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初政治与佛道之争
唐太宗时期的佛道之争及反佛运动
由上一节可 以看 出,唐太宗是非 常重视儒学 的。道教 ,作 为土生土 长 的 中 国 教派 同样 得 到 了重 视 。 因此 , 中 国本 土 产 物 儒 、道 两 教 与 印 度 传人 的佛教这三者之 间发生 了教义和礼仪上 的争论 。儒 、释、道 三教论 衡最早发生于三 国时代 ( 这一点 《 广弘明集》 卷一 中有 明确记载 ) ,之 后各个朝代都有大大小小各种形式 的三教论衡。这里 ,我们 主要 介绍一 下 发 生 在 唐 太 宗 李 世 民 时期 的佛 、道 之 争 的 问题 。 贞 观 年间 发 生 了一 场 佛 道 先 后 问 题 的 争 论 ,唐 太 宗 专 门为 此 争 论 颁 发 了一道诏书 ,诏书名为 《 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内容如下 : 老君垂范 ,义在清虚 ;释迦遗文 ,理存于因果 。详其教也 ,汲引之 迹殊途 ;永其宗也 ,弘益之风齐致 。然则大道之行 ,肇于邃古 ,源出无 名之始 ,事高有外之形 。……况朕之本系 r起 自柱下 。鼎祚 克 昌,既凭 上德之庆 ;天 下大 定 ,亦 赖无 为之功 。宜有 改张 ,阐兹玄 化。 自今 已 后 ,斋供行立 、至于称谓 ,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庶郭本之俗 ,畅于 九 有 ;尊 祖 之 风 ,贻 诸 万 叶 。 1・
唐 太宗时期 的佛道之争 及反佛 运动
刘 丽
( 四川 大 学 文学 与新 闻学 院 四川 成 都 6 04 ) 10 1
摘 要 :唐太 宗吸取 隋亡教训 ,调整统治政 策、缓和阶级 矛盾 ,出于政 治 目的,对释 、道 、儒三教都加 以利 用,特 别对佛教 实行 整顿 和善加利用 ,由于各个阶段政治 需求不 同,对待佛教的 态度也有相应 的变化 ,出现 了反佛 、护法等举 动,本文就是从这 个 出发 ,通过挖掘 各种史 实记录和诏令 ,对唐太 宗时期的佛道之争及反佛运动进行探讨 ,来 阐释历代 帝王对待佛教的 态度 变化的原 因。 关 键 词 :李 世 民 、唐 太 宗 、佛 教 、儒 教 、道 教 中 图 分 类 号 :K 2 文 献标 识 码 :A 文 章 编 号 :1 0 0 6—0 6 ( 0 1 9—0 0 0 2 X 2 1 )0 0 0— 2 从次子李世 民到唐太宗李世 民 李世 民出生于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十二月 (公元 5 8年 1 ) 9 月 ,其父
唐朝的宗教信仰道教与佛教的并存与冲突
唐朝的宗教信仰道教与佛教的并存与冲突唐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极为辉煌的一个时代,宗教信仰也在这个时期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与传播。
特别是道教与佛教的并存与冲突,是唐朝宗教信仰的重要方面。
本文将就此话题展开讨论。
一、宗教的兴起与传播唐朝初期,战乱频繁,社会动荡不安。
人们在面对混乱世局和生死存亡的考验中,对超越世俗的宗教信仰有了更加强烈的需求。
因此,佛教与道教作为两大主要宗教流派迅速在唐朝兴起并传播开来。
佛教的传入,可以追溯到东汉末年。
但是,在五代十国和唐朝时期,佛教才逐渐在中国社会得到广泛传播和接受。
唐朝的皇帝以及士人、文人等社会精英都对佛教抱有一定的崇拜和信仰,这为佛教在唐朝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同时,佛教在中国的融合与发展,也使得其更好地适应了中国社会和文化的需求,进而得到更广泛的接受。
道教作为中国本土的宗教信仰,在唐朝同样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道教强调与自然的和谐、追求长生不老等理念,深受士人和庶民的喜爱。
而唐朝的政治体制也多次接纳道教运动,并将其与王权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了道教的发展与传播。
二、佛教与道教的共存与融合佛教与道教在唐朝时期并存于中国社会,两者之间形成了一种相对和谐的关系。
唐代的一些佛寺和道观往往建在相近的地方,不仅共享佛教与道教的教职人员,还吸引了众多的信徒。
佛教与道教在某些方面也有着相似的教义和追求,例如追求心灵的平静、追求超脱尘世等。
这些相似之处也为佛教与道教的融合提供了条件。
一些双修佛道的思想也开始出现,认为佛教与道教可以相互借鉴,共同发展。
由于佛教与道教在相似之处较多,两者之间还存在相互借鉴和融合的现象。
佛教的禅宗,在吸收道家思想的同时,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道教的一些神仙信仰和炼丹术等,则与佛教的菩萨信仰和修行方法相互融合。
三、佛教与道教的冲突与竞争虽然佛教与道教存在着一定的共存和融合,但也不可忽视其之间的冲突和竞争。
在唐朝时期,佛教与道教之间由于信徒、资源和地盘等方面的竞争,导致了一些冲突的发生。
初唐三帝崇道抑佛
初唐三帝崇道抑佛*导读:初唐三帝为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
这三帝对佛道二教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崇道抑佛,即道先佛后。
高祖李渊是在……初唐三帝为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
这三帝对佛道二教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崇道抑佛,即道先佛后。
高祖李渊是在隋末天下汹汹、谶谣蜂起,老子度世,李氏当王的谶语流行中,登上皇帝位的。
在这个过程中,深受隋炀帝推崇的茅山道士王远知,眼看隋运将尽,便趁势从洛阳宫到李渊驻地太原,密告李渊符命。
道教世家出身的的李淳风也假托老君传言唐公当受天命。
李渊称帝后,曾一再宣称李氏将兴,天祚有应,历数有归,实惟天命。
并确认他与道教教主老子为一脉相承,以老子为先祖。
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年),高祖下诏授王远知朝散大夫,赐金缕冠,紫丝霞帔;预告唐命的李淳风,朝官一升再升,最后做到太史令。
唐高祖为提高道教地位,曾前后三次召集道、儒、释三教进行道先佛后的论辩,但无结果,于是,他在《问慧乘诏》中表明自己道先佛后、道大佛小、佛生于道的观点。
武德八年(公元625年)颁《先老后释诏》,明确规定道教在儒释之上。
第二年,下《沙汰佛道诏》,主要侧重打击佛教,但因秦王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而未付诸施行。
高祖时,由高祖一手挑起来的佛道之争,最激烈的莫过于太史令傅奕的上疏废佛与长安济法寺僧法琳的护法斗争。
双方著书立说,进行反驳,言词硝烟,一时笼罩两京,但终高祖之世,双方相持无有结果。
唐太宗李世民是突然发动玄武门之变,受禅而登皇帝位的。
他禀承高祖遗业,崇道抑佛。
还在他为秦王时,在洛阳刚刚平息王世充,便与房玄龄微服谒见王远知。
远知迎接后说:此中有圣人,莫不是秦王吧?秦王如实说出了自己的身份,远知说:方作太平天子,愿自惜也。
秦王登基后,即对王远知特加优宠。
诏在茅山建太平观,并度道士二十七人;而傅奕,仍在朝中委以重任。
相传,秦王李世民在平定洛阳割据势力时,曾有少林寺十三棍僧救秦王的事,李世民也曾在少林寺树碑赞叙这一事件,虽对佛教有好感,但终改变不了道先佛后的观点。
唐代的佛道之争
唐代的佛道之争唐代的宗教很多,有佛教、道教、伊斯兰教、景教(基督教)、摩尼教、袄教以及蕃教、东巴教。
其中势力最强、在哲学思想上影响较大的主要是佛教和道教。
唐朝前期的宗教政策比较宽容,中国传统两大宗教——佛教和道教都有较大发展。
唐朝初年,高僧玄奘远赴天竺(现在的印度)取经657部,唐朝特此兴建了大雁塔来保存这些佛经。
佛教经典的大量翻译以及中国僧人自身思想体系的逐渐成熟使得中国佛教在此时期迎来空前的发展,中国佛教的各主要宗派大多在此时期形成或成熟。
其他宗教如伊斯兰教,景教(基督教聂斯脱利派)和祆教也随着国际交流传入中国。
唐武宗时对佛教采取高压政策,史称会昌灭法,使得除禅宗等少数宗派外,其他佛教派别从此一蹶不振。
禅宗相传是由南印度僧人达摩在北魏时创立。
武则天时,禅宗分为南、北二宗。
禅宗五祖弘忍大师有两个大弟子,一为神秀,一为慧能,神秀创立北宗,慧能创立南宗。
南、北二宗各把自己的主张归纳为四句偈。
神秀说:“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就是说,通过长期苦修,排除杂念,然后才能渐悟成佛。
慧能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慧能反对神秀的渐悟说,主张佛在心内,只要净心、自悟,就不必苦修,不必背诵大批的经卷,便可以顿悟成佛。
慧能的这种简单速成的方法,对于那些陷于水深火热而看不到出路的广大百姓,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对于地主官僚,这种廉价进入天堂的方法,既可以使他们空虚的灵魂得到寄托,又可以收到消除人民斗志的好处,自然也受到欢迎。
因此。
南宗终于战胜了北宗,得到广泛流传。
到唐后期,它几乎取代了佛教的所有各宗派,垄断了佛坛。
整个唐代,佛、道二教的斗争一直很激烈。
唐高祖和太宗把道教置于佛教之上;武则天为反李唐皇室,又把道教压在佛教之下。
唐武宗为了打击极度膨胀的寺院经济势力,听从道士的建议下令灭佛。
宣宗继位后,又下令扶植佛教。
由于以禅宗为代表的佛教,结合中国社会的实际,简化了教义和修行方法,吸收儒家的一些思想因素,增添了世俗宗法色彩,逐步从外来宗教转化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宗教,加强了自己的竞争能力,因此,在与道教的斗争中,占有一定的优势。
唐代的崇道措施与佛道关系.
重要論文 陳寅恪,〈武曌與佛教〉, 《金明館叢稿初》,上海古籍,1982。 湯用彤,〈從《一切道經》談到武則天〉, 《湯用彤學術論文集》, 北京:中華書局,1983。 李斌城,〈唐代佛道之爭研究〉,《世界宗教研究》,1981年第2期 〈武則天與道教〉, 《武則天與文水》,太原:山西人民,1989。 潘桂明,〈唐初佛道之爭的實質和影響〉,《西北民族學報》, 1993年第2期 高世瑜,〈唐玄宗與道教〉,《唐玄宗與泰陵》,西安:陝西旅遊, 1992。 汪桂平,〈唐玄宗與茅山道〉,《世界宗教研究》,1995年第2期。 傅樂成,〈李唐皇室與道教〉,《食貨月刊》,第9卷第10期。 孫克寬,〈唐代道教與政治〉,《大陸雜誌》,第51卷第2期。 李豐楙,〈唐代公主入道與送宮人入道詩〉,第一屆國際唐代學術會 議論文集,1993, 頁159-190 。 饒宗頤,〈從石刻論武后之宗教信仰〉,《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 45卷3期,1974。
~李養正,《佛道交涉史論要》,頁374
文獻回顧及研究現況
重要古代文獻 史籍類: 後晉劉昫《舊唐書》、北宋歐陽修《新唐書》、唐溫大雅 《大唐創業起居注》、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 文誥典制類: 北宋王溥《唐會要》、北宋宋敏求《唐大詔令集》 、清董 誥等編《全唐文》 道教類: 宋謝守灝《混元聖紀》、 元劉大彬《茅山志》、唐杜光庭 《歷代崇道記》、《道教靈驗記》、陳垣《道家金石略》 佛教類: 唐道宣《廣弘明集》及《集古今佛道論衡 》、南宋志磬 《佛祖統記》
《先老後釋詔》
「老教孔教,此土先宗,釋教後興,宜崇 客禮,令老先、孔次、末後釋。」
唐太宗的道教政策
唐太宗的道教政策
唐初政治与佛道之争
正论》 , 并托傅奕上呈皇帝 。佛教信众对此强烈不满 , 亦撰 文予 以反 击 , 释 明概作《 决对傅奕废佛法僧事》 , 释普应作《 破邪论》 二卷 , 李 师政撰《 内德论 》 和《 正邪论》 , 法琳著 《 破 邪论 》 和《 辩 正论》 , 反驳道教 的指责 。佛道之争 日益公开化 、 明朗化 。 武德八年 元 6 2 5年) , 高祖诏叙三教先后 : “ 老教 、 孔教 , 此土之基 ; 释教后兴 , 宜崇客礼 。 今可老先 , 次孔 , 末后 释宗 。” 武德 九年 ( 公元 6 2 6年1 , 高 祖下诏 , 规定长 安 留寺 三所 、 观两 所; 地方诸州则 留寺观各一所。虽然 由于唐朝政权更迭 , 沙 汰 佛道并未得 到施行 , 但 由此可以看出两点 , 一是唐高祖重道轻 佛, 但仍给予佛教一定的地位; 二是他试 图把天下 的寺庙道观 纳入政府 管理 , 以防各种弊端。 唐太 宗的佛道政策是对唐高祖 的继承和发展。
了淡薄神学 , 诸事 以政治为要 的宗 教态度 , 曾说 “ 神仙事本 虚 妄, 空有其名 ” 。事实上儒释道三教在唐初都得到 了极 大的重 教暂 时取 胜 。
视 。唐初 统治者对宗教采 取“ 道无 常名 , 圣 无常体” , “ 随方 设 教” , “ 济物利人 ” 态度 , 多方加以利用。但这种三教并重 , 有尊 有抑的态度却是 导致佛道之争 的一大原 因。 高祖武德四年( 公元 6 2 1 年) , 道 士出身的太史令傅 奕首先 发难 , 上《 减省寺塔废 僧尼益 国利 民事 十一条》 , 指责 佛教 “ 剥 削 民财 。 割截 国贮 ” “ 军 民逃逸 , 剃 发 隐中 ; 不事 二亲 , 专行 十 恶” , 提 出“ 请胡佛邪教退还天竺 ; 凡是沙 门放 归桑梓 。令逃课 之党 , 普乐输租 ; 逃役之首 , 恒忻效力 。 勿度小秃 , 长揖 国家 。 ” 。 道教徒纷纷 响应 , 道士李仲卿作 《 十迷 九异论》 , 刘进 喜作《 显
初唐的道佛之争
康寧學報9:133-161(2007)133初唐的道、佛之爭王文泉*摘要唐高祖、太宗朝,道、佛間發生各以傅奕、釋法琳為主的激烈論爭。
本文主要從三教論辯史的方向,探討初唐道、佛雙方的論辯特色,以及其於三教論辯史的地位與影響。
在唐高祖、太宗「揚道抑佛」的政策下,傅奕繼承梁.荀濟的排佛方向:採取強烈的夷、夏之防,激化佛教與王權的衝突。
欲藉由絕對的政治力,以近乎北周武帝令沙門還俗、賜寺廟予王公的方式毀佛。
其後,韓愈受傅奕影響,也採取強烈的夷、夏之防排佛,在類似傅奕地主張「人其人」、「廬其居」之外,還喊出「火其書」的口號。
法琳強化北周.甄鸞《笑道論》從歷史、道經、邏輯反證等大量舉例的方式,追擊傅奕在神化老子與經典優劣上所避談的問題,反駁佛教與王權的衝突,論證佛教的信而有徵。
其後,彥悰作《集沙門不應拜俗等事》,道宣撰《集古今佛道論衡》、《集神州三寶感通錄》,也是採取廣引事例說明的方式。
法琳並且繼承北周.道安《二教論》的護法方向:否定道家之為教,再對佛、儒判分高下,形成「佛統攝儒而高於儒」的論辯思維,說明佛教比儒家更有益於治道。
這也影響北宋與排佛儒生分庭抗禮的釋契嵩,更具體而微地從「佛統攝儒而高於儒」的思維推衍其護法論。
關鍵詞:道佛之爭、初唐、傅奕、法琳、三教論辯史134◆康寧學報 第九期◆民國九十六年六月The Debates of Taoism, Buddhismof Initial Stage of the Tang DynastyWen-Chuan Wang*AbstratIn Tang GaoZu , Tang Taizong's era, the debate relying mainly on Fu Yi , FaLin has happened between Taoism , Buddhism. History of argueing from Taoism to the Confucianists and Buddhism is mainly of this text, probed in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rgueing of Taoism, Buddhism initial stage of the Tang Dynasty, they were argueing about the status and influence of the history.Under the policies of Tang GaoZu , Tang Taizong ' praises highly Taoism, and belittles Buddhism ', Fu Yi inherits the roof beam and helps the direction which repels Buddhism towards Xun: Distinguishes roughly though clan and China , the conflicts of prominent Buddhism and regime . With political strength, destroying Buddhism by closing the military emperor in a week at north: Orders the Buddhist monks and nuns to resume secular life, and give the temple to officers. Later, Han Yu grand to influence Fu, distinguishes roughly through clan and China too, but repel Buddhism strongly, the Confucianists that still influenced Northern Song Dynasty. Han Yu calls the slogan ' burn Sutras ' in Fu Yi's opinion.Whether FaLin follows the north week " smile at dishes of theory " of mythical birds like the Zhen phoenix, by a large number of way that give an example to criticize Fu Yi avoiding questions that talk about the situation. Regard me as the immortal, Buddhism classics and Taoism's classics are quality. And refute135初唐的道、佛之爭the conflicts of Buddhism and in regime, it is believed to prove Buddhism. Later, swallows " collect there non sramana writing ",declaring not for " collecting dishes by Buddha dish at all times in terms of weighing apparatus ", not " collecting Divine Land the coherent to record in sense in Triratnaing, taking large numbers of ways to give an example too. Whether FaLin inherited one part which" teaches the theory twice "week such as north. It is a religion to deny the Taoist school, distinguishing the relative superiority of Buddhism, the Confucianists, form ' Buddhism includes the Confucianists again, than the Confucianists had a outstanding statement, it proves to be compared with the Confucianists on Buddhism in further more help but not lasting in the country. Contracts that influenced Northern Song Dynasty is high too, hard thinking on ' Buddhism include the Confucianists is more outstanding than that of the Confucianists '.Developed a “Saved the Buddhism” point of veiw.Key words:the debates of Taoism and Buddhism, Fu Yi, FaL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Tang Dynasty, the history of arguing about Taoism, theConfucianists, Buddhism136◆康寧學報 第九期◆民國九十六年六月唐高祖、太宗朝,道、佛間發生各以傅奕、釋法琳為主的激烈論爭。
大唐帝国的政治宗教制度
大唐帝国的政治宗教制度大唐帝国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朝代,其政治宗教制度更是创新、完善,对后世的影响至今仍然存在。
一、统一的政治制度大唐帝国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制度,皇帝是最高权力的代表,行使着制定法律、军事、财政等方面的职责。
地方行政机构由朝廷派遣的官员任职,统一管理着各地方行政、司法、税务、民政等事务,严格执行朝廷的政策和法令。
大唐帝国的统一政治制度,使得政权的稳定得到了保障,全国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也得到了统一的保证。
二、宗教与政治的相互影响大唐时期,道家、儒家、佛教三教相互竞争,而佛教却成为了对国家的最大影响力之一。
唐太宗时期,曾多次提倡佛教,比如制定了《敕建立长安大报恩寺碑》、《金刚经》等。
唐高宗时期则在政治领域执行了《华严宗五时教法》。
唐玄宗时代,陈抟被招为适令,推荐了玄奘,因此有后来的唐风流派,也就是以玄奘为代表的学术派别。
此外,唐代的佛教也是政治活动的重要场所,举办了很多集会、讲座、论坛,作为民权运动的发起地。
可以说,佛教对于东亚的政治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至关重要。
三、尊崇儒家思想唐代时期,唐太宗为普及儒家思想,在全国各地建设文馆,主持纂修注释《周礼》、《仪礼》等古代典籍,对传统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
唐代儒家学派有“新学派”、“正统学派”、“玄学派”等,对于该学派的建立,唐代儒家师生的教育思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唐室时期,传统的儒家道德可以说是人们的行为准则,其中著名的孔子的思想也深深熏陶了人们的思想观念。
四、创新的考试制度大唐帝国提出的科举制度,在中国历史上独立完善,并且对全世界的考试制度产生了影响。
科的数量和范围不断扩大,而且从最初的乌丝科、鹄望科,到最后的状元、榜眼、探花,考试更加严格、更加公正。
此外,在唐代时期,官员选拔的重点因素不再是出身和人脉关系,而是考试成绩。
这种考试制度新颖、公正、高效,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教育制度中的重要之一,从而促进了唐朝尤其是盛唐时期的繁荣与发展。
唐朝的宗教信仰道教与佛教的兴起与传播
唐朝的宗教信仰道教与佛教的兴起与传播唐朝的宗教信仰:道教与佛教的兴起与传播唐代,是中国历史上宗教繁荣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代,道教和佛教兴起并迅速传播开来,对唐朝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宗教的兴起、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以及宗教的传播方式三个方面来探讨唐朝的宗教信仰道教与佛教的兴起与传播。
一、宗教的兴起在唐代初期,社会对于宗教的需求有所增加。
这主要是由于唐朝的政治和经济稳定,社会秩序得以恢复,人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人生和宇宙的问题。
这种需求促使了道教和佛教的兴起。
道教作为中国传统的宗教之一,对于唐朝社会的影响非常深远。
唐初,道教教派数量众多,各派之间互相竞争,但随着唐太宗时期的“道统之争”的结束,道家教派渐渐统一,这也为唐代道教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道教注重修炼和长寿的观念,得到了很多人的追随。
同时,道教的独特仪式和信仰体系也吸引了许多人加入其中。
与道教相比,佛教在唐代的发展更加迅速。
自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经历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曲折发展,到了唐代,佛教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升。
唐朝统一后,佛教逐渐在政府和社会中获得支持。
很多皇帝都对佛教持有宽容的态度,他们亲自供养寺庙,建造佛塔和佛教文化遗址。
佛教的兴起也推动了佛教经典的翻译工作,使佛教教义更为广泛地传播。
二、宗教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道教和佛教的兴起为唐代社会带来了很大的改变。
首先,两者的兴起改变了古代中国以儒家思想为主导的传统价值体系。
道教注重个体修炼和追求永生,佛教强调人间苦难和来世轮回,这些观念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并对社会道德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其次,道教和佛教在教育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唐代皇室和士人重视道教和佛教的经典研究,并鼓励僧侣参与国家政治和教育事务。
许多名士和文人都曾参与佛道经典的翻译和撰写,为中国古代文化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此外,道教和佛教的发展也对唐代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寺庙建筑成为了当时建筑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雄伟的佛塔和精美的壁画成为了唐代艺术的瑰宝。
唐代佛道二教与政治的关系探析
一
、
唐 代佛 教和道教发展 的背景
( 一) 统 治者 的支 持
隋朝佛 道二 教都 有所 发展 , 这 与 隋朝统 治者 的 大力支 持是 离 不开 的 。隋文 帝杨 坚 即位 以后 , 并 不是 推 行北 周武 帝 抑制佛 教 发展 的政 策 , 而是采 取恢 复 和扶 植佛 教 的政 策 , 他 有 一道 诏 书 就 公 开宣 称 “ 朕 皈依 三 宝, 重兴圣 教 ” … 。他 崇佛 的活动 主要 为五个 方 面 : 寺 塔 的广 泛建 设 , 度大量 的僧人 , 组 织 写 大量 的佛 经 , 广泛 结交 僧侣 , 大 量作 佛事 。隋炀帝 大力 发展 佛 教 的 同时 , 也 尊 礼道 教 徒 。衍 至 唐 代 , 皇 帝都 有 一 个 如何 处理 佛道 之 间的关 系 问题 , 如唐 玄宗 过分 尊崇 道 教 , 严 格 实 行先 道 后 佛 政 策 , 武宗 李 炎 反 佛 , 武 则 天崇 佛 ,
佛 教 和道 教 的发展 与政 治有 着 十分 密切 的关 系 , 不 同朝 代佛 道 的兴 衰 , 可 以说都 和 当 时 的政治 有 着直
接 的联 系 , 而 佛道 的发 展演 变也 对政 治社 会产 生直 接 或 间接 的影 响。要 研究 唐代 佛 道 与政 治 之 间的 关 系 ,
必 须 先 搞 清楚 佛 道 在 唐代 的发 展状 况 , 还要 梳 理 清 楚 当 时政 治 社 会 的发 展 状 况 , 从 中认识 它 们 之 间 的关
诸州 设玄 学 士 , 每 年依 明经 例 考 试 , 名为 ‘ 道举’ 。 ” l 3 唐 玄 宗 在 位 时还 修 了不 少 道 观 , 以 四 子所 著 书 为 真
唐朝的佛教繁盛与道教衰落
唐朝的佛教繁盛与道教衰落唐朝(618年-907年)被许多历史学家认为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巅峰时期,也是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代。
在唐朝的统治下,佛教在中国的繁盛达到了巅峰,而与之相对应的是道教的衰落。
本文将探讨唐朝佛教的繁盛和道教的衰落,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
一、唐朝佛教的繁盛1.皇帝的庇护和支持唐朝皇帝对佛教的庇护和支持是佛教繁盛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唐太宗李世民开始,皇帝们纷纷信奉佛教,并给予佛教寺庙和僧人以大量的资金和土地。
佛教寺庙得以修建和扩张,僧人都能过上富足的生活。
皇帝不仅自己信奉佛教,还定期在宫廷举办佛教法会,进一步推动佛教在国家层面上的繁荣。
2.社会的需求和赞同唐朝时期,社会上普遍存在着对佛教的需求和赞同。
佛教弘扬了丰富的精神理念和僧众的慈悲行为,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尊重和敬仰。
人们称佛教为“国教”,认为佛教的信仰可以解救人们的痛苦和困境,为社会带来和谐与安宁。
在唐朝,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佛教,并为寺庙修建提供资金和劳动力。
3.佛教文化的传入和融合唐朝时期,由于丝绸之路的贸易活动,佛教文化被传入中国,并与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入的融合。
佛教在物质和精神层面都为中国带来了新的观念和理念,影响了中国文学、艺术等各个方面。
佛经的翻译使得中国人能够了解佛教的教义,进一步增强了对佛教的认同感。
二、道教的衰落原因1. 皇帝的废黜和排斥在唐朝早期,道教曾一度得到了一些皇帝的庇护和支持,但随着对佛教的崇信日盛,一些皇帝开始废黜和排斥道教。
他们认为佛教能够带来社会的安定与和谐,与道教相比,佛教更具政治意义和实用性。
这使得道教在朝廷的支持下急剧衰落,寺庙被毁,道士的生活条件恶化。
2. 社会的选择和转变唐朝时期,与佛教不同,道教注重个体修炼和追求长生不死的境界。
然而,在繁荣的经济和文化形势下,人们更加倾向于享受生活,追求物质和享乐。
佛教关注的是痛苦的解脱,对社会的吸引力更大。
因此,大部分人选择信仰佛教,导致道教的信徒急剧减少。
期中论文论唐代时期的“佛道之争”
论文题目:论唐代时期的“佛道之争”学院:文法学院专业:法学班级:法学122学号:201250725237姓名:***指导教师:任汝平目录引言一、佛道产生的背景(一)道之产生(二)佛之产生二、佛道之争的背景三、唐代的佛道的发展及冲突(一)起因(二)发展(三)结果四、唐代佛道之争的结局及其评价结语论唐代时期的“佛道之争”引言:自道教初兴,佛教东来,初期颇有互相利用之处,因两者所标义旨,间有相同。
佛教传入之初,译天竺文为汉字,尝袭用道家字义,后道家亦有袭用佛教教义者。
惟道家对于佛教之输入中土,因信奉者日多,遂与之发生冲突,历汉、魏、晋、南北朝迄于隋唐而未衰。
佛教传入中土,传统文化之卫道者一则以佛教来自印度,乃夷狄之教,以为夷狄文化低落,不及华夏,故不当信从。
二则以华夷地域不同,益证老子序中以东为木,属阳,为道之所出;西为金,属阴,为佛之所生。
阳尊阴卑,故道教优于佛教。
三则以华夷之间,种族不同,夷人始信佛教,华人不当信。
四则以佛教之流入中土,每致国家之衰乱,故不应信。
佛道之争,虽属宗教冲突,然二者之兴替,皆不离帝王之爱恶亲仇,结果有力者较易获胜,失败者,每遭毁灭之厄运。
本文便从唐朝佛道之争论起。
一、佛道产生的背景(一)道之产生道教作为中国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从酝酿萌芽到最后形成教团组织,有着漫长的过程。
道教是中国远古的宗教思想(如自然崇拜、祖先崇拜、万物有灵观念等)、传统的鬼神观念、先秦的道家哲学和神仙方术逐渐融汇整合的产物。
秦汉之际,修炼长生成仙之术的方士们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尚无教团组织。
到东汉后期,曾辅佐汉高祖刘邦取得天下的留侯张良的八世孙、沛国丰邑(今江苏丰县)人张道陵,于江西龙虎山修炼得道后,闻蜀地民风淳朴,于顺帝汉安元年(公元142年)来到西蜀鹤鸣山传教,"感太上老君降授正一盟威之法"。
因为信徒尊奉张道陵为天师,所以这个道派被称为天师道。
又因受道者要交纳五斗米以表虔诚信奉之心,故俗称五斗米道。
唐朝的宗教信仰佛教与道教的并存
唐朝的宗教信仰佛教与道教的并存唐朝时期,佛教和道教作为两大主要的宗教信仰,共同存在于社会中。
这种并存的局面,不仅仅是由于佛教和道教本身的吸引力和影响力,还受到了当时政治、文化和社会背景的影响。
本文将从这些方面来探讨唐朝时期佛教与道教的并存。
一、政治背景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政治、经济、文化领域均较为繁荣发展的时期,政府对宗教的态度也是宽容的。
唐太宗时期,佛教和道教都得到了官方的支持和保护。
太宗皇帝曾下诏,赐予寺庙规模宏大的土地以及众多的财富,使佛教寺庙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而在后来的唐高宗和玄宗时期,佛教的影响力进一步扩大,宫廷中兴建了大量的佛寺和佛塔,立下了许多佛教法师为国家祈福的例子。
二、文化因素唐朝是一个文化多元的时期,艺术和文学的发展为佛教和道教的传播提供了有利的土壤。
唐诗中很多作品都具有佛教色彩,例如王维的《送綵僧归日本》、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这些作品通过诗人的艺术表现力,将佛教的思想内涵深入人心。
同时道教的流行也为文人墨客提供了创作的题材和灵感,传统的道教观念和神话故事深深影响了他们的创作。
三、社会需求在唐朝这个政治、社会、经济都蓬勃发展的时期,人们开始寻求宗教信仰以满足内心的需求。
佛教和道教都提供了心灵寄托与道德准则的指引,满足了人们追求心灵平静、个人修养和追求超脱的需求。
佛教强调修行和慈悲,道教注重修身养性和追求长生不老,这些理念为当时社会带来精神上的安慰和指引。
尽管佛教和道教在唐朝并存,但他们之间并不是完全和谐的关系。
两者之间曾有过争斗和竞争,尤其在政治和宗教上的地位。
唐朝后期,佛教受到了一些批评家的攻击,主要是由于佛教寺庙的规模过大,拥有过多的财富,以及一些佛教徒对于世俗事物的回避。
而道教则逐渐崛起,发展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宗教体系,与佛教形成了相互竞争的关系。
总之,唐朝时期的宗教信仰主要包括佛教和道教,这两大宗教的并存与政治背景、文化因素和社会需求密切相关。
佛教和道教为唐代的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唐代佛教兴衰研究以佛教发展与政治社会关系为视角
唐代佛教兴衰研究以佛教发展与政治社会关系为视角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佛教发展的鼎盛时期,也是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在唐代,佛教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支持,取得了空前的繁荣。
然而,随着唐朝政治的动荡和社会的变革,佛教逐渐衰落。
本文将以佛教发展与政治社会关系为视角,探讨唐代佛教的兴衰原因,并举出5个实例进行论证。
一、唐代佛教的兴起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佛教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唐太宗时期,由于佛教的出现与发展,使得社会风气、人民情绪得以舒缓。
唐太宗改变了佛教只是小部分地区的主要信仰的情况,增强了它的地位和重要性。
在唐朝的统治下,佛教基本上成为了国教。
唐玄宗时期,更是与佛教关系密不可分,废除了平阳宫醴泉宴,把钱粮祭拜的品级比酒色气的品级上升得更高,唐玄宗到了晚年,更是任用了很多的佛教徒为他效劳。
二、唐代佛教的繁荣唐代佛教在官方的支持下,取得了巨大的繁荣。
一方面,佛教在政治上得到了国家的重视,成为了文化传播和社会建设方面的主要力量;另一方面,佛教也在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支持。
1. 普及、发展唐代佛教在政治和社会的支持下,得以广泛普及和发展。
唐代佛教发展以真言宗居领导地位,隋唐以来佛教的宗派开始分化,许多新的宗派诞生。
2. 财富、权力唐代佛教之所以得到了官方的支持,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佛教给国家带来了财富和权力。
唐代佛教修建了大量的寺庙和佛塔,这些寺庙大多数都由寺庙自己负责修建和维护。
在修建过程中,佛教通过集资、捐款和土地等方面进行筹备,筹集资金,获得了相当的财富和资源。
3. 集团、势力唐代佛教也形成了自己的权力集团和势力。
佛教力量庞大,国家政治也都有学习佛教的好处。
唐代的很多高官与佛教密切关系甚至是信教者,例如韦执中、李白等人。
三、唐代佛教的衰落随着唐朝政治的动荡和社会的变革,佛教逐渐衰落。
唐朝衰落时期佛教的衰落,经历了三个阶段:中期开始衰落、晚期进一步衰落、到乱世末民又进一步衰落。
1.中期开始衰落唐朝后期,政治环境逐渐加强,对佛教的影响逐渐加大,使佛教逐渐衰落。
唐宋时期武当山佛道之争
武当山自古是著名的仙山胜地,处于中国腹地、秦岭山脉大巴山东段。
此地气候温和,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既适于观赏和居住,也便利陶冶人的性情,是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理想的世外桃源。
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奇特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积淀,这里必然为宗教所瞩目。
在中国当宗教由多神崇拜发展到至上神崇拜,由部落宗教发展到民族宗教的时期,又大致与中国封建社会发展同步。
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中国的政治中心在华北平原沿黄河中下游一线的长安、洛阳、开封。
武当山的位置恰好位于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交割地带。
西北距西安(长安)280公里,北距洛阳约290公里,东北距开封400公里。
这种偏离京都,又不离京都的若即若离的环境,非常适合宗教的发展。
加上武当山与当时的名山华山相距250公里,嵩山仅相距300公里,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三座名山其主峰高度又在海拔1400-2000米之间,既适合于攀登又不容易攀登,故十分引人注目。
特别是封建社会中后期,南方逐渐成为中国的经济中心,也促使各种政治势力向南方倾斜。
这些因素促成了武当山迅速成为仙岳朝宗的天下名山。
最早到武当山的是西周末年的尹喜,尹喜相传是道教始祖老子的第一个学生,早年为西周康王之大夫,见世道日渐混乱,要求离开京城到函谷关当关令,时逢老子度关,尹喜执弟子礼迎拜,得道德二经,便托疾不仕,隐居武当。
西汉初年,汉武帝刘彻派大将军戴孟率领大队人马到武当山采药,戴孟见这里环境怡人,药材丰富, 萌生了退隐的念头,回京交差后,便弃官不做,返回到武当山修炼。
魏晋时期到武当山采药的人更多了。
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说武当山:“山形特秀,异与众岳,峰首状博山香炉,婷婷远出,药食延年者萃焉。
”武当山便有了“仙室山”的别名。
唐代武当山成为一个泛宗教的场所,道教、佛教利用自身优势涌向武当山,为争夺这块风水宝地,双方展开剧烈的辩论,据宋、李麈《武当山赋并序》:“彼佛藏之文,暨道家之书;辩须弥与铁围,矜蓬莱与方壶。
唐代韩愈“谏佛”、武宗“毁佛之风”的斗争
唐代韩愈“谏佛”、武宗“毁佛之风”的斗争佛教传入中国,始终遇到中国传统文化势力的抵制、抗争。
这就是历史上儒、释、道三教的纷争,此起彼伏。
斗争的结果,三教谁也没有吃掉对方,而是相互吸纳,融摄,推动了中华文化、思想的向前发展,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推动,不可分割的三教鼎立局面。
唐代出现的韩愈“谏佛”、武宗“毁佛”等事件,就是这一斗争的典型反映。
唐宪宗迎奉佛骨时,长安城及全国各地都出现了“佛骨热”和“佛教热”。
这时,担任刑部侍郎的一代文豪韩愈,看到皇帝、百官及百姓对佛骨、对佛教如此痴迷,写了一篇《谏佛骨表》上书皇帝,谏阻崇佛之风。
佛骨在皇帝发动的举国崇佛热潮中,这篇文章提出要把法门寺佛骨“付之有司,投诸水火,永绝根本”,尤其是举说崇佛皇帝“短命”、没有好下场的言词,当即激怒了宪宗。
宪宗下令处死韩愈。
宰相裴度急忙劝阻说:“韩愈出言不逊,罪有应得,然念其一片忠心,应从轻发落。
”众文武大臣也觉得处以死罪有些过分,纷纷为韩愈求情。
宪宗改口说:“那就贬到潮州做刺史吧。
”当天韩愈携家眷驱车向潮州出发,大雪下个不停。
这天晚上侄孙韩湘赶来送行。
韩愈回想往事,感慨万般,赋诗一首送予韩湘留念,诗曰: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七言诗《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这年三月十五日,韩愈来到了东南边隅潮州。
在此一年多,他勤政为民,实行“自赎法”,解放奴隶,使当地落后野蛮的社会制度向较文明的封建社会过渡。
这期间,他对自己谏佛的过激行为作了反思,尤其是长安京中一位叫僧简的和尚,自愿步行潮州劝解韩愈。
从此他主动与当地僧人来往,读佛经,逐步改变自己过去排佛的思想。
第二年,韩愈撰《潮州刺史谢上表》,派人呈唐宪宗,承认当初言行过激,表示忏悔。
文中也有不少阿谀奉承之词,这在后来得到不少人的微词。
这篇文章终于感动了宪宗,调任韩愈为离京较近的袁州刺史。
道教与佛教的战争----论唐武宗灭佛!
道教与佛教的战争----论唐武宗灭佛!2019/5/2708:41佛教传入东土后,遭遇过多次劫难,最有名的当属“三武之祸” ,分别为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
其中影响最大、破坏力最强的,当属发生于会昌五年(公元845年)的“武宗灭佛”事件。
《旧唐书·武宗纪》中记载到“天下所拆寺四千六百余所,还俗僧尼二十六万五百人,收充两税户;拆招提、兰若四万余所,收膏腴上田数千万顷,收奴婢为两税户十五万人。
”同时还:“勒大秦穆护、祆三千余人还俗”,佛教史称之“会昌法难”。
“武宗灭佛”事件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佛寺被毁,僧尼还俗,大量佛教典籍也被付之一炬,以至后世佛法研究者不得不从日本、朝鲜辗转获取,唐宣宗继位后,终止了对佛教的打击,但中土佛教再无力恢复到盛世景象。
唐武宗为何对佛教如此仇恨,又为何在继位当年即开启对佛教血腥打击,其背后隐含了深刻的政治经济意义。
李唐开国后,因为和老子的特殊关系,道家被摆上了宗教神坛第一位,武德八年, 高祖李渊给三教排了个序:“老先,次孔,末后释宗。
”这种说法为以后很长时间的宗教政策定了调,太宗皇帝继位后,延续了老爹的政策:“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
”说是这么说,李世民对佛教的态度还是比较超然的,例如当年玄奘法师赴印度求取真经,就得到了他的大力支持,其实当时中土地区宗教混杂,除了本土宗教和佛教,还有伊斯兰教、景教、袄教、摩尼教等等,这些宗教一起,构成了大唐盛世丰富的精神生活。
对佛教的杯葛源于唐朝中后期国力的下降,有两个人在其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一位是傅奕,另一位则是后世大大有名的韩愈。
傅奕生于隋朝,唐相州邺(今河南安阳)人,精通天文历数,属于本土文化精英,他对佛教全方位反感,急欲除之而后快,在傅奕看来,佛教所宣扬的教义“不忠不孝,削发而揖君亲” ,佛经是就是迷惑百姓的“妖书”,“布施一钱,希万倍之报,持斋一日冀百日之粮” 。
不仅如此,傅奕还对佛教发展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做了论述,认为佛教宣扬的生死理论与君权对立,分散了皇权威仪,对王朝的统治基础造成了侵蚀,而大量青年男女遁入空门,也对社会生产带来了负面影响。
唐代佛教变迁论述
唐代佛教变迁论述唐代是中国佛教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佛教在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在唐代,佛教得到了政府的支持,信徒数量大幅增加,佛教文化繁荣发展。
唐代佛教也经历了多次的变迁,包括政治上的变动、学术上的发展、宗教内部的分化等方面。
本文将从政治、社会、文化等多个角度,探讨唐代佛教的变迁。
唐朝初期,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主要依靠民间的私人传教和多数信徒的捐助来支持僧团的生活。
但在高宗年间,佛教发展在政治上得到了很大的支持。
高宗不仅为佛教徒兴建了大量的佛寺,而且在唐朝的法制和政策上也对佛教给予了特别的照顾。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出台了《开元宪法》,对佛教的地位和权益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包括不得强占佛地、不得扰乱佛教界、不得诽谤佛教等。
唐代佛教在政治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其规模和影响力都达到了巅峰。
随着玄宗年间的安史之乱和唐朝政治的日益腐败,佛教也开始走向没落。
安史之乱导致了国家的动荡和战乱,也使得政府对佛教的支持逐渐减弱。
而在后来的历次变乱中,寺庙被战火烧毁,僧人遭到屠杀,佛教的财产也遭到了大量的破坏。
到了晚唐时期,李唐对佛教的打压更是达到了一个高潮,佛教的发展受到了严重的限制,僧侣的数量急剧减少,佛教的地位一落千丈。
除了政治变迁,唐代佛教的学术发展也经历了多次变化。
在唐朝初期,佛教学术在中国的发展主要受到印度佛教的影响,佛经翻译和戒律的宣讲是当时佛教的主要任务。
在贞观年间,玄奘大师东渡印度,携带大量佛教绝版经典和各种文献回到了长安。
这对于中国佛教的学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中国佛教的学术成为了世界上最发达的之一。
玄奘大师翻译的《大般若波罗蜜经》《Vimalakirti Nirdesa Sutra》《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等经典,成为了中国佛教史上的重要贡献。
随着国内佛教学术的不断发展,唐代佛教的学术内涵也发生了转变。
佛教宗派纷纭,唐代的佛学界出现了“律宗”、“禅宗”、“华严宗”等不同的学术流派,佛教的教义和学术研究也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
唐宋初期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研究
唐宋初期宗教与政治的关系研究唐宋初期是中国历史上宗教与政治关系密切的时期之一。
宗教在这个时期对政治的影响,既体现在政治家们对宗教的态度和利用,也表现在宗教对政治的干预和影响力。
这种关系的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社会的复杂性和发展轨迹,并对当今的宗教与政治关系有所启示。
一、佛教的兴盛与政治唐宋初期,佛教在中国开始迅速兴起并成为主流宗教之一。
尚书省设有佛教刹院,甚至皇族成为佛教的行者。
佛教寺院遍布大江南北,成为政治家们争相供奉的对象。
这种现象一方面与当时社会的宗教多元化有关,佛教恰好填补了道教的空缺;另一方面也与佛教自身的优势有关,佛教往往强调个人修行、超脱尘世,这种理念与时代的变革相契合。
政治家们将佛教作为控制社会秩序和稳定的手段,借助佛教的影响力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二、道教的消失与政治与佛教兴盛不同,唐宋初期的道教却逐渐失去了政治的支持和影响力。
宋初王安石变法中,道教曾受到打压,这表明政治家们对道教的态度并不友好。
道教并不像佛教那样注重个人修行,而是推崇自然、追求长生不老。
这种理念与时代的发展脱节,使道教在政治舞台上逐渐边缘化。
然而,在农民起义时,道教与民间宗教密切相关,成为一种抗争力量的象征。
三、儒家思想与政治相对于佛教和道教,儒家思想在唐宋初期的政治中发挥了更为重要的作用。
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强调德行教育和治理之道。
政治家们广泛学习儒家经书,将儒家思想与国家治理相结合。
儒家思想重视礼仪之道,注重修养和仪表,政治家们将其作为统治的理念和工具,以稳定社会秩序和提高统治者的威望。
儒家思想在唐宋初期的政治中具有显著的影响,成为政治家们借以巩固统治地位的重要手段。
四、宗教与政治的互动唐宋初期的宗教与政治关系,并非一种单向的影响。
政治家们有意利用宗教传播的平台来推广自己的政策和理念,而宗教也借助政治家们的力量来稳定和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二者之间的互动使宗教和政治在唐宋初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成为互相支撑和依赖的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初政治与佛道之争摘要:唐初佛道之争是唐初影响颇大的事件,涉及宗教、政治、社会、思想等各方面。
唐初佛道之争历时二十年,始于傅奕上疏请求罢废佛教,终于贞观十四末年(公元640年)释法琳病卒于流放途中。
两教为争正统唇枪舌剑,互相攻讦。
高祖、太宗分别下诏规定“道先佛后”,表面上看是道教赢得了这场斗争,可实质上他们都是为统治者服务的工具。
关键词:佛道之争唐初政治宗教唐初佛道之争,始于唐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傅奕上疏请求罢废佛教,至贞观十四末年(公元640年)释法琳病卒于流放途中告一段落,历时二十年,对唐初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
这场争斗,表面上是佛道两教为了争夺统治者支持、争夺信众,但事实上是唐初统治者为了政治需要暗中推波助澜。
东汉末年佛教由中亚传入中国。
彼时中国的佛教以佛经翻译、解说、介绍为主,虽然被一部分知识分子所接受,但仍属于新鲜事物,根基未稳,对其它宗教并无威胁。
到了魏晋时期,适逢乱世,人人自危,朝不保夕,佛教所说的“西方净土”恰好为迷茫的众生提供了精神寄托。
正是在此时,僧慧远大师建起“净土宗”,专修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净土,迅速在民众中传播开来。
南怀瑾在《中国佛学发展史略》中指出:“慧远大师净土宗的建立,可以说是形成中国佛教的真正开始,也是佛教富有宗教精神最显明的一面。
”两晋到隋唐时期,佛教与中国文化进一步融合,逐渐脱离了印度的原始根基,成为真正的中国化的宗教。
自此,中国佛教由东汉时的以小乘佛教为主的原始佛教,转变为此时“大小乘并列,而且比较偏向大乘”的汉地佛教。
道教奉老子为祖师,以《道德经》为经典,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道教可上溯至殷商的鬼神崇拜,源于汉初盛行的黄老道以及始于战国、盛于秦汉的方仙道。
汉顺帝时(公元126年-144年),于吉、宫崇所传的《太平清领书》出世,得到广泛传播。
张陵学道于蜀郡鹄鸣山,创五斗米道。
其孙张鲁保将五斗米道发扬光大,其影响从西南一隅播于海内,后世视之为道教正宗。
两晋南北朝时期,道教得益于炼丹术的盛行和相关理论的深化,得到了极大发展。
到了唐朝,唐高祖李渊认老子李耳为祖先,道教被奉为国教。
唐朝统治者尊老子为始祖,称自己为“神仙苗裔”,既起到了神化自己提高皇家地位的作用,又显示出李家得天下乃是“顺奉天命”,并不是真正信仰其宗教理论。
唐朝以武立国,江山来之不易,太宗李世民经多年的军事和政治生活,逐渐形成了淡薄神学,诸事以政治为要的宗教态度,曾说“神仙事本虚妄,空有其名”。
事实上儒释道三教在唐初都得到了极大的重视。
唐初统治者对宗教采取“道无常名,圣无常体”,“随方设教”,“济物利人”态度,多方加以利用。
但这种三教并重,有尊有抑的态度却是导致佛道之争的一大原因。
高祖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道士出身的太史令傅奕首先发难,上《减省寺塔废僧尼益国利民事十一条》,指责佛教“剥削民财,割截国贮”“军民逃逸,剃发隐中;不事二亲,专行十恶”,提出“请胡佛邪教退还天竺;凡是沙门放归桑梓。
令逃课之党,普乐输租;逃役之蓸,恒忻效力。
勿度小秃,长揖国家。
”。
道教徒纷纷响应,道士李仲卿作《十迷九异论》,刘进喜作《显正论》,并托傅奕上呈皇帝。
佛教信众对此强烈不满,亦撰文予以反击,释明概作《决对傅奕废佛法僧事》,释普应作《破邪论》二卷,李师政撰《内德论》和《正邪论》,法琳著《破邪论》和《辩正论》,反驳道教的指责。
佛道之争日益公开化、明朗化。
武德八年(公元625年),高祖诏叙三教先后:“老教、孔教,此土之基;释教后兴,宜崇客礼。
今可老先,次孔,末后释宗。
”武德九年(公元626年),高祖下诏,规定长安留寺三所、观两所;地方诸州则留寺观各一所。
虽然由于唐朝政权更迭,沙汰佛道并未得到施行,但由此可以看出两点,一是唐高祖重道轻佛,但仍给予佛教一定的地位;二是他试图把天下的寺庙道观纳入政府管理,以防各种弊端。
唐太宗的佛道政策是对唐高祖的继承和发展。
贞观元年(公元627年),唐太宗遣治书侍御史杜正伦检校佛法,肃清非滥,敕有私度僧尼者处以极刑。
贞观二年(公元628年),以梁武父子好佛老而亡国告诫群臣勿痴迷佛教。
与此同时,他却于贞观初两次下诏普度僧尼,并于当年战阵之处广建寺庙以超度亡灵。
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天旱无雨,以僧祈雨而度僧三千人。
总体来说,贞观初年的佛道关系还是相对平静的。
贞观六年(公元632年),傅奕再次上书,请“令僧吹螺,不合击钟”,再次挑起佛道论战。
贞观七年(公元633年),“有太子中舍人辛谞,设难两条,以问纪国寺僧释慧净”。
释慧净答之以《析疑论》,释法琳在《析疑论》基础上作《广析疑论》为答,使论战深入展开。
佛道之争日益激化,两教都自认为正统,极力贬低对方,甚至恶意毁谤对方的教主,这就不免涉及到李氏的威严,引起了李世民的反感。
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二月,唐太宗下《道士、女冠在僧尼之上诏》,称“朕之本系,起自柱下。
鼎祚克昌,既凭上德之庆;天下大定,亦赖无为之功”,“自今以后,斋供行法,至于称谓,道士女冠,可在僧尼之前”,由此确定了“道先佛后”位次。
佛教徒必然不甘心居于道教之下,“京邑僧徒各陈极谏”,释智实等上《论道士处僧尼前表》,指责道教“常以鬼道化于浮俗,妄托老君之后,实是左道之苗,若位在僧尼之上,诚恐真伪同流,有损国化”。
太宗敕令,凡不服者予以杖击,虽其余诸僧“饮气吞声”,智实仍表示不服,愿受朝堂杖责,不久即病卒。
贞观十三年(公元639年),道士秦世英密奏法琳武德九年所著《辩正论》攻击老子,讪谤皇宗,有罔上之罪。
唐太宗大怒,即令推问法琳,沙汰僧尼。
其时法琳不仅坚持《辩正论》观点,且试图说服太宗李唐之祖为“北代李氏”而非“陇西李氏”,因此遭流放益州,次年病亡于途中。
至此,唐初佛道之争告一段落,道教暂时取胜。
佛道两教教徒为了所谓的正统地位争的头破血流、你死我活,唐朝统治者则隔岸观火,仅从自己的政治需要出发制定政策。
唐太宗曾承认:“法琳虽毁朕宗祖,非无典据”,实际上承认了以陇西李氏为祖只是出于政治需要,并无事实依据。
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五月,唐太宗亲临弘福寺,自称菩萨戒弟子,表示皈依三宝。
他向寺僧解释道:“师等宜悉朕怀。
彼道士者,止是师习先宗,故位在前。
今李家据国,李老在前;若释家治化,则释门居上。
”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曾备受恩宠的秦世英被朝臣弹劾,因骄淫之罪获死。
唐太宗开始采取佛道并重、佛道并用的方针,而这也是此后多为历代统治者采用的方针。
唐初佛道之争,就其本身来说,是为了所谓的正统地位、争夺新王朝统治者的支持,但从斗争的结局来看,他们都是唐初帝王政治决策的牺牲品。
唐朝建立之初,神化其统治是一种非常简便易行且群众乐于接受的方式。
佛道两教都是很好的选择。
相较而言,道教是汉民族自创的宗教,在发展过程中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并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唐朝大局初定,人民饱经战乱之苦,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有利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恢复。
而道教始祖老子姓李,更为李唐皇室增添了历史的荣耀和神圣的依据,唐初统治者必然要对其加以重用。
然而作为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佛教也不容忽视。
公元610年弥勒信徒发起的突击端门事件是隋末农民起义的信号;公元612年,陕西凤翔沙门向海明自称“弥勒出世”聚众数万人;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少林寺僧众助李世民军队围击洛阳王世充;武德五年(公元622年),李渊在马邑(山西朔县)沙门中,募兵二千余;各地佛教信徒众多,俨然成为中国第一大教,佛教势力不容小觑。
因此,刚刚建立的李唐王朝对佛教采取单纯的打击或者扶植都是不合适的。
佛道关系并不是单纯的两教关系,佛道政策也不只是单纯的两教政策。
唐高祖曾说:“父子君臣之际,张友仁义之序,与夫周孔之教,异辙同归,弃礼悖德,朕所不取。
”唐太宗也说:“朕今所好者,唯尧舜之道,周孔之教。
以为以为如鸟有翼,如鱼依水,失之必死,不可暂无耳。
”由此可见,无论是重道还是重佛,二者都要在儒家指导下,在思想上配合儒家学说,从而巩固李唐政权,即“三教虽异,善归一揆”。
唐初的佛道之争给佛道两教都带来了深远影响。
道教学说原本讲究修身养性,追求羽化升仙,然而随着道教政治地位的提高,道教徒也不免受到权力的诱惑参与其中。
开元年间甚至开道举,吸引了大批士人参加。
而佛教也意识到“不依国主,则法事难立”,主动与儒家思想融合,尤其是忠孝思想,称其“近则安国利民,远则超凡证圣;故能形遍六道,教满十方,实为世界福田,盖是苍生归处”,比儒、道皆高。
佛教和道教由“出世”变为“入世”是不可避免的。
只要他们想依仗封建王权发展壮大,就不得不政治化、世俗化,不得不接收儒家思想的改造,不得不受到封建王权的控制和利用。
参考文献:[1] 本纪第二·太宗上.旧唐书.[m][2] 太史令傅奕上减省寺塔废僧尼事.广弘明集(卷十一).[m][3] 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m][4] 度僧天下诏.广弘明集(卷二十八).[m][5] 唐傅弈.广弘明集(卷七).[m][6] 法琳别传(卷上).[m][7] 唐大诏令集(卷一一三).[m][8] 法琳别传(卷下).[m][9] 集古今佛道论衡(卷丙) .[m][10]议释教上.唐会要(卷四十七).[m][11] 慎所好.贞观政要(卷六) .[m][12] 帝王部·崇儒术第二.册府元龟(卷五十)).[m]作者简介:吕冰洁(1986—),女,河北唐山人,华侨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研究生。
研究方向:政治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