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X-10】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有效降低炎症细胞因子释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X-10】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有效降低炎症细胞因
子释放
【文献解读】连续性血液净化应用于ICU重症脓毒血症治疗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评
价
导读
脓毒血症是一种全身炎症性疾病,其是一种在重症患者中由病毒、细菌、真菌及寄生虫等病菌引发的高发病率的疾病。脓毒血症的致死率极高,达30%左右,严重危害到患者健康乃至生命。大量临床试验表明,机体内大量释放的免疫活性物质会导致器官受损加速,因此治疗脓毒血症的关键是能及时清除机体内的免疫活性物质。本次研究通过对本院收治的31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实施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炎症因子检测值、生命体征及死亡率,进而探讨运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ICU重症脓毒血症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深圳市人民医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2例重症脓毒血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7例,女25例,年龄22~75岁,平均年龄(42.6±11.2)岁。62例患者中原发性疾病包括:急性化脓性胆管炎14例、重症肺炎18例、急性胰腺炎20例、严重多发伤10例。全部患者均符合重症脓毒血症的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
2、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如通过手术清除坏死的创面组织、采取抗感染和营养补给等常规治疗方法。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健帆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DX-10血液净化机进行连续性血液净化。具体参数如下:利用股静脉置管建立体外循环并选用连续性血液滤过模式置换液流量设置为2~3L/h,血液流量设置为150~200ml/min;血液滤过时间为8~10h/d。两组均连续治疗8d。
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分别于清晨采集两组患者卧位空腹静脉血,对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水平进行检测,测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压、呼吸频率、心率等体征指标并记录死亡例数。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两组患者炎症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检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检测值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平均动脉压、呼吸频率、心率监测值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两组患者死亡率比较
观察组死亡率为9.7%(3/31),低于对照组的32.3%(10/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讨论
脓毒症是一种由于炎症介质过度释放引起的疾病,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包括致
使全身内皮细胞损伤,引起多器官衰竭和破坏机体的免疫功能等。这些炎性介质的运作方式是以自分泌和旁分泌的进行,对患者的局部和全身产生作用,其调控的手段包括正、负反馈方式。
脓毒症是严重烧伤、感染、休克等外科大手术所引起的并发症。严重者甚至引起脓毒性休克等症状,是导致临床危重患者死亡的一个主要原因。脓毒症由于病情加剧速度快,后期的可预见性差等原因目前已经成为危重病医学领域比较棘手的难题。而除了常规治疗、抗凝药物治疗、抗炎性介质药物和糖皮质激素治疗外,血液净化是另一个治疗重症脓毒症非常有效的手段。该技术除了能很好地清除患者体内的炎性介质,同时还有稳定机体内环境,恢复各器官功能及降低死亡率的作用。其是目前临床医学领域的一种有效而且安全的新方法、新技术。
综上所述,对脓毒血症患者应用血液净化疗法疗效显著,且安全性更加有保障,在脓毒症的治疗过程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启全.重症脓毒血症治疗的理论基础.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 1999(6):556-560.
[2]丁燕晶,陈甘海,李金庭.连续性血液净化在治疗重症脓毒血症中的应用.中国医学创新 , 2012(14):16-17.
[3]戴宁军,邓素红,王维红,等.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护理.护士进修杂志 , 2012(12):1146-1147.
[4]高利群,高飞,王素霞.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重症脓毒血症的护理.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 2015(34):186.
[5]吴映红,解德琼.ICU 中重症胰腺炎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的观察与护理.华西医学 , 2007, 22(2):25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