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北戴河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创作背景
《浪淘沙· 北戴河》是毛泽东主席于1954 年在秦皇岛北戴河开会时创作的一首词。 有一天,时逢北戴河海滨风雨大作,浪涛 翻涌,喜好游泳的毛主席不顾身边警卫人 员的劝阻,下海游泳,与风浪搏斗。上岸 后意犹未尽,又纵笔挥毫,写下了这不朽 名篇《浪淘沙.北戴河》。生动描绘了北 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一 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 博大胸怀。
大雨落在了幽燕, 滔滔波浪连天, 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 在起伏的汪 洋里都已经看不见, 也不知漂去了 哪边? 往事已有千年, 那时魏武帝曹 操跃马挥鞭, 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 诗篇。 秋风瑟瑟到了今日, 人间却 换了新颜。
上片前两句,一为仰观,一为前瞻,随着视角的变 化,空间画面也由陆而海,从上而下。后三句则显 示视线由近而远的渐次推移,极富层次感。“秦皇 岛外打鱼船”回应开头一句的“幽燕”,点明地点, 又与题目相吻合。“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的意境或也取轧于古人对大海惊涛骇浪 的描写,但《浪淘沙》是小令,不直铺叙,用精炼 的设问句式写出来,化实为虚,以简驭繁,真乃神 来之笔!与其说是写人写船,不如说是以小衬大, 将较小的意象置于广阔巨大的空间之中,进一步烘 托渲染“白浪滔天”的威猛旷悍,突出风雨中的海 天莫辩、浩茫混沌、旷荡无崖的景象,从而扩大作 品的空间容量,显示出一种寥廓深邃的宇宙感。
• 【解题】 这首诗选自宋代郭茂倩(qiàn)编的《乐府诗集》卷三十。 曹操传世的诗歌全是乐府诗。用乐府旧题写时事,是曹操 的首创。乐府旧题中有《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 歌· 瑟调曲》,源出汉代民谣,一人唱,三人和。现存的 一首古辞是写求仙得道的。曹操则用它来写自己的政治抱 负。全诗共分四章(称四解),第一章《观沧海》,通过写 观沧海所见的壮丽景色,抒发自己的博大襟怀;第二章 《冬十月》和第三章《河朔》,记征战途中所见所感,表 达了诗人对社会动乱、田园荒芜的忧虑;第四章《龟虽 寿》,描写诗人老当益壮、奋斗不息的英雄气概。四章之 前有一段“艳”辞,相当于序言。诗写于建安十二年(公 元207)曹操北征乌桓之际。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建安12年(207年)夏5月,wk.baidu.com操出征乌桓, 九月胜利班师。经过碣石山,立马观海,慷慨赋 诗,流露出包容天地的帝王气象。 今人范曾作。
•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东汉沛国谯(qio)(今 安徽省毫(bó)县)人。汉献帝时官至丞相,后被封为魏王。 死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是汉末的政治 家、军事家,也是重要作家。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诗和 散文。他的诗继承汉代乐府民歌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有 的写时事,有的写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风格悲凉 慷慨。散文写得质朴简约,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受传统的束 缚,豪迈雄健,体现了“建安风骨”的基本特征。曹操的 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也各有成就,文学史家习惯 称他们为“曹氏父子”或“三曹”。他们周围团结了一批 文学家,形成所谓的邺下文学集团。而曹氏父子则以其倡 导和创作,对建安文学的发展和建安风骨的形成起了重大 的推动作用。曹操原有集三十卷,已散佚。现存乐府诗二 十余首,散文四十余篇,有中华书局辑校的《曹操集》。
创作背景
《浪淘沙· 北戴河》是毛泽东主席于1954 年在秦皇岛北戴河开会时创作的一首词。 有一天,时逢北戴河海滨风雨大作,浪涛 翻涌,喜好游泳的毛主席不顾身边警卫人 员的劝阻,下海游泳,与风浪搏斗。上岸 后意犹未尽,又纵笔挥毫,写下了这不朽 名篇《浪淘沙.北戴河》。生动描绘了北 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展示了一 代伟人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 博大胸怀。
大雨落在了幽燕, 滔滔波浪连天, 秦皇岛之外的打渔船, 在起伏的汪 洋里都已经看不见, 也不知漂去了 哪边? 往事已有千年, 那时魏武帝曹 操跃马挥鞭, 东巡至碣石山吟咏过 诗篇。 秋风瑟瑟到了今日, 人间却 换了新颜。
上片前两句,一为仰观,一为前瞻,随着视角的变 化,空间画面也由陆而海,从上而下。后三句则显 示视线由近而远的渐次推移,极富层次感。“秦皇 岛外打鱼船”回应开头一句的“幽燕”,点明地点, 又与题目相吻合。“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的意境或也取轧于古人对大海惊涛骇浪 的描写,但《浪淘沙》是小令,不直铺叙,用精炼 的设问句式写出来,化实为虚,以简驭繁,真乃神 来之笔!与其说是写人写船,不如说是以小衬大, 将较小的意象置于广阔巨大的空间之中,进一步烘 托渲染“白浪滔天”的威猛旷悍,突出风雨中的海 天莫辩、浩茫混沌、旷荡无崖的景象,从而扩大作 品的空间容量,显示出一种寥廓深邃的宇宙感。
• 【解题】 这首诗选自宋代郭茂倩(qiàn)编的《乐府诗集》卷三十。 曹操传世的诗歌全是乐府诗。用乐府旧题写时事,是曹操 的首创。乐府旧题中有《步出夏门行》,属于《相和 歌· 瑟调曲》,源出汉代民谣,一人唱,三人和。现存的 一首古辞是写求仙得道的。曹操则用它来写自己的政治抱 负。全诗共分四章(称四解),第一章《观沧海》,通过写 观沧海所见的壮丽景色,抒发自己的博大襟怀;第二章 《冬十月》和第三章《河朔》,记征战途中所见所感,表 达了诗人对社会动乱、田园荒芜的忧虑;第四章《龟虽 寿》,描写诗人老当益壮、奋斗不息的英雄气概。四章之 前有一段“艳”辞,相当于序言。诗写于建安十二年(公 元207)曹操北征乌桓之际。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建安12年(207年)夏5月,wk.baidu.com操出征乌桓, 九月胜利班师。经过碣石山,立马观海,慷慨赋 诗,流露出包容天地的帝王气象。 今人范曾作。
•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东汉沛国谯(qio)(今 安徽省毫(bó)县)人。汉献帝时官至丞相,后被封为魏王。 死后其子曹丕称帝,追尊他为魏武帝。曹操是汉末的政治 家、军事家,也是重要作家。在文学上的主要成就是诗和 散文。他的诗继承汉代乐府民歌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有 的写时事,有的写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风格悲凉 慷慨。散文写得质朴简约,从内容到形式都不受传统的束 缚,豪迈雄健,体现了“建安风骨”的基本特征。曹操的 两个儿子曹丕和曹植在文学上也各有成就,文学史家习惯 称他们为“曹氏父子”或“三曹”。他们周围团结了一批 文学家,形成所谓的邺下文学集团。而曹氏父子则以其倡 导和创作,对建安文学的发展和建安风骨的形成起了重大 的推动作用。曹操原有集三十卷,已散佚。现存乐府诗二 十余首,散文四十余篇,有中华书局辑校的《曹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