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二首-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二首

教学目标:

1、学会“桑、轼、亦、宜”四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体验诗句情感,培养热爱祖国山河的感情。体会诗人笔下描写的水的美。

4、在小组交流中,体验合作的方法、乐趣,增强竞争意识。

5、巩固学习方法,丰富学习经验,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浪淘沙(唐)白居易

白浪茫茫与海连,

平沙浩浩四无边。

暮去朝来淘不住,

遂令东海变桑田。

一、检查自学。

1、声朗读这首诗,读准字音,注意读出诗歌的

节奏。

2、指名读诗,同学进行评读。

3、默读诗句借助工具书和预习说一说每句诗的

意思。

二、精读诗句:

1指名读诗第一句,诗句中有两个叠词,描绘的是宽广的水色,结合图片或录像给学生以感性的认识。同桌互读这一句。

2“淘不住”是什么意思?淘:

3“遂令”是什么意思?遂:

4分别练读两句诗,边读边评议。

三、说一说《浪淘沙》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样的“水”?你有什么感受?

四、背诵《浪淘沙》,继续学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1.读通全诗。

2.朗读、感悟诗意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3.小组合作,共同探讨诗句意思、交流感受。

(1)题目。

“饮湖上初晴后雨”,词序调整“初晴后雨”应该是“雨后初晴”,“饮湖上”应为“湖上饮”,题目应调整为“雨后初晴湖上饮”,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意思是雨后初晴(在)西湖上饮(酒)时(看到的景象)。

(2)西子,春秋时越国有名的美女,叫西施。

(3)相宜:合适,适宜。

(4)前两句写的是实景,后两句则是作者大胆的想像,用西施之美来比喻西湖之美,表达了作者对西湖美景的爱之深。

(5)前两句中的词语之间对仗工整,如“水光”对“山色”,让学生找出其他相对应的词语,体会作者构思、用词之精妙,充分展示了晴天、雨天西湖迥然不同的风姿。

让学生看绘有插图的投影片(晴、雨两张)。让学生质疑,师生共同解答。

五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1.听范读。

2.学生练习。

3.组内交流读。

4.班上展示。

六背诵这首诗

七总结:今天我们学了两手描写水的古诗,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你还知道哪些与“水”有关的古诗?介绍给大家。

作业默写今天学的两首古诗。

资料

【同前六首】白居易

一泊沙来一泊去,一重浪灭一重生。相搅相淘无歇日,会交山海一时平。斋

白浪茫茫与海连,平沙浩浩四无边。暮去朝来淘不住,遂令东海变桑田。主

青草湖中万里程,黄梅雨里一人行。愁见滩头夜泊处,风翻暗浪打船声。知

借问江潮与海水,何似君情与妾心。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古

海底飞尘终有日,山头化石岂无时。谁道小郎抛小妇,船头一去没回期。斋

随波逐浪到天涯,迁客生还有几家。却到帝乡重富贵,请君莫忘浪淘沙。主

(浪淘沙令、卖花声、曲入冥、卖花声、炼丹砂、过龙门)(五十四字)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

平仄仄,(仄)仄平【平】。

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创自刘禹锡和白居易。本调出于乐府,【乐府诗集】收入近代曲中。原为二十八字,即七言绝句一首。唐白居易、刘禹锡并有此词,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浓妆淡抹总相宜。

[注释]

1.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2. 空蒙:云雾迷茫的样子。

3. 奇:奇妙。

4. 西子:即西施,春秋时代越国著名的美女。

[简析]

这是一首赞美西湖美景的诗,写于诗人任杭州通判期间。原作有两首,这是第二首。首句“水光潋滟晴方好”描写西湖晴天的水光:在灿烂的阳光照耀下,西湖水波荡漾,波光闪闪,十分美丽。次句“山色空蒙雨亦奇”描写雨天的山色:在雨幕笼罩下,西湖周围的群山,迷迷茫茫,若有若无,非常奇妙。从题目可以得知,这一天诗人在西湖游宴,起初阳光明丽,后来下起了雨。在善于领略自然美景的诗人眼中,西湖的晴姿雨态都是美好奇妙的。“晴方好”“雨亦奇”,是诗人对西湖美景的赞誉。“欲把西湖比西子,浓妆淡抹总相宜”两句,诗人用一个奇妙而又贴切的比喻,写出了西湖的神韵。诗人之所以拿西施来比西湖,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主要的是她们都具有天然美的姿质,不用借助外物,不必依靠人为的修饰,随时都能展现美的风致。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娥眉,总是风姿绰约的;西湖不管晴姿雨态还是花朝月夕,都美妙无比,令人神往。这个比喻得到后世的公认,从此,“西子湖”就成了西湖的别称。这首诗概括性很强,它不是描写西湖的一处之景、一时之景,而是对西湖美景的全面评价。这首诗的流传,使西湖的景色增添了光彩。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与其父苏洵、弟苏

辙合称“三苏”,眉州(今四川眉山县)人。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一)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提示:湖指杭州西湖。湖光山色相映,风景绮丽。全诗先写“晴”,次写“雨”,最后两句结合起来概括,而用新奇的妙语赞美西湖无时不美的迷人景色。 将西湖喻为美女西施,已成千古定论。湖因诗而名“西子湖”,可证也。 然而明人唐宜久,有一文,谓“昔人以西湖比西子,人皆知其为誉西子也。而西湖之病,则寓乎其间乎?可见古人比类之工,寓讽之隐:不言西湖无有丈夫气,但借其声称以誉天下之殊色,而人自不察耳。”(《明小品三百篇》)黑、白转色,褒、贬易位,他从诗里看到的是“西湖无有丈夫气”。 莫非此公读诗,喜欢头朝下、脚朝上“拿大顶”,何以其所见翻了个儿

?

想及此,附记之。

注释:

[饮湖上]在湖上喝酒。[ (li4n )滟(y4n )]水波荡漾、波光闪闪的样子。[方]正,恰恰。

[空蒙]形容山岚迷蒙的样子。[亦]也。[欲]想要。[西子]西施,春秋末年越国的美女。[相宜]适合。

诗意:

在晴日的阳光照射下,西湖水波荡漾,闪烁着粼粼的金光。风景秀丽;在阴雨的天气里,山峦在细雨中迷蒙一片,别有一种奇特的美。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晴朗的西湖就如浓妆的西施,而雨天的西湖就像淡妆的西施,都是同样的美丽无比。

练习

1字词

沧海桑田 苏轼 亦可 适宜(事宜)

2《古诗二首》a 《浪淘沙》的作者是唐朝诗人白居易,这首诗向我们描绘了海上的变迁,告诉世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在不断的变化中的。b 《饮湖上初晴后雨》的作者是宋朝诗人苏轼,诗人把西湖比做西施,无论是淡雅的装束,还是浓艳的打扮,总能令人倾倒,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热爱与赞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