,亦叫丽泽书堂,是南宋四大书院之一。为南宋著名思想家、史学 家、文学家、教育家吕祖谦(1137-1181,金华人)讲学会友之所,设于宋乾道初 (约1165-1166)。吕祖谦这一讲学会友之所,系其曾祖父东莱郡侯吕好问于建炎年 间宋室南迁时携全家自开封迁居金华时所借之官屋。据宋 · 楼钥《东莱吕太史祠堂记》 记载:“其地在光孝观侧(清金华县学后,今市内一览亭东北),四方学者皆受业 于此”。因屋前临二湖,故取堂名为“丽泽”,人称“丽泽书堂”。
石鼓书院
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原址在衡阳石 鼓山,时衡州名士李宽在石鼓山寻真观旁结庐读书,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邑 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赐额“石 鼓书院”,遂与睢阳、白鹿洞、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书院主要建筑有武候 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合江亭。1944年7月,石鼓书院在衡阳 保卫战中毁于日军炮火。2008年当地政府仿照清代石鼓书院格局重建了石鼓书院。 38/41
更多精彩请访问:
七度蝈蝈推荐 其博客:/u/1373747324
34/34
洛阳丽正书院
点击院名回该院首页
在唐开元十二年(724年),由玄宗李隆基颁诏,。于东都洛阳明福门外建立,是 收集、整理全国各种图书典籍,撰写国史时政,奏献筹策建议,举荐治世良才,溶 藏书、研究、举贤为一体的全国最早、最大的一所官办书院。书院成立后,集中全 国一批著名文人、学者在此任修书、侍讲等事,张说总其事。它虽然不是后来意义 上的那种聚徒讲学机构,但它孕育了以后渐起的各类书院“培养人才”、“研究史 籍”的学风,奠定了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群星璀灿的基石,在我国书院教育发展史上 有着不可磨灭的开创之功。 唐天宝十四年(755年)冬,安禄山、史思明在范阳起兵叛乱,攻陷东都洛阳,纵 兵大掠。次年,安禄山在洛阳谮 称大燕皇帝。至德二年(757年),安禄山之子安庆绪 杀安禄山于洛阳宫内,继皇帝位。同年,郭子仪收复洛阳。乾元二年(759年),史思 明杀安庆绪,自称大燕皇帝,井于次年攻破洛阳。上元二年(761年),唐朝借回纥兵 收复洛阳。安史之乱中,由于叛军和回纥兵的焚杀抢掠,帝都洛阳损失惨重. 原黄巢起义军将领朱温,又名朱全忠、朱晃,降唐后任宣武镇节度使,治开封。 唐昭宗乾宁三年(896年),朱全忠与河南尹张全义营建东都洛阳。昭宗天祐元年 (904 年)四月,朱全忠毁长安城,挟昭宗迁都洛阳。天祐四年(907年),唐哀帝禅位于朱全 忠,改元开平,因宣武镇治所乃古大梁,朱温又曾封梁王,故以梁为国号,都开封, 以洛阳为西都。开平三年(909年)正月,朱温迁都洛阳,以开封为东都.
徂徕书院
南宋宰相范成大《骖鸾录》首举徂徕书院,在历史上,范成大最早的提出了古 代四大书院之说:“诸郡未命教时,天下书院四:徂徕、金山、岳麓、石鼓”。中 国古代四大书院的说法,即起源于此。 清代著名学者全祖望曾言:“宋世学术之盛,安定、泰山为之先河,程朱二先 生皆以为然。” 在古代,泰山徂徕书院,曾在中国书院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41/41
丽正书院(洛阳)
2/34
点击看说明
3/34
应天书院(商丘)
4/34
5/34
6/34
岳麓书院(长沙)
7/34
8/34
9/34
10/34
11/34
嵩阳书院(登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2/34
13/34
14/34
石鼓书院(衡阳)
15/34
10/21 16/34
17/34
白鹿洞书院(庐山)
18/34
重庆自驾游/
中国最早的官办书院开始于唐朝,为开元六年(718年)唐玄宗在东都洛阳的丽正书 院。宋代书院的兴起是始于范仲淹执掌南都府学,特别是庆历新政之后,在北宋盛极一 时。这时候出现了四大书院的说法。到了南宋更盛,各延大儒主持,成为理学书院。 元朝时书院制度更为兴盛,专讲程朱之学,并供祀两宋理学家。明朝初年书院转衰, 直到王阳明出,书院再度兴盛。随后书院因批评时政,遭当道之忌,明世宗、张居正皆 曾毁书院,尤其是东林书院事件,魏忠贤尽毁天下书院,书院乃大没落。 满清入主中国,对书院所保存的元气,犹有馀悸,继续抑制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 年),正式明令各省建书院,改采鼓励态度,书院渐兴;惟不分官立私立,皆受政府监督, 不复宋元时的讲学自由。清王枚《睢州志· 公署》:“今之州署为旧时洛学书院。书院创 于雍正时刘公蓟植,后没于水。道光时马公移建于署西袁氏(袁可立)宅,与州署邻。 直到庚子后新政,庚子诏令将全国书院改制为新式学堂,书院制度瓦解。 本片介绍中国最著名的十大书院。
白鹿洞书院
白鹿洞书院为宋代四大书院之一。位于江西省九江市庐山五老峰南麓后屏山下 (星子县白鹿镇境内),西有左翼山,南有卓尔山,三山环台,一水(贯道溪)中 流,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全院山地面积为3000亩,建筑面积为3800平方米。 山环水合,幽静清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书院“始于唐、盛于宋,沿于明清”,至今已有1000多年。初为唐代贞元元年 (785年)洛阳人李渤与其兄隐居读书之处。李渤养一白鹿,出入跟随,人称之白鹿 先生。后李渤为江州刺史,于隐居旧址建台,引流植花,号为白鹿洞,其实并没有 洞,只因四周青山怀抱,貌如洞状而已,白鹿洞四山环合,俯视似洞,因此而名。 唐末兵乱,高雅之士来此读书。南唐开元年间,李善道、朱弼等人在此置田聚徒讲 学,称为“庐山园学”。宋初扩建书院,与睢阳、石鼓、岳麓并称四大书院。南宋 时著名的理学家、教育家朱熹受命知南康军,到白鹿洞书院察看遗址,请孝宗批准, 筹款建屋,征集图书,聘请名师、广集生徒,亲任洞主,亲自讲学,并制定了“博 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等五条教规,即有名的《白鹿洞书院揭 示》。《〈白鹿洞书院教条》不但体现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 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经典为基础的教育思想,而且成为南宋以后中国 封建社会七百年书院办学的样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规章制度之一。至此, 白鹿洞书院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誉为“海内书院第一”,“一时文风士习之盛济 济焉,彬彬焉”它与岳麓书院一样,成为宋代传习理学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