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学生 走进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足学生走进生活

周巷镇云城小学赵燕燕《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中提出: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新教材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将学生的生活作为依托,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环境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因此我认为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创设开放、自由、活跃的教学环境,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们和课文中的小朋友一起探讨,一起交流,并从中领悟做人的道理,做事的准则。

一、贴近学生,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课堂上,教师要把原来只是纯粹的知识传播者的角色转变为儿童活动的指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因为无论哪个教师讲得再生动、再精彩,也不可能直接转化为学生的品德。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热切地探讨问题,自觉地接受知识,才能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引领他们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教室是学生最亲切、最熟悉的地方,这里有他们的汗水,有他们的智慧,也有他们的荣誉……教授《班级风景线》这一课时,我让学生们自由地选择一处自己认为最闪亮的风景线,然后与投

缘的学生组合成一组,最后一起讨论交流自己之所以选择它的理由。学生在我的启发下很快就投入到探讨中来了。他们口若悬河,各抒己见,可以说整个教室都沸腾了。最后,我和他们一起总结:教室的角角落落有我们辛勤的付出,我们每一个成员都要美化我们的教室,热爱我们的班级。

二、创设情境,提高学生的认知

在课堂上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就必须创设情境,通过情境来引导他们学习,使其在情境中进行探究性思维活动,逐步获得感知,进而提升道德素养。活动的关键是让儿童获得体验,掌握自己生活所需要的基本知识。

在上《当好小主人》这一课时,针对不同的情况,我设计了以下几种情境:1、你主动打电话,邀请同学聚会,庆祝自己的生日。2、父母的同事打来电话,可父母不在,回来后,你进行转告。3、亲戚打电话邀请你们一家去玩。4、你在马路上看见旁边的一处房子着火了,打电话求援。学生们根据情境,进行不同的表演。表演后引导学生互相评价,在评价中掌握接听电话的技巧。如电话铃响2-3声时去接比较好;记录电话号码时最好向对方复述一遍;接听电话开始要说“您好”,结束要说“再见”;为尊重对方,最好等对方说完后再挂电话等。在涉及火警电话时,让学生明白要说清楚事发地点,火情的大小,同时也告知学生110、119、120等电话的用途,并反复强调不能随便拨打这些号

码,以免造成不良后果。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自然而然地了解了接听电话的礼仪和待人接客应有的礼貌,这是一般的说教所不能达到的。

三、联系生活,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

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起源于人类的生产劳动,也即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活动,在这种生活活动中,人与人发生各种关系,也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道德就这样产生于协调关系和解决矛盾之中。因此,我们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中要遵循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时,我们要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事件、生活情境,运用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来激发他们的认识情趣。

教学《你帮我,我帮你》这一课时,我先让学生回忆,在学校和同学一起相处、学习的过程中有哪些不愉快的生活事例。对于刚刚跨入校园的孩子来说,同学之间的争吵、摩擦特别多,我们时常会看到学生兴匆匆地跑进办公室向老师诉说自己的委屈。几个学生的大胆发言,引起了其他同学的强烈共鸣。接着,我让学生将文中哭泣的小女孩想象成自己,并向别人诉说自己的不

幸。我将他们的诉说归类为以下几种:1、被同学欺负了。2、同学没有帮助他(她)。3、同学不愿和自己玩。之后,我让学生设身处地地想一想:假如是你,你会怎样帮助她呢?这时候,学生发言积极,气氛非常热烈。他们有的批评做得不对的同学,有的送去安慰的话,有的自我反省向同学道歉。这样的实话实说是学生内心世界的真情流露。最后,通过学习让他们明白,在学习生活中,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每个人要相亲相爱,互相帮助。只有这样,才能共同进步,获得快乐和幸福。

《品德与生活》作为一门综合课,绝不能再用以往惯用的说教作为教学手段,纯粹的说教会让课堂显得苍白无力。我们应从新教材的教学理念出发,立足学生,走进学生的生活,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要努力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活动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形式,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活动中提升道德素养,再从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形成价值理念,使其成为文明向上的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