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复习资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复习资料

一.

1.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2.经济全球化的表现:生产的全球化;贸易的全球化;金融的全球化;企业经营的全球化。

3.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是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

4.世界的物质统一性(有没有共同的本质或本原的问题)

5.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6.唯心史观的主要缺陷:至多考察了人们活动的思想动机,而没有进一步考究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因而从社会意识决定社会存在的前提出发,把社会历史看成精神发展史,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决定作用。

7.社会存在:也称社会物质条件,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主要是指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及生产方式,也包括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8.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9.在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科学社会主义。

10.唯物史观和科学剩余价值学说

11.p29

12.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13.形而上学:主张用孤独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14.物质: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应。

15.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应。

16.运动和静止的相互关系: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正误)

17.“半截子”唯物主义:指在马克思主义以前的旧唯物主义,它们在自然观上是唯物主义,一到社会历史领域,就陷入了唯心主义。

18.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世界的客观物质性活动。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三个基本特征。具有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三种基本形式。

19.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联系和发展

20.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

21.发展的实质: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2.新事物: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

23.旧事物: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24.矛盾:反应事物内部与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的哲学范畴。两种基本属性,斗争性和同一性。

25.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第一,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第二,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第三,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间进行和飞跃性的统一。

26.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第一,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是事物内部矛盾运动的结果;第二,否

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第三,否定是新旧事物联系的环节,新事物孕育产生于旧事物,新旧事物是通过否定环节联系起来的;第四,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既批判又继承,既克服其消极因素又保留其积极因素

27.P56,57

28.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29.认识: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应。(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30.P67黑体

31.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区别:旧唯物主义脱离了辩证法,脱离了实践,所以是消极,别动的,直观的反应辩证唯物主义引入了辩证法,引入了实践,所以是科学的,积极的,能动的

32.P68

3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34.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35.理性认识: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36.生产力: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能量。生产力具有客观现实性和社会历史性。

37.生产力的三个基本要素包括:劳动资料(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劳动者。生产工具是区分社会经济时代的客观依据。

38.生产关系: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39.狭义的生产关系:人们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

40.广义的生产关系:人们在再生产的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诸多关系在内的生产关系体系。

41.生产资料的所有制是区分不同生产方式、判定社会经济结构性质的客观依据。

42.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由意识形态和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政治组织等两部分构成。43.名词解释

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国家的实质是一个阶级统治另一个阶级的工具。它是经济上占支配地位的阶级为维护其根本利益而建立起来的强制性的暴力机关,以保证其政治上也成为统治阶级。

44.社会基本矛盾:指贯穿社会发展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的矛盾。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

45.社会革命根源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尖锐化。

46.人民群众:设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47.商品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而进行生产的经济形式,它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历史条件有两个: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