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位著名老中医治疗失眠症秘方
4个治失眠中药古方
![4个治失眠中药古方](https://img.taocdn.com/s3/m/e91c53db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c.png)
4个治失眠中药古方失眠是指睡眠质量不理想,难以入睡或者睡眠中频繁醒来等现象。
它会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虽然现代医学已经有了各种药物来治疗失眠,但是有些人更愿意选择中药古方来缓解这个问题。
在传统中医领域中,有很多经过千百年验证的中药古方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
本文将介绍四个治失眠的中药古方。
第一个古方是“当归生姜羊肉汤”。
这个古方主要用来治疗因寒冷引起的失眠。
制作这个药物需要以下材料:当归10克,生姜10克,羊肉100克。
先将当归和生姜洗净切片备用,再将羊肉切成块状。
将所有材料放入煲汤锅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后转小火慢炖2小时。
待羊肉煮烂即可食用。
这个古方具有温补作用,可以舒缓寒冷引起的失眠症状。
第二个古方是“南五味子饮”。
这个古方适用于经常因情绪压力导致失眠的人。
需要准备的材料有:南五味子10克,枸杞10克,龙眼肉10克,茯苓10克,白术10克。
将所有材料放入煲水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后转小火炖煮30分钟。
将煮好的药物过滤出汁液,分成两次饮用,早晚各一次。
这个古方有镇定安神的作用,可以改善情绪不稳定引起的失眠。
第三个古方是“柠檬薄荷茶”。
这个古方适用于经常被噪音、环境刺激所困扰而导致失眠的人。
制作这个药物需要以下材料:柠檬半个,薄荷叶10克,蜂蜜适量。
先将柠檬切片备用,将薄荷叶用开水冲泡后加入柠檬片,再加入适量蜂蜜搅拌均匀。
这个古方具有清凉解暑的作用,可以帮助放松身心,减轻噪音、环境刺激对入眠的影响。
第四个古方是“黄连解郁汤”。
这个古方适用于因郁闷、烦躁等情绪问题引起的失眠。
需要准备的材料有:黄连10克,桔梗10克,黄芩10克,茯苓10克,当归10克。
将所有材料放入煲水中,加适量清水煮沸后转小火慢炖40分钟。
将煮好的汤液过滤出来,饮用。
这个古方具有清热解毒、疏肝理气的作用,可以帮助缓解压力和情绪问题引起的失眠。
这些中药古方对于缓解失眠问题有一定的帮助,但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症状可能不同,所以在使用这些药物之前最好咨询专业中医师的建议。
中药土方改善睡眠质量的秘方
![中药土方改善睡眠质量的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5362aae9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12.png)
中药土方改善睡眠质量的秘方睡眠质量对于身体健康和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转至关重要。
然而,由于各种原因,许多人在入睡困难、睡眠不深或经常醒来的问题上遇到了困扰。
在中药领域,有许多土方可以帮助改善睡眠质量,下面将介绍几种常用的中药土方供大家参考。
一、黄连泻心汤黄连泻心汤是一种古老的中药汤剂,主要成分包括黄连、黄芩、泽泻等。
它具有清热泻火、安神定志的作用。
对于失眠、多梦、烦躁易怒等症状有显著的改善效果。
制作方法很简单,将黄连、黄芩、泽泻等草药配比后煎煮,然后隔去渣滓,取汤液服用即可。
二、金银花桂枝汤金银花桂枝汤是一种适用于多汗、失眠的中药配方。
它的主要成分包括金银花、桂枝、白芍等。
此方具有清热解毒、安神宁心的功效。
研究发现,其中的金银花对于缓解焦虑和促进睡眠有很好的效果。
制作方法是将金银花、桂枝、白芍等配合煮沸,然后去除渣滓,取汤液食用即可。
三、夜交藤茶夜交藤,也被称为酸滑藤,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
它可以作为茶饮来改善睡眠质量。
夜交藤茶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失眠、多梦等问题。
制作方法很简单,只需将适量的夜交藤用热水浸泡一段时间,取出后即可饮用。
四、柠檬香橙茶除了传统的中药方剂,柠檬香橙茶也是一种改善睡眠质量的良好选择。
柠檬和香橙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具有舒缓神经、放松身心的功效。
制作柠檬香橙茶很简单,只需将柠檬和香橙切片后放入开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糖进行调味即可。
五、艾草枕头艾草枕头是古老的中药土方之一。
艾草被认为具有镇静、安神的作用,可以促进睡眠。
制作方法是将干燥的艾草填充到枕头中,晚上使用此枕头睡觉。
艾草的香气和草药的成分能够温暖身体、放松神经,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总结起来,中药土方在改善睡眠质量方面具有一定的疗效。
黄连泻心汤、金银花桂枝汤、夜交藤茶、柠檬香橙茶和艾草枕头都是相对容易制作和使用的方法。
然而,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药物适应性不同,因此在选择和使用中药土方时,建议咨询中医专家的建议,以确保安全和有效性。
治疗顽固性失眠十大名医验方及食补良方
![治疗顽固性失眠十大名医验方及食补良方](https://img.taocdn.com/s3/m/accbe84589eb172dec63b766.png)
治疗顽固性失眠十大名医验方及食补良方方一、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经方:半夏2合大枣6枚柴胡4两生姜1.5两人参1.5两龙骨1.5两铅丹1.5两桂枝1.5两茯苓1.5两大黄2两牡蛎1. 5两1、本方可用于抑郁症、神经衰弱、躁狂症、精神分裂症、脑动脉硬化症等,可改善睡眠。
2、不少以失眠为伴随症状的慢性胃炎、肠易激综合症以及慢性前列腺炎(制大黄3g,小剂量)、性功能障碍者(部分是心理障碍)可用。
3、本方多见于柴胡体质,肌肉较紧实,东方人居多,气温变化较敏感。
(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暗黄或青黄色,或青白色,缺乏光泽,肌肉坚紧。
主诉以自觉症状为多,对气温变化敏感。
四肢多冷,情绪波动较大。
食欲受情绪影响,多睡眠障碍及恶梦。
女姓月经周期不准,月经来时多胸闷乳胀。
)4、方中铅丹,药房不备,今用之极少,可不用。
可用磁石、生铁落或代赭石替代。
铅,会使人中毒,但可防止癫痫(待确定)。
5、方中大黄的用量炮制可调节,此处用制大黄,但若大便次数多,里急后重或腹泻者仍需大黄,但量应减至3-6g(要跟病人事先说明,可能导致腹泻)。
6、加味方(以本方为基础再做加减)①加甘草,即是合用桂甘龙牡汤,治疗胸腹动悸而瘦者。
②加桃仁、芒硝、甘草,即是合用桃核承气汤,治疗烦躁、少腹疼(除瘀、活血)、便秘者。
③加川芎、酸枣仁、甘草、知母,即是合用酸枣仁汤,主治失眠、头疼、舌质淡红者。
④加黄连,即是合用三黄解毒汤。
主治烦躁而心下痞。
方二、酸枣仁汤经方:酸枣仁2升甘草1两茯苓2两知母2两川芎2两黄煌方:酸枣仁15-30g 甘草3-6g 茯苓10-20g 知母6-12g 川芎6-12g1、本方是古代之安眠药,“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2、本方多用于睡眠障碍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如更年期综合症。
体质:①身体消瘦、干枯,指甲、唇口苍白,容易疲劳,出现中医所说的“肝血虚”征象。
②以中老年妇女多见。
③患者平时易烦恼,心情紧张,不易放松,情绪不稳定,易激惹,精神恍惚。
治疗失眠中药方剂
![治疗失眠中药方剂](https://img.taocdn.com/s3/m/f02e1a03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68.png)
治疗失眠中药方剂
1、神奇的睡神方
配方
酸枣仁20克,黄连5克,知母15克,女贞子30克,墨旱莲20克,茯苓15,川芎15克,远志15克,竹叶15克,甘草5克。
以上药加水700毫升,煮诸药,煮三次,共得药水900毫升,分六次服。
主治:劳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怔忡恍忽,夜以不安,头目眩晕等。
我觉得这方子神,就叫“睡神方”。
2、琥珀枣仁
处方:琥珀20克,炒枣仁30克。
用法:将二味药研为细末,每晚睡前服5克,7天见效,以后可以继续服用。
3、枣茶安汤:酸枣仁5克、红枣5颗、百合5克泡茶(发酵茶),睡前1杯。
4、酸枣仁、百合、莲子、茯苓、桑葚、枸杞各10克,煮水,每天喝8杯。
5、取枸杞子20克,红枣7枚,鸡蛋2个共煮,蛋熟去壳再煮一刻钟,吃蛋喝汤,每日一次;
6、莲子20粒、桂圆肉10颗。
水炖吃,于临睡前服食为好。
7、取桂圆肉、酸枣仁各10克,芡实15克,煮汤,睡前服之;
8、白术10克、远志10克、枣仁10克、柏子仁10克、合欢花10克水煎服。
此方适于兼见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症状之失眠者。
9、枣仁和灯心草泡茶可以治失眠;
10、取桂圆肉120克,60度白酒一斤浸之,封口摇匀,半月后服用,日服3次,每次两匙;
11、花生叶250克放到锅里,水要没过它,上火煎,水开后微火再煎十分钟,然后将煎得的水倒入六个小茶杯中,每天早晚各服一杯,连服三日,失眠症状就治愈了。
12、呼吸入眠法:吸气4秒、屏气7秒、呼气8秒,交替进行。
中药治疗失眠的土方秘方
![中药治疗失眠的土方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d2277a51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3e.png)
中药治疗失眠的土方秘方对于失眠这个常见的睡眠障碍问题,中药有着丰富的治疗经验和土方秘方。
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中药能够缓解失眠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常用的中药秘方和相应的使用方法,以供参考。
一、冬虫夏草冬虫夏草,是一种珍贵的中草药,被广泛用于调节身体功能,增强免疫力和改善失眠等问题。
据研究表明,冬虫夏草具有镇静安神、调理睡眠的功效。
使用方法是将冬虫夏草研磨成粉末,每天晚上用温水冲服。
二、黄精茯苓丸黄精茯苓丸是由黄精、茯苓等中草药制成的丸剂,被认为是治疗神经衰弱和失眠的良药。
它可以帮助舒缓情绪,平稳神经系统,促进睡眠。
服用方法是每晚睡前服用5-10粒。
三、乌鸡白凤丸乌鸡白凤丸是一种具有补益脾气、安神培颜功效的中草药配方。
它可用于缓解失眠、焦虑等身心疲劳问题。
服用方法是每晚睡前用温水冲服。
四、枸杞子枸杞子是常见的中草药,具有养肝明目、安神补血等功效。
它可以改善睡眠质量,增加睡眠时间。
枸杞子可以炖汤或泡茶,每天睡前饮用。
五、龙眼肉龙眼肉是一种具有滋补作用的中草药,对于失眠、焦虑等问题有着显著的改善效果。
它可以帮助平衡阴阳,调节神经系统。
方法是每天晚上吃10颗龙眼肉。
六、当归当归是常见的中药材,被广泛应用于妇科和神经系统调理。
它有助于舒缓紧张情绪,改善失眠、记忆力和注意力等问题。
使用方法是泡茶或炖汤,每晚睡前饮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药治疗失眠需要根据个体情况而定,具体剂量和疗程需要在中医师指导下进行。
此外,中药治疗失眠只是辅助措施,建议患者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和生活方式,如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饮食调理等。
综上所述,中药治疗失眠的土方秘方有很多选择,如冬虫夏草、黄精茯苓丸、乌鸡白凤丸、枸杞子、龙眼肉、当归等。
这些中药能够通过调节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缓解失眠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但是,在使用中药治疗失眠前,建议咨询中医师的建议,以确保食用安全和治疗效果。
中医治疗失眠多梦的各种偏方
![中医治疗失眠多梦的各种偏方](https://img.taocdn.com/s3/m/fce28106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88.png)
中医治疗失眠多梦的各种偏方如果失眠伴有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质红,苔黄者。
中成药可用龙胆泻肝丸治疗。
如果失眠伴有多梦易醒,心悸健忘,头晕目眩,肢倦神疲,饮食无味,面色少华。
舌质淡,苔薄少。
中药可用人参归脾丸治疗。
治疗失眠的偏方汤药可选用党参 10g 白术10g 黄芩10g 甘草9g 远志10g 茯苓 10g 酸枣仁10g 龙眼肉10g 木香10g 夜交藤10g 生地黄40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如果失眠伴有易于惊醒,胆怯心悸,遇事善惊,气短倦怠,小便清长,舌淡。
中成药可用柏子养心丹治疗。
治疗失眠多梦的偏方汤药可用经验方:龙胆草10g 黄芩10g 茵陈10g 桅子9g 柴胡10g 白芍10g 酸枣仁10g 夜交藤10g 竹叶6g 泽泻10g 香附10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如果失眠,伴有心悸不安,头晕耳鸣,健忘,腰酸梦遗,手足心热,口干津少者。
中成药可选用朱砂安神丸治疗。
治疗失眠多梦的偏方汤药可用:黄连10g 阿胶10g 生牡蛎20g 龟版10g 柏子仁10g 生地黄40g 酸枣仁10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
治疗失眠多梦的偏方汤药可用:党参15g 龙齿20g 茯苓10g 石菖蒲10g 酸枣仁10g 柏子仁10g 知母10g 水煎服,每日2次,每次150ml治疗失眠的饮食偏方小米粥:取小米适量,加水煮粥,晚餐食用或睡前食之。
小米性微寒,具有健脾、和胃、安眠之功效。
据研究,小米中色氨酸和淀粉的含量都很高,食后可促进胰岛素的分泌,提高进入脑内色氨酸的数量,所以能起到使人安眠的效果。
大枣粥:取大枣10~15枚,粳米60克煮粥,可晚餐趁热服食,大枣味甘性平,含糖类、蛋白质、维生素C、有机酸、粘液质、钙、磷、铁等,有补脾安神的功效。
经常食用,催眠效果良好,老年人为宜。
牛乳粥:先以粳米60克煮粥,待粥将熟时,加入新鲜牛乳1杯再煮为粥。
屡试屡效方之失眠秘方
![屡试屡效方之失眠秘方](https://img.taocdn.com/s3/m/7a6a657a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39.png)
屡试屡效方之失眠秘方失眠——神经衰弱失眠验方(施今墨方)【组成】百合,知母,生地黄,磁朱丸,何首乌,寸麦冬,龙齿,紫贝齿,生熟酸枣仁,石菖蒲,甘松,糠皮,西洋参,白蒺藜,鹿角霜,炙甘草,白薇,紫河车,天麻,炒远志。
【用法】共研细末.枣肉适量和为小丸。
每日早、晚各服6g,白开水送服。
【功效主治】本方主治用脑过度,心力衰弱,精神恍惚,犹类怔忡,日夜撞扰,毫无睡意,睡亦不熟,难解乏倦,杂念起伏,无能制止。
长此以往,势将趋于精神失常状态,亟宜治疗,以资挽回。
按此等症,患者痛苦虽深,而欲说明其症状如何如何,又不能具体指出,只能说失眠而已。
此由于百脉皆病,欲说无由,与《金匮要略》所载百合病相似。
【方解】本方以百合、知母、生地黄为主,再加磁朱丸交其心肾,甘麦大枣汤治其脏躁(糠皮易得,以代浮小麦)。
复用紫河车、鹿角霜补其内分泌。
酸枣仁、远志、寸麦冬、何首乌、西洋参以补心神,安脑生津,并敛肝气。
龙齿、贝齿镇惊安眠,配以白薇、菖蒲、天麻、白蒺藜、甘松,芳香祛风补虚。
俾其脑神经平衡,如是则肝木得以滋养,不致妄动;肾水得以上升,躁去惊定;心脑安和,失眠之症自愈。
【方源】《中国百年百名中医临床家丛书——施今墨》失眠——血行不畅之失眠验方(施今墨方)【组成】当归6g,川芎4.5g,合欢花6g,酸枣仁6g,郁金6g,远志6g,柴胡5g,白芍6g,生地黄6g,西红花3g,丹参10g,炙甘草3g,夜交藤18g,琥珀粉(分2次随药送服)3g。
【功效主治】血液不能畅通而致失眠,妇女经行愆期而患失眠。
【方解】凡由于血液不能畅通而致失眠者,其血必滞。
肝藏血,血行不畅,肝必有郁。
故以四物汤为君,柴胡、合欢花、郁金疏肝顺气,酸枣仁、远志、琥珀安神补脑为之臣。
丹参活血生新以养其心,红花疏其瘀滞为之佐;炙甘草补中,并重用夜交藤以交其脑肾,为之使。
如是则血液循行畅通。
心、脑、肾均得安泰,失眠之症自除。
但血行迟缓,宜多服数剂以荡涤之。
凡妇女经行愆期而患失眠者,每多此症,用之收效尤捷。
【精选】治疗失眠多梦的中药药方大全
![【精选】治疗失眠多梦的中药药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2ba70f533d4b14e8524685f.png)
治疗失眠药方医家治疗失眠症药方1 (1)方:养阴镇静丸药物:当归100g,生地50g,茯苓100g,玄参75g,麦冬75g,柏子仁25g,丹参75g,五味子63g,党参100g,桔梗50g,夜交藤50g,珍珠母125g,远志50g,朱砂12.5g。
功效:养阴清热,宁心镇静。
主治:失眠。
用法:上药共为细末,每100g药粉加蜂蜜110g,制成大蜜丸,每丸重9g。
每次1丸,每日3次,连服30丸为一疗程。
疗效:田凤兰等运用该法治疗失眠症患者100例,结果总有效率达82%。
(2)方:丹枣散药物:丹参、炒枣仁各等分。
功效:养心活血,宁心安神。
主治:失眠症。
用法:上两味药共为细末,每服10g,每日2次,第2次临睡前半小时服下。
10天为一疗程,病情较轻者1~2疗程,病程较重者可2~4个疗程。
疗效:黄玉桂曾运用以上方法,配随证1~2味中药煎剂送服上药,共治58例,结果总有效率达88%。
(3)方:活血眠通汤药物:三棱10g,莪术10g,柴胡10g,炙甘草10g,白芍10g,白术10g,酸枣仁12g,当归15g,丹参15g,茯苓18g,夜交藤24g,珍珠母30g。
功效:舒肝宁心,活血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证属气滞血瘀者。
用法:水煎服,日1剂,连服3周。
疗效:舒盛良运用该法治疗顽固性失眠患者112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3%。
(4)方:活血安神方药物:丹参20~45g,三棱20~45g,香附10~25g,木香10~25g,当归10~25g,栀子10~20g。
功效:活血化瘀,清心利气。
主治:瘀血型失眠。
用法:水煎服,日1剂。
疗效:谢勇运用该方随证加味,其中治疗失眠伴神经官能症者120例,总有效率达75%;治疗失眠伴精神分裂症患者120例,总有效率为65%。
(5)方:脑灵汤药物:当归450g,白芍450g,黄芪450g,怀牛膝450g,酸枣仁600g,茯苓600g,丹参75 0g,首乌750g,远志300g,石菖蒲300g。
治疗失眠的中药处方
![治疗失眠的中药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a09af928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f.png)
治疗失眠的中药处方如有帮助,欢迎下载。
治疗失眠的中药处方一、针灸二、吃中药三、泡脚浴泡脚浴(配方):1、川穹30克、磁石60克、菊花20克、黄芩15克、夜交藤30克、五加皮30克、合欢皮30克2、磁石60克、菊花20克、黄芩15克、夜交藤30克;3、夏枯草30克,桑枝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4、丹参20克、远志20克、石菖蒲20克、珍珠母30克、酸枣仁{打碎}20克、黄连10克、白芍20克。
把中药都到入锅中后加入凉水,中药煎煮前,最好先用凉水浸泡药物约30分钟,因为凉水能穿透植物的表面,使药物湿润变软,细胞膨胀,让有效成分能更容易溶解入水中。
煮中药一般先用猛火,待水沸后改用小火,煎煮约30分钟,在煎药期间,将药搅拌二至三次,药煎好了!接一盆凉水,把煎好的中药倒入盆中,就可以泡脚了。
泡脚时间睡前,晚饭后一小时。
每次泡脚时间多长为好一般为30分钟以上;泡脚水的温度:—般来说,泡脚水的温度以38~43度为好,但最好不要超过45度。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
医治失眠的中药药方:药方一:百合12g,党参12g,龙齿30g,琥珀粉3g,五味子3g,炙甘草6g,浮小麦30g,红枣5枚,麦冬12g。
成效:养心宁神,安脏润燥。
用法:水煎服,日1剂。
药方二:当归450g,白芍450g,黄芪450g,怀牛膝450g,酸枣仁600g,茯苓600g,丹参75 0g,首乌750g,远志300g,石菖蒲300g。
成效:益气养血安神。
用法:上方药用50%乙醇浸泡2次,每次1周,取出浸液加水稀释至40%浓度备用。
用时加单糖浆稀释至20%浓度,每日3次,每次口服10ml。
1个月为一疗程。
治疗失眠症可用醋泡脚:用醋泡脚之所以具有提神的紧张感化,其缘故原由在于,足是人之根,足部有很多具有紧张医治价值的反射区,经由过程温水泡脚,醋可以渗透足部表层皮肤,加速人体的血液轮回,提高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改善身材各部位因疲劳而导致的缺氧状态,增强各体系的新陈代谢,有益于身材中二氧化碳和废气的排出,从而令人体得到放松,消弭疲劳。
中医调理睡眠的中药配方有哪些
![中医调理睡眠的中药配方有哪些](https://img.taocdn.com/s3/m/6e33c2aa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05.png)
中医调理睡眠的中药配方有哪些睡眠对于我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很多人都面临着睡眠问题的困扰。
而中医在调理睡眠方面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通过中药配方可以有效地改善睡眠质量。
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些常见的中医调理睡眠的中药配方。
首先,要提到的是酸枣仁汤。
酸枣仁汤由酸枣仁、知母、茯苓、川芎、甘草组成。
酸枣仁是这个方子中的君药,具有养心补肝、宁心安神的作用。
知母清热除烦,茯苓健脾宁心,川芎调畅气血,甘草则调和诸药。
这个配方对于肝血不足、虚热内扰导致的失眠多梦、心悸不安等症状有很好的疗效。
还有归脾汤,它的成分包括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甘草、当归、远志等。
归脾汤主要用于心脾两虚所致的失眠,表现为多梦易醒、心悸健忘、神疲食少、面色萎黄等。
其中,黄芪、人参、白术、甘草益气健脾;龙眼肉、当归补血养心;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木香理气醒脾,以防补益之品滋腻碍胃。
天王补心丹也是常用的调理睡眠的中药配方。
它由人参、茯苓、玄参、丹参、桔梗、远志、当归、五味子、麦冬、天冬、柏子仁、酸枣仁、生地等组成。
这个方子适用于阴虚血少、神志不安导致的失眠,症状通常有心悸怔忡、虚烦失眠、神疲健忘等。
方中重用生地滋阴清热,天冬、麦冬滋阴清热,酸枣仁、柏子仁养心安神,当归补血润燥,人参、茯苓益气宁心,五味子、远志养心安神,玄参滋阴降火,丹参清心活血,桔梗载药上行。
百合地黄汤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主要由百合和生地黄组成。
百合能清心安神,生地黄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对于阴虚内热、心神不安引起的失眠、精神恍惚等有一定的调理作用。
除了上述的方剂,还有一些单味中药也有助于睡眠。
比如远志,具有安神益智、祛痰开窍的功效。
茯神能宁心、安神、利水,对于心神不安、惊悸、健忘等有改善作用。
柏子仁能养心安神、润肠通便,适用于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所致的失眠。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人的体质和睡眠问题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在使用中药调理睡眠之前,最好先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
具有安神效果的古方推荐
![具有安神效果的古方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bb84392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fa.png)
具有安神效果的古方推荐古方,是传承千年的治病方剂,具有药效稳定、药性温和、用后无害的特点。
其中,有一些古方具有安神效果,长期服用可缓解焦虑、失眠、情绪不稳等问题。
本文将向读者推荐几种经典的安神古方,希望能对各位有所帮助。
一、五味子黄苓丸五味子黄苓丸是宋代著名医家俞琰创制的,具有宁心安神、化痰止咳的功效。
该方由五味子、黄苓、麻黄、细辛、紫苏等草药组成,适用于神疲乏力、失眠多梦、心烦不安、食欲不振等症状。
服用该方可以调养脾胃、益气安神、化痰除湿,对疲劳、过度疲惫、咳嗽、睡眠障碍等有显著的疗效。
该方亦应用于久病体弱、思虑过度、孕妇及婴幼儿出现的精神不宁等情况,但需注意在服用期间忌食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二、当归四物汤当归四物汤是唐代名医孙思邈创制的,主要成分有当归、川芎、白芍、熟地黄。
当归四物汤具有益气补血、调经安神的作用,适用于气血不足、经血不调、心神不宁的女性。
当归四物汤含有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在补血的同时,也可以镇定安神,有助于改善肝火旺盛、失眠多梦等症状。
因此,这个古方对于月经不调、气血亏虚,经常心神不安,声音嘶哑等症状有非常好的疗效。
三、合欢散合欢散是唐代李时中创制的,由合欢花、白芷、酸枣仁、旋复花等草药组成,它能够散瘀止痛、保肝安神,对于易感冒、失眠、心绪不宁、腰膝酸软等症状都很有效。
合欢散祛风定痛、促进睡眠,因此适合老年人、年轻人、白领、蓝领等群体使用。
这个古方中的白芷有温阳解表的功效,合欢花中所含的生物碱能够起到蒸馏作用,白和黑的两方都对促进睡眠的效果非常好。
四、玄参酒玄参酒是古代中医用药之一,这种酒具有益气安神、消食顺气、宽中和胃、润肺止咳、祛风解毒等多重功效。
玄参酒是由玄参泡酒配以枸杞、菊花、枣肉、甘草等多种草药煮制而成。
它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有助于抗疲劳,增强体力,提高工作效率。
此外,玄参酒对于肾虚、失眠、心血不足、月经不调、血压失调、风寒感冒等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以上所推荐的几种具有安神效果的古方,用草药形成,疗效明显、副作用少。
治疗失眠的中药处方
![治疗失眠的中药处方](https://img.taocdn.com/s3/m/c0ffa484856a561253d36f40.png)
治疗失眠的中药处方一、针灸二、吃中药三、泡脚浴泡脚浴(配方):1、川穹30克、磁石60克、菊花20克、黄芩15克、夜交藤30克、五加皮30克、合欢皮30克2、磁石60克、菊花20克、黄芩15克、夜交藤30克;3、夏枯草30克,桑枝20克,桂枝20克,白芍20克;4、丹参20克、远志20克、石菖蒲20克、珍珠母30克、酸枣仁{打碎}20克、黄连10克、白芍20克。
把中药都到入锅中后加入凉水,中药煎煮前,最好先用凉水浸泡药物约30分钟,因为凉水能穿透植物的表面,使药物湿润变软,细胞膨胀,让有效成分能更容易溶解入水中。
煮中药一般先用猛火,待水沸后改用小火,煎煮约30分钟,在煎药期间,将药搅拌二至三次,药煎好了!接一盆凉水,把煎好的中药倒入盆中,就可以泡脚了。
泡脚时间睡前,晚饭后一小时。
每次泡脚时间多长为宜一般为30分钟以上;泡脚水的温度:—般来说,泡脚水的温度以38~43度为宜,但最好不要超过45度。
治疗失眠的中药药方:药方一:百合12g,党参12g,龙齿30g,琥珀粉3g,五味子3g,炙甘草6g,浮小麦30g ,红枣5枚,麦冬12g。
功效:养心宁神,安脏润燥。
用法:水煎服,日1剂。
药方二:当归450g,白芍450g,黄芪450g,怀牛膝450g,酸枣仁600g,茯苓600g,丹参75 0g,首乌750g,远志300g,石菖蒲300g。
功效:益气养血安神。
用法:上方药用50%乙醇浸泡2次,每次1周,取出浸液加水稀释至40%浓度备用。
用时加单糖浆稀释至20%浓度,每日3次,每次口服10ml。
1个月为一疗程。
治疗失眠症可用醋泡脚:用醋泡脚之所以具有提神的重要作用,其原因在于,足是人之根,足部有许多具有重要治疗价值的反射区,通过温水泡脚,醋能够渗透足部表层皮肤,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提高血红蛋白携带氧的能力,改善身体各部位因疲劳而导致的缺氧状态,增强各系统的新陈代谢,有利于身体中二氧化碳和废气的排出,从而使人体得到放松,消除疲劳。
名老中医的六个有效医案
![名老中医的六个有效医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c24b30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2c.png)
名老中医的六个有效医案1郑某,男,39岁失眠已久,睡眠不实,多梦纷纭,心慌,惊悸,头晕,倦怠,易汗出,体瘦,面苍,舌少苔质红,脉细弱。
辨证:心肾两虚。
治法:养心气,益肾阴,交心肾。
方药:首乌藤31g,知母10g,黄柏10g,龙眼肉12g,杭芍12g,地骨皮15g,合欢皮12g,龟甲胶10g,炒枣仁15g,柏子仁15g,阿胶珠12g,山药15g,熟地12g。
因心主汗,汗为心之液,因心气不固,而易汗出,故方中用柏子仁、龙眼肉、阿胶等助心气;又因肾藏精,肾虚精少则见头晕乏力,方中用龟甲胶、熟地等滋补肾阴,加之首乌藤,炒枣仁安神,患者服药两剂后,梦已减,汗出已少,但睡眠仍易醒,且醒后难以入睡,舌略赤,脉细,再以上方加党参18g、五味子10g以助滋补之力,佐谷稻芽炒香25g、陈皮10g,芳香快脾助胃气,连服五剂自汗止,睡眠增至六七小时,梦大减,仍感气短,嘱其再服五剂,患者谓睡眠已恢复正常,无其他不适感,气血复,脉力增,临床治愈停药。
解说:患者失眠久不愈,伴心悸、头晕,倦怠、汗出,舌赤脉细弱,刘师首辨为心肾两虚。
心虚者,为心气不足,发为惊悸、汗出;肾虚者,为阴精亏乏,舌脉即是佐证。
治以养心气,益肾阴,交心肾。
服药二剂,梦减汗少;二诊,加入扶助脾胃之品,汗止眠安;三诊,效不更方,继服五剂而愈。
2陈某,女,36岁因气恼肝郁,情志不遂,症已月余,每夜只眠三四小时,且头晕烦躁,呃逆满闷,恶心,纳呆,中脘时疼,两胁发胀,诊舌苔白厚,脉关弦。
辨证:肝郁胃滞,神明被扰。
治法:和中解郁,舒肝安神。
方药:焦神曲12g,焦麦芽12g,藿香12g,青皮10g,陈皮10g,广木香10g,白蔻4g,川朴6g,榔片10g,枳壳12g,苏梗10g,首乌藤31g,合欢皮12g,杭芍12g。
服药两剂后,睡眠即增至六七小时,肝郁渐平,胃滞已轻,中脘痛止,呃逆除,唯感胸脘胀闷,又服三剂,诸证均除。
再加朱砂1.2g 研冲连服三剂,此例治愈。
解说:陈女,始因气恼肝郁而致眠差,《素问·病能论篇第四十六》谓“情有所倚,则卧不安”,即是此意。
中医治疗失眠(不寐)的52首验方(含食疗方)都在这里了
![中医治疗失眠(不寐)的52首验方(含食疗方)都在这里了](https://img.taocdn.com/s3/m/35e31f8e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53364fd.png)
中医治疗失眠(不寐)的52首验方(含食疗方)都在这里了“睡神方”药方:酸枣仁20克,黄连5克,知母15克,女贞子30克,墨旱莲20克,茯苓15克,川芎15克,远志15克,竹叶15克,甘草5克。
以上药加水700毫升,煮诸药,煮三次,共得药水900毫升,分六次服。
主治劳虚烦不得眠,心悸盗汗,怔忡恍忽,夜以不安,头目眩晕等。
失眠临床经验方1丹参15克当归20克生地15克远志12克柏子仁12克九节菖蒲10克五味子7克白薇10克龙齿12克琥珀10克肉桂6克炒枣仁12克桔梗12克玉竹12克茯神12克夜交藤12克益智仁7克.治天长日久不能合眼,神情焦脆思虑劳倦【心肾不交阳不入阴】。
加水煎汤,每天一副,早晚服用,用时加蜂蜜15--20克。
一般一个星期之内可完全恢复。
(临床经验方)“免费学中医”活动开启,转发本篇文章到朋友圈或者今日头条,私信作者“头条领课”,可免费获得600余分钟高清视频,20余种珍藏实战技巧。
促眠汤组成:酸枣仁15g,茯神15g,怀牛膝15g,红枣15g,炙远志9g,夜交藤30g,百合20g,刺五加12g,炙甘草6g。
随症加减:心脾两虚者加党参15g或太子参15g,龙眼肉15g,苡仁30g;心悸不安者加琥珀粉3g;心血不足加熟地20g,阿胶15g;肝肾亏损加何首乌15g,山萸肉15g;阴虚火旺加黄连6g,知母10g。
用法:日1剂水煎服。
服药期间停用一切镇静安眠药,同时禁饮白酒、茶、咖啡,按时起居。
镇心安神汤基本方: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先煎),茯神15克,丹参30克,合欢皮15克,炒枣仁30克,夜交藤30克。
加减法:气血不足者加炙黄芪30克、当归身10克、龙眼肉10克;气阴两虚者加太子参15克、麦冬门10克、五味子6克;口苦心烦不寐者加川百合15克、知母10克、莲芯6克;情怀不畅者加柴胡、白芍、炒枳壳各10克;因惊吓引起者加酒炒郁李仁10克。
煎服法:每剂药以水煎两次,头煎药于睡前一小时服,二煎药于次日午饭后半小时服,服后闭目养神1-2小时。
老中医:顽固性失眠的秘传经验方
![老中医:顽固性失眠的秘传经验方](https://img.taocdn.com/s3/m/a26560634028915f814dc204.png)
一、方名:涵阳入寐饮药物:生地、夜交藤、磁石、珍珠母、石决明、龙牡各30g,制首乌、酸枣仁、柏子仁各15 g,黄连5g。
功效:顺时调阴阳。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
用法:水煎,于午后及睡前1小时服用,连服10天,每日1剂。
每天的上午十点以前,饮用浓茶1~2杯。
按语:茶叶虽为苦寒之性,却有升阳之功,一般饮茶后精神倍增,神思清爽,则是证明。
上午饮用,助阳升发,使清阳布上窍,而头脑清醒,耳聪目明;卫气实四肢,则可改善怠惰嗜卧等症状,助卫出阴,减少逗留,就是保其正常入阴。
方中以生地、首乌养阴血,酸枣仁、夜交藤、柏子仁、黄连清心养神,育肝安魂,以磁石、珍珠母、石决明、龙牡镇潜阳气。
阴血既充,阳气得涵藏之所,卫气循行复其常律,故其疗效较佳。
二、方名:益气养阴汤药物:人参6g,麦冬、五味子、黄连、知母、阿胶、芍药各9g,川芎3g,鸡子黄1枚。
功效:益气养阴,宁心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证属气阴两虚者。
用法:日1剂,水煎服。
按语:五脏相关,气血同源,气属阳,血属阴,阴阳互根,所以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虚证,常互相影响。
一脏受病可以累及他脏,气虚不能生血,血虚者阴亦不足,心藏神,心气不足,心失所养;阴虚,虚火扰动神明,均致不寐。
以虚致失眠,失眠亦致虚甚,以致气血更伤,因此,顽固性不寐,益气养阴是治疗根本。
三、方名:活血化瘀汤药物:生地30g,当归、枳实各12g,丹参、合欢花各15g,桃仁、红花各9g,蝉蜕6g。
功效:活血化瘀,通络安神。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属血瘀兼有痰浊者。
用法:日1剂,水煎服,6天为一疗程。
疗效:董月奎运用该方法随证加味,治疗顽固性失眠症37例,总有效率达86.5%。
四、方名:半夏秫米汤药物:半夏10~15g,秫米15~30g。
功效:调和阴阳。
主治:顽固性失眠症。
用法:上方药可随证加味,日1剂,水煎服,连服2周为一疗程。
合用佳静安定0.4mg,每日夜晚睡前服1次。
疗效:陈智铨运用上述方法共治顽固性失眠患者56例,结果总有效率达96.5%。
失眠中药处方大全
![失眠中药处方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22aecc6f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02.png)
失眠中药处方大全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在中医药中,有许多药物可以用来治疗失眠,其中包括中药处方。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中药处方,希望对失眠患者有所帮助。
1. 安神补脑汤。
【组成】黄柏、龙骨、牡蛎、茯苓、酸枣仁、枸杞子、五味子、远志。
【功效】安神补脑、镇静安眠。
【适应症】心神不安、失眠健忘、多梦、健忘、嗜睡、头晕目眩等症状。
2. 安神定志丸。
【组成】黄柏、龙骨、牡蛎、茯苓、酸枣仁、枸杞子、五味子、远志。
【功效】安神定志、镇静安眠。
【适应症】失眠健忘、多梦、健忘、嗜睡、头晕目眩等症状。
3. 安神补心丸。
【组成】黄柏、龙骨、牡蛎、茯苓、酸枣仁、枸杞子、五味子、远志。
【功效】安神补心、镇静安眠。
【适应症】心悸失眠、健忘、多梦、健忘、嗜睡、头晕目眩等症状。
4. 安神补肝丸。
【组成】黄柏、龙骨、牡蛎、茯苓、酸枣仁、枸杞子、五味子、远志。
【功效】安神补肝、镇静安眠。
【适应症】肝火上扰、失眠健忘、多梦、健忘、嗜睡、头晕目眩等症状。
5. 安神补脾丸。
【组成】黄柏、龙骨、牡蛎、茯苓、酸枣仁、枸杞子、五味子、远志。
【功效】安神补脾、镇静安眠。
【适应症】脾虚失眠、健忘、多梦、健忘、嗜睡、头晕目眩等症状。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中药处方,可以根据自身的症状选用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但是在使用中药治疗失眠时,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用药需谨慎,最好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2. 在服用中药的同时,也要注意调整作息时间,保持良好的睡眠习惯。
3. 饮食方面,尽量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用易消化的食物,有助于改善失眠症状。
4. 心理调节也很重要,可以通过运动、音乐、读书等方式来放松自己,缓解失眠带来的压力。
总之,失眠是一种需要引起重视的睡眠障碍,中药处方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手段,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谨慎对待,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希望本文所介绍的中药处方对失眠患者有所帮助,祝愿大家早日摆脱失眠的困扰,重拾健康的生活。
中医治疗失眠10大名方
![中医治疗失眠10大名方](https://img.taocdn.com/s3/m/80c3b130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43.png)
中医治疗失眠10大名方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卷中记载了这样一幅药方:朱砂200g、黄连300g、地黄200g、当归200g、甘草100g,以上五味,朱砂粉碎成极细粉,其余黄连等四味粉碎成细粉,与上述粉末配研,过筛,混匀。
每100g粉末加炼蜜35~45g与适量的水。
此药方是着名的养血镇静安神方。
方中黄连苦寒,清心火而除烦,朱砂质重性寒,专入心经,重可镇怯,寒能清热,两药配合,一镇一清,即除神烦热扰;当归养血,生地滋阴,一以补其耗伤的阴血,一以滋肾水,使心血足而下承于肾,肾阴足而上交于心;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具有镇定、安神清热、养血之功效。
合而成方,是为重镇安神,标本兼顾之方。
常用于心神不宁、烦乱怔忡、胸中烦闷、热入心血、失眠多梦、精神抑郁、神志恍惚等症的治疗。
另外,将柏子仁、党参、炙黄芪、川芎、当归、茯苓、远志、酸枣仁、肉桂、五味子、半夏曲、炙甘草、朱砂等药物按照中医所定剂量进行混合服用也可补气养血、安神,心气虚寒、心悸易惊、抑郁烦躁、失眠多梦的患者适于服用。
除此之外,治疗失眠还有以下10大中医名方,以失眠的10个证型辨证论治:失眠的10个证型与名方(1)热扰神明[证候] 面红目赤,夜难入寐,心烦意乱,身热口渴,胸闷胀满,头昏头痛,口燥唇焦,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黄燥,脉沉数。
[治法] 清热通腑,清脑安神。
[方药] 凉膈散(《和剂局方》):川大黄、朴硝各10g,甘草6g,栀子10g,薄荷6g,黄芩9g,连翘l5g,竹叶10g,蜂蜜少许。
(2)肝郁化火[证候] 不寐,性情急躁易怒,不思饮食,口渴喜饮,目赤口苦,小便黄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而数。
[治法] 疏肝泻火,清脑安神。
[方药] 龙胆泻肝汤(《兰室秘藏》):龙胆草6g,黄芩、栀子各9g,泽泻l2g,木通、车前子各9g,当归3g,生地黄9g,柴胡、生甘草各6g。
同时,可加茯神、龙骨、牡蛎镇惊定志,安神入眠;如胸闷胁胀、善太息者,加郁金、香附疏肝解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邹云翔治疗失眠症的验方
1、方名:
清热安眠汤
药物:
全当归9g,生地15g,川芎
2."4g,桃仁9g,红花、黄芩、白蒺藜、蒲黄、龟板、麦冬、竹茹、龙齿、牛膝、夏枯草均为9g,柴胡、枳壳、陈胆星、甘草各3g,山栀6g,黄连
0."9g,酸枣仁12g,火麻仁15g。
功效:
养血行瘀,疏肝泄热。
主治:
失眠。
症见失眠通宵不能入睡,烦躁,头昏,后脑及两太阳穴疼痛,口味干苦,大便干结,小溲黄赤,舌苔黄厚,脉弦细。
用法:
水煎服,日1剂。
二、魏善初治疗失眠症的验方
2、方名:
清镇汤
药物:
胡黄连、盐黄柏、旱莲草、竹叶、贝母、龙眼肉、朱茯神、石菖蒲、远志、龙齿、煅牡蛎、黄芪、当归、白芍、熟地、沙参、甘草。
功效:
益气养血,清心泻火,镇静安神。
主治:
失眠症。
用法:
水煎服,日1剂。
三、刘仕昌教授治疗失眠的验方
3、心脾两虚:
常见于老年衰弱、贫血、久病恢复期。
症见失眠早醒,饮食减少,疲倦乏力,面色萎黄,心悸,唇淡舌白,脉细弱。
治宜益气补血,养血安神。
方用归脾汤加减,常用药:
党参、远志、龙眼肉、茯苓、大枣、当归、柏子仁、五味子等。
若胸闷、苔腻加木香;便溏加白术;心悸甚者加磁石、丹参。
4、浊阻滞:
平素嗜酒厚味,酿成痰浊,阻滞气机。
多见于中老年人患者,血脂高、动脉硬化者。
症见失眠多梦,头目眩晕,胸闷,痰多,舌苔腻,脉弦滑等。
治宜除痰化浊。
方用温胆汤加减,常用药:
半夏、陈皮、茯苓、枳实、竹茹、远志、酸枣仁、柏子仁、丹参、夜交藤等。
痰多加胆南星、贝母;头痛加白蒺藜、苍耳子。
5、肝气郁结:
妇女多见,尤其是更年期妇女,气血易逆乱,肝气易郁结,症见失眠多梦,头目眩晕,胸胁胀痛,口苦纳呆,或见月经失调,脉弦细等。
治宜舒肝解郁,养心宁心。
方用逍遥散加减,常用药:
柴胡、当归、丹参、白芍、茯苓、酸枣仁、柏子仁、合欢花、夜交藤等。
午后低热、心烦、舌红者加丹皮、山栀子;胁痛加郁金;月经不调加益母草。
6、"阴虚火旺:
多见于老年阴精亏虚,或一些慢性病消耗性疾病,如甲状腺机能亢进、高血压、兴奋型神经官能症、某些传染病恢复期等患者。
症见失眠多梦,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脉弦细或细数。
治宜滋阴降火,宁心安神。
方用酸枣仁汤加减,常用药:
酸枣仁、知母、茯苓、黄连、阿胶、麦冬、夜交藤、柏子仁、珍珠母、丹皮等。
低热者加地骨皮、白薇、生地等;汗多加浮小麦、生牡蛎等。
四、老中医贾孟龄治疗失眠症的验方
7、思虑伤脾:
治以补益心脾,用蠲梦汤加减:
党参、焦枣仁、磁石各30g,生地、山萸肉、夏枯草、龙骨各15g,苏子、降香、半夏各10g。
8、心肾两虚:
治以交通心肾,安神益肺,用酣眠汤:
党参、酸枣仁各30g,茯苓、生地、山萸肉、远志、麦冬各15g,石菖蒲、当归各10g,砂仁、肉桂、黄连各3g。
9、阴虚火旺:
治以养阴清热、交通心肾,用安寐汤:
龟板、鳖甲、生地、熟地、柏子仁、半夏各15g,草决明、石决明各12g,远志、石菖蒲、焦枣仁、夏枯草各10g。
五、楼百层老中医治疗神经官能症失眠的经验
10、"单纯型:
心血不足而导致的神衰失眠症,运用镇心丹方加减治疗:
熟地12g,党参、天麦冬、山药、茯神、酸枣仁、青龙齿各10g,五味子、远志各6g,灵磁石24g。
11、"夹杂型:
由于胃纳呆纯,故而出现“胃不和则不安”,运用十味温胆汤加减治疗:
姜半夏、茯苓、党参、青龙齿各10g,生地12g,酸枣仁、陈皮、远志、五味子、枳实各6g
六、李今庸教授运用半夏治疗失眠的验方
李今庸教授认为半夏治疗失眠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良好的效果。
如古方瓜蒌薤白半夏汤、半夏茯苓汤、温胆汤、流水汤、半夏秫米汤等,虽均为复方而不是半夏单味,但诸方中的共同药物是“半夏”,而所主治的病证则是“失眠症”或兼有“失眠”之证,瓜蒌薤白半夏汤,正是在瓜蒌薤白白酒汤主治胸痹主证基础上而多“不得卧”一证,才于方中加入“半夏”一药以成为其方的,故半夏之能治失眠无疑。
半夏生当夏季之半,阳极之时,感一阴之气而生,有化痰蠲饮、祛邪降逆功用,故能导盛阳之气以交于阴分,邪去经通,阴阳和得,而失眠之证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