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课堂的“预设”与“生成”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提出,教育实践者对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了更加深入地研究,通过针对目前课堂教学形式刻板,教学情境单一的问题进行剖析,笔者发现“预设”“生成”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将以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为例,对其“预设”与“生成”现阶段问题、构建及未来发展对策进行分析。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数学课堂动态生成教学预设
教育过程采用的方式会随着教学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在新课改的指引下,现阶段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越来越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教师预设与课堂中的动态生成的重要作用,进而打破传统的刻意教学、片面教学。
教学预设与课堂互动的问题
由于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现阶段我国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过程中预设与动态生成之间存在较明显的问题。首先,教师教为本位的固性预设仍然存在,教师对教学的目的没有准确定位,将完成教学作为整个工作的重点,而忽视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课堂实施过程中,并不注重情境创设,也不考虑学生作为知识的唯一接收方的想法和主观意识,课堂完全按照教材和教师的主观认知进行,学生被动接受。在
新课改的推动下,部分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认识到预设和动态生成的重要性,但由于部分小学教师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思想,教学内容预设缺乏适应性,过分地夸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或没有平等的师生关系做基础,使教师的预设与学生的接受水平和掌握情况出现不平衡,学生不仅不能够达到掌握知识的目的,而且容易找不到学习的方法和知识的侧重点,丧失学习的兴趣。除此之外,过于强调预设与生成的某一方面,不能实现兼顾,也是现阶段预设与生成应用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教师由于没有清楚地认识到“预设”是“生成”的基础,没有了解“生成”是对“预设”的丰富、改造、组合,而将两者放在对立面上,过于强调预设或生成的一方面,当预设和生成出现矛盾点,不论是抛弃预设,还是忽视生成,都不可能有好的教学效果。
模式建构
课前积极准备预设并不局限于课堂实施之前,它对于教学的任何阶段都有一定的影响,通过学习目标、方式、内容的调整,实现“动态生成”,将教学效果最优化。
针对教材。课前预设主要包括教师对教材要准确地把握,并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提取教材中对学生切实有效的信息,根据数学自身逻辑规律,进行有计划的教学流程安排,对学生通过预习就完全可以掌握的知识点和存在一定难度
需要教师明确讲解的知识点进行划分,使课堂教学实施更加
具有针对性,与此同时,可以将有限的教学时间最大化地利用。
针对学生。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主体地位,但是由于学生数量多,小学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有差距,所以教师的预设必须要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及变化性,如果单纯地凭借教师的教学经验,在课堂上很难全面兼顾各类学生的学习状况。例如:学困生在“自主探究式”课堂教学中,参与度就明显低于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所以教师要在课前对学生进行详细地评估和分类,最后确定教学预设,并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师生的实际互动情况积极地作出调整。
针对教学实施过程。教学实施过程实质上就是对教学行为进行调整,通过教学目标的调整、教学手段的多样化,达到教学情境设立、知识点引入、师生互动、动态生成知识点的目的。例如:在讲解圆的周长概念及探讨圆的周长与什么长度有关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特点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价值需求出发。
例如:圆的周长一课教学导入中,首先,课件出示三个不同的小动物,分别沿着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草地的边沿散步;接着,启发学生思考,要求它们散步的路程,也就是要求什么;最后,通过复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自然而然过渡到研究圆的周长的问题上。
新课开始创设三个不同的小动物分别沿着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的草地的边沿散步的情景,利用多媒体动画直观生动的效果,一下子便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上来。解决小动物散步的路程成了他们发自内心的渴求。在复习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的同时,孕伏了向圆的周长方向迁移,激发了学生的发现欲和研究欲,学生也就迫切想解决圆的周长与它的哪些长度有关了。通过师生间的启发交流,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层面。
课堂根据实际情况实施预设方案由于学生具有主观能动性,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必定会出现教师预设中没有考虑到的问题或情况出现,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预设方案进行调节。所以,教师在施教的过程中,不能拘于设计,要善于应用契机,促进师生互动。通常情况下,将契机分为三类:伺机而动、随机应变、借机施教。比如:以《找规律》学习数列和通项公式为例,如果学生举例班级学生的学位编号和身高组成的一组数字:1,2,3,4……
1.51,1.58,1.42,1.55……就会发现这组数据并不满足之前所总结的任何一种公式,那么教师就应该借机反问:为什么这组数据不能应用公式表达?什么情况不能应用公式?进
而让学生了解,并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公式表达。这样,教师用学生的问题解决问题,既使学生容易理解,而且在互动的过程中,学生形成了自己的逻辑思维,师生互动很大成分
取决于学生的“自主探究性”。
根据课堂生成效果反思预设方案并进行逐步完善课后根据预设的课堂生成效果进行反思,实质上是教师不断学习的过程,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学生提出的问题很可能是教师的盲点,所以,教师可以针对问题进行专业补充;除此之外,在动态生成的过程中,教师可能对个别学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掌握,课后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相应的总结,以便下一次的预设能够更加符合学生的差异需求。
有效性对策
修正教学思维方式教学思维方式是教师心理结构中比较固定的处理教学问题的模式,它虽不直接作用于教学结果,但它在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却远远高于教学实践形态,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师必须注意的方面。
教师应承认教学的多元性、认识的独特性。将课堂教学从传统呆板、沉寂中解脱出来,在承认课堂教学应遵循一定规律的同时,认识到规律的多样性,将教师为本位思想转化成以教师与学生共同学习进步,既充分利用学生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激活课堂,又尊重知识的唯一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认识问题的多角度必然导致其存在一定
的片面性,所以,要积极引导学生汲取其他同学有益的想法,从而丰富自己的知识。教师对课堂进展要有更加准确的认识。课堂进展不再完全局限于传统的课堂设计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