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高中名师精编教案_《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学习参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学习参考

教学参考

1105 0910

《四方异声——普通话和方言》学习参考

一、本节学习重点

这一节的主要内容是了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之间,以及方言和方言之间的异同。学习重点包括:普通话的定义,方言和普通话的区别,汉语的方言分区。了解汉语普通话和方言间的区别和联系,有利于学生学好用好普通话,也有利于推动现代汉语规范化。

二、课堂活动指导

2.1 课本课堂活动

●乡音知多少

这个课堂活动通过用不同方言讲的寓言故事《北风与太阳》,让学生了解普通话和方言在语音、词汇、语法上的差异,加深对汉语方言的认识。

课堂活动步骤:

(1)朗读故事,体会差别。让学生分别用普通话和当地方言朗读《北风与太阳》。一方面纠正学生普通话发音中的错误;另一方面了解当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

(2)组织讨论,归纳特点。比较故事中体现的普通话和当地方言的差异。语音上要特别注意最难掌握的音。词汇上如果方言词语和普通话不同就用当地方言的词语进行同义替换。语法上看当地方言中是否有不同于普通话的句子格式。

(3)比较粤语和普通话,了解粤方言的主要特点。通过教材中的粤语故事,使学生对粤语语音、词汇和语法的特点有一些认识,比如“入声调、卷舌声母、轻声、儿化”等。进而对汉语方言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

2.2 补充课堂活动

●“公鸡”和“鸡公”

这个课堂活动主要是通过比较“公鸡、母鸡、小鸡”这几个生活中常见的词在方言里的不同说法,了解汉语方言在词汇上的差异。

(1)各个地方怎么称呼“鸡”

下表列出了全国11个方言点对“公鸡、母鸡、小鸡”的不同说法。请同学们观察下表并加以思考,总结其中的特点和规律。

地名123

1.北京公鸡母鸡小鸡儿

2.西安公鸡母鸡鸡娃

3.成都鸡公鸡母,鸡婆小鸡

4.汉口鸡公,公鸡鸡婆,母鸡小鸡,鸡娃

5.扬州公鸡母鸡小鸡子

6.苏州雄鸡雌鸡小鸡

7.长沙鸡公子鸡婆子鸡崽子

8.南昌样鸡,鸡公鸡婆鸡崽子

9.梅县鸡公,生鸡鸡(下过蛋的) 鸡媛(未下蛋的)细鸡仔

10.广州鸡公,生鸡鸡(下过蛋的) 鸡项(未下蛋的)鸡仔

11.厦门鸡角鸡母(下过蛋的) 鸡赖(未下过蛋的)鸡仔

12.潮州鸡翁鸡母(下过蛋的) 鸡媛(未下过蛋的)鸡仔

(2)“公鸡、母鸡、小鸡”的“别名”

先观察表示“公鸡,母鸡”的不同词语。首先可以发现,北京、西安、扬州、苏州都是把表性别的成分放在“鸡”的前面的,如“公鸡、母鸡、雄鸡、雌鸡”,其余的地方则是表性别的成分放在“鸡”的后面,如成都把公鸡叫“鸡公”,母鸡叫“鸡母”或“鸡婆”。有些地方两可,如汉口“鸡公、公鸡”并存,“母鸡、鸡婆”同在。南昌、梅县、广州称呼公鸡时,“鸡”在词中的位置有前有后,对母鸡的称呼却只能“鸡”在前,表性别的成分在后。由此可以得出一个大致结论:北方方言表示动物性别时更倾向于把表性别的成分放在动物名称前面,而大部分东南方言则相反。然而在两种情况内部,仍然存在着有趣的差别:首先,表性别的成分说法各异,前置表雄性的有“公、雄、样”,后置的有“公、角、翁”。前置表雌性的有“母、雌”,后置表雌性的就更丰富了,有“母、婆、媛、项、赖”等,有些还有拟人的色彩。其次,梅县、广州、厦门、潮州还把母鸡里下过蛋的和没下过蛋的再分别命名,反映了

各地在概念划分上的差异,这也是很特别的地方。最后,长沙话在“鸡公、鸡婆”后面还加上了词缀“子”,这也是湘方言多用“子”作词缀的一个表现。

再观察表示“小鸡”的不同词语。这些词也可大致分成两类:一类是“鸡”在后的,如“小鸡儿”;一类是“鸡”在前的,如“鸡娃”等。把这些词语和“公鸡、母鸡”的词语对照,会发现各地在“公鸡、母鸡、小鸡”的称呼上基本上三者一致,也就是说“鸡”的位置要么都前置,要么都后置。“鸡”后置时,前面是一个形容词,有些方言还要加后缀,如:小鸡子(扬州)、小鸡儿(北京)。“鸡”前置时,后面是一个名词,有的还是带后缀的名词,如:“鸡娃”(西安),“鸡崽子”(长沙、南昌)。至于广州、厦门、潮州的“鸡仔”,其中的“仔”本来也是一个可以独用的名词,但后来虚化成了构词用的后缀。此外,也有“小鸡”的“鸡”位置与“公鸡、母鸡”不一致的,如西安话“公鸡、母鸡、鸡娃”,成都话“鸡公、鸡母/鸡婆、小鸡”。

(3)从“鸡”到别的动物的名称

请同学们想一想:在自己的方言里“公鸡、母鸡、小鸡儿”分别叫什么名称。进一步想想其他动物名称是怎么样的。如果和上面列出的叫法都不同,请试着做些比较和分析。

三、课后练习指导

3.1 “小试身手”解析

一、本题的主要目的是引导学生了解方言和普通话在词汇、语法上的差异。从题目中给出的陕北民歌歌词中可以看出陕北方言与普通话的一些不同点:(1)词汇:普通话“说话”在陕北叫“拉话”;普通话说“看、瞅”等,陕北话叫“瞭”;普通话的“泪珠”陕北话里叫“泪蛋蛋”。(2)语法:普通话中如果量词重叠,前面的数词只能是“一”或者没有数词,如“一个个、个个”,表示“每一个都”;而陕北方言中量词都可以重叠,如“三道道蓝”。普通话只能说“招一招手”,动量词前面不能加别的量词;而陕北方言的动量词后还可以加名量词“个”,如“招一招个手”。普通话里名词有时也能重叠,如“村村”,但表示的意思是每个村子,不能表示特定的村子;但陕北民歌里表示一个特定的村子也可以说“村村”,其他名词也可以重叠,如“面面、话话”。普通话里说“看得见”,陕北话说“得见”,“得”表示“能”。

二、本题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观察方言对普通话产生的影响,同时分辨哪些影响已经被普通话正式接受,哪些还没有被普通话所接受。《现代汉语词典》里词条后标有“[方]”标记的,大都是来自方言而已经进入普通话的词语。如何对待方言对普通话的影响:如果方言词语具有普通话词语所没有的意义,或者能使词语更准确、生动,并且为大多数群众了解和接受,那么可以吸收方言词进入普通话,丰富普通话的词汇。例如“揩油(吴语)、硬碰硬(吴语)、吃不消(吴语)、咖喱粉(粤语)、巴士(粤语)、第一时间(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