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第六章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知识结构提要】:病因→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活化→微血管内广泛微血栓形成→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病因肿瘤性疾病:胰腺癌、结肠癌、食管癌、胆囊癌、肝癌、胃癌、白血病、前列腺癌妇产科疾病:流产、妊娠中毒症、子痫及先兆子痫、胎盘早期剥离、羊水栓塞等创伤及手术:严重软组织创伤、挤压伤综合征、大面积烧伤等组织严重损伤→组织因子入血→激活外源性凝血系统发病机制血管内皮广泛损伤→激活Ⅻ因子→激活内源性凝血系统血细胞大量破坏,血小板激活→引发和促进凝血过程其它促凝物质入血诱因: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功能障碍、肝功能障碍、血液的高凝状态、微循环障碍→微血栓形成→表现血液高凝状态分期消耗性低凝期:凝血因子和血小板被消耗及继发性纤溶系统激活→出血倾向→出血表现明显加重急性型病因:严重感染、创伤、异型输血等临床:出血、休克等按临床经过分亚急性型病因:恶性肿瘤转移、宫内死胎临床:介于急性和慢性之间分型慢性型病因:恶性肿瘤、胶原病、慢性溶血性贫血临床:常以某器官功能不全为主要表现失代偿型:常见于急性型DIC按机体代偿分代偿型:常见于轻度DIC过度代偿型:可见于慢性DIC特点:DIC最突出的表现,早期就可出现,出血程度不一,部位广泛。
出血特点:DIC与休克互相影响,互为因果休克机制:微血栓广泛形成、血容量减少、血管扩张肾→急性肾衰竭肺→急性呼吸衰竭主要临床表现心脏→心功能不全器官功能障碍脑→脑多发性灶状坏死胃肠→胃肠黏膜损伤肾上腺→急性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即沃-弗综合征)垂体→垂体功能低下(即席汉综合征)微血管病性特点:周围血涂片中可发现裂体细胞溶血性贫血微血管内纤维蛋白网形成可将红细胞割裂机制微血栓形成血流受阻,红细胞扭曲变形破裂内毒素等因素引起红细胞变形能力下降防治原则:治疗原发病、改善微循环、重建凝血与纤溶的动态平衡【目的要求】1. 掌握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概念。
2. 掌握影响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生、发展的因素。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引言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是一种以血管内纤维蛋白形成,消耗性凝血及出现难以控制的微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常见于感染、创伤、肿瘤等疾病。
由于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诊断困难,所以DIC的早期诊断及监测一直是研究者们努力的方向。
凝血检验指标作为DIC诊断的重要辅助手段,对DIC的早期诊断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凝血检验指标在DIC诊断中的作用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研究。
一、DIC的诊断标准对于DIC的诊断常采用WHO的标准,在满足下列条件中,即可诊断为DIC:1.有一种明确的病因(创伤、感染、肿瘤等);2.血浆纤维蛋白原(FDP)或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值;3.凝血酶原时间(PT)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延长,或者纤维蛋白原降低;4.血小板计数降至正常值的50%以下。
以上标准对于DIC的诊断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DIC 的病理生理机制较为复杂,在实际临床中通常需要综合病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以提高诊断的准确性。
二、凝血检验指标在DIC诊断中的作用1. 血浆纤维蛋白原(FDP)和D-二聚体FDP和D-二聚体是体内纤溶系统活化的产物,DIC患者几乎常常存在有纤溶系统的活化。
临床上,FDP和D-二聚体的测定是目前反映DIC早期纤溶活化的重要检验指标。
FDP 和D-二聚体的测定能够对DIC进行早期诊断起到重要的作用。
FDP和D-二聚体的半衰期短,且易于受到其他因素的干扰,所以在DIC的诊断中,FDP和D-二聚体的单一测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2. 凝血酶原时间(PT)和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PT和APTT是反映外源凝血和内源凝血的重要指标。
DIC时,外源凝血通路和内源凝血通路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激活,PT和APTT通常会延长。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名词解释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名词解释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严重的血液凝血异常疾病,通常伴随其他疾病或病理状态发生。
DIC的特点是血液中形成过多的血栓,导致血管内凝血,同时破坏了正常的凝血功能,导致出血。
以下是DIC中常见的一些术语和相关概念的解释:1.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指在全身多个部位和器官血管内同时发生的血液凝块形成。
2. 血液凝块:由纤维蛋白或血小板等血液成分聚集后形成的团块。
在DIC中,凝块通常形成在微血管中。
3. 凝血因子:参与血液凝块形成的一系列蛋白质,包括纤维蛋白原、血小板、凝血酶原等。
4. 凝血活酶:凝血因子在一系列酶的催化下形成的活性物质,可以将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从而促进血液凝块形成。
5. 纤维蛋白溶解系统:通过降解纤维蛋白,使已形成的血液凝块溶解的系统。
在DIC中,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被抑制,导致血液凝块难以溶解。
6. 纤维蛋白:一种存在于血液中的蛋白质,是血液凝块的主要成分。
7. 纤维蛋白溶酶原激活物:通过酶的作用将纤维蛋白溶酶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溶酶,进而使纤维蛋白溶解的物质。
8. 凝血酶:酶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的凝血因子。
9. FDP:纤维蛋白降解产物,指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中产生的一类分解产物。
在DIC中,FDP的水平升高,常被用作DIC的诊断指标之一。
10. 抗凝系统:通过抑制凝血物质的生成和活性,维持血液的正常流动状态的一系列物质和机制。
在DIC中,抗凝系统发生功能障碍,使凝血过程过度活跃。
11. 血栓溶酶系统:通过降解血栓物质,溶解血栓的系统。
在DIC中,由于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受抑制,血栓溶酶系统也受到影响,导致血栓难以溶解。
总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的血液凝块形成和溶解失衡的疾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避免严重的并发症。
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血小板微聚物形成机制示意图
PL血小板 EC 内皮细胞 SE 内皮下组织 BM 基底膜
(四)其它促凝物质入血
1.大量胰蛋白酶入血,激活凝血系统 2.异常的颗粒物质入血 3.蛇毒含有促凝成分
DIC发病机制小结
组织破坏TF入血激活外凝系统
内皮受损四系统功能失调
病因
RBC,WBC,Plt受损血液凝固性
纤溶酶
抑制Xa,TF
灭活Ⅴa.Ⅷa 抑制Xa
抑制血小板聚集
抗凝血
纤维蛋白溶解
动态平衡
凝血
抗凝血
受损血管局部 形成止血栓
其他部位血液 循环畅通
凝血
抗凝血
1.完整的血管内皮 1.外源性凝血系统 (TF因子激活开始) 2.血流速度相对较快 3.单核吞噬系统作用 2.内源性凝血系统 4.生理性抗凝物质 (Ⅻ因子激活开始) 5.纤溶系统
纤溶系统激活机制
内源性凝血时PK分解产生激 纤溶酶原激活物 肽释放酶;外源性凝血时产 生的tPA和uPA
+
纤溶酶原
-
纤溶酶
降解纤维蛋白
水解凝血酶、 凝血因子
纤溶抑制物(PAI-1等)
四、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
TM
NO, 外伤, 凝血酶 PGI2
肝素+AT Ⅲ
tPA.uPA
PC
TFPI
APC
蛋白S
凝血酶
面(单箭头指示)。
(三)血细胞大量破坏
1.红细胞损伤 原因:血型不和的输血、免疫性溶血、 疟疾 机制:ADP和磷脂释放(促凝作用)。
2.白细胞损伤
原因:内毒素、白血病化疗 机制:释放TF样物质 诱导性表达TF
启动外源性凝血系统。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准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诊断标准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严重的血液凝血疾病,通常由于其他疾病或损伤引起。
它可以导致血小板和凝血蛋白在血液中过度激活,导致血栓形成和出血倾向。
因此,及时准确地诊断DIC对于患者的治疗和预后至关重要。
诊断DIC的标准通常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特定的诊断标志物。
首先,临床上DIC患者常常表现为出血、血栓形成、全身炎症反应等症状,这些表现是诊断的重要线索之一。
其次,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PTT)、纤维蛋白原水平等指标,这些指标的异常程度可以反映DIC的严重程度。
最后,特定的诊断标志物如D-二聚体、凝血酶原时间延长等也是诊断DIC的重要辅助手段。
在诊断DIC时,需要综合考虑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不能仅凭一项指标就做出诊断。
因为DIC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其他凝血疾病、感染、肿瘤等。
因此,要结合患者的临床病史和症状,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才能更准确地诊断DIC。
除了诊断DIC,及时明确DIC的病因也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不同的病因可能需要不同的治疗策略,如感染引起的DIC需要积极抗感染治疗,肿瘤相关DIC需要积极治疗肿瘤等。
因此,在诊断DIC时,要尽量明确DIC的病因,以指导后续的治疗。
总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的血液凝血疾病,诊断DIC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和特定的诊断标志物。
在诊断时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及时明确DIC的病因,以指导后续的治疗。
希望本文能够帮助医务人员更好地认识DIC,提高对DIC的诊断水平,为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提供更好的帮助。
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PPT课件
DIC的分类
急性DIC
发病急骤,进展迅速,病情严重 ,需要及时治疗。
慢性DIC
发病缓慢,病程较长,症状较轻 ,但也需要积极治疗。
DIC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02
病因
01
感染
各种感染,特别是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是DIC最常见 的原因。感染可以引起组织损伤,导致组织因子释放入 血,触发凝血过程。
03
02
恶性肿瘤
许多恶性肿瘤都可以并发DIC,这通常发生在肿瘤晚期 或转移阶段。肿瘤细胞可以产生促凝物质,激活凝血系 统。
其他疾病
如自身免疫性疾病、脓毒症、烧伤等,也可能引发DIC 。这些疾病通常导致广泛组织损伤,释放大量组织因子 ,引发凝血。
发病机制
A
组织因子释放
在感染、肿瘤或其它疾病状态下,组织损伤导 致组织因子从受损的细胞中释放出来。组织因 子与凝血因子Ⅶa结合,启动外源性凝血途径。
溶栓治疗
在病程早期,采用尿激酶 等溶栓药物,溶解形成的 血栓,恢复血流。
替代治疗
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根据实验室检查结果,输注新鲜血小板、冷沉淀物或凝血酶原复 合物等,补充血小板和凝血因子。
抗纤溶治疗
在纤溶亢进的情况下,使用氨甲环酸等抗纤溶药物,抑制纤溶酶活 性,减少出血。
其他治疗
如血浆置换、血液滤过等特殊治疗方法,针对某些特殊情况进行治 疗。
01
04 DIC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01
存在易致DIC的基础疾病,如感染、恶性肿瘤、病理产 科、手术及创伤等。
02
有2项以上临床表现,包括微血管栓塞症状、出血、休 克、各脏器功能受损等。
03
实验室检查阳性,包括血小板计数低于80×10^9/L,凝 血酶原时间比正常值延长3s以上或呈动态变化,纤维蛋 白原低于1.5g/L或呈进行性下降,3P试验阳性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剖析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综合征;以血液中过量蛋白酶生成,可溶性纤维蛋白形成和纤维蛋白溶解为特征。
临床主要表现为严重出血、血栓栓塞、低血压休克,以及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本病处置颇为困难,在此,作者结合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血液科多年来对本病的诊治经验作介绍,以提高临床医师对本病的认识。
【病因】DIC的发生与许多疾病状态有关。
急性和亚急性DIC最常见的原因是①感染(包括革兰氏阴性、阳性菌;真菌,病毒、立克次体,原虫等感染);②病理产科如羊水栓塞,胎盘早剥,妊娠毒血症等;③恶性肿瘤如白血病,淋巴瘤等。
此外,严重创伤和组织损伤、烧伤、毒蛇咬伤或某些药物中毒也可引起DIC。
慢性DIC主要见于恶性实体瘤,死胎综合征,以及进展期肝病等。
【发病机制】生理状态下,血液凝固和纤溶是处于平衡状态的一对矛盾体,无论何种因素导致的DIC,其发病的关键环节是凝血酶生成失调和过量,并引起进行性地继发性纤溶亢进。
凝血酶的过度生成不仅可大量消耗凝血因子I、Ⅴ、Ⅷ,而且可结合到血小板和内皮细胞表面的凝血酶受体,一方面诱导血小板活化聚集;另一方面促使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PA。
在存在新形成的纤维蛋白单体条件下,纤溶酶形成。
多数情况下,DIC的促凝刺激是组织因子(TF)介导。
组织损伤可产生过量的TF进入血液,恶性肿瘤细胞分泌TF;炎症介质作用下的血管内皮细胞和单核细胞表面TF表达上调等,均可使TF含量增高。
然后,TF触发凝血酶的形成,进而导致血小板活化和纤维蛋白形成。
在急性未经代偿的DIC,凝血因子消耗的速率超过了肝脏合成的速率,血小板的过度消耗超出了骨髓巨核细胞生成和释放血小板的代偿能力,其效应反映在实验室检查方面则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APTT延长,血小板计数降低。
DIC形成的过量纤维蛋白可刺激继发性纤溶的代偿过程,结果导致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增多(FDPs)。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什么是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也称为消化质型凝血性坏死或消化系统内凝血性坏死,是一种致命性疾病。
该病是由于体内所有的微循环系统血管内同时或相继发生异常的病理性的凝血,使血栓塞滞,微循环出现障碍,从而导致内脏出血和多处性器官微梗塞。
DIC严重时,基本上是患者正在接受开腹手术、产科出血的和剧毒传染病的患者表现与项目。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疾病的发病机制DIC常常是一种二级疾病。
多数患者为创伤、感染和恶性肿瘤等疾病的早期并发症。
无论起病病因为何,疾病的终结果都是机体循环性栓塞和外出血。
引起DIC 最常见的因素为外伤和感染,恶性肿瘤,特别是急性白血病时亦可能出现DIC。
还有其他引起DIC的因素,如产科疾病。
DIC的临床表现和诊断DIC的表现具体取决于疾病的原因和病情的严重程度。
病人可以出现全身炎症反应,如发热、心率增快等,同时伴有出血或血栓形成等症状。
通常,血液检查会显示凝血功能异常,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分解产物等指标都会异常。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方法治疗DIC的首要目标是解决原发病,同时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控制凝血和出血的过程。
治疗DIC的常用药物包括抗凝血药、止血药、补液等。
对于伴有出血倾向的患者,应积极输血,同时加强观察,及时处理。
结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危重疾病,对患者的生命构成威胁。
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重要的。
在临床工作中,医务人员应重视DIC的防治工作,提高对DIC的认识,有效预防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急性型与慢性型DIC的不同特点
急性型 基础疾病 感染、手术、创伤、病理产科、 医源性因素 临床表现 微循环障碍、脏器功能衰竭严 重、多见,早期较轻,中后期 严重而广泛 病程 实验检查 7日以内 多属失代偿型 以轻、中出血为主要表现, 可无微循环障碍及脏器功 能衰竭 14日以上 多属代偿型或超代偿型 慢性型 肿瘤、变态反应、妊娠过程
诊断标准
• 1.基础疾病; • 2.临床表现(>2项): • 多发出血; • 微循环衰竭或休克; • 多发性微血管栓塞; • 抗凝有效。
3.实验室指标异常 (>3项)
• 血小板:<100 X 10E9/L(肝病、白血病<50 X 10E9/L );或进行性下降;或2项活化标志阳性(ß-TG、PF4 、TXB2、GMP-140)。 • FBG:<1.5g/L (肝病<1g/L 、白血病<1.8g/L);或 进行性下降;或> 4g/L。 • 3P试验阳性;或D二聚体增高;或FDP>20mg/L(肝病 >60mg/L)。 • PT缩短;或延长3秒以上(肝病5秒),动态性变化。 • 纤溶酶原含量和活性下降。 • AT-III含量和活性下降(不含肝病)。 • FVIII:C活性<50%(肝病必备)。
发病机制
• 凝血酶激活:组织损伤,血管内 皮损伤,血小板激活。 • 纤溶酶激活: • 伴随因素:高凝状态;纤溶活性 降低;内环境失衡;单核巨噬细 胞系统受抑。
病理生理改变
•广泛微血栓形成 •微循环障碍 •凝血功能异常 •高凝-消耗性低凝-继发性 纤溶亢进
三、发病机制
促凝物质入血或其它因素 血液高凝状态 PLT粘 附聚集 广泛血管内凝血 消耗凝血因子 凝血机制障碍 血液低凝状态 PLT减 少消耗 出血倾向 低纤维蛋 白质血症 抗凝作用 继发性 纤亢进 Fib降解 FDP↑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护理
(2)大型手术及其他医疗操作
(3)肿瘤治疗 (4)医疗过程中的意外,如溶血性输血反应; 革 兰阴性菌等污染性输入;某些中药及在大量非 等渗性液体输注所致的严重溶 血反应等。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临床表现
• 出血倾向 • 休克或微循环衰竭 • 微血管栓塞 • 微血管病性溶血 • 原发病的临床表现
Pre DIC时TF显著升高,但TFPI水平变化不大,故
TF/TFPI值增大。
DIC诊断常用分子标志
• 凝血酶抗凝血复合物(TAT):是凝血酶 按1:1比例与抗凝血酶结合形成的复合物。 是凝血酶生成的早期分子标志。
• D-二聚体:为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性降解 产物。 • 纤溶酶-纤溶酶抑制物(PIC)
DIC分型
血栓形成为主型
病因 多见于感染型DIC 发病时期 DIC早、中期 临床特征 皮肤、黏膜坏死、脱落 休克、脏器功能衰竭为 主 治疗原则 抗凝、血小板及凝血因 子补充
纤溶过程为主型
多见于肿瘤型DIC DIC后期 多发或迟发性出 血为主
抗纤溶治疗
DIC分型
急性型 慢性型
基础疾病
临床表现 病程 实验检查 治疗及疗效 转归
ٱ 4.总记分 如≥5为显性DIC,每日重复记分1次,如 ٱ >2<5 提示为非显性DIC(非肯定性),每1-2日重复记 分 1次 * Fib水平(>1.0g/L=0,<1.0g/L=1)
表2
非显性DIC记分系统的样板
ٱ 1.危险估算:有无导致DIC的基础疾病, 是=2 否=0 + 升高=-1 稳定=0 下降=1 ٱ ٱ ٱ ٱ ٱ ٱ
慢性DIC实验室诊断
DIC的救治与护理
三、护理措施
7.4 保持全身皮肤清洁,特别要注意会阴、肛门的清 洁,防止肛周脓肿,遵医嘱给予1:5000高锰酸钾溶液 坐浴。
7.5 高热患者应执行高热护理常规,但要避免乙醇擦 浴及应用能引起白细胞减少的退热药物。
嘱合理应用抗生素。
谢谢!
三、护理措施
2.3治疗: 复方薄荷油滴鼻,防止鼻粘膜干燥再出血。 一旦鼻出血,指压鼻部5~10min,无效局部冷
敷或0.1%肾上腺素棉球填塞止血,严重加用凡士林 纱布条堵塞,但不得超过24h,防止鼻腔粘膜坏死、 溃疡形成。
三、护理措施
2.4 血尿时嘱其多饮水,小苏打碱化尿液 呕血时保持镇静,卧床休息,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呛入气管
三、护理措施
5.休克的护理:DIC时由于微血管内大量微血栓形成, 使回心血量减少;广泛出血可使血容量减少;受累心 肌损伤,使心输血量减少。故DIC常伴有休克,DIC 和休克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三、护理措施
5.2 测定CVP CVP正常值50~120mmH20,<5mmH2O表 示血容量不足,>150mmH2O则提示心功能不全、经脉血管床 过度收缩或者肺循环阻力增高,>200mmH2O则表示存在充血 性心力衰竭。
三、护理措施
1.病情观察 1.1生命体征观察:入院后派专人护理,用生命体征监护
仪持续观察心电图、呼吸、血压、体温的变化,1次 /15min,必要时手工测量心率、血压、体温,以便 与仪器测量值相对比。用精密接尿器准确记录24h尿 量,血流动力学不稳时则记录每小时尿量,并注意尿 液的颜色、PH值。测量CVP,1次/4h,根据CVP检 测结果并结合尿量来指导调节输液的量及速度。
三、护理措施
4.2 注射部位的选择 以脐为圆心、半径约5cm的圆内 为注射部位(除外脐周1cm处),每次按顺序轮流间 隔注射,左右交替,2次注射点间距2cm以上,注射 时避开皮肤破损处、手术瘢痕及有瘀斑或痣的部位。
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学习
总结
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是成功救治 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关键, 特别是针对产后大出血等常见诱
因的预防和控制。
并发症案例
患者情况
一名老年男性,因骨折手术后出现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同时伴 有肺部感染、心脏疾病等并发症。
治疗过程
针对不同并发症采用相应的治疗措施,如抗凝、抗炎、强心等,但 患者病情仍持续恶化,最终死亡。
适量运动
根据个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 方式,保持适度的运动量,增
强身体素质和免疫力。
日常护理
病情监测
定期监测相关指标,如 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 时间等,以便及时发现
异常情况。
心理护理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给予必要的心理支持和 疏导,帮助患者保持乐
观的心态。
休息与活动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 避免过度疲劳和剧烈运 动,根据病情适当安排
04
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的预防与护理
预防措施
预防感染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接触 感染源,注意个人卫生,以降
低感染风险。
控制基础疾病
积极治疗原发病,控制血糖、 血压等指标在正常范围内,预 防慢性病进展。
合理饮食
保持营养均衡,多摄入富含维 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避免过 度摄入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 。
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学习
目 录
• 什么是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 • 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症状与诊断 • 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治疗 • 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预防与护理 • 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的案例分析
01
什么是Dic弥漫性血管 内凝血?
定义与特性
பைடு நூலகம்
定义
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 由多种疾病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 综合征。
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北京协和医院血液科
Plasminogen PA
PAI-1 Plasmin
Fibrin FDPs
Suppression of Fibrinolysis by PAI-1
Formation of Fibrin
Inadequate Removal of Fibrin
Thrombosis of Small and Midsize Vessels
Abnormal Coagulation in DIC
Physiologic Anticoagulant Pathways
Dysfunction of the PC System in DIC
Schistocytes
Intravascular Fibrin
DIC临床表现频率
• 临床表现各异,根据6组报道平均发生率
Generation of Thrombin Mediated by TF
Cytokines (IL-6, etc.)
Decrease of AT-III Impairment of PC System
Insufficient TFPI
Impairment of Anticoagulation
Pathway
附:白血病合并DIC的实验室标准
1. 血小板计数低于50109/L或进行性下降,或有2 项以上血浆血小板活化产物升高: -TG; PF4; TXB2; GMP-140。
2. 血浆Fibrinogen含量<1.8g/L或进行性下降。 3. 3P阳性或血浆FDP>20mg/L或D-Dimer水平升高。 4. PT缩短或延长3s以上或呈动态变化。 5. Plasminogen含量及活性降低。
F ib rin o g e n F ib rin M o n o m e r P la s m in o g e n
产科患者DIC凝血检验结果分析
产科患者DIC凝血检验结果分析DIC(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的凝血障碍疾病。
患者的DIC凝血检验结果对于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对DIC凝血检验结果进行分析与解读。
在DIC患者的凝血检验中,常见的指标包括血小板计数、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降解产物(D-dimer)等。
DIC患者的血小板计数通常下降。
在DIC的发生过程中,血小板会被异常激活和消耗,导致血小板减少。
一般来说DIC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偏低。
DIC患者的PT和APTT通常延长。
PT和APTT是评估凝血因子活性的常用指标,DIC患者血浆中的凝血因子受到异常激活和消耗,导致凝血时间延长。
所以,PT和APTT的延长提示DIC的存在。
纤维蛋白原是参与血液凝固的重要蛋白,DIC患者的纤维蛋白原水平通常下降。
在DIC 发生的过程中,纤维蛋白原被大量消耗,导致其水平下降。
纤维蛋白原水平的下降与凝血因子的异常凝聚和消耗有关。
DIC患者的D-dimer水平通常升高。
D-dimer是纤维蛋白降解的产物,是血栓形成和纤维蛋白溶解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血浆蛋白。
在DIC的发生过程中,大量的血栓形成和纤维蛋白的溶解释放了大量的D-dimer,导致其水平升高。
DIC患者的D-dimer水平升高可以作为DIC的一个辅助诊断指标。
DIC患者DIC凝血检验结果的典型表现为血小板减少、PT和APTT延长、纤维蛋白原降低和D-dimer升高。
这些指标的变化反映了DIC患者凝血系统的失衡状态,提示DIC的存在。
在临床实践中,综合考虑患者的病史、体征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对DIC的判断和诊断更加准确。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DIC的诊断与治疗指南
DIC(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是一种严重的病理状态,它是一种继发性
凝血异常,常常伴随着其他疾病的发生。
DIC的诊断与治疗需要遵循特定
的指南,以确保有效地管理该疾病。
一旦诊断为DIC,治疗应该立即展开。
DIC的治疗目标是减轻血栓形成、控制出血和纠正原发疾病。
治疗DIC的主要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体外抗凝:在部分DIC患者中,存在明显的过度凝血现象。
因此,
使用抗凝剂可以有效地抑制血栓形成,并减少进一步的凝血。
3.替代治疗:DIC的发生通常伴随着凝血因子和血小板的消耗,因此
替代治疗是DIC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
常用的替代治疗措施包括输血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或新鲜冰冻血浆制品等。
4.补充纤维蛋白原:补充纤维蛋白原可以促进纤维蛋白的形成,加强
止血作用。
5.对症治疗:DIC时往往伴有严重的出血和血栓形成,因此需要给予
相应的对症治疗。
如应用止血药物、纠正出血原因、使用血清或药物纠正
凝血异常等。
在DIC的治疗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凝血功能,如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累积消耗产品等的变化。
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指标的变化,及时
调整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总之,DIC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它需要根据特定的指南进行
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通过控制原发病发展、体外抗凝、替代治疗、补充纤
维蛋白原和对症治疗等措施,可以有效地管理DIC,并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和生命质量。
然而,由于DIC的病因复杂、病情多变,治疗过程中需密切观察和注重个体化治疗,以提供最佳的医疗护理。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
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研究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病理状态,常常是其他疾病的并发症,临床上表现为出血和血栓并存,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目前,DIC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和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
凝血检验指标在DIC诊断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凝血检验指标在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诊断中的作用,并为临床提供参考。
一、凝血检验指标及其临床意义1. 凝血酶原时间(PT)和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PT和APTT是血浆凝血系统的常规检测指标,对DIC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DIC患者的PT和APTT会明显延长,反映了体内的凝血机制受到了异常的激活,同时伴随着纤维蛋白原的明显降低。
PT和APTT的延长是DIC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
2. 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INR)INR是一种用来衡量凝血状态的国际标准化指标,通常用于评估患者的抗凝治疗效果。
在DIC诊断中,INR的升高也反映了凝血系统的异常激活和纤维蛋白原的降低,是DIC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3. 凝血酶时间(TT)TT是一种衡量整个凝血过程所需时间的指标,通常用于评估患者的血浆凝血系统功能。
在DIC患者中,TT通常会明显延长,反映了凝血系统的功能受到严重干扰,是DIC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4. 纤维蛋白原(FIB)纤维蛋白原是构成纤维蛋白的前体蛋白,在DIC患者中常常会明显降低,反映了体内纤维蛋白的消耗和合成障碍。
FIB的水平也是DIC诊断的重要指标之一。
5. 凝血酶原活动(FIIA)凝血酶原是成血栓的重要物质,在DIC患者中凝血酶原的活性常常会降低,也反映了凝血系统的异常激活和纤维蛋白的消耗。
二、凝血检验指标在DIC诊断中的作用研究1. 临床研究很多临床研究表明,凝血检验指标在DIC诊断中具有很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
尤其是PT、APTT、TT、FIB等指标的变化对DIC的诊断和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对于已知或高度怀疑DIC的患者,通过检测这些指标可以及时明确诊断和评估病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IC诊断:
• 综合分析 5 个 D IC 患者组的报道 , 总数 > 900 例实验室异常率的程序为: 血小板减少 、 纤维蛋白裂解产物 FD P增高 、 P T 延长 、 a P T T 延长和纤维蛋白原减低 。
• 1. 血小板计数:
血小板数减少或明显的下降趋向是反映
D IC 的敏感征象 ,高至 98 %的 D IC 病例具血小板
ISTH DIC 积分系统 :
难以区分的疾病--TTP
•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1925年首先报道此病,是一种微血管血栓-出血综合征,90%病人发病 年龄为30~40岁(男女比为3:1),儿童占10%,如不及时有效治疗,病死率达90%以上,TTP缓解 后复发率为30%~60%。
DIC诊断:
• 没有单一的检验可确立或除外 D IC 的诊断 , 需对临床征象和检验结果作全面评估 。
• 临床疑似应得到可靠的实验检验的支持 。
• D IC 是极度的动态状况 ,应作动态检验跟踪 。潜在的疾患对实验结果可能会有影响 。已知存在与 D IC 相关潜在临床病变的患者大多数患者对诊断需采取重复检验。
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
2020/11/26
1
DIC概念:
DIC是一种在某些严重疾病基础上,致病因素引起机体凝血系统激活,血小板活化,纤维蛋白沉积, 导致微血管内弥散性微血栓形成,多种凝血因子及血小板消耗性降低,并伴以继发性纤溶亢进的获 得性全身性血栓---出血综合征。
病理生理特征: • 体内凝血与抗凝血过程病理性的失衡,以凝血酶和纤溶酶的过度生成为特征。
TTP诊断标准
(2)血小板减少与出血倾向: ①血小板计数常明显降低,血片中可见巨大血小板。 ②皮肤和(或)其他部位出血。 ③骨髓中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可伴成熟障碍。 ④血小板寿命缩短。
TTP诊断标准
(3)神经精神异常:可出现头痛 性格改变,精神错乱,神志异常,语言、感觉与运动障碍、抽搐,木僵, 阳性病理反射等,且常有一过性、反复性、多样性与多变性特征。 以上3项同时存在称为三联征。 (4)肾脏损害:表现为实验室检查异常,如蛋白尿,尿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与管型、血尿素氮、肌酐升高 等,严重者可见肾病综合征或肾功能衰竭。 (5)发热:多为低、中度。
TTP
• 五联征(20%~40%) • 三联征(血小板减少性出血、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及神经精神症状) (60%~80%)
• 神经系统症状表现多样,包括头痛、举止异常、一过性脑缺血发作(TIAs)、癫痫和昏迷。昏迷的 出现提示预后不良。其他症状还有胃肠缺血(表现为腹痛),浆液性视网膜剥离也认为与TTP有关。 然而约有35% TTP患者不出现神经症状或体征 。
遗传性 先天性TTP(2%~3%): 遗传性vWF-CP基 因缺乏
TTP 特发性TTP(大多数):无病因可寻。
获得性 继发性TTP:如感染、药物、肿瘤、造血干细胞移 植与妊 娠等。
继发性和获得性TTP主要是由于机体产生抗vWF-CP的抗体,抑制了vWF-CP活性。
TTP
经典五联征:
• 血小板减少性出血 • 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MAHA) • 复杂多变的神经系统症状 • 肾脏损害 • 发热
① 出血 ② 器官功能障碍 ③ 休克 ④ 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DIC临床表现频率
• 临床表现各异,根据6组报道平均发生率 (Williams Hematology-6th Edition,Table 126-2) – 1.出血表现: 77.3% – 2.肾损害: 46.4% – 3.呼吸道表现:42.2% – 4.肝损害: 39.5% – 5.休克: 34.5% – S表现: 22.8% – 7.血栓栓塞: 22.2% – 8.肢端苍白: 6.8% – 9.其它
TTP诊断标准:
张之南主编的《血液病诊断及疗效标准》一书中根据中国外有关文献拟订的诊断标准如下主要诊断依 据:
(1)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①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中、重度贫血。 ②微血管病性溶血。 A.黄疸,深色尿,尿胆红素阴性,偶有高血红蛋白血症,高血红蛋白尿症与含铁血黄素尿症。 B.血片中破碎红细胞>2%,偶见有核红细胞。 C.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 D.骨髓红系高度增生,粒/红比下降。 E.高胆红血素血症,以间接胆红素为主。 F.血浆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血红素结合蛋白(hemopexin)减少,乳酸脱氢酶升高。
• 3 PT和aPTT P T 或 a P T T 在病程中大约50 %~60 %的 D IC 病例是延长的 。这主要归之于 凝血因子的消耗和合成受损 。
近半数的 D IC 患者 P T 和 a P T T 正常甚或缩短。
• 4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测定于 D IC 诊断已广泛应用 ,但事实上对大多数病例并不是很有助 。 多达 57 %的 D IC 患者其纤维蛋白原水平 可能正常 。 为提供诊断线索连续测定纤维蛋白原更为有用 。
减少的征象 ,将近 50 %的病例血小板数< 50 × 109/ L 。 低血小板数与凝血酶生成的标记呈强相关 ,
因为凝血酶诱导血小板聚集是造成血小板。
• 2 D IC 之外许多潜在病变如创伤 、 近期手术或静脉 血栓栓塞等与包括 D2 二聚体在内的纤维蛋 白裂解产物(FD P )增高有关 。 亦因 FD P 由肝脏代谢 ,由肾脏分泌 ,肝肾损害可影响其水平 。因 此 , FDP 包括 D2 二聚体不应该视为 D IC 独一无二的确诊试验 。而当 D2 二聚体水平增高合并血 小板数减少和凝血时间改变时则是D IC 诊断有用的指标 。
疾病 HUS
凝血和抗凝平衡破坏!!
内凝系统 Ⅻ
固相激活 Ⅻa
酶相激活
凝血的过程:三阶段
Ⅲ(TF)
外凝系统
Ⅺ、Ⅸ、 Ⅷ、 Ca2+
TF-Ⅶ、Ca2+
凝血酶原 激活物形成
凝血酶形成
ⅩⅩa
(Ⅴ+Ca2++PL)
凝血酶原凝血酶
纤维蛋白形成
纤维蛋白原纤维蛋白
凝血是一系列凝血因子相继酶解激活的过程
DIC相伴的潜在疾患
临床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