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合集下载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压床机械方案分析班级:机械1414班姓名:刘宁指导教师:李翠玲成绩:2016 年 11 月 8 日目录目录一.题目:压床机械设计二.原理及要求(1).工作原理压床机械是由六杆机构中的冲头(滑块)向下运动来冲压机械零件的。

图1为其参考示意图,其执行机构主要由连杆机构和凸轮机构组成,电动机经过减速传动装置(齿轮传动)带动六杆机构的曲柄转动,曲柄通过连杆、摇杆带动滑块克服阻力F冲压零件。

当冲头向下运动时,为工作行程,冲头在内无阻力;当在工作行程后行程时,冲头受到的阻力为F;当冲头向上运动时,为空回行程,无阻力。

在曲柄轴的另一端,装有供润滑连杆机构各运动副的油泵凸轮机构。

(a)机械系统示意图(b)冲头阻力曲线图(c)执行机构运动简图图1 压床机械参考示意图(2).设计要求电动机轴与曲柄轴垂直,使用寿命10年,每日一班制工作,载荷有中等冲击,允许曲柄转速偏差为±5%。

要求凸轮机构的最大压力角应在许用值[α]之内,从动件运动规律见设计数据,执行构件的传动效率按计算,按小批量生产规模设计。

(3).设计数据推程运动角δ60°70°65°60°70°75°65°60°72°74°远休止角sδ10°10°10°10°10°10°10°10°10°10°回程运动角δ'60°70°65°60°70°75°65°60°72°74°三.机构运动尺寸的确定转速n2 (r/min)距离x1(mm)距离x2(mm)距离y(mm)冲头行程H(mm)上极限角Φ1 (°)下极限角Φ2(°)884013516014012060(1.以O2为原点确定点O4的位置;2.画出CO4的两个极限位置C1O4和C2O4;3.取B1,B2使CB=CO4*1/3,并连接B1O2,B2O2;4.以O2为圆点O2A为半径画圆,与O2B1交于点A1;5.延长B2O2交圆于A2;6.取CD=*CO4。

机械原理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目录概述 (2)设计项目 (3)一、设计题目 (3)二、机构简介 (3)三、设计数据 (4)设计内容 (4)一、导杆机构的设计 (4)二、凸轮机构的设计 (12)三、齿轮机构的设计 (16)设计体会 (20)参考文献 (21)附图································概述一、机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训练,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其基本目的在于:(1)、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有关本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对于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

(3)、使学生得到拟定运动方案的训练,并具有初步设计选型与组合以及确定传动方案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和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机械的主体机构(连杆机构、凸轮机构、齿轮机构以及其他机构)进行设计和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并根据给定机器的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凸轮、齿轮;或对各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要求学生根据设计任务,绘制必要的图纸,编写说明书。

三、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方法大致可分为图解法和解析法两种。

图解法几何概念较清晰、直观;解析法精度较高。

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本设计主要应用图解法进行设计。

设计项目一、设计题目:牛头刨床连杆、凸轮、齿轮机构的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学院:专业:班级:设计者学号:指导教师:2009年月日目录一、概述§1.1、课程设计的题目-------------------------------------------------------------------------------- §1.2、洗瓶机工作示意图---------------------------------------------------------------------------§1.3、课程设计数据和设计要求-----------------------------------------------------------------§1.4、课程设计目的--------------------------------------------------------------------------------------二、推头M运动设计方案和分析§2.1方案一:齿轮连杆组合方案-----------------------------------------------------------------------§2.2方案二:五杆组合机构方案-----------------------------------------------------------------------§2.3方案三:凸轮与铰链四杆机构方案---------------------------------------------------------------§2.4方案四:凸轮——全移动副四杆机构------------------------------------------------------------三、总体机构设计及分析§3.1、总体方案结构图-----------------------------------------------------------------------------------§3.2、运动循环图------------------------------------------------------------------------------------§3.3、凸轮设计-----------------------------------------------------------------------------------§3.4、连杆设计------------------------------------------------------------------------------------§3.5、减速齿轮系设计----------------------------------------------------------------------------------- §3.6、传动皮带和齿轮参数--------------------------------------------------------------------------四、小结--------------------------------------------------------------------------------------------------五、参考文献------------------------------------------------------------------------------------------一、概述§1.1.课程设计的题目:洗瓶机机构设计§1.2. 洗瓶机工作示意图§1.3原始设计数据和设计要求(1)如上图所示,待洗的瓶子放在两个同向转动的导辊上,导辊带动瓶子旋转。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牛头刨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牛头刨床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牛头刨床一、设计题目牛头刨床的机械原理设计二、设计目的本次课程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牛头刨床的设计,深入理解机械原理中机构的运动和动力传递,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步骤,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原始数据及设计要求1、刨削行程长度:____mm2、刨削速度:____m/min3、行程速比系数:____4、刨刀工作行程时的平均切削力:____N5、刨刀空行程时的平均阻力:____N设计要求:1、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2、对机构进行运动分析和动力分析。

3、确定电动机的功率和转速。

4、设计主要零部件的结构尺寸。

四、机构的选择和工作原理牛头刨床通常采用曲柄摇杆机构来实现刨刀的往复直线运动。

其工作原理是:电动机通过皮带传动将动力传递给飞轮,飞轮带动曲柄旋转,曲柄通过连杆带动摇杆摆动,摇杆与滑枕相连,从而使滑枕带动刨刀作往复直线运动。

五、运动分析1、位移分析设曲柄长度为 r,连杆长度为 l,摇杆长度为 a,偏距为 e。

以曲柄转角φ 为自变量,根据几何关系可以得到摇杆的摆角θ 和滑枕的位移 s 的表达式。

2、速度分析对位移方程求导,可以得到摇杆的角速度ω 和滑枕的速度 v 的表达式。

3、加速度分析对速度方程求导,可以得到摇杆的角加速度ε 和滑枕的加速度 a 的表达式。

六、动力分析1、工作阻力分析根据刨削工艺要求,确定刨刀在工作行程和空行程中的阻力变化规律。

2、惯性力分析计算各构件的质量和转动惯量,根据加速度分析结果计算惯性力。

3、平衡分析考虑惯性力和工作阻力,对机构进行平衡分析,以减小振动和冲击。

七、电动机的选择1、计算工作功率根据刨削力和刨削速度,计算刨削工作所需的功率。

2、考虑传动效率考虑皮带传动、齿轮传动等的效率,计算电动机所需的输出功率。

3、选择电动机根据所需功率和转速,选择合适的电动机型号。

八、主要零部件的设计1、曲柄和连杆的设计根据受力情况和运动要求,确定曲柄和连杆的材料、尺寸和结构形式。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一、设计目的。

本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对机械原理相关知识的学习和实践,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机械工程中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设计内容。

1. 课程设计主题,设计一个简单的机械装置,通过该装置实现特定的功能。

2. 设计要求,装置的设计要求符合机械原理相关知识,能够有效地完成所规定的功能,并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

3. 设计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方案设计、零部件选型、装配调试等具体步骤。

4. 设计报告,撰写完整的课程设计报告,包括设计思路、设计过程、关键技术参数、实验结果和分析等内容。

三、设计流程。

1. 需求分析,明确设计的功能和性能要求,分析设计对象的特点和工作环境,为后续的方案设计奠定基础。

2. 方案设计,根据需求分析的结果,提出多种设计方案,并进行比较和评估,选择最合适的方案进行详细设计。

3. 零部件选型,根据所选方案,选择合适的零部件和材料,确保装置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装配调试,按照设计要求,将各个零部件进行装配,并进行调试和优化,确保装置能够正常工作。

5. 设计报告,撰写完整的设计报告,包括设计的整个过程和结果,以及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和总结。

四、设计要求。

1. 设计的装置功能明确,能够有效地完成所规定的任务。

2. 设计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性,能够解决实际的工程问题。

3. 设计报告内容完整,结构清晰,语言流畅,符合学术规范。

4. 设计过程中要注重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实验过程中不会造成人身和设备的损害。

五、设计评分标准。

1. 设计方案的创新性和实用性占20%。

2. 设计装置的功能和性能占30%。

3. 设计报告的完整性和规范性占30%。

4. 设计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占20%。

六、总结。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学生将能够全面掌握机械原理相关知识,培养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为将来的工程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运动轨迹为字母P的联动凸轮组合机构设计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2015 年7 月29 日目录一、机构简介……………………………………..…………………..…..…………………..2二、设计任务……………………………………..…………………..…..…………………..2三、设计方案内容3.1 联动凸轮机构基本要素的确定 (2)3.1.1 凸轮类型的选择 (2)3.1.2 推杆类型的选择 (2)3.1.3 凸轮基本尺寸的确定 (3)3.2 目标轨迹的设计 (3)3.3 运动轨迹各点凸轮转角与推杆位移的关系 (3)3.4 从动件推杆的运动规律 (4)3.5 运动轨迹的散点图以及X坐标和Y坐标的散点图 (4)3.6 凸轮推杆位移与凸轮转角关系图 (6)四、联动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 (7)4.1 横向凸轮的设计 (7)4.2 纵向凸轮的设计 (7)五、联动凸轮组合机构机构简图 (9)六、课程设计总结 (9)运动轨迹为字母“P”的联动凸轮组合机构设计一、机构简介凸轮机构广泛应用于各类机械,特别是自动机和自动控制装置中。

如内燃机的配汽缸、自动机床的的进刀机构、电子机械、自动送料机构等等。

而凸轮机构的最大优点就是只要适当地设计出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使推杆得到各种预期的运动规律,而且响应快速,机构简单紧凑。

正因如此,凸轮机构不可能被数控和电控等装置所完全代替。

在许多生产设备中,为了实现预定的特殊运动轨迹,常采用由两个凸轮机构组成的能实现目标运动轨迹的组合机构,称之为联动凸轮组合机构。

二、设计任务联动凸轮组合机构由两个凸轮机构组成。

它利用两个凸轮的协调配合,或同步运动来控制从动件上点的方向运动,使其可以准确地实现预定的轨迹。

此次设计是利用联动凸轮可以准确实现预定轨迹的工作原理,设计出“会写字的组合机构”,即用两个凸轮联动配合,实现设定的轨迹,“写”出大写英文字母“P”。

机械原理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的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题目:码头吊车机构的设计及分析班级:机械0908姓名:学号:指导教师:成绩:2011 年 9 月 23 日目录1.设计题目 (2)1.1机构简图 (2)1.2已知条件 (2)1.3设计要求 (3)2. 运动方案及机构设计 (4)2.1连架杆O3C摆动范围的确定 (4)2.2曲柄摇杆机构尺寸的设计 (7)3.运动分析计算及动态静力分析 (8)3.1整体机构运动分析 (8)3.1.1实虚参对照表 (8)3.1.2程序 (8)3.1.3运行结果 (10)3.1.4线图 (10)3.2整体机构动态静力分析 (11)3.2.1实虚参对照表 (11)3.2.2程序 (12)3.2.3线图 (14)3.2.4运行结果 (15)4.主要收获 (18)码头吊车机构的设计及分析一、题目说明图示为某码头吊车机构简图。

它是由曲柄摇杆机构与双摇杆机构串联成的。

已知:l o1x=2.86m, l o1y=4m, l o4x=5.6m, l o4y=8.1m, l3=4m, l3'=28.525m, a3'=0.25°, l3´´=8.5m, a3´´=7°, l4=3.625m, l4´=8.35m, a4'=184°,l4´´=1m, a4´´=95°, l5=25.15m, l5'=2.5m, a5'=24°。

图中S3、S4、S5为构件3、4、5的质心,构件质量分别为:m3=3500kg, m4=3600kg, m5=5500kg,K点向左运动时载重Q为50kN,向右运动时载重为零,曲柄01A的转速n3=1.06r/min。

二、内容要求与作法1.对双摇杆机构O3CDO4进行运动分析,以O3C为主动件,取步长为1°计算K点位置,根据K点的近似水平运动要求,依据其纵坐标值决定O3C的摆动范围。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学院专业班设计者:完成日期:年月日xx大学计算结果计算过程及计算说明目录1.课程设计题目1.1、课程设计题目1.2、工艺动作分解1.3、设计要求2.课程设计题目分析2.1、总功能要求2.2、总功能分解2.3、书本打包机设计参数的选择2.4、各部分执行机构的设计2.5、书本打包机整体机构简图2.6、整个机构的运动循环图3.各部分机构的设计方案说明4.执行机构的设计和传动比的计算4.1、电动机到主轴间的减速机构计算4.2、推书机构的连杆机构计算4.3、推书机构中的槽轮机构分析4.4、凸轮机构的计算5.课程设计心得体会6.参考资料1课程设计题目1.1课程设计题目课程设计题目:自动压片成形机书本打包机主要是用在印刷厂里,在大量的书本印刷出来后,将其以一定的数量为一堆,用牛皮纸将其包装起来,以便于销售和运输。

这种功能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用到,比如:包糖机,饭盒包装机等凡是涉及到要将东西分堆包装的地方,都可以将其稍微改动即可用于其它地方。

1.2工艺动作分解书本打包机的用途是要把一摞书(如20 本一包)用牛皮纸包成一包,并在两端贴好封签(图 1-1)。

包、封的工艺顺序如图 1-2 所示。

图1-1图1-2其工艺过程如下所述:①横向送书(送一摞书)。

②纵向推书前进(推一摞书)到工位 a,使它与工位 b ~ g上的 6 摞书贴紧。

③书推到工位 a前,包装纸已先送到位。

包装纸原为整卷筒纸,由上向下送够长度后进行裁切。

④继续推书前进一摞书的位置到工位 b,由于在工位 b 的书摞上下方设置有挡板,以挡住书摞上下方的包装纸,所以书摞推到 b 时实现包三面,这个工序中推书机构共推动 a ~ g的 7 摞书。

⑤推书机构回程时,折纸机构动作,先折侧边(将纸卷包成筒状),再折两端上、下边。

⑥继续折前角。

⑦上步动作完成后,推书机构已进到下一循环的工序④,此时将工位 b 上的书推到工位 c。

在此过程中,利用工位 c两端设置的挡板实现折后角。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简单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简单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轨迹为小写x的联合凸轮机构指导教师:班级:08级设计者:学号:2010年7月目录1 设计任务··············································1.1.设计题目···········································1.2.设计要求···········································2 系统方案的确定········································3 设计内容··············································3.1.轨迹的确定·········································3.2.推杆运动规律的计算·································3.3.凸轮轮廓曲线的设计·································4 总结··················································5 参考文献··············································1 设计任务1.1.设计题目设计一个轨迹为小写x的机构。

机械原理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摘要本次设计是对牛头刨床的参数的计算,主要对牛头刨床的核心构件进行分析,主要由曲柄、摇杆、滑块、导轨组成。

首先应对曲柄滑块进行运动分析,加速度分析,力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结果去分析刨头的运动分析,加速度分析,力分析。

根据分析结果去分析牛头刨床的运动性能、动力性能、经济适用性等等。

(要求图解法需要在A0纸上作图,数据繁琐,作图有误差,难免所分析的运动性能、动力性能、经济适用性不准确)本次设计还需要团队的合作,十三个人一组,通过分组,具体分工,计算出每个人所得的点,也就是某一瞬时的运动分析,加速度分析,力分析,然后由组长统计所得总数据绘制出位移、速度、加速度、平衡力矩曲线图,然后和其他组进行比较方案的优越性。

1设计任务一、课程设计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训练,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

其意义和目的在于:✧ 以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为结合点,把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各章理论和方法融会贯通起来,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 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有关本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对于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设计有一个较完整的概念,具备计算、制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二、课程设计教学的内容和要求将一个班级分为 3 组,每组13人左右,一组选择一个备选方案进行如下分析工作: ✧ 课程设计内容:♦ 牛头刨床导杆机构的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 (1)绘制机构运动简图(两个位置); (2)速度分析、加速度分析(两个位置); (3)机构受力分析(两个位置求平衡力矩b M ); (4)绘制运动线图t M t a t v t s b ----,,,。

(上述四项作在一张0号图纸上) ♦ 方案比较选择重要评价指标,将备选方案性能数据填入附表1,利用附表2所列评价指标计算公式将计算结果填入附表3。

在附表3中以方案1为基准方案,(ACR)jk 为比较评定因素,其值为各方案的(AF)jk 之比(最小的为最佳方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4. 1) 2) 3)
4) 5) 6) 7) 5.
6.
方案一
凸轮机构:其结构简单,易于设计与制造,能使从动件获得较为复杂的运动规律。 因为从动件的运动规律取决于凸轮轮廓曲线,所以在应用时只要根据从动件的运动 规律来设计凸轮的轮廓曲线就可以了。凸轮机构广泛应用于各种自动机械、仪器和 操控装置。凸轮机构之所以得到如此广泛的应用,主要是由于凸轮机构可以实现各 种复杂的运动要求,而且结构简单、紧凑。如图 4-所示的凸轮机构,凸轮以等角 速度回转,它的轮廓驱使从动件,可使推杆实现任意的运动规律,但行程较小。
缓和冲击, 吸收振动; (3) 过载时带与带轮间会出现打滑, 打滑虽然使传动失效, 但可防止损坏其他零件; (4)机构简单、成本低廉。 带传动的缺点: (1)传动的外廓尺寸较大; (2)需要张紧装置; (3)由于带 的滑动,不能保证固定不变的传动比;(4)带的寿命较短; (5)传动效率较低。 通常,带传动适用于中小功率的传动。目前 V 带传动应用最广,一般带速为 V=5≈25m/s,传动比 i≦7,传动效率 0.9 至 0.95.
摘要 我们小组设计的是包裹机包装作业过程中的块状物体推送机,其工作时要有固定的推 送行程和工作速度。我们所设计的结构是固定凸轮-连杆机构,由电动机驱动,完全由 机械结构控制实现工作要求,其工作状态稳定,效率高。本书对其设计过程做具体说 明,先对块状物体推送机的工作过程进行解析、研究,对设计要求做好全面分析,明 确设计方向;然后提出几组设计方案,对其进行分析比较,再提出总的设计方案;确 定方案后进行具体的设计,以使推送机的运动过程达到设计要求,主要包括各个构件 的尺寸大小和质量的确定,最后还要通过速度、加速度、各个构件的受力情况、压力 角等进行分析,进一步优化设计,达到减小功耗,稳定工作状态的目的。设计工作结 束后进行总结,将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对设计作品做出评价。 目录 一、 课程设计任务书 设计题目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相关数据及设计要求 设计任务 设计方案提示 二、 摘要 三、 目录 四、 课程设计题目简介 五、运动循环图 六、执行机构的选择和评价 七、机械传动系统设计计算 八、机械运动方案简图的绘制 九、机械运动系统机构的计算 十、机构运动分析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完整版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学生姓名:学号:201141100系别:机械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1班指导教师:教授起止时间:2013年12月23—27日东莞理工学院目录第一章内容介绍1-1 机构简介 (1)1-2 设计数据 (1)1-3 机构简图 (2)第二章六杆机构设计2-1 设计内容 (3)2-2 设计数据 (4)2-3 设计运动分析 (5)第三章凸轮设计3-1 设计内容 (7)3-2 图解法设计 (7)3-3 凸轮机构的计算机辅助设计 (10)第一章内容介绍1.机构简介压床是应用广泛的锻压设备,用于钢板矫直、压制零件等。

如图所示为某压床的运动示意图。

其中,六杆机构ABCDEF为其主体机构,电动机经联轴器带动减速器的三对齿轮(z l-z2, z3-z4, z5-z6)将转速降低,然后带动压床执行机构(六杆机构ABCDEF)的曲柄1转动,六杆机构使滑块5克服阻力F r而上下往复运动,实现冲压工艺。

为了减小主轴的速度波动,在曲轴A上装有飞轮,在曲柄轴的另一端装有供润滑连杆机构各运动副用的油泵凸轮。

2.设计数据: 设计数据见表1和表2。

表1 六杆机构的设计数据表2 凸轮机构的设计数据参数转角θ(度) 序号偏距e(mm)基圆半径r(mm)滚子半径rr(mm)行程h (mm)推程运动角δ( )远休止角01δ( )回程运动角'δ( )近休止角02δ( )0 1 19 37 10 60 10 30 150 30 120 602 20 38 10 40 10 35 140 60 90 703 21 39 10 30 10 60 140 0 150 7030 4 22 40 5 30 8 60 140 0 150 705 23 41 5 60 8 30 90 50 150 706 24 42 5 60 12 30 90 50 220 045 7 25 43 5 60 12 30 130 10 220 08 26 44 15 50 12 30 150 30 120 609 27 45 15 50 10 40 120 60 120 6060 10 28 46 15 50 10 40 180 0 180 011 29 47 10 45 10 40 180 0 180 012 30 48 10 45 6 50 120 90 90 6013 31 49 10 45 6 50 180 20 160 0(为一偏置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

机械原理牛头刨床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牛头刨床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牛头刨床课程设计说明书机械原理牛头刨床课程设计说明书1. 介绍在机械工程专业的课程设计中,机械原理牛头刨床是一个重要的实验项目。

本文将针对机械原理牛头刨床的课程设计进行全面评估和撰写,旨在帮助您深入理解这一主题。

2. 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2.1 主轴传动装置机械原理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首先涉及到主轴传动装置。

主轴传动装置是牛头刨床中最基本的部件之一,它负责将电机的旋转运动传递给牛头刨床的切削刀具,从而实现工件的加工。

2.2 工作台而牛头刨床的工作台则是用来支撑工件并进行切削加工的。

工作台的设计和调整对于牛头刨床的加工精度和效率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3. 课程设计内容在进行机械原理牛头刨床的课程设计时,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内容:3.1 设计原理要对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理解,并结合课程中所学到的机械原理知识,设计出符合工程要求的传动装置和工作台结构。

3.2 零部件选型我们需要对牛头刨床的零部件进行选型和优化,确保牛头刨床在正常工作状态下具有稳定的性能和工作精度。

3.3 结构设计在课程设计中,我们还需要对牛头刨床的整体结构进行设计和分析,包括主轴传动装置、工作台、床身结构等,保证各部件之间的协调和配合。

3.4 控制系统设计我们还需要考虑牛头刨床的控制系统设计,包括电气控制装置、数控系统等,以实现牛头刨床的自动化加工。

4. 个人观点和总结在完成这份课程设计说明书之后,我对机械原理牛头刨床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通过对牛头刨床的工作原理、课程设计内容的研究和总结,我认识到牛头刨床作为一种重要的机械加工工具,在工程实践中具有着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机械原理牛头刨床的课程设计是一项非常有挑战性和意义的任务,在其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才能够设计出符合工程要求的牛头刨床结构和性能。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的撰写,能够对您的课程设计工作有所帮助。

以上就是对机械原理牛头刨床课程设计的全面评估和撰写,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启发。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包装机械系:机械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班级:设计者:指导老师:2015年7月2日目录一、课程设计目的 (1)二、课程设计意义 (2)三、课程设计任务 (2)四、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 (3)五、课程设计进度安排 (3)六、课程设计地点及时间安排 (3)七、答辩与评分标准 (3)八、准备工作 (4)九、机械结构方案设计 (4)十、尺寸设计与计算 (7)十一、运动曲线 (8)十二、运动循环图 (11)十三、结果讨论 (12)十四、课程设计总结 (12)十五、参考书目 (13)十六、教师评价 (14)附录一 (15)机械原理与设计I课程设计任务书专业班级:学号:姓名:指导教师:一、课程设计目的(1)通过课程设计;学会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问题;并对以已学知识较全面的进行一次加深、巩固和整理..2 培养创新能力、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 通过对一个简单的机械系统的机构类型的选择、机构间的连接配合、尺寸参数的确定以及运动参数的计算和确定;使学生对机构的分析设计过程有一定认识..4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对资料查阅和工具书的运用能力以及;对于应用软件编程帮助分析运动参数的能力..5 提高学生绘图能力;使学生养成严谨的绘图习惯..二、课程设计意义由于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和社会的不断发展;机械生产的产品种类日益增多;对产品的机械自动化水平也越来越高..因此需要运用创新设计来优化改进和设计更多机械运动方案..此次课程设计能够使学生能初步得到拟定机械运动方案的一些简单基本的经验;并能对方案中的某些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对某些较简单的工艺动作过程的机器进行机构运动简图设计..对于机械类的学生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三、课程设计题目某包装机械有一工艺过程;需要将包装物品夹紧固定;然后冲压..其工艺过程为:推入物品夹紧冲压松夹四个过程..要求设计执行机构满足此工艺过程物品尺寸a × b = 80×80;单位:mm..执行头位移曲线如下:冲头运动曲线推头运动曲线分组情况供参考四、课程设计的内容及要求1根据给定条件、数据确定执行机构的运动方案至少三种.. 1.5天2比较上述几种方案;选出最优方案进行尺寸综合.. 1.5天按比例画出一张1 机构运动简图分别以粗实线、点划线和虚线画出三个位置..3对执行机构的输出构件冲头、推头进行运动学分析;包括位移、速度、加速度分析其中位移线图可根据要求2统计得到;速度、加速度可将位移线图用弦线法确定;也可以借助软件编程或仿真.. 1.0天画出一张2 图反映冲头、推头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线图..4考虑冲头、推头的运动协调性;绘制执行系统的运动循环图运动循环图的表示形式见教材p371..5按比例绘出一个主要构件的轮廓图;如凸轮、不完全齿轮等一张 2 图..0.5天6完成一份完整的设计说明书.. 与上述过程同时进行五、课程设计进度安排课程设计时间为一周;分五个阶段完成:1、方案设计:学生结合课程相关内容;自主学习和钻研问题;明确设计要求;找出实现方法;并用机构运动简图的形式表示出来.. 1.5天完成2、确定方案并进行尺寸综合:根据设计方案;综合机构尺寸;以实现运动要求.. 1.5天完成3、按要求画图:一张1 机构运动简图;一张2 机构运动线图;一张2 主要构件的轮廓图..1.5天完成4、总结报告:总结设计工作;撰写课程设计说明书.. 与上述过程同时进行5、考核阶段:答辩 0.5天完成六、课程设计地点及时间安排地点:老图书馆五楼西时间:18周周一至周五七、答辩与评分标准答辩时间:18周星期五下午答辩过程:检查图纸质量及说明书完成情况;指导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与解决问题..评分标准:考勤情况及学习态度15%1、设计过程及图纸表达60%2、说明书格式规范10%3、答辩及回答问题15%八、准备工作1、每人领1 图板一块;课程设计资料袋一个;说明书用纸20页..2、每人买0 图纸一张..3、个人到图书馆借相关资料;班委用集体借书证借相关手册..九、机械结构方案设计1、推头我们小组要求的推头行程为20cm;推头的运动需要实现推程夹紧、间歇夹紧和回程松夹三个阶段..我们组经过讨论和查阅工具书;分别选出了下面三种不同的间歇运动机构作为推头的方案: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考虑到方案三最方便绘图和分析运动参数;我们选择了方案三..2、冲头冲头是做直线往返运动的;相对简单..我们小组要求的冲头推程也是20cm..提出的三种方案分别如下图所示: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D 冲头的方案的选择则是由是老师指定的十、尺寸设计与计算下面是我们小组设计的机构的示意图:G我们首先确定凸轮的尺寸;由于要求推头的行程为20cm;凸轮的半径需要大于10cm 小于20cm;因此我们取凸轮的半径GK=15cm ;令杆FK=20cm;以G 点向右水平距离为25cm 的地方为圆心;FK 为半径作圆弧;得到凸轮的实迹轮廓线..令滚子直径为1cm;最终的得到凸轮轮廓..为保证能够在A1纸上能够以合适的尺寸画出机构运动简图..我们先将确定好的凸轮画在了A1的左下角;以此为基础来确定其余尺寸..为了能画出冲头在最高位置时候的机构图;我们将推杆向下偏移了7cm;取N 到推头Z 杆长为21cm..由总体剩余尺寸确定FM 长12cm..我们先取冲头的杆长为21cm;然后由物品的位置和要求的冲头的行程20cm 反推出杆的两个极限位置..结合冲头的机构方案;选取在两个极限位置中间点的水平距离为70cm 的地方;为A 点..先取滑块C 的转动半径为5cm..在同一水平线上找到B 点;使得C 的轨迹圆和A 点与D 点两极限位置的连线相切..杆AD 长超过72cm 便可.设计传动为齿轮传动;B 和G 点为m=1;d=20cm 的齿轮;BG 中点E 为主动件;刚好也可用相同大小的齿轮..滑块长为2cm;宽为1cm..以上;便可确定出整个机构各部件的位置和尺寸..A B C HD E F K M N L十一、运动曲线我们首先用几何方法算出了推头和冲头的行程的表达式;再用弦线法求速度和加速度;利用MATLAB编程程序见附录对运动参数进行分析;得出速度和加速度曲线..为得到了较为精确的曲线;每隔1°取一个值..得到曲线如下:十二、运动循环图推头推程停歇回程分配轴转角0~73.74°73.74°~179.97°179.97°~360°冲头推程回程分配轴转角180°~343.74°-16.26°~180°十三、结果讨论根据上述分析计算;我们得出了能够满足客观生产要求的机构及其相关尺寸..从得出的位移图线、速度图线以及加速度图线曲线来看;冲头运动较为平缓;没有急回;加速度较小;因此工作效率不高..为了能够达到配合;在处于推头最大回程的时候;压头不能在最大回程位置..也许这样不是十分合适;但从功能上来讲是没有影响的..十四、课程设计总结经过五天的课程设计;让我将这一学期的机械原理相关知识在脑海里进行了一遍梳理..使我加深了认识和理解;初步了解了如和将它用于解决实际问题..期间还用到了CAD、MATLAB、工图以及数值分析相关的知识;让我深切的体会到了各学科的之间的关联性;使各学科在我眼里不再是单独的个体;而是互相交错连接的一个整体..在具体过程中;从设计到分析;从计算到绘图;让我明白了清晰的头脑、严谨的态度和整体的布局对于一个设计人员的重要性..绘图需要严谨和不厌其烦的细心;任何细节都不能随意;要有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一种精神..在开始设计的时候;我翻看了一些在图书馆借阅的相关书籍;借此得出需要的机构;很好的锻炼了自己自主学习的能力..在后面的尺寸设计和参数计算中;不但考验了自己的计算能力;还提高了对相关软件的熟悉程度和使用能力..在最后的绘图过程中;也再次锻炼并提高了自己手工绘图的能力..在计算尺寸的过程中;也出现过一些问题;但经过组内成员的集思广益;也都得到了很好的解决..这也让我切实感受到了团队相对于个人的优势..做完了这个课程后;我也发现自己对以前学的知识点有了更好的理解..知识来自于实践;只有运用在实践上才能更好地被大脑理解;所以这门实践课是很有必要开设的;每个人也都需要去认真做的才能有所裨益..也感谢老师的指导;让我学会了更多东西..十五、参考书目机械原理教程;申永胜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北京:1999.8机械原理与设计;马履中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9.1机械设计手册机构部分;机械工业出版社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书;罗洪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1986 机械原理与设计;陆凤仪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2002.6十六、指导老师评语:签字_________________成绩评定_____________附录一Phis=2acosd15.^2+25.^2-20.^2/21525;Phi=0:1:360;for i=1:lengthPhi;if 180-Phis/2<Phii & Phii<180+Phis/2Stuii=20;elsebi=30cosd180-Phii;c=15.^2-20.^2;Deltai=bi.^2-4c;xi=bi+sqrtDeltai/2;Stuii=xi-5;endAlpha=atand7;Scongi=10-350sindAlpha-Phii/sqrt1250+5cosdAlpha-Phii;endfigureplotPhi;Stui;xlabel'推程运动角Φ/°';ylabel'推头推程S/cm';title'推头运动曲线';axis0 360 0 22;setgca; 'XTick';0:30:360;figureplotPhi;Scong;xlabel'推程运动角Φ/°';ylabel'冲头推程S/cm';title'冲头运动曲线';axis0 360 0 22;setgca; 'XTick';0:30:360;for i=1:lengthPhi-1;Vcongi=Scongi+1-Scongi/Phii+1-Phii;Vtui361=Vtui1;Vcong361=Vcong1;endfigureplotPhi;Vtui;xlabel'推程运动角Φ/°';ylabel'推头速度v/cm/s';title'推头速度曲线';setgca; 'XTick';0:30:360;figureplotPhi;Vcong;xlabel'推程运动角Φ/°';ylabel'冲头速度v/cm/s';title'冲头速度曲线';setgca; 'XTick';0:30:360;for i=1:lengthPhi-1;Acongi=Vcongi+1-Vcongi/Phii+1-Phii;Atui361=Atui1;Acong361=Acong1;endfigureplotPhi;Atui;xlabel'推程运动角Φ/°';ylabel'推头加速度a/cm/s^2';title'推头加速度曲线';setgca; 'XTick';0:30:360;figureplotPhi;Acong;xlabel'推程运动角Φ/°';ylabel'冲头加速度a/cm/s^2';title'冲头加速度曲线';setgca; 'XTick';0:30:360;。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一、已知条件,内容要求 (2)1.已知条件 (2)2.内容要求 (2)二、解题分析 (3)1.矢量图与方程 (3)2.数据表格 (4)3.曲线比较 (8)4.误差分析 (12)5.程序设计及说明 (13)三、内容要求 (16)一 、已知条件,内容要求1.已知条件(1)机构运动简图、(2)机构尺寸mm l mm l mm b mm a 100,550,520,27043====(3)刨头行程和曲柄转速(4)刨头的切削阻力工作行程始终为1000(N );空程为0。

2.内容要求(1)推导出刨头)(a a ),(v v ),(x x E E E E E E 111ϕϕϕ===的数学表达式; (2)推导曲柄所加平衡力矩)(111ϕM M =的数学表达式;(3)打印出11103600M a ,v ,x ~E E E 和变化时的每由︒︒ϕ的数值,并绘出相应 曲线;(4)利用ADAMS 建立该机构的虚拟样机,并测量E E E x ,v ,a 和 1M ; (5)打印计算程序及其说明。

二、 解题分析1.矢量图与方程(1)闭合矢量图,矢量方程BC l l a=+143l l s b E +=+(2)位移方程组113cos cos θθl l BC - 113sin sin θθl a l BC -- e s l l -+4433cos cos θθ b l l -+4433sin sin θθ(3)速度方程组。

(对位移方程组关于时间t 求导) 111333sin sin cos θωωθθl l v BC B +- 111333cos cos sin θωωθθl l v BC B ++ e v l l ---444333sin sin ωθωθ 444333cos cos ωθωθl l +(4)加速度方程组。

(对速度方程组关于时间t 求导) 12113233333333cos cos sin sin sin cos θωθωωθθαθαθl l v v w l BC B B BC B +---- 12113233333333sin sin cos cos cos sin θωθωωθθαθαθl l v v w l BC B B BC B +-+++ 42443233444333cos cos sin sin θωθωααθαθl l l l E ----- 42443233444333sin sin cos cos θωθωαθαθl l l l ---(5)力矩)(111ϕM M =。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

武汉工程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说明书课题名称:缝纫机导针及紧线机构专业班级:2012级过控三班小组成员:王孝生1203020322彭杨1203020317唐烺乾1203020327指导教师:何毅斌课题工作时间:2014.6.16至2014.4.26目录摘要我们这次设计运用解析法建立了所设计的五杆机构的运动特效数学模型,利用Matlab运动仿真求出各铰接点和杆件的运动变化情况。

然后基于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运动仿真,绘出相应铰接点运动特性曲线,并将用解析法基于Matlab环境下运行的结果与Visual Basic程序设计仿真运动值进行比较。

进而对此次设计的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另外,基于Visual Basic在进行三维实体模型设计的局限性,我们还运用Solidworks对机构进行了三维实体模型设计,并进行了仿真运动。

由于时间有限,设计中仅运用onCosmosmoti对机构进行了仿真运动及动画制作,而为对机构中各零件进行轨迹跟踪,以及对零件的速度、加速度进行分析。

关键字:齿轮连杆机构,解析算法,Visual BasicAbstract: hinge point motion curve, and the analytic method is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running under Matlab environment with the Visual Basic programming simulation exercise values. And thus the feasibility of the design were verified. In addition, the Visual Basic-based three-dimensional solid model during the design limitations, we use Solidworks for the institution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solid model design and simulation exercise. Due to time constraints, we only use Cosmosmotion simulationexercise for institutions andanimation, but not in all parts of the body trajectory tracking, as well as parts of thevelocity, acceleration, force, reaction force, torque and finite elementanalysis.Key words:Gear linkage;Parsing algorithm:Visual Basic第一章前言1.1.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使学生较全面、系统巩固和加深机械原理课程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确定机械运动方案,分析和设计机械的能力”及“开发创新能力”的一种手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工程大学机械原理课程设计任务书、说明书课题名称:电动洗杯机专业班级:10级机电02班学生学号:学生姓名:彭旋、孙刚、高阳学生成绩:指导教师:何毅兵课题工作时间:9月3日至9月14日武汉工程大学目录1、课程设计任务书 (6)1.1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 (6)1.2所选机构的运动分析与设计 (7)2、机构选型与机构评价 (9)3、洗杯机的构件及原始数据 (10)4、小结 (15)5、运动分析 (17)6、参考文献 (18)7、心得体会 (20)前言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高等工业学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与设计的训练,是本课程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是培养学生机械运动方案设计、创新设计以及应用计算机对工程实际中各种机构进行分析和设计能力的一门课程。

其基本目的在于:(1)进一步加深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独立解决有关本课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使学生对于机械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设计有一较完整的概念。

(3)使学生得到拟定运动方案的训练,并具有初步设计选型与组合以及确定传动方案的能力。

(4)通过课程设计,进一步提高学生运算、绘图、表达、运用计算机和查阅技术资料的能力。

(5)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机械原理课程设计的任务是对机械的主体机构(连杆机构、飞轮机构凸轮机构)进行设计和运动分析、动态静力分析,并根据给定机器的工作要求,在此基础上设计凸轮;或对各机构进行运动分析。

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掌握机械系统运动方案设计能力的技术基础课程,它是机械原理课程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

其目的是以机械原理课程的学习为基础,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具体机械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悉机械系统设计的步骤及方法,其中包括选型、运动方案的确定、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整体设计等,并进一步提高计算、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以及查阅和使用文献的综合能力。

的学习为基础,进一步巩固和加深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与本课程有关的具体机械所涉及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熟悉机械系统设计的步骤及方法,其中包括选型、运动方案的确定、运动学和动力学的分析和整体设计等,并进一步提高计算、分析,计算机辅助设计、绘图以及查阅和使用文献的综合能力。

摘要该设计为电动式自动洗杯机,其用途在于清洗杯子的底部和内壁。

该设计主要用于清洗直筒式各种材质的杯子(底部口径4cm—8cm,深度为10cm—20cm)。

设计采用电机驱动、手持清洗,结构简单、清洗方便。

主要适用于家庭、酒吧、饭店等场所。

关键词:电动洗杯机半径可调内壁清洗。

AbstractThe design for automatic electric cup washing machine, its purpose is to clean the bottom of the cup and the inner wall. The design is mainly used for cleaning the straight tube of various materials ( 4cm, 8cm cup bottom diameter, depth of 10cm - 20cm ).Design driven by the motor, a hand-held cleaning,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cleaning. Mainly applicable to the family, bars, restaurants and other places.Key words: electric cup washing machine radius adjustable inner wall cleaning.第一章课题设计任务书1.1 工作原理及工艺动作过程由于杯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广泛,但长时间的使用容易在杯子底部留下水垢,需要清洗。

普通的浅底杯清洗比较轻松,但深筒杯清洗就比较吃力,而且很难将底部和内壁清洗干净。

考虑到这点,开始选择机械原理课程设计题目时,经过本小组成员的讨论,我们确定了课程设计的题目是电动洗杯机。

我们最初的构想来自生活中的雨伞,通过观察雨伞的自由收缩,我们决定设计一个可以适应杯子的电动洗杯机。

电动洗杯机采用曲柄滑块机构进行设计(简图如前页所示),通过调节滑块的位置的来改变海绵刷张开的半径,以此来适应杯子的大小,然后固定滑块,打开电机电源,电机轴旋转带动毛刷旋转,从而达到清洗杯子内壁和杯底的目的。

1.2所选机构的运动分析与设计1.2.1 对心曲柄滑块机构运动分析由图可得任意时刻滑块运行距离: 且所以所以且所以滑块 板上附海绵图1.1.1 电动洗杯机简略主视图调节滑块位置 改变海绵刷张开 半径,与杯子适应 固定滑块 打开电源开关 联动主轴 长杆所以有滑块运行距离:滑块速度V为:滑块加速度为:1.2.2 电动机的选择电动机的转速r=720/min1.2.3 机构自由度(the degree of freedom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al Formula of a Mechanism :F=3N—2Pl—Ph.那么,我们设计的曲柄滑块机构的自由度为:F=3N—2Pl—Ph=3⨯3—42⨯=1第二章机构选型与机构评价3.1 机构选择曲柄滑块机构3.2性能评价123、传送较好,运动平稳。

4、安全可靠,使用寿命长。

第三章洗杯机的构件和原始数据2.1 各部分零件及尺寸2.1.1 主轴如图3-1所示,此零件为洗碗机的主轴,其尺寸为Φ10×250mm。

该主轴与电机连接,随着电机主轴的转动而电动毛刷转动。

图4-1-1 轴如图3-2所示,此图为洗碗机的上滑块,它呈工字型结构,主轴穿过中间的圆孔,使它可以沿主轴上下滑动,它两侧的圆孔与圆柱销相连,与连杆连接。

其中间圆孔Φ=10mm,它两侧的圆孔Φ=4mm。

2.1.3 底部固定块如图3-3所示,此零件为洗碗机的底部固定块,它呈工字型,与上滑块的尺寸相适应,主轴穿过其底部圆孔固定,让底部固定块可以随着主轴转动,其圆孔Φ=10mm,两侧的圆孔直径为Φ=4mm。

图4-1-2 上滑块图4-1-3 底部固定块2-1-4 长杆如图3-4所示,此零件为方形连杆,其上端与上滑块相连,最下端与半圆柱转子相连接固定,中间圆孔与短杆相连接,三个圆孔的直径为4mm,长连杆的长度为160mm,上两孔的间距为130mm,下两孔的间距为30mm。

图4-1-4 长连杆2-1-5短连杆如图3-5所示,此零件为洗杯机的短连杆,其左端与底部固定块用圆柱销相连接,其右端与长连杆的中间圆孔用圆柱销相连接,两端都可以在平面内绕圆柱销转动,圆孔的直径为4mm与圆柱销相配合。

短杆的长度为100mm。

图4-1-5 短连杆2-1-6海绵刷如图3-6所示,此零件为洗碗机的转子,该转子与长连杆通过圆柱销连接固定。

该转子的外表面附有弹性海绵,当转子随主轴转动时,海绵与杯子内壁摩擦从而清洗杯子,该转子的直径为80mm,高度为100mm。

图4-1-6 海绵刷2-1-7 销如图3-7所示,此零件为洗碗机的圆柱销,用于洗碗机的各种连接固定,其尺寸直径为Φ=4mm。

2-1-8 3维装配图如图3-8所示,该图是各零件装配后的3维图片,主轴与电动机相连接固定,电动机转动带动洗杯机的转动,其中上滑块沿主轴上下滑动可以调节海绵刷的直径,从而适应杯子。

图4-1-7 销图4-1-8 3维装配图第四章小结Solidworks功能强大,组件繁多。

功能强大、易学易用和技术创新是SolidWorks 的三大特点,使得SolidWorks 成为领先的、主流的三维CAD解决方案。

SolidWorks 能够提供不同的设计方案、减少设计过程中的错误以及提高产品质量。

SolidWorks 不仅提供如此强大的功能,同时对每个工程师和设计者来说,操作简单方便、易学易用。

用solidworks绘零件图非常方便,用起来比proe简单多了,在使用solidworks画图应注意一些问题:绘制草图的最佳步骤应该是:绘制草图形状,其次确定草图各元素间的几何关系、位置关系和定位尺寸,最后标注草图的形状尺寸; 绘制垂直或平行线:保持一条直线处于选择状态,使用直线绘制工具,通过观察系统的推理线可以绘制与被选直线平行或垂直的线段; 判断欠定义元素:草图元素很多时,如果不清楚那些元素欠定义,可以拖动蓝色的元素判断该元素需要标注的尺寸或其他几何关系。

零件图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为只有把各个零件设计好,后续操作才能进行下去。

装配体操作起来其实很简单,各个零件之间的配合关系在装配之前就要在脑袋里想好,这样才能一次装配成功。

面与面的配合,轴与孔的配合,齿轮与齿轮的配合,这些都是基本配合。

这些配合操作也是我们必须掌握的。

在SolidWorks 中,当生成新零件时,你可以直接参考其他零件并保持这种参考关系。

在装配的环境里,可以方便地设计和修改零部件。

对于超过一万个零部件的大型装配体,SolidWorks 的性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SolidWorks 可以动态地查看装配体的所有运动,并且可以对运动的零部件进行动态的干涉检查和间隙检测。

用智能零件技术自动完成重复设计。

智能零件技术是一种崭新的技术,用来完成诸如将一个标准的螺栓装入螺孔中,而同时按照正确的顺序完成垫片和螺母的装配。

镜像部件是SolidWorks 技术的巨大突破。

镜像部件能产生基于已有零部件(包括具有派生关系或与其他零件具有关联关系的零件)的新的零部件。

SolidWorks 用捕捉配合的智能化装配技术,来加快装配体的总体装配。

智能化装配技术能够自动地捕捉并定义装配关系。

在学习和使用solidworks 画零件图和装配图,然后制作动画的过程中学到了很多的有用的东西。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只有尝试了才能将solidworks 用好,才能将自己的设计做好。

第五章运动分析图5-1主轴旋转角速度图5-2滑块上下滑动时的幅值图5-3毛刷旋转角速度图5-1毛刷旋转角速度第五章参考文献1.《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沈乃勋等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 1998年。

2.《机械原理与设计课程设计》王三民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公开出版2005年。

3.《机械原理》(第七版)郑文纬吴克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公开出版2010年。

4.《Visual Basic 6.0入门与提高》王钦编着人民邮电出版社公开出版2002年。

5.《Visual Basic程序设计》王汉新编着科学出版社公开出版 2002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