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通论期末复习资料
文化通论考试复习资料
1.宋代理学是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产物,他以儒家的封建伦理为中心吸取了佛教道教的一些宗教修行方法,加上繁琐的逻辑思辩的论证形成了一个体系严密规模庞大的理论结构。
理学源于北宋的周敦颐、张载、经程颐、程颢的发展,完善于南宋的朱熹。
理学依其对世界本原的不同回答可分为三派:唯物主义派、客观唯心主义派和主观唯心主义派。
2.儒:儒家被称为儒。
儒的前身是古代专为贵族服务的巫、史、祝、卜。
在春秋社会大动荡时期,儒失去原来的地位,由于他们熟悉贵族的礼仪便以“相礼”为谋生职业。
按这种说法春秋末期,儒指以“相礼”为业的知识分子,此后“儒家”指崇奉孔子学说的学派。
3.三皇五帝是传说中的始祖,是中国历史上的传说人物。
关于他们的情况历史文献记载不一且带有浓厚的神话色彩,但历代帝王崇祀的三皇五帝序列是:伏羲、神农、黄帝、少昊、尧、舜。
4.地理环境:宇宙的、地质的、气象的、水文、地文,生物作为生态基石的地理环境,可纳为有机环境和无机环境两大类。
5.甲骨文就是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据说是清代光绪年间由王懿首次发现。
甲骨文分原始甲骨文和殷墟甲骨文两个阶段,前者出土于陕西西安和山东恒台,后者出土于河南安阳小屯村。
墨家十大主张: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墨子提出了“兼相爱,交相利”。
也就是不只单方面的爱自己,而是还要爱别人。
不是单方面的使自己有利,也要使别人有利。
墨子认为,“兼相爱”就是大家都要树立把别人的国看成是自己的国,把别人的家看成是自己的家,把别人的身体看成是自己的身体。
“非攻”即反对战争,是“兼相爱,交相利”发展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墨子反对破坏生产,保全其生命财产安全的价值主张。
战争在春天进行就使农民不能耕种庄稼,在秋天进行就使农民不能在田间收获。
因此,它是“夺民之用,废民之利。
”这反映了小生产者为确保其生命财产的愿望。
墨子只是反对无故攻无过之国的侵略战争,对于防御性战争是支持的。
尚贤:墨子反对世袭制度,主张政治地位的获得必须要靠才能,没有才能不能做官。
中国文化通论课后题
1.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什么?2.思考中国地名与中国历史文化的联系?3.如何看待中国历史上的改革与反改革斗争?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大致有四种:一是奴隶社会内部富国强兵的改革,二是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政治改革,三是少数民族为汉化而进行的改革,四是封建统治阶级为挽救统治危机而调整统治政策的改革。
一场改革的成败,通常有四个决定性因素:一是改革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二是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的力量对比,三是有无触动当时的政治基础,四是改革在王朝所处的时期。
改革如果有人受益无人受损,改革就会受到各阶层的拥护,能够长久的走下去,反之最后一定会转化为政治斗争。
改革的命运就取决于政治斗争的最后结果。
4.“三皇五帝”传达了什么样的历史信息?战国时期,商业已经相当发达,货币的使用已经很普遍。
但是各国货币的形状、大小、轻重都不相同,齐国的货币样子像刀,赵国的货币样子像铲;货币计算的单位也不一致。
秦始皇规定:以后一律使用圆形方孔、每个重半两的铜钱,各国的旧货币全都作废,不许再在市面上流通。
原先六国的度量衡也是不统一的,尺寸、升斗、斤两等,也不大一样。
在一个国家买一尺布,到另一个国家也许只能算八寸。
在这个国家买一斗米,到那个国家就成了九升。
度量衡这样乱,和一个统一国家的政权当然不相适应,对人们的生活也太不方便了。
秦始皇下令规定了统一的度量衡,全国的尺寸、升斗斤两都得一律,这就克服了过去那种换算混乱的局面。
战国时期的文字也是不统一的。
同一个字的写法不尽相同,状各异,笔画有多有少。
统一以后,这种情况对政策法令的推行和文化的传播,都是一大障碍。
所以秦始皇又下了“书同文”的命令。
“书同文”就是统一文字的意思,政府规定了一种叫做小篆的字体,作为全国统一使用的标准文字。
后来又根据民间流行的字体,整理成一种比小篆更便于书写的字体,叫做隶书。
隶书跟现在的楷书已经很接近了。
焚书坑儒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加强了思想控制,有利于当时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统治的巩固;2.摧毁了许多文化典籍,毁灭了许多宝贵的先秦文化;3.嵌制了人民思想,不利于创新和发展,对后世造成恶劣的影响。
中国文化通论复习资料
第一编制度文化
第一章经济制度
一、自然经济形态
中国古代基本的经济形态是自然经济。(自然经济以生产使用价值为目的,商品经济以交换为目的、以营利为宗旨。)
自然经济延续到近代,形成了几千年来稳定的生产格局和劳动组合方式。
1.一家一户为生产单位的小农生产格局(它构成了封建经济的基石,但使劳动者互相分离难以组织,生产规模小,生产技术落后。)
上级对下级颐指气使,下级对上级曲意逢迎,奴姓十足。
一级驾驭一级的政治格局,塑造出传统官僚主子与奴才兼具的人格。
权力界限的模糊,导致了权威者和服从者的关系异化为人身依附关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曲了官僚的政治人格。
第四章宗法制度
宗法制度是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的一种制度。宗法建立在宗族的基础之上,宗族由若干个同血缘的家族集合而成,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成宗族,结成乡社,进而成为国家的基石,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事实。
2.树立君主权威【周天子不仅是天下的共主,而且又是天下的大家长。】
3.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实行,造就了一个向心型的统一大势,形成周王与诸侯共治天下的局面。】
秦朝:中央集权政治模式的确立(三个具体特征)
1.君权至上(国家的最高权力全部集中于皇帝一人。尽管有宰相,作为行政首脑的宰相和作为国家元首的皇帝在名义上是分职的,但在行政决策层面,最高执政者却不是行政首脑宰相,而是皇帝,皇帝凭借中央集权的行政体制和垂直型的官僚机构,一统天下。)
但抑商思想极力排斥社会经济结构中不可或缺的工商业和工商业者,这表明了传统的经济思想体系存在着扭曲和偏差。所以古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步履艰难,处于受自然经济支配的地位。
重义轻利:重义轻利的思想不仅属于价值与伦理范畴,也属经济范畴。义即道义,利即利益或功利。重义轻利要求人们在义利关系的处理上,把履行道德义务放在第一位,而把获取个人利益放在第二位。
中国文化通论复习资料
1.试述儒家教育思想儒家教育思想以道德教育为核心,教人如何“做人”,如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理想的入世精神。
儒家教育思想是乐观的“乐感教育”;是刚健有力自强不息的;是以群体为本位的;强调在学校、家庭及日常生活中积累到的行为,加强自身修养;追求道德的“自律”,反对“他律”。
1、关于教育对象的思想:提倡“有教无类”可以说是其办学方针,不分等级、地区、年龄限制,平等入学2、关于教育作用的思想:伦理本位:儒家认为,治理国家除了让国家富足,还要对民众进行,伦理教育。
即教育的目的一是培养人才,二是社会教化。
同时孔子阐明在有了人口财富之后,才能进行教化。
提出了富国教民和保国教民的思想,揭示了教育的作用。
3、关于教育目的思想:《论语》:“朝闻道,夕死可矣”,可见孔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志道和弘道的志士和君子,进行伦理教化。
4、关于教学理论的思想:(1)主张要勤于学习,广于见闻。
“学而知之”、“三人行,则必有我师”“敏而好学,不耻下问”(2)重视反复学习,温故知新。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思并重,学思结合的思想。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4)启发诱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当学生思考却不能理解透彻时,需要老师启发引导。
5、关于道德教育的思想:(1)立志有恒:“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2)克己内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3)改过迁善:“过而不改。
是谓过矣”(4)慎言民行、言行一致由“敏于事而慎于言”、“言必行,行必果”6、关于教师的思想:(1)因材施教:儒家孔子是因材施教的实践者,孟子曾经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总结出了五种因材施教的办法。
(2)言传身教:“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3)热爱学生,忠于职守:“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
”“有教无类”即不分贫富、贵贱、种族和地区,任何人都可以入学,人人有受教育机会。
体现了教育平等精神。
中国文化通论考试复习题
中国文化通论1. 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结构具有独特的东方文化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原则与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相结合,使得中国政治制度的鲜明特点是伦理政治。
2. “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出自《说苑·指武》。
3. 春秋时期的思想家更像学者、牧师,而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更像辩士。
4. 原始道教最初称为“五斗米道”,又叫天师道。
5. 中国古代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特点是左右对称。
6. 在中国境内,地势最高的是青藏高原,号称世界屋脊。
7. 中国古代中央官制发生重大变化,以三省六部制的分权形式解决集权体制内的权力分配问题是在隋唐。
8.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核心是儒家思想。
9. 就文化交汇的典型性与影响的深远性而言,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汇最主要有两次。
10.殷商甲骨文中就有“四方”的明确记载,到西周时,已经十分清晰的相关观念则是天下。
11. 秦朝中央“三公”中负责监察事务的是御史大夫。
12. 汉代实行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
13. 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温带气候。
14. 我国先民发明观察星象物候的方法是在夏代。
15. 造纸术的发明者传说是东汉时期的蔡伦。
16. 新石器时代的三大文明成就是农业、制陶和石器的磨制与钻孔。
17. 徽商和晋商在历史上非常有名,他们贸易的方式属于行商经营。
18. 下列选项中,属于上层文化农政思想的核心的是勤农观。
19. 中国“家天下”的历史开始于夏代。
20. 唐代最有名的大型舞蹈是《霓裳羽衣舞》。
21. 属于人文范围内的服饰标志有信仰标志;仪礼标志;职业标志。
22. 在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瑰宝中,孙思邈编写的医学著作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23. 属于上层文化的是宫廷礼仪;文庙典礼;宗庙音乐。
24.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中华民族的通用语。
25.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高潮除了春秋战国时期之外,还有魏晋南北朝;唐宋之际。
中国古代文化通论 考试
中国古代文化通论一、名词解释1.文化:即自然的人化。
广义的文化包括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全体,与人类的‚文明‛同义。
狭义的文化则专指人类的精神文化,与政治、经济构成人类社会的三大支柱。
2.血族婚:(也称族内婚)是原始社会人类的第一种婚姻形式。
即在氏族内排斥父子辈之间的通婚,只允许同辈男女(兄弟姐妹)的婚配关系。
3.民间秘密宗教:指在民间秘密流行而受到封建统治阶级禁止和镇压的宗教。
这些宗教大多具有三教合一的特点,并且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4.书院:是宋代的地方教育组织。
书院之名始见于唐代,但发展于宋代。
北宋时,以讲学为主的书院日渐增多。
南宋时随理学的发展,书院逐渐成为学派活动的场所。
5.和亲:是民族间实行通婚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指中原王朝以宗室女和边疆少数民族首领所缔结的婚姻关系。
6.宗教:是人们和自然的关系以及人们在现实生活中的相互关系在人类社会意识中的一种特殊的、虚幻的反映。
分为自发的和人为的。
7.五行说:五行说最早见于《尚书.洪范》,指的是金、木、水、火、土,这五个范畴已成为中国古代哲学理论思维的标志。
中国古代哲学家用五行理论来说明世界万物的形成及其相互关系。
它强调整体概念,旨在描述事物的运动形式以及转化关系。
阴阳是古代的对立统一学说,五行是原始的普通系统论。
8.塔:这是佛寺中的主要建筑。
梵文名:stupa(坟冢),后翻译为‚浮图、方坟‛。
分为以下几种形式:覆钵塔、楼阁式塔、密檐式塔、单层式塔、藏式塔、金刚宝座塔。
最初形式:半圆形大坟冢。
中国形式:楼阁式。
9.文人画:文人画是相对于当时工匠画而言的参与者多为文人士大夫,逐渐形成一种新的画风,故有此名。
10.牌坊:是封建社会为表彰功勋、科第、德政以及忠孝节义所立的建筑物。
也有一些宫观寺庙以牌坊作为山门的,还有的是用来标明地名的。
又名牌楼,为门洞式纪念性建筑物,宣扬封建礼教,标榜功德。
牌坊也是祠堂的附属建筑物,昭示家族先人的高尚美德和丰功伟绩,兼有祭祖的功能。
(完整word版)中国文化通论复习提纲完整版
中国文化概论复习题纲主要看每章节后面的名词及思考题。
下面这些在课堂上基本讲到,只有“三纲五常”和“中庸”没有解释,但涉及到。
另补充“中国古代蒙学读物的特点”。
1、“文化”一词的古代解释文:五色交错的纹理。
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及其载体——文物典籍。
化:改变、化育。
引申为通过教育使人得到改变,文明程度提高。
文化:精神领域内的文治教化。
即用道德伦理、诗书礼乐来教育、改造人群。
引申为统治阶级所使用的所有文治教化的设施。
包括礼乐、典章制度等。
2、人类文化史上的四大文化指什么?中华文化系统、印度文化系统、阿拉伯文化系统、西方文化系统。
3、文化的外显模式、内隐模式文化的外显模式主要包括哲学、法律、历史、艺术、宗教、风俗、社会制度、行为规范、语言体系等,它们以文字等符号系统或人的具体行为为载体,一般都有外壳形式。
文化内隐模式大致包括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情感取向等,这是人们在长期的文化历史发展中积淀而成的深层的东西。
4、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原则即以科学的、辩证的方法审视和筛选文化遗产,批判封建性的糟粕,继承民主性的精华。
5、中国的“伦理型文化”的显著表现?历代统治者视道德感化为政治统治的重要手段,将有助于统治稳固、社会有序的道德规范去“教化”民众,以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与行为,此即所谓“以德治国”。
强调两个人的伦理义务,要求个人服从整体。
强调个人自身的道德修养,视“修身”为立命之根本。
6、为什么说中国文化具有鲜明的主体性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包容性?1)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绵延至今,在于它的兼容并包得胸襟,在于对不同区域或民族文化的交汇与融合中,求得顽强的生存与发展。
2)对于境外文化,中国文化多能以宽阔的胸怀去迎接挑战,并加以采撷、消化和吸纳,使之成为中华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如来自南亚的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至隋唐达到鼎盛,佛教思想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它并未取代中华文化,也无损于中国本土文化的独立性格。
中国文化通论
中国文化通论一.名词解释:1.什么是文化?2.六书具体是指哪六书?【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明确指出“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为“六书”,是造字之本】3.什么是甲骨文?4.什么是丝绸之路?二.简单题:1.中国的姓、氏产生于何时,区别是什么?【姓、氏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母系氏族社会,那时的人们按母系血缘分成若干氏族,每个氏族都以图腾或居住地形成相互区域的族号,这个族号就是“姓”。
“氏”的产生比“姓”晚一些,这是因为同一母系血缘的氏族子孙繁衍,人口增加,同一母族分为若干支族前往不同的地方居住和生活,每一支族都要有一个区别于其他支族的称号,这个称号称为“氏”。
一个氏族分成多少个支族,就有多少个氏。
因此可以说,姓代表母系血统,氏代表氏族分支;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姓区别血统。
氏区别子孙,这就是姓与氏在最初阶段的根本区别。
进入夏商周三代,姓氏的功能除了保留那些原有的区别以外,还带上了浓厚的阶级色彩,特别是氏,都是由统治者赐封而得来的。
大约在秦汉时代,姓与氏混合为一。
】2.举例说明文化结构的四个层次【文化的核心问题是人,了解和研究文化,其实主要观察和研究人的创造思维、行为、手段极其最后的成果。
文化分为四个层次:1)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具体实在的事物,如人们的衣食住行等。
2)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
3)行为文化层,指人在长期社会交往中约定俗称的习惯和风俗,它是一种社会的、集体的行为,不是个人的随心所欲。
4)心态文化层,指人们的社会心理和社会的意识形态,包括人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挂念、思维方式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文化艺术作品,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也是文化的精华部分。
】3.简述孔子、孟子的思想核心4.举例说明中国传统文化节日体现的文化特征三.论述题:结合实例,论述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四.选择题:1.文化有四个层次,不属于物质文化层的是?2.易经:“物相杂,故曰文”中文的意思:3.从地域角度,今天河北省属于哪个文化区?4.人们在长期的交往中形成的风俗习惯属于哪个文化层?【行为文化层】5.中国古代绘画中在哪一个时代,诗歌、绘画、书法完美结合?6.从秦汉到隋朝的政治体系是?【郡县制】7.中国历史传说中,观察天象、地理、八卦的人物是哪一位?8.属于长江古文化的是?9.中国古代韩熙载夜宴图是【顾闳中】10.中国古代以画墨梅出名的是?五.填空题:1.刻在金属器皿上的文字是【】2.在商朝服饰分成上下两部分,上身称为衣,下身称为【裳】3.中国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的社会政治结构被称为【】4.墨家学说的主要思想是【】5.孟子的思想核心是良知和【】6.造字法的描述“画成其物,....。
中国文化通论【复习、考试资料】(7月20日).pdf
绪论一、文化的含义文化的定义,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西汉刘向《说苑·指武》:“凡务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诛。
”其中文化的含义指封建王朝的“文化教化”,用诗书礼乐等教化世人,大体上说基本属于精神文明范畴。
在吸收了西方细想后,被赋予新的含义。
第一,物质文化。
人们物质生产活动方式和产品的综合。
诚如杜甫在《忆昔二首》中描绘的那样“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廩俱丰实”。
第二,制度文化。
人类在社会实践中组成的各种行为规范及各种组织形式所构成的。
如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第三,行为文化。
人类社会实践中在人际交往中的行为习惯,往往是礼俗、民俗、风俗等形态出现的行为规范。
如重阳节登高、赏菊。
第四,心态文化。
是在人类实践和意识活动中形成的价值观、道德观、审美观、思维方式等。
如儒家、道家等哲学思想。
二、中华文化的起源与中华名族的形成1、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含义中华一词,是由中国与华夏二名复合而成,其含义在古代与中国一词相当,在许多场合是同义语,论地域主要是指中原,扩而大之,及于王朝直接管辖的郡县地区;论民族,一般指汉人;中华又是文化概念,一般是指古人所称“礼乐冠第”的中原文化。
#加例子#2、中华文化滋生和发展的环境(1)。
:自然之富,物产之丰”这是中国文明得以滋生的一个先决条件,气候类型的完备,地地貌、流域繁复,为中华文化的多样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地理条件。
(2)。
农业是中国经济的主体,这就注定了中国古代文化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农业社会的文化,中国文化的若干传统都与此有关。
(3)。
有血缘纽带维系的宗法制度给与中国人的文化生活各方面以深刻的影响。
血缘联系与社会等级关系密切交融、渗透。
加大了中华文化的延续力,使之成为世界罕见的不增中断的文化系统。
三、中华文化的名族特点(一)外在特点1、统一性元朝朱元璋在檄文中还说到“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四海内外,罔不臣服,此岂人力,实乃天授”。
承认元统治中国是符合天命,因而也就承认它是合法的了。
中国文化通论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通论大纲一.文化的概念与内涵1.定义:文治教化自然的人化,人类改造世界的一切成果。
2.文化的结构3.关于文化的几个关系二.中国文化产生与发展的背景1.中国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地理环境——大陆国家A.地理环境对中国文化的影响a.适合发展农业b.适合发展游牧业c.很少受到外来冲击d.容易产生自我中心主义。
(中国、华夷、“镜子”)2.中国文化产生与发展的经济背景——农耕自然经济A.农耕自然经济的特点a.排斥协作b.满足于自给自足c.不会有产业革命3.中国文化产生与发展的社会结构背景——宗法制度(家族制度)A.内涵以宗族为中心,根据血缘远近来区分嫡庶亲疏的一种等级制度。
B.特点a.血缘为纽带b.等级制c.家国同构三.中国古代的宗法体制与家族制度1.家族概说家族:由若干个同血缘的家庭组成,是以血统关系为基础而构成的社会组织,包括同一血统的几辈人。
A.社会背景在农耕自然经济条件下,在血缘、地缘、业缘的共同作用下,同一家族的成员长期生活劳作于同一地区,世代繁衍。
B.定居式农业劳动的特征a.固守土地b.自给自足c.经验至上C.家庭结构与家族观念a.家庭结构I.中国封建家庭的结构是以父子、婆媳为主轴的典型的父子型家庭;家族关系以亲子的血统关系与夫妻的婚姻关系为基本构造。
(血缘和姻缘)b.家族观念I.血缘观念II.门第观念III.孝悌观念D.家族人伦关系a.三纲五常I.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II.五常:仁、义、礼、智、信。
2.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A.宗法制度的产生、发展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父家长制商代已有宗法制度的雏形B.宗法制度的完备a.成熟年代:西周初年b.关键人物:周公c.背景:周公摄政,一年救乱,二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
——《尚书·大传》d.核心内容:I.严格区分嫡庶,确立嫡长子继承制。
II.区分大宗、小宗,均以正嫡为宗子。
III.等级次序分明,小宗服从大宗。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中国文化概论填空题(30选20,20分)名词解释(6选4,20分)简答题(5选3,30分)论述题(2选1,30分)填空:1.人类文化史的四大文化系统:中华文化系统 (也称儒家文化系统)、印度文化系统 (也称印度佛教文化系统)、阿拉伯文化系统(也称伊斯兰教文化系统)、西方文化系统(也称希腊罗马文化系统或基督教文化系统)。
2.中国传统经济思想:重农抑商。
3.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秦朝。
4.战国以前,宰相制度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秦汉的三公制、隋唐的三省制和明清的内阁制。
5.汉代地方沿袭秦制。
在京师设京兆尹、左冯翊、右扶风三种官职,合称“三辅”。
汉武帝时,设十三部(州)刺史,汉末刺史改称“州牧”。
6.清朝级别最高的九位封疆大臣:直隶(直隶、河南、山东)总督、两广(广东、广西)总督、两江(江苏、安徽、江西)总督、湖广(湖南、湖北)总督、闽浙总督、陕甘总督、四川总督、云贵总督、东三省总督。
7. 家庭结构派生出家族观念,大略有三:血缘观念。
——宗谱;门第观念;孝悌观念(“养”、“敬”、“无违”)。
8. 《丧服小记》:亲亲以三为五,以五为九。
9. 《尚书·尧典》“以亲九族”:上溯父亲、祖父、曾祖、高祖,下延亲子、孙、曾孙、玄孙。
10.狭义的礼指礼节或仪式。
“吉凶军宾嘉”11.东汉科举出现变革:首先是按照人口比例岁举孝廉,注意优待边郡。
其二是举孝廉开始试经,实行优胜劣汰。
“阳嘉新制”。
常科还设有“茂才”。
12.唐代科举分常科与制科两种。
常科每年举行,“春闱”与“秋卷”。
13.唐代进士及第,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还需经过吏部的选试,合格后才授予实际的官职。
选试的内容包括“身”、“言”、“书”、“判”,四者合称“四才”。
此外还要考察“三实”:“德行”、“才用”、“劳效”。
14. 科举制度如何培养、选拨与录用人才。
中国古代经历了周代的世卿世禄制、春秋战国的军功爵制、汉代的察举制与征辟制、魏晋以来的九品中正制,以及始于隋而终于清末的科举制。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知识点汇总
中国文化概论期末考试知识点汇总导论一、“文化”的界定1、关于“文化”的定义【法】路易·多洛《个体文化与大众文化》【美】克虏伯,克勒克《文化——关于概念和定义的评论》又名《文化概念和定义的评论》1871——1951“所谓文化,无论是中国的或世界的、东方的或西方的,都只能是个概括的、复杂的统一体,决不是铁板一块,针插不进、水泼不进的东西。
”——周谷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2、“文化”的由来与内涵“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易传·贲卦·象传》“人文化成”——“以文教化”即以人伦秩序教化世人,使之自觉按规范行动。
Culture——耕种、居住、练习、注意等耕种——栽培、种植——对人的性情的陶冶和品德的教养3、广义文化与狭义文化☆广义文化: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
☆狭义文化:专指人类的精神创造。
☆文化的结构●物态文化层:指人的物质生产活动及其产品的总和。
●制度文化层:指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建立的规范自身行为和调节相互关系的准则。
●行为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中,尤其是人际交往中约定俗成的习惯和风俗。
它是一种以礼俗、民俗、风俗形态出现的见之于动作的行为模式。
“首先是社会的、集体的,它不是个人有意无意的创作。
即使有的原来是个人或少数人创立和发起的,但是它们也必须经过集体的同意和反复履行,才能成为民俗。
其次,跟集体性密切相关,这种现象的存在,不是个性的,而是类型的或模式的。
再次,它们在时间上是传承的,在空间上是播布的。
”——钟敬文●心态文化层:由人类在社会实践和意识活动中长期茵蕴化育出来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思维方式、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
这是文化的核心部分。
社会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态●社会心理:指人们日常的精神状态和道德面貌。
是尚未经过理论加工和艺术升化的流行的大众心态。
●社会意识形态:指经过系统加工的社会意识。
中国文化通论最后冲刺
一、什么是血缘、地缘和业缘?人的社会关系可以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血缘,即直系和旁系血缘构成的宗族关系。
其包括父母子女关系、祖父母孙子(女)关系、堂兄关系、表兄关系、叔侄关系、甥姨关系、甥舅关系等。
它是人先天的与生俱来的关系,在人类社会产生之初就已存在,是最早形成的一种社会关系。
马克思说“家庭起初是唯一的社会关系。
”血缘是亲情的内里核心。
以血缘为纽带的家族和宗族,是一种社会关系,也是一种社会组织,在结构上表现为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宗族,再组合成社会。
为维护这种组织形式,严格规定了辈分、嫡庶、长幼、主从等等级秩序。
这种垂直性的社会结构,植根于农业经济的土壤,依赖于宗法制度的维系,同时也给中国文化打上了极为鲜明的烙印。
地缘,即以共同或相近地理空间(环境)引发的特殊亲近关系,如同乡关系和邻居关系等。
地缘是血缘与姻缘意识于人和物的泛化。
业缘,即以曾经存在或正存在的职业、事业等原因引发的经常交往而产生的特殊亲近关系,如师生关系、同窗关系、同事关系、战友关系、买卖关系、消费关系、阶级关系和事业关系等。
业缘是血缘意识、姻缘意识和地缘意识的泛化。
二、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在原始社会中,血缘关系是社会的基本关系,是社会组织的基础,对社会生产及人们的生活起着决定性作用。
近现代以来,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血缘关系的地位和作用有下降趋势,不断让位于地缘关系和业缘关系。
由于传统和文化的差异,血缘关系在不同国家的地位、作用也不一致。
在我国,传统上一向重视血缘关系,目前我国的血缘关系主要是家庭,在社会上仍然发挥着重要功能。
在我国广大农村,家族、宗族关系仍十分浓厚。
“血缘和地缘”一文阐述了从血缘到地缘的变迁。
在稳定的社会里,“地缘不过是血缘的投影”,是不分离的。
“乡土社会变化很少,人口却不是完全没有流动的”。
一个人口在繁殖中的血缘社群,人口繁殖到一定程度,所需土地面积也相应扩大,住的地和工作的地距离达到一定程度,效率受到阻碍,社群就不得不在区位上分离。
顾伟列中国文化通论部分课后题
中国文化通论资料整理一、填空(15×1’):1.元代从民间脱颖而出的纺织技术专家是________。
2.佛教建筑的主要类型有_____、______、______三种。
3.我国现知最早的佛寺为______________ ,建于_____________。
4.唐代首都长安的布局是棋盘形封闭式的___________。
5.________是当今是世界上最高、最古老、体型最大的木结构建筑,也是世界上唯一存世的千年全木古塔。
6.规模宏大的皇家园林有北京的________、________和河北承德的_________。
其中__________被称为“万园之园”。
7.明清园林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中国古代三大船型_______、_______和_______。
9.在近代形成公路系统以前,中国古代由国家构建的陆路交通网,即是以首都为中心啊、辐射全国的___________。
10.宗法制源于___________时代,于______逐渐形成,到______逐渐完备。
11.乡试取中者为______,第一名称______。
会试取中者为______,第一名称______。
殿试的前三名通称_______,一甲第一名称_______,第二名称______,第三名称______。
二甲第一名称_______。
12.汉代专门学习书画辞赋的具有专科性质的是____________。
13.由__________发展到________是古代社会由蒙昧野蛮走向文明的标志。
14.古代男______岁,女______岁即行成人礼,可以婚嫁。
15.___________的产生,是继董仲舒之后对孔孟儒学所作的第二次改造,它标志着儒学哲学化和思辨神学体系的完成。
16.朱熹的主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佛教创始人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国文化通论复习材料
中国文化通论一、名词解释1.玉茗堂四梦(临川四梦)“临川派”代表作家汤显祖的五种传世作品,即《紫箫记》、《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其中《还魂记》(《牡丹记》)的影响最大。
汤显祖反对拟古和死守格律,主张写情。
2.南宋四大书院南宋,官学腐败,州县学校有名无实,理学代表人物朱熹相继恢复白鹿洞书院和岳麓书院的教学活动,亲自讲课,指导生徒,各地纷纷效法,形成我国书院教育的第二个高潮。
其中,岳麓、白鹿洞、丽泽(浙江金华)、象山(江西贵溪)四个书院因张栻、朱熹、吕祖谦和陆九渊主持而成为全国最有影响的理学学术中心,被称为“南宋四大书院”。
3.开成石经唐代以科举取士,在“明经”科中规定“三礼”(《礼记》、《周礼》、《仪礼》)、“三传”(《左转》、《公羊传》、《谷梁传》),再加上《诗经》、《尚书》、《周易》,合称为“九经”,后来又加上《孝经》、《论语》、《尔雅》,合为“十二经”。
唐大和七年至开成二年刻石立于国子监太学,这就是保留到现在的“开成石经”,现仍存于西安碑林,是国内保存最早的石经。
4.院体画宋代,朝廷在宫内设立了翰林图画院,以科学考试吸收画家,形成“院体画”,特点是严密精细,注重法度,作品多供帝王观赏,题材多为山水、花鸟。
宋徽宗赵佶擅长书画,以花鸟画尤为突出,风格工整艳丽、高贵优美,是院体画的代表人物之一,作品有《芙蓉锦鸡图》等。
5.郡望一指某郡的望族,门第高贵,“人才”辈出,二指一个家族的发源地,作用有二,一是表明出身地位,为婚姻、入仕提供参考;二是为寻租问根、认亲提供参考。
始于东汉末年,盛于东晋南北朝。
6.古文运动中唐时期,以大散文家韩愈、柳宗元为首,掀起以复古为口号的“古文运动”。
这次古文运动的根本性质是恢复儒家道统,改变文体、文风,所提出的基本口号是“文以载道”。
代表作有韩愈的《师说》、《祭十二郎文》,柳宗元的《捕蛇者说》、《永州八记》等。
7.十二因缘又称十二缘起支,因为一个因缘升起,而造成另一个因缘也生起,包括过去因缘(包括无明、行、识、名色)、现在苦果(六入、触、受、爱)、现在因缘(取、有)及未来苦果(生、老死)等,是佛教的基本道理,初学佛者学习佛法之前必须懂得的道理。
文化史 中国文化通论考试重点
●中国上古神话(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神话以故事的形式表现了上古先民对自然、社会现象的认识和愿望。
)(相对零散片断,缺乏古希腊神话的系统性。
)《山海经》包括《山经》、《海外经》、《海内经》、《大荒经》。
上古神话的类别:1.创世神话和创生神话2.洪水神话3.战争神话4.发明创造神话(燧人氏火、有巢氏房子、神农医药、仓颉造字、后稷农业)神话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一.深重的忧患意识,对现实苦难的深切体验。
(忧国忧民)二.重生爱民意识三.抗争精神。
以坚强的意志反抗命运、反抗自然、反抗天帝的神话英雄。
(夸父逐日,精卫填海)●诗经填空:《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原名《诗》,又称“诗三百”。
共305篇。
另有6篇诗,有目无辞。
作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
作者包括了社会各阶层采诗说+献诗说孔子“删诗说”不可信《诗经》的分类一.按音乐曲调分: 风、雅、颂三类(“风”即土乐,“雅”即正,“颂”是宗庙祭祀乐歌。
) 二.《诗经》表现手法赋、比、兴。
(简答或名词解释)赋:对事物或行为直接铺陈描述比:打比方。
兴:托物起兴。
诗歌中的一些意象与诗歌主题存在某种内在联系,通常是隐约的象征关系。
也可能为渲染气氛、烘托情绪之用。
●楚辞定义:原泛指楚地歌辞,后特指以战国时代楚人屈原的创作为代表的新诗体。
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物土产创作的,具有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的诗歌。
原因:1.楚地祭祀文化盛行2.楚地经济条件优越3.文学因素屈原作品二(23篇):《离骚》、《九歌》、《九章》、《天问》、《招魂》屈原及其作品的历史影响1.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
具有强大的人格魅力。
2.创造了另一种诗歌体制——楚辞(同《诗经》共同构成中国诗歌乃至中国文学的两大源头。
)体现出鲜明的浪漫主义气质。
(情感热烈奔放、想象大胆奇特、境界恢宏瑰丽,词藻华丽。
影响后世诗人李白、李贺的创作)香草美人的比兴寄托手法。
(以男女之情喻君臣之义。
)●青铜器铜、铅、锡的合金青铜器铸造1.块范法1)用特制的泥做成待铸簋的泥模,并将圈足部分分开,并雕塑纹饰的主干。
中国文化通论复习资料
中国⽂化通论复习资料中国⽂化通论⼤纲⼀.⽂化的概念与内涵1.定义:⽂治教化⾃然的⼈化,⼈类改造世界的⼀切成果。
2.⽂化的结构3.关于⽂化的⼏个关系⼆.中国⽂化产⽣与发展的背景1.中国⽂化产⽣与发展的地理环境——⼤陆国家A.地理环境对中国⽂化的影响a.适合发展农业b.适合发展游牧业c.很少受到外来冲击d.容易产⽣⾃我中⼼主义。
(中国、华夷、“镜⼦”)2.中国⽂化产⽣与发展的经济背景——农耕⾃然经济A.农耕⾃然经济的特点a.排斥协作b.满⾜于⾃给⾃⾜c.不会有产业⾰命3.中国⽂化产⽣与发展的社会结构背景——宗法制度(家族制度)A.内涵B.特点a.⾎缘为纽带b.等级制c.家国同构三.中国古代的宗法体制与家族制度1.家族概说家族:由若⼲个同⾎缘的家庭组成,是以⾎统关系为基础⽽构成的社会组织,包括同⼀⾎统的⼏辈⼈。
A.社会背景在农耕⾃然经济条件下,在⾎缘、地缘、业缘的共同作⽤下,同⼀家族的成员长期⽣活劳作于同⼀地区,世代繁衍。
B.定居式农业劳动的特征a.固守⼟地b.⾃给⾃⾜c.经验⾄上C.家庭结构与家族观念a.家庭结构I.中国封建家庭的结构是以⽗⼦、婆媳为主轴的典型的⽗⼦型家庭;家族关系以亲⼦的⾎统关系与夫妻的婚姻关系为基本构造。
(⾎缘和姻缘)b.家族观念I.⾎缘观念II.门第观念III.孝悌观念D.家族⼈伦关系a.三纲五常I.三纲:君为⾂纲,⽗为⼦纲,夫为妻纲。
II.五常:仁、义、礼、智、信。
2.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度A.宗法制度的产⽣、发展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家长制商代已有宗法制度的雏形B.宗法制度的完备a.成熟年代:西周初年b.关键⼈物:周公周公摄政,⼀年救乱,⼆年克殷,三年践奄,四年建侯卫,五年营成周,六年制礼作乐,七年致政成王。
——《尚书·⼤传》d.核⼼内容:I.严格区分嫡庶,确⽴嫡长⼦继承制。
II.区分⼤宗、⼩宗,均以正嫡为宗⼦。
III.等级次序分明,⼩宗服从⼤宗。
IV.实⾏世卿世禄制和分封制。
中国文化通论期末复习资料
《中国文化通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三、名词解释1. 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被称为“小文化”。
是指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解释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
2.玄学: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的一种哲学思潮。
当时的哲学家们信奉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和《庄子》,并称为“三玄”。
所以后世称这种哲学为“玄学”。
玄学的主要内容是探讨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探讨理想人格为中心课题,追求在情感之中达到对无限的体验,形成了“重自然,轻雕饰”的美学观念。
3.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有别于西方文化的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点。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他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统一。
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天人合一应是中国民族精神的精华。
4. 刚健有为:刚健有为是儒家、法家、墨家的主流,孔子、易传对此作了内容与哲学上的奠基,使之一直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这种精神表现在个体上就是一种独立不屈的人格。
这种坚持独立人格、注重气节的思想精神,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
5.宗法制度:所谓宗法制度即血缘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解决职权和财产分配,维护世袭统治秩序的一种制度。
这种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产生于商代后期,在西周建立以后完备和确立,其创立者是周公。
6. 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为了限制相权而实行的政治制度。
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为国家最高政务机构,分别负责执行、决策、审议等政务,使传统的相权一分为三。
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为行政事务的职能机构,隶属于尚书省。
7. 三纲五常:由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的。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中国文化通论总复习
一、名词解释1、京杭大运河元朝建立在北京,为使南北漕运更加便捷,由水利专家郭守敬等规划,在了利用原油云和网络和自然河道的基础上,或修复疏凿,或另辟新道,开凿成一条北通通州、南达杭州的京杭大运河。
整条运河全长近1800公里,流经京、津、冀、鲁、苏、浙,“江南行省起运储物,皆由会通河以达于都”。
2、肩舆肩舆就是轿子,起初只作为山形的代步工具,并未普遍流行。
宋以后出门盛行坐轿子,轿子便成为除了车以外陆行的重要代步工具。
3、四诊在疾病诊断上,中国早在汉代就已形成“望、闻、问、切”四种诊断方法,四者合称“四诊”。
4、神农本草经我国存世的第一部药物专著《神农本草经》即问世于汉代。
此书共收载药物365种,记述了每种药物的名称、性状、主治、功能、产地及采集加工等,在中国药学史上具有奠基意义。
5、今文经学今文经学用当时通行的文字记录,大都没有先秦的古文旧本,而是由战国以来学者师徒父子传授,到汉代才一一写成定本。
6、古文经学古文经学是指用秦以前的古文字书写,并由汉代学者加以诠释的经学流派,其特点是注重文字的训诂考释。
6、道家先秦诸子中,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学派称为“道家”。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发展了老子的学说。
道家的主要著作是《老子》和《庄子》,二书都以“道”为核心内容。
7、缘起“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互为条件,互为因果、相互依存的,因和缘就是关系和条件,离开了因和缘,就不可能有任何事物和现象的存在。
8、诗经早期的诗来自民间,多数为集体创作,经采集删订,诞生了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中的305篇诗歌,创作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500年间。
根据音乐的不同,分为风、雅、颂3个部分。
9、琵琶记南戏的集大成之作是高明的《琵琶记》,作者以忠君孝亲为旨归,精心设计“三不从”的情节,通过蔡伯喈的形象塑造,反映了不合理制度对读书人人格的扭曲。
10、婚姻婚姻在本质上是人与人的关系,两性的结合,反映着社会经济生活的要求和社会文化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文化通论》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三、名词解释1. 狭义文化:狭义文化又被称为“小文化”。
是指排除人类社会——历史生活中关于物质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部分,专注于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
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解释是狭义文化早期的经典界说。
2.玄学:玄学是魏晋南北朝时的一种哲学思潮。
当时的哲学家们信奉儒家的《周易》,道家的《老子》和《庄子》,并称为“三玄”。
所以后世称这种哲学为“玄学”。
玄学的主要内容是探讨个体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以探讨理想人格为中心课题,追求在情感之中达到对无限的体验,形成了“重自然,轻雕饰”的美学观念。
3.天人合一:天人合一是有别于西方文化的中国文化最突出的特点。
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在他们看来,天与人、天道与人道,天性与人性是相类相通的,因而可以达到统一。
而西方文化则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
天人合一应是中国民族精神的精华。
4. 刚健有为:刚健有为是儒家、法家、墨家的主流,孔子、易传对此作了内容与哲学上的奠基,使之一直成为中国文化的主流。
这种精神表现在个体上就是一种独立不屈的人格。
这种坚持独立人格、注重气节的思想精神,无疑是中国传统文化之精华。
5.宗法制度:所谓宗法制度即血缘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解决职权和财产分配,维护世袭统治秩序的一种制度。
这种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
中国古代的宗法制产生于商代后期,在西周建立以后完备和确立,其创立者是周公。
6. 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为了限制相权而实行的政治制度。
三省指尚书省、中书省和门下省,为国家最高政务机构,分别负责执行、决策、审议等政务,使传统的相权一分为三。
六部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和工部,为行政事务的职能机构,隶属于尚书省。
7. 三纲五常:由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的。
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表现了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尊卑和隶属关系。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种道德规范。
8. 九州:对中国广大地域自然区域的不同,古代人就已经有相当深入的认识。
(1分)保存在《尚书》中的《禹贡》篇,就代表着古代人的认识。
这份文献以北山川为标志,将天下划分为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九州。
9. 府兵制:北朝以后至唐初实行的军事制度。
该制度最重要的特点是兵农合一。
府兵平时为耕种土地的农民,农隙训练,战时从军打仗。
府兵参战武器和马匹自备。
全国都有负责府兵选拔训练的折冲府。
唐朝有强劲的军事实力主要在于它有精良的府兵和尚武精神。
10.文化结构:关于文化结构,有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两分说,物质、制度、精神三层次说,物质、制度、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四层次说,物质、制度、精神、风俗习惯、思想与价值五层次说,物质、社会关系、精神、艺术、语言符号、风俗习惯六层次说。
四、简答题1、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的交融。
中原农耕文化与北方游牧文化进行交融主要通过以下途径:第一种途径是战争。
游牧民族经常侵扰中原,进行劫掠,为了抵御游牧民族的侵袭,被称为世界奇迹的长城,就是中原先民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犯而修建的。
第二种途径是贸易。
北方游牧民族同中原农耕人互相贸易,互通有无,也促进了文化的交融。
游牧人以畜产品同农耕人交换粮食、茶叶、布匹、铁器等。
这种史称为“茶马互市”的贸易活动,自古以来就在长城各关口进行。
第三种途径是迁移。
自古以来,北方少数民族地区都是各民族的杂居之地,由于历史上的迁移,使得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政治制度、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等文化形式互相影响。
除了上述三种方式外,通婚也是中原民族与游牧民族文化交融的一种形式。
2、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1.农耕经济的持续性与中国文化的延续性。
中国古代农耕经济的持续性造就了中国文化的持续性,五千年来,王朝不断更替,战乱时有发生,中国文化也历经战乱与分裂的洗礼,不断得到充实和升华。
2.农耕经济的多元结构与中国文化的包容性。
(1)在思想上,包容百家学说(2)在区域上,中国文化包容了不同区域的文化,又促使不同区域的文化相辅相成,渐趋合一。
(3)在吸收少数民族文化方面,汉代北方少数民族的器用杂物、乐器歌舞为中原农耕民族所喜爱、效法。
(4)在收外来文化方面,中国的佛教既有儒道文化的成分,又有外来佛教文化的痕迹。
3.农耕经济的早熟与中国文化的凝重性。
在农耕经济条件下,中国一直是比较保守的,闭关锁国一直处于主导地位。
显然这种局面与传统文化凝重的保守性格是紧密相关的。
总之,中国传统自然经济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负面的影响。
同样,对中国传统文化,我们既要看到它的积极向上的方面,又要看到它消极颓废落后的一面。
3、中国传统社会的农耕经济有哪些特点?中国农耕经济体制下的经济成分是多元化的,从纵的方面讲,它始终保留着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经济成份;从横的方面讲,它是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联系在一起的。
中国的农耕经济并不仅仅是农业生产,它还包含着手工业、商业等多方面的经济成份。
到了封建社会晚期,商品性农业和为市场而生产的手工产品更在农家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
以农耕经济为主的中华文明是一种主张和平自守的内向型文化。
它决定了中国的海洋贸易不可能是向外扩展的外向型经济,而是一种内敛型经济。
海洋贸易仅仅是农耕经济一种补充形式而已。
4、为什么说中国传统伦理道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1.渊源流出的中国伦理道德思想,始终贯穿着一种可以称为“公忠”的道德精神。
2.在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中,以儒家为代表的“仁爱”思想,是一种对于协调人际关系具有积极意义的重要道德思想。
3.中国传统道德历来十分重视人伦关系的道德价值,强调每个人在人伦关系中的应有的道德义务。
4.中国的传统道德中,有一种非常可贵的道德精神,那就是主张人们在满足基本物质需要的情况下,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
总而言之,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中这种鼓励人们最求高尚的精神境界,向往理想道德人格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中,仍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5、宋明以来中国社会经济为何长期迟滞不前?(1)战乱、人口增长与生产发展的双重失调;(2)中国早熟的中央集权制形成了庞大的官僚体系,该体系即是中央集权政体的运转工具,又是剥削下层民众和腐蚀国家政治的重要因素;(3)经济剥削,特别是对工商业经济的剥削;(4)保守的社会意识形态,导致社会安于现状,缺乏远见和开拓精神;(5)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治布局导致商业对政府的依赖性和商人性格的封建依附性;(6)是为了一视同仁而对富庶地区进行剥削也阻碍了先进地区的商品经济发展。
6、如何理解中国古代宗教是中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宗教的产生本身就是人类文化活动的结果,是人类文化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环节。
(2)宗教在往后的发展过程中,更与各种文化现象接下了不解之缘。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几乎所有的文化形态都与宗教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些直接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哲学、科学、文学、艺术等无不打上了深刻的宗教印痕;那些作为各个时代上层建筑核心的政治制度、法律思想、道德规范等,也深受宗教的制约。
(3)中国古代的许多文化形式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中国古代宗教的影响,与中国古代宗教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
(4)很多文化是通过宗教的形式传播的。
7、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中国文化的影响:(1)社会政治结构的宗法型特征,导致了中国文化的伦理型范式。
(2)社会政治结构的专制型范式,导致了中国文化的政治型范式。
(3)在伦理政治的束缚和限制下,人们一生下来就被固定在一定的名分之内,循规蹈矩是社会对每个人的要求,因而极易养成惟上、惟书、惟亲的奴性人格。
(4)君主专制制度缺乏民主机制。
因此“官本位”现象一直是困扰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严重阻力。
(5)“三纲五常”、“三从四德”以及“存天理,灭人欲”等封建纲常礼教,严重桎梏了人的个性发展。
8、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1)民族凝聚功能。
由于文化基本精神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它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将一个民族的人凝聚为一体,使之同心同德地为整个民族的利益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而共同奋斗。
(2)精神激励功能。
中国文化中刚健自强的精神,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坚持与内部的恶劣势力和外来的侵略压迫作不屈不挠的斗争。
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精神,激励人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精神,激励人们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3)整合创新功能。
即整合不同的价值观,使其在中华一体的文化格局中熔铸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中国古代文化是在多元一体格局下发展起来的。
9、什么是原始儒家的精神?(1)原始儒学的精神,首先是创造性的生命精神,是人对宇宙的一种根源感。
(2)儒家主张通过对仁爱之心的推广,把人的精神提扬到超脱寻常的人与我、物与我之分别的“天人合一”之境。
(3)儒家的政治思想传统是德治的传统,它寻求由个人的完善,达成社会的完善,由成熟的个人,组成成熟的社会。
(4)儒家精神是一种“极高明而道中庸”的精神,也就是伟大寓于平凡、理想属于现实的精神。
什么是原始道家的智慧?10、价值观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何种地位?价值观是一种评价性的观点,它既涉及现实世界的意义,也指向理想的境界。
不同时期的文化创造,总是受到特定的价值观的范导,文化本身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看作是价值理想的外化和对象化。
价值观在文化中处于核心地位。
中国传统文化在其历史发展中,通过对天人,利己、义利、理欲等关系的规定,逐渐展示了自己的价值观念。
不同的价值观念相抗而又交融,相反而又互补,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内涵丰富的价值系统。
五、论述题一、论宗法制的内容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的影响。
(一)宗法制的内容:1.是嫡长子继承制。
这是一种王位继承方式。
自西周建立的嫡长子继承制后,在整个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中,都规定只有嫡长子才有资格继承王位。
如果嫡妻无子,就只能立庶妻中级别最高的贵妾之子。
嫡长子继承制的优点在于定名分,即王位早有归属,嫡长子只有一个,只有他有权占据王位,这就杜绝了兄弟之间为争王位而造成的祸乱。
2.是封邦建国制。
封邦建国制即分封制。
是古代国君分封诸侯、巩固政权的制度,这种制度也是周代创立的。
周王室为控制广大被征服地区,把王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使他们“受民受疆土”,对地方进行分区管理。
诸侯在分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对天子承担服从王命,定期朝贡,提供军赋,护卫周室等义务。
诸侯又按照天子的办法分封卿大夫。
卿大夫依此比例分封士。
士是西周统治阶级中最低一个阶层,一般要靠自己的技艺和本领为卿大夫服务。
3.是宗庙祭祀制。
宗庙是包括天子在内的各级大宗供奉祖先神位的场所。
宗庙祭祀制度是为了达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制度。
核心是强调尊祖敬宗,家族本位。
据史书记载,周天子为七庙,诸侯为五庙,大夫为三庙,士为一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