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社会民主主义的新选择——“第三条道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社会民主主义的新选择——“第三条道路”

及其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兴起于欧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第三条道路”思潮,是要走一条介于传统的社会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之间的道路。“第三条道路”是资本主义国家为解决自身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的不平等和非正义等社会和经济危机,从国家政治和执政党的角度提出的一种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新的理论和实践,“第三条道路”试图在继承传统社会民主主义的社会公正、自由和机会平等、相互责任和国际主义等基本价值观基础上,吸收自由主义市场的积极成分,既使经济富有活力,又让社会团结和谐。因此,科学合理地借鉴和吸收“第三条道路”理论,对于我国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过程中,解决公平的教育、就业及社会资源分配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第三条道路”理论的基本内容

(一)“第三条道路”的概念

“第三条道路”既是欧美发达国家政党政治竞争的产物,也是社会民主主义运动顺应时代变化的又一次革新尝试。它是在20 世纪90 年代中期由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率先提出,后由英国首相布莱尔大力倡导并亲自实践,最后又由德国社会民主党、荷兰工党、意大利左翼民主党等纷纷响应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治国思想。其根本出发点就是要在传统社会民主主义和新民主主义之间走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所以称为“第三条道路”。经济学家吉登斯认为:“‘第三条道路’指的是一种思维框架或政策制定框架,它试图适应过去二三十年来这个天翻地覆的世界。这种‘第三条道路’的意义在于:它试图超越老派的社会民主主义和新自由主义。”

(二)“第三条道路”的产生背景

1、政治竞争的压力。冷战结束初期,西欧政坛出现了两种新情况:一是左翼政党受到疏远,纷纷下台沦为在野党;二是无论左派右派,均对新形势下出现

的一系列问题感到束手无策。比如,既要提供社会福利以维护社会稳定,又要寻求经济活力以加强国际竞争力,既要鼓励生产线外移以降低成本,又要解决长期居高不下的失业率。面对诸如此类的两难选择,新保守主义的政策已经失去了人心,而传统的左派政策也无济于事。“第三条道路”正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应运而生。一方面是为了在传统左右翼之间寻找平衡点,以更好地解决各国面临的新问题,另一方面是为了吸引选民,谋求东山再起。

2、外部环境的变化。全球化进程带来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产业结构、阶级结构和社会权力结构的变化促进了第三条道路的出现。

3、新右派的政策推动。例如在经济领域,市场政策限制了民主选择,社会民主党不得不实行紧缩的政策,削减社会福利。这样民主党既失去了经济政策的特征,也失去了社会政策的性质(即社会福利政策)。又例如在社会领域,社会阶层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工人阶级人口比重大大下降,社会分化和个人主义价值观使得很大一部分人丧失了互助的意思,渐渐地社会民主党失去了基础,促进了民主党探索开放第三条道路。

(三)“第三条道路”的基本观点

1、在政治方面,主张革新政治,下放权利。他们主张在政治思维上打碎左、右两分法,团结各种政治力量,尤其是大量的中间力量;他们接受社会公正的核心价值观,坚持社会正义并以此重塑社会团结的凝聚力,确立自己在政治生活中的中心地位;另外,他们还主张要下放权力,把更多的权力交给地方,使权力更接近人民。

2、坚持国家责任,建立强大的公民社会,政府与非政府组织建立新的伙伴关系,主张新社会契约政第,建立起人民与国家、政府、雇主与工会之间的合作伙伴关系,以“治理”代替“统治”,重振民主,恢复公民对政治的信任。

3、经济方面,建立新的混合经济以解决公平与效益的矛盾。“第三条道路”倡导者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不应再过多地重视所有制的问题,主张推行把经济活动中国家的干预与市场的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即要建立一种富有活力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现代经济,也就是所谓的“新经济”。其次,他们认为公平与效率必须得到充分的兼顾。再次,他们认为市场和国家都是经济运行的必要调控手段。国家要为经济的运行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为国家的产业发展指明方向;但国家不能包揽一切,其角色应着眼于宏观经济稳定,重视市场经济规律,而不要过多地干预市场。

4、福利方面,“第三条道路”认为福利国家有违民主,要改革福利制度,重新定位国家,即要摆脱左翼传统的“大社会”思路的社会福利模式,代之以机会和责任相结合的新的社会福利模式,把原来的“福利国家”改革为“社会投资”国家,把消极福利观转变为积极福利观。

5、在环境保护方面,高度重视环境问题,把保护环境作为基本的政策。“第三条道路”倡导者把生态环境问题提到了重要的社会政治议程,认为全球环境危机如水污染、大气污染、荒漠化、全球变暖等是全球治理的中心问题,单靠某一民族或国家来解决这些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是不可能的,这是全人类共同的历史使命。因此环境保护对于每一个国家、民族、个人是至关重要的,为此他们试图探索一条既能促进经济增长又能保护生态环境的良性协调发展道路。

二、“第三条道路”理论对我国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启示

从以上我们可以看出,“第三条道路”理论和实践的目的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全球化时代调整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它力图回答和解决资本主义面临的矛盾和再发展问题。尽管它实质上还是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但是它所思考的许多问题不仅仅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也是包括发展中国家及整个世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第三条道路”的理论和实践探索对于我国思考和解决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具体如下:(一)在经济方面,应实行公平与效率并重,发挥政府和市场各自在经济发展中应有的作用。

目前,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我国的贫富收入差距越来越大,严重地影响着当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曾经盛行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理念制约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和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渐完善。为此,我们应该借鉴和吸收“第三条道路”理论中关于“兼顾公平与效率”的理念,即应实行以人为本的公平与经济增长并重的发展战略,这样才能有效地抑制收入差距急剧扩大的趋势,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确保到2020 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另外,由于我国的市场经济是从计划经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曾经那种以政府主导、完全忽视市场规律的计划经济运作方式还时刻影响着当前的市场经济体制,我们要想在经济全球化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应该借鉴和吸收“第三条道路”理论中关于国家和市场的功能,即国家主要是为经济发展创造好的条件,进行宏观调空而不是包揽一切,要重视市场经济规律,不应过多地干预市场,但国家对市场也不能放任自由,而应该对其进行必要的控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