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教学组织形式的类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别化学习的设计层次不尽相同。最简单的是为所有的学生设计同样的学习途径,各种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达到同样的目标,只是花费的时间多少不等。较为高级的设计是以配合教学目标的大量学习材料为基础,构成一系列不同的学习程序,供不同的学生使用。某些学生可以通过快速的程序,采用较少的媒体材料,甚至跳过某些学习环节,迅速达到目标;其他学生可能通过慢速的程序,采用大量的图解和例题,甚至包括从多种角度来反复理解有关内容。完善的设计准备了含有许多媒体材料的教学内容,允许学生自行随意选择学习程序,甚至如人工智能型的计算机辅助教学(ICAI)那样,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作出诊断,生成新的程序以适应个别差异。
“教有法而无定法”,课堂教学有规律可循,但也是无定法的艺术。课堂教学中的具体情境多种多样,因此,教学活动的效果受多种因素制约,课堂教学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的发展。不过过程与结果是密切相关的;一般地说,符合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法原则的教学识可以取得好的效果。
课外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课堂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组织学生作业的目的在于巩固消化课堂上所学的知识,培养学生技能、技巧,训练学生独立工作的能力和习惯。课外作业的质量直接影响班级授课制质量的巩固和提高。因此,教师应重视课外作业的检查。
(4)若学生缺乏应有的自觉性,可能会拖延学业。
(5)通常需要教学小组协作准备,并配有辅助设施,因此,备课复杂,费用较高。
在实施个别化学习时,要注意以下要点:
(1)根据所要求的教学目标精心选择和准备学习的活动和各种不同内容、不同媒体的资源。
(2)仔细安排学习活动,把教学内容划分成较小的独立步子,每个步子一般只包含单个知识点,认真安排各个步子的学习程序。
(4)允许教师花更多时间去关注个别学生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5)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大,特别适应于成年的、在职的学生的主客观条件。
(1)若长期把它作为唯一的教学形式,可能会缺少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
(2)若用单一途径和固定不变的方法学习,学生可能会感到单调无味。
(3)不是对所有的学生和教师都适用。
④由于以“课”为活动单元,而“课”又有时间限制,因而往往将某些完整的教材内容人为地割裂以适应“课”的要求;
⑤教学面向全班学生,步调统一,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
1.班级授课的运用原则和规模
班级教学的运用,需要遵循的原则主要有以下两条。第一是适合性原则,即要根据教学的任务、教学内容、当时的教学条件等和班级教学的优点与缺点,适合于运用班级教学时,才运用班级教学。第二是变换性原则,即在需用班级教学时,应该做到班级教学与其他教学组织形式相结合,经常地变换教学组织形式,而不能只是运用班级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
因其教学形式的特殊性,小组合作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1)特别有利于情感领域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如形成态度、培养鉴赏力,形成合作精神和良好的人际关系。
(2)认知领域的某些高层次技能(如问题解决和决策)能受到应有的重视。
(3)有助于提高学生组织和表达自己见解的能力。通过向其他同学解释要点和原理,学生还能强化自己的学习。
②以“课”为教学活动单元,可使学生的学习循序渐进,系统完整;
③由教师设计、组织并上“课”,以教师的系统讲授为主而兼用其他方法,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④固定的班级人数和统一的时间单位,有利于学校合理安排各科教学的内容和进度并加强教学管理,从而可赢得教学的高速度;
⑤在班集体中学习,学生可与教师、同学进行多向交流,互相影响,互相启发和互相促进,从而增加信息来源和教育影响源;
(4)教师能及时发现哪些学生进步较慢,哪些学生需要给予鼓励或支援。
(5)教师能全面了解教学过程各个阶段的成效和缺陷,能从学生方面获得改进教学的意见。
另外,与班级教学相比,小组合作学习在分组时往往比较好地考虑了学生的具体特点,比较有利于实行因材施教;而且因为组的规模较小,组内各个学生之间同质性较强,因而容易灵活处理和变通。与个别化学习相比,小组合作学习中,因为教师所面向的是多个学生而不是单个学生,因而比较容易提高效率;而且由于每个组都包括多名学生,小组内各个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合作、相互促进,这既可以提高整体教学效果,又可以培养合作精神。
第六,没有经验或准备不充分的教师容易陷入长篇讲课的俗套,而这对于师生相互作用是不适宜的。
在小组学习组织形式中,一个关键问题是如何分组的问题。一般说来,分组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是组的规模和组的个数问题。这里主要有两个原则:首先,小组个数不能超过教师能监控的数量,否则小组学习活动难以紧凑地开展,或易使学生浪费等待教师指导的时间;其次,每个小组规模大小,应与该小组所从事的特定的教学活动相适应。
学业的检查与评定是班级授课制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诊断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师教学效果、调控教学的重要手段。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应从两方面下手:一是检查与评定学生的学习效果,可以通过日常观察分析、检查作业及各种测验来进行;二是分析评价教师上课的效果,可根据前面所述上好一堂课的五条要求,确定其评价体系
检查、批改学生的课外作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3)通过一定方式让学生表现自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情况和应用情况,以便在进入下一步学习之前,检验学生对前一步内容的掌握程度。
(4)必须让学生立即知道每一步学习的结果,让他们伴随一次次的成功,充满信心地前进。
(5)教师要尽可能多地与学生接触,诊断他们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激励他们自觉学习,及时给予强化。
⑥班集体内的群体活动和交往有利于形成学生互助友爱、公平竞争的态度和集体主义精神,并有利于形成学生其他一些健康的个性品质。
①教学活动多由教师做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②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接受性学习,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创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③时间、内容和进程都程序化、固定化,难以在教学活动中容纳更多的内容和方法;
按时检查,以养成学生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
认真批改,以发现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错误和缺陷。
仔细评定。作业一般应有成绩并尽可能写上简短的评语,以对学生学习提出明确要求,指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及时反馈。作业情况应及时反馈给学生,以强化学生对知识的正确理解和运用,并矫正学生的错误和指出其原因。
重点辅导。对于多数学生在作业中易犯的错误,教师应找机会进行辅导、重点讲解或纠正。
第三是灵活变换的问题。任何一种分组方式所能适应的教学情境都是有限的,因此有必要根据教学情境的变换而变换分组的方式。首先,应该根据学习活动变换的需要而变换分组的角度、规模、结构等。其次,应该随着个人兴趣的变化和学习的进步而允许其从一个小组转到另一个小组,而不宜将学生硬性地指定在单一的组内学习。再次,还可以分分合合,即在一定领域内学生产生水平参差不齐的状况时,就分组对待;而经过一段时间水平相似后,又可以合成一班上课。
第三,小组合作学习由于每个组有多个学生,因此并不像个别化学习那样完全能适合个别差异,要使教学完全能够适合于每个学生的能力水平、性格特点等,事实上是做不到的。
第四,由于组的变动性较大而且相对于班级来说规模偏小,因此在培养集体主义精神方面远远不如班级教学有效。
第五,小组合作学习较容易给各类学生的心理上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往往使优等生在学习上骄傲自满,而使差等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有时自暴自弃。
布置课外作业时应注意下列几点:
作业内容应该符合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范围和深度,有助于学生对“双基”的掌握和发展其智能;选题要有代表性,难度适中。
作业应与教科书的内容有逻辑关系,但不应是教科书中例题的照搬。作业要具有典型意义和举一反三的作用。
作业应有助于启发学生思维,含有鼓励学生独立探索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因素。
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上好一堂课必须符合下列要求:目的明确(教学目的必须全面,要包括德智体美诸方面;目的要明确具体,切实可行,能对学生的学习起导向作用,使课堂上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的来进行);内容正确(讲授的内容必须是正确和科学的,对内容的说明和解释应准确无误;讲授要有条理,符合逻辑,层次分明);方法得当(要根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征来选择教学方法,坚持启发式,充分利用现有的设备条件,使学生能顺利地掌握本章节的教学内容)。组织得好,积极性高(对课的安排井井有条,教学步骤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组织好一堂课的全过程,有良好的教学秩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积极性都高,表现出教与学的辩证统一)。教学效果好(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归根结底要看教学效果,看教学目的是否达到。通过上课,要求学生知识有所增加,能力有所提高,思想品德有所长进)。
第一,小组学习由于组的规模一般远远不如班级规模大,因而在教学效率上一般比班级教学的效率要低。
第二,小组合作学习的管理比较困难。
组织工作和学生的学习准备至关重要,稍有疏忽就会影响学习效果,使得小组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由于不同小组的任务、能力等的不一致,教学进度不容易控制;
由于组的变动性较大,学生在在不同组之间的流动较频繁,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在管理上也不如班级教学的管理方便,而是往往会比较繁琐,增加了管理的难度。
作业应尽量同现代生产和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力求理论联系实际,但不可牵强附会。
可根据学生的能力和学习速度,给优生和差生分别布置分量、难度各异的作业,并给与必要的指导、提示和帮助。
课外辅导是班级授课的必要补充。辅导的方式有指导学生课外作业;解答学生学习中的疑难;给基础差的学生和因病缺课的学生补课;给成绩优秀的学生个别辅导等。目的在于因材施教,以及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方法等方面的个别教育和指导。课外辅导虽然是一项课外工作,但搞好这项工作是为了更好地上课,提高上课质量,因此,要重视课外辅导,充分认识到它和班级授课制的相辅相成性。
班级教学组织形式的运用,很重要的一点是如何确定班级规模。班级规模的研究是一件很复杂的工作,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以求达到最佳状态。首先,需要考虑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的类型。其次,需要考虑所采用的教学方式。再次,需要考虑各方面的教学条件。一般而言,在考虑上述各方面条件的情况下,班级规模宜适当地小些。
2.班级授课的基本环节
个别化学习
相对于班级教学,个别化教学具有以下优点:
(1)精心设计的自学活动能体现大多数教学原则,从而提高学生的领会和保持水平,并有利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2)允许程度各异的学生都能按自己的能力选择相应的学习条件,如内容的水平和资源的种类等,让每个学生都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学习效益,并可减少差等生。
(3)要求学生自定学习步调,自负学习责任,这有助于在教育活动、工作职责和个人行为方面形成良好习惯。
常用教源自文库组织形式的类型
该教学组织形式的优点
该教学组织形式的缺点
适用范围及内容
班级授课
作为一种使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式,班级授课形式在中国的学校教学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该形式之所以如此受到各类型学校教师欢迎,主要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优势:
①一位教师能同时教许多学生,扩大了单个教师的教育能量,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
第二是采取同质分组还是异质分组的问题。一般来说,采取同质分组,由于组中各个学生的程度接近,因此便于实施因材施教,教学易于适合学生的个性差异,但容易使水平低的组中的学生产生自卑心理甚至自暴自弃。而采取异质分组,不利于实施因材施教,不利于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但是易于使各个组都保持积极上进的心理状态,而且如果教师加以引导,便于组内学生之间做到相互帮助、相互促进,易于使程度高的学生帮助程度低的学生。
班级授课的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是:备课、上课、布置和检查作业、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备课一般要做好下列工作:备教材(包括研究教学大纲,明确本学科的教学目的及各章、节、课题的教学目标,弄清教材体系及教材的范围和深度;钻研教材,明确教材的重点、难点,做到“懂、透、化”;研究有关教学法参考书、教学参考资料,收集与本学科、本课题有关的材料并加以精选和组织,即做到“心中有书”);备学生(了解本班学生的特点,如知识基础、学习能力、个性特点和身体状况等;了解本班的学风、班风,重点掌握学习差的和学习好的学生的情况,即做到“心中有人”);备教法(根据教学大纲的提示、教科书和教学参考资料的内容以及学生的特点,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手段,即做到“教中有法”)。在做好上述工作的基础上制定教学活动计划。教学活动计划有学期(学年)教学进度计划、单元(课题)计划和课时计划。其中课时计划是教师上课的依据,与教学工作的效果有直接关系,教师要认真构思和设计,课时计划应尽可能具体、详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