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弧菌属螺杆菌属和弯曲菌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弧菌属、螺杆菌属与弯曲菌属

第一节霍乱弧菌

弧菌属(Vibrio)细菌是一类菌体成弧形的短小革兰阴性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尤以水中含量最多。根据国际通用分类方法,可将弧菌属分为56个种,其中至少12个种可感染人类,又以霍乱弧菌感染最为严重。

霍乱我国法定甲类传染性疾病,霍乱弧菌(Vibrio cholerae)是其病原体。迄今为止,全球已发生7次大流行,前6次由古典生物型引起。最后一次由El-Tor生物型引起。

一、生物学性状

(一)形态与染色

从患者体内新分离出的细菌形态典型,呈弧形或逗点状,大小约

(0.5~0.8)μm×(1.5~3) μm。多次传代培养后,细菌多呈杆状。G-。菌体无芽胞、有菌毛,个别菌株有荚膜,菌体一端有着生单鞭毛(图9-1)。悬滴法观察液体样本时可见呈穿梭样或流星状运动菌体。

图9-1霍乱弧菌

(二)培养特性

霍乱弧菌兼性厌氧,无严格营养要求,但在含氧条件下生长更好。对温度要求不高,18~37℃均可生长,因此可在野外环境下长期生存。该菌耐碱不耐酸,在pH9左右的碱性蛋白胨水或碱性琼脂平板上生长良好,而其他细菌不易生长,故多以碱性蛋白胨水富集增菌提高初次分离效率。霍乱弧菌与其他致病性弧菌的区别在于其可以无盐环境中生长。

触酶(过氧化氢酶)阳性,氧化酶阳性,产酸不产气。可代谢多种糖类,如葡萄糖、蔗糖和甘露醇,不利用阿拉伯糖;可还原硝酸盐,吲哚反应阳性。碱性琼脂平板培养后可形成圆形、透明或半透明的无色扁平菌落。在TCBS (thiosulfate-citrate-bile-sucrose)培养基上菌落呈黄色,培养基呈暗绿色。(三)抗原构造与分型

霍乱弧菌有两种抗原:O抗原(菌体抗原)和H(靶毛抗原)抗原。O抗原耐热,有155个血清群,其中O1群、O139群可引起霍乱,但两者无抗原交叉性,其余血清群可引起人类肠胃炎等疾病。H抗原不抗热的,无特异性。

根据菌体抗原因子不同,O1群又可分为3个血清型:小川型(A抗原因子)、稻叶型(B抗原因子)、和彦岛型(C抗原因子)。

根据表型差异,O1群霍乱弧菌血清型还可分为2个生物型:古典生物型(classical biotype)和El Tor生物型(EL Tor biotype)。古典生物型多粘菌素敏感,不溶解羊红细胞,不凝集鸡红细胞,可被第Ⅳ群噬菌体裂解。El Tor生物型多粘菌素不敏感,溶解羊红细胞,凝集鸡红细胞,不被第Ⅳ群噬菌体裂解。

(四)抵抗力

霍乱弧菌对热敏感,煮沸2分钟或60℃加热10 分钟可致死;O1群El Tor 生物型和其他非O1群霍乱弧菌在自然界中的生存力比O1群古典型强,在淡水水中可存活1~3周或更长。霍乱弧菌对一般消毒剂敏感,0.5ppm氯15分钟即可致死,故以1:4比例加漂白粉处理病人排泄物或呕吐物1小时,可达消毒目的。不耐酸,在胃酸中仅存活4分钟。

二、致病性与免疫性

(一)致病物质

霍乱弧菌的致病物质涉及染色体上多个基因,可分为两大类,一是由ToxR 蛋白调控的ctxA、ctxB、zot、cep、ace、tcp等基因;二是不受 ToxR蛋白调控的毒力因子基因hly A和 hap。

1.霍乱肠毒素(cholera toxin):是致泻毒素中最为强烈的毒素。该毒素由一个A亚基(cholera toxin A,分子量为27.2kDa)和5个相同的 B亚基 (每个亚单位分子量为l l.7kDa) 组成。该蛋白热不稳定,A亚基和B亚基分别由前噬菌体携带的结构基因ctxA 和ctxB 编码。霍乱弧菌O1群古典生物型染色体上广泛散布着CTX单元(2个拷贝ctx为一组); O1群El Tor 生物型染色体上 CTX单元为多拷贝随机分布。霍乱肠毒素的致病机理是:B亚基与小肠黏膜上皮细胞的GMI神经节苷脂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介导A亚基进入细胞,经蛋白酶作用裂解为A1和A2两条多肽,A1作为腺苷二磷酸核糖基转移酶可使NAD(辅酶I)上的腺苷二磷酸核糖转移至G蛋白上,激活腺苷酸活化酶,使细胞内ATP

转化为cAMP,cAMP水平升高,使细胞主动分泌Na+、K+、Cl-、HCO3-等离子和水,最终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腹泻和呕吐(图9-2)。

另外,由 zot编码的紧密连接毒素能破坏小肠黏膜细胞间的紧密连接,增加黏膜的渗透性; cep编码的副霍乱肠毒素可增加肠液的分泌。

图9-2 霍乱肠毒素致病示意图

2.鞭毛、菌毛及其他毒力因子:鞭毛有助于霍乱弧菌穿过肠黏膜表面黏液层到达肠壁上皮细胞。细菌菌毛有助于细菌定居于小肠。与此相关的基因有acf (accessory colonization factor)和fcp A(toxin coregulated pilus A)。acf编码黏附素,tcp A编码菌毛蛋白中分子量约为20kDa的亚单位。若tcp失活,该菌则失去定居功能和致泻能力。

3.其他毒力因子:其他毒力因子还有溶血-溶细胞蛋白,由hly A(hemolytic-cytolytic A)基因编码; 血凝素/蛋白酶,由hap (hemagglutimin/protease)基因编码。除了上述致病物质和相关基因外,O139群还存在多糖荚膜和特殊 LPS毒性决定簇,可抵抗血清中的杀菌物质,使细菌黏附于小肠黏膜。

(二)所致疾病

霍乱弧菌所引起的最常见疾病是霍乱,一种烈性肠道传染病,人类是霍乱弧菌的唯一易感者。除患者外和无症状感染者均是重要传染源。误食污染的水源或食物是霍乱弧菌最主要的传播途径,不常见人人之间直接传播。正常生理状态下,需要摄入进人108以上霍乱弧菌方能致病,但当胃酸含量或pH较高时时,感染剂量会大幅降低。霍乱弧菌突破胃酸到达小肠后,可黏附于肠黏膜表面并迅速繁殖,菌体不侵入小肠上皮细胞和肠腺,但繁殖过程中产生毒素类可致病。

人类感染O1群霍乱弧菌后,症状轻重不一,即可无症状,也可轻型腹泻,严重者为致死性腹泻。在O1群中,古典生物型所致疾病较为严重。常见病发流程为:感染细菌后2~3天突然出现剧烈腹泻和呕吐,典型特征是米泔水样腹泻物。由此导致患者大量失水(每小时失水量可高达1L)和电解质丧失,导致代谢性酸中毒、低容量性休克、低碱血症、心律不齐和肾衰竭,若不及时治疗,死亡率高达60%。及时补充液体和电解质可有效降低死亡率。O139群霍乱弧菌感染更为严重,可致患者严重脱水,死亡率比O1类群高。

病愈后部分患者仍可于胆囊中带菌2周左右,个别 El Tor型病例带菌时间较长,从数月到数年不等。

(三)免疫性

O1群霍乱弧菌感染愈后,机体可获得牢固免疫力,少见再次感染。发病数月后,患者血液和肠腔中可检出保护性抗肠毒素抗体(针对霍乱毒素B亚基)及抗菌抗体(针对O抗原),其中肠道局部黏膜免疫是霍乱保护性免疫的基础。肠腔中的sIgA可凝集黏膜表面的霍乱弧菌,使其失去运动能力;与菌毛结合可阻止霍乱弧菌黏附至肠黏膜;与霍乱肠毒素B亚基结合可阻断肠毒素与小肠上皮细胞受体的结合。

O139群感染后的免疫应答与 O1群基本一致,但 O1群霍乱弧菌脂多糖与O139群存在显著差异,并且O1群无荚膜多糖抗原,因此两者无显著交叉免疫作用。O139群的保护性免疫主要以针对脂多糖和荚膜多糖的抗菌免疫为主,以抗毒素免疫为辅。

三、微生物学检查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