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性散文之“由实入虚”法
写作手法虚实结合
写作手法虚实结合1、化虚为实。
例(1):于金池的《思念》结尾段“依稀中,我的眼前出现了一片草原,有一个女孩,她那随风飘动的衣襟,犹如系在草原上的飘带……”。
这样的文章结尾段,就把“思念”这一抽象的情感化作了实的影象,既表现了深深的思念之情,起到了言已尽而回味无尽的表现效果,又再现了女孩美丽的形象。
使文章生动、优美、富有灵气。
例(2):王灵芝的《妈妈的爱》结尾段“妈妈的爱,为我架起了一座美丽的彩虹桥,我踏着它走向幸福、美好……”。
妈妈的爱,是抽象的,文章用具体形象的事物“美丽的彩虹桥”,来表现抽象的妈妈的爱,是化虚为实的写法。
这样,就赋予了妈妈的爱以优美的形象感,并由此顺势关联了“踏着它走向幸福、美好”意象,使中心鲜明、深刻;使结尾段优美、形象。
例(3):吴彦鹏的“作文片段练习”中的“我的回忆被一道强烈的声波所震碎”。
回忆被唤醒是虚的,震碎的是形象的实的。
此句运用了化虚为实的写作技法。
有文采,表现力强。
例(4):张可的“作文片段练习”中的“妈妈的这番话,犹如一阵清风吹散了我心中的乌云,露出了我那片晴朗的天空。
而心里的石头,也好像变成了羽毛,使我变得轻松自在。
”妈妈的这番话,带给我的感受,是抽象的难以直接表达的,此处巧妙地化虚为实(乌云、明朗天空、羽毛,形象易感知,是实的),就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并且优美、灵动。
2、引实入虚。
例(1):吴彦鹏的“作文片段练习”中的“我全天都束缚在数字与ABC之间,一个人坐在桌子前,看着数学书上密密麻麻的阿拉伯数字,我的脑袋都大了。
此时,一阵微风将我吹回童年时光,那时多么快乐呀!和小伙伴们在蓝天白云下玩耍,在绿草上、野花旁平躺。
一位满头白发的老翁,将我们带到软绵绵的白云上,七彩缤纷的彩虹上”。
此语段中,写学习的苦恼、受束缚是写实,忆童年的自由、快乐是写虚。
“一阵微风”巧妙的引实入虚,形成对比,反衬效果强烈,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
(当然了,童话色彩也是此语段的一个特色,只不过与本文话题无关,就免谈了。
简论散文的实与虚
简论散文的实与虚散文的实与虚,可实中有虚,也可虚中有实。
先说实中有虚,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文中开篇就说: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
这句是文眼,作用是在情绪上涵盖下文。
心情的苦闷,当然有时代及个人的因素,主要的就是彷徨中苦于无路好走,不过作者并没有过多地交代。
倘若那样,不仅入题不够直接,还显得罗嗦,所以只需一笔带过。
至于下文所写,当然就是如何遣闷了。
散心需要一个静境,而荷塘是一个适宜的去处。
中间三段写荷塘月色的文字,各有侧重。
先写荷叶荷花,再写塘中月色,最后写四面蓊蓊郁郁的树,则是必要的背景。
这样,一个静谧的情境便形成了。
只有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难以对应到心境上去。
因为作者虽然在漫步中获得了一些喜悦,但终究抵不过愁闷,所以只能通过一句话排除在外。
从这里,或许还可见出诗与文的不同。
在诗中这样的细节可以不写,在文中则不可一概忽略,这正可表明散文家写实的一面。
针对他人的异议,作者还特地撰文表明自己确实听到过蝉声。
这样的辩解,大可表明作者的观感是基于写实的。
当然,现实的境况不管如何渲染,总是有限,只有想象不受这个限制。
由现实而到想象,便进入虚写的层次,写的是另一种安慰。
因莲想到采莲的旧俗,本是很自然的事情。
但作者说:“那是一个热闹的季节,也是一个风流的季节。
”这里的“热闹”与上文写蝉声蛙声的热闹,字面反复,但一者出于现实,一者出于想象。
还有一个词是“风流”,二者并举,也可见出一种向往。
文中引用梁元帝的《采莲赋》,具体描绘了采莲的场景。
那采莲的场面及人物的活动,情景如画。
“这真是有趣的事,可惜我们现在早已无福消受了。
”热闹也罢,风流也罢,毕竟离现实太遥远了。
接着又引用《西洲曲》的诗句,仍是写采莲的。
诗句中有“莲子清如水”,便又由眼前见不着水而想到江南的流水。
这样地惦记着江南,又添出一种乡愁来。
作者一边想,一边往回走,又由想象回到现实。
现实是到了自己的门前,照应开头,环境气氛仍是寂静的。
再看虚中有实,比如李乐薇的《我的空中楼阁》,文中所说的空中楼阁,是指一个理想的居处。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议论文如何透过现象入本质五法
高考作文写作提升课堂:议论文如何透过现象入本质五法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现象和本质两个方面,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是现象的理性概括。
我们对待任何事物只有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那么,写作时怎样才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呢?一般来说,写记叙文,应着眼于人物思想品质和精神世界的发掘;写议论文,应在纷纭复杂的事物表象中,剥去现象的外壳,抓住问题的核心,高屋建瓴地确立自己的观点。
具体来说,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一、以小见大,见微知著写作时,选取的虽是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却能表现重大的思想意义。
如佳作《三生有幸遇上你》中,作者只選取了日常生活中与班主任有关的几件平凡事例加以描写,从外貌到服饰,从谈话到送物,从写信到送考,细节传神,形象逼真地写出了班主任老师对自己的无比关爱,充分挖掘出了老师的本质内涵,讴歌了老师的崇高品德,收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二、由表及里,入木三分由表及里就是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现象是“表”,本质是“里”。
议论文的思想要想深刻透彻,就要抓住问题的要害,作出入木三分的分析,揭示事物内部的深层意蕴。
如佳作《万紫千红总是春——我看高考》中,作者将父辈们的高考与如今的高考进行对比,由表及里,阐明高考的重要性,同时也印证了不管是哪一时期的高考,都是“万紫千红总是春”的情形,也都是人生中最重要的“春天”,这样分析就从现象深入到本质,文章的思想就深刻起来了。
三、比较综合,善于类推事物的现象是多变的,而本质是比较稳定的。
事物的本质都要通过一定的现象表现出来,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大量的现象及其联系进行深入的、全面的分析研究和比较综合,并善于类推,在剖析事理的基础上,反映现实生活,从而挖掘出发人深思的本质内涵,使文章的论证更有深度。
四、由实到虚,开掘本质选取材料不能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象上,而应该揭示它蕴含的精神实质。
比如在一篇文章中,作者选取了在新加坡“闯红灯”这样一件“实事”,但并没有就事论事,而是充分发掘这一事实背后的精神实质:所有汽车司机的让路行动,实际上是“人文素养的约束”,体现了新加坡高度的人文精神和先进的人本理念。
2020年中考作文指导:“虚实结合手法”的表现与方法
2020年中考作文指导:“虚实结合手法”的表现与方法虚实结合是写作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无论是写哪一种体裁的文章,都必须做到虚实结合。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虚实结合手法”的表现与方法,欢迎大家参考!【“虚实结合手法”的表现与方法】那么什么是虚实结合呢?就是把抽象的述说与具体的描写结合起来。
或者是把眼前现实生活的描写与回忆、想象结合起来。
写作中如果用到这种手法,文章就会变得更生动、形象,更有韵味。
那么虚实结合有哪些表现,在写作中又有哪些方法能做到这一点呢?我将从以下几方面進行论述——一、化虚为实化虚为实,总体上说,就是化抽象为具体。
具体地说,就是在构思时,由抽象的文题去联想具体的事物。
在行文时,由抽象的文意去想象具体的事情。
前者如由文题“品味痛苦”去联想:痛苦就是半夜犯了酒渴,却没水喝;痛苦就是老师的课让人昏昏欲睡,自己却坐在第一排。
后者如由文意“有时希望就是痛苦”去想象:痛苦就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变得平庸,却无能为力;痛苦就是高兴地捡起一张百元大钞,却发现它是一张假钞。
显然,前者由抽象的“品味痛苦”联想到了具体事物,后者由抽象的“希望就是痛苦”也想象到了具体事情。
但无论是前者,还是后者,都化抽象为具体,变得具体可感了。
做到化虚为实,方法多种多样,但主要的有两种:一是具体化。
就是说,通过事物或实物,把抽象的变成具体的;变得眼睛可见,耳朵可听,双手可摸。
比如将抽象的“成熟”具体化:成熟是领导讲完“笑话”之后,哪怕再没有想笑的感觉,也要率先哈哈大笑;成熟是受到表彰时,首先感谢领导的关怀爱护和同事朋友们的关心、帮助和支持。
这样,本来抽象的“成熟”就显得非常地具体。
二是形象化。
就是通过比喻、比拟等手法,将抽象的变成形象的;变得栩栩如生,形象生动,活泼感人。
比如将抽象的“愿望”形象化:愿望是远山丛中的高峰,是忘不到头的公路,是驶向远方的巨轮。
这样,将“愿望”比作“高峰”、“公路”、“巨轮”,化抽象为具体,变得相当形象了。
议论性散文写作的五把金钥匙(一)
议论性散文写作的五把金钥匙(一)作者:唐惠忠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12年第31期顾名思义,议论性散文是散文的一个品种,它借助议论等方式表达作者的观点,其思想内涵是理,写作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
此类散文可包容丰富的内容,便于表达深刻的思想,抒发真挚的情感,彰显习作者的文化底蕴。
选写议论性散文,可以说是应试作文获取高分的一条有效途径。
一、掀起“盖头”说特点议论性散文与一般的议论文有明显区别。
议论文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直接表明作者观点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完整的议论文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个要素,在论证时,常采用例证、引证、喻证、正反对比、归谬等方法。
而议论性散文虽然也有议论的因素,也要表达对某一事物、现象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它一般不需要严密的逻辑去论证,整篇文章不是一个完整的论证过程。
议论性散文最重要的两个特点,一是说理时常常运用文学语言来表达,需要读者穿透文字的含义,领悟内蕴,阅读起来不像常规议论文那样枯燥,而是在品味散文的优美韵律中体味说理的精警有力;二是这种散文在说理时,常常伴随着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个性色彩,它以“情”感染读者,以个性化的风格吸引读者。
二、给你五把“金钥匙”学写议论性散文,有五把“金钥匙”不能不了然于心并紧握于手:钥匙一:“由事入理”,拓展文章的思想深度在立意方面,议论性散文大都“由事入理”、以小见大——多从生活中的小事写起,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言一行都能成为文章的起点;从小事出发,表现的却是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
事实上,时常感动于生活中的缕风片云,珍惜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点滴感受(不要怕它不成熟、不完整),善于发掘感性材料的内在意蕴,是写好议论性散文的源头活水。
例如冰心的《往事之二》,从雪天送朋友返回时发现足迹被雪掩盖起笔,生发出人生渺茫、岁月飘忽的深沉感慨。
作家把生活的感受与体验经咀嚼、回味、沉淀,再经过提炼、结晶之后表达出来,使主题得以抽象与深化。
议论文写作中如何将材料化实为虚
议论文写作中如何将材料化实为虚作者:徐俊贤来源:《作文通讯·高中版》2020年第02期什么是议论文中的“化实为虚”呢?实,就是一个个真实的生活片断、生活场景,也可以是一个个的人、一桩桩的事、一幅幅的景。
议论文中的名人事例、社会现象、时事热点等是事,也是实。
而虚,就是对人、事、物、景背后的意义、价值进行思考、分析、阐释,这是理,也是虚。
所以今天所讲的议论文中“化实为虚”的含义,就是指作者通过在文中列举和描述相关素材,分析素材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完成有效的素材和观点之间的相互支持,最终推动文章内容的展开或深入。
实与虚的结合,使观点有据可依,让文章更有说服力。
实是虚的基础,虚是实的深入。
学会“化实为虚”是议论文升格的有效方法。
但在议论文写作中,将内容“化实为虚”时存在不少问题。
太实,是当下很多同学在议论文写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太实,指在写作时,作者希望通过大量的素材运用使论证更充分有力,于是大篇幅描述素材本身,忽视了把素材和观点进行结合,仅仅陈述现象,或简单得出结论,缺乏对现象背后的意义、价值的深入思考和分析。
我们要知道,事是为理服务的,实是为虚服务的。
有实无虚或者虚实分离,就不可能成就一篇逻辑严谨、有说服力的议论文。
只有经过充分的诠释和分析,得出有深度的思想和见解,才能成就一篇优秀的议论文。
下面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人一生中总会面临许多选择,我们常在有些选择面前左右为难,犹豫不决。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
关于“选择”的话题,可以写的内容很多。
但这个题目不是以“选择”为话题进行漫谈,因此只看到“选择”二字就开始泛谈“选择”的话,就是没有在与题目对话。
题目中指出的是一种关于选择的社会现象:在选择面前左右为难,犹豫不决。
题目中要求“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思考”,这里的“这一现象”指的不是宽泛的“选择”,而是“人们难以选择”,题目要求对这一现象谈看法。
由实到虚的写作手法
由实到虚的写作手法我常常幻想,假如我是一阵风,那该多好啊。
我就可以像个超级大侠一样,在天地间自由穿梭,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完全不受拘束。
我要是风啊,就像一个调皮的小毛孩,在城市的大街小巷里横冲直撞。
看到那些在街上行走的人们,我就悄悄凑过去,猛地吹起他们的头发,让他们瞬间变成“超级赛亚人”,头发一根根直立起来,那模样简直搞笑极了。
我还会偷偷钻进女孩的裙子里,让她们又羞又恼地赶紧捂住裙摆,就像守护宝藏的小卫士。
我这阵风可不会只在城市里捣蛋。
到了田野里,我就像是一个勤劳的农夫助手。
我轻轻地吹过麦田,麦浪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一波一波地翻滚着,我就像是那海洋里的弄潮儿。
我会温柔地抚摸着每一株麦苗,像是在给它们挠痒痒,告诉它们:“小宝贝们,快快长大呀。
”当我来到森林的时候,我又成了大自然的指挥家。
我吹动树叶发出沙沙的声响,就像奏响了一曲宏大的交响乐。
那些高大的树木就像是我的乐队成员,随着我的指挥,尽情地摇摆着身躯,它们的枝叶相互摩擦碰撞,仿佛是在敲打着各种乐器。
有时候,我也会像个急性子的快递员。
当我路过海边的时候,看到那些帆船在海面上慢悠悠地晃悠,我就一下子冲过去,鼓起腮帮子使劲吹,让帆船像离弦之箭一样在海面上飞驰,那些船员们估计都要被我这突如其来的“助力”惊到,就像坐在火箭上的小老鼠,又兴奋又有点害怕。
不过呢,我要是风,偶尔也会是个爱恶作剧的小坏蛋。
当有情侣在公园里浪漫散步的时候,我就会突然来个大变向,把他们精心准备的野餐吹得七零八落,食物在地上滚来滚去,像是一群四处逃窜的小老鼠。
看着他们手忙脚乱的样子,我会在一旁偷笑,就像一个偷到糖果的小孩。
要是我能变成风,我还想去沙漠里走一遭。
我要像一个超级大力士,把那些沙子卷起来,堆成各种各样奇形怪状的沙丘城堡,把沙漠变成我的大型游乐场。
我要让沙子在我的吹拂下跳舞,就像一群欢快的小精灵。
我还想成为一阵有魔法的风,当城市被雾霾笼罩的时候,我就像一个超级清洁员,呼呼地吹走那些脏空气,把蓝天和白云重新还给大家。
议论文写作中如何将材料化实为虚
议论文写作中如何将材料化实为虚华东师大一附中徐俊贤什么是议论文中的“化实为虚”呢?实,就是一个个真实的生活片断、生活场景,也可以是一个个的人、一桩桩的事、一幅幅的景。
议论文中的名人事例、社会现象、时事热点等是事,也是实。
而虚,就是对人、事、物、景背后的意义、价值进行思考、分析、阐释,这是理,也是虚。
所以今天所讲的议论文中“化实为虚”的含义,就是指作者通过在文中列举和描述相关素材,分析素材背后的意义和价值,完成有效的素材和观点之间的相互支持,最终推动文章内容的展开或深入。
实与虚的结合,使观点有据可依,让文章更有说服力。
实是虚的基础,虚是实的深入。
学会“化实为虚”是议论文升格的有效方法。
但在议论文写作中,将内容“化实为虚”时存在不少问题。
太实,是当下很多同学在议论文写作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太实,指在写作时,作者希望通过大量的素材运用使论证更充分有力,于是大篇幅描述素材本身,忽视了把素材和观点进行结合,仅仅陈述现象,或简单得出结论,缺乏对现象背后的意义、价值的深入思考和分析。
我们要知道,事是为理服务的,实是为虚服务的。
有实无虚或者虚实分离,就不可能成就一篇逻辑严谨、有说服力的议论文。
只有经过充分的诠释和分析,得出有深度的思想和见解,才能成就一篇优秀的议论文。
下面通过具体例子进行说明。
人一生中总会面临许多选择,我们常在有些选择面前左右为难,犹豫不决。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思考。
要求:1.题目自拟;2.不少于800字。
关于“选择”的话题,可以写的内容很多。
但这个题目不是以“选择”为话题进行漫谈,因此只看到“选择”二字就开始泛谈“选择”的话,就是没有在与题目对话。
题目中指出的是一种关于选择的社会现象:在选择面前左右为难,犹豫不决。
题目中要求“谈谈你对这一现象的思考”,这里的“这一现象”指的不是宽泛的“选择”,而是“人们难以选择”,题目要求对这一现象谈看法。
题目解析. All Rights Reserved.生活中的我们总是面对各种选择,小到一道选择题,大到人生的价值取向。
由实到虚的写作手法
由实到虚的写作手法写作这事儿,就像盖房子。
实的部分,那就是一砖一瓦,实实在在的材料;虚的部分呢,就像是房子里流淌的空气,看不见摸不着,却让整个房子有了生机和灵魂。
咱先说说这实的部分。
实,就是那些能让读者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东西。
比如说,你写一个人,他的外貌、穿着、动作,这都是实的。
就像你写一个老太太,“她满脸皱纹,像一道道沟壑,头发花白,乱蓬蓬地像个鸡窝,穿着一件打满补丁的旧棉袄,一瘸一拐地走着。
”这就是实,读者脑海里马上就能浮现出这个老太太的形象来。
再比如写一个场景,“菜市场里人声鼎沸,吆喝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
卖菜的摊位上,红彤彤的西红柿堆得像小山,绿油油的青菜还带着水珠,活蹦乱跳的鱼虾在盆子里挣扎。
”这是不是让你感觉仿佛置身于那个热闹的菜市场?那什么是虚呢?虚就像是给这实实在在的场景或者人物披上了一层梦幻的纱巾。
还是说那个老太太,“她那满脸的皱纹,每一道都诉说着岁月的沧桑,那花白的头发,仿佛承载着一生的风雨。
”这就是虚,是从外表深入到内心,从具体的形象上升到一种情感或者哲理。
写场景也是一样,“菜市场的喧闹中,蕴含着生活的烟火气,每一声吆喝,每一次讨价还价,都是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这就是从实到虚,从表面的热闹看到了背后的生活真谛。
咱们写文章的时候,为啥要从实到虚呢?你想想,如果光有实,文章就显得干巴巴的,没有深度,没有韵味。
就好比只有骨架没有血肉的人,能站着,但没啥魅力。
但要是光有虚呢?那就飘在空中,让人摸不着头脑,云里雾里的不知道你想说啥。
比如说写秋天,你要是光写“树叶黄了,落了一地”,这是实,但不够精彩。
要是加上“那一片片落叶,像是时光的信笺,带着对夏天的眷恋,飘然而下”,这就有虚的感觉了,是不是一下子就让秋天有了诗意?再比如写一次考试失败,实的写“我看着那张满是红叉的试卷,眼泪止不住地流”,虚的写“那一个个红叉,仿佛是我梦想路上的绊脚石,让我迷茫,让我不知所措。
”这样一结合,是不是更能让读者感受到你的痛苦和失落?总之啊,由实到虚的写作手法,就像是给文章注入了灵魂,让它变得有血有肉,有声有色。
浅论散文实与虚之间的关系
浅论散文实与虚之间的关系浅论散文实与虚之间的关系【内容提要】散文能否虚构?这已经是个老问题了。
围绕这个问题,散文界展开的集中讨论,仅近年来就有好几次,但讨论的结果却始终见仁见智,莫衷一是。
有的论者在分析解读大量中外散文作品的基础上指出:真实地表现自我、以及自我所能感知到的客观世界,是散文最重要和最基本的特征,是散文区别于小说的最后疆界,因此,散文不允许任何虚构,否则,它就失去了自身的特质,同时也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
但是有人认为散文既然是文学的一种,那么,它就应当和其他文学样式一样,享有虚构的权利,可以通过虚构来丰富自身的艺术表现力,那种散文不能虚构的说法是陈腐落后的,只能束缚散文的繁荣与发展。
正所谓众说纷纭,本文就散文的纪实性与虚构问题两方面关系进行浅显论述。
【关键字】散文记实性虚构关系神韵散文作为一种散行书写,鲜有“体式”的文学样式,它与小说的最终区别,就在于前者重在“真实”,而后者意在虚构。
如果散文一旦可以像小说那样随心所欲地编织故事,来去自由地塑造人物,那么,它便不仅解除了自身底线性的叙事规约,而且完全破坏了读者的心理期待和接受前提。
在这种情况下,散文还有什么理由在文学的家族里自立门户呢?显而易见,相比之下,那种散文允许虚构,但要基本真实的观点,更值得我们重视,因为它既给作家留出了创造的空间,又坚持了散文的本质个性,使散文变得左右逢源。
当然,这种观点仍有不足之处,这就是,它没有沿着既定的思路,进一步指出实现散文的允许虚构和基本真实,又需要遵循怎样的规律?又有哪些具体特点?而这恰恰是我们应该做深入辨析的。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年轻人的兴趣发生很大的转移,文学受到了冷漠,散文却一支独秀。
五四新文学运动中,小说、诗歌和戏剧也是力作杰出,很多作品风靡一时,为什么只有散文在文学低迷的时候,被当代读者接受,甚至可以说,在当代文学发生危机时,散文曾经支撑起人们对文学的信心。
这样的现象耐人寻味,这究竟是什么原因?1、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兴趣发生了转移,散文以贴近人生的亲切,赢得了读者的心。
高考作文化实为虚的技巧-精选教育文档
高考作文化实为虚的技巧高考作文题有实有虚,实题指客观的、具体的、眼前的实物,比如“水”、“门”、“路”“牛”“窗前”“玉兰花”等。
虚题指主观的、抽象的、含蓄的意义,比如“美”、“奉献”、“追求”、“温馨”、“暖流”、“幸福”、“苦难”等。
遇到实题,如果仅仅就物写物,那样的文章是缺乏深度的,唯有采取化实为虚之法,在描写实物时,让事物蕴含一定的思想意义,在描写实物的前提下,揭示出它的本质意义,这样,才能写出文章的深度和厚度。
那么,怎样化实为虚呢?(一)通过描写具体实物,蕴含精神境界。
微型散文《墙头草》写道:“我家门前有一堵土墙,墙上长一排杂草。
春天,它们抽出了青青的茎,长出了青青的叶,没有过几天,墙头上就一丛青翠照人了。
这些草们,它们不要人们浇灌一滴水,也不要人们施一点肥,它们凭借夜晚的一点露水,凭借坚硬墙壁中的一丝养分,郁郁葱葱地生长着。
太阳晒不死它,旱天渴不死它,狂风拔不走它,雷电轰不垮它。
到了夏初的时候,它们也绽开一朵朵杂色小花,装扮一角天空,装扮农家的小院,装扮人们的生活,还把一丝丝香气送给我,送给你,送给他。
当暴雨袭来时,它用柔弱的身体挡住风雨,保护了墙壁,保护了庭院。
墙头草啊,我爱你!”这篇文章借助墙头草的形象,蕴含的是那种坚强不屈、乐于奉献的精神境界。
(二)通过描写具体景物,引出哲理意义。
《小溪》写道:“请走进大自然。
让我们放眼观看,你看那山间小溪。
一脉溪水像蜿蜒的小蛇,爬行着游过来。
河中央横卧一个土堆,不给溪流放行。
小溪没有停滞不前,它从土堆两边绕过去,然后聚汇一起,又向前奔流而去。
前边不远处有一道土堰,横贯两岸,封锁了前行的道路。
溪流找不到出路,原地徘徊,似乎在等待后面的伙伴。
后边的溪水源源而来,越积越多,终于冲决土堰,向前奔流而去。
在它前边也许还会有很多阻碍,但是溪流总是奔流着,奔流着,直到进入江河,融入大海。
小溪的执着,小溪的耐性,小溪的进取,赋予我前进的力量。
”作者在一番实写之后,作者进行哲理的联想:“人生的道路,也不是平坦的,我们也必须努力地前行,不断的进取,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
寓实于虚写作四法
寓实于虚写作四法好的文章总是实中有虚,虚中有实。
它不但能使读者获得对客观世界的具体感受和鲜明印象,还能启迪读者思考,引发读者深沉、丰富的联想,获得多方面的知识。
写作应该做到“寓实于虚”,这是一条十分重要的经验。
下面介绍四种写法:有人认为写作是一种再现事物本质的活动。
文学写作就是要描摹出事物的“真相”,并通过“真相”,使读者获得对客观世界的具体感受和鲜明印象。
这种写法确实可以增强文章的生动性和真实性。
但另一方面也会带来两个缺点:一是把生活中有血有肉的形象简单化了,读者难以对客观事物产生具体的感觉;二是可能导致概念化倾向,即脱离生活实际。
因此,要做到“寓实于虚”,首先必须掌握三种叙述方式。
第一种是概括叙述。
它是由少及多地集中地叙述某些事实,往往用于揭示事物的特征或蕴含的道理。
例如朱自清的《春》、《背影》都属于这类作品。
所谓“虚”就是指内容要具体而有形象性,它和第一种类型的概括叙述正好相反。
这种写法适合表达细腻的情感,适合于描绘人物的音容笑貌、衣着服饰等,从而使文章生动感人。
可以说,没有比通过叙述事物发展变化过程更能体现情节生动的了。
但这种写法有一定局限性,因为不管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如何活动,作者只能叙述其外部活动,对其内心活动无法展开叙述。
所以,要把事物“写”得栩栩如生,除了叙述要精炼、生动之外,还需要运用典型的事例、细腻的笔触、逼真的描绘来塑造人物形象。
所谓“实”就是指内容要充实,所谓“虚”就是指内容要有具体感,有生活气息。
例如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既具有充实的内容,又洋溢着生活气息,充满了真挚、热烈的感情,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所谓“实”,是指内容必须具体真实,切忌空洞无物,因为“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所谓“虚”,是指内容要有具体感,有生活气息,并非不着边际地去玩弄文字游戏。
要写好事物的某一特点,完全可以写得较为具体、生动。
有时候,写事物的形态、颜色、声响,就比抽象的“天高云淡”“秋水共长天一色”、“美不胜收”的景象更能吸引读者,更能引起读者的想象和联想。
散文突破—由实及虚,兼备形神,分析概括形象 课件 中考一轮复习
农历的六月七月之交,时晴时雨,山野在潮湿中,无数的竹鞭在奋力吮吸, 竹节争先向上,风雅鼓荡,场面奇崛,整座山岭充盈着大气与生机,让热烈 的阳光照彻。(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
(2)人物形象 散文中的人物与小说中的人物有所不同。小说是以塑造人物为中心,反 映社会的主要手段是塑造人物形象。小说中的人物,是作者根据现实生活中 的人物原型加工提炼而成,是艺术的真实,通过这样典型的人物形象反映生 活,更集中,也更有普遍的代表性。散文中的人物形象是为表达散文主旨服 务的,它并非塑造人物,而是借助人物形象表达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所以 散文中可以没有中心人物,也可以有多位中心人物,而人物本身往往是真实 的。 当然,散文中的人物形象同样具有艺术性和思想性,艺术性体现在人物 形象塑造的基本方法上,而思想性则包括人物形象构成生存的支架,把一个个家庭托住,不至 于坠入饥寒之中。而每一枚笋,春日之笋也罢,冬日之笋也罢,对于一位腹 内空洞的人而言,简单地烹调之后,无异于美味了。那些没有成为餐桌美味 者,不舍昼夜继续伸长,令人仰望。那些被山农认为是成熟了的竹子,在叮 叮咚咚的刀斧声中倒下,削去枝叶,顺着规划好的坡道滑下,被长长的平板 车载着,进入再加工的程序。和竹子一样,人也是善于生存的植物,贫瘠清 苦中也会挣扎着生长。我注意到一些竹子的确没有长好,是吃力地拱出石块 的,此后也就一直不能顺畅,总是被压制着扭曲着,不禁让人生出怜悯。只 是我一直认为它会更具备倔强的美感,它的根后来制成了一个老者形象的工 艺品,比其他的更有铁枝虬干的峥嵘了。
对点题型
化实为虚 虚实结合——实题写作的必备技巧
化实为虚虚实结合——实题写作的必备技巧“化实为虚、虚实结合”是文学写作中一种古老而又精妙的技巧。
它能够让文章有节奏感,把文章内容和文字形式结合在一起,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表达出作者的思想,令读者有赏心悦目的体验。
本文通过分析“化实为虚、虚实结合”的写作技巧,来介绍如何运用它来写出浪漫的文学作品。
首先,要明确“化实为虚、虚实结合”的概念。
这种写作技巧是一种凭借抽象作品中实践元素,以及在表达实践内容时用心理描写形式去阐释或包装,来更好地传达作者主观地表达意图的技巧。
也就是说,在文学中,凡是看似客观描写(如描写景物),其实可能都是作者藉由矶持和技巧,加以把握和点染,使其微妙而心灵深受的实践意图而出现的。
这是文学的一大特色之一。
其次,要学会如何运用“化实为虚、虚实结合”的技巧来写出浪漫的文学作品。
写作者可以使用实际事物来投射思想情愫,可以从实际环境中镶嵌出实际的意图,从而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思想。
例如,在一个浪漫的情节中,情侣之间的感情可以用晨曦、黎明、落日、满月等环境因素来投射,表达出他们之间不同程度的爱恋。
写作者也可以借助人物动作、表情变化等来暗示他们的感情,使其动人不已。
最后,要知道如何良好地运用“化实为虚、虚实结合”的技巧来熟练掌握文学写作。
文学写作是一门高超的艺术,写作者可以培养自己的观察力,在生活中发现故事,把感受和思想表达出来,使用技巧来将实践元素和心理描写融合,将感情写得更加真实、有力,让读者真正体会到文字带来的感受。
另外,写作者还要多读书,多用心欣赏那些杰出的文学作品,从中汲取有价值的精华,加强自己的素养,培养自己的学识,以便在以后的创作中更好地应用“化实为虚、虚实结合”的技巧。
综上所述,“化实为虚、虚实结合”是文学写作中一种古老而又精妙的技巧,能够让文章有节奏感,把文章内容和文字形式结合在一起,令读者有赏心悦目的体验。
它的运用要从明确概念开始,学会运用它来写出浪漫的文学作品,使用实际事物来投射思想情愫,熟练掌握文学写作的技巧,多读书,多用心欣赏那些杰出的文学作品,培养自己的学识,以便在以后的创作中更好地应用这种技巧。
“虚”与“实”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
“虚”与“实”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运用作者:邓存阳来源:《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2017年第05期虚实手法在叙事性文章中写作教学实践中运用是非常普遍的,但“虚”与“实”在议论文方面的写作运用却罕有人谈及。
借用虚实这个概念,笔者谈一谈自己在一线教学中在如何使用“虚”“实”这对概念进行写作指导,通过“虚”与“实”的使用实现素材论据的优化配置的目的。
“虚”“实”其实是一对相对的概念,在此笔者把它定义在素材论据所起的作用这一范畴内:在论证方面起主要作用为“实”,起次要作用为“虚”。
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阐述这个问题。
一、“虚”与“实”在文章开头的结合使用先看学生习作例子:种子抓住了春天的衣角,在春回大地时恣意享受成长的新奇,云朵抓住了太阳的温暖,在阵阵的惊雷中开启一段拥抱大地的旅程,雏鹰抓住了风的大手,在蔚蓝的天空中收获高飞的喜悦……商人看中了又大又美的珍珠,即使货箱一空也愿换取它:他看准并抓住了机会,他无怨无悔,也收获了人生路上追求的更高的价值。
这里运用种子、云朵与雏鹰这三种意象,揉比喻、排比、拟人手法于一体,其实它们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引出材料中商人不惜代价买珍珠这个话题,相对而言它们作用是次要的,是“虚”的,但正是有了开头这些“虚”的意象论据,行文就显得多彩多姿,生动形象,体现了作者很好的语文素养。
二、“虚”与“实”在重点段的结合使用先看例子:李密拂动孝心的琴弦,演奏出感天动地的隔代报恩的亲情之歌。
晋武帝多次征召李密,但李密因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供养,于是上书陈情,辞不赴命,以一颗赤子之心却感动了君王,允不出仕。
《陈情表》感人肺腑,也为后人树立起了回报父母劬劳之恩的榜样。
忠孝不能两全,李密的感恩就是至纯至真的孝道。
毛泽东知母病危,日夜兼程返家,于无比之悲痛之中挥笔写了《祭母文》;朱自清孝心至诚,一篇《背影》催人泪下,感人至深;田世国捐肾救母,自称物归原主,诠释了“鸦反哺,羊跪乳”的情义,他们的孝道与李密相比,应是毫不逊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届高三议论文写作训练(二)议论性散文之“由实入虚”法NO.2学习目标:1、学习并初步掌握以景或物为感发点,由实入虚的议论性散文的写法模式;2、写出议论性散文的个性特色和精彩。
学习重点:学习并初步掌握以景或物为感发点,由实入虚的议论性散文的写法模式;学习难点:写出议论性散文的个性特色和精彩。
一、议论性散文的定义:所谓议论性散文,就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议论”,或者说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
从“议论”角度看,它是“议论文”,是要阐明一个论点;从“笔法”角度看,它是“散文”,它不像一般议论文注重理性和逻辑,它侧重的是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
它的思想内涵是理,是对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其目的在于启发人、教育人,散文只是它的写作笔法。
二、议论性散文范文赏鉴:【名家名篇】说村落(阎连科)村落在今天似乎已经成为一个符号。
人们把村落、村庄、乡村等而视之,笼统解释为农民们聚居的地方。
但若仔细辨认,村落、村庄、乡村似乎应该有些什么差别,比如说乡村必然是在偏僻的乡下,而村庄就有可能独立出现在繁闹的城市。
许多大都市里至今还有村庄的存在,但那村庄里的主人却已不是农民了。
然而,这些好像都不重要,人们都不会去刨根问底,重要的是农民聚居的地方和那个地方的人。
【引题】你走在山脉上,阳光斜斜地照着,山梁上除了嘎嘎不止的乌鸦就是徐徐晃动的树,这时候口也渴了,而回答你的是荒凉无垠的黄褐褐干裂的田地。
恰就在这时你听到了井上辘轳的叽咕声,水淋淋的,明亮而又清丽,心中一震,转身看到一凹山腰上有几间、几十间草房,掩映在树木间,仿佛卧在树荫下疲累的牛——这个时候,你心里叫出了“村落”二字,开始对村落有了一些真正的了解。
【描述1】再或,你走在南方稻田的埂上,沉浸在一种诗意里,唐人的诗句、宋人的词句如春风一样掠过你的心头。
放眼良田万顷,正为“东风染尽三千顷,白鹭飞来无处停”的夸张感到贴切时,一阵乌云先自来了。
于是,你惊了手脚,在田埂上跑得东倒西歪。
也就这个当儿,从哪儿划出一条小船,先递你一张荷叶顶在头上,赶着雨水到来之前,把你载到了一丛草房的檐下。
这个时刻,你心里哐当一声,忽然更加明了村落的含义。
【描述2】实际说,村落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就是农民居住的地方这一点。
村落应该还有一种精神、一种温馨、一种微微的甘甜。
村落是和城市相对应的存在,对于农民,它给予他们居住、生活的必需,而对于都市,它给予温暖和诗意。
它既是一种物质存在,又是一种精神存在。
我们可以从村落中找到农民、房舍、树木、耕牛和鸡羊,同时也应该找到农民自身生存的艰辛和对外人所付出的温馨。
古文人怕是最能体味村落的含义的,无论是李、杜、白还是“八大家”,他们对村落的理解,都浓含了“愁滋味”。
可轮到我们,却偏颇得很,不仅没有了对农民的“愁味儿”,连诗境也剩下不多了。
单单地写出愁苦来,那不是村落,而是村落中的人;单单地写出温馨来,那也不是村落,那是村落表面的诗境。
到了今天,村落剩下的就是一个符号,就是聚居农民的某个地方。
所看到和理解的是新楼瓦舍,而农民那千古以来一成不变的生存形式和给别人的温馨、对自己的麻木和忍耐,却被人们从村落中删去了。
【揭示内涵、特征】连我自己,做小说的时候,对于乡村的描绘,也是不断重复着抄袭别人的说法:“站在山梁上望去,村落、沟壑、林地、河流清晰得如在眼前”,或说“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
而实际上,村落真正是个什么,沟壑的意义又是什么,河流在今天到底是什么样儿,我这个自认为是地道的农民的所谓作家,是果真地模糊得如它们都沉在雾中了。
【联系自己创作实际】我不敢说别人什么,而我自己,或多或少,总是感到一种内疚的。
我们对村落意义的删节,并不单单是因为社会发展所致,更重要的,是我们对农民的背叛。
只有在大都市住腻的当儿,我们才会想到村落,而想到的那个村落,除了田园的诗情,对农民的愁情是决然不会有的。
这是当今社会中村落的悲哀,而对于村落以外的人,是什么也谈不上的,或幸或悲。
【反思当今】【写法模式分析】本文是一篇以“说村落”为题的议论性散文,以“村落”为话题线索,采用传统的议论文的思路结构“起承转联合”的程式化和散文化的笔法行文:表达了自己对“村落”含义的独特理解:物质层面来看它是农民的居住地,精神层面来看它包括诗意与温馨、愁苦与艰苦、对自己的麻木与忍耐等精神;唤起人们对村落命运的关注和思考。
第一段——由村落的符号化和含义的模糊引出话题。
第二至三段——以具体描述形象地说明村落的含义。
第四段——由村落的“物质存在”的阐述转入深层的“精神存在”的阐述,“村落应该还有一种精神、一种温馨、一种微微的甘甜”是本段的关键句、中心句。
第五段——联系自己创作实际揭示村落精神的被遗忘。
第六段——反思当今社会村落精神的被遗忘实质。
简而言之,其结构模式可以概括为:引题——具体描述——揭示内涵——联想——反思。
【高考范文】烟火蓝边碗【2016江苏卷】今年喝粥时我用的是一只白底素净的蓝边碗。
你或许会问:如此平淡无奇的碗有什么好说?错矣!此中考究可大着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新居落成,我与父母前往景德镇购买瓷器布置新居。
【引题】这里瓷器种类繁多,有“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的白瓷;有造型精致小巧的骨瓷;有绚丽多彩的斗彩……让人眼花缭乱,美不胜收。
【描述1】买什么好呢?有人说,只要弯了够多尽选造型独特的买,显得荣华富贵的买,精工极致的买,这还不简单?又错啦。
器皿的选择体现了主人的生活态度,不可不慎重。
【内涵1】有的瓷器过于大件且富丽堂皇,赤红、明黄、宝蓝与我家简约的装饰风格不符;有的过于小巧,家人并无英国绅士贵妇那般品下午茶的闲情;有的瓷器上绘着泼墨山水工笔花鸟,我们一行人中行家不知如何鉴赏……如此看来,竟无我们能买的瓷器了!【描述2】突然,这平淡无奇得突兀的蓝边碗闯入我眼帘。
如此简陋的碗会在这里出售?我要走,爸爸却在这碗前驻足许久。
为何?这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家家户户都用的碗,这是盛放了父亲的记忆的碗。
【内涵2】据工作人员介绍,这蓝边碗在传统蓝边碗上加以细节上的改良与创新。
我拿起一只仔细端详,发现手感极好,分量厚重让人踏实。
底足的角度略微加大,让碗显得端庄典雅不失大气。
【描述3】而且这碗极易打理,深受妈妈们喜欢。
蓝边碗没有繁复精致的花纹修饰,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复杂的工艺。
可当你凝视它,就会情不自禁地想起一家人围在一起乐呵呵地吃热腾腾的饭菜的情景;就会想起苦日子里的精打细算的不易;就会想起寻常百姓人家人家烟火的温度……【联想1】蒋勋曾在《品味四讲》中说“纯棉衬衫就像爱人”,让我感动了好久。
一件物品使用久了,就会产生难以割舍的情感,对我来说,蓝边碗亦是如此。
【联想2】景德镇作为瓷都,常有瓷器新品推出,我却独爱这蓝边碗并歌颂它。
因为它注重在细节上的改良,把创新的点子用在提升人们的生活上而不是争一时的噱头。
距离人的生活太远的创意并不是人真正想要的,新鲜感过后便如失了灵敏般只能束之高阁。
【感悟思考】每日捧着这只蓝边碗吃饭,不但手感好,我仿佛能听到它无声的诉说,谆谆教诲我认真踏实地生活的真谛,这,才是它的精魂。
听我如此道来,你可有话反驳?【评语】此文为议论性散文,朴素而有韵味,寓丰腴于平淡之中。
本来,面对一只白底素净的蓝边碗,应该无话可说,可作者却“无话则长”,表达了富有启示意义的主旨:选择应该适合自己,生活应认真踏实。
构思有特色。
“错矣”,“又错啦”,“如此看来,竟无我们能买的瓷器了”,可谓步步蓄势,层层铺垫。
“蓝边碗”前加上“烟火”二字,暗示对比,激发联想,实属灵光一闪,巧慧之举。
判为一类卷,70分。
(蔡建明)【姜堰中学范文】炊烟是一缕不逝的乡魂炊烟是一缕不逝的乡魂,一头系住了游子漂泊了万里之外的心,而另一头系住的,或许并不是那高起的烟囱,而是那些盼归之人紧锁的眉头……【引题】或许,现在许多人早已远离了乡村,他们在城中生长,而炊烟于他们只是一个美好的意象,又或许即使土生土长于农村中的人来说,炊烟也早已消逝了好久,其实,并不是这样。
我始终相信,炊烟深藏在每个人的心中,溶在我们的血液里,就像每个炎黄子孙的血管里都全藏着长江黄河的隐晦涛声,它们都是刻在我们的族谱里的,无论多少代都将传承。
【内涵1】而真正的炊烟,我想,该是游子在空旷的原野上,或是“古道西风瘦马”的陪伴下,穿过“枯藤”“老树”与“昏鸦”的惊鸿似的一瞥中所看见的在夕阳余辉中被染得如云如霞的一缕极细的烟,从地平线上升起却又在空中不断的漫开,化为烟尘,下面却又源源不断地将之补满。
而那块在空中的,却不似一幅极简的泼墨,只需在天这张偌大的空纸上用墨碗洒出一条极细的墨线,直曲、断续或许都不是问题,【描述】但由它染开,便有了几分令人相思的意蕴,所以游子们触目惊心。
炊烟,却在不知不觉中刺痛了他们隐于心田最深处的柔软。
【内涵2】他们全闭上眼,或转过头不敢看它,但心中的刺痛却愈加清晰;他们又会迫不及待地再次睁开眼,多看几眼,因为他们依稀觉得那弯曲的弧度竟恰如心中时刻念着的人的眉弯,不知她们此刻是否也因自己的不归而将眉弯紧锁着,那一桌透着热气的菜肴,也该伴着人等着,直到菜与心俱凉,仍盼自己来尝。
如果真这样,游子会想,西风啊,我愿为你再添些许恨意,去将它们吹散。
【联想】或许,只要来一阵雨或仅仅是一阵不断地风,亦或许只要时间,便会让炊烟化为烟尘,彻底地消散于游子的眼中,但心中的呢,那隐晦于血液中的呢,又该如何?而且,我永远都相信,炊烟是不会散的,不信你问天上的云,它们会告诉你,它们是炊烟的残骸,在你的头顶一直飘扬着,无论是现在,亦或将来。
【思考感悟】所以,只要游子在,云还在,炊烟就在,乡魂不逝,它们足以将你包围。
依稀间,远处好像响起了一首歌,该是王菲的《又见炊烟》……回首,天边,炊烟还在飘荡,未曾停歇。
【往届范文】何时药香再飘起想到中药,就想起儿时外婆为我煎中药的样子:红酥手,黑瓦罐,咕嘟咕嘟冒泡,白雾缭绕中的外婆有着被映红的脸庞,眼睛眯着,躲着烟气。
她努力地不停扇动着大蒲扇,让火候在文武之间变换游走,让中药发挥最大的功效。
她安静地坐在土坡旁的矮凳上,安静地等待药的煎熟。
霞光四起的时候,这样宁静悠远的画面格外动人,在雾气氤氲中【描述】,仿佛煎的不是中药,煎的是年华,煎的是岁月,煎的是历史,煎的是我们一脉相承的古老文化。
【内涵1】是这样古老而又深沉的中药文化让我的童年有了更深刻的内涵。
药香四溢的时候,便是我去品味甘苦的时候了。
外婆家有一只大的土坯碗,专用来盛中药,她总是用湿布裹着把手,让滚烫的中药投入土坯碗的怀抱,递与我时总不忘那一句话的经典的:“良药苦口利于病。
”良药苦口,苦尽甘来。
这大概是我最早真切体会到的人生道理了。
每次我捏住鼻子,将苦涩的中药倾到入口中,任凭那一股暖流弥漫身体,任凭苦香纵横四溢的时候,我都能感觉到,吃苦对于人生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