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建新《管理学概论》(第3版)配套题库【考研真题+模拟试题】行为理论【圣才出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五章行为理论

一、概念题

1.需要

答:需要是指人们对某种目标的渴求与欲望。需要来自个体生理或心理上的缺乏(或不足)。从体内平衡这一意义上讲,当人们在生理或心理上感到存在某些缺乏或不足,出现了某种不平衡时,就产生了需要。

(1)需要的分类:较笼统地划分,可区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物质需要,包括衣、食、住、行、用等诸方面,这是人类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理需要,是精神需要的基础。精神需要,包括人们自由施展自己的创造才能和对文化成果的享用,这是人类的心理需要。精神需要相对于物质需要而言,属于高层次的需要。

(2)需要的特征:①指向性。任何需要都指向某种事物,如食物、知识或交往中的人等;②再生性。有些需要可以重复产生,甚至有周期性。需要的不断重新出现是需要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条件;③交替性。在人的一生中或在某个时期某种环境中,人的需要不是单一的,会呈现交织的需要矛盾网,各种需要依所处地位、性质、紧张程度、方向,伴随人的行为表现出不断交替的性质,没有一种需要永远占主导地位;④转移性。人的某种需要因条件不具备而没能满足时,会转移为另一种需要的满足;⑤发展性。人的需要因为对象范围和满足方式的改变而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变更。

2.动机(浙大2006年研)

答:动机是指推动并维持一个人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或心理因素。动机是促使人为满足自己的需要去从事一种活动的内在原因和直接动力。

人的动机通常来自成就的需求、亲和的需求和权利的需求。成就的需求是人们达到或超

过最佳标准和提升本人表现的欲望;亲和的需求是保持或避免损害与人的亲密友好关系的欲望;权利的需求是影响他人或自我实现的欲望。

动机的功能主要有:①唤起行为的始发功能;②把行为指向特定方向的选择功能;③保持、发展或削弱、终止行为的强化功能。

3.激励(Motivation)(吉林大学2012研;北二外2009研)

答:激励是指通过使组织成员的需要、愿望、欲望等得到满足,来引导他们以组织或领导所期望的方式行事。

早期的激励理论有需求层次理论、X理论和Y理论、激励—保健理论;当代的激励理论有:三种需要理论、目标设定理论、强化理论、公平理论、期望理论等。

在管理实践中,最有效地激励员工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认清个体差异,使人与职务相匹配;(2)运用目标;(3)确保个体认为目标是可以达到的;(4)个别化奖励;(5)奖励与绩效挂钩;(6)检查公平性系统及重视金钱的激励作用。

4.群体内聚力

答:群体内聚力是指群体在其规范的基础上,使全体成员情感共鸣,价值定向相同或行为保持一致的内在聚合力量。

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高内聚力群体的工作效率胜过低内聚力群体。但内聚力与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相当复杂,其中一个关键的中间变量是群体的态度与群体的正式目标(或组织的目标)之间的一致性程度。

群体的内聚力越高,成员越会遵从群体的目标。如果这些群体目标对组织有利(比如高产出、高工作质量、与组外人士保持良好的协作关系),这个高内聚力群体的生产率就会高于低内聚力群体;如果群体内聚力高,但其目标对组织的正式目标不利,则群体生产率便会

降低;如果群体内聚力低,但群体目标是有利于组织的,群体生产率也会提高,但不如内聚力高且目标有利于组织时那么高;如果群体内聚力低,而且它的目标也不支持组织,则内聚力对生产率的影响不显著。

5.群体思维(浙大2011年研)

答:群体思维是指当个体的有客观数据支持的观点与群体中其他人明显不同时,群体常常会对个人施加大量的压力,使他们的观点与其他人相一致的现象。它的出现有三种情况:(1)有明确的群体认同感时;(2)成员愿意维护群体的积极形象时;(3)成员感到群体的积极形象受到严重威胁时。

6.搭便车

答:搭便车是经济学中经常研究的一种经济现象。“搭便车”行为是指人们受狭隘的个人主义“成本—收益”原则的支配,不付任何费用从他人或组织那里获得好处的行为。

(1)由于“搭便车”行为是一种忽视全局的私利性行为,它不仅给组织规则的正常运作造成破坏,也给人们的合作行为带来负面影响,直接危害组织管理。

(2)当群体结果无法归因于任何单独个体时,个人的投入与整体的产出之间的关系就不那么明朗。此时,个体倾向于成为一个“搭便车者”——乘机搭上群体努力的大车而不费自己吹灰之力。

7.组织承诺(浙大2008年研)

答:组织承诺是指员工对于特定组织及其目标的认同并且希望保持组织成员身份的程度。高水平的组织承诺则意味着对于所在组织的认同。组织承诺代表了员工的组织取向,反映了他们对组织的忠诚程度、认可程度及参与程度。组织承诺也会导致低水平的缺勤率和离

职率,事实上,与工作满意度相比,它是预测离职率的更好的指标。

8.组织冲突(中山大学2008年研)

答:组织冲突是指一个行为主体为谋求自身利益而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的对立、对抗和斗争。它普遍存在于组织关系的各个领域,是人类社会关系的一个组成部分。企业组织冲突是冲突的一个特定形态,是企业组织内部和外部某些关系难以协调而导致的矛盾激化和行为对抗。处理组织冲突的措施通常包括回避、建立联络小组、树立超级目标、采取强制办法、解决问题等。

9.谈判

答:谈判是指双方或多方互换商品或服务并试图对他们的兑换比率达成协议的过程。谈判通常是在个人之间进行的,他们或者是为了自己,或者是代表着有组织的团体。因此,可以把谈判看作人类行为的一个组成部分。

(1)谈判的直接原因:参与谈判的各方有自己的需要,或者是自己所代表的某个组织有某种需要,而一方需要的满足又可能无视他方的需要。

(2)谈判双方参加谈判的主要目的:不能仅仅以只追求自己的需要为出发点,而是应该通过交换观点进行磋商,共同寻找使双方都能接受的方案。

(3)谈判有两种基本方法:零和谈判和双赢谈判,零和谈判指有输有赢的谈判,一方的任何收益恰恰是另一方所付出的代价,反之亦然;而双赢谈判指谈判结果找到一种双方都赢的谈判。

(4)谈判的重要性:市场经济是一种契约经济,一切有目的的经济活动和一切有意义的经济关系都要通过谈判来建立。

(5)管理者在谈判中要注意:理性分析谈判的事件;理解你的谈判对手;抱着诚意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