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健脾祛湿温中止泻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75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健脾祛湿温中止泻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75例

首席医学网2008年08月13日15:23:49 Wednesday

∙医师杂志征稿

∙普通外科文献

∙呼吸疾病会议

∙网站运营

∙核心期刊征稿

∙帕金森病

∙国际神经再生论坛

∙内蒙中医药

∙心律失常会

∙危重病诊治

∙心血管医师

∙内科诊疗班

∙方剂组成原理

∙亚健康学会

∙风湿关节炎

作者:赵立霞作者单位:102100 北京,北京市延庆县中医医院儿科

加入收藏夹向本刊在线投稿

《中华临床医师

杂志》中华医学会

主办,中华医学电

子音像出...

航空航天医药在线征稿

[先天性唇裂儿护理][编辑达人办公省事e族]

·新形势下传染病专科医院保卫现状及其对策

·逐瘀化痰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观察

·泪道激光联合眼膏治泪道阻塞性疾病护理

·30岁以下年轻教工高血压者干预效果评价

·超声诊断睾丸微小结石护理考试在线助手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征稿

[综合医学期刊-成都医学院学报][医学会议]

·写作技巧| 护理论文中论题的来源

·医学会快讯| 《中华普通外科》征稿

【关键词】小儿秋季腹泻;中药治疗;内外合治

笔者自2000~2007年运用健脾祛湿、温中止泻法,中药内外合治小儿秋季腹泻75例,并与西药治疗72例比较获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所选147例均为我院儿科门诊或留观患儿,按《中国腹泻病诊断治疗方案》确诊为小儿秋季腹泻,年龄6个月~2岁,平均1.5岁,病程小于3天,腹泻次数每日5~10次,甚至数十次,大便常规检查脂肪细胞(0~+++)/HP,白细胞0~3个/HP,大便培养无致病菌生长,血常规中白细胞在正常范围。其中伴发热70例,呕吐48例,轻度脱水43例,中度脱水4例,重度脱水2例。将上述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5例,男40例,女35例,对照组72例,男40例,女32例。两组在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经过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给予健脾祛湿温中止泻中药,内服药处方为党参10 g,茯苓10 g,苍术10 g,白术10 g,藿香10 g,砂仁6 g,陈皮6 g,葛根6 g,土茯苓10 g,乌梅10 g,五味子9 g,诃子3 g。水煎服,每剂煎出160 ml,1岁以上160 ml/d,分4~6次服;1岁

以下80 ml/d,分4~6次服。外敷中药处方为干姜3 g,吴茱萸3 g,肉桂3 g,石榴皮3 g,用醋调成糊状,置于脐窝中,外用纱布约2 cm×2 cm大小覆盖,用胶布固定,每日6~8 h,每天更换一次。对照组采用西药思密达用量根据年龄体重计算。两组均根据脱水程度给予ORS或静脉补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1.3 疗效观察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所编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拟定,显效:治疗3天,大便次数减少一天2次或恢复正常次数,大便性状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有效:治疗3天,大便次数减少为一天3次,大便性状好转,水分明显减少,症状缓解。无效:治疗3天后大便次数仍超过1天3次,症状无明显好转,甚至腹泻加重。

2 结果

治疗组75例中,显效30例,有效4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72例中显效20例,有效34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3 典型病例

患者,男,11个月。患儿因发热、呕吐2天伴腹泻1天来诊,2002年11月5日初诊,其母述几天来居住周围有几个小孩均有发热、呕吐、腹泻症状,该患儿发病后服小儿感冒冲剂、婴儿素、恬倩效果不佳,现患儿发热体温38.6 ℃,呕吐5~6次/d,为食入之物,腹泻为黄绿色稀水便如蛋花样,每日十余次,无腥臭味,量时多时少,尿量少,哭时泪少,查面色萎黄,精神弱,烦急,面色暗,前囟及眼窝稍凹,口唇干,皮肤弹性尚可,腹软胀,舌质淡红嫩,苔白根稍腻,有剥脱,指纹淡红。血常规中白细胞4.5×109/L,N 45%,L 54%,大便常规中白细胞(+),脂肪细胞(++)/HP,其余均为阴性,中医诊断为泄泻(脾虚湿盛、气阴伤),西医诊断小儿秋季腹泻(轻度脱水)。用中药内外合治1天,热退,呕吐止,大便每日3~5次,较前稠,巩固治疗2天,大便次数、性状均恢复正常,即告痊愈。

4 讨论

小儿秋季腹泻又称为轮状病毒性肠炎,好发于6个月~2岁的婴幼儿,常在每年秋冬季引起较大的流行,是儿科常见的急性腹泻病,它主要通过消化道或呼吸道感染,其病理为轮状病毒侵入小肠,破坏肠黏膜绒毛,造成小肠蠕动亢进和吸收功能障碍,此病发病急、进展快,一般有高热、呕吐,尔后出现腹泻,大便呈水样或蛋花样,每天5~10次,甚至数十次,该病虽为自限性疾病,但若不及时治疗,易造成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出现脱水和酸中毒,影响小儿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西医西药在临床上缺乏特效治疗,多采用对症及支持疗法,效果不佳。因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脾常不足,且发病于秋冬季节,外感风寒之邪,直伤脾阳,使脾胃失司,清浊不分,混杂而下成泄泻,该病属中医“泄泻”范畴。中医认为:“夫泄泻之本无不由脾胃”、“无湿不成泄”、“泄下清冷皆属于寒”,所以脾虚湿盛,中焦虚寒为本病的基本病理特点,故治疗上要健脾祛湿、温中止泻,处方中党参、白术、苍术、茯苓、砂仁、陈皮、藿香,重在调理脾胃,扶正祛邪、健脾祛湿,理气和胃;乌梅、五味子、诃子,生津、温中、涩肠止泻、三味药配伍有祛邪不伤正,涩肠不留寇之妙;土茯苓

祛湿热解毒而不伤脾胃;葛根鼓舞清阳上升而止泻,同时有祛风解肌退热之效。外敷干姜、肉桂、吴茱萸、石榴皮、起温中散寒止泻作用,婴幼儿皮肤通娇嫩,药物易吸收。现代临床已证实乌梅、五味子、诃子、土茯苓、石榴皮等药物对细菌和病毒有抑制作用,可降低病毒毒力,降低胃肠激惹敏感性。总之,中药内外合治相辅相成共同达到脾胃健,肠腑安,泄泻止的目的。中药价格便宜,家长易接受,是临床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一个好方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