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审美风尚
古代人的审美是怎样的?
古代人的审美是怎样的?古代人的审美观念与现代人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古代,审美观念是由宗教、文化、社会等因素共同影响形成的。
古代人的审美观念主要表现在服饰、建筑、艺术等方面。
古代人的服饰审美观念与现代人有着很大的不同。
在古代,服饰是人们身份地位和社会地位的象征,古代人的服饰注重的是华丽、高贵和富丽堂皇的感觉。
例如,在唐朝时期,宫廷女性的服饰非常华丽,通常是由多种颜色的丝绸和贵重的宝石、珠子等装饰而成,而男性则注重服饰的质地和剪裁,通常穿着质地优良的丝绸或绸缎制成的长袍。
古代人的建筑审美观念也与现代人有所不同。
在古代,建筑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古代人注重建筑的实用性和美观性。
例如,在中国古代,寺庙、宫殿等建筑通常采用檐角翘起、屋顶翘起等特殊的建筑形式,这些形式不仅美观,而且具有防水、防火等实用性。
古代人的艺术审美观念也有其独特之处。
在古代,艺术是人们表达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方式,古代人注重艺术作品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例如,在唐朝时期,诗歌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艺术形式,唐诗以其优美的语言和深刻的思想感染了无数人。
古代人的审美观念与现代人有着很大的不同。
古代人注重的是华丽、高贵、实用和意境,而现代人则更注重的是简约、实用和个性化。
古代人的审美观念对我们现代人来说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它提醒我们要注重美的内涵和意义,而不是仅仅追求表面的华丽和奢华。
古代人的审美观念是由宗教、文化、社会等因素共同影响形成的,注重华丽、高贵、实用和意境。
古代人的服饰、建筑、艺术等方面都有着独特的审美特点。
虽然现代人的审美观念与古代人有所不同,但是古代人的审美观念对我们现代人仍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国古代艺术审美传统的卓越体现
中国古代艺术审美传统的卓越体现中国古代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审美风格。
在古代中国,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表达方式,更是一种彰显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的方式。
本文将从绘画、雕塑、书法和建筑四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艺术审美传统的卓越体现。
一、绘画艺术中国古代绘画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以山水画为代表。
山水画以自然山水为题材,凭借独特的构图和意境,传达出大自然的奇妙和生命的力量。
中国古代绘画注重意境的塑造,追求“气韵生动”和“意境超越”的审美效果。
这种审美观念不拘泥于形式,通过富有变化的线条、深浅浓淡的色彩和虚实相间的表现手法,表达情感和思想,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二、雕塑艺术中国古代雕塑以石刻为代表,古代中国雕塑艺术以其独特的审美特点闻名于世。
中国古代雕塑追求形与神相合的艺术效果,注重对人物形态、神态和衣饰的精确刻画。
雕塑作品往往以浑厚大气、线条简练和造型生动为特点,展示出独立的个性与内涵。
三、书法艺术中国古代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瑰宝,被誉为“东方艺术的瑰宝”。
中国古代书法以汉字为表现元素,融合了绘画、雕塑和文学的艺术形式。
古代书法追求“意境通神”和“笔意相随”的审美效果,注重用笔的灵动与形态的美感。
中国古代书法注重书法作品的意境和构图,通过书写的线条、字体的调整和布局的设计,表达出文人的情感和思想,传递出深远的文化内涵。
四、建筑艺术中国古代建筑以其庄严肃穆的风格和独特的审美特点而著称于世。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在空间布局、结构设计和装饰艺术等方面展现独特的审美魅力。
古代建筑追求平衡、和谐和统一,尊重自然规律,以简洁、雅致的形式表达出建筑的力量和美感。
通过运用雕刻、绘画和雕塑等艺术形式,丰富建筑的内涵,使建筑成为一种艺术的呈现和体验。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艺术审美传统在绘画、雕塑、书法和建筑等领域均有卓越的体现。
这种传统注重意境的塑造、追求灵动的笔致、追求平衡与和谐的美感,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价值。
古代中国的审美观念与艺术形态分析
古代中国的审美观念与艺术形态分析古代中国的审美观念与艺术形态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史前时期,一直延续到清代。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内,中国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形态经历了多次变革和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
下面将从古代中国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形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在古代中国的艺术形态方面,主要有绘画、书法、陶瓷、雕塑和建筑等。
其中,绘画和书法被视为中国古代艺术的核心,体现了古代中国特有的审美追求和艺术形态。
中国古代绘画以山水画为主要形式,强调意境的表达。
山水画通过线条、用墨的浓淡变化和运笔的节奏等手法,表现出自然界山水的神韵和人文的情感。
中国古代山水画不追求形象的逼真,而是注重表达观察者的情感感受和审美追求。
它以自然景色为依据,通过笔墨的虚实调配和意境的描绘,营造出宁静、壮丽、恢弘的美感。
这种审美观念在后来的艺术中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古代中国的书法以行草、楷书和隶书为主要形式,强调笔墨的表现力和字体的韵律美。
中国古代书法注重笔墨的墨韵和构图的平衡。
通过用笔的轻重、墨的深浅以及笔划的粗细变化等手法,表现出墨气强盛的美感。
书法艺术重视意境的表达,追求墨守陈规与个人风格的结合,以求达到笔意相通的审美效果。
除了绘画和书法,古代中国的陶瓷、雕塑和建筑也表现出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形态。
中国古代陶瓷以瓷器为代表,注重造型的简洁、线条的优美和釉色的浓淡变化。
古代中国的雕塑强调神似,注重表达人物的神情和体态,追求精神气质的描绘。
中国古代建筑注重建筑与自然相融合的原则,追求建筑空间的和谐与均衡。
总结起来,古代中国的审美观念强调道德伦理与自然的融合,追求心灵的宁静和美的境地。
艺术形态主要通过绘画和书法表达,强调意境的表达和笔墨的韵律美。
此外,陶瓷、雕塑和建筑等艺术形式也表现出独特的审美追求。
这种审美观念和艺术形态在古代中国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艺术风格,对现代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文人对美的追求与审美态度
古代文人对美的追求与审美态度在古代中国文化中,文人是指具有文学才华和人文素养的知识分子群体。
他们热衷于艺术、文学,追求高尚的审美境界。
古代文人对美的追求与审美态度涵盖了多个方面,体现出丰富的内涵和多样性。
首先,古代文人对自然美的追求是他们审美态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代文人崇尚大自然的恢弘壮丽和它所蕴含的无限生命力。
他们观察自然景物,欣赏四季变幻的美景,将其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他们喜欢以悠远的山水背景为题材,写山水诗、画山水画,以表达自然之美。
其次,对于人体美的追求是古代文人的另一个审美态度。
古代文人注重人的内在品质和个体特征,认为这是美的体现。
他们崇尚道德品质的卓越与高尚,将之视作真正美的来源。
在文人笔下,人物形象的描绘往往建立在细腻入微的心理描写基础上,流露出独特的个性与情感,以展现人体美的复杂性。
古代文人还对艺术美的追求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态度。
他们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愉悦和审美上的完美。
在文人的眼中,艺术应当是诗情画意的美好写照,是思想和情感的完美表达。
他们喜爱绘画、音乐、书法、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将其视为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
此外,古代文人对古代文化的追求也是他们审美态度的一部分。
文人认为古代文化是一种精神财富,是一种深厚的艺术遗产。
他们痴迷于传统文化的研究,尊崇古代文学、古代诗词,致力于保持古代文化的传承。
他们以经典作品为楷模,以古人的审美观念为依据,力图在自己的创作中体现出古代文化的卓越美。
总之,古代文人对美的追求与审美态度体现出多重层面的内容。
他们对自然美、人体美、艺术美和古代文化的关注,构成了他们独特的审美追求。
这种审美态度在古代文人的文学作品、绘画作品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古代文人通过对美的探索与追求,不仅仅展示了个人的审美境界,也为后人提供了珍贵的艺术遗产和精神财富。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风尚与审美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风尚与审美观念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社会风尚和审美观念对于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风尚。
这个时期的社会结构相对宽松,大量的小国家相互之间通过战争、联盟和婚姻等方式进行着复杂的交往。
这种多元化的社会风尚带来了社会上层阶级之间更多的互动和竞争,同时也为艺术、文化和思想的繁荣提供了土壤。
在这个时期,人们非常注重礼仪和仪式,尊重传统和祖先。
社交礼仪成为了大家争相追求的目标,人们喜欢在各种宴会和聚会上展现自己的品味和文化修养。
同时,由于各国之间的竞争和纷争,战时的英雄事迹和武将的形象成为了社会各阶层追捧的对象,这也影响着审美观念的形成。
其次,来谈谈春秋战国时期的审美观念。
这个时期的审美观念相对独特,与传统的封建思想有所不同。
在这个时代,人们开始追求个性和自由的表达,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音乐、舞蹈、戏剧等艺术形式开始繁荣起来,人们对于艺术表现和表演技巧都有着更高的要求。
同时,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也加强了艺术的多样性和创新性。
例如,在战国时期出现了一种被称为“秦腔”的戏剧形式,它结合了音乐、舞蹈和表演,被广泛传播和欣赏。
此外,美女的审美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在那个时代,美女不仅仅是一种外貌上的吸引力,更是一种在政治和社会方面的资源。
许多国家的君主都喜欢聘请美女作为妃嫔,这不仅是为了享受美的芳香,还可以利用美女的魅力来巩固君主的统治地位。
同时,也有一些行为端庄、有才艺的女性被当作神仙般的存在来崇拜和追捧。
这种审美观念影响了整个社会,使得许多女性注重外貌和仪态,努力追求美丽和高雅。
综上所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风尚和审美观念对于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个时期,人们注重礼仪和仪式,追求个性和自由的表达,对于艺术和美的追求也变得更加多样化。
同时,美女的审美观念也是时代特征之一。
这些风尚和审美观念的形成和发展,不仅丰富了中国古代文化,也对于后世的文化艺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中国古代的艺术与审美观念
中国古代的艺术与审美观念中国古代的艺术与审美观念源远流长,深受历史、文化和哲学的影响。
通过对诗词、绘画、音乐以及建筑等多个艺术领域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和艺术创作理念。
一、诗词艺术的审美观念中国古代的诗词艺术是一种以文字表达情感、描绘景物的艺术形式。
在古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观念中,诗词应该富有情感、意境和音韵的美感。
他们追求的是感情真挚、形象生动的描写,喜欢使用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拒绝直白和庸俗的艺术表达。
古人常用“婉约”、“清丽”来形容他们所追求的诗词审美。
二、绘画艺术的审美观念古代中国的绘画艺术以山水、人物、花鸟等为主题,具有独特的审美观念。
古代画家倡导“意境”的艺术追求,即追求超越现实世界的表现方式,通过笔墨的虚实、淡墨的运用来传达心灵的境界和内心感受。
他们通常遵循“一气呵成”、“运笔若飞”的创作理念,力求以简练的笔触和抽象的形态表现出事物的真实和美感。
三、音乐艺术的审美观念中国古代的音乐艺术注重和谐和自然之美。
在传统音乐中,古人追求的是“雅俗共赏”的境界,即在音乐的表达中既融入精致雅致的艺术审美,又能被广大民众所接受和欣赏。
古代音乐注重乐曲的和谐、调式的清新,并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传递信息。
此外,中国古代还重视音乐与舞蹈的结合,认为音乐与舞蹈的和谐统一能够产生更为美妙的艺术效果。
四、建筑艺术的审美观念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强调与自然的和谐与融合,提倡“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
古代建筑师追求建筑与环境之间的和谐,注重建筑与自然景观的相互呼应。
中国的传统建筑充满了寓意与象征,每个建筑元素都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
古代建筑以木材为主要材料,注重形式的简洁、线条的流畅和空间的变化,通过借景和构图来塑造独特的美感。
五、总结中国古代的艺术与审美观念是多重因素的综合体现,它与中国深厚的历史文化、哲学思想以及人们对自然、社会的理解紧密相连。
古人对艺术的追求是超越尘世,追寻内心世界的自由与宁静。
而这种审美观念在现代仍然有着深远的影响,许多传统艺术形式仍然在不断地传承和创新,为我们带来了独特的审美体验。
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观念
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观念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观念源远流长,秉承着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他们注重内涵、追求境界,塑造了独特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标准。
在古代文人的审美观念中,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影响也延续至今。
一、自然之美中国古代文人常常将自然界视为美的源泉。
他们重视山水之美,追求和谐的自然景色。
在古代诗词中,山水被视为内心情感的写照,被提到的频率极高。
例如,唐代诗人王维的《静夜思》通过描绘月亮和庭院中的晚风,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融合。
这种对自然之美的追求,体现了古代文人的深邃思考和对生活的独特感受。
二、艺术之美古代文人将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视为审美的重要表达方式。
他们对艺术追求纯粹和独特的美感。
在古代诗词中,通过对景物、情感的描绘,将抽象的美感化为具体的艺术形式。
这些艺术作品反映了古代文人对于人生和情感的思考,也展现了他们对艺术形式的高度理解和创造力。
三、儒家文化的影响古代文人的审美观念也受到儒家文化的深刻影响。
儒家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社会秩序的维护。
古代文人往往将宽容、仁爱、谦逊等美德视为审美标准。
他们通过自身的言行举止来展现内在的美,追求道德与审美的统一。
这种审美观念在古代文人的诗词中经常体现,例如,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表达了对和谐社会秩序的向往和对善良美德的追求。
四、情感之美中国古代文人追求深入人心的情感表达,他们通过诗词、散文等形式抒发内心的感受和思想。
在古代诗词中,对于爱情、友情、乡愁等情感的表达层出不穷。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通过对登山过程中的感受及对友情的思念来表达自己内心世界中的喜悦与忧伤。
这种情感之美贯穿了古代文人的作品,传达了他们对人生和情感的思考。
总结起来,中国古代文人的审美观念与自然之美、艺术之美、儒家文化的影响以及情感之美密不可分。
他们通过诗词、绘画等形式来表达内心的思想和情感,追求真、善、美的完美统一。
这种审美观念不仅影响了古代文人的创作,也对后世的文化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历代审美标准变迁
中国历代审美标准变迁
中国历代的审美标准经历了多次变迁。
这些变迁可以分为不同的时期,每个时期的审美标准都受到特定的社会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古代:古代中国的审美追求主要体现在文化艺术和服饰方面。
早期的审美标准强调自然和朴素,尊重自然的美丽和物质的简朴。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古代中国的审美标准逐渐向华丽和尊贵的方向发展。
唐朝是古代中国审美标准变迁的高峰期,以漂亮的容貌和丰满的身体为美的标准。
宋朝:宋朝时期的审美标准比较注重文化修养和道德风尚。
人们崇尚文学和音乐,追求雅致和清丽的艺术风格。
在服饰方面,宋朝时期的审美标准是纤细、淡雅和精致的。
明清时期:明清时期的审美标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这个时期,服饰、发型和化妆非常讲究,追求华丽和雍容的外表。
女性的审美标准是白皙的皮肤、纤细的身材和柔美的举止。
男性的审美标准是高大的身材和有阳刚之气的面容。
现代:现代中国的审美标准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多元化和个人化程度越来越高。
现代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可以说是多样化的,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审美追求。
综观整体,现代中国人更注重健康美和自然美,更加关注穿着与个人风格的搭配。
同时,现代中国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和发展。
古代中国的社会风尚与审美观念
PART 04
古代中国社会风尚与审美 观念的关系
社会风尚对审美观念的影响
01
礼仪文化的影响
建筑审美的塑造
古代中国的建筑审美注重空间布局、建筑结构和装饰艺术的协调与统一。这种建筑审美观 念影响了社会风尚,使得人们在建筑设计和建造上追求宏伟、气势和精细。
艺术审美的塑造
古代中国的艺术审美注重意境、神韵和笔墨技巧的展现。这种艺术审美观念影响了社会风 尚,使得人们在艺术创作和欣赏上追求高雅、深邃和内涵。
建筑风尚与审美观念
建筑等级制度
古代中国建筑严格遵循等级制度 ,不同等级的建筑有着不同的规 模和装饰,体现了尊卑有序的社
会观念。
追求宏伟与精致
贵族阶层的建筑追求宏伟与精致, 注重建筑的空间布局和细节雕刻, 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审美品味的提 升。
建筑与自然和谐
古代中国建筑注重与自然和谐共处 ,追求建筑与环境的融合,体现了 “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促进文化交流
古代中国的社会风尚和审美观念 具有独特的魅力和影响力,可以 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我们应该加强与其他文化的交 流和合作,推动文化的多样性和 包容性发展。
XX
REPORTING
2023 WORK SUMMARY
THANKS
感谢观看
精神。
PART 06
古代中国社会风尚与审美 观念的现代价值
对现代设计的启示
传承与创新
简约与意境
和谐与统一
古代中国的社会风尚和审美观 念为现代设计提供了丰富的灵 感来源,设计师可以在传承传 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 计出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品。
中国古代文人的传统审美观与艺术追求
中国古代文人的传统审美观与艺术追求概述中国古代文人是指有才华和学识的士人,他们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占据特殊地位。
他们不仅在政治、经济上有所造诣,还对于艺术有独特的追求和表现。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文人的传统审美观以及他们在绘画、诗歌、书法等艺术领域中体现出来的独特追求。
传统审美观1.古德道:注重自然与道合一,崇尚自然之美,认为最高境界是化身为“山水人物”。
2.易理思想:将宇宙与人生视作相互影响的系统,追求宇宙之道和个体内心之道的和谐。
3.儒家思想:强调人伦义理与社会秩序,在审美观念中注重以德育治国。
绘画追求1.山水画:通过描绘山川河流表达自然之美,并抒发情感。
2.花鸟画:捕捉花鸟动态,以精妙笔墨表现生命的美和活力。
3.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物的品格、气质以及内心世界,通过面部表情和姿态传递感情。
诗歌追求1.唐诗盛世:唐代是中国古代文人最为辉煌的时期,诗人们追求言之有物、语言优美流畅的表达。
2.象征意象:运用象征手法,通过寓言和隐喻来传递作者内心世界和情感体验。
3.唯美主义:强调用鲜明而华丽的措辞描绘美景,并融入对自然、爱情或思考哲理的思索。
书法追求1.笔墨:注重笔画精到,墨色浓淡相宜,追求用笔执墨间寄托内涵。
2.气韵生动:通过线条与结构的运用传达书法作品中的律动与节奏感。
3.个性化风格:每位文人都有不同的书写风格,在审美观念上力求独特。
结语中国古代文人以他们独特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追求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他们深情自然,追求艺术与内心世界的和谐统一,通过山水画、诗歌、书法等艺术形式表达着自己对于美的理解与追求。
这些传统审美观和艺术追求至今仍然影响着现代中国文化,并成为了我们对于古代文人的认知和欣赏的重要基础。
中国古代审美风格着装观念
中国古代审美风格着装观念中国传统服饰的特色在于:一:善于表达形与色的含蓄:朦朦胧胧,藏而不露,隐汉寓意,给人以撩拨和审美的感受。
这种含蓄有时通过款式展现,有时表达通过造型、布局、线条、等手段给人以整体和谐之美,以此表达深刻的设计思想。
比如清朝的服装,就演变成了后来的旗袍。
二:注重精细的艺术手法和工艺表现,大量采用刺绣、飘带、符号和其他装饰手法,表达丰富的想象力,以浪漫主义情调,达到观念主义的效果。
如红楼梦,对王熙凤的着装刻画的表现。
三:注重气派稳重的氛围效果,服装的整体配合给人以秩序的谐美感,严肃端庄、美观高雅,能起到烘云衬月之效。
如:中山装的流行。
四:注重营造和平统一的气氛。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注重实际和应用,与之相适应的中国服饰文化则以伦理道理观自律,因此命中注定了中国传统服饰文化的价值观念是以情意为主线,以家庭人伦关系为中心的氛围中,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求取社会长治久安,维持礼仪之邦的声誉。
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审美意识①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贯穿了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的历史。
从服饰的演变中可以看出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中国文化审美意识的演变。
②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不同派别的意识形态渗透到服饰美学思想中,从而产生了不同的审美主张。
如儒家倡“约之以礼”,墨家倡“节用”,法家倡“自然”,反对修饰。
③魏晋时期是政治经济最为混乱的年代,但在精神上却是极自由解放的时期。
最有名的“竹林七贤”,主张道家的自然主义思想,枰击虚伪的儒家名教,以蔑视朝廷、不入仕途为潇洒超脱之举。
表现在装束上则是袒胸露臂,披发跣足,以示不拘礼法。
《魏晋记》载:“谢鲲与王澄之徒摹竹林诸人,散首披发。
”这种人格上的自然主义和个性主义摆脱了汉代儒教的礼法束缚,直接展示人格个性之美。
④如果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种内在精神的释放,那么唐朝的服饰则是对美的大胆追求。
其服饰色彩之华丽,女子衣装之开放是历代没有的,即使是现代人也会惊叹不已。
唐代出现追随时尚的潮流,其石榴裙流行时间最长,《燕京五月歌》中“石榴花发街欲焚,蟠枝屈杂皆崩云,千门万户买不尽,剩将女儿染红裙”。
中国古代艺术的风格与特点
中国古代艺术的风格与特点中国古代艺术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它独具特色,丰富多样。
无论是绘画、雕塑、陶瓷还是建筑,都展现出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中国古代艺术的风格与特点。
一、崇尚自然中国古代艺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崇尚自然。
古代中国人视自然为至高无上的存在,认为人应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种观念在艺术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山水画就是最好的例子。
山水画以山水为题材,追求自然景物的真实再现,注重表达自然景物的气势和神韵。
这种追求自然的精神也体现在中国古代园林建筑中,园林以自然山水为基础,通过精心设计和布局,营造出自然、优美的环境。
二、注重意境中国古代艺术注重意境的营造。
古代中国人认为艺术不仅仅是对客观事物的再现,更重要的是通过艺术作品传达出一种情感和思想。
在绘画中,中国古代画家常常通过寥寥数笔勾勒出一幅意境深远的作品,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在诗歌中,中国古代诗人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味的词句,表达出深邃的情感和思考。
这种注重意境的艺术风格,使中国古代艺术更富有内涵和深度。
三、崇尚平衡和谐中国古代艺术追求平衡和谐的美感。
中国古代建筑以对称和谐为基本原则,注重整体的平衡和统一。
古代宫殿、庙宇和园林建筑都体现了这种追求平衡和谐的特点。
在绘画中,中国古代画家注重画面的平衡和谐,追求画面的整体美感。
这种追求平衡和谐的美学观念,也体现在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中。
中国古代陶瓷作品以线条流畅、造型优美、色彩和谐为特点,给人以美的享受。
四、强调笔墨技法中国古代艺术强调笔墨技法的运用。
绘画中的笔墨是表达艺术家情感和思想的重要手段。
中国古代画家注重笔墨的运用,通过墨色的浓淡、笔触的轻重、线条的变化等手法,表达出画家对客观事物的理解和感受。
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写意”风格,即通过简练的笔触和留白,以及概括的形象表达出主题,给人以丰富的想象空间。
这种强调笔墨技法的风格,使中国古代绘画独具魅力。
五、追求精神境界中国古代艺术追求精神境界的升华。
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与艺术表现
中国古代的审美观念与艺术表现中国古代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其审美观念和艺术表现在漫长的时间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创作。
中国人的审美观念注重内外兼修,追求和谐、平衡、自然,这种审美理念贯穿于古代的文学、绘画、建筑、音乐等艺术形式中,丰富了中国的艺术遗产。
中国古代审美观念的核心是“君子之修身以美”。
古代中国人认为,外表的美和内在的美应该相辅相成,一个人应该注重内心修养和外表形象的统一。
在服饰方面,古代中国人注重色彩的搭配和织物的质感,追求的是简洁朴素的美。
在饮食方面,中国古代重视菜肴的色、香、味、形,追求的是质朴自然的美。
而在日常生活的举止礼仪中,古代中国人也讲究庄重、得体的外表和内心修养的统一。
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美的追求也是中国古代审美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文人墨客喜欢背水对山,居高临下,观赏大自然的壮美景色。
他们认为,大自然是最能体现和谐和平衡的存在,通过欣赏美丽的山水景色,人们也能达到内心的宁静和和谐。
这种追求自然美的观念在中国的山水画中有着深刻的体现。
中国古代的山水画注重景物的构图和笔墨的运用,通过独特的意境来表达自然的美,让人们在观看画作时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之中,感受到其美妙和宁静。
中国古代审美观念和艺术表现不仅体现在绘画中,还体现在建筑艺术上。
中国的古代建筑注重与自然环境的融合,强调建筑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
古代中国人在建筑设计中追求规矩、对称和秩序,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审美观念中平衡和谐的要求。
无论是宏伟的宫殿还是精巧的园林,都力求在空间布局和建筑结构上展现出对称、谐调和轻盈的美感。
同时,中国古代建筑注重材料的质感和色彩的搭配,以及细节雕刻的精细程度,这些都体现出中国古代审美观念中对细节的重视。
音乐是中国古代的另一个重要艺术表现形式,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审美观念的独特之处。
古代中国人认为,音乐是一种可以调节情绪、净化心灵的艺术形式。
中国古代的音乐注重和谐、和睦的美感,在音乐创作和演奏中以柔和、平和的方式表达情感。
古代社会的风尚与审美观研究
古代社会的风尚与审美观研究在古代社会,人们对于风尚与审美的观念有着独特的见解与体验。
当人们穿越时空,深入探索古代社会的审美观和风尚时,会发现其与现代社会之间的异同。
本篇文章将从服饰、艺术和建筑等方面来探讨古代社会的风尚与审美观。
古代社会的服饰有着丰富多样的表现形式,它们不仅仅是人们生活的必需品,更是展示身份和身份认同的象征。
在古代的中国,官员和贵族们穿着华丽的礼服,服装上镶嵌着精美的刺绣和绣花。
这种细致入微的装饰和豪华的材质体现了他们的高贵和社会地位。
而普通百姓则穿着朴素的服饰,尽量减少华丽程度,强调实用性。
相比之下,现代社会似乎更注重个性和多样性,人们追求舒适和时尚,注重个人品味的表达。
艺术是古代社会审美观重要的一部分。
在古希腊,人们十分崇尚身材匀称和体魄强健的男性,这种审美观念被广泛应用于艺术中,雕塑艺术以再现理想化的人体为主题。
古代中国的绘画也强调对自然美的追求,画家通过山水图和花鸟图等形式,表现出大自然的壮丽和生命力。
然而,现代审美观念更加多元化。
艺术家们以自己的创意和表达方式,挑战传统的审美规范,使艺术创作在解构和重构之间迸发出更加丰富多样的魅力。
古代社会的建筑风格也是审美观念的代表。
在古埃及,金字塔是最著名的建筑之一。
这种建筑风格追求稳定和庄严,采用陡峭的墙壁和巨大的石块,给人一种庄重严肃的感觉。
而古代印度的建筑则追求宏伟和壮观,如泰姬陵就是典型的代表。
现代社会则追求实用性和个性化,高楼大厦、别墅和独具特色的建筑设计成为城市景观的标志。
在古代社会,风尚与审美观往往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制度和价值观息息相关。
例如,在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对于人们的风尚与审美观产生了深远影响。
儒家强调谦逊和恭敬的态度,这也反映在人们的服饰和行为上。
而在欧洲的文艺复兴时期,人们追求个人自由和人文主义,这种价值观也体现在艺术和建筑中。
然而,审美观念也随时间流逝和社会发展而变化。
现代社会崇尚个人主义和自由,人们不再受传统的约束,追求自我表达和创新。
三国时期的服饰与时尚古代中国的时尚风尚
三国时期的服饰与时尚古代中国的时尚风尚在中国历史长河中,三国时期是一个令人充满向往和好奇的时代。
那个时期各个国家纷争不断,战争乱世中的服饰和时尚风尚也有着独特的魅力和特点。
本文将探讨三国时期的服饰和时尚风尚,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的着装方式与风格。
一、服饰特点与流行元素1. 三国时期的服饰有着鲜明的地域特色。
魏国以北方汉族的服饰为主,韩国则继承了东汉末年的风格,以华丽的装饰和繁琐的服饰闻名,而吴国则保留了南方的风格,更注重轻便舒适。
2. 服饰的材质主要以丝绸、棉布和麻布为主。
丝绸作为高档材料,多用于贵族和官员的服装上,而棉布和麻布在平民和农民的服饰中较为常见。
3. 服饰的色彩以明亮绚丽为主。
红、黄、紫等鲜艳的色彩成为三国时期服饰的主流,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喜庆和热闹气氛。
4. 服饰的款式多样且充满装饰。
男性常穿长袍和宽松的长裤,配以腰带和披风;女性则喜欢穿着长裙和纱裙,并搭配珠饰、腰带和头饰。
服饰上的褶皱、刺绣和装饰品都是时尚风尚中的流行元素。
二、三国时期的时尚偶像1. 刘备是三国时期备受崇拜的时尚偶像之一。
他喜欢穿着华丽而不失庄重的服装,常以绛红色或黄色的龙袍示人,彰显了他的贵族身份。
2. 孙权则是三国时期南方服饰的代表。
他喜欢穿着轻便的麻布长袍和湖光绿的宽松裤子,展现了南方人民的自我风格。
3. 曹操则以简单朴素的北方汉族服饰为主,搭配精致的兵器,展现出他强大的领导力和魅力。
三、服饰与社会地位1. 服饰在古代中国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贵族和官员们喜欢穿着华丽的袍服,以显示他们的高贵地位。
而平民百姓则穿着朴素的衣物,反映出他们的社会地位。
2. 女性的服饰也表达了家族和婚姻的社会地位。
女子嫁入豪门后,会佩戴丰富的珠宝和头饰,以显示她的婚姻地位和身份。
3. 武将和军人们的服饰则强调他们的勇猛和战斗力。
他们经常穿着带有铠甲和兵器的服装,以展示悍勇和决心。
四、服饰的变迁与影响1. 三国时期的服饰风格影响了后来的服饰流派。
唐宋元明清五朝的艺术审美与文化品格
唐宋元明清五朝的艺术审美与文化品格唐宋元明清五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五个朝代,也是中国艺术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五个朝代的文化品格和艺术审美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唐宋元明清五朝的艺术审美和文化品格。
一、唐朝的艺术审美和文化品格唐朝是中国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国艺术发展的黄金时期。
唐朝的文化品格注重雅俗共赏,艺术审美上追求自然、明朗、清新和浪漫的特点。
唐代的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这种特点。
唐代诗歌以“八大家”为代表,形成了唐诗的经典范式。
唐诗以“清新之典雅、俗意之精巧、运动之奔放、语言之明白、想象之奇特”为其艺术审美特征。
唐诗具有浓厚的自然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形成了“山水田园”,“闲逸淡泊”等文化品格特点。
唐代的绘画以“唐画派”为代表,物象的表现以典雅、清新为主,多以鸟兽、花卉、山水为题材。
唐代的绘画风格注重笔墨的自由和灵活性,多采用“拟古题材”和“写意画法”,不拘泥于外在形式而追求内在精神的表现,艺术相关的文化品格更以“雅致”、“典雅”、“高尚”为主。
二、宋代的艺术审美和文化品格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高峰期,也是中国文化史上一个非常丰富的时期。
宋代的文化品格是讲究实事求是和实用性的,艺术审美上追求规范化、繁复化和精细化等方面之特点。
宋代的诗歌、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这种特点。
宋诗以“苏门四震”为代表,形成了“唯我独尊”的诗人风范。
宋诗的艺术审美特征是讲究“意境深远、用字精当、语言简练、语意相合、形象鲜明、风格多样”等等。
宋诗的文化品格则表现在“崇尚朴素”,“天人合一”等方面。
宋代的绘画以“南宋画派”为代表,更多关注的是细腻和精细之美,注重在形式上空间的艺术再现。
宋元画风的特点是“淡雅清新,工部观察细腻,情趣兼备,格调高贵”。
宋代绘画强调规范化和缎平杏锋感,是以“繁碎之美”突出,并已具有象征意义。
三、元代的艺术审美和文化品格元朝是中国历史上新建的朝代,也是中国艺术发展跨越性的发展时期,元代的文化品格注重开放、创新和多元化。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风尚与审美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风尚与审美观念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这个时期充满了变革、矛盾和纷争。
在这个时期,社会风尚和审美观念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本文将从衣着、饮食、居住和艺术等方面,探讨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风尚与审美观念。
一、衣着风尚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的穿着风格逐渐多样化,丰富的衣饰成为社会地位和身份的象征。
贵族阶级越发注重衣着的讲究,以示身份和地位的高贵。
男子的服饰主要有衣、袍、裳等,而女子则以袍、裙为主。
服饰的颜色以红、黑、蓝为主流,这与时代的动荡和变幻有一定关系。
二、饮食文化春秋战国时期,饮食文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饮食不再只是满足人们的生存需要,而是逐渐演变为一种享受和社交的方式。
贵族们张扬奢华和浪费,以炙烤、腌制和煮炖为主要烹饪方法,烹饪技艺逐渐发展起来。
同时,调味品的使用也逐渐普及,人们开始追求食物的美味和口感。
三、居住环境春秋战国时期的居住环境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
富裕的贵族居住在宽敞豪华的宅院中,这些宅院多由高围墙环绕,设置庭院和花园,让人们能够在此享受自然和宁静。
而普通百姓则居住在狭小的民居中,条件相对简陋。
无论是贵族还是百姓,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舒适度和美观度都有一定追求,这反映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和进步。
四、艺术审美在春秋战国时期,艺术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人们开始关注绘画、音乐和戏剧等艺术形式,对美的追求逐渐升华。
绘画方面,春秋战国时期的人们开始注重画面的构图和神韵,注重表达情感和意境。
音乐方面,人们开始欣赏和演奏各种乐器,音乐成为一种可以传达情感和表达思想的媒介。
戏剧方面,百姓们喜欢观看各种戏曲和杂剧,享受戏剧带来的欢乐和观赏的快感。
总结: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风尚与审美观念在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人们开始注重衣着风格和质地,追求美丽和华贵。
饮食也从简单的满足生存需要,演变为一种享受和社交的方式。
居住环境和艺术审美也得到了提升,人们追求舒适、宜居的居住环境,对艺术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欣赏。
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观
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观一、概述中国古代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是中华民族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
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观念受到了儒家、佛家、道家等思想的影响,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理念和审美标准。
本文将从古代绘画、雕塑和建筑艺术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观。
二、古代绘画艺术的审美观1. 以意境为核心中国古代绘画注重表达意蕴,追求境界和心灵的抒发。
绘画作品要能够引发观者的联想与感悟,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审美愉悦。
例如,中国山水画强调以山水为载体,通过追求形神兼备的自然景色,来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与心境。
2. 追求写意与含蓄中国古代绘画注重笔墨的灵动和意境的抒发,强调意象的凝练。
画家借助精妙的笔墨技巧,通过寥寥数笔,勾勒出独特的形象和情感。
这种写意与含蓄的手法,使观者在欣赏时能够留有想象的空间,增加观赏的乐趣与思考的深度。
三、古代雕塑艺术的审美观1. 追求真实与形神兼备中国古代雕塑强调形象的真实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雕塑作品要栩栩如生地再现人物或物体的形态特征,同时要注重形神的表达,即通过艺术手法将所雕塑的形象与人物或物体的内在精神与特点相结合,使之更具有感染力和审美价值。
2. 尊重天人合一观念中国古代雕塑追求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
即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融合。
雕塑作品通过造型和姿态的表现,展现出人物与自然的联系与融合,追求一种和谐、平衡的审美效果。
四、古代建筑艺术的审美观1. 追求天人合一中国古代建筑强调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建筑师在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注重选择合适的地理位置,借助自然条件,融入自然元素,使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相辅相成,达到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2. 追求精雕细琢中国古代建筑注重细节的处理和雕饰的精美。
建筑师和工匠们以匠心独具的技艺,对建筑物进行精雕细琢,使其在艺术造型和装饰上更加丰富多样。
细腻的雕刻工艺和独特的装饰手法,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审美追求。
五、总结中国古代艺术的审美观具有独特的特点和价值。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南北朝时代的审美
从《世说新语》看魏晋两朝审美风尚的变迁摘要:魏晋时期,审美风尚变幻迅速,人们从追求事功演变到追求风流自适,从重视人的品行、才能、政绩演变到注重人的仪表风神之美,从崇尚自然到关注大自然,自觉地以大自然为审美对象,欣赏自然山水的神韵之美。
关键词:《世说新语》;魏晋;审美风尚;变迁中国历史上的魏晋时代,是一个政权更迭,战乱频仍的乱世,可思想却是高度的自由开放。
与其他历史时期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门阀士族占统治地位,儒家思想统治衰微,老庄、佛教等各种思想发展迅速。
人们从儒家经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后,很快就发现了自我、感情、欲望和个性。
各种新的观念、新的风尚不断涌现,社会的审美风尚也不断变迁。
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以下简称《世说》)以清简的笔墨广泛而精微地记叙了魏晋士人的活动和精神风貌。
笔者试图通过《世说》一书,对魏晋时期的审美风尚及其变化略作探讨。
一、从崇尚功业到追求风流自适汉代是封建阶级处于上升的时期,士大夫积极进取。
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是当时的人生信条,这一风气一直延续到建安时期,曹氏父子是其代表,曹操到晚年还慷慨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这一时期,非凡的政治才能和赫赫功业往往受到人们的赞赏和钦慕,《世说》也多有记载。
《赞誉》篇载:“陈仲举尝叹曰:‘若周子居者,真治国之器,譬诸宝剑,则世之干将。
’”又谢子微评许子政说:“若许子政者,有斡国之器。
正色忠謇,则陈仲举之匹;伐恶退不肖,范孟博之风。
”陈藩、谢甄这两位士林领袖所赞赏的都是年轻人的政治才能和忠诚的品格。
魏晋之际的名士已没有了建安文人那种建功立业的进取心,也没有那种慷慨的情怀。
士林普遍出现了一种特异的心态——追求一种适意的人生。
适意,主要是追求物欲和情欲的满足。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纵欲,一是清谈。
魏晋士大夫的纵欲,有不少是出于对名教的反抗,《世说》所载大多为这种情形。
《任诞》篇言:阮籍、嵇康等“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提要本文对华夏审蓑风尚的发展脉络作了详细阐释,对华夏审美风尚的特征与个性及形成这些特征与个性的原因作了漾入的分析。
关键词华夏审美风尚发展一、演进与发展脉络华夏文明八千余年,从凿石为斧的初级加工工具阶段,到精镂细刻的宫廷艺术,审美风尚不仅绵延有序地发展,而且其发展呈现出某种自在的规律性。
从旧石器时代到夏商之际是华夏审美风尚的一个发轫阶段。
在这个阶段,中华各民族的审美意识开始形成距今约一万八千多年前,山顶洞人就打造出了造型均匀规整、磨制光滑的石制工具,已有了被考古学家称为“装饰品”的小砾石、石珠、贝壳等。
它们之中有的被赤铁矿粉染红,呈现红色最初的美感已在原始人类的生活实践中出现了。
文化人类学的研究报告表明:在世界各地的史前文化中,都有形式和功能相同的原始舞蹈和原始绘画(1)。
而分布更广的史前岩画,从广西左江和云南苍源到新疆、内蒙古的北方山区都有生动而丰富的展示。
在中国的审美风尚演化过程中,这种史前文化的审美特征是很难用一句话来概括的。
北方草原文化与西南少数民族的审美风尚就有地域造成的差别我们只能用主体文化所内涵的主要特征来概括其性质,并寻找其千年延续发展的脉络。
我们用“龙腾凤起”来概括华夏审美风尚的原始特征,这是有人类学的根据的。
l987年,河南濮阳西水坡发掘了一座仰韶文化墓葬。
壮年墓主两侧,有用白色蚌壳精心摆塑而成的两个动物图形——龙与虎的图形。
西水坡蚌塑开风气之先,众多具有特定内涵的意象符号及其艺术表现形式在广袤的华夏大地不断涌现,在部落兼并、文化融合的历史过程中逐渐相互涵化、定型、沉积和简约化,终于凝结为具有震慑力的主流意识形态一一各种龙纹的变形图纹,如良渚文化玉器的“饕餮纹”,红山文化的“玉龙形器”。
龙的腾飞对华夏审美风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它为古代中国人感受、体验、想象自然和人生,提供了一个基本的价值框架,并成为殷商之际审美风尚的主流标识。
从先民活泼而愉快的陶器纹饰到神秘沉重的青铜器的“狞厉之美”,体现出华夏审美文化中神权意志的威严和力量。
而从良渚文化的“神人兽面纹”等饰纹可以看出:龙的腾飞使华夏审美意识有了一个真幻互融、神人相依的神话-审美心理模型.它激发了华夏民族的审美想象。
经历了最初的自由活泼的艺术想象阶段.经过夏商之际的过渡,终于.以先秦的人文伦理价值为核心的华夏审美精神,形成了自己的框架以德为本,美善一体,周初的“天命观”给秦汉审美风尚开辟了历史路程,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尚书·诏告》中说:“自成汤至于帝乙,因不明德恤祀.亦惟天丕建,保义有殷。
殷王亦罔敢失帝,罔不配天其泽,皇天无亲,惟德是辅。
”(2)在周初的文诰里,一个反复吟诵的主题就是敬德。
从敬王丽敬德.自周开始,华夏文化的审美眼光已转向“人事”而非鬼神而从这一点出发,衡量人格美的标准,也相应发生了变化。
由人格而至教化,由教化而至礼乐有序,终于形成一种以血缘伦理为核心。
以“敬德”为内容的伦理审美精神,并成为稳定的“尊卑、男女、老幼”这一亘古不变的观念为基础的社会机制。
华夏审美风尚从美善不分到获得美的自觉,魏晋是一个特殊的转换阶段。
鲁迅曾以“文学的自觉”来概括汉末魏初的文化气质,因为这个时代提出了“为艺术而艺术”即“诗赋不必寓教训”的主张,使审美精神从道德和政治的羁绊中解脱出来。
魏晋的文学风格,成为“几百年问精神上大解放,人格思想上大自由的时期”(3)。
从审美精神的发展看,魏晋时期是华夏审美文化真正的成熟期一一它使美与道德从属的关系疏远并形成了自己的属性和品格。
在社会动荡不安、统一政权不复存在的魏晋时期,文化、艺术和学术在某种意义上恢复了自身的尊严和个性,在这种环境里文士学者可以直抒胸臆丽不必小心翼翼地揣摩“上意”,将自己的真情实感隐藏起来.这就是鲁迅先生十分赞赏的“尚通脱”,即可以写出想说什么便说什么的文章(4)。
这种个性化的精神自由,经过郭象“物各自造而无所待”的阐释,成为“独化于玄冥之境”(5)的独立自足的审美框架,所谓“《六经》礼乐本求致用,《庄》、《老》清谈则务于自娱”(6),标志着审美价值取向由尊奉礼法传统的“致用”型向超越现实名教的士族“自娱”型转化,这是把握魏晋时期审美风尚的基本立足点。
自隋唐至两宋,是中国历史上另一个大一统的文化发展阶段,也即中国文化史上第一次文化转型之后的“文化成熟期”。
在这一阶段,文化理念基本成熟,审美风尚与高度发达的封建社会经济发展交相辉映,终于走向它的顶峰期。
灿烂和绚丽始于精神的解放和文化的开放,大唐便是这样一个文化开明、个性发展的时代唐太宗奉行开明政策,形成道、佛、儒三教并行的壮观,人们不以一教为尊,不以一说为准,可以自由讨论,自由发表意见。
所以,唐代的艺术,个性鲜明,审美风格千姿百态、自由奔放。
唐代的审美风尚是高潮迭起的主旋律,而作为一个稳定而漫长的封建时代的审美理念的成熟与沉淀,两宋则是一个重要的阶段。
在高潮的热烈之后,它是沉静的、反思的、安静的,甚至是忧郁的。
综观两宋时代的诗、词、文、工艺、建筑、绘画,无一不是精细而又巧妙的,不说宋代细致人微的工笔画,单说陶瓷史上的“汝、官、柴、定、钧”五大名窑烧出的青瓷、白瓷,以其盖世无双的绮丽,成为中国工艺史上的奇葩和绝唱。
元明清三代是传统社会走向衰退,最后由现代社会及其文化取而代之的时期。
与热烈的盛唐文化和精细的两宋文化相比,元明清三代的文化-审美风尚具有鲜明的转折特征。
用“新旧嬗递”来概括这个转折也许有点“太现代”,但自元明以降,中国社会发生了不同于以往的变化:少数民族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掌握全国政权百余年之久。
由于整整8O年科举停废,摧毁了传统文化与国家体制之间的整合关系.知识分子群体性地成为社会上最为人所不齿的阶层之一。
这些被阻隔在统治体制之外、社会地位一落千丈的知识分子,既无力也无心于“诗客曲子词”中遣兴自娱,用字雅正、音律协凋的宋词所赖以存在的社会条件不复存在。
元代知识分子生活在社会的底层、浸润于民间文化资源之中,这一转变开启了精致文化向市井乡俗文化转移的过程。
而元之后、明代以降出现的工商市俗社会的兴起,又使这一过程成为一种历史化的趋势,使中国历史上最为成熟的封建社会中的审美-艺术创造.总体上成为“残阳如血”的咏叹。
它既缺少了先秦文化原创性的狰狞之美,又缺少大汉雄浑、大唐绚彩的洒脱大气之势,也缺少作为精致至授的两宋文化的雅秀之美但它却是扶古代向近代的真正的过渡,是高雅向市俗文化的实质性的演化。
随着明初永宣两朝对艺术创造精致化要求的短暂的高潮,很快,在明中叶正德、嘉靖以后,社会风气在商品经济和市民文化进一步发展的情况下“靡然向奢,以俭为鄙”(7),审美风尚开始追求感官刺激,奢靡成风,违禁逾制,求新求变。
明中叶以后出现的“话本”、“小说”,以及在器物制造上,如瓷器制造风格上的洒脱随意,千姿百态,也充分体现了这种时代风貌的变化。
清代有满汉文化交融的一个过程,但市民文化的发展却再也无法中止,即使是康、雍、乾王朝的鼎盛时期,以民问文化发展为特征的地方戏大量形成,在今天全部3l7个剧种中,有200个形成于清朝前期。
戏楼、茶园遍布各地;徽商、晋商四处活动,传奇作者有姓名可考的有数百人,作品近干部;灯彩、狮舞、杂剧繁荣昌盛,形成了兴旺发达的民间审美文化,华夏审美风尚显露了它的不可逆转的近代化进程。
清末民初,这一过程已经进入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历史过程之中,社会生活的结构性变化已经使华夏审美风尚的古老图景焕然一新,2O世纪的华夏审美风尚,已进入一个实现“现代性中国”的历史进程之中。
二、相关因素什么时候出现审美活动的地域或文化地域特征,什么时候出现有独特内涵的审美活动或艺术创作,从而构成一种有着自身规定性的风尚,这当然要作具体的研究才能确定,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个分野是存在的,并且越来越大,直至形成完全不同的审美风尚。
是什么原因使原先基本相似的审美话动出现了不同形式和风格的分野呢?作为文化学中的历史地理学派的代表,美国学者弗朗兹·博厄斯(Franz Boas,l858-1942年)及其学生本尼迪克特(ButhBenedict,l887-l948年)就认为,各民族并非遵循同一路线进化,处于不同地理环境的各个文化都有独特的历史过程。
认为一个群体的文化是社会遗产的组合与总体,由于群体的历史与种族的气质而获得特别的意义。
文化,“受到历史-地理因素的塑造”。
(8)文化研究中的传播学派、进化论学派、符号-文化学派的观点,虽然从各个不同的侧面论及与分析了文化形成与传播的机理,但他们都无法否认历史地理学派所提出的基本假设:处于不同地理环境的各种文化都有独特的历史过程这是因为,文化是一个在特定空间发展起来的历史范畴,世界上不存在超越时空的文化生成。
不同的民族在不同的生活环境中逐渐形成各具不同风格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培育了各种文化类型,同一民族又因生活环境的变迁形成自身的变化规律,在不同历史阶段形成不同的文化,前者是文化的民族性,后者是文化的时代性。
所以,文化研究所包含的审美风尚的研究,就必须从孕育、滋养文化与某种风尚的自然-社会条件人手,了解并分析形成某种审美风尚的自然前提与产生这种文化-审美风尚的物质基础。
首先应考察一个文化生成的自然物质前提。
第一块打制石器是全世界相同的,然而,在什么条件下出现了,不同的原始陶器呢? 为什么是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古希腊名医布波克拉底(前46O-前377年)所著《论气、水和环境的影响》一书,认为人的身体和性格大部分随着自然环境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l8世纪的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1689-1755年)则认为,国家制度和文化类型取决于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
他认为,异常炎热的气候有损人的力量和勇气,居住在炎热天气下的民族秉性懦怯,必定引导他们落到奴隶的地位。
而寒冷的气候则赋予人们的精神和肉体以力量,这种力量和勇气使他们能够从事持续的、艰难的、伟大的和勇敢的行动,使他们保持住自由状态(9)。
我这里引用这样的论点,并不是全然地肯定地理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对人类文化的发展进行综合研究才能科学地揭示出它的内在规律,但当主体的生成还处在初始阶段的时候,我们不能不认同环境的决定性影响。
传播学派、进化论学派等都不能解释文化发展的起源和分化,原因在于:他们把主体的生理、心理素质看成是一个先天的存在,这显然是与历史发展的事实相违背的。
因此,我们不得不转向重视“主体-环境”关系的“文化生态论”的观点上去。
美国文化人类学家斯图尔德l955年出版的《文化变迁理论》一书中阐述了,文化生态学的基本概念该书指出;“生态学主要的意义是对环境之适应,对大多数动物而言,适应是以它们的身体特征来达成,而人类的适应主要是靠文化的方式来达成。
”“人类进到生态的场景中……不仅只是以他的身体特征来与其他有机体发生关系的另一个有机体而已,他引人了文化的超机体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