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指要

合集下载

人教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水到哪里去了(一)》

人教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水到哪里去了(一)》

3.比较水蒸发和沸腾的相同和不同
电视机前的同学们,你们也可以从探究中不断发现科学的奥秘。

请你借助身边的材料也来动手做一做把。

但是老师要提示大家,有的同学希望在家用酒精灯或其他装置给水加热,考虑到安全因
素是不可取的,应该在科学实验室,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操作。

其实我们都见过爸爸妈妈在烧水时,锅中气泡不断从水的底部向水面上升,越来越大,并在水面破裂,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沸腾。

蒸发和沸腾都是由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不同的是,水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水沸腾一般在100℃左右才发生;蒸发发生在水体表面,沸腾主要发生在水体的内部,沸腾比蒸发更加剧烈。

人鄂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人鄂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人鄂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第一节课:生物的基本特征1.目标: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生物的组成、生长、繁殖等。

2.教学内容:a.生物的组成: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包括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

b.生物的生长:生物在适宜的条件下会进行生长。

c.生物的繁殖:生物通过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进行繁殖。

d.生物的特征:生物具有新陈代谢、对外界环境有反应、能够适应环境等特征。

3.教学活动:a.通过图片和视频展示不同类型的细胞,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组成。

b.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植物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

c.使用故事或动画讲解生物的繁殖过程,让学生有直观的了解。

4.作业:a.要求学生整理一份生物的基本特征的笔记。

b.学生自行收集不同生物的照片或实例,总结它们的生长方式和特征。

第二节课:植物的生长与繁殖1.目标:了解植物的生长、繁殖方式和结构特点。

2.教学内容:a.植物的生长:植物的生长主要包括种子发芽、生长、开花和结果等阶段。

b.植物的繁殖方式:植物主要通过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进行繁殖。

c.植物的结构特点:了解植物的根、茎、叶、花、果实等结构特点。

3.教学活动:a.带领学生到校园内观察不同类型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生长和繁殖方式。

b.进行植物的解剖实验,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结构特点。

c.让学生参与小组活动,制作植物生长和繁殖的模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作业:a.学生收集植物的种子,观察它们的发芽和生长情况,并记录下来。

b.要求学生在家中观察植物的不同结构特点,写下观察笔记。

第三节课:动物的生长与繁殖1.目标:了解动物的生长、繁殖方式和结构特点。

2.教学内容:a.动物的生长:动物的生长主要包括幼年期、成年期和老年期。

b.动物的繁殖方式:动物主要通过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进行繁殖。

c.动物的结构特点:了解动物的骨骼、肌肉、器官等结构特点。

3.教学活动:a.带领学生到动物园或农场进行参观,观察不同类型动物的生长和繁殖情况。

b.进行动物解剖实验,让学生了解动物的结构特点。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方案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方案

人教鄂教版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方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上册科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观察、实验和探究。

3.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和收集数据等方式进行科学探究。

2. 学生能够运用科学方法对现象进行解释和推理。

3. 学生能够与他人合作,交流探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能够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学生能够认识科学的重要性和局限性。

3. 学生能够培养科学道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第一单元物质与能量1. 物质的基本性质2. 物质的分类与变化3. 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第二单元生物与环境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生物的分类与生态系统3. 环境与生物的关系第三单元地球与宇宙1. 地球的结构与地表形态2. 地球的运动与时间3. 宇宙的构成与探索第四单元技术与生活1. 技术的发明与创新2. 科技产品与生活3. 科技的发展与伦理三、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物质的基本性质和分类2. 能量的转化和守恒定律3. 生物的基本特征和生态系统4. 地球的结构和运动5. 技术的发明和创新对生活的影响教学难点1. 物质的微观结构和化学变化2. 能量守恒定律的数学表达3. 生物的进化和生态系统的作用4. 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地壳运动5. 技术的原理和伦理问题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 采用探究式教学法,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运用多媒体教具和实验器材,提供直观的教学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

3. 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4. 定期进行评价和反馈,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学习策略。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和小组合作表现,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2. 作业评价: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思考过程,提供具体的指导和评价。

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六年级实验分布及解读

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六年级实验分布及解读

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六年级实验分布及解读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今天,我为大家作《鄂教版科学三——六年级实验分布及解读》的报告。

我们都知道科学实验探究是小学科学教学的核心组成部分。

它既是小学阶段科学课的主要学习方法,也是小学生科学精神培养的重要目标,重要性不言而喻。

下面,我就鄂教版科学三——六年级实验分布,为大家作解读。

三上:“做”科学,从身边开始▪实验引入▪除了钟表以外,还有哪些方法能测量时间呢?作为学生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呈现出来,主要原因是在学生一天的活动中,以时间贯穿始终,同时也传达一个信息,在课堂背景下,做科学不是放任自流,而是有计划,有目的,有重点的教学活动。

▪实验做法▪1、首先用钟表计时一格蜡烛一根香燃烧需要的时间,然后不用钟表,直接用蜡烛或者香进行燃烧,通过燃烧的长度来估算时间。

▪2、对影子的方向,长短观察,来判断时间。

4、食物的营养▪实验引入▪我们能不能长期只吃几种食物?为什么呢?学生在对此问题的思考,讨论中就会自然而然地进入食物营养成分的探究中了。

▪实验做法▪1、酒精灯、镊子、碘酒、滴管。

白纸等;2、常见的食物七八种就够了。

3、通过滴、烧,按压的方法进行实验记录。

▪注意酒精灯的使用示范9、怎样使水变清▪实验引入▪自然界的水一般不能直接饮用,怎样使浑浊的水变清?用想到的办法试一试。

▪实验做法▪1、沉淀。

用浑浊的水静置后观察,有条件的可以加明矾来辅助实验效果更好。

▪2、过滤。

可参照书31页图先制作简易过滤装置,注意过滤用的沙石要洗干净,瓶口可以用纱布包裹。

10、烧开水▪实验引入▪前一节课我们得到了净化处理的水,但是还是不能直接饮用,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烧开水。

水在多少摄氏度能烧开,烧开水的过程中有哪些现象呢?▪实验做法▪1、准备好书中的实验装置。

2、在烧杯或者烧瓶中放入一些小纸屑,以便观察水的流动变化情况。

3、做好分工:如温度变化、水位变化、伴随的水蒸气、水流的变化等等。

▪注意温度计的使用。

人教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植物的光合作用(一)》

人教鄂教版小学六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设计《植物的光合作用(一)》
观看海尔蒙特柳树的实验的视频,通过讨论分析排除植物通过根从土壤中获得养分的猜想,从而聚焦到植物的养分来源于叶。
(二)证明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能够制造养分
1.提出问题
叶的养分从哪里来?
观看视频资料,推测叶的养分来源于阳光的作用。
2.了解证明绿色植物在光照下能够制造养分的实验方法
观看实验视频,了解实验方法。并在视频指导下完成实验操作。
聚焦问题:植物是如何获得养分的?
二、科学实践活动
植物的养分从哪里来
(一)推测植物养分的来源
1.通过视频猜想植物来源
谈话:小小的一颗种子是怎样越长越高,还能结出香甜可口的果实的呢?它们的养分又是来自哪里呢?
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猜想。即:阳光、水和土壤。
2.分析植物获得养分的器官
学生讨论排除植物的繁殖器官,将植物获得养分的结构聚焦到根茎叶这三种结构上。
3.科学态度:养成在尊重证据的前提下,坚持正确观点的习惯。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认识到阳光对植物生长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能够通过已有知识和视频资料推测植物所需养分的来源。
教学难点:了解证明植物在光照下能够制造养分的实验方法。
教学过程
时间
教学环节
主要师生活动
一、情景引入
提出和聚焦话题:
通过回顾之前谈论过的问题:植物的能量从哪里来?以及视频资料:小小的种子是怎样越长越高的?
将标记1号的天竺葵放到阳光下,将标记了2号的天竺葵用大纸箱罩上。24小时后进一步实验。
学生猜想一天后在阳光下和盒子中的植物有什么变化?并提出可以用在叶子上滴加碘液的方法证明叶子里是否含有淀粉。
出示实验材料,学生思考实验方法。
(三)植物欣赏
通过视频,感受自然界中更多植物追逐阳光、努力生长的生活习性。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指要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指要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指要单元课题实验名称实验类型实验目标实验材料实验建议1.我们的生长发育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分组观察培养学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等统计方法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1.必备材料:皮尺、体重秤等测量工具。

2.自备材料:学生在三、四、五年级制作的“身体生长记录卡”以及空白“身体生长记录卡”。

每个同学都来测量自己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以及臂长,为了让我们的测量比较准确,我们应该强调在测量时要注意方法,测量身高、坐高、臂长时身体要直,测量头围时,应该测量额头周围,测量体重时,身上最好没有其他物品。

二6.昼夜交替探究昼夜交替的现象分组实验1.经历对几种可能使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假设进行验证,培养学生从小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模拟实验验证猜测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1.必备材料:手电筒2.自备材料:小球(地球仪)、大头针、五角星。

1.将五角星贴在北边的天花板上,当作北极星;2.在地球仪的北回归线上插上大头针,作为地球上的物体;3.用手电筒代表太阳;4.让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

注意在转动的时候地球地轴的北极始终要对着北极星。

二7.谁最先看到日出地球的自转。

分组实验能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收集证据,记录现象,并能做出合理的解释。

能用实验探究生活在杭州、武汉、成都、拉萨等城市的人谁最先看见日出。

1.必备材料:地球仪、手电筒。

2.自备材料:白纸、水彩笔、小组记录表、中国地图、世界地图。

代表太阳的手电筒在实验的过程中是不能动动的动的。

手电筒不动,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让杭州让杭州、武汉、成都、拉萨这几个城市经经历昼历昼夜的交替。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实验篇目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实验篇目单元课题实验名称实验类型实验目标实验材料实验建议二8.昼夜温度的变化探究昼夜温度变化的原因分组实验 1.通过模拟实验,能对昼夜温差变化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

2.学会分析数据,能从已有的数据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鄂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汇总

鄂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汇总

鄂教版小学科学实验汇总三年级上册1、用蜡烛测量时间;2、观察食物色香味;3、食物营养成分鉴定;4、观察水;5、怎样使水变得澄清;6、烧开水;7、水位为什么会上升(液体、气体、固体);8、固体传热实验,液体对流实验;9、传热难易实验;10、溶解实验;11、磁铁吸铁实验;12、小车运动与载重实验;13、鸡毛沾水鸭毛不沾水实验;14、水管冬天破裂探究。

三年级下册1、观察凤仙花的种子;2、播种凤仙花;3、观察凤仙花的茎、叶、果实;4、收集凤仙花的种子制作标本;5、给蚕宝宝建一个舒适的家;6、衣服吸水性影响;7、蒸发速度快慢因素探究;8、连接电路;9、检测电路故障;10、制作电热切割器。

四年级上册1、测量我们的身体;2、定滑轮、动滑轮;3、旗杆影子与时间气温关系;4、观察树;5、观察蚂蚁;6、测量气温;7、制作风力计;8、雨的形成实验;测量雨量;9、肺活量测定;脉搏测量。

四年级下册1、认识土壤;2、种子发芽实验;3、根向下生长;茎向光生长;4、植物怎样喝水;5、摩擦力大小探究;6、各种各样的纸(厚度、吸水性、抗拉力);7、杠杆实验;8、玩潜水艇9、沉浮的秘密;五年级上册1、观察植物的叶绿体;2、做个生态瓶;3、斜面实验;4、桥;5、齿轮;6、研究土壤样品。

五年级下册六年级上册1、卵石的形成;2、溶洞的形成;3、地震模拟实验;。

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四、五、六年级上册实验指要汇总

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四、五、六年级上册实验指要汇总
2.人体消化系统的剖面图,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做成课件,如果学校有模型更好。
食物的变质
探究食物的变质
分组实验
1.认识生活中变质食物的特征以及变质的原因。2.知道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延长食物保质期的方法,并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3.能自主探究香蕉等食物变质的原因。
有关香蕉等食物变质的过程图片或课件。
一组是已经变质的烂苹果、发霉的馒头、已馊的米饭、已经变质的肉等;一组是没有变质的上述食物。
鄂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实验教学指要
单元
课题
实验名称
实验类型
实验目标
实验材料必备
实验材料自备
操作建议
生活中的食物
食物的营养
探究食物的营养成分
分组实验
1.会用火烤、滴碘酒、按压等方法研究生活中常见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
2.能正确使用酒精灯等实验器材。
酒精灯镊子碘酒滴管白纸
馒头、米饭、熟土豆、熟蛋白、肥肉、瘦肉、黄瓜、辣椒等
烧瓶、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
鄂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实验篇目
单元
课题
实验名称
实验类型
实验目标
实验材料
操作建议






3、国旗是怎样升起来的
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分组实验
1、知道滑轮可以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
2、知道定滑轮不省力,但可以改变力的方向;动滑轮可以省力,但不能改变力的方向;滑轮组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必备:测量肺活量的简单装置;
自备:计时工具、跳绳或其它运动器材
1、认识呼吸系统;
2、学习如何测量每分钟的呼吸次数;测量运动前后的呼吸次数有什么不同,了解呼吸与运动的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教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实验指要
单元课题实验名称实验类型实验目标实验材料实验建议1.我们的生长发育建立“身体生长记录卡” 分组视察培养学生利用简单表格、图形、等统计方法整理、分析数据的能力。

1.必备材料:皮尺、体重秤等丈量工具。

2.自备材料:学生在3、4、5年级制作的“身体生长记录卡”
和空白“身体生长记录卡”。

每一个同学都来丈量自己的身高、坐高、体重、头围、脚长和臂长,为了让我们的丈量比较准确,我们应当强调在丈量时要注意方法,丈量身高、坐高、臂长时身体要直,丈量头围时,应当丈量额头周围,丈量体重时,身上最好没有其他物品。

2 6.昼夜交替探究昼夜交替的现象分组实验 1.经历对几种
可能使地球产生昼夜现象的假定进行验证,培养学生从小像科学家那样进行摹拟实验验证猜想的能力。

2.培养学生对天文现象的探究意识和能力。

1.必备材料: 手电筒
2.自备材料: 小球(地球仪)、大头针、5
角星。

1.将5角星贴在北边的天花板上,当作北极星;
2.在地球仪的
北回归线上插上大头针,作为地球上的物体; 3.用手电筒代表太阳; 4.让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

注意在转动的时候地球地轴的北极始终要对着北极星。

2 7.谁最早看到日出地球的自转。

分组实验能通过视察、实验等方法搜集证据,记录现象,并能做出公道的解释。

能用实验探究生活在杭州、武汉、成都、拉萨等城市的人谁最早看见日出。

1.必备材料:地球仪、手电筒。

2.自备材料:白纸、水彩笔、小组记录表、中国地图、世界地图。

代表太阳的手电筒在实验的进程中是不能动动的动的。

手电筒不动,地球仪自西向东转动,让杭州让杭州、武汉、成都、拉萨这几个城市经经历昼历昼夜的交替。

鄂教版小学科学6年级实验篇目鄂教版小学科学6年级实验篇目单元课题实验名称实验类型实验目标实验材料实验建议 2 8.昼夜温度的变化探究昼夜温度变化的缘由分组实验 1.通过摹拟实验,能对昼夜温差变化现象进行科学的解释。

2.学会分析数据,能从已有的数据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

3.乐于与他人合作。

1.必备材料:温度计、白炽灯。

2.自备材料:黑色的纸袋等。

重点引导学生分析记录,发现4支温度计温度的变化规律。

强调学生不要用手触摸灼热的白炽灯。

2 9.1天中的动植物牵牛花1天的变化规律个人视察 1.通过视察能举例说明昼夜变化对动物的行动习性和植物的花开、花闭产生重要影响。

2.能对植物进行屡次视察,发现它们的变化,建立动植物、人体都有自己的生物钟的认识。

1.必备材料:牵牛花或其它1种植物。

2.自备材料:纸和笔、钟。

1.肯定视察对象,做好视察准备。

2.学生视察牵牛花或其它1种植物1天中的变化情况并记录。

3 10.卵石的构成 1.温差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分组实验认识各种自然气力对地表改变的作用,了解地表是在不断变化的。

1.必备材料:水槽(水)、燃烧钳、酒精灯、岩石(板岩或页岩)火柴、 2.自备材料:无将1块板岩用燃烧钳夹住放在酒精灯上加热,加热后迅速放入冷水中;反复几次,视察产生的现象。

鄂教版小学科学6年级实验篇目单元课题实验名称实验类型实验目标实验材料实验建议 3 10.卵石的构成 2.岩石的磨圆作用分组实验 1.通过指点学生认识卵石构成的进程,使学生知道岩石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作用。

认识活动水的气力、重力对地表改变的作用。

2.体验科学探究中证据、逻辑推理及应用想象建立假定和理解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像能力。

1.必备材料:水槽。

2.自备材料:黏土、带盖的玻璃杯、碎砖、沙、水等。

1.将碎砖拿出来用手摸1摸,然后放2块在桌上,其它的和小石子、沙、水等1并放入有盖的玻璃杯中,不停地摇动玻璃杯到5至6分钟,使杯中的水完全变成砖的色彩。

2.将杯盖打开,拿出碎砖,和桌上的碎砖进行比较。

3 11.溶洞 1.探究稀盐酸与石灰岩的反应演示实验让学生通过视察认识溶洞并感遭到其美丽与奇特,了解到溶洞内有千奇百态的景象。

1.必备材料:稀盐酸和滴管。

2.自备材料:无。

用滴管将稀盐酸滴落在石灰岩石上面,视察产生的现象。

注意不要将稀盐酸滴到衣服和皮肤上,如果溅到皮肤上要及时用清水冲
洗。

3 11.溶洞 2.探究清石灰水与2氧化碳的反应分组实验 1.能够对视察到的现象进行大胆的想象,并利用类比推理对溶洞和钟乳石等的构成进行推测。

2.探究中能够与人合作、积极交换,不断体验成功的快乐。

1.必备材料:烧杯、澄清的石灰水、酒精灯、3角架、石棉网、石灰石等。

2.自备材料:吸管 1.往澄清的石灰水吹进2氧化碳,视察产生的现象。

(石灰水便浑浊。

)2.继续往浑浊的“石灰水”里面吹2氧化碳气,视察产生的现象。

(水又渐渐的变清了。

)3.用酒精灯给再次变清的石灰水加热,直到水份蒸发,视察产生的现象。

鄂教版小学科学6年级实验篇目单元课题实验名称实验类
型实验目标实验材料实验建议 3 12.升高的河床探究水土流失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利用对照实验研究事物相互关系的能力,认识水、土、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

1.必备材料:水槽两个,长木板两快,土,草皮。

2.自备材料:喷壶、水。

实验中应控制的条件是:斜坡的坡度、长度,冲洗的时间、水量,水着落的高度等;不同的条件是“地面”的覆盖物不同,1个有草皮,1个松土袒露。

实验前要引导学生对照两组实验中的相同条件和不同条件,材料方面:用做“山坡”的木板应相对较大1些,而且两块大小要1样;长有植物的“坡面”要从地上铲1块带有草和草根的天然草皮覆盖在木版上,喷壶的盛水量应稍大1些,喷头略小,使喷出的水均匀而不分散。

3 14.唐山地震地震产生的缘由分组实验能用摹拟实验感受地震产生的缘由。

验证推测的正确性,培养学生分析归纳、综合概括、挑选信息、整体掌控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能力。

1.必备材料:无。

2.自备材料:竹片 1.将竹片对弯折,幅度不要太大。

2.将竹片对弯折,幅度要大,直至竹片断裂。

3 15.庞贝城的毁灭火山的构成缘由分组实验通过对火山喷发现象的研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推理想象能力。

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在科学探究活动中体会积极动脑、动手,与人合作的快乐。

1.必备材料:无。

2.自备材料:刺眼的塑料瓶、半瓶红墨水、橡皮泥。

1.将瓶盖上扎出5至6个小眼,瓶身的其它地方也能够多刺眼。

2.在瓶子里装半瓶红墨水。

3.用橡皮泥封住瓶口的小眼,然后用力挤压瓶子,可以看到瓶内的压力向各个薄弱处释放的情形。

体会从薄弱地方出来的更多更强的感受。

鄂教版小学科学6年级实验篇目单元课题实验名称实验类型实验目标实验材料实验建议 4 17.4季星空探讨4季星空的成因分组实验 1.了解4季星空的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2.体会到观测星空需要恒心和毅力,科学探索需要锲而不舍。

1.必备材料:太阳、楼房、周围的景物。

2.自备材料:无。

“楼房”比作太阳,围绕楼房转圈的“人”比作地球,看到的“景物”比作星空。

然后把学生带到室外,围绕教学楼或其他建
筑物转1圈,视察看到的是哪一个方向的景物,被挡住的是哪一个方向的景物,显现在转圈者眼前的景物是怎样交替出现的。

4 17.4季星空 4季的成因演示实验 1.了解4季变化与地球公转有关。

2.会记录星图。

体会到观测星空需要恒心和毅力,科学探索需要锲而不舍。

1.必备材料:3球仪。

2.自备材料:无。

1.拿出3球仪,将电源打开,使灯泡发光(太阳)。

2.将地球围绕太阳公转、地轴倾斜地指向北极星且方向保持不变。

19.水结冰了认识霜是由水蒸气变成的分组实验能通过做构成霜的摹拟实验知道温度的改变可以使物资的状态产生变化。

1.必备材料:温度计。

2.自备材料:深色搪瓷杯、冰、盐。

1.选择深色外壁的搪瓷杯,提示学生视察或摸1摸杯的外壁有没有水的存在。

2.装入1些冰,再洒1些盐与之混合,丈量杯内冰盐混合物的温度。

3.静置,直到冰外壁出现白色的晶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