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血液制品行业分析报告
2022年行业分析报告血液制品发展制约因素分析:基础薄弱起步晚
血液制品发展制约因素分析:基础薄弱起步晚血液制品属于生物制品,是以健康人血液为原料,通过采纳生物工程技术或分别纯化技术制备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一类特别制品,是珍贵的人源性生物类药品。
在医疗急救(如创伤失血、烧伤等)、战伤抢救以及某些特定疾病(如血友病等)的预防和治疗上,有着不行替代的作用。
血液制品主要包括人血白蛋白、各类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特别蛋白及因子、纤维蛋白黏合剂等五大类。
血液制品产业学问密集,技术含量高,工艺及质量标准高,多学科高度综合和相互交叉渗透,所需投入高,具有高风险的特性。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血液制品产业的进展,特殊是国家发改委准时依据市场供求状况,调整产品价格,为维护血液制品价值的合理性、市场供应秩序以及保障临床用药平安发挥了乐观的作用。
然而,由于我国血液制品德业起步较晚,规模有限,目前仍面临着很多制约进展的困难。
对此,业内人士应仔细讨论,并不断加以解决。
基础薄弱起步晚我国的血液制品德业于上世纪80年月中期渐成规模。
但当时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大多为国有事业单位,体制僵化,科研生产资金短缺,在肯定程度上限制了行业的进展。
国内的血液制品企业由于投资不足,刚起步时存在着设施及工艺相对简陋等问题。
从上世纪90年月起,为防止血液制品传播肝炎、艾滋病,我国有关部门不断吸取发达国家的监管阅历,渐渐加强了对血液制品德业的质量监管。
在此期间,生产企业不断投入大量资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更新、升级工艺,并建立起严格的质量保证体系。
可以说,近二十年来血液制品企业始终处于高投入状态。
上世纪80年月中期是我国血液制品量产初期,应用的是比较原始的盐析法工艺;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快国家又引进了利凡诺工艺。
完成此项改造,平均每个企业需投入2000万元左右的人民币,在当时企业规模普遍偏小的状况下,此项技改资金几乎完全靠股东的再投资。
在血液制品生产中,我国相关主管部门在1995年正式行文,要求在当年年底前停用全部使用旧工艺生产的血液制品的文号,几乎全部企业都相继在上世纪90年月中期根据GMP要求对厂房设施进行了大改造,每家企业仅这一项改造就需投资约5000万元人民币。
血液制品项目年终总结报告
血液制品项目年终总结报告一、血液制品宏观环境分析二、2018年度经营情况总结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四、2019主要经营目标五、重点工作安排六、总结及展望尊敬的xxx集团领导:近年来,公司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统筹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推进开放内涵式发展,加快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建设行业领先标杆。
初步统计,2018年xxx集团实现营业收入12149.06万元,同比增长9.57%。
其中,主营业业务血液制品生产及销售收入为11022.35万元,占营业总收入的90.73%。
一、血液制品宏观环境分析(一)中国制造2025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紧扣高质量发展要求,聚焦振兴实体经济、强化创新发展等系列重大决策部署,采取多项举措,用创新的思维、务实的作风、改革的办法,切实把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落得更准、抓得更细、压得更实,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发展的新成果。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
面向未来,我国正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进创新,加强前沿科技布局,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创新,正在开启中国经济永续发展的新未来。
推动高质量发展,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经济工作,要坚定不移地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指导经济实践,牢牢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变化这个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努力实现“四个转变”。
(二)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按照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理念,遵循能源资源消耗最低化、生态环境影响最小化、可再生率最大化原则,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开展绿色设计示范试点,以点带面,加快开发具有无害化、节能、环保、低耗、高可靠性、长寿命和易回收等特性的绿色产品。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积极推进绿色产品第三方评价和认证,发布工业绿色产品目录,引导绿色生产,促进绿色消费。
2021年血液制品行业跟踪报告
短期预测:采浆量影响显现,白蛋白或面临重新洗牌疫情对国内采浆及批签发量影响已显现2020年新冠疫情将成为影响血液制品价格的重要因素之一。
由于血液制品价格市场化程度较高,价格波动幅度以及波动时点与供需关系密不可分。
供给端来看,全年采浆量、原料血浆至成品的传导周期、疫情前库存状况、个别品种的进口都会影响供给量。
新冠疫情前,血液制品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
2017年下半年“两票制”公布,血液制品行业进入清理库存的阶段。
政策出台后,中间商加价环节被剔除,各品种血液制品中标价回归本身价值。
同时,渠道商大量甩货,造成市场供给短期过剩,2018年血液制品价格应声下跌。
经历了2018-2019年的去库存过程,2020年新冠疫情前厂家库存已清理完毕,供需回到紧平衡状态。
由于供给量收缩,血液制品价格也略有回升。
各品种血液制品的中标价可以体现此次周期变化。
随着供需逐步恢复平衡,血液制品价格逐渐稳定并呈现回升趋势。
以人血白蛋白为例,2017年平均中标价为412元/瓶(10g),受政策及甩货双重影响,2018年平均中标价降至360元/瓶(10g),降幅达到12.6%。
2019年人血白蛋白去库存进程完成,市场供给不再过剩,平均中标价回升至约400元/瓶(10g)。
绝大多数品种的中标价格变化与人血白蛋白相同,中标价呈现下滑后回升的态势,标志着各品种去库存过程陆续完成,行业供需进入紧平衡的新阶段。
图表1:2017-2020年国内人血白蛋白平均中标价(元人民币/瓶)资料来源:万得,图表2:2016-2020年国内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平均中标价(元人民币/瓶)资料来源:万得,新冠疫情拖累2020年采浆量。
2020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大量行业造成了冲击,血液制品行业也不例外。
以血液制品产业链为轴,首先受到影响的是采浆活动。
2020年1月-3月,因居家隔离政策,全国单采血浆站作为聚集性公共场所被迫休业,全国第一季度采浆几乎停滞。
自3月开始,各单采血浆站逐步恢复营业,但献浆意愿受到惯性影响,采浆量继续承压。
我国血液制品产业的历史变迁与展望
我国血液制品产业的历史变迁与展望第一节血液制品与输血医学一、血液制品的定义与起源血液制品是国内的习惯叫法,是从人血浆中分离制备的有明确临床应用意义的血浆蛋白制品的总称;国外称之为血浆衍生物。
血液是由血细胞成分和血浆两大部分组成;血细胞成分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3类,而血浆则包括了200多种各具特有生物学功能的血浆蛋白质成分。
因此,把各种血浆蛋白质成分一一分离出来,经纯化加工成适合临床治疗用的血液制品用于临床,是成分输血、血液综合利用的重要内容和替代选择,是现代医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血液制品是从输血医学起源并发展起来的一门崭新的学科和产业,属于生物制品概念范畴,传统的血液制品是从血液中提取血浆蛋白或因子浓缩物,是宝贵的人源性生物类药品,对许多疾病有着不可替代的防治作用,目前尚没有合适的、真正的人工替代品(基因产品不成熟及其他代用品的临床副作用、缺陷而不能真正替代血液制品)。
而近年来生物制品(包含血液制品)的内涵及外延扩大,突破了原来传统的范畴,涉及疫苗、基因工程或转基因药物、工程抗体类药物领域。
血液制品是医药产业的独立板块,与一般化学合成药物、天然药物等不同,血液制品隶属高投入、高科技含量、高技术门槛、高风险密集的生物产业,不仅代表着未来医药行业的发展趋势,而且关乎国计民生安全,属于战略性资源。
随着国内医学进步与实践水平的提高,血液制品的临床使用量和适应证不断扩大,其已经与重症抢救、疑难精尖手术、新生儿优育及接种、器官移植及重要传染病防治等密切相关。
二、输血医学的发展输血医学诞生有数百年历史,而正是其历史长卷中的动物血输注、人类同种血输注、ABO血型的发现、抗凝技术、热原发现、无菌处理、安全检测、血浆分离及冻干、病毒灭活、储存等技术(表1)的诞生成为血液制品产业起源的催化剂和必要条件,成为其发展史上的重要拐点,从而揭开近代安全输血治疗的序幕和西方医学蓬勃发展的新篇章。
血液制品也因社会及医学的进步逐渐成为输血治疗的重要演变方向和替代选择,血液制品的临床应用在现代输血医学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为输血医学在现代医学中占有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起了重要作用。
2023年血液制品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血液制品行业市场调研报告血液制品是一种由血浆或血细胞分离出的制剂,其主要用于治疗血液疾病和缺乏某些血液成分的病人。
血液制品行业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市场,伴随着人口老龄化和疾病负担的增加,血液制品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本报告将探讨血液制品行业的市场状况以及市场前景。
一、血液制品行业的市场状况1.市场规模目前,全球血液制品市场约为2000亿美元。
其中,美国市场占据了整个市场的近40%。
亚太地区的市场规模较小,占据了全部市场的20%。
随着亚太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的严重性,预计市场规模将在未来几年内迅速扩大。
2.竞争格局全球血液制品市场中,大型制药公司占据了市场的大部分份额。
其中,美国药厂Baxter、美国老托身(CSL Behring)、法国赛诺菲(Sanofi)、瑞士诺华(Novartis)等制药公司是全球血液制品市场的主要竞争者。
3.供给与需求血液制品是一种生命必需品,对人类健康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随着世界人口老龄化的加重,治疗各种血液疾病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
同时,世界各地的传染性疾病和疫情也进一步推动了血液制品的需求量。
然而,全球范围内,由于血液制品的生产成本高昂以及技术壁垒的限制,供给的局限性使得血液制品价格高企。
二. 血液制品行业的市场前景1. 人口老龄化的促进作用人口老龄化是全球共同的挑战,这也是血液制品市场在未来最重要的驱动力之一。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各种血液疾病的患病率也会随之增加,因此,血液制品的需求量也将逐年上升。
2. 科技创新的带动作用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将不断涌现更加先进的血液制品,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更好、更快、更便捷的医疗服务的需求。
尤其是通过基因技术制备的血液制品,将会推动血液制品市场的发展。
3. 传染性疾病的爆发眼下全球正在遭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响,而各种传染性疾病的爆发,也是血液制品市场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例如2002年,SARS疫情爆发期间,全球范围内均出现了医疗机构之间的交叉感染,以及卫生资源短缺等问题,为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爆发和预防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补血类产品市场分析调查总结报告
补血类产品市场分析调查总结报告一、引言补血类产品是指具有补血作用的保健品或药物,针对贫血、营养不良等问题提供帮助。
本报告旨在对补血类产品市场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了解市场需求、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为相关企业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二、市场规模据统计,补血类产品市场规模近年来逐渐增长。
贫血、压力过大、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导致的健康问题逐渐受到人们关注,促使了补血类产品的需求增加。
另外,女性群体中贫血的发生率较高,所以女性是补血类产品的主要消费群体之一。
三、市场需求分析1. 市场消费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于健康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高。
补血类产品因其有效改善贫血症状的特点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同时,女性消费者也对补血类产品有较高的需求,尤其是在经期或产后恢复期间。
2. 市场刚性需求补血类产品在一些特殊人群中具有刚性需求,如贫血患者、孕妇和产妇等。
这些人群需要更多的补充铁、维生素和矿物质等营养物质以保持身体健康。
同时,一些慢性疾病患者也需要补充血红蛋白和血小板等物质提升免疫力。
四、市场竞争分析1. 竞争格局目前,补血类产品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保健品和药品两个主要类别。
保健品市场主要包括多种营养补充剂、保健食品等,药品市场则以处方药和非处方药为主。
保健品市场具有较大的灵活性和市场空间,但药品市场获得药监部门的认证和推荐,更容易获得消费者的信任。
2. 竞争因素补血类产品市场的竞争因素主要包括价格、品质和渠道运营。
价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但品质和效果同样重要。
同时,渠道的覆盖和宣传推广也会直接影响产品的销售情况。
五、市场发展趋势1. 多元化需求随着市场的发展,补血类产品需求日益多元化。
消费者对于产品的品质、功效和安全性有更高的要求。
因此,未来补血类产品发展趋势将更加注重科研创新,推出更安全、有效的产品满足消费者需求。
2. 健康养生潮流健康养生已经成为当前的潮流趋势。
补血类产品市场将更加关注健康、天然、绿色的产品,推动整个行业向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
中国生物制品行业发展回顾及中国生物制品行业业绩表现分析
中国生物制品行业发展回顾及中国生物制品行业业绩表现分析一、2018年中国生物制品行业总体发展情况截止到2018年12月28日,2018年中国生物制品行业上市公司总市值排名前十的企业有:智飞生物、复星医药、上海莱士、华兰生物、长春高新、沃森生物、通化东宝、康泰生物、天坛生物、双鹭药业。
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中国生物制品行业上市公司总市值排行榜主要统计了36家沪深上市企业的市值排名,市值超过百亿元的有13家。
其中,2018年中国生物制品行业上市公司总市值居第一的是来自重庆市的智飞生物,市值达620.16亿元。
复星医药市值居第二,市值为596.42亿元。
上海莱士市值居第三,市值为398.47亿元,与市值排名第二的企业相差197.96亿元。
2018年1-12月,我国生物制品批签发量总计6.1亿(瓶、支、盒)。
其中12月份的生物制品批签发量为4378.89万(瓶、支、盒),环比增长4.76%。
2018年1-12月生物制品中的主要类别-疫苗占比为79.95%,血液制品和诊断试剂的批签发占比分别为18.73%和1.3%。
目前中检所仍是主要的签发机构,上一年的签发量达到5.4亿(瓶、支、盒),从前12个月地方所的批签发量来看,北京所、上海所和四川所的批签发量均超过1000万瓶;甘肃所最少,仅为41.5万瓶。
二、2018年12月中国生物制品总体签发情况2018年12月我国生物制品行业总体签发量中,疫苗的批签发量合计3861.3万(瓶、支),占到生物制品总签发量的88.18%;血液制品批签发合计466.53万瓶,占比10.65%;血源筛查用体外诊断试剂的批签发量为51.02万盒,占比1.17%。
2018年12月我国一类疫苗签发量占比71.21%,二类疫苗的签发量占比位28.79%。
2018年12月血液制品白蛋白类签发量为286.68万瓶,占比61.45%,其次是免疫球蛋白类,签发量为162.45万瓶,占比34.82%;凝血因子类血液制品的签发量占比为3.73%。
中国静丙行业发展背景、批签发量、价格及生产企业分析
中国静丙行业发展背景、批签发量、价格及生产企业分析血制品是指由健康人或特异性免疫人群的血浆中分离、提纯或运用DNA重组技术制成的血浆蛋白组分,主要用于疾病诊断、治疗和被动免疫预防。
血制品适应症广泛,在多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大手术、创伤补充血容量、免疫缺陷病、自身免疫病、血友病等。
我国市场上大规模生产使用的血制品主要有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
2019年我国血制品行业市场规模约为235亿元。
2010-2017年之间,我国血液制品行业的复合增长率为13%,而2017至2018年,行业增速为7%。
我国血液制品中,产品占比最高的为人血白蛋白。
从2019年的批签发数据中可以看出,人血白蛋白数量占比为64.27%,第二的静丙占比为16.87%。
白蛋白与静丙为我国血液制品中最大的两个品类,其中静丙相较于白蛋白占比仍有较大差距。
静丙,药名全称为静脉注射用人免疫球蛋白(PH4),别名为冻干低PH静脉注射用人血丙种球蛋白,是人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免疫球蛋白,从大量健康人群混合血浆(原料血浆)中浓缩分离而成,其主要成分为免疫球蛋白(IgG)。
静注人免疫球蛋白含有广谱抗体,具有免疫增强和防治病毒性感染的作用,主要通过抗体补充和免疫调节对多种疾病起到治疗作用,适应症主要集中在免疫疾病和抗感染类等领域。
静丙自2007年开始的快速增长,最终推动了全球采浆量的快速提升。
从美国市场来看,免疫球蛋白类产品在整个血液制品行业的市占率最大,但仍然维持快速增长。
静丙在国际血液市场上仍然有望维持其核心驱动力的地位,带动国际血液制品行业的增长。
静丙含有广谱抗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的IgG抗体,具有免疫替代和免疫调节的双重治疗作用。
经静脉注射后,能迅速提高受者血液中的IgG水平,增强机体的抗感染能力和免疫调节功能。
新型冠状肺炎疫情爆发后,2020年至今累计确诊人数一直增长,截至2月12日,累计确诊患者为59885人。
全球及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
全球及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及竞争格局分析一、血液制品产业概述1、血液制品的定义及分类血液制品是从健康人血液、血浆或特异免疫人血浆中分离、提纯或由重组DNA技术制备的,用于治疗和预防的蛋白或细胞组分的统称。
当前大部分血制品原料从血浆蛋白中提取,而人体血液中血浆仅占比55%,血浆中又仅有7%为血浆蛋白。
根据血浆蛋白的成分构成,血制品又可大致分为白蛋白类、免疫球蛋白类和凝血因子类,其原料分别约在血浆蛋白中占比60%、15%和4%。
血液制品适应症2、血液制品生产流程在我国,用于生产血制品的原料血浆都是通过依法设立的单采血浆站进行采集。
单采血浆站由省级卫计委审批开设,由血制品企业负责管理,是血制品企业的独家资源。
单采血浆站必须使用单采血浆机械采集,分离血浆后将红细胞、血小板、白细胞输回体内,采集的血浆经过三次病毒检疫后即可投产。
血浆蛋白经过粗分离(低温乙醇法+离心/压滤工艺)和精纯化(层析技术)后,得到各种血制品。
国内血制品采用批签发制,每批产品在企业自检合格后,提交批签发申请,在药监局审批合格后才可上市销售。
血液制品生产流程二、血液制品行业发展相关政策我国在血液制品行业准入、原料血浆采集管理、生产经营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监管和限制措施,具有较高的政策壁垒。
鉴于血液制品的特殊性和极高安全性要求,国家强制要求血液制品的原料采集、检测、存储、运输、生产、销售等各环节都具有可回溯性的过程记录,实行全链条严格监管。
我国的监管部门对行业采取严格的监管手段,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措施,以保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血液制品行业发展相关政策相关报告: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3-2028年中国血液制品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三、血液制品行业产业链我国血液制品行业产业链上游包括血浆站与血站,中游指的是血液制品,包括白蛋白、凝血因子类与免疫球蛋白,下游包括医疗机构与第三方实验室等。
行业内历经几十年企业大量兼并、重组后,目前有血液制品批签发及终端销售的国内血液制品制造商仅30家左右,行业集中度较高。
2023年血液制品行业市场前景分析
2023年血液制品行业市场前景分析血液制品行业作为医药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市场前景正逐步得到提升。
随着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血液制品的需求量将持续增长。
下面针对血液制品行业的市场前景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和增长趋势血液制品是指用于治疗和预防血液病、免疫缺陷病和出血性疾病的制剂。
目前市场上主要的血液制品产品包括血浆制品、血小板制品、红细胞制品、凝血因子制品等。
根据统计,2019年全球血液制品市场规模约为2700亿美元,其中亚太地区成为最大的市场。
在中国,血液制品行业正在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预测,预计未来几年中国的血液制品市场规模将以每年15%左右的速度增长,到2023年将达到376亿元以上。
目前,国内的血液制品市场仍在向着高端化和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各类新型血液制品不断涌现,市场需求也在不断扩大。
二、市场竞争格局当前国内的血液制品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竞争格局,行业内的企业数量较多,市场份额相对集中。
国内几大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包括山东海曙、瑞德西韦、深圳圣达生物、沈阳三生等。
此外,国内还有一些中小型企业,虽然规模较小,但也有自身的市场优势。
随着市场的逐步扩大和需求的不断增加,血液制品行业的竞争也在不断加剧。
目前国际巨头也开始进军中国市场,加强了市场竞争。
因此,血液制品企业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能力和品牌影响力,通过提高产品质量、拓宽销售渠道等手段来抢占市场份额。
三、政策环境影响目前国家对于血液制品行业的管理和规范力度加强,通过政策支持和监管加强来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
对于血液制品的生产、销售等环节都有严格的质量控制要求和监管体系。
此外,随着国家医保政策的不断完善,血液制品的价格也在逐步调整。
对于血液制品行业来说,这也是一件好事,因为医保支付的价格水平与市场价格相接近,将大大增加血液制品的被使用和销售机会。
综上所述,随着国家医疗水平的不断提升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血液制品需求将持续增长。
补血类产品市场调查及分析总结
1、女性生理因素---婚孕后女性的生理特点,导致这部分人群易出现气血失衡,最直接表现为经血失调。尤其在10月至次年的1月,寒冷干燥的素是影响市场购买形成的主导因素。
2、女性爱美心理---女性贫血的外在表现为:脸色苍白无华,易出现色斑及黄褐斑。大大有损于女性的容颜,女性爱美人所皆知,30岁以上的中年妇女更加注重自身外在形象。
ﻫ
ﻫ三、产品、渠道、价格ﻫ 1、产品:A、谈补血类产品,我们不得不从对市场培育贡献最大的保健类产品说起。根据“健康网”06年做的一项调查研究,截止05年底补血类保健食品有据可查的品牌总数大约在600~700个,其中全国性品牌有:红桃开、血尔、太太口服液、朴血、朵而、美缘春等,代表品牌为红桃开、血尔;有一定影响力的区域性品牌则多达几十个,近年来较突出的有----女人缘(万基药业)、双盈补血浓缩液(广州同致堂)、血宝补血冲剂(天津达正堂)、红虹阿胶钙铁等,其中女人缘及红虹阿胶钙铁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两个品牌。除去上述“戴帽子”的产品外,其它更多的是些小厂生产的食字号产品,可以说是“鱼龙混杂、良莠不齐”。
补血类产品市场调查及分析总结
———————————————————————————————— 作者:
———————————————————————————————— 日期:
补血类产品市场调查及分析总结报告
一、市场概述ﻫ从市场的角度来看,补血类产品有一定的特殊性;首先,由于市场发展的渊源,补血产品是较早形成深度竞争格局的品类,由原来的“药健字号”一分为二后,一部份转为药准字的产品,一部份转为食健字号的产品;其次,成份工艺一直以来都是企业“吆喝”的重头戏,大体上可分三类-----化学制剂类,如号称以20世纪重大发现“卜啉铁”为原料的红桃开。以“药食同源”为原理的产品,如康福来的“血尔”。当然,以阿胶当归等中药材为君药的补血类产品一直以来都是消费者的首选,东阿阿胶是当然的“领导者”;其三,企业对产品卖点的提炼,促进消费群体细分的同时,也构成了补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年血液制品行业
分析报告
2017年5月
目录
一、血液制品及生产工艺 (4)
1、血液制品 (4)
(1)人血白蛋白 (4)
(2)免疫球蛋白 (5)
(3)凝血因子 (5)
2、血液制品生产工艺 (6)
二、血制品行业监管政策 (9)
1、血液制品进口受限 (9)
2、不再新设血液制生产企业 (10)
3、单采血浆站设立门槛高 (11)
4、血液制品价格政策 (12)
三、血液制品行业竞争格局 (13)
1、血液制品企业上市情况 (13)
2、血液制品企业浆站数量 (14)
3、血液制品企业产品格局 (16)
4、血液制品企业研发能力 (18)
四、重点上市公司简析 (19)
1、华兰生物:品种规格最全的血液制品企业 (19)
2、博雅生物:血浆综合利用率领先,着力进行浆站拓展 (20)
3、上海莱士:国内最大血液制品企业,龙头地位稳固 (21)
4、天坛生物:未来中生股份下唯一血液制品运作平台 (23)
5、ST生化:立足广东双林,积极发展血液制品业务 (24)
6、博晖创新:组分调拨顺利进行,血制品业务进入增速轨道 (25)
血液制品行业供不应求状况仍将持续。
近年来,血液制品始终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需求方面,在临床治疗中,血液制品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产品临床适用症状的增加、老龄人口数量的增长,国内血液制品的需求不断增长,加之新版医保目中血制品报销范围逆势大增,可以预计其未来临床需求只增不减。
供给方面,为了确保血液制品行业的安全性和标准化、规范化发展,国家对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实行总量控制,不再新批血液制品生产企业,对已有血液制品企业新设浆站也有严格限制,而这直接导致了血液制品行业浆源不足,2015年采浆量约为5,800吨,2016年采浆量约为7,100吨,而当前国内人血白蛋白的市场需要10,000-12,000吨才能满足;此外,限制进口也是造成我国血液制品短缺的因素之一。
总而言之,血液制品供需紧张的状态短时难以缓解。
量价齐升双驱动,行业前景向好。
从量上看,截至2016年12月31日,全国单采血浆站超过200家。
2016年采浆量约7,100吨,达到历史新高。
从价格上看,2015年5月,国家发改委会同国家卫计委、人社部等联合发布《关于印发推进药品价格改革意见的通知》,根据新政策,血液制品通过招标采购或谈判形成价格。
新价格政策在当前供不应求的市场环境下,为血液制品价格上涨打开空间。
量价齐升驱动下,2016年血制品上市公司业绩普遍增速喜人,预计行业前景将持续向好。
血液制品领域的发展趋势是强者恒强,已经具有较多浆站资源和产品批件的企业将有机会攫取更多市场份额和盈利机会,并购整合一
些经营发展困难或是不具有新设浆站资质的小企业。
就血液制品中小企业而言,血浆综合利用率相对偏低,估值偏高。
一、血液制品及生产工艺
1、血液制品
血液制品是指从人体血浆中分离提取的各种人血浆蛋白制品。
人体血液分为血浆、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四部分,其中血浆仅占50%,而血浆又分为水、糖类电解质和蛋白质,其中蛋白质仅占7%。
血液制品则是从这7%的蛋白质中分离提纯而出的,主要包括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凝血因子和其他蛋白成分。
(1)人血白蛋白
人血白蛋白的主要作用为增加血容量和维持血浆胶体渗透压,适应症包括:①失血创伤、烧伤引起的休克;②脑水肿及损伤引起的烦压升高;③肝硬化及肾病引起的水肿或腹水;④低蛋白血症的防治;
⑤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⑥用于心肺分流术、烧伤的辅助治疗、血液透析的辅助治疗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