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导学案第三单元 一粒沙里见世界 都江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 一粒沙里见世界

单元风向标

“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根金黄的麦穗预示五谷丰登,一丝微笑能透露出内心的温暖。小处着墨、大处着眼,运笔于一事一物的细部,在细微处领悟大意,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学习时要理解散文中小与大的关系,体会文中蕴涵的深刻思想。

1.理解散文中想象的作用。想象在散文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想象创造的艺术之“虚”,可以为生活之“实”插上翅膀,使文章显得丰满、生动,富有艺术感染力。

2.理解课文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对比是散文常用的艺术手法,它通过选择合适而恰当的参照物,将“本体”和“比体”进行对照,从而收到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彰显事理的内在逻辑的表达效果。

3.理解现代散文“小”与“大”的关系。

都江堰

都江堰“流泻出了一个独特的精神世界”,这就是:李冰的伟大精魂、李冰父子因其贴近苍生的生命实践而被人们供奉在二王庙里,世代接受人们的祭祀、膜拜。这或许不是李冰父子的本意,但却是民众的愿望,是历史的愿望。都江堰安详地卧在成都平原上,毫不张扬,毫不炫耀,像一位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但只要清流不断,李冰的精魂就不会消散。学习本文,要理解文章对都江堰水流的生动描述,理解文章运用对比手法突出中心的写法,理解作者对李冰父子兴修水利、为民造福的功业的高度评价。

余秋雨,1946年生,浙江余姚人,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余秋雨的散文,有一种浸润着历史沧桑的困惑,以及走出这种困惑的使命,即他自己所谓的“文化苦旅”。这种使命意识让他把自己鲜活的文化生命融入了笔端,将一座“精神道场”弥漫于天地之间,既有着对历史的洞察,又有对现实的忧患,对未来的执著,对人生以及对整个人类文化的感悟。有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千年一叹》等。

1.注字音

2.写汉字

3.解词义

众目睽睽:大家的眼睛都注视着。

膜拜:跪在地上举两手虔诚地敬礼。

圭臬:比喻标准或法度。

冰清玉洁:像冰那样清澈透明,像玉那样洁白无瑕。比喻人的操行清白(多用于女子)。 惊悸:因惊恐而心跳得厉害。

废弛:原指法令、政令等松弛而变得无约束力,这里指失去原有的作用。

喧嚣:声音杂乱,不清静。

4.辨用法

众目睽睽 十目所视

①现在的小偷真是胆大,竟然在________之下撬锁行窃。

②古人云,“________,十手所指”,众人监督的作用,可长正气灭歪风。

两者都有“在众人注视下”之意。“众目睽睽”指众人的目光都在注视;“十目所视”

指个人的言论、行动总是在群众的监督之下,不允许做坏事,做了也不可能隐瞒。

答案: 1.jì miǎo gǔ gǔ shàn kuí kuí chéng dèng lín jùn chā guī niè gǔn gǔn

2.堰 揠 郾 偃 掬 鞠 韬 稻 滔 沃 袄 妖

4.①众目睽睽 ②十目所视

1.我以为,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都江堰。

点评:这开篇一句,起笔突兀峻急,评价热烈精警,不只引起人们迫切读完下文的渴念,其更大的巧妙在于有效地规范着作者的思想沿着思维的河床流淌,不动声色而又举重若轻地确立了《都江堰》一文整体的文路。对比是本文在写作上最大的特色。中国历史上,作为体现深厚人文底蕴的重大工程,能够与都江堰比肩的也只有长城了。这是一个大家认同的事实,这却也是一个创造性的发现。

2.长城的文明是一种僵硬的雕塑,它的文明是一种灵动的生活。长城摆出一副老资格等待人们的修缮,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点评:“灵动的生活”是指都江堰直到今天依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并将一直延续下去。将都江堰比喻为乡间母亲,显示了它不炫耀、无所求、默默奉献的精神。这一比喻生动形象地刻画出都江堰的本质特征:它像母亲一样滋润和濡养着中华民族。

3.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而后于他不知多少年的厚厚典籍,却早已风干松脆得无法翻阅。

点评:其一,因为他的这点学问是水利界的重要成果,说“水气淋漓”显得形象生动。其二,是为了与厚厚的典籍“风干松脆”对举。这里的典籍,是另一种政治纲领的代名词,它们貌似堂皇威严,却早已腐朽不堪,失去了活力;而李冰的学问,渗透着利民富民的思想,造就了都江堰的辉煌,当然“水气淋漓”。

作者为什么要反复写李冰手中紧握着长锸?作者借一个作家的话,“向现代官场衮衮诸公诘问:活着或死了应该站在哪里”,这和李冰的形象有何关系?

提示:文章着意描绘了屹立在滔滔江流中的李冰的“原始造型”:“他是郡守,手握一把长锸,站在滔滔的江边,完成了一个‘守’字的原始造型。那把长锸,千年来始终与金杖玉玺、铁戟钢锤反复辩论。”“长锸”在文中是一种浚理、消灾、滋润、濡养、忠于职守、造福于民的本领和精神。反复写“长锸”,表明了作者对务实、恤民、术有专攻的为官精神的赞美。作者借一个作家的话,是为了把笔触从历史评价直接延伸到现实。

极富特色的语言

作者力避熟语,追求自出机杼的个性化语言,如“野山荒漠”“颓壁残垣”“濡养”“卑处一隅”“心魄俱夺”“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股股叠叠”等词语,或改造熟语,或创造新词,体现了作者“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艺术匠心,给读者以新鲜的感受。另外,“冰清玉洁的政治纲领”“他的这点学问,永远水气淋漓”等体现了作者对语言进行“陌生化”处理的艺术能力,“长城还只是它的后辈”“以使命为学校”等语言表述则形象幽默,富含哲理,给人启发。

作者对“四字词语”非常偏爱,除了上面所列举的诸多“四字词语”之外,如“渐觉滋润”“地震前兆”“海啸将临”“山崩即至”“急于趋附”“陡然一惊”“急流浩荡”“大地震颤”等“四字词语”在文章中翩跹而至,使文章读来很有气势。

比喻手法的使用。文章多次使用了比喻手法。以“乡间母亲”比喻都江堰,以“翻越各种障碍的马拉松健儿”比喻“吃够了苦头也出足了风头”的都江堰水流,以“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即至”的连串喻体比喻都江堰的“骚动”和“声音”等,这些比喻手法的使用使得文章生动形象。

一、语基落实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惊悸./骐骥.邈.远/藐.视汩.汩/汨.罗江边

B.濡.养/儒.生修缮./黄鳝.郾.城/偃.旗息鼓

C.遴.选/嶙.峋浚.理/狻.猊长锸./无心插.柳

D.澄.澈/澄.沙不坍./彤.云桎梏./无可奉告.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眩耀灌溉濡养卑处一隅

B.旱涝废驰修缮冰清玉洁

C.邈远不坍浚理衮衮诸公

D.韬略圭臬霭然众目睽睽

3下列句子中,有两个用了比喻,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它却卑处一隅,像一位绝不炫耀、毫无所求的乡间母亲,只知贡献。

②母亲永远想念我,如同我永远想念她一样。

③耳朵里好像真的听见一片琅琅的读书声。

④春夏秋冬,四季的旋律各有不同,而夏天就是这样的一串音符……

A.①④B.②④C.②③D.①③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4~7题。

都江堰(节选)

我去都江堰之前,以为它只是一个水利工程罢了,不会有太大的游观价值。连葛洲坝都看过了,它还能怎么样?只是要去青城山玩,得路过灌县县城,它就在近旁,就乘便看一眼吧。因此,在灌县下车,心绪懒懒的,脚步散散的,在街上胡逛,一心只想着青城山。

七转八弯,从简朴的街市走进了一个草木茂盛的所在。脸面渐觉滋润,眼前愈显清朗,也没有谁指路,只向更滋润、更清朗的去处走。忽然,天地间开始有些异常,一种隐隐然的骚动,一种还不太响却一定是非常响的声音,充斥周际。如地震前兆,如海啸将临,如山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