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上数学按比例分配说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青岛版六上数学《按比例分配》说课稿
这节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2 的内容。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设计”、“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四个部分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理解了比与分数的联系,已掌握简单分数乘、除法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基础上,把比的知识应用于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一个课例,它是“平均分”问题的发展,掌握了按比例分配的解题方法,不仅能有效地解决生活、生产中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问题,也为以后学习“比例”“比例尺”奠定了基础。
教材提供了两种解法,一是转化为归一应用题,运用归一应用题的解题方法解答。二是把比转化成份数,注意联系生活工作实际导入例题,使学生从再转化成分数,使题目成为分数乘法应用题,然后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方法来解答。这样安排使得学生容易接受,不仅加深对前面分数应用题的理解,还有利于加强知识间的联系,拓宽了学生的解题思路,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根据上述分析,结合课程标准,我确立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
1.在具体情境中,初步理解按比例分配的意义。
2.在具体情境中,通过自学自探、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探索按比例分配的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发现这类问题的特点。
3.学生在经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比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意识,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按比例分配的计算方法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合理解决实际问题是本节课的难点。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件、纸条、彩笔。
二、教法、学法
本节课充分联系生活,注重其应用性,尊重学生起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按比例分配的方法,鼓励解题方法的多样化,也就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用自
己的方法解决问题,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讨论、争辩和反思,使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思考问题。体现启发性原则,运用观察、比较、分类等教学学法。同时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和图片演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通过这样的活动过程,达到促进学生积累活动经验的目的。
三、教学过程
这节课以“让学生主动学习”为教学指导思想,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成预设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
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
上课开始,我用多媒体出示教材的情境图,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和学生交流:上节课,我们通过人体的身高,学习了有关比的意义和比的基本性质。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看看人的体重中奥秘吧。请看屏幕,这是爸爸和明明的对话。如果把明明体重平均分成两份,一份是水,另一份是其他物质,这时候我们就可以说:明明体内水分与其他物质的比是1∶1。但实际上,人体内水分与其他物质不是平均分配的,而是按一定的比来分配的。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从图中找找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
学生可能会提出:
(1)明明体内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
(2)爸爸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
……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本节课要解决的问题。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
1.自主探究,尝试解决
对于学生已经学习了怎样解决分数的实际问题,也理解了比的意义。有了这些知识的基础,应该有能力能独立尝试解决问题:明明体内含有的水分及其他物质各有多少千克?引导学生利用图示、折纸、计算、说理等各种方式来解决问题。给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空间,作为教师在巡视的过程中及时发现不同的做法。
2.组内交流,达成共识
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内进行交流分享,提出要求:1.请每人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其他同学认真倾听,如果有和自己不同的想法,要听明白。2.选出最佳方案,进行展示准备。3.如果在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在全班交流的时候进行讨论。
给学生提出的具体合作要求,为学生的合作提供了方向,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我进行巡视,进一步指导组内学生的数学语言的表达,归类整理的方法。
3.组间交流,建立模型
学生结合线段图、折纸、计算、说理等方式进行小组汇报,展示不同的方法。可能出现下面几种方法:
方法一:
根据儿童体内水分与其他物质的比是4∶1,画出线段图,想到就是把明明的体重平均分成5份,水分占其中的4份,其他物质占1份。
(1)列式:总份数:4+1=5
水 分:30÷5×4=24(千克)
其他物质:30÷5×1=6(千克)
(2)列式:总份数:4+1=5
水 分:30÷5×4=24(千克)
其他物质:30-24=6(千克)
方法二:
根据儿童体内水分与其他物质的比是4∶1, 还能推想出水分占体重的45
,其他物质占体重的15
。 (1)列式: 水分: 30×
44+1 =24(千克) 其他物质:30×
14+1 =6(千克) (2)列式:水分: 30×44+1
=24(千克) 其他物质:30-24=6(千克)
让两种不同解法的学生说一说这样做的理由,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每一步表示的含义。充分发挥小组互相评价的作用,提出质疑,相互解决,提升学生学习的能力,在交流的过程中,我起到适当点拨的作用,为学生不清楚不明白的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给予一定的概括。进一步引导学学生找到,这两种方法的相同点和不同之处,学生可能会说到:
相同点:(1)体重都是由水分和其他物质组成的;
(2)求水分和其他物质的重量也就是把30千克按照4:1的比例分配;
(3)两种方法都想到了总份数。
(4)两种都能用画图的形式帮助理解。
……
不同点:(1)一种是把比看作平均分得的份数,用平均分的方法先求出一份再来解答;
(2)一种是把比化作分数,转化成一份占总份数的几分之几,用分数乘法的问题来解答。
……
通过思考和交流,引导学生发现:按比例分配的问题可以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通过先求出1份数,再求出几份数;也可以把比转化成分数,再用分数乘法来解答。这样既有利于学生感受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样的,又有利于调动学生参与探索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又进一步说明了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完整、更合理。
4.应用模型,解决问题
有了两种方法的尝试和总结,独立让学生解决绿点问题:爸爸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说说解题思路,总结计算按比例分配的题目是应注意的方面,学生可能会说:
(1)要看清题目要求分配什么,分配的量是谁;
(2)要看清按照怎样的比进行分配;
(3)分数关系要找准。
通过让学生畅谈检验的过程和想法,并结合板书,帮助学生学会在反思中检验,在反思中发现,在反思中进步。
三、巩固拓展,应用概念
通过基本练习、变式练习、综合练习以及拓展练习题目的由浅到深的出现,不断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逐渐熟悉在解决不同类型的练习题中的解决方法,我根据不同类型的题目提出相应的提问,引导学生通过题中的关键句去理解题意,找到思考的方向,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按比例分配的解决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全课总结,回顾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