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古诗三首(教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七单元
本单元以“报效祖国”为主题,包含《古诗三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四篇课文,“习作:写信”和“语文园地”。
本单元最重要的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本单元所选的四篇课文均表现了作者强烈的爱国情怀,其中《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都是以主要人物的言行来体现人物的品质的。教学本单元课文,要以读为主,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品质,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单元习作是“写信”,在关注书信格式的同时,还要注意书信的内容以及书信的对象。“语文园地”主要是学生之间交流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学会正确运用成语,学会使用反问句。背诵、积累古诗。
21古诗三首
1.会认“塞、秦”等4个生字,会写“塞、秦、征”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将”的读音和意思。理解“飞将、沙场、人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出塞》《夏日绝句》。
3.借助课后注释及工具书,了解古诗大意。边读边想象,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
4.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重点
诵读古诗,读悟结合,体会诗人丰富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以及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之情。
难点
了解古诗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大意。
1.字词教学
本课的生字教学,会认字有4个,要掌握的多音字1个,会写字10个。读音方面:其中“项、雄”是三拼音节,特别注意“征”是后鼻音,不要读成前鼻音。
识字、写字方面:左右结构的字有“征、词、催、醉、雄、项”。“催”是易错字,学生容易把单人旁写成双人旁。
记忆生字方面:可以采用两个熟字相加,如“工+页=项”;可以采用换偏旁的方法,如“摧——催”。
引导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时,放手让学生凭借课文中的注释,联系上下文进行自学,说说词语的大概意思。
2.阅读理解
这三首诗前两首是边塞诗。对于古诗的理解,要从“解诗题”开始,然后到“知作者”,接着是“明诗意”,最后是“悟诗境”。学生要多了解诗的创作背景,感悟作者丰富的情感。
3.表达运用
学以致用,学生学会通过注释,以及关键词了解诗意,快速融入诗中的意境,掌握学习古诗的方法。
1.预习提纲
(1)搜集王昌龄、王翰、李清照的资料,了解诗人的生平,掌握文学常识。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注释或其他方法弄懂词语意思。
(3)再读课文,了解三首古诗的大意。
(4)在书上作简单的批注,初步体会到作者的丰富情感。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出塞》
课时目标
1.会认“塞、秦”等4个生字,会写“塞、秦、征、词”等10个生字,掌握多音字“将”的读音和意思。理解“但使、龙城飞将”等词语,理解诗句的意思。
2.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古诗内容。
3.在品读过程中,体会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同学们,你们对唐诗一定不陌生吧?许多同学都是从咿呀学语时就开始接触唐诗的。的确,唐诗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朵奇葩。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积累了不少的古诗,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看看这几句古诗,你们会填吗?(出示课件)谁来试试,把这几句补充完整?
课件出示:
1.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2.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3.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2.看来,同学们平时很注重积累,那你们发现没有,这几句诗有什么特点呢?(都是描写边塞军旅生活)
我们把这种描写边塞军旅生活和自然风光的诗,称之为边塞诗。
教师出示边塞图片,让学生感受边塞的环境。是啊,边塞只有长河落日、大漠孤烟、茫茫戈壁,给人一种荒凉孤寂的感觉。
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年),一位年轻的诗人来到西域游历,看到了边塞的风光,见证了边塞的金戈铁马,于是,他挥笔写下被历代诗评家视为唐人七绝的压卷之作《出塞》,这位诗人就是27岁的王昌龄。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这首诗歌。(出示课题《出塞》,学生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
通过诗句及图片的展示,拉近学生与诗的距离,让他们能快速地了解边塞诗的特点。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请大家打开课本,自由朗读《出塞》这首诗。要仔细地读四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诗中的生字和多音字,争取把生字读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争取把诗歌读通顺。
2.学习本课生字词。
课件出示:
会认字:塞秦征将杰项
会写字:塞秦征词催醉
杰亦雄项
(1)学生自读生字,根据自己的识字经验,交流汇报。
(2)师生共同交流学习生字。
教师教学生字时,重点引导学生注意:“征”是后鼻音,不要读成前鼻音。“塞”是多音字,不要读错,重点掌握“将”字的读音。“催”是易错字,学生容易把单人旁写成双人旁。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同桌间互相听写生字,互相订正。
设计意图:
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通过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提高识字能力。
三、了解诗题意思
1.诗的题目是“出塞”,那“塞”是什么意思?(边关要塞)“出塞”又是什么意思呢?(到边疆戍守边关)
2.简介作者和背景。
人们常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充分的预习可使你在课堂上学得更轻松,关于王昌龄,关于这首诗,你有哪些了解呢?老师这里有一些资料,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件出示相关资料)课件出示:
王昌龄(698—757),字少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他的诗多写当时边塞军旅生活,气势雄浑,格调高昂。
设计意图:
介绍时代背景和作者,为学生研读诗的主题打下基础。
四、自读注释,通晓诗意
1.了解了诗题,了解了诗人,现在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这首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看看这首诗每句讲了什么意思,不懂的地方可以用问号标出来,也可以借助课本上的注释帮助理解。
2.生汇报学习情况。
(1)哪位同学愿意和大家交流一下,你有哪些不懂的地方?
(2)学生汇报、交流不懂之处。
预设:为什么作者要写“秦时明月”?王昌龄是不是这些边塞将士中的一员呢?
(3)“秦时明月汉时关”是什么意思?
预设:意思是“秦汉时期的明月照着秦汉时期的边关”。
(4)那谁能说说这是一个怎样的边关呢?(荒凉,冷清,孤独,寂寞)
3.夜深了,一轮明月照耀着清冷荒凉的边关,提起这明月,我们就会想起中国古诗中描写明月的诗句。(出示课件相关诗句)
课件出示: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1)请大家思考一下,诗人笔下的明月与什么联系在一起?
预设:思念家乡,思念亲人,保家卫国。
(2)是啊,远离家乡和亲人,守卫边关的将士们把思乡之情都寄托在了这一轮皎皎的明月上。他们能回到日思夜想的故乡吗?他们能回家与亲人团聚吗?诗人发出感慨:万里长征人未还。
(3)现在,带着你们的理解齐读这首诗。
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