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八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治疗八法
2009年12月18日星期五 09:14
中医治法分发汗、催吐、攻下、和解、清凉、温热、消导和滋补等,简称为汗、吐、下、和、清、温、消、补八法。
这八法针对病因、症状和发病的部位,指出了治疗的方向,在临证时灵活运用,还能产生更多的法则。
1.汗法
以疏散风寒为目的,常用于外邪侵犯肌表,即《内经》所说“在皮者汗而发之”,故亦称解表、解肌、疏解。
比如外感初起,恶寒发热,头痛,骨节痛,得汗后便热退身凉,诸症消失。
发汗能祛散外邪,也能劫津耗液,血虚或心脏衰弱以及有溃疡一类的患者,用时谨慎,以免发生痉厥等病变。
一般发汗太过,汗出不止,也能引起虚脱的危险。
2.吐法
常用于咽喉、胸膈痰食堵塞。
如喉证中的缠喉证、锁喉证皆为风痰郁火壅塞,胀闭难忍;又如积食停滞,胸膈饱满疼痛,只要上涌倾出,便可松快,故亦称涌吐,也即《内经》所说的“其高者因而越之”。
吐法多用在胃上部有形的实邪,一般多是一吐为快,不需反复使用。
某些病人先有呕吐的,不但不可再吐,还要防其伤胃,给予和中方法。
其他,凡病体虚弱或新产后,严重的脚气以及四肢厥冷的,均不宜用吐。
3.下法
一般多指通大便,用来排除肠内宿粪积滞,故也称攻下、泻下,也即《内经》所说的“其下者引而竭之”。
攻下剂分为两类,一种是峻下,用猛烈泻下药,大多用于实热证有津涸阴亡的趋势时,即所谓“急下以存阴”时用之。
一种是缓下,又分两类,一类是用较为缓和的泻药,一类是用油润之剂帮助下达。
但不论峻下或缓下,都宜于里实证,这是一致的。
使用下法,须考虑病人体质,并要懂得禁忌。
大致有表证而没有里证的不可用,病虽在里而不是实证的不可用,病后和产后津液不足而便秘的不可用。
4.和法
和是和解的意思,病邪在表可汗,在里可下,倘在半表半里既不可汗又不可下,病情又正在发展,就需要一种较为和缓的方法来驱除病邪,故和解法在外感证方面,其主要目的仍在驱邪外出。
5.清法
凡用清凉剂来治疗温热病证,都称清法,即《内经》所说“热者寒之”的意思。
亦称清解法。
温热证候有表热、里热、虚热、实热、气分热、血分热,用清凉剂时必须分辨热的性质及在哪一部分。
比如里热中虚证采用甘寒,实证采用苦寒。
在气分清气,在血分清血。
清法里包括镇静和解毒,例如肝阳或肝火上扰,头晕头胀,用清肝方剂能熄风镇痛;还有温毒证用清热凉营,具有解毒作用。
6.温法
常用于寒性病,即《内经》所说“寒者热之”。
寒性病有表寒、里寒等区别,但从温法来说,一般都指里寒,故以温中为主要治法。
例如呕吐清水,大便溏薄泄泻,腹痛喜按,手足厥冷,脉象沉伏迟微,均为温法的对象。
温法包括兴奋作用,有些因阳虚而自汗形寒,消化不好,气短声微,肢软体怠,小便不禁,性欲衰退等症,都需要温法调养。
7.消法
主要是消导,用来消除肠胃壅滞,例如食积内阻,脘腹胀满,治以消化导下。
其次是消坚,多用于凝结成形的病证,如癥瘕积聚和瘰疬等。
再次是消痰。
利水亦在消法之内。
水湿以走小便为顺,如果水湿内停,小便不利,或走大便而成泄泻,应予利导,使之从小便排出,一般称为利尿,亦叫淡渗。
8.补法
就是补充体力不足,从而消除一切衰弱证候,故《内经》说“虚者补之”。
所用药物大多含有滋养性质,故亦称滋补、补养。
补法在临证上分补气、补血、益精、安神、生津液、填骨髓等,总之,以强壮为目的。
补剂的性质可分三种,一为温补,用于阳虚证;一为清补,用于阴虚证;另一种为平补,用于一般虚弱证。
由于病情的轻重不同,又分为峻补和缓补。
用补法必须照顾脾胃,因补剂大多壅滞难化。
脾胃虚弱者一方面不能很好运行药力,另一方面还会影响消化吸收。
见虚不补,势必日久成损,更难医治,然而不需要补而补,也能造成病变,尤其余邪未尽,早用补法,有闭门留寇之弊。
上面介绍了八法的概要,可以看到中医八法各有其独特的作用,但在使用上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关联的。
所以明白了八法的意义以后,必须进一步懂得法与法之间的联系,如何综合运用,才能灵活地适应病情变化,发挥更好的疗效
组方的配伍规律
一、七情配伍
一、含义:
所谓“七情配伍”,又称配伍七情、药物七情。
前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及药物之间的配伍关系概括为七种情况,称为”七情”,除”
单行"外,皆从双元配伍用药角度论述单味中药通过简单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
它高度概括了中药临床应用的七种基本规律,是中医遣药用方的基础。
“七情”的提法首见于<<神农本草经>>,其序例云”药......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凡此七情,全和视之”.
二、内容:
1.单行:指用单味药就能发挥预期治疗效果,不需要其它药辅助.如清金散用一味黄苓治轻度的肺热咳血.
2.相须:即性能功效相类似的药物配合使用,可以增强原有疗效.如大黄和芒硝合用,能明显增强攻下泻热的治疗效果.
3.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的药物配伍合用,而以一药为主,另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疗效.如补气利水的黄芪与利水健脾的茯苓合用,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治疗效果.
4.相畏:即一种药物的毒性反应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减轻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行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姜.
5.相杀:即一种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行姜减轻或消除,所以说生姜杀生半夏和生南星.
6.相恶:即两药合用,一种药物能使另一种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丧失.如人参恶莱菔子,因为莱菔子能削弱人参的补气作用,相恶只是两药的某方面或某几方面的功效减弱或丧失,而不是二药的各种功能全部相恶.
7.相反:即两药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药物。
其中相须、相使表示增效,临床用药要充分利用;
相畏、相杀表示减毒,应用毒烈药时须考虑选用;
相恶表示减效,用药时应加以注意;
相反表示增毒,原则上应绝对禁止。
二、药对配伍规律
2.1 药性相近的药物配伍
2.2 作用部位相近的药物配伍
2.3 药性不同而互补的药物配伍
三、药性配伍
中药药性又称为中药性能,是中药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指导临床用药和阐释中药作用机制的重要依据。
药性包括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等,这种多维性既决定了中药功效的多向性,又使中药的概括分类出现了一定困难。
方剂是中药运用的高级形式,“方以药成”。
中药以性能为效用基础,而方剂则以功效为运用依据。
由于药性与功效之间的特殊关系,方剂配伍涉及药物性能与功效两个方面。
本文试图从药性配伍的角度探讨方剂组方的规律。
四气配伍
中药的四气又叫四性,指中药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方剂的四气配伍主要有以下三种形式。
寒热单行根据“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原则,治疗热证或寒证分别采用寒凉或温热药,此类方中主要采用同类相需的配伍。
如白虎汤中以大寒之石膏配伍苦寒之知母,黄连解毒汤中苦寒的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合用等。
寒热并用针对寒热错杂证(如表寒里热、上热下寒、寒热互结等)而设,将寒性药与热性药配伍。
如治疗表寒里热的石膏汤,以辛温之麻黄配伍辛寒之石膏;治疗上热下寒的黄连汤,用苦寒之黄连配伍辛温之桂枝。
寒热互佐是以“治热以热,治寒以寒”为依据的一种反治形式,主要适用于寒热偏盛至极的大热或大寒证。
方中常用少量与病性相同的药物,属于反佐配伍。
如大凡热极时,本应用大寒药治疗,但因病性与药性之偏激,机体可能会出现拒药不受或药力难以发挥的情况,此时根据“同气相求”之理,在方中稍加热药以引导,使药无格拒,直入病所,容易取得疗效。
如通脉四逆汤在重用辛热之姜、附的同时,佐以苦寒之猪胆汁,既防寒邪拒药,又引虚阳归阴。
有时因方中同性味药过多或药量过大,也在组方时佐以与核心药药性相反的药物。
如左金丸中在选用大量黄连的同时,佐以少量辛热之吴茱萸,以防苦寒伤中;芍药汤在多味苦寒药(黄芩、黄连、大黄等)中佐以辛热之肉桂,以防凉遏冰伏等。
类似配伍因不涉病重邪甚、药证格拒,而是以监制药性偏盛为目的,当属于佐制范畴。
五味配伍
五味即药之酸、苦、甘、辛、咸,此外还有淡味和涩味。
《内经》最早归纳了五味的基本作用: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临床常根据五味的作用特点进行配伍,其常用配伍有十多种,这里举例以叙之。
辛甘发散辛能发散,但易走散。
发汗虽能散邪,亦能伤正。
甘能缓急补中。
辛甘合用,既能加强辛味药的发汗散邪作用,又能顾护正气,常用于表证,尤其是风寒表证。
如辛散之麻黄、桂枝、羌活、薄荷与甘缓之甘草、大枣的配伍,见于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等。
辛甘发散也可益气升阳,但以甘温药用量重,而辛散药用量轻为特点。
甘苦合化甘能缓急,守中益气;苦能降泄,清热坚阴。
苦甘合用,泄火护中,补气退热,主治邪热亢盛,迫津外泄和气虚火亢之发热等证。
常用苦地黄泄之黄连、黄芩、黄柏与甘润之地黄、麦冬或甘温之甘草、黄芪、人参等配伍,见于葛根芩连汤、妙香散、当归六黄汤等。
酸甘化阴酸能生津,益阴敛阳;甘能缓急,补虚。
酸甘合用,滋阴敛阳,缓急止痛,主治阴虚急迫和神气浮越等证。
常用酸味之白芍、山茱萸、五味子、乌梅、木瓜与甘味之甘草、石斛、
麦冬、地黄、扁豆、玉竹等配伍,见于芍药甘草汤、小建中汤、生脉散、外台乌梅饮等。
辛开苦降辛能通阳,散滞;苦能降泄,燥湿。
辛苦合用,开降气机,消痞除满,主治气机郁滞的胸痹和痞满证。
理气药的配伍,如辛味之陈皮、生姜、苏叶与苦味之枳壳、枳实、厚朴,见于香苏散、半夏厚朴汤等;非理气药的配伍,如辛味的桂枝、半夏、干姜与苦味的黄芩、黄连、栀子,见于半夏泻心汤、栀子干姜汤、连朴饮等。
辛甘淡渗辛能通阳,行气;甘淡利水除饮。
辛甘淡合用,通阳除湿,化气行水,主治水饮痰湿内停证。
常用辛味之桂枝、干姜、附子与甘淡之茯苓、猪苓、滑石、薏苡仁配伍,见于五苓散、苓桂术甘汤、肾着汤、附子汤等。
升降浮沉
升降浮沉能概括药物的作用趋向。
升表示上升,降表示下降,浮为向外发散,沉主向内闭藏。
当病机比较复杂时,一个方剂中常升降同用,浮沉并举。
升降单行针对病位或病势的不同,可采用顺从或对抗的用药思路。
病变在表在上,当升浮的药物,如荆芥—薄荷疏风散表、桔梗—牛蒡子疏风利咽;病变在里在下,用沉降的药物,如大黄—芒硝通腑泻下、泽泻—滑石利水通淋。
针对气陷或气逆,分别用升或降的药物,如柴胡—升麻或桔梗升提气机,厚朴—杏仁降肺气,旋覆花—代赭石降肝胃之气,沉香—乌药降肝肾之气;针对气闭或气散,分别用浮或沉的药物,如麻黄—桔梗宣开肺气,麝香—苏合香通闭开窍,山茱萸—五味子收敛固涩,龙骨—牡蛎摄纳固脱。
升降并用
病机复杂时,常表现出病位(表里高下)或病势(升降出入)对立,用药当浮沉或升降并举。
如表里上下同病,采用升浮与沉降的药物配伍,如桔梗、牛蒡子与大黄、芒硝疏上泄下,黄连、黄芩与升麻、柴胡泄火散表,柴胡—黄芩透邪清热。
升降互佐
针对病机在升降出入方面的偏激或药性的偏盛,用药时佐以性能相反的药物,属于佐制和反佐的范畴。
如所谓的“寓升于降”(属佐制范围的牛膝、代赭石与青蒿配伍,属反佐范围的肉苁蓉、牛膝与升麻配伍)或“寓降于升”(属佐制范围的川芎、防风与清茶配伍,属于反佐范围的黄芪、升麻与枳壳配伍)。
归经
归经指药物对经络、脏腑的选择性作用。
按照归经原则选择药物,有助于提高辨证论治的准确性。
归经理论在组方中的运用主要包括三方面:首先,循经择药,即根据病变部位所属经络选择药物,如羌活入太阳经,白芷入阳明经,柴胡入少阳经等;其次,据脏腑选药,即根据病变脏腑选择药物,如桔梗入肺,黄连入心,吴茱萸入肝等;再次,按病位选药,即根据病变部位选择药物,如桑枝、桂枝达四肢,柴胡入两胁等。
关于归经或引经药的特异性选配,有医家提出不同看法,如徐灵胎谓:“盖人身气血无所不通,而药物之寒热温凉,有毒无毒,其性也固定不移,入于人身,其功能亦无所不到,岂有其药只入某经之理。
”同时,他指出:“不知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泛,必无捷效;执经络而用药,其失也泥,反能致害。
”提示应辩证地对待药物归经。
临证遣药组方,在注意到药性多要素的同时,掌握其关键要素,不仅能执简驭繁,而且使药性配伍具有更强的针对性。
另外,药性多种要素赋予药物的多种效用,为方剂药物的选配提供了更大的空间。
医生既可以根据治疗取向和药性特点来替换药味,也可通过药性配伍来发现方药的新功效。
四、君臣佐使配伍
成语君臣佐使
发音jūn chén zuǒ shǐ
解释原指君主、臣僚、僚佐、使者四种人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后指中药处方中的各味药的不同作
用。
出处《神农本草经》:“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主养命;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主养性;下药一百二十种为佐使,主治病;用药须合君臣佐使。
”
示例开中药处方时,要安排好各味药的~关系。
用法作定语、宾语;用于中药方面。
君臣佐使
方剂学术语。
系方剂配伍组成的基本原则。
《素问·至真要大论》:“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
”“君一臣二,制之小也。
君二臣三佐五,制之中也。
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组成方剂的药物可按其在方剂中所起的作用分为君药、臣药、佐药、使药,称之为君、臣、佐、使。
君指方剂中针对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臣指辅助君药治疗主证,或主要治疗兼证的药物。
佐指配合君臣药治疗兼证,或抑制君臣药的毒性,或起反佐作用的药物。
使指引导诸药直达病变部位,或调和诸药的药物。
以治疗伤寒表证的麻黄汤为例,麻黄发汗解表为君药,桂枝助麻黄发汗解表为臣药,杏仁助麻黄平喘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一方之中,君药必不可缺,而臣、佐、使三药则可酌情配置或删除。
君臣佐使
一、含义:
所谓“君臣佐使”,即从多元用药的角度,论述各药在方中的地位及配伍后的性效变化规律。
它高度概括了中医遣药组方的原则,是七情配伍的进一步发展,对学习研究中药成方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内容:
1、君药:即在处方中对处方的主证或主病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
它体现了处方的主攻方向,其药力居方中之首,是组方中不可缺少的药物。
2、臣药:意义一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二是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
3、佐药:意义一是为佐助药,协助君药、臣药加强治疗作用,或直接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是为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药、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是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4、使药:意义一是引经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
力祛邪。
五、七方组方规律
七方是指在方药组合和临证运用上各具特色的七种方剂。
《素问•至真要大论》谓“治有缓急,方有大小”,开方剂分类之先河。
至金代成无己《伤寒明理论》始定为七方,并以此为制方之准绳。
大方味多量重力猛,一次服完,适用于邪气强盛,病有兼证,如大承气汤;小方味少,量轻,多次内服,能治上焦病,适宜邪气轻浅,病无兼证,如葱豉汤;缓方,药味多,气味薄,缓缓攻逐邪气,或以缓和药治本。
适用于慢性虚弱病证,如四君子汤;急方气味雄厚,药性强烈,荡涤作用较速,是治疗急病重症的方剂,如回阳救逆的四逆汤。
此外,方剂的药味合于单数的叫做奇方,用于治疗病因单纯的病证;合于双数的则称偶方,用于治疗病因相对复杂的症证,故需要用两种以上主药;所谓复方,是指两方或数方结合使用,适用于复杂的病情或久治不愈的慢性病。
刘氏认为,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体现了七种不同的治病组方法则,堪称论病遣方之准绳。
由于疾病千变万化,症情千差万别,因而临证制方尚须灵活变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