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基础论文
适用法律基础课论文(2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法律基础课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本文通过对法律基础课教学现状的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旨在提高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为培养高素质法治人才提供参考。
关键词:法律基础课;教学策略;法治教育一、引言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本科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公共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法治观念、法律素养和公民意识。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法律基础课存在诸多问题,如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效果不理想等。
为了提高法律基础课的教学质量,本文从教学现状出发,探讨相应的教学策略。
二、法律基础课教学现状1.教学内容单一目前,法律基础课的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宪法、刑法、民法、行政法等方面,缺乏对学生实际需求的关注。
教学内容单一,难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
2.教学方法陈旧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方法多采用传统的讲授法,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被动接受。
这种教学方法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影响教学效果。
3.教学效果不理想由于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不理想。
学生普遍反映对法律知识掌握不牢固,法治观念淡薄。
三、法律基础课教学策略1.丰富教学内容(1)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引入案例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社会热点问题,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法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关注学生实际需求,增设选修课程。
针对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开设与专业相关的法律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2.创新教学方法(1)采用案例教学法。
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法律问题,提高学生的法律思维能力。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法律知识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互动式教学。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3.加强实践教学(1)组织学生参观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构,了解我国司法制度。
(2)开展模拟法庭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法庭审判过程。
(3)组织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作为以法律为研究对象的法学,其核心就在对于秩序与公正的研究,是秩序与公正之学。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法学专业毕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法学专业毕业论文篇一一、民族大学生的法学教育定位目前,主流观点认为法学本科教育的基本定位为培养“通用法律人才”、“复合型的法学应用人才”,反对过分强调职业性倾向。
不少学者对此却有不同意见,孙笑侠认为,法学教育是职业型的教育,而不是通识型的教育。
方流芳认为,大学本科法律教育应定位为职业教育,而非培养法学大师的学术教育。
培养法律人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法学本科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阶段。
在这一阶段,其目标也应分阶段。
要培养应用性的通用人才,先要培养其单项的职业技能,逐步渗透,最终成为复合型应用人才。
所以,笔者认为法学本科教育定位应为职业型教育,这样的定位对民族大学生尤为合适。
新疆的民族大学生有其独特的特点,一是他们有自己的语言,用第二语言学习法律,有语言转换带来的困难;二是新疆的法律职业人才奇缺,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的人数很少,有了资格愿到民族地区工作的人更是寥寥无几;三是民族法官、检察官和律师由于没有语言的障碍,并且深谙民族地区的风俗习惯,他们在民族地区处理案件更得心应手。
既然民族地区急需民族的法律职业人才,那么对民族大学生的培养目标定位首先应该是职业型的教育。
二、新疆民族大学生的调查研究(一)民族大学生的基本特点1.对国家法生疏民族学生上大学前大多没有接触过法律,他们接触到的是本民族的习惯法,他们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都按照耳濡目染的习惯进行。
加之汉语水平较差,要用第二语言精通法学理论势必难于登天。
如果将法条规定对比他们的习惯法讲解,结合具体案例,引导他们讨论、比较,逐渐渗透法学理论,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在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相对失落感”民族大学生在家乡是各个群体的佼佼者,从小就受到村民、老师的宠爱。
然而,到了以汉族学生为主的大学校园,由于语言不通、基础教育落后造成的学习障碍,他们的地位一落千丈,甚至平日的交流也局限在本民族学生之间。
2023年法学基础期末结课论文
2023年法学基础期末结课论文在法学基础课程的学习中,学生们将会接触到各种各样的法律概念、原则和体系。
这篇论文将探讨三个主要的法学基础问题:法律的定义和作用、法律的源泉和层级结构、以及法律的解释和适用。
一、法律的定义和作用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规范,对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公平正义起着重要作用。
在温和且稳定的社会环境下,法律可以被理解为由国家或政府制定、实施和执行的规则和准则。
法律的作用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1 约束力:法律具有强制性和约束力,能够约束个人和组织的行为,保障公民的权益和社会秩序的稳定。
1.2 维护公正:法律通过确立公正的程序和规则,保障每个人的平等权利和公平机会,消除不平等和歧视。
1.3 预测性和稳定性:法律的存在和适用使得人们能够预测和规划自己的行为,从而维持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1.4 争议解决:法律提供了一种制度化的方式来解决争议和纠纷,通过法庭和相关程序来化解冲突,并给予当事人公正的裁决。
二、法律的源泉和层级结构法律的源泉是指法律的产生和形成的基础和依据。
不同国家和法律体系有不同的法律源泉,主要包括:2.1 宪法法律:宪法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文件,规定了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组织原则,具有最高效力。
2.2 立法法律: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如法律、法规、条例等,具有广泛适用性和约束力。
2.3 判例法:维护法律权益和解决争议的司法实践,通过法院的判决形成的司法先例,具有一定的约束力。
2.4 习惯法:长期形成并得到一定程度认可的社会惯例和习俗,在特定情况下具有法律效力。
法律体系一般具有层级结构,如中国的法律体系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不同层次的法律文件。
层级结构的目的是确保法律的统一性和权威性,保障法律的适用和执行。
三、法律的解释和适用法律的解释和适用是指根据具体案件或争议的情况,对法律进行理解和运用的过程。
法律的解释和适用是法官和法律专业人员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原则:3.1 文本解释:根据法律文件的文字和语义来解释法律,注重法律的明确性和准确性。
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
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范文1律师社会责任实现中的障碍及其解决措施研究一、律师的社会责任社会责任这个概念在很早以前就开始使用,并非专属于律师职业,关于什么是律师的社会责任,有人做过调查,有人认为是律师作为“法律人”的人格责任;也有人认为是律师的法律责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首先应搞清楚社会责任的概念,才能在律师职业中更好的履行其特殊的`社会责任。
在现阶段要想给予律师社会责任一个准确的概念是很不容易的,但__认为律师的社会责任应该做以下的定义:律师的社会责任是除了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以外的、在道德范畴内所要求律师应该为社会公众提供法律服务,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合法利益的责任。
__从律师社会责任在法治国家建设中的特殊性去考虑具体内容,故我认为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第二、进行法制宣传推动立法活动;第三、促进法律文化建设;第四、维持社会稳定。
二、律师社会责任实现中的障碍及其解决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律师在履行社会责任的过程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障碍,主要包括现阶段存在的法制障碍和社会障碍。
(一)法制障碍中国律师,和全球的同行一样,与生俱来地带有一项重大的任务,即用持有的权利(不管有多小),去限制那个时时都会产生坏东西的好宝贝---权力(不管有多大),说得精确点,哪里有权力的滥用,哪里就应援用权利予以制约,借以体现制度平衡的作用。
但现实又是怎样的呢?当权力与权利相撞时,现实生活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深圳“九二零”大火,烧出了陈某“玩忽职守”案。
案发时陈某正在休假,闻讯急奔现场,组织救援,甘冒生命危险,亲临前沿,为及时灭火减少损失做出了突出贡献。
在旁人看来陈某当之无愧为救火的英雄,可是就是这样的一位功臣勇士竟被控“玩忽职守”,判刑六年,沦为冤案。
案件发生在某俱乐部,因为演员表演节目时失误导致歌舞厅引发大火。
经调查,这所歌舞厅消防验收尚未合格即开业经营。
检方和法院一致认为“陈某是消防中队辖区内防火监督的第一负责人,对安全隐患没有及时进行检查,因此存在严重失职行为,致使该俱乐部在未通过消防验收的情况下,长期违法经营,而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
法学的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法学的专业毕业论⽂范⽂ 法律教育作为培养法制国家中法律⼈才的主要途径,不仅要关注法律⼈才职业技能的培养,更要关注法律⼈才职业道德素质的塑造。
下⾯是店铺为⼤家整理法学的毕业论⽂相关内容,欢迎参阅。
法学的专业毕业论⽂范⽂篇⼀ 摘要:对于⼤学⽣⽽⾔,各种社会危害频繁出现,对⼤学⽣的伤害越来越⼤,因此法律教育显得尤其重要。
在⾼校教育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法律教育,加强对法律教育的全新认识,提⾼教师的综合能⼒以及法律⽔平,从⽽实现对⼤学⽣的正确引导。
关键词:法律教育;新视⾓ 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改⾰开放的不断深⼊发展,我国的教育也逐渐实现现代化,素质教育是当前各个院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趋势。
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该要以提升学⽣的综合能⼒素养为⽬标,法律教育是当前素质教育过程中的⼀个⼗分重要的部分,对于学⽣法制观念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作⽤。
⾼校教育是⼀种综合性教育,对于⾼校学⽣的综合能⼒⽔平的提升有⼗分重要的意义,在⾼校教育中应该要不断渗透法制知识,帮助⾼校学⽣提⾼法治⽔平,能够为⾃⼰的⼯作和提供更多的保障。
⼀、法律教育的意义 1.法律教育有助于提⾼学⽣的法律意识 ⾼校学⽣⾯临的学习和压⼒都⽐较⼤,⾯对复杂的外部环境,很多学⽣⾃⾝的分辨能⼒较差,对于社会中存在的各种危险不能有效地应对。
加强法律教育对学⽣法律意识的提升有⼗分重要的意义,⽐如在法律教育过程中,对⾼校学⽣宣讲⼀些法律常识,使得学⽣在遭受类似的侵害时有⼀定的防范意识,可以⽤法律武器来保护⾃⼰。
2.法律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精神的弘扬与升华 法律教育与⼈⽂精神是两个相互影响的主体,法律教育有助于对各种⼈⽂精神进⾏弘扬和升华。
当前我国正在提倡法治中国建设,法治的精神在于实现社会公正与平等,使得⼈可以成为⼀个独⽴、有尊严的个体。
在⾼校教育过程中加强法律教育,可以对⼈⽂精神进⾏弘扬,有利于⾼校学⽣不断提⾼⾃⼰的综合⽔平。
当前,⾼校学⽣对法律教育的认识还不够。
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内容组成(含5篇)
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内容组成(含5篇)第一篇: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内容组成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内容组成部分及格式要求1.总体要求: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必须为本专业学术论文,其他内容的论文无效。
字数要求在6000-10000字之间。
页边距上、下、右皆为2.4cm,左边距为2.6cm;行距为1.5倍;用A4纸打印。
2.论文写作提纲:提纲内容及格式如下:法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写作提纲(居中,字号为二号宋体)论文题目(居中,三黑)论点:(4宋,以下同)概述主要内容本论:一、……概括主要内容二、……概括主要内容三、…………结论:……3.目录:目录应单占一页,分行排列。
包括“内容摘要”、“关键词”字样和正文二至三级标题,后接页码号。
“目录”二字中间要有一定间距,使用小2号宋体字。
“目录”下方可空1行,下面的内容为3号宋体字。
页面行距及页边距可根据文面美观程度进行调整,不可全居上方而下方空余太大。
4.正文:此为论文第1页,内容包括“内容摘要”、“关键词”和“正文”。
(1)大标题(题目)。
位居此页上方正中,字号为小2或3号,字体可以为黑体、隶书或楷体。
(2)内容摘要。
位于论文大标题下空一行处,前空2格,“内容摘要”四字用方括号括起来,为小4号黑体字,例[内容摘要]。
方括号完了不用“:”,方括号外的摘要内容为论文的核心内容的概括,小4号楷体字,不能超过300字。
(3)关键词。
位于内容摘要下一行,前要空2格,并用方括号括起来,为小4号黑体字,例[关键词]。
方括号完了不用“:”,后面承接的关键词不应超过7个词(或短语),词与词(或词与短语、短语与短语)之间要用分号,此处为小4号楷体字。
关键词要能够揭示论文的中心主题。
(4)正文内容。
关键词下面空2行为正文(此处不可再有大标题)。
正文内容皆为4号宋体字。
二级标题为4号黑体字,上空一行,居中或前空2格皆可。
文中注释采用脚注或尾注,全文连续注码,注码放标点之前。
大学生法律论文(5篇)
大学生法律论文(5篇)高校生法律论文(5篇)高校生法律论文范文第1篇1.法治环境的影响受传统的封建制度、历史文化的影响,的现实法律环境乱象丛生,人们对法律的执行与实施抱有质疑甚至无望的态度。
走访中的一些同学表示,他们有时候不得不“信人而不信法”、“信权而不信法”,“信教而不信法”,很多依照法律程序无法解决的事情,往往会涉及到一些特别人员或特别权力,权力滥用已经成为污染司法、污染行政、进而影响稳定的严峻因素。
2.传统文化的影响受宗教文化、政教合一制度的历史影响深远。
因而、权利信仰等代替法律信仰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校内的各个角落,使得很多藏区的高校生形成了义务本位、不重视自己权利的传统观念。
在需要用法律手段保障自己权益的时候,一些同学从主观上不会把法律作为爱护自己的手段,从心理上排斥法律的适用,对法律表现出茫然退缩、犹疑不定的态度。
这是由于在的现实生活中,还没有形成对法律信仰这种价值观的普遍认同,从而成为藏区高校生法律信仰危机产生的重要缘由之一。
3.学校法制教育的缺失我国的高校生法制教育课虽然已经开展多年,但却始终从属于高校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
特殊是2021年教育部将《法律基础》课程与《思想道德修养》课程进行整合后,从2021年秋季起,《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成为现阶段非法学专业高校生法制教育的主要渠道。
然而整合后的课程中法律学问部分被大幅压缩,只占整体内容的1/3不到,使得一些老师、同学均认为此部分的内容不甚重要,造成了在授课与学习的过程中的忽视。
高校也不例外,同学们往往针对考试突击背诵课本内容,而对法治的精神与内涵则避而不谈,更加不会对法律信仰进行深化探讨。
4.同学自身的缘由高校校内是一个小的社会,但是这个社会与真实的社会比较,显得更为简洁和纯粹。
现在的高校生经受挫折较少,社会阅历缺乏,对事物的熟悉不够深化,理论思维力量尚未成熟,还没有真正建立起自身成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当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涌入校内时,他们的观念势必会受到影响。
学生法律论文优秀5篇
学生法律论文优秀5篇大学生法律意识是社会主体对社会法的现象的主观反映,即大学生对于法律和法律现象的思想,情感和态度的总称,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式。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下是编辑为家人们整编的学生法律论文优秀5篇,仅供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学生法律论文篇一(一)缺乏法律理论知识法律理论知识是高校学生在现代的社会环境中对法律以及法律现象在一定的反应过程中形成的系统化以及整体化的一种理性思维体系,也是现代法律观念在理论上的表现。
具体来说,它具有形态系统化以及指导性地位等特性,它是高校学生能够树立起科学的法律意识并形成出色的法律能力的基础与前提、如果没有对于法律知识的全方位的了解与科学的认识,就无法形成较高的法律能力以及科学的法律意识。
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目前大部分高校学生整体上缺乏对于法律知识的全面了解,并且他们对于与本专业相关的法律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对部门法律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都不容乐观。
(二)淡薄的法律意识随着在我国公民中深入进行,大部分高校学生的法律意识已经比以前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通过思修课的学习和其他的相关途径,他们了解并已经掌握了一部分的基础法律知识,能够了解到依法治国方针的必要性以及重要性。
然而,在思修课程的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学时较少以及课程的安排不多等情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仍旧偏重于对于基础法律知识的讲授。
所以大部分的高校学生仍然缺乏对于法学中的理论知识的深层次的了解。
在发生日常纠纷的情况下无法用法律理论知识将其解决。
同时,大部分的大学生不仅缺乏对于法律本质的认识,还缺乏应有的权利意识。
一部分的高校学生错误的认为学生只有义务,没有权利。
也就是这部分学生只有被动的法律意识,并没有主动的法律意识。
(三)欠缺法律能力这里所说的法律能力指的是能够体现出大学生的具体的法律素质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它主要包括了护法能力、守法能力以及用法能力三个要素。
在当下,大部分的高校学生在这三个能力上都有所欠缺。
法律基础知识论文范文分享
法律基础知识论文范文分享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改革[摘要]慕课背景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改革,是在当前学生学习平台的开放性、学习主体的自觉性以及学习途径多元性的背景下提出的。
做好慕课背景下的课程改革,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充分挖掘慕课学习平台的功能,注重加强学生专业基础,探索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课程学习模式,使学生学习主体地位确立,在获得更丰富学习资源的同时,也充实着学习体验。
[关键词]慕课;学生主体;课程改革;思想道德与法律基础慕课,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它发展于过去的那种发布资源、学习管理系统以及将学习管理系统与更多的开放网络资源综合起来的新的课程开发模式。
“慕课”建立的基础是学习者的大量参与,这些学习者可根据他们的学习目标、背景知识和技能以及兴趣爱好自由选择课程并安排自己的学习进度[1]。
慕课的现代新型学习方式,受到了学习者的欢迎,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
一、慕课背景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学习特质一学习平台的开放性互联网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一个不可忽视的存在主体,学习平台的开放性,已经成为现代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人们的信息和资讯量大,传统的口授或者书本,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人们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学习欲望强的大学生群体,他们思维活跃,喜欢尝试新事物,而良好的学习平台就至关重要,人们对于资讯,喜欢上网搜集信息,已经成为网络化的生活环境,网络也改变着人们的认知方式。
因此,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材为主的学习方式,很难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环境,而且学习方式单一,与信息量大的社会环境格格不入,这已经成为教学上的弊端,也不能养成学生收集资讯,利用资讯,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因此,学习平台的开放性,尤其要在教学中重点关注,紧跟时代潮流。
二学习主体的自觉性21世纪是信息大爆炸的时代,个体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主动和自觉学习是个人的一项优秀特质,主体的自觉性对于学习、对于生活是非常重要的。
法学毕业论文范文大全
法学毕业论文范文大全在法学领域,毕业论文是每位法学专业学生必须完成的重要学术任务。
毕业论文既是对所学知识的总结和运用,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验。
因此,选择一个合适的毕业论文题目,撰写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一些法学毕业论文范文,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来看一篇关于《刑法中故意犯罪构成要件的界定》的毕业论文范文。
该论文从刑法学的角度出发,对故意犯罪构成要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论文首先对故意犯罪的概念和特点进行了界定,然后对故意犯罪构成要件的主客观要素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最后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整篇论文逻辑清晰,观点明确,论证充分,是一篇优秀的法学毕业论文范文。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一篇关于《民法中合同法律责任的界定》的毕业论文范文。
该论文从民法学的角度出发,对合同法律责任的界定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阐述。
论文首先介绍了合同的基本概念和分类,然后对合同法律责任的种类和承担方式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最后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论文观点明确,论证充分,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一篇优秀的法学毕业论文范文。
最后,我们再来看一篇关于《行政法中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的毕业论文范文。
该论文从行政法学的角度出发,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
论文首先介绍了行政行为的基本概念和特点,然后对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标准和程序进行了详细的剖析,最后结合实际案例进行了案例分析。
论文逻辑严谨,观点明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是一篇优秀的法学毕业论文范文。
通过以上三篇毕业论文范文的介绍,我们不难发现,一篇优秀的法学毕业论文应该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要选择一个具有一定深度和广度的研究课题;其次,要有较强的理论基础和学术素养;最后,要有扎实的案例分析和数据支撑。
希望以上范文能够给即将撰写法学毕业论文的同学们一些启发和帮助,祝愿大家都能够顺利完成自己的毕业论文,取得优异的成绩!。
法学论文5篇
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现状和展望实行法治的根本目标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法治国家,这是一项伟大的社会系统工程。
作为这一工程重要构成、具有中国特色的普法依法治理工作,无疑是富于挑战性的。
这里且将实际工作中的一点思考呈送给各位,希望获得教益。
一、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在法制建设中的法律地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由来和内涵的不断丰富。
我国追求法治走过了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
在古代即有儒家的“礼治”与法家的“法治”之争,虽然“法家”所言“法治”与我们今天所言“法治”并非同概念。
后来儒家的“礼治”逐渐占据正统地位,其中吸收了法家、墨家、阴阳家等的理论,是为儒法合流,被历代统治者奉为圭臬。
《唐律疏议》是封建制法典的代表。
封建时代法制的基本特点是维护封建等级制度,公开规定不平等。
至晚清,法律大臣沈家本是法治的倡导者,我国开始有了宪法。
1908年8月27日,清政府颁发了《钦定宪法大纲》,为袁世凯所利用。
孙中山倡民主共和,提出“民主、民生、民权”,是追求现代民主法治的初步探索。
蒋介石提出“军政、训政、宪政”的三步程序,以“宪政”为其目标,其实一直实行是军事独裁,政治独裁。
在前苏联,由于斯大林在社会主义实践中严重破坏法制,给全世界的社会主义事业带来恶劣影响,贻害深远。
共产党执政后如何治国,是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史上未得到彻底解决的问题。
我党对中国民主法制建设道路的探索,始于夺取全国政权之前。
建国后,法制建设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一个很薄弱的环节,探索和实践民主和法制的过程,遇到的最大阻力就是缺乏民主和法制的意识和习惯。
始于1957年逐渐盛行的法律虚无主义、法律无用论极大地危害了国家和人民,民主与法制在文革中走向全面危机,忽视法治带来的严重的恶果是:公检法被彻底砸烂,形成了人治下的群治现象,社会正常秩序荡然无存,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民主法制建设揭开了新的历史篇章。
1979年,邓小平提出了解决中国问题的发展战略:一是在政治发展上实现民主的制度化和法律化;二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上实现全面的现代化。
适用法律基础的论文(2篇)
第1篇摘要:合同法作为我国民法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具有重要意义。
违约责任制度是合同法中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旨在对违约行为进行惩罚和救济。
本文将从违约责任制度的理论基础、立法现状、适用范围、法律效力等方面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我国违约责任制度的建议。
一、引言合同法是我国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规范合同关系,保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违约责任制度作为合同法的一项核心制度,对于维护合同秩序、促进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违约责任制度的理论基础、立法现状、适用范围、法律效力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违约责任制度的完善提供参考。
二、违约责任制度的理论基础1.公平原则公平原则是违约责任制度的基本原则之一。
在合同关系中,当事人地位平等,违约责任制度应体现公平原则,使违约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维护受害方的合法权益。
2.诚实信用原则诚实信用原则要求当事人在合同关系中保持诚实信用,遵守合同约定。
违约责任制度应体现诚实信用原则,对违约行为进行惩罚,以维护市场秩序。
3.意思自治原则意思自治原则是合同法的基本原则,违约责任制度也应遵循该原则。
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违约责任,以体现其意思自治。
三、我国违约责任制度的立法现状1.立法现状我国《合同法》对违约责任制度进行了明确规定,包括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违约金的约定、损害赔偿等。
此外,《民法典》也对违约责任制度进行了补充和完善。
2.存在的问题(1)违约责任承担方式单一。
我国违约责任制度主要以损害赔偿为主要承担方式,缺乏其他多元化的违约责任承担方式。
(2)违约金约定不合理。
部分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过高或过低,难以实现违约责任的目的。
(3)损害赔偿难以确定。
在实际操作中,损害赔偿的确定往往存在争议,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违约责任制度的适用范围1.合同当事人之间的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之间发生的违约行为,应适用违约责任制度。
2.合同当事人与第三人之间的违约责任合同当事人与第三人之间因合同关系发生的违约行为,也应适用违约责任制度。
法学专业论文范文
法学专业论文范文法学作为研究与法相关问题的专门学问,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与人文科学不同,如与文学、哲学、史学等人文科学相比,法学比后者更具有强烈的适用性。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法学专业论文,供大家参考。
法学专业论文范文一:法学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摘要: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现象的日益复杂化不断对我国的法学人才培养提出新的要求与挑战,而高等院校的法学教育又是培养主体中的中坚力量。
作为高等法学教育里的基础教育即法学本科教育在这一卓越法律人才培养的宏伟目标中又应当扮演什么角色?本文试图探寻法学本科教育自身的价值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以什么方式去实现这一价值。
关键词:卓越法律人才;法学本科教育;法治精神1法学本科教育的目的随着我国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和对法治问题的关注,法律行业的发展状况、社会责任、自我约束与外在监督日益成为人们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话题。
尤其是“李庄案”、“彭宇案”、“黄松有案”等类似案件不断发生,引起社会舆论广泛关注,并已经深刻影响到普通公民的道德和价值判断和对公权力的信任度,尤其是对执法和司法等法律从业人员本身的职业道德、专业能力的拷问,这些问题的背后蕴藏着社会意识、公众信仰、价值取向等更深层次的命题。
当公众逐渐把视野集中到对律师行业、法官检察官行业及政府公权力进行关注的时候,作为法律教育从业者,在深层次上也不得不对在未来司法改革方向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法学教育模式进行思考与反省。
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迅速发展和逐步完善,社会对法律专门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同时这也对高校培养高层次法学专业人才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
法学类专业对人才素质、学历需求较高,他们不仅要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素质,还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跨学科的行业知识。
2011年,教育部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出“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这种定位揭示了目前高等法学教育在法治理念、培养方式、实践能力等方面存在的诸多短板。
法学毕业论文(5篇)
法学毕业论文(5篇)法学毕业论文(5篇)法学毕业论文范文第1篇(一)医事法学毕业生就业特点1.医院是毕业生就业的最主要渠道。
五届毕业生到各级公立或民营医院就业的比例达20%,缘由在于:第一,医院亟需医法结合的人才。
“通过调查,现今只有22.7%的医院会配备医事法学专业人才,近乎68.2%医院会配备比较擅长沟通的医生,而会配备专业的律师仅仅占11.1%,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医院在人才的配备与需求上消失了严峻偏差。
”[1]随着医院医疗质量平安管理的加强,医疗纠纷的投诉、调解和应诉的增加,医务部的职能范围不断扩大,人员需求也随着增大。
以往仅从临床医生中汲取医务人员的方式已经跟不上形势,具有医学背景的法律人才成为医务部招录的首选。
一方面由于绝大部分具有医学背景的医生都倾向选择临床实践的部门,较少选择医务部等理论性较强的部门工作;另一方面,医务部工作涉及到法律学问,这就要求工作人员具备肯定的法律学问,因此,仅有医学背景的医生从事医务部工作,学问结构上存在欠缺,不利于医务部的进展,而具有医学背景的法律人才成为医院医务部招录人员的首要选择。
其次,医院招考条件相比公务员系统要求较低,考试竞争激烈程度远远没有公务员系统高。
例如,省级三甲医院在招录时,只要求本科以上学历,这给毕业生很多留在城市的机会。
与此同时,相比传统的法学专业毕业生,医事法学毕业生由于具有肯定的医学教育背景,在卫生事业单位考试和面试中具有肯定的专业特色优势。
第三,医院行政人员待遇高于基层公务员。
2.法检系统和公务员系统就业单位全部为基层单位。
随着国家公务员招录体制的改革,省级、市级甚至省会城市的区级单位招录公务员一是人数削减,二是法学专业学历要求都在硕士以上,大部分还要求有2年以上基层工作经受,所以法学本科专业适合的岗位绝大部分是县(区)级或乡(镇)级单位。
(二)医事法学毕业生就业中存在的问题1.用人单位招录和职业进展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到医院就业存在的问题:(1)公立医院的招录门槛较高,要参与省、市一级的卫生事业单位公开招考。
法学毕业论文范文3篇
法学毕业论文范文本篇法学毕业论文范文旨在探讨如何加强国家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旨在为相关部门提供一些实践建议。
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发展,网络犯罪日益猖獗,网络骗局、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等问题频发,成为困扰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
然而,相较传统犯罪,网络犯罪涉及的领域更为广泛、手段更为隐蔽,因此加强国家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是当务之急。
二、当前网络犯罪的现状与问题网络犯罪如今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表现为以下几种主要形式。
1. 网络诈骗网络诈骗是指利用互联网进行欺诈行为,诱骗受害人交纳定金或购买虚假商品或服务的行为。
该类犯罪的特点是作案手段高度隐蔽,而且追查难度较大。
2. 黑客攻击黑客攻击是指利用网络相关技术打击网络系统,窃取他人信息或侵犯他人的权益。
黑客攻击通常具有匿名性、隐蔽性,对于掌握技术的黑客,破解网络系统并窃取信息或篡改数据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3. 网络盗版网络盗版是指未经许可,将音频视频、图书、软件等版权作品上传至互联网并向公众提供、传播的行为。
这种行为虽然看似简单,但侵权行为严重,对版权拥有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4. 色情暴力网络内容的传播色情暴力网络内容的传播是指在互联网平台上传递、展示、发布有害信息,包括卖淫嫖娼、制售假药、赌博、赌球、传播谣言等。
这种内容对公众的心理健康和道德领域造成极大的影响,必须加强打击。
三、加强国家对网络犯罪的打击力度的建议1. 深入推进法律法规建设制定更加完善的网络信息安全法律法规,并不断完善和补充,严厉打击网络犯罪,保护人民的网络安全权利。
2. 建立网络犯罪追诉机制加强各级法律机关和网络安全责任机构之间的协作和配合,建立网络犯罪追诉机制,提高网络犯罪的查处效率。
3. 提高网络安全管理技术加强对网络技术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和信息安全管理和技术水平。
与此同时,不断提高官方对网络安全的资金投入,加大技术研发力度。
4. 增加网络犯罪打击人员数量加强招募和培训工作,通过加强协调配合来共同推动网络犯罪的打击工作,把网络犯罪打击的工作做得更好。
关于法律论文范文精选7篇
关于法律论文范文精选7篇法律是我们做人做事的一道参照标准,我们不能触犯。
今天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是关于法律论文范文精选7篇,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进来看看,参考参考!法律论文范文精选一第一章案情简介及争议焦点一、案情简介刘某与徐某因在一起吸食毒品而相识。
20XX 年8 月末,刘某找到徐某并交给他3000 元人民币,让徐某帮自己前往鞍山找一个叫“二哥”的毒贩为其代购 5 克毒品。
徐某为了让刘某帮助自己的哥哥解决拆迁费问题就答应帮刘某代购毒品。
徐某拿到钱后,驾驶自己的汽车前往鞍山,以3000 元人民币的价格与“二哥”购买了 5 克毒品,两小时后徐某驾车返回,将毒品交给了刘某。
此后的近一个月,徐某又以同样的方式四次为刘某购买毒品,5 次共计购买毒品25 克。
为感谢徐某为自己代购毒品,刘某将2 克毒品送给徐某。
20XX 年9 月9 日,徐某在xx 区大润发门前将0.19 克甲基苯丙胺贩卖给杨某的时候被公安机关当场抓获。
一审法院判决认定被告人徐某犯贩卖毒品罪,判处有期徒刑七年一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五万元。
二审法院维持了原判。
.......二、分歧意见有观点认为徐某的行为构成贩卖毒品罪,这种观点有三种分析路径:第一,“贩卖毒品是有偿转让毒品的行为。
有偿转让毒品,即行为人将毒品交付给对方,并从对方获取物质利益。
”[1]徐某先后5 次将25 克毒品交付给刘某,并从刘某处获得总计15000 元,而刘某用15000 元换取了25 克毒品的所有权,因此在徐某与刘某间构成有偿转让毒品的交易,但我国法律目前并不打击吸食毒品的行为,刘某购买毒品用于吸食,而每次购买的数量也不满足入刑的数量标准,因此刘某不构成犯罪,而徐某构成贩卖毒品罪。
第二,代购者牟利或变相加价的行为按贩卖毒品罪处理。
如果代购者没有意图从代购行为中获取收益,那么这种行为与吸毒人员自己购买毒品无异,但如果其从中牟利或变相加价,则虽有代购之名却在本质上实施的是贩卖的行为,代购行为已经变质,因此应当考察代购人的主观目的是否是为了牟利。
法学大学毕业论文
法学大学毕业论文法律是一系列的规则,通常需要经由一套制度来落实。
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法学大学毕业论文的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法学大学毕业论文篇1法治视阈下的大学治理问题与实现“大学的存在时间超过了任何形式的政府,任何传统、法律的变革和科学思想,因为它们满足了人们的永恒需要。
在人类的种种创造中,没有任何东西比大学更经受得住漫长的吞没一切实践历程的考验。
”这种永恒的需要就是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对社会的革新、文明的传承以及对知识创新的坚定信仰。
大学正是有着自己独特的理念、运行方式与治理机制,才能够历久弥新。
大学治理需要运用法治的价值理念与方法手段来实现大学目标与理念。
因此,在法治视阈下探讨大学治理对我国人才培养、学术自由、大学自治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广泛的现实意义。
一、法治理论的核心价值法治是治理国家的根本。
西方法学家对法治概念做过系统化整理后而可大致将之归纳为两大类涵义。
第一类将法治定义为依规则治理。
法治是指政府和人民所有的行为都应当受到事前订定规则的约束,法治也就是依规则之治或法的统治。
这一定义显然契合消极国家和有限政府的法治范畴,并为其所用。
法治的另一类定义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不仅用来保障和促进个人在自由社会之中享有公民权利,并且要建立社会的、经济的、教育的和文化的条件,使其正当愿望和尊严得以实现。
不管采用何种定义,法治的内涵起码包摄法治的理念,并体现为如下两方面:其一,无论法律的内容为何,国家的一切权力都应该要根源于法,而且必须要依法行使。
其二,法律本身应当以“尊重人性尊严”的崇高价值为基础。
而“‘价值’表示物的对人的有用或使人愉快的属性”。
价值折射着主体设定客体的理想与目的,蕴含着客体实证性运行的宗旨与归宿。
所以,就大学治理而言,大学举办者(国家)、管理者(政府)、办学者(学校)对于法治状态下的大学治理应当有自身的价值诉求。
维护个人自由与权利既是法治价值的起点又是其归宿。
而人的权利与自由内核是人的尊严及其实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创业教育与知识产权法律意识的培养【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一个社会关心、媒体关注的热门话题。
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大学生又该怎样化被动为主动?另一方面,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交往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加强当代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已成当务之急。
如何培养正确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摆在我们当前知识产权意识教育与培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教育、知识产权、法律意识。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国内高校连续几年的扩招给大学毕业生就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而大学毕业生就业已成为制约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
那么,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形势,我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应该进行怎样的改革以使得广大大学毕业生拥有合适的环境并顺利地走向市场。
这是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
培养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在二十一世纪的现在显得尤其重要。
1.时代呼唤大学生创业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就业是民生之本。
要坚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政府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机构。
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
”大学生作为担负国家发展重任,的后备军,必将成长为这场创业革命中的主力军。
然而我国高等教育在强调创新教育、就业教育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以致高校毕业生中自主创业人数比例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显然是有悖于时代发展的。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的时代,同时也是生存竞争日趋激烈的时代,年轻一代将成为未来社会创业的主体。
根据权威数据,二十一世纪全世界将有百分之五十的大学生走向自主创业之路。
受全球经济发展的影响,我国目前正处于创业活跃期。
这些创业者的面孔也日趋年轻,而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加入到自主创业的大军中,成为创业洪流中引人注目的亮点。
大学生有人生追求的激情和梦想,然而理想和现实却总是存在着相当的差距,真正的创业之路必然是充满艰辛和曲折的。
所以,激情与理想能否成为现实,在这个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对大学生进行关于创业的专项教育显得尤为重要。
2.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大学生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为基本价值趋向,以培养创造性人才为主要目标的教育。
广泛开展创业教育,对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对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对提升民族的自主创新和创业水平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1大学生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与时俱进的一种发展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是对创新教育与时俱进的一种发展,是大创新教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创新教育过程中,我们的思路不会仅仅停留在提出创造性设想上,与此同时,我们还会考虑去实施,将纸面上的想法变成现实。
因此,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由侧重创新理念培养向侧重创新实践培养的转移和发展,是对创新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提升和完善。
2.2大学生创业教育使大学生尽快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众所周知,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是以提高学生自我就业能力,使较多的毕业生成为职业岗位创造者为基本目标的教育。
故如果我们能真正意义上完成对大学生的创业教育,那我们就能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认识自己,了解就业形势,了解劳动力市场现状,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创业观;并能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和良好的创业心理品质,培养学生自立、自强、自信、自主的创业精神;还能指导学生积累创业知识,开展创业实践活动,提高自主创业能力;也能向学生提供各种创业信息,帮助学生选择创业方向,做好创业的准备。
换句话说,创业教育使大学生尽快成为职业岗位的创造者。
2.3大学生创业教育可增强大学生对未来世界的适应性对大学生进行创业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未来走上独立创业或自谋生计的道路,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能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里,将创业精神和能力迁移到各项工作与活动中去,使其在发展的道路上更有远见、魄力和创新精神,增强对未来世界的适应性。
3.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策略创业是发现机会并付诸行动的过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
是一个事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的发展历程。
每一步都充满着坎坷与艰险,创业需要过人的智慧与勇气,更要有相关的知识与能力。
创业教育不仅是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需要理论的指导和实践的探索。
3.1学习创业理论创业理论是对创业活动、创业过程的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和研究。
这些构成要素既包括创业活动的主体——创业者、创业团队、创业经理人,也包括创业活动的客体——创业机会、创业环境、创业过程的组织模式等。
正确理解和认识这些要素的特点、作用以及相互关系,可以帮助创业人员掌握创业的基本知识,理解创业活动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从而减少创业的盲目性。
3.2重视创业实务创业实务是对创业程序的分析和梳理,包括创业素质的培养、创业经验的积累、创业计划的制定、商业机会的选择、创业企业的建立、创业成果的收获等。
这是创业的一个完整的过程,互相联系、互相影响。
正确理解和认识每一程序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可以培养创业人员的创业意识,树立科学的创业观念,认真把握每一个创业环节,促使创业活动良性运行。
3.3开展创业实践创业实践是创业理论与创业实务的具体应用,主要是对创业方法的研究。
它包括创业策略、风险投资、市场营销、经营管理等。
创业实践注重具体操作性,解决如何创业的技术性问题,为创业人员提供具体的运作方法,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二、大学生知识产权法律意识的培养知识产权,人们习惯上也称之为智力成果权、精神成果权、知识财产权、知识所有权和无形财产权等。
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
其一,它具有人身权利,即权利与取得该知识产权的人身具有不可分离性。
其二,它具有财产权利,即一定的知识产权在依法被确认后,权利人可以利用其只是产权取得报酬或奖励的权利。
当前知识产权保护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科学、技术和文化交往中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我们必须加快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尤其是对未来社会创造的主体——在校的大学生。
1.大学生知识产权法律意识现状随着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人们对知识产权的认识从无到有,从不重视到重视,是一个逐渐发展、强化的过程。
然而,就目前的状况而言,与知识产权强国相比,我国高校知识产权普及教育仍然处于摸索阶段,其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尚有许多需要探索与解决的问题。
大学生对知识产权法律意识的认知程度、对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尚待加强。
虽然我国未来技术创新中充当重要力量的当代大学生们己经开始考虑知识产权保护问题了,但整体水平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强。
大学生对知识产权的了解尚处在一个较为初级的阶段,怎样让大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地去深刻地掌握有关知识产权的一般法律法规,从而具有正确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是摆在我们当前知识产权意识教育与培养工作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2.大学生培养知识产权意识的重要意义与价值在高校开展知识产权法律教育是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客观要求,有利于发挥高校的“教育、科研、创新”功能。
知识产权是创新的产物,知识产权素质教育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欲望,训练创新的思维,还可以初步训练学生保护、运用创新成果的能力。
因此,开展知识产权素质教育不仅是时代对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提出的新任务,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教育的载体。
2.1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有益于保障智力成果所有人的合法权益智力成果是我们进行长期的人力资本投资,耗费了大量的精力,经过创造性脑力劳动的一种产出。
所以无论是一项发明专利,还是一个艺术作品,亦或是一本文学著作、一篇学术论文,都是创造者辛勤劳动的成果。
如果由于知识产权意识的缺乏而导致其应有权利得不到享用,势必会挫伤他们的积极性。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创造的主体,树立知识产权意识,积极维护自身的合法权利,保持对待各行各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对我们国家的未来建设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2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有益于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知识的重要性、人才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会对知识、对人才的重视程度。
社会如果形成一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氛围,就会有更多的人参与到科学创新的进程中来,促进科学技术的进步、文化的繁荣和经济的发展,加快我们民族复兴的步伐。
2.3知识产权意识的培养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培养知识产权人才的重要举措知识产权战略具有系统结构,尽快培养多层次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是我国知识产权战略的一项基本内容。
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知识产权人才队伍,是推动知识产权事业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知识产权战略的制定和实施都需要充足的人力资源支持,温家宝总理指出,要“培养大批懂业务、会管理、熟悉法律和国际规则的专利人才”和其他知识产权人才。
高等学校开展知识产权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意识,加强知识产权人才后备队伍建设,从而为知识产权战略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
3.大学生培养知识产权意识的举措培养大学生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是科技创新的支持和保证,是符合国家走创新型发展道路的必然选择。
所以针对当前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加快大学生知识产权意识培养的进程。
3.1加强高校知识产权文化建设高等院校是对大学生进行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教育的主阵地,是大学生接受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教育的主要场所,高校要利用各种宣传途径,加强知识产权文化建设。
3.2合理设置知识产权课程在国家的未来发展中,更多的技术创新要靠有着较高文化和技术水平的大学生,因此,大学生应更早的具有知识产权法律意识,避免在进入社会以后,由于不重视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或者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淡薄,造成自己的知识产权受到侵害或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等不必要的纠纷。
知识产权专业教育要注重对学生管理、运营知识产权能力的培养。
知识产权国家战略管理方式要求知识产权教育必须重视战略管理人才的宏观思维能力和调控能力培养,要能从长远、全面的观点来研究知识产权的理论和实践运用,为提高国家核心竞争力服务。
高校不仅要培养学生对新知识和新技术的创造能力,还要使学生具备经营管理这些新知识和新技术的能力。
总之,高校要进一步重视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教育,知识产权必修课或选修课是进行大学生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教育的主渠道。
3.3通过法律宣传,增强保护意识从法律的角度将知识产权法律意识渗透到大学生的头脑中是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一个基本途径。
有关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的相应介绍,通过从法理的层面对大学生进行教育,使大学生的知识产权法律意识得到提高,并认同知识产权法律意识的重要性,懂得知识产权法律为发展知识经济提供法律保障。
3.4坚决打击侵权行为,保障社会创新氛围知识产权侵权手段翻新方式多样,如商标反向假冒、商标淡化、通过人才流动转移商业秘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