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肢运动的综合分析-白城师范学院
上肢运动实验报告结论(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上肢运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上肢运动不仅可以增强上肢肌肉力量,提高身体协调性,还能预防颈椎、肩周等疾病。
为了探究上肢运动对身体健康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上肢运动实验。
二、实验方法1. 实验对象:选取30名身体健康、无运动习惯的成年人作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2. 实验内容:实验组进行为期一个月的上肢运动训练,包括哑铃举重、俯卧撑、拉力器等;对照组进行一般生活活动。
3. 实验步骤:(1)测试实验对象初始的上肢肌肉力量、肩关节活动范围、颈椎活动范围等指标;(2)实验组进行上肢运动训练,对照组进行一般生活活动;(3)一个月后,再次测试实验对象的上肢肌肉力量、肩关节活动范围、颈椎活动范围等指标;(4)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三、实验结果1. 实验组上肢肌肉力量较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2. 实验组肩关节活动范围较对照组明显增大(P<0.05);3. 实验组颈椎活动范围较对照组有所改善(P<0.05);4. 实验组在运动过程中,无明显不良反应。
四、结论1. 上肢运动可以有效提高上肢肌肉力量,增强肩关节活动范围和颈椎活动范围;2. 上肢运动有助于预防颈椎、肩周等疾病;3. 上肢运动对提高身体协调性、改善身体健康具有积极作用;4. 上肢运动训练方法多样,可根据个人兴趣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
五、实验局限性1. 实验样本量较小,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2. 实验时间较短,对长期上肢运动效果的影响尚不明确;3. 实验过程中,部分实验对象存在一定程度的疲劳现象,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六、建议1. 在日常生活中,应注重上肢运动,提高上肢肌肉力量和肩关节活动范围;2. 根据个人兴趣和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上肢运动方式;3. 在进行上肢运动时,注意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的控制,避免过度运动;4. 定期进行上肢运动,以保持上肢肌肉力量和肩关节活动范围的稳定。
上肢反应测试实验报告
上肢反应测试实验报告1. 引言上肢反应能力对于日常生活和运动表现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了解个体的上肢反应能力水平对于制定适当的训练计划和预测运动表现有着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通过测量上肢反应能力,分析不同条件下个体的反应能力差异,并探讨其与运动表现之间的关系。
2. 方法2.1 受试者本实验共招募了50名年龄在20至30岁之间的健康男性大学生作为受试者。
所有受试者均没有过去一年内的运动伤害史,并且在实验前24小时内没有进行任何剧烈运动。
受试者提前阅读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2.2 仪器与材料本实验使用以下仪器和材料:- 计算机- 反应时间测量仪- 上肢反应测试软件- 场地测量器材2.3 实验设计实验采用单组设计,受试者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上肢反应测试。
测试分为以下三个阶段:1. 熟悉阶段:受试者在计算机上进行上肢反应训练,以熟悉测试程序和记录自己的反应时间。
2. 实验阶段:受试者被要求在不同条件下进行上肢反应测试,包括无干扰条件、视觉干扰条件和听觉干扰条件。
每个条件下进行10次测试,记录反应时间。
3. 运动表现测试:受试者进行一项标准的上肢动作测试,以评估其运动表现水平。
2.4 数据分析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每个受试者在不同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间,并进行方差分析(ANOVA)以比较不同条件下的反应时间差异。
同时,计算每个受试者的运动表现得分,并与反应时间进行相关分析。
3. 结果3.1 反应时间差异通过方差分析(ANOVA)发现,在不同条件下,受试者的反应时间存在显著差异(F值=5.78, p<0.05)。
进一步的事后比较显示,在无干扰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间(M=250ms)显著低于视觉干扰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间(M=280ms)和听觉干扰条件下的平均反应时间(M=270ms)。
3.2 反应时间与运动表现关系通过相关分析发现,受试者的反应时间与其运动表现存在一定的相关性(r=-0.34, p<0.05)。
实验三上肢运动学PPT课件
实验设计原理
实验目的
探究上肢运动学特性,包 括关节活动范围、肌肉力 量、协调性等。
实验原理
通过测量上肢在不同运动 状态下的角度、力矩等参 数,分析上肢的运动学特 性。
实验设备
上肢运动测量仪、肌肉力 量测试仪等。
实验操作流程
实验准备
受试者准备、设备调试、安全措施等。
实验过程
受试者按照要求进行上肢运动,记录相关参数。
数学建模
建立上肢生物力学和运动控制的数 学模型,通过模拟和分析来揭示上 肢运动的内在机制和规律。
02
CATALOGUE
上肢骨骼与肌肉系统
上肢骨骼系统
01
02
03
骨骼组成
上肢骨骼系统包括锁骨、 肩胛骨、肱骨、桡骨、尺 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等 。
骨骼功能
支撑身体、保护内脏器官 、维持姿势和运动。
骨骼发育
上肢骨骼在胎儿期和儿童 期逐渐发育成熟,受到遗 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上肢肌肉系统
肌肉组成
上肢肌肉系统包括胸大肌、胸小 肌、前锯肌、背阔肌、斜方肌、 三角肌、肱二头肌、肱三头肌、
旋前圆肌、旋后圆肌等。
肌肉功能
产生运动、维持姿势和协调动作 。
肌肉活动
上肢肌肉在各种活动中发挥重要 作用,如抓握、推挤、抬举等。
实验器材
滑轨、测量尺、标记笔、实验板 等。
实验软件
运动学分析软件,用于采集、处 理和分析实验数据。
实验操作步骤
步骤一
准备实验器材和被试者,将被试者的上肢放 置在实验板上,并用标记笔标记出关键点。
步骤二
调整滑轨位置,确保滑轨与实验板平行,并固 定滑轨。
步骤三
使用测量尺测量滑轨长度,记录数据。
全身骨性标志识别-白城师范学院
验内容源自观察全身各骨。材料与器具人体骨架标本,人体完整的散骨标本,完整颅骨及其分离标本。
时间
方法与步骤
教 具
(一)观察上肢骨
1.在人体骨架标本上辨认出上肢骨,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及各骨的名称。
锁骨
上肢带骨肩胛骨
上肢骨肱骨
自由上肢骨桡骨
尺骨
手骨
2.根据教学内容,分辨出上述各散骨标本的部位:即根据各骨上下、前后、内外侧的主要骨性标志,判断其在人体上的侧别和位置,并熟练掌握各骨的主要骨性标志。
上缘锐薄,近似水平位,自内侧角达喙突根部,外侧端有一切迹称肩胛切迹。
内侧缘(亦称脊柱缘)锐薄,始于内侧角,终于下角。
外侧缘(亦称腋缘)肥厚而微凹,自关节盂下缘达下角。
④三个角:
上角位于上缘与脊柱缘的会合处,相当于第二肋骨上缘水平。
外侧角肥厚,位于上缘与腋缘的会合处,此角外侧面有梨形的浅窝,称为关节盂,与肱骨头相关节,关节盂的上、下方各有一粗糙隆起,分别称盂上结节和盂下结节。另外,喙突和肩峰也位于外侧角。
(3)髌骨
呈三角形,底朝上尖向下,为人体最大的籽骨,位于股骨下端前面。其前面粗糙,后面光滑,与股骨的髌面相关节,髌骨后关节面中部隆起,两边略凹,内侧小外侧大。依其上下、前后和内外侧的差异,可以判断其侧别和位置。
(4)胫骨
①为三棱柱状粗大长骨,位于小腿内侧,分为“一体两端”。
②上端:膨大,向内、外两侧突出形成内侧髁和外侧髁。两髁之间有髁间隆起,两髁上面各有光滑的上关节面。外侧髁后下方有一腓关节面,与腓骨头相关节。上端前面的粗糙隆起称为胫骨粗隆。
(5)桡骨
①属长骨,呈三棱柱形,位于前臂外侧,分为“一体两端”。
②上端:较小,呈圆盘状,称为桡骨头,其上端的凹陷称为桡骨头凹,桡骨头周缘为光滑的环状关节面,其下方略缩细的部分为桡骨颈,颈的内下侧为粗糙的桡骨粗隆。
上肢运动学实训总结报告
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运动作为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的重要手段,越来越受到重视。
上肢运动学作为运动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旨在研究上肢运动的规律、技术要领以及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
为了提高自身的运动学知识和实践能力,我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上肢运动学实训课程。
现将实训过程中的收获和体会总结如下。
二、实训目的与内容1. 目的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和理论学习,使学生掌握上肢运动学的基本原理、技术要领和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方法,提高学生的运动实践能力和科学素养。
2. 内容(1)上肢骨骼、肌肉、关节的解剖学知识(2)上肢运动生理学原理(3)上肢运动技术分析(4)上肢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5)上肢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三、实训过程1. 解剖学实训在实训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上肢骨骼、肌肉、关节的解剖学知识。
通过实地观察、触摸和比对,我们对上肢的结构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上肢肌肉的起止点、作用和运动原理。
2. 生理学实训接着,我们学习了上肢运动生理学原理。
通过实验和案例分析,我们了解了上肢运动过程中能量代谢、神经调节、肌肉疲劳等方面的知识。
3. 技术分析实训在技术分析实训中,我们针对上肢运动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通过观看教学视频、实地操作和教师指导,我们掌握了上肢运动技术的要领和技巧。
4. 损伤预防与治疗实训在实训过程中,我们学习了上肢运动损伤的预防与治疗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观察和模拟操作,我们掌握了上肢运动损伤的诊断、治疗和康复训练方法。
5. 训练方法与手段实训最后,我们学习了上肢运动训练方法与手段。
通过分组讨论、实际操作和教师点评,我们掌握了上肢运动训练的原理、方法和技巧。
四、实训收获与体会1. 知识收获通过本次实训,我对上肢运动学有了更加全面和深入的了解。
在实训过程中,我学习了上肢解剖学、生理学、技术分析、损伤预防与治疗以及训练方法与手段等方面的知识。
4、体能康复训练之上肢力量
学法:1.认真观察,集体自习 2.点评 3.错误动作示范,点评,提问 4.同学互相帮助,指正
要求:1.教师示范标准 2.讲解简明 3.学生认真听讲,积极参加 4.注意练习
备注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过程
v
V二v 、肱二头肌力量
内容:斜面或平面俯卧撑
三.肩带肌群力量
1、哑铃肌群力量
2、哑铃前平举及侧平举
3、哑铃背飞
二、热身活动 1、障碍跑 组织:
备注
要求:前后保持一致,动作迅速 不可触及障碍 注意安全
2.徒手操 复习第九套广播体操 动作准确,节奏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过程
基本部分
上肢力量练习
一、肱二头肌力量训练
内容:双手哑铃弯举
组织:学生成散点队成形练习
XXXX
XOOO
教法:1.教师示范,建立直观动作表现 2.治过讲解使学生 3.点泽学生动作,提出表扬 4.预防与纠正错误动作 5.自织学习集体练习
学法
自主探究、分组练习
教学环境 媒体教具 师生准备
操场 哑铃若干 着运动装,穿宽松舒适的衣服,穿运动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与过程
准备部分 一、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并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宣布 课的内容、目标及要求
3.检查着装、安排见习生
组织:学生四列横队成三角形站立
要求:动作快、静、齐
:
服装整洁、精神饱满
教学课题
体能康复训练之上肢力量
课时
2
教材 任务 分析
教学 对象 分析
任务分析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上肢力量的锻炼方法与手段,能利用业余 时间锻炼
主要行为 部分行为 目标群体
上肢训练概述总结
上肢训练概述总结引言上肢是人体的重要部位之一,包括肩膀、胸部、背部、手臂和手部。
通过进行上肢训练,可以增强肌肉力量、改善身体姿态、预防上肢相关疾病及提高生活质量。
本文将对上肢训练进行概述总结,包括训练目的、常见训练方法和注意事项。
训练目的上肢训练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增强肌肉力量:通过上肢训练,可以增强肩膀、胸部、背部、手臂和手部肌肉的力量,提高上肢的功能表现。
2.改善身体姿态:坐姿或站姿工作导致的不良姿势,容易导致肩膀、背部和颈部的疼痛。
通过上肢训练,可以增强相关肌肉,改善身体姿态,减轻不良姿势带来的不适。
3.预防上肢相关疾病:上肢力量不足或姿势不正确,容易导致上肢相关疾病,例如肩周炎、酒窝炎等。
通过上肢训练,可以加强相关肌肉,预防上肢相关疾病的发生。
4.提高生活质量:上肢训练可以提高日常生活中的功能性动作,例如搬运重物、上下楼梯等,提高生活质量。
常见训练方法1. 杠铃训练杠铃训练是一种常见的上肢训练方法,可以练习胸肌、背肌和手臂肌肉。
常见的杠铃训练动作包括卧推、硬拉和杠铃弯举等。
杠铃训练可以通过增加负荷来增强肌肉力量,适合有一定训练基础的人进行。
2. 哑铃训练哑铃训练是一种常见的上肢训练方法,可以训练肩膀、胸肌、背肌、手臂和手部肌肉。
常见的哑铃训练动作包括哑铃推举、哑铃上斜飞鸟和哑铃弯举等。
哑铃训练相比杠铃训练,更加灵活,适合初学者和想要增强肌肉协调性的人进行。
3. 体重训练体重训练是一种无需器械的上肢训练方法,可以利用自身重量进行训练。
常见的体重训练动作包括俯卧撑、引体向上和平板支撑等。
体重训练可以锻炼胸肌、背肌、手臂和核心肌群,适合在家或无器械环境下进行。
4. 弹力带训练弹力带训练是一种利用弹力带进行训练的方法,可以提供可调节的阻力。
常见的弹力带训练动作包括胸部扩展、肩部外旋和手臂屈伸等。
弹力带训练适合在家或旅行时进行,可以增强和塑造上肢肌肉。
注意事项在进行上肢训练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姿势正确:保持正确的姿势可以减少受伤风险和提高训练效果。
上肢运动控制知识点总结
上肢运动控制知识点总结上肢运动控制是指人体在进行上肢运动时,大脑通过神经系统控制肌肉进行协调运动的过程。
上肢包括手臂、肘关节、手腕和手指,这些部位通过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协调运作,完成各种动作和动作序列。
上肢运动控制涉及了多个领域的知识,包括神经科学、生理学、解剖学和运动控制学等。
本文将从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和运动学等方面展开讨论上肢运动控制的知识点。
一、神经系统与上肢运动控制1. 大脑皮层控制大脑皮层是控制上肢运动的主要部分,包括运动皮层、感觉皮层和副运动皮层。
运动皮层主要负责上肢肌肉的主动运动控制,包括手臂和手指的运动。
感觉皮层主要负责接受上肢的感觉信息,包括触觉、温度和疼痛等。
副运动皮层主要负责协调上肢动作和保持姿势的稳定。
这些皮层通过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传递信息,实现对上肢运动的精准控制。
2. 脊髓控制脊髓是连接大脑和肌肉的关键部位,负责传递大脑的指令到肌肉,从而实现上肢的运动。
脊髓中的运动神经元负责控制肌肉的收缩和松弛,从而实现上肢的运动。
脊髓还具有一定的本地调节功能,能够对上肢的反射性动作进行调节和抑制。
3. 神经传导系统神经传导系统是负责传递信息的一组神经纤维,包括神经元的轴突和树突。
大脑和脊髓中的神经元通过轴突将信息传递到肌肉,从而实现对上肢运动的控制。
神经传导系统的传导速度和稳定性对上肢运动的精准性和速度有着重要的影响。
二、肌肉系统与上肢运动控制1. 上肢肌肉上肢包括多个肌肉群,包括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尺骨伸肌、桡骨屈肌、腕屈肌和腕伸肌等。
这些肌肉通过收缩和松弛,实现上肢的各种动作,包括屈曲、伸展、旋转和握持等。
不同的肌肉协同作用,能够实现复杂的上肢动作,比如抓握、挥动和搬运等。
2. 肌肉传导系统肌肉传导系统是负责将神经系统的指令传导到肌肉的一组结构,包括神经-肌肉接头、肌腱和肌肉腹。
神经-肌肉接头是神经元和肌肉之间的突触连接,负责传递神经元的信号到肌肉。
肌腱连接肌肉和骨骼,通过肌肉的收缩,使上肢产生运动。
上肢训练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身体健康,上肢训练作为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大健身爱好者的青睐。
为了更好地了解上肢训练的方法、技巧以及注意事项,我于2021年7月至9月在某健身俱乐部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上肢训练实习。
二、实习目的1. 掌握上肢训练的基本原理和方法;2. 了解不同上肢训练器材的使用技巧;3. 学习上肢训练的注意事项,预防运动损伤;4. 提高自己的健身指导能力。
三、实习内容1. 基本原理:通过学习,我了解到上肢训练主要是针对肩部、胸部、背部和手臂等部位的肌肉进行锻炼,以达到增强肌肉力量、改善体型和提高运动能力的目的。
2. 训练方法:实习期间,我跟随专业教练学习了以下上肢训练方法:(1)肩部训练:哑铃肩推、杠铃肩推、立式划船等;(2)胸部训练:杠铃卧推、哑铃卧推、俯卧撑等;(3)背部训练:引体向上、杠铃划船、哑铃单臂划船等;(4)手臂训练:杠铃弯举、哑铃弯举、杠铃三头肌下压等。
3. 器材使用:实习期间,我熟练掌握了哑铃、杠铃、拉力带等上肢训练器材的使用方法,能够根据不同学员的需求选择合适的器材。
4. 注意事项: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以下上肢训练注意事项:(1)运动前做好热身,预防运动损伤;(2)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训练强度和动作幅度;(3)保持正确的动作姿势,避免因动作不规范导致的运动损伤;(4)训练过程中注意呼吸,避免憋气;(5)训练后做好放松,缓解肌肉紧张。
四、实习总结通过两个月的上肢训练实习,我收获颇丰。
以下是我对实习的总结:1. 上肢训练对于增强肌肉力量、改善体型和提高运动能力具有重要意义;2. 上肢训练方法多样,应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训练动作;3. 注意事项是预防运动损伤的关键,要严格遵守;4. 健身指导能力在实习过程中得到了提升,为今后从事健身行业奠定了基础。
总之,这次实习让我对上肢训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我今后的健身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上肢运动实验报告
实验时间:2023年X月X日实验地点:运动解剖学实验室实验指导教师:XXX实验报告撰写人:XXX一、实验目的1. 了解上肢骨骼、肌肉的组成和结构。
2. 掌握上肢关节的运动形式和范围。
3. 通过实验,提高对运动解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二、实验器材1. 上肢骨骼模型2. 上肢肌肉模型3. 上肢关节模型4. 记录本、笔三、实验内容1. 观察上肢骨骼结构(1)观察肱骨、尺骨、桡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的形态、位置及表面结构。
(2)了解各骨块的连接方式和构成。
2. 观察上肢肌肉结构(1)观察上肢肌肉的分布、形态和起止点。
(2)了解各肌肉的运动功能。
3. 观察上肢关节结构(1)观察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的结构。
(2)了解各关节的运动形式和范围。
4. 实践操作(1)模拟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的运动。
(2)进行上肢肌肉的触扪与观察。
四、实验步骤1. 将上肢骨骼模型、肌肉模型和关节模型依次摆放好。
2. 逐一观察各骨骼、肌肉和关节的结构。
3. 实践操作,模拟关节运动和肌肉触扪。
4. 记录观察结果,撰写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上肢骨骼结构通过观察,我们了解到上肢骨骼由肱骨、尺骨、桡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组成。
各骨块通过关节连接,形成上肢的骨骼系统。
肱骨位于上臂,尺骨和桡骨位于前臂,腕骨、掌骨和指骨位于手部。
2. 上肢肌肉结构上肢肌肉分为上肢带肌肉、前臂肌肉和手部肌肉。
上肢带肌肉主要包括三角肌、胸大肌、胸小肌等;前臂肌肉主要包括肱二头肌、肱三头肌、桡侧腕屈肌、尺侧腕屈肌等;手部肌肉主要包括屈指肌、伸指肌、拇指对掌肌等。
各肌肉通过肌腱与骨骼相连,负责上肢的运动。
3. 上肢关节结构上肢关节主要包括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
肩关节为球窝关节,可进行前屈、后伸、内收、外展、内旋、外旋等运动;肘关节为滑车关节,可进行屈伸运动;腕关节为多轴关节,可进行屈伸、内收、外展、旋转等运动。
4. 实践操作在实践操作中,我们模拟了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的运动,并进行了上肢肌肉的触扪与观察。
观察上肢的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通过本次实验,观察上肢的结构特点,了解上肢的骨骼、肌肉、关节等组成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运动功能。
二、实验原理上肢是人体重要的运动器官,由骨骼、肌肉、关节等组成。
骨骼构成上肢的支架,肌肉负责上肢的运动,关节则起到连接和支撑的作用。
通过对上肢的观察,可以了解其结构特点和运动功能。
三、实验材料1. 上肢骨骼模型2. 上肢肌肉模型3. 实体上肢骨骼(如有条件,可选用)4. 照相机、笔记本、笔等记录工具四、实验方法1. 观察上肢骨骼模型,了解其组成和结构特点。
2. 观察上肢肌肉模型,了解其分布和功能。
3. 如有实体上肢骨骼,进行实地观察,进一步了解骨骼结构。
4. 通过实验,记录观察到的上肢结构特点和运动功能。
五、实验步骤1. 观察上肢骨骼模型(1)观察肱骨、桡骨、尺骨等长骨的结构特点,如骨端、骨干、骨孔等。
(2)观察肩胛骨、锁骨等扁平骨的结构特点。
(3)观察腕骨、掌骨、指骨等短骨的结构特点。
2. 观察上肢肌肉模型(1)观察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等肌肉的分布和起止点。
(2)观察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过程,了解其运动功能。
3. 观察实体上肢骨骼(如有条件)(1)观察骨骼的结构特点,如骨端、骨干、骨孔等。
(2)观察骨骼的连接方式,如关节、韧带等。
4. 记录观察到的上肢结构特点和运动功能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上肢骨骼(1)长骨:肱骨、桡骨、尺骨等长骨具有骨端、骨干、骨孔等结构特点,起到支撑和连接的作用。
(2)扁平骨:肩胛骨、锁骨等扁平骨起到连接和支撑的作用。
(3)短骨:腕骨、掌骨、指骨等短骨具有复杂的结构特点,起到支撑和运动的作用。
2. 上肢肌肉(1)肱二头肌、肱三头肌、三角肌等肌肉分布在上肢不同部位,起到收缩和舒张的作用。
(2)肌肉的收缩和舒张过程,使上肢产生各种运动。
3. 上肢关节(1)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关节连接骨骼,起到支撑和运动的作用。
(2)关节的结构特点,如球窝关节、滑膜关节等,使上肢具有多种运动功能。
上肢综合训练教案模板(3篇)
第1篇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高中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上肢综合训练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2. 提高学生的上肢力量、耐力、灵活性和协调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意志品质。
教学内容:1. 上肢力量训练2. 上肢耐力训练3. 上肢灵活性训练4. 上肢协调性训练教学重点:1. 上肢力量训练的基本方法与技巧2. 上肢耐力训练的坚持与调整教学难点:1. 根据学生个体差异制定合适的训练计划2. 激发学生对上肢综合训练的兴趣教学过程:一、热身运动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慢跑,时间为5分钟。
2. 进行全身关节活动,如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
二、上肢力量训练1. 俯卧撑:每组10个,共3组。
2. 引体向上:每组5个,共3组。
3. 仰卧起坐:每组20个,共3组。
4. 俯身划船:每组10个,共3组。
三、上肢耐力训练1. 双手撑地,做平板支撑,时间不少于1分钟。
2. 双手握哑铃,做哑铃弯举,每组15个,共3组。
四、上肢灵活性训练1. 肩关节环绕:每组15次,共3组。
2. 肘关节环绕:每组15次,共3组。
3. 腕关节环绕:每组15次,共3组。
五、上肢协调性训练1. 双手同时进行不同动作,如:一手做俯卧撑,另一手做哑铃弯举。
2. 双手同时进行相同动作,如:双手同时做俯卧撑。
六、放松运动1. 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全身拉伸,时间为5分钟。
2. 教师讲解训练注意事项,提醒学生在训练过程中注意安全。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训练过程中的表现,如动作标准、态度认真等。
2. 对学生的训练成果进行评价,如上肢力量、耐力、灵活性和协调性的提高程度。
3. 收集学生反馈意见,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
教学反思:1. 分析学生在训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动作不规范、训练积极性不高等。
2. 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调整训练计划,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得到有效锻炼。
3. 不断优化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对上肢综合训练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第2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上肢肌肉群的基本结构,掌握上肢综合训练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上肢观察实验报告总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在人体解剖学的研究中,上肢是人体重要的运动和劳动器官,其结构和功能对于理解人体运动系统的复杂性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观察上肢骨骼及其连接,深入了解上肢骨的组成、形态结构、连接方式以及功能特点。
二、实验目的1. 掌握上肢骨的组成和形态结构。
2. 熟悉上肢骨连接的方式及构成。
3. 了解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主要关节的结构和功能。
4. 分析上肢骨骼在运动中的作用。
三、实验材料与工具1. 上肢骨骼模型2. 上肢骨骼标本3. 显微镜4. 记录本5. 骨折模型四、实验内容1. 上肢骨的观察- 通过模型和标本,观察上肢骨的形态和结构,包括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等。
- 分析各骨的关节面、髓腔、血管和神经分布。
2. 上肢骨连接的观察- 观察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主要关节的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韧带和关节腔。
- 分析关节的运动方式和功能。
3. 上肢骨骼在运动中的作用- 通过观察骨折模型,了解上肢骨骼在运动中的稳定性和保护作用。
- 分析上肢骨骼在运动损伤中的作用。
五、实验结果1. 上肢骨的组成和形态结构- 上肢骨包括肱骨、桡骨、尺骨、腕骨、掌骨和指骨等,共有30块。
- 肱骨为上肢最大的长骨,分为肱骨体和肱骨端,具有关节面、髓腔等结构。
- 桡骨和尺骨分别位于前臂两侧,相互连接形成桡尺骨复合体。
2. 上肢骨连接的方式及构成- 上肢骨连接包括关节连接、半关节连接和纤维连接。
- 肩关节为球窝关节,具有较大的运动范围;肘关节为滑车关节,具有屈伸运动;腕关节为多轴关节,具有屈伸、旋转等多种运动。
3. 上肢骨骼在运动中的作用- 上肢骨骼在运动中起到支撑、保护和运动的作用。
- 肩关节、肘关节、腕关节等关节的协同运动,使上肢能够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
六、实验讨论1. 上肢骨骼的形态和结构特点与其功能相适应,如肱骨的粗壮结构有利于支撑上肢的重量。
2. 上肢骨骼的连接方式保证了上肢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上肢的基本运动形式
上肢的基本运动形式
首先是屈曲和伸展运动。
屈曲是指上肢关节弯曲的运动,如肘关节屈曲、手腕屈曲、指关节屈曲等。
伸展则是指上肢关节伸直的运动,如肘关
节伸展、手腕伸展、指关节伸展等。
这些运动使上肢能够在生活中进行一
系列的操作,如抓取物体、触摸物体以及进行各种手势。
其次是旋转运动。
上肢的旋转运动主要发生在肩关节和手部。
肩关节
的旋转运动使得上臂能够绕肩关节轴进行内旋和外旋。
手部的旋转运动主
要发生在腕关节和手指关节,如腕部旋转、手指的旋转等,这些运动使得
手部能够适应不同的活动需求,如握持物体、转动物体等。
此外,上肢还可以进行外展运动。
外展是指上肢从自然位置侧向抬起
的运动,如臂部外展、肩关节外展等。
这些运动使得上肢能够在垂直平面
上进行不同的活动,如做悬臂撑、举重等。
上肢的基本运动形式并非单一,而是多种运动的综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需要将上肢的不同运动形式结合起来完成各种复杂的动作,如拧
开瓶盖、写字、举重等。
这些运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上肢关节的灵活性
和肌肉的协同作用。
总结起来,上肢的基本运动形式包括屈曲、伸展、旋转和外展等。
这
些运动使得上肢能够完成各种日常活动和运动活动,起到了支撑和协调身
体的作用。
了解上肢的基本运动形式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上肢,
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运动能力。
运动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分析上肢动作
通过深入了解生物力学原理并应用于训练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发 挥上肢动作的作用,提高运动表现
4
Part 5
未来展望
未来展望
在运动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分析方面,未来的研究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未来展望
高精度传感器和机器学习技术的应用 1 通过使用高精度传感器和机器学习技术,可以更准确地测量和预测运动员的动作和表现。例如,使用
上肢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动量的改变
在投掷、击打等动作中,动量的改变是关键 。通过增加或减少动量,我们可以提高或降 低物体的速度。例如,在投掷标枪时,运动 员会通过转体和增加手臂速度来增加标枪的 动量
上肢动作的生物力学分析
力的平衡
在抓握和释放物体时 ,力的平衡至关重要 。通过协调使用主要 肌肉群,我们可以实 现力的平衡,从而更 好地控制物体。例如 ,在抓握网球拍时, 运动员需要协调使用 手掌、手指和手腕的 肌肉,以实现力的平 衡
Part 4
结论
结论
1
通过对上肢动作的解剖学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上肢动作的生 物力学原理,从而优化技术,提高运动表现
在实际应用中,教练员和运动员应该注重训练身体的姿势、肌肉的 收缩方式和力的传递效果,以提高技术的稳定性和效果
2
3
同时,对于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等部位的骨骼、肌肉和韧带的 了解和应用也是至关重要的
5
通过互联网和全球化的趋势,可以共享全球最佳实践和最新技术,帮助教练员和运动员提高他们的技 能水平。例如,在线学习平台可以提供各种培训课程和技术分析工具,以帮助运动员和教练员不断进
步
未来展望
总的来说,未来对于运动技术动作的解剖学分析将会更加深入和广泛,各种新技术的 应用也将为运动员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教练员提供更多有效的工具和方法,以优化技术、提高运动表现
运动系统检查-上肢
运动系统检查(上肢)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简明扼要地阐述你的观点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01
肩部检查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3
腕部检查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5
上肢神经检查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2
肘部检查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04
手部检查
单击此处添加正文
目录
CONTENT
肩关节是全身最灵活、活动范围最大、最容易脱位的关节
由肩胛骨和肱骨构成,胸骨、锁骨也参与活动
肩部检查
杜加(Dugas)征:手搭对侧肩上,肘部贴胸壁
肩关节前脱位时Dugas征阳性 疼痛弧:冈上肌腱病时外展60-120时疼痛,常用于肩周炎的检查判定
特殊检查:
肩部检查
肩部检查
肩部检查
视诊:伸直时肱骨内外上髁和鹰嘴在一直线上,屈肘时成等腰三角形(肘后三角);前臂旋后时,有10-15度外翻角,又称提携角(carrying angle)
特殊检查:
01
02
肘部检查
包括桡尺骨远端、腕骨掌骨基底、桡腕关节、腕中关节、腕掌关节
视诊:用力屈腕,可见掌长肌腱、桡侧腕屈肌腱、尺侧腕屈肌腱;鼻烟窝(拇长展、拇短伸、拇长伸)消失提示舟骨骨折
触诊:桡动脉位于桡侧腕屈肌腱外侧 鼻烟窝压痛——舟骨骨折
腕部检查
01
02
动诊和量诊:背屈、掌屈、桡偏、尺偏
动诊和量诊: 休息位:各肌腱最松弛的位置 功能位:握小球的位置
弹响指或扳机指——屈肌腱鞘炎
手部检查
手部检查
手部检查
手部检查
01
04
02
03
正中神经:猿手畸形
尺神经:爪形手
上肢运动分析报告
上肢运动分析报告1. 引言上肢运动是人体中一项重要的运动功能,包括手臂、肩膀和胸部等部位的运动。
通过对上肢运动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运动的力量、速度、稳定性等方面的指标,为训练和康复提供科学依据。
本报告将对上肢运动进行综合分析,并提供运动技巧改进的建议。
2. 运动分析方法为了对上肢运动进行准确的分析,我们采用了以下方法: - 视频录像:使用高清摄像机对运动过程进行录制,以捕捉细节。
- 运动捕捉系统:使用运动捕捉系统对关键骨骼节点进行跟踪,获取运动轨迹数据。
- 力量测试:使用力量测试设备对肌肉力量进行测量。
3. 运动力量分析3.1 肌肉力量测试结果通过力量测试设备对被测者的上肢力量进行测量,得到以下结果: - 右臂最大负荷:30kg - 左臂最大负荷:25kg - 肌肉力量差异:右侧强于左侧3.2 力量训练建议根据肌肉力量测试结果,针对左臂力量较弱的问题,建议进行针对性的力量训练,包括使用哑铃进行单臂弯举、臂屈伸等训练动作,逐渐增加负荷,提升左臂的力量水平。
4. 运动速度分析4.1 运动轨迹分析通过运动捕捉系统对上肢运动轨迹进行分析,得到以下结果:- 张臂水平前展:平均速度为0.5m/s - 上举手臂:平均速度为0.3m/s - 旋转手臂:平均速度为0.2m/s4.2 速度改进建议根据运动轨迹分析结果,运动速度较慢的问题可能影响运动效果。
建议通过提高运动频率、增加训练强度等方式进行速度训练,以提高运动速度和灵敏度。
5. 运动稳定性分析5.1 平衡性分析通过观察视频录像,对上肢运动过程中的平衡性进行分析,发现以下问题: -张臂水平前展时,身体稍微前倾,影响平衡稳定性。
5.2 稳定性改进建议针对平衡性问题,建议进行核心肌群的锻炼,包括平衡板训练、平衡球训练等,以提高身体的平衡能力。
6. 运动技巧改进建议根据上肢运动分析结果,总结出以下运动技巧改进建议: - 在进行上肢运动训练时,应注重肌肉力量的均衡发展,避免单侧过度训练导致不平衡。
人体发育上肢运动实验小结
人体发育上肢运动实验小结运动上肢的肌肉包括运动上肢带关节的肌肉和游离上肢关节的肌肉,前者包括胸锁关节和肩锁关节,凡是跨越这两个关节的肌肉具有运动作用,如斜方肌、菱形肌、肩胛提肌、肩部周围的肌肉以及锁骨下肌和前锯肌等。
胸锁关节可沿矢状轴、冠状轴和垂直轴三个运动轴进行运动。
是上肢与躯干连接的唯一关节,肩锁关节属平面关节,可作上、下、前、后和旋转运动,这两个关节的活动度均较小。
但由于它们的存在,尤其是锁骨支撑肩部向后外方向,大大地扩大了游离上肢的活动范围。
下面仅归纳运动游离上肢关节的肌肉。
一、运动游离上肢各主要关节的肌肉1.运动肩关节的肌肉肩关节属于球窝关节,能作多轴性灵活运动,同下肢髋关节比较,肩关节的运动幅度较大,但稳固性差。
(一)屈:从肩关节冠状轴前方跨过的肌肉具有屈肩关节的作用。
重要的肌肉有喙肱肌、三角肌前部纤维、胸大肌锁骨部和肱二头肌短头。
前屈的运动范围约70°。
(二)伸:从肩关节冠状轴后方跨过的肌肉具有伸的作用。
主要的肌肉有背阔肌、三角肌后部纤维和肱三头肌长头。
后伸时,由于受到关节囊前臂及肱骨头与喙突相接触的限制,故运动范围小于屈的范围,约为60°。
(三)内收:从贯肱骨头的矢状轴下方跨过的肌肉能使肩关节内收,主要的肌肉有胸大肌、背阔肌和肩胛下肌。
内收时,由于肱骨头滑向关节窝的上方而受到躯干的阻碍,其运动范围很小,约为20°。
(四)外展:从矢状轴上方跨过的肌肉,可使肩关节外展,主要的外展肌有三角肌(中部纤维)和冈上肌,当肩关节旋外时,肱二头肌长头也参与外展。
肩关节外展时肱骨头滑向关节窝的下方,所以运动范围较大,约90°。
(五)旋内:沿贯穿于肱骨头中心与肱骨小头中心之间的垂直轴,上臂可作旋内和旋外运动。
凡由内(起点)向外(止点)从垂直轴前方跨过的肌肉具有旋内作用。
旋内的肌肉有背阔肌、胸大肌、肩胛下肌和三角肌前部纤维。
旋内时,肱骨头在关节盂内向后滑动,肱骨大结节和肱骨体向前方转动。
大班上肢运动体操教案反思
大班上肢运动体操教案反思教案标题:大班上肢运动体操教案反思教案建议和指导:在撰写教案反思时,我们可以根据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思考:1. 教学目标:首先,回顾教案中设定的教学目标,例如提高大班儿童的上肢协调能力、发展他们的肌肉力量和灵活度等。
反思时需要考虑这些目标是否达到,如果达到了,是否符合预期,如果未能达到,需要进一步思考原因。
2. 教学内容和步骤:教案中的教学内容和步骤需要进行回顾和评估。
反思时可以考虑教学内容是否丰富、适应学生的年龄和能力水平,教学步骤是否清晰、易于理解和跟随。
同时,也要思考教学过程中是否有可以改进的地方,例如是否需要更多示范、练习机会或者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等。
3. 学生参与和反馈:反思时应该关注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程度和反馈情况。
是否有足够的互动和合作机会,学生是否能积极参与,是否能理解和完成教学活动等。
此外,也需要考虑对学生的反馈和评估,例如是否进行了个体化指导,是否能够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4. 教学资源和环境:这方面的反思主要是关注教学资源的充足性和适用性,以及教学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在撰写反思时需要思考是否提供了适当的道具和器材,是否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5. 教学效果和进一步改进:最后,反思时要评估教学效果。
可以考虑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技能的提升和学习兴趣等方面。
如果发现教学效果不理想,可以思考如何进一步改进教学策略、注重个别差异和针对性教学等方面。
通过以上的思考和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教案的有效性和可改进的地方,从而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价值的经验和教训。
同时,也要实时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反馈,不断调整和改进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运动系统上肢的结构与运动
• 肱骨头的关节面较大,关节
盂的面积仅为关节头的1/3或 1/4,因此,肱骨头的运动 幅度较大。
现在是33页\一共有112页\编辑于星期二
现在是34页\一共有112页\编辑于星期二
现在是35页\一共有112页\编辑于星期二
(一)自由 上肢骨
• 1.肱骨
• 是上臂部的长 管状骨,分为 一体两端。
现在是10页\一共有112页\编辑于星期二
• 上端膨大,向内上方突出 的半球形的关节面,叫做 肱骨头。与肩胛骨的关节盂
相关节。从头向外侧突出一个
粗涩的隆起,叫做大结节。
肱骨头的下方有向前方的骨
突,叫做小结节。由大、小 结节向下延续的骨嵴,分 别叫做大结节嵴与小结节嵴。
现在是25页\一共有112页\编辑于星期二
(3)指骨
• 指骨拇指为2节,其余各指均有3节 指骨,由近侧向远侧依次为第1节指 骨(近节指骨),第2节指骨(中节指 骨),第3节指骨(末节指骨)。
• 指骨也是小型长骨,每节指骨也分底、
体、小头三部。近节指骨底为卵圆 形凹陷的关节面,与掌骨小头相 关节。小头的关节面呈滑车形式, 称指骨滑车,与中节的指骨底相 关节。末节指骨的远侧端稍膨大 且粗糙,名甲粗隆。
节的前脱位。
现在是38页\一共有112页\编辑于星期二
2.肘关节的结构与运动
• 由肱尺、肱桡和桡尺近侧三组关节包于 一个关节囊内构成,故称为复关节。其 中肱骨滑车与尺骨半月切迹构成 肱尺 关节,是肘关节的主体部分;肱骨小头与 桡骨头凹构成肱桡关节,属球窝关节; 桡骨头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骨切迹 构成桡尺近侧关节,属车轴关节。关节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活体上,请同学们互相观察、触摸,并说出以下位置或形态所指的肌性和腱性标志。
1.哪一块肌肉使肩部形成的圆隆外形?
2.当屈肘握拳旋后时,前臂前面呈现明显的膨隆是哪一块肌肉的肌腹?在肘窝中央,可摸到哪一块肌肉的肌腱?
3.在上臂的后面,可见到哪一块肌肉的长头?
4.当握拳用力屈肘时,在前臂外侧呈现膨隆的肌腹是哪一块肌肉?
请同学们用胶布代替以上三条韧带,在人体骨架模型上进行准确粘贴,并说出每条韧带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观察肘关节的运动
肘关节的运动主要表现在前臂,前臂的运动形式有哪些?请观察、体验下面一些动作。
(1)负重弯举
持哑铃弯举时,是前臂绕肘关节额状轴向前运动称前臂屈,向后运动称为前臂伸。
(2)乒乓球正反手扣球
正手扣球时,是前臂(右侧)绕肘关节垂直轴逆时针旋转称为前臂旋前;反手扣球时,是前臂(右侧)绕肘关节垂直轴顺时针旋转称为旋后。
2.胸大肌覆盖胸廓前壁,呈扇形,起自锁骨内侧半、胸骨前面和上位6个肋软骨、腹直肌鞘前壁,肌束排列呈放射状,由内向外集中止于肱骨大结节嵴。
3.背阔肌位于腰背部和胸部后外,为全身最大的扁肌,以腱膜起自下位6个胸椎棘突、全部腰椎棘突及髂嵴后部,肌束排列由内下斜向外上方集中,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4.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和大圆肌将斜方肌进行剥离,可见位于冈上窝内的冈上肌、冈下窝内的冈下肌、冈下肌下方的小圆肌、小圆肌下方的大圆肌。冈上肌和冈下肌分别起自冈上窝和冈下窝,止于肱骨大结节上部和中部;小圆肌起自肩胛骨外侧缘背面,止于肱骨大结节的下部;大圆肌起自肩胛骨下角背面,止于肱骨小结节嵴。
挑掌时,手绕腕关节的矢状轴做远离身体正中线运动称为展腕;勾手时,手绕腕关节的矢状轴做靠近身体正中线运动称为收腕。
(3)手绕绳
手绕绳时,手绕腕关节的混合轴作圆周运动称为环转。
(五)观察上肢主要肌肉(群)的位置、形态和起止点
取上肢肌肉标本或模型对照图观察,可见以下肌肉:
1.三角肌位于肩部,呈三角形。肌束分前、中、后三部包裹肩关节。前部肌束起自锁骨的外侧半,中部肌束起自肩峰,后部肌束起自肩胛冈,三部肌束向外下方逐渐集中,止于肱骨三角肌粗隆。
5.肩胛下肌起自肩胛下窝,止于肱骨小结节。
请同学们用橡皮筋或胶布分别代替三角肌、胸大肌、背阔肌、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大圆肌和肩胛下肌肌拉力线,在人体骨架模型上进行模拟,并说出它们与肩关节各轴的位置关系。
6.臂肌
取上肢肌肉标本或模型对照图观察,可见上臂肌前群有3块,上臂肌后群有2块。
(1)肱二头肌上臂前面呈梭形,起点有长、短两个头。长头起于肩胛骨的盂上结节,短头起自肩胛骨喙突,两肌束平行排列在肱骨中部合成肌腹,向下行于肌腱和腱膜,止于桡骨粗隆和前臂骨间膜。
5.当手用力半握拳屈腕时,在腕掌的中部,可明显见到哪一块肌肉的肌腱?
6.当用力屈手腕时,在腕横纹上方的尺侧,可见到哪一块肌肉的肌腱?
7.在腕背侧面,当拇指伸直外展时,自桡侧至尺侧可见哪3块肌肉的肌腱?何谓鼻烟窝?
8.在手背,伸直手指时,可见到哪一肌肉的肌腱?
(七)观察、体验以下力量练习,并能说出所训练的主要肌肉。
请同学们用胶布代替以上四条韧带,在人体骨架模型上进行准确粘贴,并说出每条韧带有什么特点和作用。
2.观察桡腕关节的运动
桡腕关节的运动主要表现在手,手可作哪些运动?请观察、体验下面一些动作:
(1)翻腕和扣腕
翻腕时,手绕腕关节的额状轴向后运动称为伸腕;扣腕时,手绕腕关节的额状轴向前运动称为屈腕。
(2)武术挑掌和勾手
1.前臂负重弯举
练习方法:坐姿,两肘及上臂紧贴在斜板上,屈肘举哑铃,然后慢慢还原。
动作要点:放铃时,肘关节不要完全伸直,目的是使所训练的肌肉始终处于紧张状态。
评价标准:说对5块肌肉为优,说对4块肌肉为良好,说对3块肌肉为合格。说对2块肌肉以下,重做,直至合格为止。
2.颈后肘屈伸
练习方法:坐在凳上,两臂在头后屈肘,手持哑铃。两臂向上伸直举起哑铃,然后慢慢还原。重复练习。
白城师范学院教案
序号
系、专业及班级
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
授课类型
教师
孙云樵
实验课
课
题
实验十三上肢运动的综合分析
教
学
目
的
(一)掌握构成肩、肘、腕等关节的关节面及其形状,了解其韧带等辅助结构。
(二)掌握三角肌、肱二头肌、肱肌、肱三头肌等肌肉的位置、形态、起止点。
(三)掌握上肢的肌性与腱性标志。
(四)掌握肩胛骨、肩关节、肘关节和腕关节的运动形式。
请同学们用胶布代替韧带和关节盘,在人体骨架模型上进行准确粘贴,并说出关节盘和每条韧带有何作用?
2.观察胸锁关节的运动
胸锁关节的运动主要表现在锁骨或肩胛骨上,肩胛骨的运动形式有哪些?请观察、体验下面一些动作。
(1)耸肩与降肩
耸肩时,肩胛骨绕胸锁关节的矢状轴向上平行移动称为上提;降肩时,肩胛骨绕胸锁关节的矢状轴向下平行移动称为下降。
(八)观察、体验以下伸展性练习,并说出所训练的主要肌肉。
1.手指交叉“反掌”手指交叉反掌屈指压腕
2.屈指压腕
3.扶墙压肩
4.臂上举后振
检查意见
签字:
(5)肘肌在肘关节后面,有一起自肱骨外上髁后方,止于尺骨上部背面的三角形肌肉称为肘肌。
请同学们用橡皮筋或胶布代替肱二头肌、肱三头肌和肱肌肌拉力线,在人体骨架模型上进行模拟,并说出它们与肩关节和肘关节各轴的位置关系。
7.前臂肌
取上肢肌肉标本或模型对照图观察,可见前臂前群肌分多层排列。浅层从桡侧向尺侧依次排列有:肱桡肌、旋前圆肌、桡侧腕屈肌、掌长肌和尺侧腕屈肌。将浅层肌肉进行分离,见有4条肌腱止于指骨的称为指浅屈肌。在其深方还有4条肌腱止于指骨的称为指深屈肌。在最深层,桡、尺骨远端的前面有一扁平四方形小肌称为旋前方肌。
(5)扩胸与含胸
扩胸时,上臂外展成90度,再绕肩关节的垂直轴向前运动称为上臂水平屈;向后运动称为上臂水平伸。
(三)观察肘关节的结构和运动
1.观察肘关节的结构
取肘关节标本或模型对照图观察,可见构成肘关节的关节面有6个,可组成三个关节。由肱骨滑车与尺骨滑车切迹二个关节面组成肱尺关节,关节面形状为滑车形;由肱骨小头与桡骨小头凹组成肱桡关节,关节面形状为球窝形;由桡骨环状关节面与尺骨的桡切迹组成桡尺近侧关节,关节面形状为圆柱形。在关节囊外侧,有连于肱骨外上髁和桡骨的韧带称桡侧副韧带,在关节囊内侧,有连于肱骨内上髁和尺骨的韧带称尺侧副韧带,包绕桡骨环状关节面的周围,两端附着于尺骨的韧带称桡骨环状韧带。
8.手肌
取手肌标本或模型对照图观察,可见手肌肉位于手的掌侧面,是短而小的肌肉,分为外侧、中间和内侧三群。
外侧群:在手掌拇指侧形成一隆起称为鱼际。由拇短展肌、拇短屈肌、拇对掌肌和拇收肌4块肌肉组成。
内侧群:在手掌小指侧形成一隆起称为小鱼际。由小指短屈肌、小指展肌和小指对掌肌3块肌肉组成。
中间群:位于掌心,由有4块蚓状肌和7块骨间肌组成。
请同学们观察、体验一下,肩胛骨的运动对上臂有何影响?
(二)观察肩关节的结构和运动
1.观察肩关节的结构
取肩关节标本或模型对照图观察,可见构成肩关节的关节面为肱骨头和肩胛骨的关节盂,关节面的形状为球窝形。连于肩胛骨的喙突与肩峰之间的韧带称喙肱韧带;位于关节囊前壁连于肱骨小结节间的韧带称盂喙韧带;连于肩峰和喙突之间的韧带称喙肩韧带;横跨结节间沟上方的韧带称肱骨横韧带。在肱骨头上方有一通过关节囊壁并穿出结节间沟的肌腱为肱二头肌长头腱;在关节盂周缘的环状结构称关节唇。
(2)直臂侧平举
直臂由体侧向外上运动时,是绕肩关节矢状轴远离身体正中线称为外展;直臂由侧平举向身体正中线靠近称为内收。
(3)直臂紧螺丝与松螺丝
拧松螺丝时(右臂),绕肩关节垂直轴逆时针旋转称为旋前;拧紧螺丝时(右臂),绕肩关节垂直轴顺时针旋转称为旋后。
(4)武术抡臂
抡臂时,上臂绕肩关节的混合轴作圆周运动称为环转。
请同学们用胶布代替韧带、关节唇和肱二头肌长头腱,在人体骨架模型上进行准确粘贴,并说出每一辅助结构有何作用?
2.观察肩关节的运动
肩关节的运动主要表现在上臂,上臂可做哪些运动?请观察、体验下面一些动作:
(1)上臂前摆和后摆
上臂前摆时,是绕肩关节额状轴向前运动称为屈;上臂后摆时,是绕肩关节额状轴向后运动称为伸。
时间
方法与步骤
教 具
(一)观察胸锁关节的结构与运动
1.观察胸锁关节的结构
取胸锁关节标本或模型对照图观察,可见构成胸锁关节的关节面为锁骨的胸骨端关节面与胸骨的锁切迹,关节面形似鞍状。将胸锁关节囊打开或取胸锁关节冠状切面标本观察,可见两关节面之间有一关节盘将关节腔分为两部分,在胸锁关节的前方、后方和上方分别有胸锁前韧带、胸锁后韧带和锁骨间的韧带。
动作要点:上举时两臂充分伸直。
评价标准:说对3块肌肉为优,说对2块肌肉为良好,说对1块肌肉为合格。1块肌肉没说对,重作,直至合格为止。
3.反握腕屈伸
练习方法:
坐在长凳上,两脚分开。屈肘,前臂放在大腿上,手持哑铃,手腕下垂。手腕上下屈伸重复练习。也可以正握哑铃进行练习。
动作要点:还原时,动作要慢。
评价标准:说对5块肌肉为优,说对4块肌肉为良好,说对3块肌肉为合格。说对2块肌肉以下,重做,直至合格为止。
取上肢肌肉标本或模型对照图观察,可见前臂后群肌,分浅、深两层排列。浅层从桡侧向尺侧依次排列为桡侧腕长伸肌、桡侧腕短伸肌、指伸肌、小指伸肌、尺侧腕伸肌。深层从上外向下内依次排列为旋后肌、拇长展肌、拇短伸肌、拇长伸肌和食指伸肌。
请同学们用橡皮筋或胶布代替前臂前群肌和前臂后群肌肌拉力线,在人体骨架模型上进行模拟,并说出它们与肘关节和手关节各轴的位置关系。
(2)扩胸与含胸
扩胸时,肩胛骨绕胸锁关节垂直轴运动,肩胛骨内侧缘向后移动靠近脊柱称为后缩(内收);含胸时,肩胛骨内侧缘远离脊柱向前移动称为前伸(外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