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沟通》案例分析报告GZ钢铁集团人事制度改革沟通策略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院

MHTXM. OF UANAGFMENT

XIA%nMMV|JtSfTY

《管理沟通》案例分析报告GZ钢铁集团人事制度改革沟通策略分析

小组成员:

胡怡颖(S2011010)

李凯

渠立斌

缪志慧

指导老师:周欣(副教授) 时间:2012年2月

-、案例简介

2006年初,GZ钢铁集团为贯彻执行国家《钢铁产业发展政策》,深化企业改革,

迎接国内外钢铁市场的挑战,决定在集团内推行人事制度改革。因人事制度改革涉及面较广,且与企业员工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伴随大部分员工工资、福利水平提高的同时,也势必影响小部分员工的收入,少数人员将不得不面对下岗分流的残酷现实。集团领导层为确保改革顺利进行,在如何向员工宜传政府改革导向、传递企业改革信息及涉及的各类措施方面,面临两难境地。

二、背景分析

(一)行业背景

1、国际市场:欧、美、日等钢铁强国企业管理集团化、生产组织专业化、产品开发集约化的发展趋势。

2、国内市场:改革开放后,国内钢铁行业飞速发展,成为世界第一个年产钢2亿吨的国家,为国内经济建设做出巨大贡献。但是,因国内钢企科技人才比例、研发经费投入和技术成果转化等方而的弱势,钢企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国内钢产量居世界第一的同时,钢铁进口量也位居世界首位,其中高端产品仍主要依赖进口。

(二)政策背景

《钢铁产业发展政策》,2005年7月颁布。政策目标:提高钢铁工业整体技术水平,推进结构调整,改善产业布局,发展循环经济,降低物耗能耗,重视环境保护,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实现产业升级,钢铁产业发展在数量、质量、品种上基本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具有国际竞争力。

(三)企业背景

1、GZ钢铁集团,建厂30多年,是国家重点扶持的520家企业Z_,有30 家子公司,总资产340亿,年产钢1000万吨以上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

2、集团员工4万多人,其中正式工1.5万人,合同工3万人。正式工从一般员工到高级经理,分18级不同岗位,其中11级以上为企业高级管理人员。

3、企业传统运作模式缺乏灵活性,创新能力不强;传统产品H型钢等粗钢业务呈持续F划趋势(18个月内预计减少25%);人员结构庞大,科技人才比例低,费用开支大。企业在引进新生产线、环保治理、节能减排方面资金需求量大

(约20亿元)。

4、集团已采取的节约开支的主要措施及评价:

(1)停用规模小、效率低的设备和生产线;

(2)搁置不合适环境要求的项目;

(3)限制加班及合同工的使用;

(4)以招投标方式降低原材料采购成本;

(5)控制差旅费用,压缩产品销售成本。

总体评价:未达预期效果

5、不得不采取的特殊改革举措--一人事制度改革:裁员

(1)裁员覆盖集团公司各个层面,正式员工与合同工比例相同;

(2)每位下岗员工将根据国家规定及企业职工权益保障制度获得补偿;企业另计划对下岗的正式员工提供再就业帮助。

6、内部信息沟通渠道:

(1)公司文件、公告和内部刊物,其中内部刊物《GZ钢铁》面向正式职工, 《钢佚工人之家》面向合同工:

(2)按企业人事管理惯例,减员通知采取主管个别通知的形式。

三、主要的现实问题

(一)集团高层关注焦点:

1、沟通方式的选择:

传达信息以公开告知还是个别通知?其中人事副总裁罗金铭认为:传统方式不利于控制局势,谣言四起,主张董事长出面如实告知全体员工。

2、信息内容的选择:

好消息和坏消息是否放在同一份文件中传达,或区分先后顺序?

3、信息渠道的选择;

因人事制度改革涉及部分商业秘密,信息发布渠道以常规渠道或特殊渠

道?

4、信息发布者的选择:董事长、人事副总裁或人事部经理

5、信息持续性的选择:后续信息如何发布

6、外部沟通的选择:企业如此重大的制度改革必然引起外界关注,沟通方式需要权衡

(二)企业内主要观点

1、董事长:强调员工与大众传媒都是沟通的关键要素,主张以一份文件将好坏两种消息告知全体员工,另配合新闻报道先后发表;

2、人事副总裁罗金铭:向全体员工传达国家产业政策;分步发布信息:先如实告知企业人事改革措施,并公布岗位标准,而后立即确定并公布下岗人员名单;

3、人事部经理李丽娜:慎重说明公司的局而,强烈表达对被裁员工的关心, 告知补偿利益,控制员工情绪。

4、其他人的观点:

(1)文件签署人:董事长签署派和人事经理签署派;

(2)重视信息发布时间安排,信息披露前,应告知员工公司计划;

(3)一致认同成立应急机构,妥善后续信息发布。

四、沟通评估与方案设计

(一)、沟通要素分析

1、沟通主体:以董事长为代表的高级管理层、党委、人事部门、工会、企业中层,信息发布者须体现权威性

2、沟通客体:

(1)直接受众:全体公司员工,以合同工为关键受众(人数居多)

(2)间接受众:职工家属、外界相关人员(客户、供应商、政府部门)等

人事制度改革涉及广大员工切身利益,沟通时须考虑到受众的可接受程度及可能有的反应:

面对好消息;正向一体现自我价值的机会、物质待遇提升,工作积极性提升。负向一质疑竞聘上岗的公平性、待遇提升是否意味着工作量增加、工作机会

的可持续性面对坏消息:止向一转岗对个人也是机会,即使离职也是为企业发展做贡献,人生旅程的崭新开始。负向一质疑改革公平性,认为企业无情,自己是改革的牺牲品,

其至阻挠改革进程。

3、沟通目标:人事制度改革平稳进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

(1)梢兵减员,促进生产活动健康发展

(2)留任员工保持既有工作热情

(3)被裁人员平稳离任,避免群体事件

4、沟通方式及渠道:

(1)正式沟通:公司文件、公告、内部刊物

(2)非正式沟通:政府、新闻媒体外部消息来源、面谈、小道消息传播等

各类沟通渠道的利弊分析:

新闻发布会一受外界广泛关注

职工(代表)大会一权威性、具备一定的信息反馈性,但受众范围较大,会议组织、信息集中有难度

公司文件、公告一权威性、信息详尽、信息发布有时滞、单向性、反馈性差

内部刊物——两种刊物目标受众明确,便于选择:但不同用工性质易造成员工身份归属感的差异

层层传达——传统方式,但信息经过滤后,准确性打折

公司网站一信息详尽、双向沟通,时效性好,但是受制于技术条件和受众的电脑应用能力

5、信息内容:

(1)沟通客体的信息需求包括:人事制度改革的真实性、公平性、人事改革的时间安排、人员去留标准划分、补偿标准认定、安排新工作的可能性等。

(2)沟通主体的信息供应包括:国家产业政策、集团经营现实压力、企业管理与产品升级转型的方向、人员去留标准、补偿救助措施、竞聘上岗相关要求及时间安排、新的绩效考核方案等,关键须体现“三公”原则,义不失人情味。

6、信息反馈:倾听不同的声音,对反对、有异议的人员及时给予反馈和正而引导,妥善处置各类可能的突发事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