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记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的反思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记承天寺夜游》和《湖心亭看雪》的反思

《记承天寺夜游》与《湖心亭看雪》同为写景佳作,一描秋月,一绘冬雪。它们篇幅短小却字字珠玑,自然挚朴,不事雕琢,却足以打动后人,为之动容。《记承天寺夜游》一文,“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点出了作者夜游承天寺的起因。“念无与为乐者”一个“念”字点出贬谪黄州悲凉之地的苏轼在寂寞寒夜中知音难觅的忧愁,于是有了“寻张怀民”的冲动。令苏轼惊喜的是“怀民亦未寝”一个“亦”字写出了心有灵犀的知己之乐。美景不可负,有志趣相投的知己相伴更是人生一大幸事。“他乡遇故知”的喜悦冲淡了贬谪的悲凉。这一夜的承天寺夜游是浪漫而又幸福的。

两文同以交代时间开篇。苏文《记承天寺夜游》云:“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而张岱“崇祯五年十二月”“是日,更定”。无独有偶,两人观景的时间都在夜晚。还有一个现象,写景类散文开篇交代时间也很常见,如《岳阳楼记》:“庆历四年春”;《兰亭集序》:“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但像这两篇文章交代如此详细,尚不多见。尤其这样的短文,更应惜字如金。为什么作者如此处理?试想一生中的某一天,倘能清楚地记入诗文,那么这一天一定是令他记忆深刻、不敢忘却的。苏轼“也好,张岱也罢,一个背着“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耻辱,一个负着国家灭亡,忠义破碎的失落。这样的日子,怎能不令他们刻骨铭心!尤其是张岱,当明朝已被载入历史,他还毅然使用明代皇帝的年号,一片忠心,天地可鉴!

《记承天寺夜游》开篇交代了时间、地点以及夜游起因。“念无与为乐者”一个“念”字写出心理活动的变化过程,“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是“念”的结果。叙事之后是亦真亦幻的月色描写,作者以新奇的比喻描绘出了一个空灵澄澈、树影摇曳的美妙境界。而文章最后两句,作者以“闲人”自居,传达出微妙复杂的情怀——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和自我派遣的达观。

《湖心亭看雪》首先也是点明了时间、地点以及天气状况。接着记叙了赏雪的具体经过。文中采用了白描的手法大笔点染,描绘出天地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的、天人合一浩大气象以及人和物在茫然雪景中更显渺小的画面。而在文章结尾,作者借舟子之口,点出“痴”人的志趣——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故国家园的梦忆之中。两篇文章都有动人的写景,但描写方式各有千秋。

《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被贬官黄州期间所写,全文仅八十余字,却字约义丰,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成为写月的千古绝唱。全文惜墨如金,寥寥数语便传达了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如此短小精悍、融叙事、写景与抒情于一炉的经典之作该怎样把握呢?是只关注文本内容,局限于教材本身,还是旁征博引,短文长教?我想,深入解读教材,把握文本重难点是前提。在此基础上,恰当引入有效的拓展资料,帮助学生突破难点、把握重点才是可行之计。在解读教材、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我把本文的教学重难点确立为赏析写月千古绝唱,透过“闲人”二字理解作者微妙复杂情感。

《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低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湖心亭看雪》是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运用了白描的手法。走近苏轼,越来越感受到他是一位人生智者,他吸纳并融合了儒道佛三家思想的精华,用自己的智慧巧妙地把“佛家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视人生,道家的简化人生”融会贯通。所以,他不仅有儒家的积极入世,还有佛道的超然出世。林语堂在《东坡志林》中说:“苏东坡是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但构成人生的往往是许多小事,大事则少而经久不见。”

《湖心亭看雪》是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

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有力地抒发了人生渺茫的深沉感慨和挥之不去的故国之思。《记承天寺夜游》表达的感情是微妙而复杂的,贬低的悲凉,人生的感慨,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都包含其中. 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湖心亭看雪》是作者通过追忆在西湖乘舟看雪的一次经历,表现了深挚的隐逸之思,寄寓了幽深的眷恋和感伤的情怀。

苏东坡只用了18个字,就创造出了这个意境:“庭中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庭、水、藻、荇、竹、柏,他用了六种形象,全是比喻。先是明喻,“庭中如积水空明”。月光如水,本是人们用俗了的句子,苏轼却能翻新意,而将整座庭子注满了水。水,本是无色之物,实有其物,看似却无,月光不正是如此吗?“空明”二字更是绝妙,用“空”去修饰一种色调,出奇制胜。第二句用借喻,以客代主,索性把庭中当作水中来比喻,说“藻荇交横”,最后总之以“盖竹柏影也”,点透真情。这样先客后主,明暗交替,抑抑扬扬,使人自然而然地步入了一片皎洁、恬静的月色之中。

月光是青色的,人们在月光下尚可看到一些朦胧的物;而雪则干脆是白色的,白得什么都没有。花红柳绿,山川形胜,都统统盖在一层厚被之下。再加上寒气充塞天地,生命之物又大都冬眠和隐遁。这时给人的感觉是清寒、广漠、辽阔、纯洁。春光有明媚的美,这雪景也另有一番清冷的美。张岱是用42个字来创造这个意境的:“雾淞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教学两篇课文,我发现两篇文章都在结尾巧妙地画龙点睛。作为读者,如若能抓住这关键的文眼,也就读懂了文章的灵魂。“闲人”一词可以说是《记承天诗夜游》的文眼,也是苏轼的写照。“闲”字贯穿全文,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闲人”,课下注释为“清闲的人”。当时苏轼被贬黄州,有职无权,“无案牍之劳形”,身体自然清闲。但“清闲”绝非游手好闲、无所事事,而是一份闲情雅致的情怀,一颗面对逆境从容自若、宠辱不惊的旷达。“闲人”二字,传达出苏轼贬谪异地的悲凉,夜赏月景的欣喜,知己相伴漫游的悠闲,以及自我排遣内心苦闷的达观。苏轼的“闲”是积极乐观的,也正因为这份达观,让苏轼成为后人喜爱和赞扬的文人。无独有偶,张岱在《湖心亭看雪》中,借舟子之口道出自己的心声——“痴”。“痴”为何意?《说文解字》中说“痴,不慧也。字俗作痴。”通俗的解释,即“傻,无知。”如痴呆,痴人说梦。也解释为“精神失常,疯癫。如痴癫。但张岱之“痴”则是另一层意思——“入迷,极度迷恋”。他怀有一颗痴心,一份痴情。

两篇课文都是写景,但都先不点景,一个写解衣又起,一个写驾舟下湖,使读者随作者自然地步入景中。苏东坡记文与可画竹之法说:“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写文也应如此,统观全局,眼前之景熟稔于心,然后用写意笔法,一挥而成。苏轼写月,开头就是“庭中如积水空明”,一下就把你推入月光之下,那竹柏影就在你的头前身后婆娑摇曳。张岱写雪:“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巨笔如椽,直扫天际,让你视野与心胸顿然开阔,一饱冬雪之美。看到什么写什么(如月光空明、天地皆白等),自然成文;想到什么写什么(如,竹、柏似藻、荇,堤、亭、舟成痕、点、芥),顺理成章。刘勰说:“目既往还,心亦吐纳”。作者是成“景”在胸之后,将景和情溶在一起,于笔端自然地流泻出来而为文的。景不生造,情不做作。两篇文章不同的是,苏轼寻友共赏月色,而张岱则驾舟独观雪景。赏景的原因,一个“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一个则没有提及。我们知道,苏轼与“月”有着不解的情缘。在密州的仲秋之夜,他与月对话:“明月几时有?”质问明月:“何事长向别时圆?”接着也就释然:“月有阴晴圆缺,”并发出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在写作《记承天寺夜游》的前一年(1082年),苏轼浏览赤壁,写下千古绝唱——《念奴娇赤壁怀古》和散文《赤壁赋》。词作的最后一句,作者流露出一丝的失意:“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赤壁赋》中更是通过假托的苏子与客的问答,赋予“风”“月”以深刻的哲学思考。

《记承天寺夜游》“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一句采用新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