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重叠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借助直观图,利用集合的思想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感知集合图的产生过程,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
3、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4、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难点、重点:
1. 明白集合图中各部分意义.
2. 让学生明白数据与意义的对应.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出示2条20厘米的彩带,猜猜老师会提出什么问题?
2、请观察,老师这样拼,现在这条拼好的彩带还是一共20厘米长吗,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变短呢?
师:重合在一起还可以说成是重叠,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进入数学广角学习重叠问题。(板书课题:重叠问题)
3、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就用到了重叠,请看。
二、互动探究,学习新课
其实重叠在我们身边就有,请看学校通知。谁能说说每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这两项比赛?并不是每班都有8人,里面就存在着重叠情况。究竟有多少人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研究。
请看302班参加情况,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可以把这些学生分为几类?为什么?欢欢、明明究竟属于哪一类?到底怎么分,请同学们完成活动一。指名读。
同学们摆得很好,下面老师请两位同学上来摆一摆,看谁最快摆出你要摆的哪类学生名单。欢欢、明明到底摆哪?好,就放中间。
下面请同学们完成活动二,指名读。请同学们在白纸上以最快的速度圈一圈。请一名同学上来圈。这个同学圈得很对,这就是著名的韦恩图,下面同学是这样圈的吗,我们同学可真了不起,都和韦恩想一块去了。谁能说说这个图里,各部分表示什么?如果让你选择你的名字应填在什么位置?
下面请同学们完成活动三。我们只用了简单的2个圈,就清楚地表示出了这么多的信息,韦恩图好不好?韦恩的发明简不简单,原来发明创造就这么简单,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创造!
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现在你能不能根据韦恩图解决302班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这两项比赛?1+2+3=63-2+5=6
3+5—2=65-2+3=6
现在明白为什么不是8人了吧,如果求一共有多少人,遇到有重叠怎么办,把重叠的人加两次吗?下面我们就用学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重叠问题。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请看基本应用。看到这个题目首先应观察什么?同学们真棒,思考越来越全面了。
这个题目可以列出多种算法,其中一种是5+6-3=8
课上到这里,同学们还这么精神,真棒!下面我们再回过头来解决通知的问
题,我们刚才脱口而出说3+5=8,后来看到302班参加人员名单,发现有2人重复,实际只有6人参加。请看拓展应用。同学们一个本来我们觉得很简单的问题,经过大家深入地思考,原来还有这么多的学问。最后请看智力解密。里面的谁重复了呢?
四、课后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板书设计:重叠问题
韦恩图
反思:
一注重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在数学书中,数学概念,公式等都明显的写在教科书里,是有形的,而数学思想方法则是隐含在数学知识体系中,是无形的,不成系统的。我深入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进行数学思想方法渗透的各
种因素,并且结合实际例子,潜移默化的启发学生领悟蕴涵在数学知识中的数学思想方法。比如在探究新知的环节,从分析信息入手,再到分类,画集合圈,理解集合圈,最后计算,这一系列教学活动都是围绕渗透集合思想方法而进行的。
二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
在练习应用环节,我花了不少心思,既有与例题大致相同的练习,又融合了其余类型却有一定联系的重叠习题,这些题目的形式灵活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在解题中巩固了知识,深化了认识,体会到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培养了学生爱数学,学数学,用数学的情感,发展了应用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