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表到里华丽转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表到里的华丽转身
摘要:莫泊桑的《项链》自问世以来,多被读者解读为一个爱慕虚荣、贪图奢华的悲剧故事,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也成为评论界备受争议、褒贬不一的人物形象之一。主流观点认为她是一个不自量力追求享受、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女性的典型;也有观点认为她善良、诚实、勇敢、坚毅。本文认为,在现代礼仪视野下的玛蒂尔德显然不乏自爱自尊、讲究礼仪、诚实守诺、勇于担当的生活态度和品德。
关键词:华丽转身;现代礼仪;玛蒂尔德;诚信守诺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世界短篇小说之王”莫泊桑的短篇小说代表作《项链》在世间流传已一百多年,小科员卢瓦泽尔和妻子玛蒂尔德应教育部长之邀参加一个晚会而丢失借来的一串假钻石项链,为此赔上了一条价值三万六千法郎的真钻石项链而举家破产并债台高筑,遭遇了整整十年的还债生涯的这个故事,可谓脍炙人口,历久弥新。其中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以其鲜活的形象和丰富的内蕴,成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里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同时也成了评论界备受争议,褒贬不一的人物形象之一。主流观点认为她是一个追求享受、爱慕虚荣的小资产阶级女性典型,也有观点认为她善良、诚实、勇敢、坚毅。在现代礼仪视野下,笔者认为,玛蒂尔德精心筹划与会、成功参加晚会、为赔偿丢失的项链而甘愿付出十年辛劳的非凡举动,不仅体现了现代礼仪的规范和原则,而且还展示了玛蒂尔德诚信守诺、勇于担当
的可贵美德和坚韧品质。
一玛蒂尔德与社交礼仪
“礼仪一般是指人们在社会的具体交往中,为了表达相互尊重、敬意或隆重之情,在仪表、仪式、仪态、仪容、言谈举止等方面约定俗成的共同认可的规范、程序……”我国当代著名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认为“礼是尊重别人,仪是尊重的形式。”在现代文明社会中,礼仪不仅是整个社会文明的基础,还是社会文明最直接最全面的表现方式。受历史、民族、宗教、地域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中西方礼仪迥然有别,各国的礼仪也不尽相同,尽管如此,但在现代礼仪交往中都离不开普遍性、规范性、对象性、可操作性的基本特征。无论古今中外,礼仪在社会交往中的重要性都是不容置疑的。荀子在《修身》篇中说:“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可见现代礼仪的作用不言而喻:或交流信息或增进感情或建立关系,此外,还可以充实自我。礼仪不仅是一个人内在修养和素质的外在表现,也是人际交往的一种艺术。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这样的生活逻辑:只有讲礼貌懂礼仪的人,才能够左右逢源应付自如,进而容易被周围的人所接受;只有讲究礼仪,才可以充分展示自我的精神风貌,提高自身的地位和影响力。《项链》中的玛蒂尔德为参加晚会作了精心的谋划和准备,其动机主要是引人关注,她因天生丽质以及得体的礼服和恰当的首饰(钻石项链)在名流云集的上流晚会上一举获得成功。由此可见,玛蒂尔德社交的成功首先得益于礼仪的成功。
1 考究礼仪、讲求细节
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逐步提升,讲求仪表仪容早已成为现代文明社会的一种共识,礼仪在人际交往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和作用,有时甚至决定了事情的最终结果。《项链》里的故事发生在19世纪后半期资本主义恶性发展的法国,在那个资产阶级当权、社会道德沦丧、拜金主义盛行、追求享乐追求虚荣的恶劣社会风气下,考究仪表穿戴早已是贵妇们生活的追求和时髦。年轻时就向往过高雅和奢华生活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也不例外。只因其出身卑微,不得不听人摆布,嫁给了教育部的小科员卢瓦泽尔,当她收到丈夫的上司——教育部长邀请参加晚会的请柬时欣喜若狂。不难想象这样的一个晚会,参加者大多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上层人物和优雅贵妇。玛蒂尔德毕竟是受过良好教育的女子,她深知仪表仪容在这样的晚会中的重要性,因此不惜用丈夫积攒下来买猎枪的四百法郎做了一件漂亮的裙袍,但她很快又陷入仅有了漂亮的裙袍而没有戴挂的饰物、没有一粒珠宝的烦恼和痛苦中。为摆脱烦恼顺应当时佩戴项链赴会的礼节风俗,玛蒂尔德拒绝了丈夫用鲜花作饰物的建议,而向有钱的好友福雷斯蒂埃太太借了一串钻石项链。众所周知,不同服饰产生的礼仪效应是不同的,作为舞会的服饰必须尽可能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为了成功参加晚会,玛蒂尔德非常考究服饰的搭配(漂亮的裙袍+钻石项链),精心设计仪表仪容,从而锦上添花地塑造了良好的礼仪形象。“晚会的日子到了,卢瓦泽尔太太一举获得到成功,她的美貌压倒了所有在场的女人。所有的眼睛都盯着她,打听
她的名字,想方设法和她结识……”玛蒂尔德这些精彩的表现既符合交际礼节,也表达了对他人的高度尊重。社交礼仪的本质是尊重,人都有被尊重的高级精神需要,如果遵循社交礼仪的要求,就会使人获得尊重的满足从而获得愉悦,由此达到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晚会上的玛蒂尔德魅力四射一夜成名,不得不归功于她参会前一系列包括裙袍、项链在内等礼仪细节的考究。应该指出的是,她这短暂的成功、快乐、满足的背后,换取的代价是十年的还债之路,招致了得不偿失的严重后果,那是不可取的,应另当别论。
2 自律克己、举止得当
按照现代礼仪的要求,参加舞会不能疏忽一些必要的礼节,如在舞会上既要热情开朗、大方得体,又不能表现轻浮和没有节制。从这个视角而言,玛蒂尔德在舞会上的表现无可挑剔:一是没有因为卑微的身世和寒酸的家境而在众人面前感到自惭形秽,唯唯诺诺;二是没有凭借自己的美色和手腕,去勾引和俘获上流社会中有权有势有名望的男人,从而实现自己的那些“梦想”;三是在舞会中始终表现出轻松自如,自尊自信,开朗热情而又适可而止、举止得当的状态。这正是礼仪中之适度原则的体现。礼仪中的适度原则要求人们在交际过程中,注意保持人际交往的距离,做到感情适度,彬彬有礼,热情大方,不能低三下四、轻浮谄谀。玛蒂尔德注重礼仪修养而且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始终没有丧失自我的本质,尤其是在法国当时拜金主义盛行的骄奢淫逸的社会环境里,她依然能够洁身自爱,自尊自重,着实令人称道。
3 维护自尊,体现tpo原则
tpo分别是英文中time、place、occasion三个词的首字母,意思是时间、地点、场合。“tpo”原则是指服饰穿戴者的穿着要求因时间、地点、场合的变化而相应变化。地点在这里指环境,当某个人进入某个环境,必须与之保持一致,否则环境会对他形成一种排斥力,以致让其他人感到不舒服而做出负面反应。为了让自己的服饰及舞会中的形象和当时的环境保持一致,散场出来的玛蒂尔德不但拒绝丈夫为她披上简朴的御寒衣服,而且很识趣地快速离开。玛蒂尔德这种顾全面子,避免遭遇上流社会的轻视甚至嘲讽的做法,被人认为是虚荣心极重的表现,笔者对此不敢苟同。不可否认,玛蒂尔德这些表现固然有虚荣之心,但这也是符合舞会的礼仪规范的,体现了现代礼仪中的服饰穿着tpo原则和正常的心理要求。心理学认为,人的生理性需要包括回避伤害的需要,如对有害或引起不愉快的刺激进行回避或防御。在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中,玛蒂尔德的心理诉求是无可指责的。服饰是一种无声的语言,是一种礼仪符号,在不同的时间、地点、场合穿着符合身份的得体服装,是礼仪的一个基本原则和要求。“它能反映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文化修养、审美情趣,也能体现出一个人对自己对他人以至于对生活的态度”。如果忽略了礼仪服饰这个原则,就会适得其反,甚至将使自身的形象受损。
二诚信守诺,勇于担当
面对钻石项链丢失这飞来的横祸,面对即将压倒在身上的极端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