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1
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要旨及现代意义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
1 孔子所谓的“爱人”,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
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
总之,人人都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
2 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讲的是“仁”和“礼”的关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同时“忠”与“恕”近“仁”,宋儒以“尽己”诠释“忠”,以“推己”诠释“恕”。
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孔子之“仁”的不同层次圣人,成人或贤人,君子。
“情”为“仁”之本。
“爱人”要从本家做起。
“仁”所体现的首先是伦理亲情。
可见,从根本上说“仁”是维护宗法制的。
“仁”既然是以“情”为本,那么,在修养上能否达到“仁”的境界,取决于人自身的主观努力。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意义:1、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政策时遵循的就是仁政的主张3、孔孟提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信条,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的精神力量。
2、孔子的命是不是命定论?是。
(1)孔子站在对周礼继承和改革的立场,把恢复周礼作为终生志愿,因此他在天命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
孔子心目中的天虽然已不是殷周以来人格神的天,但还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
孔子一方面丢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2)保留着其具有最高意志和主宰性,一、名词解释1、天人感应中国古代神学术语。
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到西汉时董仲舒即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据《公羊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
中国哲学名词解释(共58页)(word文档良心出品)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先解释老、庄、孔、孟四人)然后,其他典型代表人物——先秦:《尚书·洪范》五行说:《洪范》中说:“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
它提出了人们所用的五材,以“水”为首的五材排列次序,以及五材的性质、作用,说明其和农业生产有关,但没有触及五行之间的内在联系。
和同:和,指不同东西和合和统一;同,指相同东西的简单相加或同一。
西周末史伯首先把和与同作为有差异而又有联系的一对范畴提出。
……(胡扯一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论语·子路》)……【胡扯一番】气化:指气变化生万物。
《大戴礼记·曾子天园》:“阳之专气为雹,阴之专气为霰,霰雹者,一气之化也。
”张载则以气化来说明道,《正蒙·太和》:“由气化,有道之名。
”二程却认为,气化并不贯穿宇宙变化的全过程,“万物之始皆气化,既形然后以形相禅,有形化;形化长,则气化渐消”(《遗书》卷五)。
明清之际王夫之认为:“气化者,一阴一阳,动静之机,品汇之节具焉。
”(《正蒙注·太和篇》)清戴震认为:“阴阳五行运行不已,天地之气化也。
”(《孟子字义疏证·性》)气禀:人生来对气的禀受。
《韩非子·解老》:“是以死生气禀焉。
”认为气禀是人的生命来源。
《论衡·命义》:“人禀气而生,含气而长,得贵则贵,得贱则贱。
”认为人的生死祸福、贵贱寿夭皆由气禀决定。
宋理学家则认为气禀形成人的气质之性,是人性善恶的来源。
北宋二程认为:“人生气禀,理有善恶……有自幼而善,有自幼而恶,是气禀自然也。
”“禀得至清之气者为圣人,禀得至浊之气者为恶人。
”(《遗书》卷二十二上)诸子百家:指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后用作当时各学派的总称。
战国时已有“百家”之称,《荀子·解蔽》:“诸侯异政,百家异说。
”《庄子·天下》:“百家之学时或称而道之。
”刘歆的《七略》:“凡诸子百八十九家,四千三百二十四篇。
中哲(孔子)
孔子以“仁”为核心的哲学思想♌正名♌孔子是周朝礼制的忠实追从者,希望恢复周礼。
♌子曰:“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
”(八佾)♌正名:指名称与事实应相符合。
孔子认为,每个人的言行要符合其社会角色的要求。
君、臣、父、子是每个人在社会上拥有的名称(社会角色),每个人就要承担起该名称赋予他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子路曰:“卫君待子而为政,子将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无无所措手足。
”(子路)♌齐景公问政于孔子。
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颜渊)♌“仁者爱人”的伦理观♌1、樊迟问仁,子曰:“仁者,爱人。
”♌仁为礼之核心精神。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八佾)♌“君子义以为质,礼以为行,孙以出之,信以成之。
”(卫公灵)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阳货)♌2、“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学而)♌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为政)♌孔子提出,忠、恕、孝、悌、礼、敬、恭、宽、信、敏、惠等等具体的道德规范。
而他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要求。
♌定公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八佾)♌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
”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
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阳货)♌3、达“仁”的方法:推己及人。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中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白虎通义》: 中国汉代讲论五经同异,统一今文经义的一部重要著作。
又称《白虎通》、《白虎通德论》。
班固等人根据东汉章帝建初四年(公元79)白虎观会议上进行经学辩论的结果纂辑而成,计4卷。
该书以神秘化了的阴阳、五行为基础,解释自然、社会、伦理、人生和日常生活的种种现象;其所列门目,对社会生活、国家制度和伦理原则等作了基本规定,实际是一部以今文经义为依据的国家法规。
主要注本有清陈立撰《白虎通疏证》等。
2、【仁】指一种高尚的美好品德。
孔子以仁为最高的道德原则,以仁为核心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体系。
仁的核心是爱人,主张人与人之间相互亲爱,提出“忠恕”之道。
要求人们的行为符合宗法制度的礼制,并把仁爱的原则推广到政治之中。
在此基础上,孟子进一步提出了仁政的学说。
道家老庄则主张“绝仁弃义”,认为“大道废,有仁义”。
汉以后,仁成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
宋代学者更以天理说仁,仁具有了万物本原的意义。
近代学者接受西方资产阶级思想,并以之改造仁的学说,仁便从封建宗法血缘道德转变为近代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思想。
3、【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关于天与人、天道与人道、自然与人为相通、相合与统一的观点。
天人合一不等于天人等同。
中国哲学侧重强调天人之间的统一,认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与自然界有着同样的本质和规律,追求天人之间的和谐,反对把天与人相互割裂、相互对立,具有合理的因素。
4、【无为】道家哲学思想。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
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
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
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1、简述孔子“仁”学思想要旨及现代意义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其中最根本的有两条:一是“爱人”;二是“克己复礼为仁”。
1 孔子所谓的“爱人”,一方面是说,人是最重要的,因而应当“爱人”。
另一方面是说,在社会生活中,要处理好相互之间的关系,彼此相亲相爱。
总之,人人都应该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们之间相安无事,天下自然也就太平了。
2 孔子所谓的“克己复礼为仁”,讲的是“仁”和“礼” 的关系。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礼也是孔子思想体系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包括政治制度和道德规范。
同时“忠”与“恕”近“仁”,宋儒以“尽己”诠释“忠”,以“推己”诠释“恕”。
仁道是人文主义的价值理想,孔子之“仁”的不同层次圣人,成人或贤人,君子。
“情”为“仁”之本。
“爱人”要从本家做起。
“仁”所体现的首先是伦理亲情。
可见,从根本上说“仁”是维护宗法制的。
“仁”既然是以“情”为本,那么,在修养上能否达到“仁”的境界,取决于人自身的主观努力。
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明显的进步意义意义:1、孟子以仁发展为仁政,要求统治者不要过分剥削使老百姓能保持一定的生活水平,2、在中国历史上曾发生很大的影响,不少清官良吏在推行他们那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改良政策时遵循的就是仁政的主张3、孔孟提出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道德信条,成为中国历史上许多民族英雄的精神力量。
2、孔子的命是不是命定论?是。
(1)孔子站在对周礼继承和改革的立场,把恢复周礼作为终生志愿,因此他在天命问题上,也持有两重性。
孔子心目中的天虽然已不是殷周以来人格神的天,但还保留了天命的主宰性和必然性。
孔子一方面丢掉了天的人格神的外貌,(2)保留着其具有最高意志和主宰性,一、名词解释1、天人感应中国古代神学术语。
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到西汉时董仲舒即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据《公羊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重点讲义资料
“太”是至高至极;“一”是唯一。1“道”的别称。3星宿名或天神之别称。
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原始物质,以元气为天地
:汉代的儒家是以注释《诗》、《书》、《礼》、《易》、《春秋》等先秦儒家
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
中国的一种社会历史学说,认为人类社会是沿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顺次进
(1776~
等人着重阐发公羊的“张三世”等微言大义。龚自珍与前辈有所不同,他开始将公羊的
礼运》联系起来,并认为人类整个历史“通古今可以为三世”。他的这一观
19世纪末,康有为明确地把公羊的“三世”、《礼记 礼运》的“小康”、
(禅宗)华严宗四法界学说即事法界、 理法界、理事无碍法界、事事无碍法界。
儒家关于传道系统的学说。首先由唐韩愈明确提出,他在批判佛教的过程中,提
又称道学、新儒学。宋元明清时期的一种哲学思潮。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吸收了
(1020-1078)宋理学家。字子厚,人称横渠先生。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殷周人指最高的人格神,宇宙的主宰。春秋之际社会动荡,天命观发生动摇。孔子既
否定了天的至上性,认为天即道之自然。荀子以天为自然,认为“天行有常”,
中国哲学的主要范畴之一。本义是人所行走的道路。引申为规律、原理、准则、本原
道德,品德。指人的品质或行为对他人和社会所具有的善恶价值。西周统治者提出“德
魏晋玄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名教,指以正名分、定尊卑为主要内容的封建
魏晋玄学的重要哲学理论和派别之一。与贵无论相对立,认为宇宙万物以有为本。
中国西晋玄学家郭象的一个重要观点。语出《庄子 齐物论注》意思是说,
中国西晋玄学家郭象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独化的主要含义是:天地间任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中国哲学史是研究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学科,涵盖了5000多年的历史。
以下是一些与中国哲学史相关的重要名词的解释:1. 儒家思想(Confucianism):儒家思想是中国最重要的哲学流派之一,强调人际关系、礼仪和道德道德修养。
儒家的核心教义包括孝顺、道德行为和社会稳定。
2. 道家思想(Taoism):道家思想强调追求自然的道,强调虚无和无为而治。
道家主张通过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来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
3. 墨家思想(Mohism):墨家思想强调以爱为基础的公平和无私的行为。
墨家在古代中国崛起并提出了以"兼爱"为原则的社会改革理念。
4. Legalism(法家思想):法家思想强调法律和严格的制度,认为人性本恶,只有通过严厉的法律制度才能维持社会秩序。
5. 孟子(Mencius):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他进一步发展和解释了孔子的思想。
孟子强调人的本性善良,并提出了“四端”和“仁”的概念。
6. 老子(Laozi):老子是道家思想的创始人,他的著作《道德经》是道家思想的重要经典,强调“道”和“无为”。
7. 庄子(Zhuangzi):庄子是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他的著作《庄子》表达了他对自由、自然和幽默的见解。
8. 辩证法(Dialectics):辩证法是中国哲学史的重要内容,强调事物的对立统一,认为世界是一个不断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9. 心学(Neo-Confucianism):心学是宋明理学的代表,强调人文主义、修身养性和理性思考。
心学将儒家思想与和的元素相融合。
10. 阴阳五行(Yin-Yang and Five Elements):阴阳和五行是中国古代哲学和中医理论的重要概念。
阴阳代表着事物的相对和互补性,五行则代表了事物的不同属性和相互影响。
这些名词代表了中国哲学史中重要的思想流派和概念。
通过研究这些名词,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发展与演变,对中国文化和思想产生深刻的影响。
最常用的中国哲学名词解释
最常用的中国哲学名词解释中国的哲学传统悠久而丰富,涵盖了众多重要的概念和名词。
这些名词具有独特的内涵和价值观,探索了人类存在和宇宙间关系的深刻意义。
在本文中,将解释一些最常用的中国哲学名词,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古老智慧的精髓。
一、道(dào)在中国哲学中,道是指宇宙和人类存在的根本规律和表达。
道起源于老子的《道德经》,强调自然、无为而治和无名无形的原则。
道是一种无法用言语完全描述的存在,它超越了世俗的界限,包容万物的和谐发展。
道的理解和追求成为古代哲学家和智慧人士的目标,通过随顺道的原则,人们可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社会的和谐。
二、伦理(lúnlǐ)伦理是一个涉及道德和价值观的名词,在中国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伦理强调个体与社会关系的道德规范和原则。
孔子提出的“仁爱”被视为伦理的核心观念,认为个体应该为社会和谐和他人的福祉而努力。
除了仁爱,伦理也涉及其他诸如义、礼、智、信等各种美德,通过遵循伦理规范,人们可以塑造良好的品格,建立和谐的社会关系。
三、心(xīn)心在中国哲学中是一个重要的名词,涵盖了思想、情感和意识的内核。
心与身体和灵魂密切相关,被认为是人类智慧和情感的所在。
心具有独特的能力,可以影响个体的行为和价值观。
人们通过修炼心性以提升自己的品德和智慧,例如通过冥想和修行来达到内心的平静和洞察力。
心也是中国文化中艺术、诗歌和音乐等领域的重要灵感来源。
四、命运(mìngyùn)命运是指人类和世界的命运和运行方式。
在中国哲学中,命运是不可避免的而又具有神秘色彩的概念。
命运被看作是由命中注定的因素所决定,包括个体的出生、环境和社会背景。
尽管如此,中国哲学家也强调个体的努力和选择对命运的影响。
通过修炼和追求道德行为,个体可以在命运中找到意义和塑造自己的人生。
五、天人合一(tiānrénhéyī)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中的核心思想之一,强调人类和宇宙的和谐统一。
名词解释中体西用论
中西哲学与东方思维方式的比较引言中西哲学是对世界的认识和理解的两种不同方式,它们在思维方式、观念体系以及价值观念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本文将对中西哲学进行比较,着重探讨中西哲学中体现出来的不同思维方式。
一、中西哲学的基本概念1. 中西哲学的定义•中哲:指中国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体系,如儒家、道家、墨家等。
•西哲:指欧洲传统文化中所包含的哲学思想体系,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等。
2. 中西哲学的特点•中哲: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注重人伦关系和道德修养。
•西哲:强调理性思维和科学方法,追求普遍真理和个体自由。
二、中西哲学思维方式的比较1. 形而上与形而下•中哲:形而上,强调整体性和宇宙观念,追求天人合一。
•西哲:形而下,强调分析性和个体意识,追求理性思维。
2. 实用主义与理论主义•中哲:实用主义,注重实践经验和应用价值,强调道德伦理。
•西哲:理论主义,注重逻辑推理和理论体系,强调科学方法。
3. 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中哲:集体主义,强调社会整体和人伦关系,追求和谐共处。
•西哲:个人主义,强调个体自由和权利保障,追求个人发展。
4. 相对真理与绝对真理•中哲:相对真理,认为真理是多元的、相对的,并随着时代变化而发展。
•西哲:绝对真理,认为真理是客观存在的、普遍适用的,并可以通过推导获得。
三、中西哲学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1. 教育领域•中哲:注重培养学生的道德修养和人伦关系意识,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师生关系。
•西哲: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科学方法,在教育过程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
2. 政治领域•中哲:强调社会整体和谐发展,注重公共利益和社会秩序。
•西哲:强调个体自由和权利保障,注重民主制度和法治建设。
3. 经济领域•中哲: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倡导节约资源和可持续发展。
•西哲:注重市场经济和竞争机制,追求效率和利润最大化。
结论中西哲学在思维方式、观念体系以及价值观念上存在明显差异。
中哲强调整体性、实用主义、集体主义和相对真理;而西哲则强调分析性、理论主义、个人主义和绝对真理。
中哲名词解释
中哲名词解释诸子百家1名各顺于天2道法自然3反者道之动4无为而治5道常无为无不为6玄同玄览7绝四8三表9以说出故1坐忘2有待3物化4齐物论5齐万物为一6辩无胜7飞鸟之影未尝动8生之谓性9中庸1四心四德2天爵大体3浩然之气4尽心知性5合同异6离坚白7名实论8白马非马9物莫非指而指非指1虚一而静2静因之道3化性起伪4奇正相生5一阴一阳之谓道人副天数6天人感应7春秋繁露8天人三策9事各顺于名1六理2参验3抱法处势魏晋玄学1玄学2正始之音3言不尽意4崇本息末5以心原物6圣人体无7独化8物不迁9般若无知1即万物之自虚2三法印3理事无碍4事事无碍5形神相即6言尽意7神灭论8物偶自生9本性即佛1自行真空2无念为宗宋明理学1理学2道统说3以生人为己任4新故相除5道立于两成于两变于五6一物两体7凡象皆气8太虚即气9德性之知1民胞物与2体用一源3理一分殊4万理具于一心5心即理也6四句教7致良知8童心说9淮南格物1良知即性2气者理之依3能必附其所4理载于气5气化即道6日新之化7血气心知8理存于欲9宙轮于宇1四几泯随统2反因交轮几3天道生生4重玄之道5事功之学6经世致用7内箍外箍8俱分进化9即物实测1破对待2元知推知3公德私德中哲大题孔子:正名、仁学、中庸老子:道论墨子;政治思想、宗教思想后墨:逻辑理论管子;道论、庄子:相对主义、道论荀子:礼法群、自然观、认识论、逻辑思想韩非:法术势、参验认识论、道论贾谊:礼法董仲舒:大一统、天人感应白虎通王充:无神论、命定论王弼:名教无为、以无为本、得意忘象、裴頠:崇有郭象:独化、因果各自成体、冥然自合僧肇:不真空论、物不迁论、般若无知论四法界范缜:神灭论韩愈:道统、仁学柳宗元:气一元论刘禹锡:天人交相胜王安石:五行、人性论周敦颐:太极二程:天理、人性张载:气一元论、人性朱熹:理一元论、格物穷理、人性陆九渊:心即理、朱陆之争浙东事功学派王守仁:心外无理、知行合一罗钦顺:理一分殊、人性、批判陆王王廷相:理在气中、认识论、人性论黄宗羲:气外无理、心即是气王夫之:气者理之依、认识论、知行论、人性论颜元:理气融为一片、六府三事、习行格物、功利主义戴震:气化即道、血气心知、理存于欲谭嗣同:仁学现代西方哲学名词解释1唯意志主义2生命意志3权力意志4重估一切价值5力比多6实证主义7多数人的暴政8最大幸福原则9证实原则1宽容原则2语言学转向3逻辑原子主义4摹状词5罗素悖论类型理论6命题函项家族相似7绵延8两种时间9生命冲动1纯粹经验2信仰意志3实用主义翻译原则4意向性5悬隔判断6生活世界7回到事物本身8此在91存在先于本质2自在自为大全3临界状态4自由与超越存在5荒谬6效果历史7视域融合8能指所指9语言的共时态和历时态1语旨力言语行为理论2戴维斯纲领异常一元论3范畴错误4范式5无公度性6知识型7描述的形而上学8非自然意义理论9证伪原则1三个世界2科学的内部史和外部史3作为公平的正义4译不准定理5逻各斯中心主义6原型写作现代西方哲学论述孔德:思想发展三阶段及其问题穆勒:逻辑体系、多数人的暴政叔本华:世界是我的表象、人生三层次尼采;重估一切价值、权力意志克尔凯郭尔:孤独的个人、存在三环节、人生道路三阶段柏格森:绵延、时间弗雷格:语境原则、含义与指称、真理论罗素:逻辑原子主义、摹状词以及后人批判维特根斯坦:逻辑论、图式论、语言的界限、可说与不可说、语言游戏、家族相似、意义即用法、遵守规则悖论、私人语言、治疗哲学逻辑实证主义胡塞尔:意向性、现象学还原(本质还原、先验还原)、回到事物本身、目的论的历史解释、解释学循环、生活世界、对存在主义的批判、表述海德格尔:对传统存在论的批判、存在论的现象学此在、先行到死中去、此在与时间、时间观、真理观、良心论、思想和语言、解释学的现象学及利科批判、理解筹划解释、解释学循环(前有前见前设)萨特:现象学一元论、意识理论、自在自为、自由观、人生处境梅洛庞蒂:身体主体、知觉观、可逆性雅斯贝尔斯:大全、存在与超越存在、交往理论、临界处境伽达默尔:对海德格尔继承发展、偏见是合理的、解释学与自然科学、效果历史与视域融合加缪:荒谬马塞尔:奥秘与问题、第一反思与第二反思罗蒂:基础主义批判、本质主义批判、表象主义批判波普尔:证伪证实异同、知识增长模式、三个世界理论德里达:解构主义、写作的意义。
中国哲学史试题名词解释
《易经》的八种基本图形。由“—”“――”两爻相迭变化,每卦三爻组成。它们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易经》六十四卦均由八经卦两两相迭组合变化而成,并从八卦的基本性质及其组合变化来占筮、判定吉凶臧否。《易传》以伏羲作八卦,认为八卦主要代表天、地、雷、风、水、火、山、泽等八种自然事物,并由这八种基本事物交感变化而产生出万事万物。
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要点
名词解释
阴阳:
本义是指日照的相背,后用以指两种互相对立的气或世界上两种最基本的矛盾势力或属性。
二五行:
水火木金土五种物质,《尚书*洪范》对五行的特性作了说明,周太史史伯提出了“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的命题”。
三四端:
孟子的用语,他认为人生下来就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是仁、义、理、智四种道德观念的萌芽,是人的最基本的道德品质。是孟子说明天赋道德和论证人性本善的根据。“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正是由于“四德”是由“四端”发展而来,而“四端”是人一生下来就有的,所以“仁义理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可见,孟子是一个先验道德论者。
天
殷周人指最高的人格神,宇宙的主宰。春秋之际社会动荡,天命观发生动摇。孔子既承认主宰之天,以文之灭兴决定于天,又指自然之天。墨子非命,却提出“天志”以赏善罚恶。老庄以道生天地,否定了天的至上性,认为天即道之自然。荀子以天为自然,认为“天行有常”,主张“明天人之分”,“制天命而用之”,反对“错人而思天”。西汉董仲舒讲天人感应,又以天为最高的神灵,万物的主宰。东汉王充则认为天是自然的物质实体。唐刘禹锡提出天人不相预,反对天命论。北宋张载认为天即太虚之气。程颢提出“天者,理也,”否定了天的人格意义,代之以绝对精神。王守仁则以心规定天,“心即天,言心则天地万物皆举之矣。”反映了对天的认识的分歧和思维的进步。
中国哲学的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的名词解释中国哲学是一门古老而庞大的学科,涵盖了众多概念和思想体系。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一些与中国哲学相关的重要名词,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一学科的精髓。
一、道道是中国哲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它被认为是宇宙万物的运行规律和普遍真理的本源。
道在《道德经》中被描述为无形无物、无名无所,却是无所不在的。
道是对于宇宙万事万物产生、发展和消亡的法则的总称,也是人类行为准则的终极依据。
追求道并与之和谐相处是中国哲学的根本目标之一。
二、阴阳阴阳是道家和儒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
阴阳是指宇宙的两种互补、相对的因素,它们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了宇宙的基本运行方式。
阴阳有着各自的特点,阴性代表阴沉、柔和、负面等,而阳性则代表明亮、刚性、正面等。
阴阳的平衡是宇宙和个体健康和谐的关键,通过调节阴阳的平衡,人们可以实现身心的平衡和内外的和谐。
三、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中国哲学中的核心思想之一,也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观念。
它指的是人与宇宙之间的紧密联系,认为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的行为应该符合宇宙的规律。
天代表宇宙的秩序和道德准则,人则代表了人类的本性和行为。
只有通过符合天的要求,人才能实现个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天人合一强调了人的责任和义务,提倡个体对社会的奉献和贡献,并以此实现个人的成长和社会的进步。
四、德德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一种人格素质和道德品质。
德在儒家思想中被视为最高的价值和理想,它包括了仁、义、礼、智等多个方面。
德是通过学习和修行来培养和提升的,它是人们的品格和行为的基础。
儒家强调德的重要性,认为只有具备较高的道德修养和品质的人才能在政治、社会和个人领域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和决策。
五、命运命运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概念,强调宇宙规律和个体人生之间的联系。
命运是根据个体的自然条件、努力和道德修养而确定的,它不完全是预定的,也受个体的行为和选择的影响。
命运是一种动态的概念,它强调了人的主动性和选择的重要性。
通过努力和正确的行为,人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实现自身的价值和成长。
中国哲学概论(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概论(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概论是对中国哲学的简要介绍。
中国哲学是中国古代
智慧的结晶,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包括对人生、社会、
道德、政治和宇宙等方面的思考和探索。
中国哲学有许多重要的概念和术语,下面是其中一些常用的名
词解释:
1. 道 (Dao):道是中国哲学中的核心概念,指的是宇宙万物的
初始根源和普遍规律。
它强调自然的无为而治和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儒家思想 (Confucianism):儒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主要流派
之一,强调人际关系、道德伦理以及个体与社会的和谐。
儒家思想
的核心理念包括仁、义、礼和中庸。
3. 道家思想(Taoism):道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另一个主要流派,强调个体内在的自然状态和追求智慧的道路。
道家思想强调无为而治、返璞归真和追求长生。
4. 墨家思想 (Mohism):墨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流派之一,注重公平正义和社会和谐。
墨家思想强调爱和平、兼爱、非攻和尚同。
5. 法家思想 (Legalism):法家思想是中国哲学的另一流派,强调法律的严格施行和制度的重要性。
法家思想注重规则的制定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以上是中国哲学概论中一些重要概念的名词解释。
这些概念和思想在中国古代和现代仍有一定的影响力,为人们提供了思考人生和社会问题的重要参考。
中哲名词解释
中哲名词解释
仙人掌的发展:
仙人掌是一种古老而传奇的变异植物,它拥有强壮的刺和细小的叶子,可以像軒濾族(Khangarid)一样活在任何天气的环境中。
仙人掌的发展几乎就像它们的变异基因一样
多样化,它们可以被视为植物界的可爱物种,被称为“植物星球”。
仙人掌是植物界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植物,有许多仙人掌类型可以适应多种环境,
如沙漠、湿地、海岸和山地,这使它们在植物领域中独树一帜。
仙人掌的分布普遍而广泛,范围从南美洲到亚洲。
仙人掌最近出现了一些变异,这种变异使它们可以适应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也就
是小型环境变化不足以杀死它们,而大型变异使这些植物能够改变一些形态和特性。
有了
这种变异,仙人掌可以更好地抵抗寒冷和太阳紫外线,使它们可以适应更多种地形环境。
同时,这也让人们发现它们有很多不同的种类,包括颜色不同的叶子,花的种类,以及更
复杂的器官如果可以说的话,这就 really is a galaxy of plants 。
有些仙人掌甚至可
以产生出花来,尽管它们早已失去了自身授粉功能。
仙人掌也是一个强有力的生物学研究课题,因为它们具有极强的环境和生存能力,例如,当太阳照射它们时,它们的特性可以使它们的叶子变薄,大大减少太阳紫外线的伤害。
正是由于它们的特殊性,仙人掌也被发现可以适应较为极端的温度,例如在低温的环境下
他们的叶子仍然可以储存水分以维持生存。
总之,仙人掌的发展可以说是十分惊人的,它们的变异基因使它们可以适应各种环境,而它们也成为了生物学家们研究的受益对象之一。
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名词解释大全(最终极版)
先秦部分1绝地天通绝地天通,政教合一阶段,以集团或阶级或国家或集体的利益诉求,来赋予个人生命的意义,来垄断意义之源,来取消自主。
2和实生物“和实生物”是西周末年由史伯提出的一种关于世界起源的朴素辩证法观点,“和”是不同元素的结合,不同、差别是“和”的前提,这样的“和”才能长久,“和成”的物才能丰长。
意思是指和谐、融合才能产生、发展万物,如悦耳动听的音乐是“和六律”的结果,香甜可口的佳肴是“和五味”的结果。
3物生有两:史墨在回答赵简子说:“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
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
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
天生季氏,以贰鲁侯,为日久矣。
民之服焉,不亦宜乎!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从其勤,民忘矣。
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
”强调了事物的矛盾、变动、和矛盾的对立统一。
孔子1忠恕之道忠恕是实行“仁”的方法,是贯穿孔子伦理学说的重要思想。
中国儒家的伦理与哲学范畴,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原则. 2.“忠”要求积极为仁。
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恕”要求推己及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其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 3.行忠恕之道就是爱人,就是以“仁”的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2颜渊问仁颜渊问仁。
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颜渊问什么是仁。
孔子说:“克制自己,遵循礼的要求做事,这就是仁。
一旦人人使自己遵循了礼,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道了。
能否实行仁德,完全取决于自己,难道还能由别人来决定吗?”颜渊说:“具体有哪些内容呢。
”孔子说:“于礼不合的不要看,于礼不合的不要听,于礼不合的不要说,于礼不合的不要做。
”颜渊说:“我虽不聪慧,也一定要照您的话去做。
”3为仁由己1.子曰:“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2.以此为基础,人人均可得仁:“有能一日用力于仁矣乎?有未见力不足者。
中哲名词补充
道法自然周国民书道法自然周国民书
法·自然”,而非“道法·自然”,其中“法“字为动词,意为效法、遵循。道法自然的意思就是大道以其自身为原则,自由不受约束
知行合一
(科学实践理论)
编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知行合一,是指客体顺应主体,知是指良知,行是指人的实践,知与行的合一,既不是以知来吞并行,认为知便是行,也不是以行来吞并知,认为行便是知。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提出来的。谓认识事物的道理与在现实中运用此道理,是密不可分的一回事。是指中国古代哲学中认识论和实践论的命题,主要是关于道德修养、道德实践方面的。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不仅要认识(“知”),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是阳明文化的核心。先有致良知,而后有知行合一。
道法自然
(《道德经》的哲学思想)
编辑
道法自然,是出自《道德经》的哲学思想,意思是“道”所反映出来的规律是“自然而然”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了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精辟涵括、阐述出来。“道法自然”揭示了整个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间所有事物的属性,宇宙天地间万事万物均效法或遵循“道”的“自然而然”规律。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
中国哲学史名词解释中国哲学史是研究中国传统哲学发展演变的学科,涉及到众多重要的名词和概念。
以下是对一些中国哲学史常见名词的解释。
1. 道:道是中国哲学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
在道教和儒家哲学中,道是指宇宙的本源和原则,是一种超越性和终极性的存在。
同时,道也表示一种人生之道,即如何追求真理和正确生活方式。
2. 周易:周易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著作之一,也是中国最早的一部典籍。
周易主要研究人类与自然、社会、道德等之间的关系,通过卜卦的方式解读自然现象和人事变化,提供指导人们的生活和决策。
3. 天道:天道是儒家哲学中的概念,指宇宙定律及其普遍原理。
它认为宇宙万物都受到天道的支配和约束,并且只有遵循天道的人才能得到天的保佑和福祉。
4. 穷农论:穷农论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荀子提出的一种伦理思想,主张社会的稳定和繁荣依赖于农业生产的充实和发展。
穷农论认为,农业是国家的根本,只有确保农业稳定发展,社会才能得到安定与繁荣。
5. 心性:心性是联系儒家哲学与佛教思想的重要概念。
心性既指个体的心理活动,也指个体的道德品质和灵魂的本体。
儒家注重培养人的心性来达到完善自我的目标,而佛教强调通过修炼心性来摆脱世俗的束缚。
6. 养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儒家思想中的五个重要原则,也是孔子对于人类幸福和社会和谐的基本要求。
养生指养身保健,修身指修养内心和道德,齐家指严于家风,治国指为国家社会做出贡献,平天下指追求天下太平和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7. 道德经:道德经是道家哲学的重要著作,是中国古代名著之一。
道德经探讨了宇宙的本源和运行原则,提倡顺应宇宙之道和自然之理,主张以柔弱和无为的方式来达到真理和和谐。
8. 心学:心学是宋明理学的一种发展,强调人心的本质和修养,认为只有通过修炼自己的心性,才能达到人的完善和社会的和谐。
以上只是中国哲学史中的一部分重要名词解释,中国哲学史涵盖的内容极为丰富广泛,包括众多名著、思想流派和哲学家等。
对于这些名词深入了解和研究,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及其对中国文化和人们生活的影响。
大纲·中国哲学·名词解释·简化版
大纲·中国哲学·名词解释·简化版1、百家争鸣中国哲学主要形成于先秦时期的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指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各家相互论争的风气,它集中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深刻变革。
其中儒、道、墨、名、法、阴阳六家最为重要。
百家争鸣内容涉及天人、名实、常变、古今、义利、心性、善恶、礼法等各个方面,造就了中国哲学第一次高峰。
2、儒家儒家是春秋末期由孔子创立的学派。
由于当时“学在官府”的局面遭到破坏,孔子创办私学,广招学生,并以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教人。
因孔子曾从事“儒”这种职业,人们便把孔子学派称为儒家。
3、克己复礼孔子关于仁、礼关系的中心命题,是“克己复礼为仁”,即希望通过各个社会成员对自己行为的自觉约束来回复到周礼的规范。
“复礼”体现在社会国家关系上,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对等级名分的端正;在个人道德修养上“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孔子反对单纯采用刑罚镇压的手段来治理国家,因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4、爱无差等孔子提倡“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他讲的仁是有差等的。
墨子认为仁的实际涵义是“兼爱”,提倡“兼相爱,交相利”。
“兼爱”的实质是爱无差等,主张“兼以易别”、以“无差等的爱”代替“爱有差等”,从而根本否定了宗法等级关系,与儒家“爱有差等”尖锐对立。
5、形而上与形而下《周易·系辞上》:“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认为法则是无形的,称为形而上;器用之物是有形的,称为形而下。
这一概念逐渐被哲学家引申为抽象和具体、本质和现象、本原和化生的范畴。
关于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王弼派玄学家和宋明时期的理学家都认为形而上的东西先于并决定形而下的东西。
相反。
王夫之认为,“有形然后有形而上”,反对玄学和理学对“形而上”为“形而下”的根据的解释。
6、一分为二《周易·系辞上》提出了“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太极一分为二化生宇宙的理论,这一理论与老子的“道生万物”说相互发明,构成中国古代最为基本的宇宙生成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霸之辩:中国古代两种统治方法和政治理想的争辩。
王指王道,即先王之正道。
孟子以王道与霸道相对,认为施行仁政,以德服人者为王道。
霸指霸道,即凭借武力假行仁义以征服别人的政治统治方法。
霸道以武力压服别人,不能使之心悦诚服。
孟子提倡王道,反对霸道。
韩非则提倡霸王之道。
秦汉以后王霸并用。
到宋代,王霸之辩更演为社会历史观的争论。
朱熹和陈亮进行了数年的争论,在中国思想史上,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天人感应:中国古代神学术语。
古代认为“天道”和“人道”、“自然”和“人为”是合一的,天人感应思想源于《尚书洪范》,孔子作《春秋》言灾异述天道,到西汉时董仲舒即强调“天人之际,合而为一”,他据《公羊传》集天道灾异说之大成。
董仲舒认为,天和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
董仲舒把天视为至上的人格神,认为天子违背了天意,不仁不义,天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如果政通人和,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
天人感应与灾异说最终在《白虎通德论》中规定下来,给汉代政事带来很大的影响。
在汉代,天人感应思想占了统治地位,刘向,刘歆、班固都承认政治得失,可以导致灾异变怪。
天人感应的理论基础是“天人合一”。
宋儒程颢则说:“天人本无二,不必有合”。
天人感应中国古代关于天人关系的一种神秘学说。
认为天和人相类相通,天具有意志,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
战国时学阴阳家者有持此说。
西汉董仲舒加以系统化、哲理化。
后导致谶纬神学的出现,故受到王充的批判。
“反者,道之动”反者道之动是老子辩证法思想的总纲,同时也是道的第二层含义,意思是说,任何事物的某些性质如果向极端发展,这些性质一定转变成它们的反面。
三表墨子提出的检验言论与认识是非的标准。
表,指法、仪;三表即三条标准。
墨子认为,人们的言论与认识是非必须有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衡量,即:“有事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
以历史经验判断言论事非;以广大民众的直接感性经验为是非依据;以言论和认识的实际效果检验认识的真理性。
是中国哲学史上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带有浓厚的经验论色彩,并以之论证天志和鬼神的存在。
玄学魏晋时期由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的一种哲学思潮。
由于儒学的神学化和趋于繁琐,无力解决日益尖锐的现实社会的斗争问题,加之统治阶级在激烈的政治斗争中得失无常,思想消沉,不得不另寻精神武器,玄学便应运而生。
玄,即虚无玄远,高深莫测之意。
玄学的经典即所谓“三玄”(《周易》、《老子》、和《庄子》)之作。
玄学是用道家观点去解说儒家典籍。
玄学开端于魏晋之际。
其创始者为魏正始(240-248)年间的何晏、王弼和阮籍、嵇康。
何、王的根本思想是“贵无”,认为“天地万物皆以无为本”,提出名教出于自然。
阮、嵇则相反,主张名教与自然是对立的。
提出“非汤、武而、薄周、孔”,抨击儒家,又指出名教是一切罪恶的根源。
东晋以后,佛学思想逐渐取代玄学的地位。
独化中国西晋玄学家郭象思想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独化的主要含义是:天地间任何事物的生成变化,外不依靠“道”,内不由于己,都是无原因无根据的。
认为天地间每一事物的生成变化,都是各自独立、无条件无原因的,如果要寻求事物生化的条件和原因,那末条件之外还有条件,原因之前还有原因,必将推致无穷无尽,万物虽共同生存于天地间,相互之间在表面上“玄合”,但在实际上没有任何内在联系,“万物虽聚而共成乎天,而皆历然莫不独见矣”。
事物各自“独化”,相互间没有转化的关系,“夫死者独化而死耳,非夫生者生此死也”,“生者亦独化而生耳”,“独化而足”,“生与死各自成体”。
郭象的“独化”说,具有否定造物主的合理因素,但由于根本否定事物生化的条件和原因,否定事物之间的联系和转化,鼓吹万物的“突然而自得”,“忽然而自尔”,“有不得变而为无,故一受成形,则化尽无期也”等等,成为一种带有偶然论的神秘主义思想。
名教与自然魏晋玄学中的一对重要范畴。
名教,指以正名分、定尊卑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自然则指天道之无为,人类无须以人力干预也不由人的意志所决定的人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欲。
儒家重名教,道家尚自然,二者长期有争论。
魏晋玄学以老庄思想释儒,进一步展开了名教与自然的关系,并成为玄学的重要理论问题。
认为维护社会秩序最好的途径是顺应人的自然本性,无为而治。
主张超越名教的束缚,返归于自然,以虚静之心任性任情。
极大地冲击了礼教的神圣性,为门阀士族腐朽堕落的生
活作辩护。
宋代学者以复兴儒学自命,重振传统纲常名教,以天理论证名教的绝对性和合理性,成为束缚人们思想行为的巨大枷锁。
明李贽再次冲击名教是非观。
近代谭嗣同提出“冲决网罗”,抨击封建纲常名教。
以西方近代伦理原则和自然人性论反对名教,提倡个性解放与自由。
无为道家哲学思想。
老子认为,道生万物而自然而然,不受任何意志支配的。
就“道”听任自然而言,是“无为”,而就其生长万物言,又是“无不为”,所以“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人的行为也应该效法天道,顺应自然,不要任意妄为。
执政者更应该以“无为”治国,才能“无败”、“无失”,达到“无不为”。
老子“无为”论所含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消极因素,后来被庄子所发展,而其要求人们不要任意妄为的思想,则为《淮南子》发展成“因物之所为”、“循理而举事”,从而有所作为的思想。
虚一而静:是荀子的认识论思想,不是虚无和绝对的静。
虚,“不以所己臧害所将受”,即不要为已有的认识妨碍将要接受的认识;一,“心生而有知,知而有异,异也者,同时兼知。
同时兼知之,两也,然而有所谓之一,不以夫一害此一”,即人可能同时有两种不同的认识。
但是不能让同时接受的不同认识互相妨碍;静,“不以梦剧乱知”,即不要使幻想,假象扰乱正确的认识。
克己复礼:儒家的修养方法,《论语·颜渊》:“克己复礼为仁。
”要求非礼勿视听言动,以符合礼的要求。
南朝梁皇侃疏:“克犹约也,复犹反也,言若能自约俭己身,必反于礼中,则为仁也。
化性起伪:荀子用语。
伪,认为。
认为人生来就有“好利”、“疾恶”、“好声色”等情欲,如果纵人之性,“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需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使人“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
”“故圣人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而制法度。
”(《荀子·性恶》)并强调环境和教育在“化性起伪”中的作用。
“注错习俗,所以化性也”,“习俗移志,安久移质”(《儒效》),“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劝学》)。
此为其王霸统一,礼法兼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性三品说:西汉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善中恶)三等。
认为“圣人之性”近于全善,“斗筲之性”近于全恶,皆不可以名性,“中民之性”可善可恶,可上可下,可以名性。
“性待渐于教训,而后能为善”(《春秋繁露·实性》)东汉王充也分人性为善中恶三种,认为“无分于善恶,可推移者,谓中人也”,中人之性“习善而为善,习恶而为恶也。
”(《论衡·本性》)唐韩愈明确提出性情三品说,把性和情分为三品,并使之相互对应。
发明本心:陆九渊指彻底反省人所固有的仁义礼智之心。
他提出“心即理也”,认为一切道德准则均根源于本心,强调“只自立心”,“明得此理(即本心)即是主宰”(《与曾宅之》)。
还提出“心之体甚大,若能尽我之心,便与天同”(《象山先生语录》)。
明王阳明进一步发挥了这一思想。
中庸儒家的哲学范畴。
即在处理事物的矛盾时应当掌握的合适的“度”。
陆王心学
就主要强调人的本心作为道德主体,自身就决定道德法则和伦理规范,使道德实践的主体性原则凸现出来。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灏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
至明朝,由王守仁(号阳明,下文王阳明即此人)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南宋陆象山和明代王阳明为代表的心学一系,是在与道学一系的辩论中不断发展的。
南宋时期,理学家陆九渊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所以他的学说被称为‘心学’。
他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