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人分享 快乐成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与人分享快乐成长

分享是一种美德、一种责任,善于与他人分享是时代的要求,是孩子日后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品质。分享是个人和他人和谐交往的基础,分享不仅仅是让别人来分享自己的快乐和成功,还应去分享别人的快乐与情感。

现代家庭的孩子大部分是独生子女,由于生活环境及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问题,如缺乏分享行为。我通过对本班38个孩子的观察发现,幼儿在分享过程中有以下表现:不愿意与同伴分享玩具和其他物品;拿到玩具后独占;见到自己喜欢的就要抢到手里等,从以上表现可以看出,幼儿由于缺乏分享意识,独占玩具、实物等行为比较严重。分享行为是幼儿与人交往、立足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品质。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幼儿的分享行为呢?

1.为幼儿树立分享的榜样

1.1 教师要做幼儿分享行为的榜样。在幼儿园,老师要做有心人,平时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如在分发物品时,老师要有意识地将这些物品以分享的形式来进行;当自己有了快乐体验时,要以分享的形式讲给幼儿听;当看到幼儿正在玩玩具时,老师可有意识地走过去对幼儿说:“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吗?”或者说:“你可不可以把玩具分给我一些?”待幼儿体验到分享带来的乐趣后,幼儿便会自觉产生分享的动机,模仿老师发出类似的行为。老师的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和情感态度随时都对幼儿的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必须经常检查自身的言行,为幼儿做出良好的榜样。

1.2 树立同伴分享行为的榜样。同伴是幼儿观察学习的榜样。老师要在同伴中树立有分享行为的好典型让其他幼儿学习,如当幼儿有某种物质分享行为时,老师要做出积极评价和鼓励,这样会激发其他幼儿去模仿和学习。

2.家园合作,为幼儿创造分享的机会

2.1 家长方面。家长教养方式对幼儿情感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要家长认识到自己本身对于幼儿来说就是一大教育资源,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会成为幼儿模仿的对象,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应注意自身素质的提高,注意让自己的言行发挥积极的教育作用。

2.1.1 自己为孩子树立榜样。家庭成员之间要有互相合作的精神,有了好东西不仅要与孩子分享,更要与老人分享。父母要做与人分享的模范,经常主动地关心帮助他人,如给孤寡老人问寒送暖、给灾区人民捐衣送物、和邻居友好相处等等。

2.1.2 让孩子做事时为他人着想。教育孩子做事时也为别人想一想,自己有愿望,别人也一样有愿望,好东西应该大家分享不能只顾自己不顾别人。让他们知道分享是互惠的,不是某一方的付出或得到。

2.1.3 教育方法及态度积极正确。当孩子在具有特殊意义的日子的时候,如:过生日时,与小伙伴、父母的亲人朋友一起分享生日蛋糕。有了新玩具,带到幼儿园与小朋友一起玩儿。作为家长,一方面不要过分压制孩子的言论和需求,也不能过分地迁就孩子。

2.1.4 给孩子分享的实践机会。常提供孩子为家长服务的机会,如在家里买了水果、糕点时,让孩子进行分配,如果孩子分配得合理,就及时表扬强化。也可讲述有关分享和谦让的脍炙人口的故事,让孩子从中受益。比如给孩子讲家喻

户晓的《孔融让梨》的故事。

2.2 教师方面。教师在幼儿心目中有很高的威信,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幼儿。所以,老师要做有心人,平时要善于抓住一切有利时机为幼儿做好行为示范。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2.2.1 利用文学作品中适当的正面形象,对幼儿进行分享认知的培养。例如,小班主题活动《秋天的水果》中,刚开始小兔自己在那儿吃水果,而小动物们在玩,小兔没有伙伴跟它玩,吃的水果真是没滋味。后来它把水果分给小动物们一起分享,大家在一起真高兴,小兔从此再也不孤单了。

2.2.2 让孩子在具体的活动中明白分享不是失去而是互利,体验分享的快乐。比如:做游戏《分苹果》给每位小朋友一个苹果,从中学会分享。孩子之所以不愿与人分享,是因为他觉得,分享就是失去,而教师应用实际的事情让幼儿理解分享其实不是失去,分享是一种互利。分享体现了自己对别人的关心与帮助,自己与别人分享了,别人也会回报自己同样的关心与帮助,这样彼此关心、爱护、体贴,大家都会觉得温暖和快乐。如:把玩具分享给同伴,同伴也会把玩具给自己玩,这样就可以玩两个玩具。过生日时,把蛋糕分给同伴吃,同时回报你的是快乐和祝福。

2.2.3 随机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处于一种自然的状态,他们所表现出的言行是相当真实的,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随机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平时,我们处处做有心人,当发现幼儿有分享行为时,老师还可采取向幼儿点头、微笑、竖起大拇指等鼓励方式,使幼儿因得到老师的肯定而带来快乐和满足。一天班上孩子们去郊游,当大家玩得正开心的时候,韩一杰小朋友气喘吁吁地跑来对我说:“老师,我要喝水!”我问他:你带的水呢?“不知道,丢了。”于是我就有意识地当着其他孩子着急地问:“你没有了水怎么办呢?”孩子们听了我的话,有的说:“喝我的吧!”有的说:“把我的水给他吧!”边说边递上了自己的水。对这些言行一致的幼儿我及时地给予表扬和鼓励,在幼儿中树立榜样,让其他幼儿都向他们学习。

总之,与家长交流,共同熏陶。向家长介绍幼儿园里的活动情况,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园里的情况,在家园的共同努力下改变幼儿“独占”“独享”行为。让每个孩子都能心理健康的快乐成长!

3.为幼儿建立初步的分享规则

幼儿的分享行为方式有共同分享和轮流分享。共同分享是指俩个或俩个以上的个体自愿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相互间的配合和协调融洽地进行分享,最终使彼此的感情都获得满足。轮流分享是指不同的时间内,大家将分享轮流交换使用。无论是共同分享还是轮流分享,幼儿们都要注意同伴间的协调、合作与配合,不能自已想怎样就怎样,要尊重别人和等待轮流。

当幼儿做出分享行为时,教师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如赞许的目光、肯定的语言、微笑的面容、以及轻抚孩子的肩头、竖起大拇指等。幼儿在分享行为中遵守分享规则后带来快乐和满足,从而在今后更乐意与大家分享。对那些不遵守分享规则的和缺乏遵守分享规则意识的幼儿,教师要适宜的引导和帮助。在幼儿争抢积木发生冲突时,规则使幼儿的争抢行为得到制止,适时地引导幼儿向其他幼儿“借玩具”,这样的引导会使幼儿都愿意与别人分享玩具。如:可在区角活动中设立“喜欢我,把我带回家”的这样一个可以把玩具带回家的区角,里边放有每个幼儿的玩具,每天可以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玩具带回家。这样可以增强幼儿的分享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