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免疫与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糖尿病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

糖尿病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

糖尿病与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研究在人类体内,糖尿病和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一种复杂的相互作用关系。

研究发现,免疫系统的异常活动可以导致糖尿病的发生和进展,而患有糖尿病的人也可能面临免疫功能下降的风险。

本文将探讨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并介绍相关的最新科学进展。

一、免疫系统对于预防和控制糖尿病的重要性1. 免疫系统对胰岛细胞的保护胰岛细胞是胰腺中负责产生胰岛素的主要细胞类型。

当机体遭受感染或受到外界刺激时,免疫系统会参与其中,通过释放细胞因子来帮助修复受损胰岛细胞,从而保护其功能。

因此,免疫系统在预防和控制第1型和第2型糖尿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2. 自身免疫反应与第1型糖尿病的关联第1型糖尿病是一种由自身免疫反应引起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当免疫系统出现异常时,会攻击胰岛细胞,导致其功能受损或死亡。

免疫系统中的T细胞和B细胞被认为是该反应的主要驱动力,它们会释放大量促进自身攻击的细胞因子和自身抗体。

3. 免疫调节与第2型糖尿病发展的关系相比于第1型,第2型糖尿病更常见,并且与生活方式和遗传等多种因素有关。

最近的科学研究表明,慢性低度全身性免疫调节失衡可能是导致第2型糖尿病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这种失衡可能包括免疫系统对脂肪组织存在的局部慢性低级别持续反应,以及对胰岛素信号转导途径异常调控等。

二、免役功能下降与患者易感染风险增加1. 糖尿病患者易感染的原因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异常导致血糖升高,长期高血糖会损害免疫细胞的功能。

这些细胞包括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等,它们在免疫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高血糖还可促进微生物滋生及其附着在黏膜上或组织内,从而增加了感染的风险。

2. 免役功能下降对身体健康的影响免役功能下降也使得身体对各类感染、肿瘤以及其他致命性疾病更加容易受到侵害。

此外,由于整个机体的代谢与调控系统都有一定程度地受免役系统调节,因此免役功能下降还与体内平衡及恶化相关。

三、新认知推动了更深入的相互作用广度1. 基因异常揭示了免役和葡萄球菌之间关系最近的基因组学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的某些基因突变会增加与特定微生物(如葡萄球菌)感染的风险。

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联研究

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联研究

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关联研究摘要: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全球范围内都是高发疾病,其发病率和影响逐年增加。

本论文旨在探讨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关联,并分析共同的病因和发展机制。

通过综合文献回顾与实证研究,我们发现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基因、环境以及免疫系统等方面存在着相互关联。

进一步的研究可能为发展预防策略和治疗方法提供重要的线索。

关键词:糖尿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因、发展机制、基因、环境、免疫系统第一章引言1.1 研究背景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是两种常见的疾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或作用异常导致血糖无法正常调节的慢性疾病,而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的疾病。

近年来,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率显著增加,且两者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

1.2 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探讨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之间的关联,并分析共同的病因和发展机制。

通过综合文献回顾与实证研究,我们希望能提供研究和治疗这些疾病的新思路。

第二章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概述2.1 糖尿病的分类与发病机制根据胰岛素的分泌情况和作用机制,糖尿病可以分为I型和II型糖尿病。

I型糖尿病主要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而II型糖尿病则是由于胰岛素抵抗或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

2.2 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分类与特点自身免疫性疾病包括甲状腺自身免疫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多种类型。

这些疾病的特点是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组织和器官,引起不同程度的破坏和功能障碍。

第三章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共同病因3.1 遗传因素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在一定程度上与基因有关。

通过研究家族聚集现象和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者发现多个基因与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风险相关。

3.2 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在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例如,与自身免疫性疾病相关的环境因素包括感染、饮食、药物等,而糖尿病的发病与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因素相关。

第四章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展机制4.1 免疫系统异常激活糖尿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存在异常激活的现象。

1型糖尿病与CD8+T细胞的相关性

1型糖尿病与CD8+T细胞的相关性

1型糖尿病与CD8+T细胞的相关性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1型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长。

现如今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仍未明确,而对其发病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免疫学方面,特别是对其与CD4+T细胞的研究成为热点。

纵观国内外研究资料,对1型糖尿病与CD8+T细胞的研究却少之又少。

然而大量研究证明CD8+T细胞参与多种免疫性、炎症性疾病的发生,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目前普遍接受的是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故对CD8+T细胞与1型糖尿病的研究,可完善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或许能为1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方向。

标签:1型糖尿病;CD8+T细胞1 1型糖尿病β细胞损伤破坏的途径1型糖尿病(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是具有一定遗传基础,在多种环境因子触发下,由T淋巴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

自身反应性CD4+T 辅助细胞(CD4+Th细胞)和CD8+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D8+CTLs)在MHC (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Ⅱ和Ⅰ类分子的背景下分别识别β细胞表面肽段,二者共同作用导致β细胞的死亡,从而引起自免疫性T1DM的发生。

但β细胞正常情况下只表达MHCⅠ类分子,因此它们可能主要是被CD8+CTLs 的活动破坏的。

CD4+Th细胞是构成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细胞,初始CD4+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在不同的条件下可分化成不同亚型的T细胞,执行不同的功能。

CD4+Th 细胞主要分为Th1、Th2、Th17效应细胞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 细胞)。

其中Th1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和迟发型超敏性炎症的形成。

研究发现Th1型细胞因子IFN-γ、IL-2和TNF-α通过直接促进细胞凋亡和(或)上调选择性黏附分子的表达,导致了β细胞的破坏,促进1型糖尿病的发生[1]。

Th2细胞分泌IL-4、IL-5、IL-13等细胞因子介导机体的体液免疫和超敏反应。

NODLtj小鼠Ⅰ型糖尿病不同发病阶段细胞免疫状态研究

NODLtj小鼠Ⅰ型糖尿病不同发病阶段细胞免疫状态研究

doi:10.3969/j.issn.1000⁃484X.2019.05.003NOD /Ltj 小鼠Ⅰ型糖尿病不同发病阶段细胞免疫状态研究①陈冬志 赵会娟 尹晓琳 刘嘉琳 孟 明 侯明辉② (河北大学医学院,保定071000) 中图分类号 R310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0⁃484X (2019)05⁃0526⁃08①本文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771755)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H2015201131)和河北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ZD2017009)㊂②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保定071000㊂作者简介:陈冬志,男,博士,教授,主要从事自身免疫病及免疫药理学研究,E⁃mail:chenddzz@㊂通讯作者及指导教师:孟 明,女,博士,教授,主要从事自身免疫病及免疫药理学研究,E⁃mail:mengming127@㊂侯明辉,男,硕士,主任医师,主要从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等内分泌疾病研究,E⁃mail:huomh50580@㊂[摘 要] 目的:通过对NOD /Ltj 小鼠在未发病㊁发病初期与发病末期不同组织器官中CD4+T㊁CD8+T 细胞,Th1㊁Th2㊁Th17亚群,iNKT 细胞频率及亚群,细胞因子㊁相关转录因子进行观察分析,进一步了解NOD /Ltj 小鼠Ⅰ型糖尿病不同发病阶段细胞免疫功能状态㊂方法:选用雌性NOD /Ltj 小鼠为实验对象㊂血糖仪检测小鼠空腹血糖值,根据尿糖阳性且连续2次≥11.1mmol /L 作为T1D 发病标准将动物分为未发病组㊁发病初期组㊁发病末期组㊂流式细胞技术(FCM)检测各组小鼠外周血㊁胸腺㊁脾脏㊁肝脏中CD4+T㊁CD8+T 细胞,Th1㊁Th2㊁Th17亚群,iNKT 细胞频率及亚群比例以及腹股沟淋巴结CD4+T㊁CD8+T 细胞;CBA 检测IFN⁃γ㊁TNF⁃α㊁IL⁃2㊁IL⁃6㊁IL⁃17A㊁IL⁃4㊁IL⁃10;WB 检测PLZF㊁T⁃bet㊁GATA⁃3㊁ROR⁃γt㊂结果:①与未发病组比较,发病初期组CD4+㊁CD8+T 细胞频率在脾脏㊁肝脏㊁胸腺㊁腹股沟淋巴结中均显著增加(P <0.05);与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CD4+T 细胞频率在肝脏㊁胸腺㊁腹股沟淋巴结及外周血中均显著降低(P <0.05)㊂②在脾脏㊁肝脏中,与未发病组和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Th1亚群比例显著增加(P <0.05);在肝脏中,与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Th2㊁Th17亚群水平显著升高(P <0.05)㊂③与未发病组比较,发病初期组肝脏㊁腹股沟淋巴结中iNKT 细胞频率均显著增高(P <0.05);与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外周血㊁肝脏中iNKT 细胞频率显著降低(P <0.05);与未发病组比较,发病初期组和发病末期组胸腺iNKT1亚群比例均显著增加,iNKT2亚群比例均显著降低(P <0.05),脾脏㊁肝脏㊁腹股沟淋巴结iNKT1及iNKT2亚群比例三组两两比较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④在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中致炎性细胞因子和抑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在发病初期较未发病组和发病末期组均显著升高(P <0.05);在肝脏中致炎性细胞因子水平随小鼠病情进展逐渐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抑炎性细胞因子水平在发病初期最高,发病末期显著降低(P <0.05)㊂⑤胸腺PLZF 相对表达量,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脾脏和肝,与未发病组和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T⁃bet 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 <0.05)㊂结论:①发病初期CD4+T 和CD8+T 细胞的增加,特别是CD4+T 细胞的增加以及Th 亚群的失衡是导致胰岛炎重要的免疫基础;②发病初期iNKT 细胞频率的增加以及胸腺iNKT1/iNKT2亚群比例的翻转,提示了iNKT 细胞在NOD /Ltj 小鼠发病初期可能参与了T1D 的发生㊂[关键词] NOD /Ltj 小鼠;Ⅰ型糖尿病;CD4+T 细胞;Th 细胞;iNKT 细胞;细胞因子;转录因子Study on cellular immune status of NOD /Ltj mice at different stages of typeⅠdi⁃abetesCHEN Dong⁃Zhi ,ZHAO Hui⁃Juan ,YIN Xiao⁃Lin ,LIU Jia⁃Lin ,MEMG Ming ,HOU Ming⁃Hui .Hebei University School of Medicine ,Baoding 071000,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By observing and analyzing the CD4+T,CD8+T cells,Th1,Th2,Th17subgroups,iNKT cell frequency and subsets,cytokines and related transcription factors of the NOD /Ltj mice in different tissues at the non⁃onset,early onset and late onset stage disease,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the cellular immune function of NOD /Ltj mice of type Ⅰdiabetes.Methods :The female NOD /Ltj mice were selected as the experimental subjects.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level of mice was detected by blood glucose meter and was based on urine glucose positive and twice consecutively ≥11.1mmol /L as the T1D onset cri⁃teria.The mice were divided into non⁃onset group,early onset group and late onset group.Flow cytometry (FCM)was used to detect CD4+T and CD8+T cells,Th1,Th2,and Th17subsets,and the frequency and subsets ratio of iNKT cells in the peripheral blood,thymus,spleen,liver of each group and CD4+T and CD8+T cells in the inguinal lymph nodes were also detected;IFN⁃γ,TNF⁃α,IL⁃2,IL⁃6,IL⁃17A,IL⁃4,IL⁃10were detected by Cytometric Bead Array (CBA);Western blot (WB)detected PLZF,T⁃bet,GATA⁃3,andROR⁃γt.Results :①The frequency of CD4+T and CD8+T cells were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spleen,liver,thymus and inguinal lymph nodes in early onset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non⁃onset group (P <0.05);late onset group compared with the early onset,the frequency of CD4+T cells in liver,thymus,inguinal lymph nodes andperipheral blood were all significantly reduced(P<0.05).②In the spleen,liver,the ratio of Th1subsets in the late onse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P<0.05)than that of the non⁃onset group and the early onset group.In the liver,the levels of Th2and Th17subset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in the late onset group(P<0.05)compared with the early onset.③Compared with the non⁃onset group,the frequency of iNKT cells in the liver and inguinal lymph nodes of the early onse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P<0.05);compared with the early onset group,the frequency of iNKT cells in peripheral blood and liver the of the late onse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P<0.05);compared with the non⁃onset group,the proportion of iNKT1subsets in the thymus of the early onset and the late onset group increased significantly,and the proportion of iNKT2subsets decreased significantly(P<0.05),but the ratio of iNKT1and iNKT2in the spleen,liver and inguinal lymph nodes in the three groups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every two groups(P>0.05).④The levels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and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the spleen and inguinal lymph nod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early onset than in the non⁃onset and late onset groups(P<0.05).The level of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the liver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the progression of the mice′s disease,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every two groups(P<0.05).The level of anti⁃inflammatory cytokines was highest in early onset group,but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in late onset group(P<0.05).⑤The relative expression of PLZF in thymus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he three groups(P>0.05). The relative expression of T⁃bet was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in the spleen and liver of late onset group,compared with the non⁃onset and early onset groups(P<0.05).Conclusion:①The increase of CD4+T and CD8+T cells, especially the increase of CD4+T cells and the imbalance of Th subsets at the early stage of disease are the important immune basis for insulitis.②The increase of the frequency of iNKT cells and the reversal of the proportion of the thymus iNKT1/iNKT2subgroup suggest that iNKT cells may participate in the occurrence of T1D in the early onset of NOD/Ltj mice.[Key words] NOD/Ltj mice;TypeⅠdiabetes;CD4+T cells;Th cell;iNKT cells;Cytokine;Transcription factor 非肥胖型糖尿病(Non⁃obese diabetic,NOD)小鼠作为一种自发性人类1型糖尿病动物模型,其遗传背景清楚,与人类T1D在免疫学特征㊁病理过程和临床特征等多个方面具有相似之处,是研究T1D 的主要动物模型[1,2]㊂通过对血糖㊁尿糖的监测及胰岛病理的观察,我们初步证实雌性NOD小鼠T1D 发病集中在22~26周龄,至30周龄,累积发病率可达70%㊂尽管T1D被认为是主要由T细胞介导的器官特异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多种免疫细胞参与了T1D的发生和发展[3⁃5]㊂本研究进一步对NOD 小鼠在未发病㊁发病初期㊁发病末期不同发病阶段相关免疫器官中CD4+T和CD8+T细胞㊁Th细胞及其亚群㊁iNKT细胞及其亚群㊁致炎性和抑炎性细胞因子以及相关转录因子进行系统观察,以期了解NOD 小鼠不同发病阶段细胞免疫功能状态㊂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实验动物 雌性NOD/Ltj实验小鼠,日龄35~42d(北京华阜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动物许可证号:SCXK(京)2014⁃0004㊂饲养于清洁的SPF级动物室,室温(23±2)℃,相对湿度(50±5)%,所有小鼠均自由摄食㊁饮水㊂实验动物严格遵守‘实验动物保护条例“进行处理,动物处理程序经过河北大学医学部伦理委员会认证㊂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PE⁃T⁃selected⁃CD1d tetramer购自MBL International,Woburn,MA公司; FITC⁃Anti⁃MouseTCR⁃β(553170)㊁Percp⁃Cy TM5.5⁃Mouseanti⁃T⁃bet(561316)㊁Alexa Fluor647Mouse Anti⁃PLZF(563490)购自BD公司;Foxp3/Transcription Factor Staining Buffer购自eBioscience;α⁃半乳糖神经鞘胺醇(α⁃Galcer)购自ENZO Life Sciences;微量样本多指标流式蛋白定量技术(CBA)Th1/Th2/Th17细胞因子检测试剂盒(560485)㊁RPMI1640培养液购自Wisent公司;血糖仪购自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血糖试纸购自三诺生物传感股份有限公司;尿糖试纸购自花都高尔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CD4⁃FITC㊁CD8⁃PE抗体㊁FACS Calibur细胞仪购自BD Pharmin⁃gen(CA,USA);低温低速离心机购自Beckman Coulter (CA,USA)㊂1.2 方法1.2.1 动物分组 雌性NOD/Ltj小鼠100只,适应性饲养1周㊂每周检测2次尿糖,尿糖阳性的小鼠禁食不禁水8h后断尾取血,血糖仪检测空腹血糖,连续2次血糖值≥11.1mmol/L即诊断为T1D发病模型鼠㊂根据实验目的,随机选取集中发病周龄段且符合要求的实验动物30只,每组10只㊂实验动物分3组,分别为未发病组(观察期内未发病)㊁发病初期组(鉴定发病1周内)㊁发病末期组(发病后4~5周)㊂所有实验动物观察至30周龄㊂1.2.2 组织取材 无菌环境下取小鼠外周血㊁胰腺㊁胸腺㊁脾脏㊁肝脏㊁腹股沟淋巴结㊂1.2.3 FACS检测外周血㊁肝脏㊁胸腺㊁腹股沟淋巴结中CD4+T㊁CD8+T细胞频率 收集各组小鼠全血(每只120μl)于流式管㊂过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得到各组织淋巴细胞悬液,取1×106个细胞,100μl PBS重悬㊂加入Percp⁃CD3㊁FITC⁃CD4㊁PE⁃CD8抗体各5μl,4℃避光孵育20min㊂外周血样品加红细胞裂解液1ml,避光8min,观察澄清透亮后离心弃上清㊂所有样品PBS洗涤2次,重悬,加PBS定容500μl,流式细胞仪Calibur上机检测,FlowJo软件进行数据分析㊂1.2.4 流式细胞技术检测脾脏㊁肝脏中Th亚群(Th1㊁Th2㊁Th17) 分离小鼠各组织,研磨制成单细胞悬液,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淋巴细胞,PBS清洗后细胞计数㊂细胞密度调整为1×106~10×106个/ml 接种于12孔培养板,培养条件: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含双抗),加入终浓度为50ng/ml PMA,1μg/ml IO,4μl/6ml GolgStop(含Monensin)刺激5h㊂培养后离心重悬计数㊂每支样品管中加入细胞106个㊂加预冷Cytofix TM buffer,充分重悬细胞,室温避光孵育10min细胞固定㊂stain buffer清洗2次,加入1ml1×Perm/Wash TM buffer,避光孵育15min细胞透化㊂每支样品管加入50μl1×Perm/ Wash TM buffer和20μl cocktail,室温避光孵育30min㊂1×Perm/Wash TM buffer清洗2次,500μl stain buffer重悬细胞,流式检测㊂1.2.5 FCM检测外周血㊁脾脏㊁肝脏㊁胸腺㊁腹股沟淋巴结中iNKT细胞频率及iNKT1/iNKT2细胞亚群比率 收集各组小鼠全血(每只120μl)于流式管㊂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得各组织淋巴细胞悬液,取1×106个细胞,100μl PBS重悬㊂加入FITC⁃TCR⁃β㊁PE⁃α⁃G⁃tet抗体各5μl,4℃避光孵育30min㊂外周血样品加红细胞裂解液1ml,避光8min,澄清透亮后离心弃上清㊂所有样品PBS洗涤2次,100μl PBS重悬,每管加1ml Foxp3Fixation/Permeabiliz⁃ation working solution,避光4℃孵育30min,加2ml 1×Permeabilization Buffer,室温500g,5min离心弃上清后重悬样品,透化固定后加入Percp⁃Cy TM 5.5Mouseanti⁃T⁃bet㊁Alexa Fluor647Mouse Anti⁃PLZF 各5μl室温避光孵育30min,每管加入2ml1×Per⁃meabilization Buffer,400g,5min室温离心弃上清㊂PBS定容至500μl,流式细胞仪检测㊂1.2.6 CBA检测脾脏㊁肝脏㊁腹股沟淋巴结中淋巴细胞培养上清细胞因子水平 分离获得各组织中淋巴细胞,细胞密度调整为2×106个/ml置于12孔培养板中,无血清RPMI1640培养基重悬细胞,加入PMA(50ng/ml)㊁IO(1μg/ml)进行刺激,细胞培养箱中培养24h,离心得培养上清㊂应用CBA细胞因子试剂盒检测各组织培养上清中IFN⁃γ㊁TNF⁃α㊁IL⁃2㊁IL⁃4㊁IL⁃6㊁IL⁃17A㊁IL⁃10水平㊂梯度稀释标准品㊂依不同浓度标准品形成的标准曲线作为质控指标㊂混合捕获微球,每个实验管中加50μl捕获微球,标准品管中加50μl梯度稀释好的标准品,每个样本管加入50μl样本,加入50μl PE检测试剂,室温避光孵育2h㊂每管加入1ml洗液,离心弃上清,每管加300μl洗液重悬,流式细胞仪检测㊂1.2.7 Western blot检测转录因子PLZF㊁T⁃bet㊁GATA⁃3㊁ROR⁃γt表达量 取胸腺㊁脾脏㊁肝脏组织各0.1g,匀浆处理㊂抽提试剂提取蛋白㊂蛋白预处理后依次进行灌胶与上样,电泳,转膜㊂PVDF膜浸在5%脱脂牛奶中,于37℃摇床封闭2h㊂按照抗体说明书建议比例,用一抗稀释液将anti⁃GAPDH㊁anti⁃T⁃bet/Tb21㊁anti⁃GATA3㊁anti⁃PLZF㊁anti⁃ROR⁃γt 抗体以1∶1000稀释,与PVDF膜4℃孵育过夜㊂TTBS液清洗㊂用抗体稀释液将Goat anti⁃Rabbit IgG 以1∶1000进行稀释,与PVDF膜室温孵育1h㊂TTBS液清洗㊂发光液与PVDF膜充分接触2min㊂荧光化学发光检测仪检测各组胸腺PLZF表达情况,脾脏㊁肝脏中T⁃bet㊁GATA3㊁ROR⁃γt表达情况㊂采用Image J软件记录各个蛋白的ID值(灰度值),以GAPDH为内参,目的蛋白的相对表达量=目的蛋白的ID值/GAPDH ID值㊂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数据用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进一步两两比较采用SNK⁃q 检验㊂2 结果2.1 CD4+T㊁CD8+T细胞频率变化 与未发病组比较,发病初期组CD4+T细胞频率在脾脏㊁肝脏㊁胸腺㊁腹股沟淋巴结中均显著增加(P<0.05);与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CD4+T细胞频率在肝脏㊁胸腺㊁腹股沟淋巴结及外周血中均显著降低(P< 0.05);与未发病组比较,发病初期组CD8+T细胞频率在脾脏㊁胸腺中显著增加,在腹股沟淋巴结中显著降低(P <0.05),与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CD8+T 细胞频率在肝脏㊁胸腺中均显著降低,在腹股沟淋巴结中显著增加(P <0.05)㊂见图1㊂2.2 Th1/Th2/Th17细胞亚群的变化 在脾脏,与未发病组和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Th1亚群显著增加(P <0.05),Th2㊁Th17细胞亚群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在肝脏,与未发病组和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Th1亚群显著增加(P <0.05),与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Th2㊁Th17亚群比例显著增加(P <0.05),见图2㊁3㊂2.3 iNKT 细胞频率变化 与未发病组比较,发病初期组肝脏㊁腹股沟淋巴结中iNKT 细胞频率均显著增高(P <0.05);与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外周血㊁肝脏中iNKT 细胞频率均显著降低(P <0.05);脾脏㊁胸腺iNKT 细胞频率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图4㊂2.4 iNKT 细胞亚群变化 与未发病组比较,发病初期组和发病末期组胸腺iNKT1亚群比例均显著增加,iNKT2亚群比例均显著降低(P <0.05);脾脏㊁肝脏㊁腹股沟淋巴结iNKT1及iNKT2亚群比例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与iNKT1亚群比较,iNKT2亚群在三组小鼠的脾脏㊁肝脏㊁腹股沟淋巴结中均较低(P <0.05),在未发病组胸腺中,与iNKT1图2 各组小鼠脾脏Th 亚群细胞频率(%)Fig.2 Mean frequency of Th subsets of each group inspleen (%)Note:*.P <0.05vs non⁃onset group;#.P <0.05vs early onsetgroup.图1 不同组别不同组织中CD4+T ㊁CD8+T 细胞频率Fig.1 Frequency of CD4+T and CD8+T cells in different tissues of different groupsNote:*.P <0.05vs non⁃onset group;#.P <0.05vs early onset group.亚群比较,iNKT2亚群比例较高(P <0.05),图5,表1㊁2㊂2.5 细胞因子水平 在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中致炎性细胞因子(IFN⁃γ㊁TNF⁃α㊁IL⁃2㊁IL⁃6㊁IL⁃17A)㊁抑炎性细胞因子(IL⁃4㊁IL⁃10)水平在发病初期较未发病组和发病末期组均显著升高(P <0.05);IFN⁃γ/IL⁃4比值表明,发病初期较未发病组和发病末期图3 各组小鼠肝脏Th 亚群细胞频率(%)Fig.3 Mean frequency of Th subsets of each group inliver (%)Note:*.P <0.05vs non⁃onset group;#.P <0.05vs early onset group.组均显著升高(P <0.05)㊂在肝脏中致炎性细胞因子(IFN⁃γ㊁TNF⁃α㊁IL⁃2㊁IL⁃6㊁IL⁃17A)水平随小鼠病情进展逐渐升高,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抑炎性细胞因子(IL⁃4㊁IL⁃10)水平在发病初期最高,发病末期显著降低(P <0.05)㊂IFN⁃γ/IL⁃4比值表明,随小鼠病情进展比值逐渐增大,且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㊁图6~8,表3~5㊂2.6 转录因子表达量 胸腺:转录因子PLZF 相对表达量,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图4 不同组别不同组织中iNKT 细胞频率Fig.4 Frequency of iNKT cells in different tissues ofdifferent groupsNote:*.P <0.05vs non⁃onset group;#.P <0.05vs early onsetgroup.图5 不同组别不同组织中iNKT 细胞亚群Fig.5 Ratio of iNKT cell subsets in different tissues of different groupsNote:*.P <0.05vs non⁃onset group.0.05)㊂脾脏:与未发病组和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T⁃bet 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 <0.05);表1 各组小鼠iNKT1细胞比例(%)Tab.1 Ratio of iNKT1cells in mice of each group (%)Tissues and organs Non⁃onsetgroup Early onsetgroup Late onsetgroup Spleen 29.40±1.6033.10±2.1229.77±7.79Liver21.15±6.1223.20±6.3726.29±4.22Thymus7.47±2.3423.88±6.081)29.02±5.281)Inguinal lymph node 22.34±5.4828.54±1.8722.22±8.26Note:1)P <0.05vs non⁃onset group.表2 各组小鼠iNKT2细胞比例(%)Tab.2 Ratio of iNKT2cells in mice of each group (%)Tissues and organs Non⁃onsetgroup Early onsetgroup Late onsetgroup Spleen 1.76±0.410.84±0.561.38±0.67Liver1.67±0.251.33±0.402.13±0.93Thymus37.77±5.442.54±0.991)1.36±0.741)Inguinal lymph node4.72±1.792.95±0.655.82±1.602)Note:1)P <0.05vs non⁃onset group;2)P <0.05vs early onsetgroup.图6 各组织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IFN⁃γ/IL⁃4比值Fig.6 Ratio of IFN⁃γ/IL⁃4in lymphocyte culture of each tissueNote:A.Spleen;B.Liver;C.Inguinal.*.P <0.05vs non⁃onset group;#.P <0.05vs early onsetgroup.图7 胸腺中PLZF 相对表达量Fig.7 Expression of PLZF in thymusNote:1.Non⁃onset group;2.Early onset group;te onset group.GATA⁃3和ROR⁃γt 相对表达量,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肝脏:与未发病组和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T⁃bet 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 <0.05);与未发病组和发病末期组比较,发病初期组GATA⁃3和ROR⁃γt 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 <0.05),图7~9㊂图8 脾脏中T⁃bet ㊁GATA⁃3㊁ROR⁃γt 相对表达量Fig.8 Expression of T⁃bet ,GATA⁃3,ROR⁃γt in spleen.Note:1.Non⁃onset group;2.Early onset group;te onset group.*.P <0.05vs non⁃onset group;#.P <0.05vs early onset group.表3 脾脏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含量(pg /ml )Tab.3 Cytokine content of lymphocyte culture in spleen(pg /ml )Cytokines Non⁃onset group Early onset group Late onset group IFN⁃γ1.03±0.213.90±0.401)1.07±0.152)TNF⁃α0.06±0.010.94±0.241)0.09±0.012)IL⁃21.26±0.051.44±0.061)1.18±0.062)IL⁃41.87±0.022.27±0.131.63±0.211)2)IL⁃60.13±0.120.38±0.041)0.16±0.012)IL⁃17A 0.11±0.060.26±0.011)0.09±0.022)IL⁃106.06±2.2710.25±2.301)2.63±0.141)2)Note:1)P <0.05vs non⁃onset group;2)P <0.05vs early onset group.表4 肝脏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含量(pg /ml )Tab.4 Cytokine content of lymphocyte culture in liver(pg /ml )Cytokines Non⁃onset group Early onset group Late onset group IFN⁃γ0.20±0.021.16±0.191)5.90±0.441)2)TNF⁃α2.15±0.2910.75±0.321)15.31±0.321)2)IL⁃21.27±0.071.39±0.083.17±0.231)2)IL⁃41.96±0.162.65±0.051)2.27±0.231)2)IL⁃61.02±0.121.16±0.182.20±0.121)2)IL⁃17A 0.22±0.140.54±0.021)0.61±0.051)IL⁃106.40±0.368.43±0.921)4.89±0.041)2)Note:1)P <0.05vs non⁃onset group;2)P <0.05vs early onset group.表5 腹股沟淋巴结淋巴细胞培养上清中细胞因子含量(pg /ml )Tab.5 Cytokine content of lymphocyte culture in inguinallymph node (pg /ml )Cytokines Non⁃onset group Early onset group Late onset group IFN⁃γ2.27±0.314.80±0.531)0.20±0.051)2)TNF⁃α1.25±0.150.42±0.011)2.52±0.061)2)IL⁃21.21±0.071.49±0.031)1.19±0.032)IL⁃42.04±0.092.09±0.031.83±0.021)2)IL⁃60.25±0.020.54±0.041)0.22±0.012)IL⁃17A 0.19±0.020.51±0.121)0.27±0.022)IL⁃104.70±1.587.34±0.151)4.31±0.062)Note:1)P <0.05vs non⁃onset group;2)P <0.05vs early onsetgroup.图9 肝脏中T⁃bet ㊁GATA⁃3㊁ROR⁃γt 相对表达量Fig.9 Expression of T⁃bet ,GATA⁃3,ROR⁃γt in liverNote:1.Non⁃onset group;2.Early onset group;te onset group.*.P <0.05vs non⁃onset group;#.P <0.05vs early onset group.3 讨论以往的研究表明,针对胰岛β细胞自身抗原的CD4+T 和CD8+T 细胞的活化是T1D 发生㊁发展的关键[6]㊂我们首先检测了相关免疫器官及外周血中CD4+T 和CD8+T 细胞频率,发现与未发病组比较,发病初期组CD4+T 细胞频率在脾脏㊁肝脏㊁胸腺㊁腹股沟淋巴结中均显著增加(P <0.05),发病末期与发病初期组比较,CD4+T 细胞频率在肝脏㊁胸腺㊁腹股沟淋巴结及外周血中均显著降低(P <0.05);与未发病组比较,发病初期组CD8+T 细胞频率在脾脏㊁胸腺中显著增加(P <0.05),发病末期与发病初期组比较,CD8+T 细胞频率在肝脏㊁胸腺中均显著降低,说明发病初期CD4+T 和CD8+T 细胞的增加特别是CD4+T 细胞的增加是导致胰岛炎重要的免疫基础㊂末期CD4+T 和CD8+T 细胞频率的下降与T1D 能量代谢障碍造成免疫器官功能下降有关㊂但与未发病组比较,发病初期组腹股沟淋巴结中CD8+T 显著降低(P <0.05),而发病末期却显著增加(P <0.05),这一结果值得进一步研究㊂Th 亚群的失衡被认为是T1D 发生的重要免疫学机制[7,8]㊂进一步检测Th1/Th2/Th17细胞亚群结果显示:在脾脏㊁肝脏中,与未发病组和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Th1亚群比例显著增加(P <0.05)㊂在脾脏中Th2㊁Th17细胞亚群三组两两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㊂在肝脏中,与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Th2㊁Th17亚群水平显著升高(P <0.05)㊂在NOD 小鼠发病末期表现出显著的自身免疫异常和代谢紊乱,虽然Th2亚群比例在发病末期也有增加,但发挥促炎作用的Th1㊁Th17型细胞尤其是Th1型细胞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这种促炎和抑炎的平衡状态被打破是导致炎症加剧的一个关键因素㊂近年来研究发现,iNKT 细胞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有重要作用,且与T1D 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9,10]㊂iNKT 细胞是一群兼具NK 功能和T 细胞特点的新型免疫调节细胞,具有恒定的TCR 链(人Vα24⁃Jα18/Vβ11;鼠类Vα14⁃Jα18/Vβ8.2,7,2),介导先天性免疫和获得性免疫[11]㊂根据其分泌的细胞因子iNKT 细胞又可主要分为iNKT1㊁iNKT2㊁iNKT17三个亚型㊂iNKT 细胞活化后可迅速分泌大量Th1㊁Th2型细胞因子,调控免疫细胞分化和免疫反应类型[12,13]㊂已有报道T1D 患者的iNKT 细胞数量低于健康人,NOD 小鼠中的iNKT 细胞也低于正常㊂当iNKT 细胞数量恢复时,T1D 发展受到抑制[14]㊂近年来Shamin 等[15]的研究认为iNKT 对T1D 进展有促进作用,有关iNKT 在T1D 发病中的作用仍存在争议[16,17],iNKT 细胞在T1D 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仍未得到明确的阐述㊂比较三组iNKT 细胞频率发现:发病初期组肝脏㊁腹股沟淋巴结中iNKT 细胞频率较未发病组显著增高(P <0.05),与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外周血㊁肝脏中iNKT 细胞频率显著降低(P <0.05),进一步比较iNKT 细胞亚群比例发现:发病初期和发病末期组胸腺iNKT1亚群比例较未发病组显著增加(P <0.05),而iNKT2亚群比例却显著降低(P <0.05)㊂在脾脏㊁肝脏㊁腹股沟淋巴结中三组iNKT 亚群比例均无显著性差异(P >0.05)㊂在发病早期iNKT 细胞频率的增加以及胸腺iNKT1/iNKT2亚群比例的翻转,提示了iNKT 细胞在NOD 鼠发病早期可能加速了病情的进展,而介导这一作用的主要是iNKT1细胞㊂当然,还需要进一步观测iNKT 其他亚群以明确参其是否参与了T1D 发生发展㊂对细胞因子的检测发现:在脾脏和腹股沟淋巴结中无论是致炎性细胞因子(IFN⁃γ㊁TNF⁃α㊁IL⁃2㊁IL⁃6㊁IL⁃17A)还是抑炎性细胞因子(IL⁃4㊁IL⁃10)在发病初期组较未发病组和发病末期组均显著升高(P<0.05);IFN⁃γ/IL⁃4比值表明,发病初期组较未发病组和发病末期组均显著升高(P<0.05)㊂在肝脏中致炎性细胞因子(IFN⁃γ㊁TNF⁃α㊁IL⁃2㊁IL⁃6㊁IL⁃17A)水平随小鼠疾病进展逐渐升高(P<0.05);抑炎性细胞因子(IL⁃4㊁IL⁃10)水平在发病初期最高,发病末期显著降低(P<0.05);IFN⁃γ/IL⁃4比值表明,随小鼠疾病进展比值逐渐增大,在发病末期达高峰(P<0.05),表明炎症参与了NOD/Ltj小鼠自发T1D的病理生理过程㊂PLZF是调控iNKT细胞分化发育的必需转录因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iNKT细胞的发育情况[18]㊂T⁃bet㊁GATA⁃3㊁ROR⁃γt分别是Th1㊁Th2㊁Th17型细胞分化过程中重要的转录因子[19]㊂对上述转录因子的检测发现:在胸腺中PLZF相对表达量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和不同病理状态下胸腺中iNKT细胞频率变化的趋势一致㊂在脾脏和肝脏中与未发病组和发病初期组比较,发病末期组T⁃bet相对表达量显著增加(P<0.05);在脾脏中GATA⁃3和ROR⁃γt相对表达量,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㊂在肝脏中与未发病组和发病末期组比较,发病初期组GATA⁃3和ROR⁃γt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㊂转录因子表达量和Th亚群变化趋势相符,进一步验证了Th 亚群的检测结果㊂参考文献:[1] Shorter SL,Albaghdadi AJH,Kan FWK.Alterations in oviductalcilia morphology and reduced expression of axonemal dynein indiabetic NOD mice[J].Tissue Cell,2016,48(6):588. [2] Driver JP,Serreze DV,Chen YG.Mouse models for the study of au⁃toimmune type1diabetes:a NOD to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to human disease[J].Semin Immunopathol,2011,33(1):67⁃87.[3] Pighin D,Karabatas L,Pastorale C,et al.Role of lipids in the earlydevelopmental stages of experimental immune diabetes induced by multiple low⁃dose streptozotocin[J].J Applied Physiol,2005,98(3):1064⁃1069.[4] Ichinose K,Kawasaki E,Eguchi K.Recent advancement ofunderstanding pathogenesis of type1diabetes and potential relevance to diabetic nephropathy[J].Am J Nephrol,2007,27(6):554⁃564.[5] 陶桂香,徐 洋.1型糖尿病发病机制及治疗研究[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5,31(10):1297⁃1303.Guixiang T,Yang X.Pathogenesis and treatment of type1diabetes mellitus[J].Chin J Immunol,2015,31(10):1297⁃1303. [6] Phillips JM,Parish NM,Raine T,et al.Type1diabetesdevelopment requires both CD4+and CD8+T cells and can be reversed by non⁃depleting antibodies targeting both T cell populations[J].Rev Diabet Stud,2009,6(2):97⁃103. [7] Li M,Song LJ,Qin XY.Advances in the cellular immunologicalpathogenesis of type1diabetes[J].J Cell Mol Med,2014,18(5): 749⁃758.[8] Abdel⁃Moneim A,Bakery HH,Allam G.The potential pathogenicrole of IL⁃17/Th17cells in both type1and type2diabetes mellitus[J].Biomed Pharmacotherapy,2018,101:287⁃292. [9] Bluestone JA,Herold K,Eisenbarth G.Genetics,pathogenesis andclinical interventions in type1diabetes[J].Nature,2010,464 (7293):1293⁃1300.[10] Wingender G,Hiss M,Engel I,et al.Neutrophilic granulocytesmodulate invariant NKT cell function in mice and humans[J].JImmunol,2012,188(7):3000⁃3008.[11] Crosby CM,Kronenberg M.Invariant natural killer T cells:frontline fighters in the war against pathogenic microbes[J].Immuno⁃genetics,2016,68(8):1⁃10.[12] Monteiro M,Graca L.iNKT cells:innate lymphocytes with adiverse response[J].Critic Rev Immunol,2014,34(1):81.[13] Brennan PJ,Brigl M,Brenner MB.Invariant natural killer T cells:an innate activation scheme linked to divers[J].Nat RevImmunol,2013,13(2):101⁃117.[14] Lakshmimathy Subramanian,Hartley Blumenfeld,Robert Tohn,etal.NKT cells stimulated by long fatty acyl chain sulfatides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incidence of type1diabetes in nonobesediabetic mice[J].PLoS One,2012,7(5):e37771. [15] Shamin Li,Claudine Joseph.Potential role of IL⁃17⁃producingiNKT cells in type1diabetes[J].PLoS One,2014,9(4):e96151.[16] Caielli S,Sorini C.The dangerous liaison between iNKT cells anddendritic cells:does it prevent or promote autoimmune diseases[J].Autoimmunity,2011,44(1):11⁃22.[17] Simoni Y,Gautron AS,Beaudoin L,et al.NOD mice contain anelevated frequency of iNKT17cells that exacerbate diabetes[J].Euro J Immunol,2011,41(12):3574⁃3585.[18] Savage AK,Constantinides MG,Han J,et al.The transcriptionfactor PLZF(Zbtb16)directs the effector program of the NKTcell lineage[J].Immunity,2008,29(3):391⁃403. [19] Stradner MH,Cheung KP,Lasorella A,et al.Id2regulates hypo⁃responsive invariant Natural Killer T cells[J].Immunol CellBiol,2016,94(7):640⁃645.[收稿2018⁃04⁃03 修回2018⁃06⁃28](编辑 张晓舟)。

1型糖尿病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1型糖尿病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

1型糖尿病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摘要:1型糖尿病是一种具备遗传倾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此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该病的发病机制相对复杂,目前临床上还未有明确的阐明。

近几十年来,免疫干预临床试验逐渐进行,其中包含免疫调节药物,、调节性T细胞等。

即便此类试验经抑制自身免疫应答以及胰岛β细胞替换,能够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减退予以延迟。

本次对1型糖尿病免疫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研究进展1型糖尿病属于遗传易感个体于环境因素干扰下产生的慢性自身免疫紊乱[1]。

胰岛β细胞于失去免疫耐受性之后产生免疫调节功能障碍,刺激辅助性T细胞1,分泌白介素-2、γ-干扰素、肿瘤坏死因子-β等细胞因子;并且对Th2细胞分泌IL-4、IL-10予以抑制,以至于引起细胞因子不平衡,导致自身β细胞形成靶细胞,该细胞膜成分形成自身免疫应答的灭杀目标,从而对细胞毒性T细胞、巨噬细胞以及自然杀伤细胞予以激活,形成氧自由基、一氧化氮以及细胞因子,终将成为胰岛β细胞形成毒性。

1型糖尿病的起初的形式为胰岛炎,在此过程中较多的β细胞属于完好状态。

但在产生糖尿病症状时,有较多的β细胞造受到破坏。

此种情况下应采取胰岛素注射,以对患者的生存质量予以提高。

但此种方法仅能够对血糖指标进行一定的控制,无法较好的控制1型糖尿病的发展[2]。

以至于患者进展为慢性并发症,可见肾、眼以及神经系统等损伤。

从而需要于免疫治疗的角度来对1型糖尿病进行预防。

为此本文对1型糖尿病免疫治疗方法的进展予以综述。

1免疫抑制剂使用免疫抑制剂预防1型糖尿病发展的研究,其中包含泼尼松、硫唑嘌呤、抗-甲状腺球蛋白以及环孢菌素 A[3]。

上述药物治疗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对糖尿病的进展予以延迟,停药后自身免疫反应又会产生复发。

此类药物具有一定程度的不良反应[4]。

2单克隆抗体2.1抗CD3抗体抗CD3抗体能够在短暂对部分T细胞进行清除,下调TCR水平,提高T细胞消亡。

并且,抗CD3抗体可对免疫调节T细胞的分化进行促进,以至于以TGF—B依赖方式对CD4+CD25+Treg细胞进行抑制。

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的变化,人们生活节奏日趋加快,糖尿病已日益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公共卫生问题,越来越高的糖尿病发病率及其导致的并发症,严重地影响着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目前糖尿病已成为继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危害人们健康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

在此紧迫形势下,人类和疾病的斗争并未停顿,糖尿病的研究不断取得进展,不断有新的防治策略和方法应用于临床,人类最终根治糖尿病并非遥不可及。

关键词:糖尿病,胰岛素,药物治疗,细胞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一种常见、多发的内分泌代谢性疾病,系由多种不同的病因造成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导致糖、蛋白质、脂肪代谢紊乱,发生持续性高血糖。

病后倘若得不到有效控制,随病程延长可出现广泛微血管、大血管病变引起系统性损害累及眼、肾、神经、心血管等组织,最终出现这些脏器功能缺陷和衰竭。

病情严重或应激状态时可发生酮症酸中毒、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等急性代谢紊乱。

糖尿病分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是因为胰岛β细胞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由自身免疫损伤引起,多数年龄较轻。

2型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阻抗作用和分泌缺乏所引起,还有特异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1.糖尿病的发病机制1.1 1型糖尿病1型糖尿病是一种特异性针对胰岛B细胞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对其亚型成人隐匿性自身免疫糖尿病(LADA)的研究进展很快,LADA与经典的1型糖尿病的自身免疫发病机制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其胰岛细胞所受免疫损害呈缓慢性。

LADA 主要具有成年起病、病程进展缓慢且有胰岛自身免疫破坏的证据(如一种或多种胰岛自身抗体阳性)3个特征。

文献报道多倾向把有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或血胰岛细胞抗体(ICA) 等胰岛自身抗体阳性的成人起病的 2型糖尿病称为LADA。

LADA患者临床异质性明显,根据 GAD—Ab的滴度不同,LADA又可以分成不同的亚型,有研究发现以GAD—Ab滴度 O.5或 O.1分界均体现明显不同的临床特点,表明LADA甚至糖尿病是一个连续的疾病谱,在 1型和 2型糖尿病之间可有 1.2型、1.5型、1.7型及 1.8型等过渡类型,LADA总体上可称为 1.5型。

1型糖尿病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1型糖尿病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1型糖尿病的免疫机制研究进展陈国军;杨中汉;冯娟【摘要】1型糖尿病(T1DM)是具有遗传倾向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发病率逐年递增,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且尚未完全阐明,涉及到T淋巴细胞和多种固有免疫细胞的相互调控.免疫细胞攻击胰岛β-细胞使其损伤或减少被认为是T1DM的主要致病因素.目前的治疗方法也有各自的局限,包括传统的胰岛素注射、胰岛移植,以及近年来的免疫治疗和干细胞治疗等方法.随着对T1DM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将为T1DM的防治提供更为有效的靶点和方法.%Type 1 diabetes mellitus (T1DM) is a kind of autoimmune disease with genetic predisposition and its incidence is gradually increasing.The pathogenesis is relatively complicated and not yet fully elucidated.It relates the mutual regulation of T lymphocytes and a variety of innate immune cells.Immune cells attack the islet beta cells reduce its damage which is regarded as a main pathogenic factor ofT1DM.The current treatments of T1DM,including traditional insulin injection,islet transplantation,immunotherapy and stem cell therapy of recent years or other methods,have the limitation.With the further study of the pathogenesis of T1DM,more effective targets and methods will be provided.【期刊名称】《中国医药导报》【年(卷),期】2017(014)032【总页数】4页(P39-42)【关键词】1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淋巴细胞;固有免疫细胞【作者】陈国军;杨中汉;冯娟【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广东佛山528000;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广东广州510080;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口腔医学院,广东佛山528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81型糖尿病(T1DM)是一种具有遗传倾向的促炎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如不及时治疗,能造成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心脑血管病变等一系列并发症。

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糖尿病的研究现状及进展糖尿病是一种以高血糖为主要特征的慢性代谢疾病,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已有4.63亿糖尿病患者,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增加到6.22亿。

为了探索糖尿病的病因和治疗方法,科学家们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本文旨在介绍糖尿病研究的现状及进展。

1. 糖尿病的分类糖尿病根据病因和发病机制的不同可以分为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

1型糖尿病由自身免疫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而2型糖尿病则与胰岛细胞对胰岛素的抵抗有关。

2. 糖尿病的病因研究研究表明,糖尿病的发生与基因、环境和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

通过对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人群进行基因组学分析,科学家们发现了与糖尿病相关的基因变异。

此外,饮食结构、肥胖、缺乏体力活动、睡眠不足等因素也与糖尿病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3. 糖尿病的治疗方法目前,糖尿病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胰岛素替代疗法、口服降糖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

1型糖尿病患者需要胰岛素的替代治疗,而2型糖尿病患者则常常通过使用口服降糖药物来减少血糖水平。

此外,饮食结构的调整和增加体力活动也是控制糖尿病血糖的重要手段。

4. 糖尿病的新药研发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新药物被开发用于糖尿病的治疗。

其中包括胰岛素类药物、胰岛素抵抗改善剂和胰岛素分泌促进剂等。

这些新药的研发使得糖尿病患者有更多的治疗选择,能够更好地控制血糖水平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5. 糖尿病的干细胞治疗干细胞疗法被认为是糖尿病治疗的潜在新方法。

研究人员通过将干细胞植入患者体内,使其分化为胰岛细胞,从而恢复胰岛素分泌功能。

虽然该治疗方法还处于实验阶段,但其前景应该受到关注。

6. 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除了治疗,糖尿病的预防和管理也非常重要。

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持正常体重、戒烟限酒等都对预防糖尿病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定期体检、血糖监测和积极治疗也是糖尿病管理的关键。

总结:糖尿病是一种影响世界范围内大量人群的慢性代谢疾病。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发病机制研究进展郑欣晔1,张韶君1,任跃忠21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内分泌科,浙江义乌322000;2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内分泌科摘要: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抗肿瘤治疗中,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irAEs)的发病率逐年增加。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ICI-DM)是一种较为罕见的irAEs。

ICI-DM主要见于单独使用程序性细胞死亡1(PD-1)抑制剂的肿瘤患者,常呈暴发性起病,多数患者的首发症状为糖尿病酮症酸中毒(DKA),部分患者血清1型糖尿病相关抗体阳性。

ICI-DM的发病可能与胰腺B细胞上PD-1配体异常表达、ICIs打破胰腺周围免疫平衡、体液免疫及胰腺的炎症反应有关。

关键词: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相关糖尿病doi:10.3969/j.issn.1002-266X.2024.06.024中图分类号:R587.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66X(2024)06-0097-04免疫治疗是近年来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

生理情况下,免疫检查点参与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和机体免疫稳态,但肿瘤细胞也可通过过度激活免疫检查点通路来逃避人体免疫系统的攻击[1-3]。

ICIs可与免疫检查点结合,抑制肿瘤细胞的免疫耐受,重新激发T淋巴细胞的抗肿瘤免疫反应[1]。

目前上市的ICIs主要有伊匹木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阿特单抗等,其中伊匹木单抗属于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抗原4(cytotoxic T-lymphocyte antigen-4,CTLA-4)抑制剂,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属于PD-1抑制剂,阿特单抗属于PD-L1抑制剂[1-2]。

最新研究[3]发现,ICIs治疗期间常发生免疫治疗相关不良事件(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irAEs)。

irAEs可累及全身多处器官,最常见的irAEs发生于皮肤、胃肠[24]JI J, YE W, SUN G.lncRNA OIP5-AS1 knockdown or miR-223 overexpression can alleviate LPS-induced ALI/ARDS by interfer‐ing with miR-223/NLRP3-mediated pyroptosis[J].J Gene Med,2022, 24 (4): e3385.[25]XIE H,CHAI H,DU X,et al.Overexpressing long non-coding RNA OIP5-AS1 ameliorates sepsis-induced lung injury in a ratmodel via regulating the miR-128-3p/Sirtuin-1 pathway[J].Bio‐engineered, 2021, 12 (2): 9723-9738.[26]LI Z, JIN T, YANG R, et al.Long non-coding RNA PFI inhibits apoptosis of 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 to alleviate lung injury viamiR-328-3p/Creb1 axis[J].Exp Cell Res,2023,430 (1):113685.[27]YANG Y, YUJIAO W, FANG W, et al.The roles of miRNA, ln‐cRNA and circRNA in the development of osteoporosis[J].BiolRes, 2020, 53 (1): 40.[28]CHEN Z, ZHANG Y.Role of mammalian DNA methyltransferas‐es in development[J].Annu Rev Biochem, 2020, 89: 135-158.[29]ZHOU H L, LUO G, WISE J A, et al.Regulation of alternative splicing by local histone modifications:potential roles for RNA-guided mechanisms[J].Nucleic Acids Res,2014,42 (2):701-713.[30]DYKES I M,EMANUELI C.Transcriptional and post-transcrip‐tional gene regulation by long non-coding RNA[J].Genomics Pro‐teomics Bioinformatics, 2017, 15 (3): 177-186.[31]ZHOUY, SUN L, ZHU M, et al.Effects and early diagnostic val‐ue of lncRNA H19 on sepsis-induced acute lung injury[J].ExpTher Med, 2022, 23 (4): 279.[32]HE R Z, LUO D X, MO Y Y.Emerging roles of lncRNAs in the post-transcriptional regulation in cancer[J].Genes Dis,2019,6 (1): 6-15.[33]XIONG Y,DENG Y,WANG K,et al.Profiles of alternative splicing in colorectal cancer and their clinical significance:Astudy based on large-scale sequencing data[J].EBio Medicine,2018, 36: 183-195.[34]HUANG J, ZHANG A, HO T T, et al.Linc-RoR promotes c-Myc expression through hnRNP I and AUF1[J].Nucleic Acids Res,2016, 44 (7): 3059-3069.(收稿日期:2023-09-12)97道,其次是肝脏、肺及内分泌系统等。

糖尿病细胞模型及研究进展_陈晶

糖尿病细胞模型及研究进展_陈晶

临床与病理杂志J Clin Pathol Res2016, 36(4) 507糖尿病细胞模型及研究进展陈晶1 综述 李璟2 审校(1. 南华大学附属省马王堆医院,长沙 410016;2. 湖南省老年医院研究所,长沙 410016)[摘 要] 本文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两个方面对不同类型细胞糖尿病模型的建立进行总结,并简述其优缺点,以期为研究者选择合适的体外糖尿病细胞模型提供参考。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分泌不足;糖尿病细胞模型Advances in establishment of cell culture models ofdiabetes mellitusCHEN Jing 1, LI Jing 2(1. Hunan Mawangdui Hospital Affiliated to 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 Changsha 410016; 2. Hunan Geriatric Hospital, Changsha 410016, China)Abstract Different types of cell culture models of diabetes mellitus based on insulin resistance and insufficient insulin secretion were summarized. Meanwhile, all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were briefed.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on choosing appropriate cell culture models of diabetes mellitus in vitro.Keywords insufficient insulin secretion; insulin resistance (IR); cell culture models of diabetes mellitus收稿日期(Date of reception):2016–02–06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陈晶,Email: 64379257@目前国内外关于降糖药物的筛选以及药物降糖的作用机制研究中,仍以动物为主要模型,但其存在实验周期长、实验繁琐复杂、费用高等问题;近几年,体外糖尿病细胞模型的建立逐渐发展起来,同前者相比较,能去除某些自然条件下不可能或不易排除的因素,更简便、节约、快速、客观地观察实验结果。

.型糖尿病(TID)的细胞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型糖尿病(TID)的细胞免疫学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I w r 稻 sp 0tdb h R sa c u dn c ls o kw i H p r yte eerhF n igs e frt E 睫l n D c rl tdnsi o h x l t ot a u e t nKe i i i sa F n a nvrt . e e o S yD s p n t ud nU i s y cle e t
lmp o y e B y p o y e , au a ie NK) c l , e d ic c l DC)a d oh r i y h ct , l m h c ts n t r lkl r( l el d n rt el s i s( n t e mmu ec lstk at n el a e p r
r a t n o a ti e ci f u omm u e a a e o n d m g .Bo h t e mm u e e u ain a d mm u e r s o s a e n o v d n t e t h i n rg lt n i o n e p n e r iv le i h p t o e e i fT1 ,n whc el lri m u iyp a sasg ic ntr l ,h n i r t n o I a dCD8 ah g n sso D i ih clua m nt ly inf a o e t eif tai fC g fp nrai pcl , ihut tl a oT1 . nted ma eo a cet e s whc lmaeyl dt c l i e D
[ yw r s tp ib ts( ; a ti Ke o d] y e1da ee T1 uommu edsa e T y h c t D) n ie s ; lmp o ye

调节性T细胞与Ⅰ型糖尿病

调节性T细胞与Ⅰ型糖尿病

调节性T细胞与Ⅰ型糖尿病班级:02级临床3班 姓名:林洁指导教师:梁静【摘要】Ⅰ型糖尿病即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病毒/细菌感染或遗传因素引起超敏反应使β细胞受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而导致功能缺失。

近年来发现的调节性T细胞在逃避自身免疫、维持自身耐受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在自身免疫性疾病如Ⅰ型糖尿病研究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关键词】调节性T细胞;免疫调节作用;自身免疫性疾病;Ⅰ型糖尿病【Abstract】Type 1 diabetes, which is also called insulin-dependent diabetes ( IDDM ), is an autoimmune disease. It’s due to pancreatic islet β cell destruction caused by the hypersensitivity induced by virus/bacteria infection or genetic factors. Recently, it has been found that regulatory T cel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escaping autoimmunity and maintaining self-tolerance in many autoimmune diseases including type 1 diabetes.【Key words】regulatory T cell; immune regulation; autoimmune disease; type 1 diabetes免疫系统是一个由相互协调与制约的多种因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免疫效应细胞在体内受到一系列复杂精密的调控与制约,调节性T细胞在维持这个网络的平衡中发挥重要作用。

调节性T细胞是一群增殖能力低、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细胞,因其在自身免疫性疾病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备受人们的关注。

1型糖尿病最新好消息

1型糖尿病最新好消息

1型糖尿病最新好消息1型糖尿病研究取得重大进展近年来,医学界在1型糖尿病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

科学家们正在努力寻找新的治疗方法,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最新的研究成果表明,通过干细胞移植和免疫治疗等方法,有望实现1型糖尿病的根治。

干细胞移植治疗1型糖尿病干细胞移植是一种有前景的1型糖尿病治疗方法。

研究人员通过将健康的胰岛细胞移植到患者体内,以替代受损的胰岛细胞,从而恢复胰岛素的分泌功能。

这种治疗方法已经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积极的结果,部分接受治疗的动物在移植后无需再注射胰岛素。

目前,这项技术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有望在未来几年内应用于人体。

免疫治疗抑制自身免疫反应1型糖尿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的免疫系统会攻击并破坏胰岛β细胞,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

免疫治疗旨在抑制这种自身免疫反应,保护残存的胰岛β细胞,延缓病情进展。

研究人员正在开发新的免疫治疗药物,通过调节患者的免疫系统,减轻胰岛β细胞的损伤。

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免疫治疗可以有效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新型胰岛素制剂改善血糖控制除了寻找根治1型糖尿病的方法,科学家们还在不断改进胰岛素制剂,以更好地模拟正常胰岛素的分泌模式,提高血糖控制效果。

超快速胰岛素超快速胰岛素是一种新型胰岛素制剂,其作用onset更快,持续时间更短,更接近健康人胰岛素的分泌模式。

这种胰岛素制剂可以在饮食后迅速起效,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同时减少低血糖发生的风险。

临床研究表明,超快速胰岛素可以显著改善1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提高生活质量。

智能胰岛素智能胰岛素是另一项令人振奋的研究成果。

这种胰岛素制剂可以根据患者的血糖水平自动调节释放速度,在血糖升高时加速释放,血糖降低时减缓释放。

这种”智能”调节机制有助于维持稳定的血糖水平,减少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发生。

目前,智能胰岛素正在进行临床试验,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投入临床应用。

结语1型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深远。

糖尿病研究和治疗新进展

糖尿病研究和治疗新进展

机遇
随着生物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如基因组学 、代谢组学和人工智能等,为糖尿病的研究 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机遇。这些技术有助于深 入了解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发现新的治疗靶 点,以及开发更加精准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提高糖尿病治疗的可及性和效果
可及性
通过研究和开发简便、经济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糖 尿病治疗的可及性。例如,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的智 能血糖监测系统和远程医疗服务,使得糖尿病患者能够 在家中方便地进行自我监测和管理。
通过切除部分胃,减少胃容量和胃激素的分泌,从而达到降低血糖的目的。袖 状胃切除术已成为治疗肥胖症和2型糖尿病的常用手术方法之一。
糖尿病的细胞疗法
胰岛细胞移植
将健康的胰岛细胞移植到糖尿病患者体内, 以替代受损的胰岛细胞,恢复胰岛素分泌功 能。目前胰岛细胞移植已成为治疗1型糖尿 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干细胞疗法
糖尿病的流行病学
全球患病率
全球范围内,糖尿病的患病率持续上升,对公共卫生 造成巨大负担。
地区差异
不同地区和国家之间的糖尿病患病率存在差异,与生 活方式、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等多种因素相关。
发展趋势
随着人口老龄化、肥胖和城市化等趋势的发展,预计 未来糖尿病的患病率还将继续上升。
糖尿病的病因和病理生理
糖尿病的基因研究
糖尿病易感基因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了一些与糖尿病发病 风险相关的基因变异,这些变异可能增 加或减少个体患糖尿病的风险。了解这 些基因变异有助于预测个体糖尿病的风 险并提供针对性的预防措施。
VS
基因编辑技术
近年来,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Cas9 在糖尿病研究中取得了一些突破。通过编 辑糖尿病相关基因,科学家们试图纠正基 因缺陷或增强基因表达,为糖尿病治疗提 供新的可能途径。

糖尿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糖尿病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3.糖尿病的发病原因
3.3 环境因素
不合理的饮食结构,低运动量、精神障碍等因素为2型糖尿病的易患因素。 3.3.1饮食因素: 首先不合理的膳食结构是2型糖尿病发病率快速增长的 重要原因之一。 Marshall等[26]研究表明,每日摄入脂肪增加40g,其发 生糖尿病危险增加3.4倍。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 生活方式改变为现代方式,我国城乡居民的膳食结构也 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常摄入高糖、高脂肪、高热量及 低纤维成分的食物,促使2型糖尿病发病率迅速增加。
4.糖尿病的发病机制

糖尿病糖、脂质代谢紊乱的发生机制是糖尿病研究领域的重要 内容。目前糖尿病糖、脂代谢紊乱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纵观数十年来糖尿病发病机制研究进展,学者们主要从神经内 分泌调节、胰岛素抵抗、糖毒性作用、脂毒性作用、细胞凋亡、 遗传缺陷、氧化应激等方面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探索。
3亿
1.35亿
1997
2050
2.糖尿病的流行病学概况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正在急剧增高,据全国人群调查资料结果显示, 目前我国约有4000万糖尿病患者,其中2型糖尿病患者占85%以上, 此外,还有4000万糖耐量减低患者,这两种疾病的人数分别列居世 界第2位,仅次于印度而高于美国。 85% 2型糖尿病
中枢神经系统主 要通过NEIN中的
4.1 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紊乱 4.1.1中枢神经对糖、脂代谢的调节
来源于中枢神经的神经递 质信息作用于下丘脑
使其合成和释放促肾上 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后
经垂体门静脉 系统进入垂体
刺激垂体分泌促肾上 腺皮质激素(ACTH) ACTH经血液循 环到达肾上腺
刺激肾上腺皮质 合成和释放以皮 质醇为代表的糖 皮质激素(GCS)

免疫细胞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免疫细胞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

免疫细胞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当今社会,糖尿病作为生活质量和预期寿命下降的重要原因之一,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由于高血糖存在,导致多种器官和组织受损。

在糖尿病的治疗研究中,免疫细胞被认为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那么,免疫细胞如何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发挥作用呢?1. 免疫细胞是什么?在介绍免疫细胞的作用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免疫细胞的定义和种类。

免疫细胞指的是能够识别和消灭病原体、肿瘤细胞等异常细胞的特殊细胞。

常见的免疫细胞种类包括巨噬细胞、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等。

这些免疫细胞通过各种途径,如产生抗体、释放细胞因子、吞噬病原体等,来保护人体免于病原体、肿瘤细胞等异己物的侵袭。

2. 免疫细胞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经过研究得知,糖尿病患者的免疫系统存在异常,其中包括免疫细胞的异常。

而免疫细胞的异常,则是由于它们的功能和数量发生了变化。

在糖尿病的治疗研究中,免疫细胞被认为是一个新的研究方向,它们在糖尿病的治疗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分别从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免疫细胞的减少、异常和细胞治疗三方面分别进行探讨。

(1)免疫细胞产生的细胞因子糖尿病患者所产生的某些细胞因子,可以直接影响到糖尿病的发展和进程。

事实上,免疫细胞所产生的许多细胞因子在糖尿病治疗中发挥着作用,如:①干扰素γ(IFN-γ):干扰素γ(IFN-γ)是一种免疫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细胞因子,它能够刺激和调节免疫细胞的活性,并能够抑制肿瘤的生长。

而研究表明,IFN-γ对于糖尿病的发生和发展至关重要。

当免疫细胞产生IFN-γ时,它们能够抑制胰岛素的释放,从而导致高血糖的发生。

②炎症因子:糖尿病患者的血液中存在着大量的炎症因子,如IL-1β、TNF-α等,这些炎症因子对于胰岛素的分泌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因此,这些炎症因子被认为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2)免疫细胞减少、异常与治疗在糖尿病发生过程中,免疫细胞的数量和功能也会有所变化,造成一系列免疫异常现象出现。

糖尿病治疗方法的前沿研究进展

糖尿病治疗方法的前沿研究进展

糖尿病治疗方法的前沿研究进展糖尿病是一种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

由于其长期的并发症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糖尿病的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热点研究之一。

近年来,不断涌现的研究成果带来了关于糖尿病治疗的新思路和希望。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治疗方法的一些前沿研究进展。

1. 胰岛素治疗的创新进展胰岛素是糖尿病患者最常用的药物之一,但传统胰岛素治疗存在诸多限制。

近年来,研究人员通过改变胰岛素分子结构、途径和给药方式等方面的创新,取得了一些令人振奋的进展。

例如,研发出了长效胰岛素,通过改变胰岛素分子的结构,延长了其作用时间,使患者可以减少注射次数,提高治疗的便利性和依从性。

此外,胰岛素的吸入给药方式也是一个研究热点,其可以提高胰岛素的吸收效率,减少胰岛素在皮下组织的积累。

2. 药物靶点的发现和作用机制的研究近年来,通过对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研究,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新的药物靶点。

这些靶点与胰岛素敏感性、β细胞功能、肠道吸收和肝脏合成等关键环节相关。

通过研究这些新的药物靶点,我们可以开发出具有更好疗效和更少副作用的药物。

同时,对于糖尿病发病机制的深入理解,也为糖尿病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例如调节肠道菌群平衡、改善胰岛素抵抗等。

3. 基因治疗的新突破随着基因技术的不断发展,基因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也取得了新的突破。

研究人员研发了基于基因编辑技术的新型胰岛素基因治疗方法,该方法可以直接修复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异常的基因,恢复其正常的胰岛素分泌能力。

此外,还有一些针对糖尿病患者基因型的个体化治疗方法正在研究中,例如通过基因检测预测病情发展,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4. 细胞治疗的前景与挑战细胞治疗是利用干细胞或转基因细胞等方式来修复或替代病变细胞的治疗方法。

在糖尿病治疗中,胰岛素产生细胞的移植治疗是一个备受关注的方向。

已经有研究证实,通过在患者体内植入胰岛素产生细胞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并最终可以摆脱外源性胰岛素的依赖。

糖尿病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

糖尿病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

糖尿病的分子病理学研究进展糖尿病是一类代谢性疾病,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或对胰岛素的反应出现问题,导致高血糖。

长期的高血糖会导致各种器官和系统的病变,包括视网膜病变、肾病、神经病变及冠心病等。

目前,糖尿病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分子病理学研究已经对我们的理解和预防糖尿病提供了重要帮助。

一. 基因与遗传1. 1型糖尿病的遗传1型糖尿病是自身免疫性糖尿病(autoimmune diabetes),是由免疫系统攻击胰岛β细胞而导致的。

虽然1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但根据各项流行病学观察结果,1型糖尿病具有显著的遗传倾向。

研究表明,HLA基因、CTLA-4基因、INS基因、IL2RA基因等多个基因与1型糖尿病的发病有关。

2. 2型糖尿病的遗传2型糖尿病是一种复杂性疾病,受多个基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引起。

2型糖尿病的遗传模式复杂,人类基因组计划和全球糖尿病联盟等组织正在开展巨大的研究,以解决2型糖尿病的遗传学问题。

二. 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肽激素,其结构复杂,其受体蛋白质则是一种外显子跨膜蛋白。

研究表明,胰岛素是维持血糖稳态的关键,胰岛素分泌过少或胰岛素受体功能缺陷都可以引起糖尿病。

三. 胰岛素信号途径胰岛素信号途径是胰岛素和胰岛素受体诱导复杂的分子信号网络,其细胞内级联反应包括激活各种酶、转录因子和介导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的其他信号分子。

四. β-淀粉样多肽β-淀粉样多肽(Amyloid β-peptide, Aβ)是一种由21至43个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片段,通常与阿尔茨海默病中的淀粉样斑块(amyloid plaques)相关。

研究表明,Aβ在糖尿病发病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Aβ产生过程中涉及多种分子,包括APP、γ和β分泌酶、垂体旁分泌腺和PHEX。

五. 肥胖肥胖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危险因素之一。

肥胖与糖尿病之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由于脂肪组织的分泌和代谢,肥胖会导致胰岛素的功能出现问题,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免疫与1型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1型糖尿病(T1DM)是一种自身反应性细胞介导的慢性疾病,其特征是自身免疫系统的破坏,最终导致分泌胰岛素的胰腺β细胞的破坏。

在健康人中,自身反应性细胞受到中枢和外周耐受机制的严格调控,阻止自身免疫的积累和激活以及自身免疫的发展。

然而,在T1DM患者中,遗传易感等位基因和环境危险因素(如感染等)的共同作用使自身反应性细胞摆脱这些耐受性检查点,导致自身免疫的激活并促进其发展。

T1DM发生阶段涉及较为复杂的免疫反应,在这一过程中免疫系统起着主要作用,尤其是免疫细胞中的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等,它们共同参与了胰岛β细胞的损伤和T1DM的发病。

在汉斯出版社《生物医学》期刊中,有论文研究主要是就各种免疫细胞与T1DM的关系进行综述。

型糖尿病(T1DM)是一种器官特异性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是胰岛的炎症浸润和自身反应性细胞对胰腺β细胞的破坏。

T细胞介导的免疫是炎症相关β细胞死亡的主要原因。

有研究证明,饮食中补充ω-3PUFA可延缓T1DM的进展,主要是通过抑制Th1和Th17细胞活性、促进Th2和Treg细胞的分化和激活,纠正Th1/Th2失衡实现的。

CD8+T细胞是机体细胞免疫的主要效应细胞。

具有细胞毒性的CD8+T淋巴细胞分泌的穿孔素、细胞因子(如IFN-γ、TNF-α和IL-1β)和高表达FasL等,都是直接或间接杀伤β细胞的关键因素。

B细胞是自身免疫性糖尿病中的关键调节因子。

B细胞不仅可以分泌自身抗体,还能够释放炎症或免疫调节细胞因子,调节组织的新生和结构。

TianJ.等证实,B细胞经LPS激活后能够表达Fas配体,分泌TGF-β。

将活化的B细胞输注于糖尿病前期的NOD小鼠,可抑制β细胞的自发Th1免疫和疾病的进展。

巨噬细胞除了具有吞噬功能外,还能在独特的胰岛环境中扮演专业抗原提呈细胞的角色。

巨噬细胞可根据发挥功能以及活化状态的不同,分为M1型和M2型。

其中M1型巨噬细胞发挥提呈抗原和免疫监视的作用;M2型巨噬细胞则可通过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等引起免疫应答下调。

在胰腺中,M1巨噬细胞定位于胰岛内,而M2巨噬细胞主要存在于腺泡间质中。

树突状细胞(DCs)是一种专职性APC,其MHC/肽复合物和CD80/86共刺激分子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APC。

当机体微环境发生改变,引起DCs表面协同刺激因子表达异常、Thl/Th2细胞发生免疫偏移等,最终促使T1DM的发生。

有研究表明,NOD小鼠DCs中β-catenin的积累可促进IL-12的产生,进而促进产生IFN-γ的致病性T细胞的发育,推动T1DM进程。

1型糖尿病的发病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等对T1DM的β细胞损伤中分别起着不同作用,临床上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大多采用免疫抑制的方式,对T1DM发病相关的细胞免疫机制更加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将对T1DM的预防和治疗起到积极作用,尽管真正应用于临床仍然面临着许多难题,但针对免疫细胞相关抗体的研发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