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学 第四讲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讲 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
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 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5要素
传播者
受传者
讯息
媒介
反馈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一)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1、美国学者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 能》(1948)第一次提出。 5W模式(拉斯韦尔程式)
优点: 1、第一次将人类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5 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 2、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完 整理论构架。“搭建了传播学的脚手架” 3、后来大众传播学的五大领域就是沿着拉斯 韦尔模式的思路形成的。
(二)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 1963,德国学者马莱兹克在《大众传播心理学》 中提出。(P56) 大众传播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 响力交互作用的“场”。 1.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 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等 。 2.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 受传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受众群体对个人 的影响、受传者的社会环境、讯息内容的效果或 影响、媒介约束力等 。
(二)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 交往活动的范畴。 2.考察信息传播就必须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 3.精神生产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 动。 4.传播学不能单纯考察狭义的信息交流,而必须 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联系起来。
3、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 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 受传者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 受传者基于平时接触经验,对媒介的印象。
总结:该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
程,评价或解释任何传播过程,都必须各种因素 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三.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基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的宏观过程研究,即 “社会传播的总过程”。
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P53) 优点: 1、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 2、扩展了噪音的概念。 3、适用范围普遍。 缺点: 该模式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 过程的范畴。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
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 形式上体现为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上 是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 。 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 各环节和要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讯息的流 向依次执行功能。 体现为一环扣一环的链式连结。 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 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该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 间的相互关系的总体。 过程的结构特点是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 链式连结。
wk.baidu.com
1.“循环模式”:
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1954)一文中,在奥古斯德观点启发的基础上, 提出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循环模式” 。
优点: 1、传播双方都作为主体。 2、重点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 3、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
缺点: ① 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平等的关系中。 ② 体现人际传播特点,却不适用于大众传播。 施拉姆意识到这些问题,在同一篇文章中提出: 2、大众传播过程模式(P53) 模式体现出大众传播的特点: 传播双方存在着传达和反馈的关系。 大众传媒与信源相连接,又通过讯息与受众相 联系。 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 揭示社会传播过程的连结性与交织性。
缺点: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提供一条反馈 渠道,没有揭示人类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 性。
2.“数学模式/香农—韦弗模式” 美国的两位信息学者香农、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 论》(1949)提出。模式如下:
这个模式的启示: 1、媒介:一分为三。 2、讯息:发出的和收到的。 “见仁见智” 实用性传播,文艺性传播(误解、戏剧冲 突)
第二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
• 在一般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中,过程(process) 与系统(system)是两个相近的概念。因为过程 本身具有系统性,而系统本身也必然是一个过程。 • 研究过程需要分析和综合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这也正是研究系统的基本方法。
除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外,大多数过程研究 有两个特点: 1、微观的、单一的传播过程。 2、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揭示传播过程的内部机制。 • 这种考察不能揭示社会传播的总体面貌: 1、外部因素和条件都会产生影响。 2、必然与其他过程保持关系。
•
“总过程”研究的理论框架,通过田中义久在 1970年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可以见一斑。 (P58)。 • 传播双方都有着一定的日常社会条件或环境的背 景,而每一方传播活动都受到条件或环境的制约。 • 田的图式是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 • 从这个模式出发,日本学者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大 众传播总过程看做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 程,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分 析。
3、噪音:不速之客。
优点: 1、导入了噪音的概念。 2、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 用的认识。 3、这个模式还为以文理结合的方法考察传播过程 打下基础。
缺点: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直线单向过程,
缺少反馈的环节。
(二)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直线模式的缺陷: 将传播者和受传者固定化。 缺乏反馈环节。
思考题: 1、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P49) 2、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和循环互动模式分别 有哪些?(2+3) 3、简述传播过程的特点?(P54) 4、传播系统模式主要有?(P55~56) 5、什么是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P57) 6、谁的大众传播图示是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 的系统模式?
以上说明,对传播过程不仅要进行微观的考察,而 且必须进行中观的和宏观的综合考察。
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一)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 1959年,美国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夫妇在《大众传 播与社会系统》中提出。(P55)
• 任何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 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 • 这种结构的多重性和联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 播是一个复杂面有机的综合系统。 缺点:不够详细。
(一)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
• 最早起源于日本,在反思和批判美国传播学的基 础上形成。 • 代表: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的日高六郎。 • 这些研究把传播看做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 相关的重要范畴,从这个观点出发,他们在对人 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 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 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因而称为“社会传播 的总过程”研究。(P57)
第一节 传播的基本过程 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
5要素
传播者
受传者
讯息
媒介
反馈
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模式
(一)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 1、美国学者拉斯韦尔《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 能》(1948)第一次提出。 5W模式(拉斯韦尔程式)
优点: 1、第一次将人类的传播活动明确表述为由5 个环节和要素构成的过程。 2、第一次为传播学搭建了一个比较全面的完 整理论构架。“搭建了传播学的脚手架” 3、后来大众传播学的五大领域就是沿着拉斯 韦尔模式的思路形成的。
(二)马莱兹克的系统模式 : 1963,德国学者马莱兹克在《大众传播心理学》 中提出。(P56) 大众传播是包括社会心理因素在内的各种社会影 响力交互作用的“场”。 1.影响和制约传播者的因素: 传播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等 。 2.影响和制约受传者的因素: 受传者的自我印象、人格结构、受众群体对个人 的影响、受传者的社会环境、讯息内容的效果或 影响、媒介约束力等 。
(二)唯物史观下的社会传播总过程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信息传播属于与人类的精神生产相对应的精神 交往活动的范畴。 2.考察信息传播就必须考察社会的精神生产。 3.精神生产存在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运 动。 4.传播学不能单纯考察狭义的信息交流,而必须 与宏观的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交往联系起来。
3、影响和制约媒介与讯息的因素: 传播者对讯息内容的选择和加工; 受传者对媒介内容的接触选择; 受传者基于平时接触经验,对媒介的印象。
总结:该模式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
程,评价或解释任何传播过程,都必须各种因素 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
三.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 基于马克思主义传播观的宏观过程研究,即 “社会传播的总过程”。
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P53) 优点: 1、补充了反馈的要素、环节和渠道。 2、扩展了噪音的概念。 3、适用范围普遍。 缺点: 该模式没有超出从过程本身或从过程内部来说明 过程的范畴。
三.传播过程的特点
1.传播过程具有动态性。 形式上体现为讯息在特定渠道中的流动,实质上 是双向互动,即作用与反作用 。 2.传播过程具有序列性。 各环节和要素的作用各有先后次序,按讯息的流 向依次执行功能。 体现为一环扣一环的链式连结。 3.传播过程具有结构性。 传播过程的结构即该过程中各要素、各环节之 间的相互关系的总体。 过程的结构特点是时间上的先后次序,形态上的 链式连结。
wk.baidu.com
1.“循环模式”:
美国传播学者施拉姆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 (1954)一文中,在奥古斯德观点启发的基础上, 提出一个新的过程模式,称为“循环模式” 。
优点: 1、传播双方都作为主体。 2、重点在于解析传播双方的角色功能。 3、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
缺点: ① 把传播双方放在完全平等的关系中。 ② 体现人际传播特点,却不适用于大众传播。 施拉姆意识到这些问题,在同一篇文章中提出: 2、大众传播过程模式(P53) 模式体现出大众传播的特点: 传播双方存在着传达和反馈的关系。 大众传媒与信源相连接,又通过讯息与受众相 联系。 受众是个人的集合体。 揭示社会传播过程的连结性与交织性。
缺点:单向直线模式,没有提供一条反馈 渠道,没有揭示人类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 性。
2.“数学模式/香农—韦弗模式” 美国的两位信息学者香农、韦弗在《传播的数学理 论》(1949)提出。模式如下:
这个模式的启示: 1、媒介:一分为三。 2、讯息:发出的和收到的。 “见仁见智” 实用性传播,文艺性传播(误解、戏剧冲 突)
第二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结构
一、传播过程研究与传播系统研究
• 在一般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中,过程(process) 与系统(system)是两个相近的概念。因为过程 本身具有系统性,而系统本身也必然是一个过程。 • 研究过程需要分析和综合两种方法的有机结合, 这也正是研究系统的基本方法。
除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外,大多数过程研究 有两个特点: 1、微观的、单一的传播过程。 2、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揭示传播过程的内部机制。 • 这种考察不能揭示社会传播的总体面貌: 1、外部因素和条件都会产生影响。 2、必然与其他过程保持关系。
•
“总过程”研究的理论框架,通过田中义久在 1970年提出的“大众传播过程图式”可以见一斑。 (P58)。 • 传播双方都有着一定的日常社会条件或环境的背 景,而每一方传播活动都受到条件或环境的制约。 • 田的图式是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的系统模式。 • 从这个模式出发,日本学者将资本主义社会的大 众传播总过程看做是信息的生产、流通和消费过 程,对资本主义大众传播的本质进行了深刻的分 析。
3、噪音:不速之客。
优点: 1、导入了噪音的概念。 2、提高了传播学者对信息科技在传播过程中的作 用的认识。 3、这个模式还为以文理结合的方法考察传播过程 打下基础。
缺点:描述的是电子通信过程,直线单向过程,
缺少反馈的环节。
(二)传播过程的循环和互动模式
直线模式的缺陷: 将传播者和受传者固定化。 缺乏反馈环节。
思考题: 1、传播过程有哪些基本构成要素?(P49) 2、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和循环互动模式分别 有哪些?(2+3) 3、简述传播过程的特点?(P54) 4、传播系统模式主要有?(P55~56) 5、什么是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P57) 6、谁的大众传播图示是第一个基于唯物史观 的系统模式?
以上说明,对传播过程不仅要进行微观的考察,而 且必须进行中观的和宏观的综合考察。
二、系统模式下的社会传播结构
(一)赖利夫妇的系统模式 • 1959年,美国从事社会学研究的夫妇在《大众传 播与社会系统》中提出。(P55)
• 任何传播过程都表现为一定的系统的活动,而多 重结构是社会传播系统的本质特点。(人内传播 /人际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 • 这种结构的多重性和联系的广泛性体现了社会传 播是一个复杂面有机的综合系统。 缺点:不够详细。
(一)日本学者的传播总过程研究
• 最早起源于日本,在反思和批判美国传播学的基 础上形成。 • 代表: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的日高六郎。 • 这些研究把传播看做是一个与社会交往形态密切 相关的重要范畴,从这个观点出发,他们在对人 类社会传播的总的历史发展过程进行分析的同时, 也把现代社会中的传播特别是大众传播过程与宏 观的社会结构结合起来,因而称为“社会传播 的总过程”研究。(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