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问题-三年级

平均数问题-三年级
平均数问题-三年级

平均数问题

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中,经常遇到求平均数的问题,比如:求平均分数、平均年龄、平均气温、平均身高、平均亩产量……这是小学学习阶段经常接触的问题,是一种典型的应用题。

平均数问题一般含有两种含义:①指把几个不相等的数,在总和不变的条件下,移多补少,大的补给给小的,使每份相等;②指把总数平均分成大小相等的若干份。

平均数问题涉及概念有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份数),解答平均数问题的基本公式:

总数÷总份数=平均数(1份数)

总数÷平均数=总份数

平均数×总份数=总数

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主要是弄清总数、总份数、平均数三者之间的关系,根据总数对应的总份数,求出一份数,也就是平均数。

例题精讲

1.用5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6厘米、7厘米、8厘米。这5个杯子里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2.小明的身高160厘米,小丽比小明矮8厘米,小华比小明高2厘米,小明、小丽、小华3个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3.甲、乙两地相距540千米,某车从甲地到乙地,然后返回,去时每小时行90千米,回来每小时行60千米,求该车往返的平均速度。

4.甲车间有工人98人,乙车间有工人120人,丙、丁车间共有工人166人,甲、乙、丙、丁四个车间平均每个车间多少人?

5.希望小学三年级学生做玩具小熊,一班48人,共做296个;二班50人,共做292个;三班47人,共做282个,三年级学生平均每人做多少个?

6.有水果糖5千克,每千克2.4元;奶糖4千克,每千克3.2元;软糖11千克,每千克4.2元。将这些糖混合成什锦糖,这种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

7.小明期中考试的成绩是:语文和英语的平均成绩是96分,数学成绩是93分,小明语文、英语、数学三科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8.小王4次语文测试的平均成绩是92分,5次测试的平均成绩是93分,问第5次测试小王得了多少分?

9.小华的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5分,如果不算语文分数,两门功课的平均成绩要比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少2分。小华的语文分数是多少?

10.小明期末考试英语成绩公布之前,前四门平均分数是96分,英语成绩公布后,平均成绩下降了2分,英语考了多少分?

11.某校三年级学生平均每人采松子2千克,三(1)班有40人,平均每人采松子2.5千克,三(2)班50人,平均每人采松子多少千克?

12.已知八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28,这八个数各是多少?

13.有4个数的平均数是100,其中前2个数的平均数是90,后3个数的平均数是95,第2个数是多少?

14.甲、乙、丙三个修路队合修一条路,已知甲、乙、丙三队修的平均数是200米,甲队修了150米,乙队和丙队修的米数同样多。丙队修了多少米?

15.有8个数的平均数是10,因为把其中一个数改成了4,所以这8个数的平均数变成了8,这个被改动的数原来是几?

16.小明期末考试数学得了95分,英文比英语多9分,那么英语考多少分?三科平均分数才能达到94分?

17.某四个数的平均数是40,如果把其中一个数改成100,这四个数的平均数就变成50,这个数原来应是多少?

18.甲、乙、丙三个数,甲、乙之和是100,乙、丙之和是120,甲、丙之和是140,求甲、乙、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19.一辆汽车从A地开往B地用了6小时,从B地返回A地用了4小时。已知返回时每小时比去时多行了30千米,这两汽车往返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0.甲仓有粮食240袋,比乙仓粮食的2倍少40,如果每次从甲粮仓运出10袋放入乙粮仓,要运几次粮仓粮食的袋数相等?

练习

1.三年级有4个班,分别有45、49、46、48人,平均每班有多少人?

2.某校三年级4个同学参加植树,一班和二班平均每班植树51棵,三班和四班平均每班植树53棵,三年级平均每班植树多少棵?

3.小明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时97分,已知语文考了99分,数学考了98分,英语考了多少分?

4.小红期末考试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4分,其中语文、数学两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5分,小红的英语成绩是多少分?

5.小亮单元测试时,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6分,其中语文得了98分,那么数学和英语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6.小军参加了四次数学测试,平均成绩是88分,再进行一次数学测试,将五次的平均成绩提高到90分,那么小军在第五次测试中至少要得多少分才行?

7.数学测试中,一组学生的最高分为100分,最低分是80分,其中余6名学生的平均分是90分,这一组的平均分是多少?

8.商店吧每千克4元的奶糖5千克,每千克8元的水果糖5千克,每千克6元的软糖2千克,混合成什锦糖,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

9.小明在期末考试时,数学成绩公布钱,前四门的平均分是93分,数学成绩公布后,平均成绩下降了3分,数学考了多少分?

10.汽车往返于甲、乙两地之间,去时速度为每小时30千米,返回速度为每小时60千米,求往返平均速度。

11.某四个数的平均值是30,若把其中之一改为50,平均值变成40,这个数原来是多少?

12.某次数学竞赛,甲、乙的成绩之和是184分,乙、丙的成绩之和为187分,丙、丁的成绩之和是188分,甲比丁多1分,那么甲、乙、丙、丁分别是多少分?

平均数的应用教学反思

反思一:平均数的应用教学反思 首先是对旧知进行复习,为新知的学习作铺垫;导入新课时,联系生活,先利用教材创设了上海两大机场的黄金周期间和春运进出港航班架次的情境,从学生熟悉的情景出发,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设计一个基本问题,问:上海两机场2005年十一黄金周忙还是2006年春运繁忙?让学生通过交流比较,学生尝试解答初步建立求平均数的简单统计思想。 然后学生小组讨论怎么样才能比较出来?由于有了基础知识的铺垫,学生会分别列式求出2005年十一期间平均每天进出港航班数和2006年春运期间平均每天进出港航班数,并进行比较,得出答案。教师板书演示达到规范学生的解题步骤的目的. 接着进行实践应用,学会用平均数来比较不同本数的两组同类数据. 下一步进行基础练习和拓展练习.以加深学生对平均数在生活的广泛应用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学生用平均数来比较不同本数的两组同类数据的能力,建立求平均数的简单统计思想。 最后进行课堂总结,通过这样一个梳理的环节,让学生达到掌握已学知识并且能够举一反三的目的,解决生活中类似的问题。 反思二:平均数的应用教学反思 《平均数的应用》是五年级第一学期数学新教材中《统计》单元中的一节内容。在本课之前,学生已经了解了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的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设计了这样一节数学小实践活动,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求平均数是统计的一种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应用,让学生通过动脑、动口、动手尝试解决有关的平均数问题,在实践中,主动探索,在探索中,依靠自己,依靠小组的配合来感悟,来进一步掌握求平均数应用题的方法。 一、让学生参与学习材料的提供。 本节课的教学首先创设情景、呈现学生身高情况统计表的表格,用这个取之于学生生活实际,具有一定真实意义的数学问题,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接着我让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测量采集数据,再根据数据提出有关的数学问题并解决。整个过程是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主动发现,用数学的眼光看待周围的事物的过程。同时,学生通过提出数学问题,也复习了求平均数的有关问题。让学生参与材料的提供,他提供的也是生活经验中早已具备的,所以在解答时,他们显得更得心应手。 二、让学生自主选择计算的方法。 探索如何求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时,我不要求学生一定要怎么样的去计算,只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计算。如学生在计算平均身高时,有部分学生是笔算的,有的是口算的,甚至于有的学生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计算器进行计算速度快,而且只要方法得当,正确率比笔算、口算就高;同时又巩固了前一阶段的学习计算器的使用。所有的这些测量、计算的过程都是学生在相互协作中解决学习中碰到的困难,因为协作是让每一个人参与的基本途径,而

三年级下册奥数第10讲-平均数问题

第七讲平均数问题 求平均数问题是小学学习阶段经常接触的一类典型应用题,如“求一个班级学生的平均年龄、平均身高、平均分数……”。 平均数问题包括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连续数和求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基准数求平均数。 解答这类应用题时,主要是弄清楚总数、份数、一份数三量之间的关系,根据总数除以它相对应的份数,求出一份数,即平均数。 一、算术平均数 例1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高度分别是4厘米、5厘米、7厘米和8厘米,这4个杯子水面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一小组六个同学在某次数学考试中,分别为98分、87分、93分、86分、88分、94分。他们的平均成绩是多少? 例2蔡琛在期末考试中,政治、语文、数学、英语、生物五科的平均分是 89分.政治、数学两科的平均分是91.5分.语文、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84分.政治、英语两科的平均分是86分,而且英语比语文多10分.问蔡琛这次考试的各科成绩应是多少分? 把40千克苹果和80千克梨装在6个筐内(可以混装),使每个筐装的重量一样。每筐应装多少千克? 二、加权平均数 例3果品店把2千克酥糖,3千克水果糖,5千克奶糖混合成什锦糖.已知酥糖每千克4.40元,水果糖每千克4.20元,奶糖每千克7.20元.问:什锦糖每千克多少元?

我们把上述这种平均数问题叫做“加权平均数”.例3中的5.74元叫做4.40元、4.20元、7.20元的加权平均数.2千克、3千克、5千克这三个数很重要,对什锦糖的单价产生不同影响,有权衡轻重的作用,所以这样的数叫做“权数”。 小明家先后买了两批小猪,养到今年10月。第一批的3头每头重66千克,第二批的5头每头重42千克。小明家养的猪平均多重? 例4甲乙两块棉田,平均亩产籽棉185斤.甲棉田有5亩,平均亩产籽棉203斤;乙棉田平均亩产籽棉170斤,乙棉田有多少亩? 三年级二班共有42名同学,全班平均身高为132厘米,其中女生有18人,平均身高为136厘米。问:男生平均身高是多少? 三、连续数平均问题 我们学过的连续数有“连续自然数”、“连续奇数”、“连续偶数”.已知几个连续数的和求出这几个数,也叫平均问题。 例5已知5个连续奇数的和是175,求这5个连续奇数。 已知五个数的平均数是30,前3个数的平均数是28,后3个数的评价数是32,求第3个数 四、调和平均数 例6一个运动员进行爬山训练.从A地出发,上山路长12千米,每小时行3千米.爬到山顶后,沿原路下山,下山每小时行6千米.求这位运动员上山、下山的平均速度。 五、基准数平均数

小学数学_《平均数》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平均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科书90——92页的内容及相关练习 教材简析: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来看,平均数是一个持续的学习内容,到五年级,学生还要学习稍复杂的平均数、六年级还要学习众数、中位数并进行比较。因此,我觉得这节课的目的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求简单的平均数,更要引导学生从数据处理分析的角度把握求平均数的方法,体会平均数的含义和意义,用平均数进行比较,描述、分析一组数据的状况和特征,感受平均数的应用价值。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简单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教学数据整理分析最基础的一步:平均数的知识为今后进一步学习统计数据的分析和整理打下基础。平均数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一个统计量。在传统的教材中,平均数是作为一种典型应用题加以教学的,其侧重点在于从算法的角度理解平均数,把平均数的学习演变为一种简单的技能学习,甚至是解题技巧的训练,忽略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导致只会算,不理解。现行教材把平均数安排在《统计》中,明显地加重了对平均数意义理解的分量,突出了平均数的统计学意义,即平均数是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它不仅可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所以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本节课是把已学的统计知识和认识平均数结合起来,学会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移多补少。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求平均数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多种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多角度理解和“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求平均数一般方法的掌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分析,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3、在愉悦轻松的课堂里,掌握富有挑战性的知识,丰富生活经验;在活动中增强探索数学规律的兴趣,积累积极的数学学习体验。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具准备:作业纸

《平均数》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平均数》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2018-06-16 平均数》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平均数》,在以前的教学中,老师们经常把计算(怎样求平均数)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忽视了概念课其本质的东西,即概念的意义所在。在这次的两节课上,我和艳霞都重视了这一点,但一节课下来,总感觉亦步亦趋,在牵着学生走。我们小组人员在议课之后,我有所感悟:一是在一节课上我承载了太多的教学任务: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在一组数据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平均数表示的是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平均数易受其中一个数据影响变大或变小,平均数不是表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等。再加上平均数这一课本身就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需要一个过程。那么该重新如何定位呢?如果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定哪些目标比较合适?第二课时呢?梳理之后,重新定位如下: 第一课时分析定位: 1.通过例2导入本节课,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困惑,让学生明白人数不等的情况下不能比总数,那该怎么办呢?导入本节新课。 2.出示例1让学生通过“移多补少”直观操作演示后引出“平均数”这个概念。(因为必须让学生明白平均数是把多的一部分补给少的一部分后得到的,为后面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它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打下感知基础)然后根据学生情况灵活打通移多补少与计算法之间的联系:通过移多补少让学生直观看到每人都收集了13个水瓶后,让学生理解这就相当于把四个人的总数平均分成四份后得到的,进而引出计算法。这一环节必须让学生充分体验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从而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并会求平均数。 3.出示学生投篮表,让学生用移多补少或计算法求出三组数的平均数,再次感知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这一课时不必强调学生用哪一种方法,重要的是通过材料来感知) 4.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合理估计平均数的大小,进一步感知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然后让学生通过验证,进一步理解平均数。

三年级下册平均数应用题练习

平均数专项练习姓名 1、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5厘米,9厘米,8厘米。这4个杯子里的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2、工人叔叔修机器,第一天修了4台,第二天修了6台,第三天上午修了3台,下午修了2台。平均每天修了多少台? 3、光华化肥厂一月份生产化肥2800吨,二月份上半月生产化肥1600吨,下半月生产化肥1700吨,三月份生产化肥3500吨。这三个月平均每个月生产化肥多少吨? 4、幼儿园教育小朋友做红花,小画做7朵,小方做9朵,小林和小宁合做13朵。平均每个人做多少朵? 5、小明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小明平均每天读多少页书? 6、王军在期末考试中语文和数学两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95分,英语得了98分,王军三门功课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7、小明和4名同学1分钟跳绳的成绩分别是75、67、72、70、76,他们1分钟平均跳多少下?8、王伯伯前5天植树2600棵,后7天植树4600棵,王伯伯平均每天植多少棵? 9、有18、19、20、21、22这5个数的平均数是多少? 10、光明小学为希望工程捐款,三(1)班有3个小组,第一小组捐了175元,第二小组捐了140元,第三小组捐了185元,平均每小组捐了多少元? 11、希望小学五年级一班和二班各有学生61人,三班和四班各有学生59人,五年级平均每班有多少人? 12、某工程队修公路,前5天一共修了3400米,后3天每天修800米,这支工程队平均每天修路多少米? 13、一辆车从甲地开往乙地,去时用了2小时,回来用了3小时,甲到已的总路程是200千米,这辆汽车往返平均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14、小芬语文、数学、英语三科的平均成绩是98分,这三门学科的总分是多少?

2019年三年级数学平均数问题应用题复习

2019年三年级数学平均数问题应用题复习 例题1、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6厘米,5厘米,9厘米,8厘米。这4个杯子里的水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分析与解答]根据“平均数=总数量÷总份数”这个数量关系式,可以根据以知条件先求出4个杯子里水的总高度,再用总高度除以杯子的个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每个杯子里水的高度。列式如下: 这道题还可以这样想:先把水面高度5厘米设为一个基数,把其他三个杯子中高度多于5厘米的数相加得(6-5)+(9-5)+(8-5)=8(厘米),再平均分成4份,每份又多分到8÷4=2(厘米),再与5厘米相加,同样得到7(厘米)。 试一试1、用4个同样的杯子装水,水面的高度分别是8厘米、5厘米、4厘米、3厘米。这4个杯子里面的平均高度是多少厘米? 例题2、工人叔叔修机器,第一天修了4台,第二天修了6台,第三天上午修了3台,下午修了2台。平均每天修了多少台? [分析与解答]根据题意,要求平均每天修的台数,要先求出三天一共修的总台数。在用总台数除以天数3,就可以得到平均每天修的台数。 想一想:为什么总数中有4个数相加,却要除以3? 试一试2、光华化肥厂一月份生产化肥2800吨,二月份上半月生产化肥1600吨,下半月生产化肥1700吨,三月份生产化肥3500吨。这三个月平均每个月生产化肥多少吨?

例题3、幼儿园教育小朋友做红花,小画做7朵,小方做9朵,小林和小宁合做13朵。平均每个人做多少朵? [分析与解答]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做花的总朵数,再用花的总朵数除以人数就可以求出平均每个人做花的朵数。 试一试3、一个书架上第一层放了46本书,第二层和第三层共放了70本书,第四层放了52本书,平均每层放了多少本书? 例题4、小明读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读25页,以后每天读40页,又读了6天正好读完,小明平均每天读多少页书? [分析与解答]根据已知条件,先求出这本书的总页数:25×4+40×6=340(页),再求读完这本书所用的天数:4+6=10(天),最后求出小明平均每天读的页数。列式如下: 试一试4、一小组同学量身高其中2人都是124厘米,另外4人都是130厘米,这一小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例题5、张华前4次数学测验的平均成绩是90分,第5次数学测验的了95分,算一算他5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多少分? [分析与解答]根据数量关系式,要求他5次测验的平均成绩,应该先知道5次测验的总成绩。根据前4次测验的平均成绩是90分,可求出前4次数学测验的总成绩是90×4=360(分),再加上第5次测验的分数就得出5次测验的总成绩。 这道题还可以这样想:第5次数学测验得了95分,比前4次的平均成绩多了5分,把多的

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教学反思 11月28号,市教研室组织各学科骨干教师来到我校进行了教学视导。本次教学视导依然像以往一样,主要聚焦老师们最关心的课堂教学,以听评课为主。各科骨干教师是全市教学研究的领头雁,她们走进课堂,和老师们一起听课,一起进行课堂教学研究,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教学理念,促进了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推动了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 在本次视导中,我讲授的是《平均数》一课,本课是青岛版四年级上册第九单元信息窗1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信息窗提供的是一场篮球赛的情境,通过创设情境,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在认真钻研教材,全面了解学生学情基础上来我进行了第一次试讲教学设计与试讲。改变以往教学中教师把教学重点放在平均数的求法上这一做法,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问题,了解它的价值。在第一次试讲后,数学组的全体老师针对我的课进行了评课。提出了一些需要改进的地方,比如,课件有的地方存在错误,平均数的求法应该在求出7号和8号队员的平均分的基础上进行总结等一些细节方面的问题。根据老师们提的建议,我进行了二次备课,在课堂中力争做到以下几点: 一、从生活情境中引入概念,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结合信息窗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小教练,你想让谁上场?”引导学生展开交流、思考。从而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深刻认识到数学的价值与魅力。在学生的活动讨论中,在认知冲突下,认识在人数不同的情况下,比总分显然也不公平;而平均分能代表他们的整体水平,感受平均数是实际生活的需要,也产生了学习“平均数”的需求。这样学生对平均数的统计意义以及作用才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同时也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以生为本,在自主探究中掌握平均数的意义以及求法 课堂上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让每一位学生主动从事数学活动,探索出求平均数的方法。一种是移多补少,一种是计算。在学习移多补少的方法时,借助课件让学生拖一拖,并说说理由,通过操作理解方法。总数除以份数得到平均数的计算,也不难,学生能独立做出,在做出后,老师进行概括与总结。在探究出求法,求出两个队的平均分后,引导学生观察统计图以及相关的数据,通过分析,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是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_平均数教案与教学反思

第8单元平均数与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平均数 【教学内容】 教材第90~92页例1、例2。 【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韩愈《送灵师》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平均数的含义以及求平均数的方法。 2.加深对“平均分”和“平均数”意义的理解。 3.运用数学思想和方法解决有关平均数的问题,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的实际意义和应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同学们收集了一些矿泉水瓶,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例1主题图) 2.从图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要我们解决什么问题? 3.你对“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是怎样理解的? (假设每人收集的数量相同,这个数是多少) 师说明:这个相同的数量我们叫它平均数。 (板书课题:平均数)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1。 (1)观察图:横轴分别表示什么?谁收集的个数最多?谁最少?他们每个人收集的数量同样多吗?(不一样多) (2)你能想办法把他们4个人收集的瓶子数量变成同样多吗? 小组内讨论交流。 指名学生汇报各自的方法,并在投影前演示。 (3)师边重复演示边归纳:刚才有几位同学通过把多的瓶子移出来,补给少的同学,让每个同学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做“移多补少法”。

(4)现在每个人的瓶子同样多吗?是多少个? 师强调13个就是这4个同学收集瓶子数量的平均数,并在课件上做标记。 (5)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指名学生板演计算过程。 你是怎么想的?还有谁和这个方法一样。互相交流一下。 师归纳:我们通过计算先求出总个数,再平均分也能得到平均数是13个。 (6)观察比较平均数13个和每个学生收集的个数,你有什么发现? (有的个数比平均数多,有的个数比平均数少。) 刚才求几个比较小的数的平均数我们可以通过移多补少或计算的方法得到。如果数字大怎么解决呢?平均数又有什么作用呢? 2.教学例2。 出示例2。 (1)你知道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 (2)到底哪个队的成绩好?说看,多指名几个学生回答。 (3)他们的说法你赞同吗?谁的方法比较合理? (4)师说明: 对!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好。哪一队的平均数大那一队的成绩就好。所以我们要先算出每队的平均成绩。 (5)怎样求两个队的平均成绩呢? 小组合作完成,并汇报计算方法和结果。 师用课件展示: 男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女生队平均每人踢毽个数 (19+15+16+20+15)÷5 (18+20+19+19)÷4 =85÷5 =76÷4 =17 =19 (6)现在你知道哪个队的成绩好吗?你还有什么发现?小组讨论。 (7)师小结说明。 平均数可以代表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 三、实践应用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课堂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平均数》课堂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景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体会平均数可 以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这一统计学上的意义。 2.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的方法,同时渗透移多补少、估计、对应等数学思想。3.能运用平均数解释简单生活现象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学生的统计观念。 教学媒体和设计:本节课设计以“我为创绿出分力”为主线,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来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积极性,让学生理解平均数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重点:平均数意义的建构。 教学难点:感受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还记得我们曾经参加过“我是中心小学人,我为创绿出分力”这样的系列活动吗?(课件出示现场活动的照片,学生看到的与自己有关的相片,兴奋起 来了。) 师:活动中我们去植树、我们回收废报纸、回收废电池。这些小朋友也和我们一样,要把回收的矿泉水瓶送到废品回收购站去。咦!他们好像在争论什么呢?我们一起 去看看吧。呵!原来他们要比赛,看谁收的多。同学们,你想知道他们谁赢了吗?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师:好!我们先来看第一组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课件:出示第一组象形统计图) 出示:

师:请观察,你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 生1:小红收集了14个。 生2:小亮收集的最少 生3:小明比小亮多 生4:小亮比小兰少一个 …… 师:你能不能发现第一组一共收集了多少个? 课堂里静一下子静了下来,孩子们瞪大眼睛盯着屏幕,小手指指点点,有的数,有的算。 师:我们一起把它算出来好吗? “好!”学生们热烈响应。 师:我们应该用什么方法来算? 学生异口同声“加法”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14+12+11+15=52 师:四个数加起来,我们有什么办法能算得又快又准确? 生:我们先算算有几个十?然后是4+2+1+5=12,一共有52个矿泉水瓶? 师:真聪明。我们再来看第二组的。 出示:

人教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教学设计

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通过具体活动情境,让学生经历数据的产生整理,并初步感受和理解平均数的含义,以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 初步学会计算和估算平均数的方法,并能进行简单分析。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合理、灵活地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知平均分和求平均数的异同。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图或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 出示主题图,谈话:学校开展“捡出一个美好环境”活动,这是三一班第一小组的学生在向老师汇报他们收集矿泉水瓶的情况。 小红:14个 小兰:12个 小亮:11个 小明:15个 2. 从图中你获得了那些信息?你是怎么发现的?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 怎样解答图中老师提出的问题? (1)小组内讨论:你们能先猜一猜,这个数大约在哪两个数之间呢?(11-15)它会

不会大于15或小于11呢?为什么? (2)汇报: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谁能说说平均是什么意思? (3)你是怎么得到平均每人收集13个的呢?小组内推选一位同学介绍一下。 (14+12+11+15)÷4=13 (4)这四位同学收集的个数如果都一样多的话,每个人收集了13个,这个数,你能给他取个名字吗?(板书:平均数)在这里,13就是14、12、11、15这一组数的平均数。(5)想一想:平均数是这一组数中最大的?是最小的?那是怎样的数?用自己的话说说。 (6)想一想,说一说平时生活中在什么地方用到或见到过平均数?什么时候需要算平均数?(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并感受平均数的意义及运用,如:房屋均价,平均每天游客接待量,平均每天每人用水量) 2. 出示主题图: 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这种思考方法: (1)从图上我们可以直观的看到他们4个人,每人收集矿泉水瓶的数量。

《平均数》教学反思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平均数》教学反思 建阳区莒口中心小学伊楠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平均数”。教材通过创设的“快速记忆数字”的数学游戏情境,让学生充分感受到“平均数”出现的必要性,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探究欲望,进而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求法。在“试一试”环节,教材着重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对于学生来说比较抽象。 平均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会更加直观、鲜明,因此,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平均数的意义比较抽象,学生较难理解,所以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教师注重学生平均数概念的形成过程,让学生主动进行思考、交流、操作、计算等学习活动,深刻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发展了学生的统计观念。学生经历了由具体到抽象的概念形成过程,数学思维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中我突出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什么是平均数,注重引导学生在统计的背景中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在比较、观察中把握平均数的特征,进而运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了解它的价值。对于这节课教学我有以下几点反思: 一、教材通过创设的“快速记忆数字”的数学游戏情境,从记数字的游戏导入,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数产生的必要性,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为下一步分析数据铺平道路。进而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求法。 二、在寻找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时,给学生留出了充足的探索空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索和交流,教学时,我利用教材中淘气和机灵狗记住数字游戏的情境,提出问题,虽然淘气每次记住数字的次数不一样,但如果想知道淘气平均每次记住多少个,该怎么办?学生积极探索,想出了精彩的解决方法,“移多补少法”和计算等数学思维方法,接着,我又创设了自己班上学生记数字的情境,让学生猜想,出现不同意见,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学生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在小组再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理解,最终探索出用平均数来比较。从而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调动了每个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参与到教学的每个环节,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在“试一试”环节,教材着重引导学生运用平均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平均数是统计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会更加直观、鲜明,因此,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但由于平均数的意义比较抽象,学

平均数教学反思

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平均数教学反思》 常熟市昆承小学唐丽霞《平均数》是三年级(下册)第十单元《统计》的第一课时。在学生已经具备一定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基础上,从生活实例出发,让学生充分产生求平均数的需要,进而自主探究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并能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实际问题,体验运用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 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平均数的意义,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是理解平均数的意义。相对于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更为关键。 《平均数》这一堂课,在本校上过四次,在商城小学也上过一次。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推敲、摸索,但是总觉得不尽人意。平均数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怎么使抽象的概念让学生去理解、接受,这是需要不断思索的。 教完这堂课后,觉得有以下收获与困惑: 收获一:情境的成功运用。课一开始,我创设了一个套圈比赛的的情境,引入新课。学生注意力特别集中,兴趣盎然,既而我抛出一个实质性的问题:是男生套的准还是女生套的准?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议论纷纷,有的认为男生组,有的认为女生组,学生各抒己见,各自发表了自己的意见?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有的学生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有的学生用最少个体进行比较,有的用总数进行比较,还有的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比较。这时候鼓励他们将心中的矛盾展示出来,让他们充分地争论,使学生切实感受到用求平均数的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的合理性。当学生感受到要比较谁套得更准一些必须先求出“男、女生平均每人投中的个数”后,我并没有急着让学生讨论或者讲解“平均每人套中个数”的含义,而是让学生用移一移,画一画的,或者用计算的方法求出平均数。 收获二:概念的建构认知。本课的大致知识能力层次如下:认识平均数的意义——求平均数——应用平均数。教学设计从由条形统计图呈现数据,并利用条形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动揭示求平均数的方法,为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提供了感性支撑,然后,在学生已经学过“总数÷份数=每份数”的基础上得出求平均数的方法是“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整节课由具体到抽象,由模糊到清晰,由平面到立体,多纬度构建主体化的平均数概念。并在讲解方法的同时,不失时机地渗透:平均数处于一组数据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能反映整体水平,但不能代表每个个体的情况。这样一来,学生对平均数这一概念的认识显得更为深刻和

《平均数2》教学反思.

《平均数2》教学反思 2018-07-05 平均数》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平均数》,在以前的教学中,老师们经常把计算(怎样求平均数)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忽视了概念课其本质的东西,即概念的意义所在。在这次的两节课上,我和艳霞都重视了这一点,但一节课下来,总感觉亦步亦趋,在牵着学生走。我们小组人员在议课之后,我有所感悟:一是在一节课上我承载了太多的教学任务:平均数的概念、平均数在一组数据的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平均数表示的是这组数据的整体水平、平均数易受其中一个数据影响变大或变小,平均数不是表示其中一个数据的等。再加上平均数这一课本身就比较抽象,学生理解起来需要一个过程。那么该重新如何定位呢?如果两课时完成,第一课时定哪些目标比较合适?第二课时呢?梳理之后,重新定位如下: 第一课时分析定位: 1.通过例2导入本节课,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困惑,让学生明白人数不等的情况下不能比总数,那该怎么办呢?导入本节新课。 2.出示例1让学生通过“移多补少”直观操作演示后引出“平均数”这个概念。(因为必须让学生明白平均数是把多的一部分补给少的一部分后得到的,为后面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它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打下感知基础)然后根据学生情况灵活打通移多补少与计算法之间的联系:通过移多补少让学生直观看到每人都收集了13个水瓶后,让学生理解这就相当于把四个人的总数平均分成四份后得到的,进而引出计算法。这一环节必须让学生充分体验平均数产生的'过程,从而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意义,并会求平均数。 3.出示学生投篮表,让学生用移多补少或计算法求出三组数的平均数,再次感知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整体水平。(这一课时不必强调学生用哪一种方法,重要的是通过材料来感知) 4.出示一组数据,让学生合理估计平均数的大小,进一步感知平均数在最大数与最小数之间。然后让学生通过验证,进一步理解平均数。

《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一: 平均数教学是统计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对平均数的知识,以前总是把它当作一种典型应用题来教学的,即所谓的求平均数应用题。但是,从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数学对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作 用来看,教学中更应该强调学生对平均数的意义、特征的把握,注 重其统计含义的理解,让学生在新的问题情境中,正确地运用它去 解决问题。 教学中我没有只停留在“简单地给出若干数据,要求学生计算出它们的平均数”上,而是把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作为教学的重点,紧 密联系实际,使学生体会到为什么要学习平均数,充分引导学生理 解“平均数”概念所蕴涵的丰富、深刻的统计与概率的背景,让学 生在实践应用中,去把握平均数的特征,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并能 在新的'情境中运用它去解决实际问题,从而获得必要的发展。 怎样才能使三年级的小学生感受到学习平均数是一种需要呢?课标上指出:小学中年级、高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更感 兴趣。此时,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更应当关 注数学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应该是现实的、具体的问题解决。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 要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于是,课的引入部分我设计了在两 个笔筒里放着7枝笔和5枝笔,让学生帮整理成每个笔筒的笔一样多,引出一个结论: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 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所以我们就来研究有关 “平均数”的问题。 从富有现实意义的数学问题“移笔”导入,自然的引出“平均数”概念,并巧妙地使学生直观感知平均数是表示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

并不表示一个实际存在的数量,为后面深化对“平均数”意义的理 解和把握作好预设。 最后,为了加深学生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及特征的把握,我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开头相互呼应,设计了小明的身高为127厘米, 一天他来到一个池塘边玩,看见池塘边有个木牌,木牌上写着:这 个池塘的平均水深为1米。小明看了高兴地说:我在池塘里玩水一 定不会淹死的?请问你认为小明的看法对吗?为什么?让学生展开 讨论,从对“平均水深”的理解中找到正确的答案。 通过以上教学,使学生切实感受到数学的魅力与应用价值,为树立应用意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使学生初步形成了解决日常生活工 作中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并通过这一应用过程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 察世界,将数学课中的统计与生活有机的结合,体会到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教学反思二: 6月12日我执教三年级“平均数”第二课时。在教学时,我首 先多媒体“丽丽分糖果”让学生觉得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来分比较方便。在新课时,让学生计算开心队和欢乐队的平均身高时,我让学 生分成7个小组,让他们选择用哪种方法来计算。其中有6个小组 用“移多补少”的方法进行,在计算时,他们都觉得很困难,我提 议他们可用另一种方法计算。只有一个小组用“总数÷份数﹦平均数”的方法计算,而且能正确地计算出来。我因此向学生说明:两 种方法的特点,移多补少的方法只宜数据相差不大,而且份数不多。用“总数÷份数﹦平均数”的方法比较方便,计算结果也准确,这 个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和以后的学习中也经常用到。 之后我出了两道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大部分学生都能运用求平均数的方法进行计算,效果也很好。整个教学可能时间控制得不 够好,使学生练习的机会少一些。

《平均数》教学反思

《平均数》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学反思怎么写吗?下面是作者整理的《平均数》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平均数》教学反思1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求平均数。平均数这个概念早在三年级时就已经接触过,并做过简单的练习题。今天的学习是更深层次的挖掘关于平均数等量关系的一个变化。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 学习重点应该是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在例1的教学中,学生对于简单的小数,图形的表示能够较好的理解并吃透。但还存在一部分同学对其平均数的意义不理解。其实平均数只是一个虚拟的数,并不是每个数都是这些,也不是真实存在的。即使是这样解释,依旧有同学无法理解平均数概念。而在例2的教学中,虽然部分同学无法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但是他们知道这样求平均数,这也是一点进步。例2是通过两队的平均成绩比较使学生明确:在人数不等的情况下,用平均数表示各队的成绩更合适,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即平均数是一个重要的刻画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量。 在随后的练习中,学生对公式总数÷份数=平均数的应用还是不错的,多数同学都能正确运用公式求出平均数,对于求总数的运用,就会有个别同学无法找到关系式的正确运用。《平均数》教学反思2 “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结构体系及其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初中第四次课题会上,山西省阳泉市赵军才老师承担了人教版“20.1.1平均数”第一课时研究课。结合在北京市第一六六中学的授课情况,现写出几点反思意见,供大家参考。 一、问题引导学习,揭示概念本质 数学概念是从现实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抽象出来的客观对象的本质特征。课堂教学中,要全面理解数学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紧抓概念的核心,通过适当的情景设计,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用数学形式体会概念的特征,揭示数学概

三年级数学求平均数

简约教学三年级数学求平均数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用数据分析、比较等多种方式来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平均数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成绩等等,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多少知道一点平均数,这是学生的经验储备。 学生在学习分数的除法和认识分数时,对“平均分”已经有了一些经验和体会,这些知识的学习为平均数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平均分和平均数是有一定区别的,教学中要加以区分。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如把12块糖平均分给3个孩子,平均每人分得4块,这个“4块”是每个孩子实际分得的数;如果说3个孩子一共有12块糖,平均每个孩子有4块,这个“4块”就是平均数,因为不一定每个孩子都有4块糖。教学中可以利用开放性问题的讨论,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辨析。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教学难点: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一、情景引入,体验引入平均数的必要性 1)小组同学在收集废旧矿泉水瓶比赛活动中,男生3人每人各收集了6个,女生4人每人各收集了5个。谁收集得多?为什么?(用横向的象形条形统计图给出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数量,在这个统计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每个同学收集的数量) 小结:男生的数据相同,6就代表男生的“一般水平”,女生的数据也相同,5代表女生的“一般水 平”。 思考:总数能代表一般水平吗? 2)男生:张越13个,王凡15个,吴劲14个;女生:小红14个、小兰12个、小华11个、小菲15个。这样能比较吗?你能找出他们的代表数据吗?观察统计图,从图中收集信息,直观感知男生的数据相同,6就代表男生的“一般水平”,女生的数据也相同,5代表女生的“一般水平”。思考:因为男女生人数不同,所以不能用总数代表一般水平。观察数据特点,思考能代表整组数据的一般水平的数,进而进行比较。将例题略作变动:分成男生和女生两组数据,目的是让学生体验:平均数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同时给学生一个“比”的任务,由任务的驱使激活思维。数据由相等到不等的变化,有利于学生拾级而上进行探索,为学生搭建脚手架。 四、、尝试解决问题,领悟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1)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 (每个小组均发一张反映男女生的数据横向的象形条形统计图) 2)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数据的相等与不等的比较中,领悟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把不等转化为相等。因为男女生人数不同,所以用总数来比较显然不合理;数据参差不齐,也很难对应着比较,新的问题 3)方法一:移多补少你是怎样想到用14代表男生的一般水平的?完整展示学生的思考过程,并运用媒体配合演示:画出平均数这样一条红线,用动画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女生的代表数据是多少呢?你会用移多补少的办法找出来吗?为什么不用最多的15个来表示女生的一般水平呢?最少的11个呢?怎样的数据才能代表一般水平呢? 方法二:总数÷份数=平均数还有什么办法可以求出代表男生的一般水平的14?女生呢?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

三年级数学《平均数》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 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课本第42页的例1及练习十一的第1、2题 学习目标: 1、学习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2、学习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学习重点: 1、理解“求平均数”的含义,掌握求“平均分”的方法。 2、区分“平均分”与“求平均数”这两个概念的不同含义。 学习过程: 一、板书课题: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二、出示目标: 学习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幷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自学指导: (一)过渡语:下面,请大家打开课本。 (二)出示自学指导。 1、请认真看课本42页的例1。看懂题意,回收小组成员小红、小兰、小亮和小明分别收集了14个、12个、11个、15个矿泉水瓶,这个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2、讨论: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 3、再进一步看图,怎样才能使四个同学收集的个数同样多? 四、先学。 过渡语:自学时,比谁看书最认真,坐势最端正。下面,自学竞赛开始。(一)看一看(4分钟) 认真地看书自学。 (二)做一做(10分钟) 看懂例1后,做下面这道题。 小张有钱13元、小王有15元、小陈有16元、小英有16元,他们4人平均每人有多少元? 解: 答: ------------------------------------- 要求:各小组成员做完后交各小组长,自己参与共同讨论批改,改完后交给老师查看。 (然后找3位学生到黑板上板演。) 五、后教(议一议)(10分钟) (一)更正。 观察黑板上的题,发现错误的举手。(用不同色彩的粉笔) (二)讨论。

1、看例1和这道题,求平均数的第一是什么?判断黑板上这道题的对错,若对,为什么?若错,为什么? 2、通过例1的学习,平均数的含义是: --------------------------------- 求平均数的方法是: --------------------------------------------------- 3、区分平均分和平均数的区别:平均分是: ------------------------------ 平均数是: ------------------------------------------------------- 学生自结后,老师参与学生共同总结。 六、当堂训练。(8分钟) 1、刘英身高124厘米、张扬身高136厘米、李欣欣身高133厘米,他们3人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解: 答: ---------------------------- 2、王心每分钟写185个字、李明每分钟写173个字、田甜每分钟写170个字、陈静每分钟写172个字,问他们4人平均每人每分钟写多少个字? 解: 答: ---------------------------------- 另做;练习十的第一题。

平均数(一)教学设计

1 平均数(一) ◆教材分析: 平均数是统计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小学数学里所讲的平均数一般是指算术平均数,也就是一组数据的和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所得的商。在统计中算术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是描述数据集中程度的一个统计量。我们既可以用它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它进行不同组数据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如平均速度、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成绩等等。 平均数的概念与过去学过的平均分的意义是不完全一样的。平均数是一个“虚拟”的数,是借助平均分的意义通过计算得到的。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初步感知平均数的特征,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会正确求统计对象的平均数。 过程与方法: 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建立平均数概念,逐步理解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情感与态度: 渗透“移多补少”、“估算”等数学思想与方法,能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收集与整理相关信息,体会平均数的统计作用,增强应用数学

的意识。 ◆重点、难点 重点 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 难点 正确建立平均数概念,逐步感知平均数的统计意义。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练习本;草稿本。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谈话引入,我们在元旦游园的时候,甲组和乙组的同学进行了一次掷圈比赛,它们的比赛结果如下。 1 2.教师质疑,两个组谁的成绩的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新的数学知识。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感觉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带来新的挑战,为新知学习作好铺垫。 (二)探究新知: 教学教材第87页,例1。 教师:观察记录表您能获得什么信息?你能看出两个小组的比赛成绩,哪个更好?我们根据这些信息应该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可能出现以下几种情况: ①把每组的成绩加起来,然后再比较。 ②人数不同,无法比较。 师生交流讨论,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利用已有经验对问题的分析,明确以往的知识已经无法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寻找新的思路,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