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现况因素分析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周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现况因素分析

静脉留置针又称静脉套管针。1962年德国贝朗公司发明了第一支留置针Braunüle。由于被欧美国家作为头皮针的替代物而普及使用,成为临床输液的主要工具[1]。80年代初,静脉留置针进入亚洲发达国家和地区;90年代,开放式留置针率先进入中国手术室。留置针设计经历

了从最初的开放式到密闭式,从普通型到防针刺伤安全型。留置针的导管材料也经历了从普

通poly塑料到TEFLON到聚氨酯(以BDVialon为代表)的变革[2]。经过反复的临床实践,现

临床上一般都选用以BDVialon为代表的密闭式留置针及威高防刺伤安全型留置针。静脉输液

应用于临床已有上百年历史,因其刺激小,吸收快,起效快,因此人们患病后选择静脉输液

的人越来越多,如采用传统的钢针输液工具,日复一日,患者的静脉得不到保护从而血管损

伤很大,且患者使用钢针时穿刺部位稍稍移动液体很容易发生外渗,导致多种并发症。留置

针可以避免日复一日的穿刺从而更好的保护我们的静脉,减少静脉损伤和降低导管感染机率,减少患者痛苦,便于病人的活动及搬动,同时减少穿刺次数,节省时间,减少护理工作量,

便于管理,提高工作效率,更有利于临床用药和紧急抢救[3][4]。而且操作简单,方便,不易

滑出血管而致药物外渗,减少对静脉的损伤,降低静脉炎的发生。陈明研究得出头皮针穿刺

引起的静脉炎为17.9%,留置针为16.2%[5]。而且留置针除了建立静脉通道外还可以静脉采血,测外周静脉压[6]。从而得以广泛应用于临床。

中断事件首次由Zimmerman和West于1975年在社会学领域提出,并被定义为外界不遵循

基本的话轮替换规则,随时插入话语而中止当前说话人的讲话,进而停止当前说话人构建会

话主题的行为[7]。Linda等将中断的结局分为积极型(Positive,P)和消极型(Negative,N)等2种[8]。护理中断事件,国外学者对护理中断事件(nursinginterruptions)的不同诠释,

尽管不同国家和地区对护理中断事件构成要素和标准存在差异,但也有共同点,即在护理工

作中,被“外来的、突然发生、打断或延缓当前事务、分散注意力”,并给临床工作效率和质

量带来影响[9]。Lisa等研究表明,88.9%护理中断事件为消极型,说明绝大部分中断事件给护理活动带来负面影响[10]。

1外周静脉留置针常见并发症

尽管留置针有这么多的优点,但是它也有不少并发症:多篇文献提出套管堵塞、静脉炎、液

体渗漏和皮下血肿等是静脉留置针的常见并发症[11][12]。且据研究表明年龄与置管的位置不同,发生并发症的频率有所不同,郭晶调研证明由于人体下肢静脉瓣膜最多,血流缓慢,易

导致静脉炎的发生[13]。杨仕英根据静脉留置针不同部位留置时间进行观察研究证明手背静

脉组留置针留置时间最长,但并发症也多,其次是头皮静脉组,然后是贵要静脉组。头皮静

脉组无论在留置时间及并发症方面与贵要、肘正中、大隐静脉组比较留置时间最长、并发症

最少,但留置时间亚于手背的留置时间[14]。娄春燕研究得出小儿留置针中断的主要因素为

外渗和脱出,其次为堵塞和静脉炎[15]。罗秀荣则提出老年人出现静脉炎,静脉血栓及皮下

血肿肢体肿胀的患者率稍高于中年患者[16]。这正如余斯玲等调研得出患者的机体素质对留

置针所产生的并发症也是有一定的影响[17]。经过长期的护理临床经验得出留置针相关中断

事件是导致其并发症的主要原因。

1.1导管堵塞

杨华认为,静脉留置针发生套管堵塞的原因众多,封管液的种类,用量及推注方式、速度不

合适等[18]。东梅研究表明女性发生套管堵塞的几率高于男性,患者患糖尿病的时间越久,

发生套管堵塞的可能性就越大[19]。置管一侧肢体活动过于剧烈或局部肢体受压引起静脉压

力过高,导致血液回流,凝固。病人凝血机制异常,血管痉挛等,均可造成导管堵塞[20]。

造成患者套管堵塞的原因多而复杂,其中高浓度液体输注后导管冲洗不彻底是造成导管堵塞

的常见原因,另外,穿刺针头在血管内来回移动,造成血管内壁的损伤,使血小板聚集在受

伤部位及套管尖端,形成血栓造成套管堵塞[8]。

1.2静脉炎

静脉炎的发生是由于长期在一个部位静滴药物,使该处血管脆性、通透性增强。引起静脉炎

的因素有:针头的直径、长度、输液速度、输液时间、药物的性质及量、个体差异,留置时

间等。它是静脉留置针最常见且较为严重的并发症,发生率达2%~26%[21],分化学性和感

染性。化学性静脉炎与静脉输注高渗性和刺激性较强的药物有关。而感染性静脉炎多为无菌

操作不严格引起。

1.3皮下血肿

护理人员操作技术不熟练,在同一部位反复穿刺或针管固定不牢等因素而导致留置针未进入

血管或穿破血管壁而形成皮下血肿[22]。

1.4液体渗漏

外套管未完全送入血管内或对穿血管。黄小珍指出,输入高浓度、刺激性较强的药物,血浆

渗透压增髙使血象内皮细胞脱水变性,从而导致液体外渗[23]。

2外周静脉留置针常见干预措施

(1)提高护理人员静脉穿刺技术,做到一次成功,从而避免血管内壁不同程度的损伤;穿

刺成功后将套管固定牢固,防止针体滑出血管。(2)通过和患者有效沟通来减少并发症的

发生,如:留置套管后可告知患者置管侧肢体可适当活动,但不能提重物等相关健康宣教。(3)置管前应选择合适血管,尽量避免靠近神经、韧带、受伤、感染的静脉,尽量避免在

下肢静脉穿刺。如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只能选择下肢静脉输液时,应抬高下肢20°~30°,以加

快血液回流,减轻对下肢静脉的刺激[24]。而进行化疗时,肖金平等提出:输入化疗药物时,静脉留置针的留置部位应避开关节,尽量避免选用上肢贵要静脉及其分支,因该静脉对强刺

激性药物更为敏感,容易发生静脉炎[25]。(4)选择满足治疗需要量最小号最短的留置针,

它不但保证充分血液回流,而且减少导管对局部血管的刺激,避免发生机械性静脉炎[26]。

彭翠香在普通外科病人输液时,对22G和24G两种型号套管针的保留时间和静脉炎的发生率

进行比较,认为细而短的24G型套管针进入血管后漂浮在血管中,可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机械

摩擦,降低机械性损伤和血栓性静脉炎的发生,从而延长留置时间[27]。(5)注意输液顺序,输液时先输入高浓度,高刺激性药物,后输入非刺激性药物;先输入抗生素再滴入普通类治

疗药物,并掌握好药物的浓度和输入的速度[28]。输注完高浓度液体前后要用0.9%氯化钠溶

液冲管,并选用正确的封管液5-10ml采取脉冲式冲管后再封管,陈美娟提出,采用脉冲式封管方法可以在导管内部形成小漩涡,将残留药物彻底清洗感觉,避免导管堵塞[29]。如需输

入中药类与西药类药物应冲管防止中西药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加强巡视观察,及时发现并发

症的出现。静脉输血时应另外建立通道%不能与其他液体由留置针同时输入,避免产生化学

性静脉炎及溶血反应。(6)掌握好留置时间。输注高渗液体,留置时间不超过3d;输注普

通液体,不超过5d,对于久病及营养不良病人,加强营养,增强机体对血管壁创伤及局部抗

炎的能力。套管针留置时间过长有研究表明,留置针留置时间最多不能超过7-10d[30];国内

临床一般以5d为常规留置针留置时间;美国输液协会将留置针留置时间规定为3-5d[31]。章

洁等川通过对引起静脉炎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穿刺部位在远心端、输入刺激性液体、

每日输入液体量>1500ml/d、留置时间>5d是影响静脉留置针患者发生静脉炎的危险因素[32],这与国外文献报道基本一致。(7)黄正凌提出,避免化学刺激,消毒时碘酒、酒精不宜过多,避免通过皮肤与血管间的窦道侵入血管。以致短期内出现穿刺点周围的红肿硬结[33]。(8)规范操作流程,遵循无菌原则。穿刺前充分洗手,对穿刺点皮肤应消毒2次,直径应

大于8cm。穿刺后,应再次对针柄及周围皮肤进行2次消毒,待干后(不要用干棉签擦拭),再使用无菌贴膜覆盖。

综上所述,在当今医学临床中,静脉输液时选择留置针比钢针带给我们很多的方便和优越性,但同时因为护理相关中断事件导致不少并发症发生,也因为这些并发症导致患者拒绝选择套

管针进行静脉输液的原因之一,而怎样克服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我们护理界需攻克的难题。以上均是护理前辈从留置针使用不同部位、年龄、病种等导致并发症的原因并进行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