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象与意境的辨析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象与意境的辨析

摘要:意象和意境这两个美学概念,常常被学生混为一谈。为便于学生欣赏文学作品,有必要辨清二者的关系。本文通过对意象、意境渊源及涵义的理解来辨析二者的异同。

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论中两个重要的美学范畴。二者之间既有着紧密的联系,又有着一定的区别。在教学中,经常碰到学生将意象与意境混为一谈,不能分清二者的差异的情况。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对于学生学习诗歌鉴赏是是非常有必要的。

在我国,意象说的渊源最早可上溯到《周易》和《庄子》。在《周易·系辞》中有云:“子曰:书不尽意,言不尽意。然则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子曰:圣人立象以尽意。”[1]在《庄子·外物》篇中有:“得意而忘言”。这二者所言皆为表意之象,用来表达某种观念或哲理的艺术形象。《周易》和《庄子》中关于意象的论述,也成为我国意象论的哲学基础。东汉王充的《论衡·乱龙》篇中有:“夫画布为熊麋之象,名布为侯,礼贵意象,示义取名也。”他首先把“意象”作为合成词使用,这里指具有象征意义的画面形象。第一次将意象用于文论的是刘勰,他在《文心雕龙·神思》篇中说:“使玄解宰,寻声律而定墨,独照之匠,窥意象而运斤。此盖驭文之首术,谋篇之大端。”[2]其意象还仅是审美心理意义上的表意之象。到唐代,意象得到发展,有了审美形态的意象。直至明清时期,意象才是具有文学作

[1]周易·系辞〔M〕.方克立.中国哲学名著选读.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6:126

[2]刘勰:神思〔M〕.龙必锟.文心雕龙全译.贵阳:贵阳人民出版社,1996:327

品审美形态的含义,其内涵得到发展,更接近今天所说的艺术形象。童庆炳是这样来解释意象的:审美意象是指以表达哲理观念为目的、以象征性或荒诞性为基本特征的达到人类理想境界的表意之象[1]。可以说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寄托了作者主体情感与思想的具体物象。它具有心象性、象征性和哲理性的特征。

意境是中国古典文论独创的美学概念。文学意境论早在刘勰的《文心雕龙》和钟嵘的《诗品》中已见迹象,盛唐后开始全面形成。“意境”一词最早见于王昌龄的《诗格》,他认为诗有三境:一曰物境,二曰情境,三曰意境。之后,诗僧皎然提出“缘境不尽曰情”、“文外之旨”(《诗式》)的观点,发展了意境论。刘禹锡提出的“境生于象外”(《董氏武陵集记》)的观点和司空图提出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韵外之致”、“味外之旨”(《诗品》)等观点,进一步丰富了意境论。至此,意境论的基本内容和理论框架已经确立,古代意境理论走向了成熟。至清末,王国维是意境论的集大成者,他对意境进行了更为全面而系统的总结,意境理论走向了近代形态的转化。

童庆炳教授对意境的阐释是:意境是指抒情型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2]意境也就是指文学作品中所描绘的虚实相生、形神兼备的艺术画面,与作者的主观情致有机融合而形成的有丰富内涵和韵味的艺术境界。通过对意境涵义的分析和理解,我们可以把握到意境具有三大特征:一是情景交融;二是象外之境,在意象的基础上所感受到的一种境界;

[1].

[2]

三是韵外之致、象外之味,即境界之外所获得的言外之意,由读者所体验到的关于人生的思索和领悟。

了解了意象与意境的基本涵义后,下面将比较二者的异同。

1.相同之处

(1)二者都是主体的主观情感与客观物象的渗透融合

意象以客观物象为客观依据来表现主体情思,脱离主体情思的单纯的客观物象无法构成意象。而意境是以由客观物象组合形成的物境为依据来表现主体的情致,脱离主体情致的物境亦不能构成意境。可见,意象和意境都是主客观相互作用的结果,都体现了虚实相生的特征。如李白的《秋浦歌》中“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句诗。三千丈的白发,这一意象象征着诗人内心的因理想难以实现而造成的愁绪。在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中,“黄鹤楼”、“烟花三月”、“扬州”、“孤帆”、“远影”、“长江”,这些景物不再是客观的景物,而是包含着作者主观感情的景物。通过这些景物的描写展现了一幅有着深远意境的送别图。与友人于黄鹤楼饯别,春光明媚的三月目送友人去扬州;友人乘着孤帆顺流而去,渐去渐远而消失得无影无踪,只有长江之水滚滚东流而去。在这个送别的场景中,渗透着作者真挚而深沉的感情。作者内心难以排遣的依依不舍的别离之情与“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场景和谐地交融在一起。正如王国维所说:“不知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2)二者都具有含蓄性

作者的主体情感与哲理观念都寓于“象”和“境”中。“象”与“境”

是实,而“意”是虚。“意”融化在“象”与“境”的表现中,读者通过对“象”、“境”的感受去体味其“意”。如余光中的《乡愁》这首诗。作者对母亲、妻子、祖国的思念之情,渴望亲人团聚、国家统一的愿望是隐含在“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些意象之中。再如贺铸的《青玉案》这首词,其中的“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这几句词句,把作者内心不可触摸的虚的愁情,通过烟草、柳絮、梅雨这三种可见的实景表现出来。意象、意境的含蓄常常是通过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来表现的。

2 不同之处

(1)意象是意境的组成部分

意象是就作品的局部而言的;意境是就整个作品而言的,是营造的主体的境界。意象是意境的组成部分。意象是意境的构成元件,诚如袁行霈先生说的:“意象只不过是构成诗歌意境的一些具体的、细小的单位。意境好比一座完整的建筑,意象只是构成这建筑的一些砖石。”〔5〕如被誉为“秋思之祖”的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散曲通过前三句的九种事物即九个意象,描绘出了一幅秋风萧瑟、苍凉凄苦的羁旅荒郊图。通过这意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深秋思念故乡,倦于羁旅行役的孤寂、悲怆、凄苦之情。(下转第199 页))(2)意境的外延大于意象,意境是意象的组合与升华;意象是审美形态的一般的具象呈现,而意境是高级审美形态意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