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诗经》的基本知识;把握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初步培养学生诗歌鉴赏能力。
2、过程和方法:
反复朗读,直至成诵,在此基础上深入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内涵,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体会赋比兴表现手法的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教学重难点】
1、重点:
朗读成诵,体会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
2、难点:
诗歌的鉴赏和对诗歌内容的正确理解。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现在的流行音乐当中,有很多是以爱情为主题的。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古时候人们表达爱情所吟咏的歌谣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来学习《诗经》两首中的《关雎》。首先请同学们
把自己课前搜集到的有关《诗经》的常识作以简单介绍。
教师提示:《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本来只称《诗》,后来被儒家奉为经典,改称《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诗歌305篇,也称“诗三百”,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歌谣,人民大众的口头创作,是《诗经》中的精华部分。有不少篇章揭露贵族统治集团对人民的压迫和剥削,也反映了人们的劳动生产情况和爱情生活。常用复沓的手法来反复咏叹,表现了民歌的特色。《关雎》是《风》之始也,也是《诗经》第一篇。古人把它冠于三百篇之首,说明对它评价很高。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二、听范读,正字音
1、播放配乐朗读录音,学生听读,和自己课前预习相对照,用笔标注生字字音。
2、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重点字字音,提示学生引起注意。
睢鸠(jū jiū) 窈窕(yǎo tiǎo) 逑(qiú) 寤寐(wù mèi)
3、教师播放音乐,学生跟着音乐练习朗读,要求能根据意思和音节,有节奏的朗读。
三、读课文,悟大意
1、跟着音乐男生齐读、女声齐读、全班合读,教师不断进行朗诵指导,学生便读边思,便读边悟。
2、读后,让学生们讨论,用白话文复述一下文章大意,在复述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展开想象的空间,创设一个和原文一样美妙的境地。
(教师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向往。)
四、品手法,诵文章
1、由于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学生们第一次接触,教师首先明确何谓赋比兴:《诗经》的表现手法,前人概括为赋、比、兴。朱熹在《诗集传》中解释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就是陈述铺叙的意思;比就是譬喻;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2、学生以组为单位,合作探究文章是如何运用“兴”这一表现手法的。
教师提示:如以雎鸠之“挚而有别”,兴淑女应配君子;以荇菜流动无方,兴淑女之难求;又以荇菜既得而“采之”,兴淑女既得而“友之”、“乐之”等。
3、除了“兴”的手法的运用,学生讨论文章还有什么特点?
教师提示:文章大量的运用了重章叠句的方式,表达了细腻的思想感情。
4、在理解内容和多次朗诵的基础上,争取当堂成诵。
五、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